直线与方程

第3章 直线与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教学目标:

1、 掌握求两条直线交点坐标的方法。

2、 会求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并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

3、 会利用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

知识点:

1、两直线的交点 求两直线与的交点坐标 只需求两直线方程联立所得方程组的解即可.

①若方程组有无穷多个解,此时两直线重合;反之,亦成立。

②若方程组无解,此时两直线平行;反之,亦成立。

③当有交点时,方程组的解就是交点坐标。 两直线相交的条件是或A 1B 2-A 2B 1≠0

要点诠释: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实际上就是解方程组,看方程组解的个数.

例1、求下列两条直线的交点:

l 1:x +2y +1=0, l 2:-x +2y +2=0

2、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

要点诠释:

此公式可以用来求解平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它是所有求距离问题的基础,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均可转化为两点之间的距离来解决. 另外在下一章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等内容中都有广泛应用,需熟练掌握.

例2、已知点A (1,2),B (3,4),C (5,0),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

例3、已知点A (4,12),在x 轴上的点P 与点A 的距离等于13,求点P 的坐标。

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点要点诠释: 到直线的距离为.

此公式常用于求三角形的高、两平行间的距离及下一章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等。点

直线的距离为直线上所有的点到已知点的距离中最小距离。 到例4、直线l 经过点P (2,-5),且与点A (3,-2)和点B (-1,6)的距离之比为1:2,求直线l 的方程。

4、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本类问题常见的有两种解法:

①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在任一条直线上任取一点,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即为两直线之间的距离; ②距离公式:直线与直线的距离为.

要点诠释:

(1)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可以看作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任取一点,这个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此点一 般可以取直线上的特殊点,也可以看作是两条直线上各取一点,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2)利用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线中x ,y 的系数要保持一致. 时,一定先将两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且两条直

例5、直线l 1过点A (0,1),l 2过点B (5,0),如果l 1∥l 2,且l 1与l 2的距离为5,求l 1、l 2的方程。

5、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1)平行

(2)垂直

(3)相交

(中难题)例6、已知两直线l 1:x +my +6=0, l 2:(m -2) x +3y +2m =0,当m 为何值时,直线l 1与

(2)重合;(3)相交。 l 2(1)平行;

6、用直线系求直线方程的方法

(1)过两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交点的直线方程为A 1x +B 1y +C 1+λA 2x +B 2y +C 2=0,其中λ是待定系数。在这个方程中,无论λ取什么实数,都得不到A 2x +B 2y +C 2=0,因此它不能表示直线l 2。

(2)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Ax +By +C =0(A≠0,B ≠0) 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Bx -Ay +λ=0。 例7、求过两直线x-2y+4=0和x+y-2的交点,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l 的方程。

(1)过点(2,-1);

(2)和直线2x-y+5=0平行。

()

(中难题)例8、求经过两条直线l 1:x-2y+4=0和l 2:x+y-2=0的交点P 且与直线l 3:3x-4y+5=0垂直的直线l 的方程。

7、解决与距离相关的问题的方法。

求解步骤:

(1)根据条件画图

(2)化直线方程为一般式

(3)运用距离公式建立关系

例9(中难题)

(1)求两平行线l 1:3x+4y=10和l 2:3x+4y=15的距离。

(2)求过点M (-2,1)且与A (-1,2),B (3,0)两点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

8、求关于点对称的对称问题的方法。

(1)求已知点关于点的对称点。

(2)求直线关于点的对称直线。

(3)求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4)求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直线。

(中难题)例10、已知直线l :y=3x+3,求:

(1)点P (4,5)关于l 的对称点坐标;

(2)直线y=x-2关于l 的对称直线的方程;

(3)直线l 关于点A (3,2)的对称直线的方程。

9、对称问题的应用。

(1)在直线l 上求一点P ,使P 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最小。

(2)在直线l 上求一点P ,使P 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最大。

例11:(1)已知两点A (3,-3),B (5,1),直线l :y=x,在直线l 上求一点P ,使+PB 最小;

(2)已知两点A (-3,3),B (5,1),直线l :y=x,在直线l 上求一点P ,使PA +PB 最小;

(3)已知两点A (-3,3),B (5,1),直线l :y=x,在直线l 上求一点P ,使PB 最大;

(4)已知两点A (3,-3),B (5,1),直线l :y=x,在直线l 上求一点P ,使PB 最大;

10、光线的入射、反射问题的数学处理的创新能力

(中难题)例12、一束平行光线从原点O (0,0)出发,经过直线l :8x+6y=25反射后通过点P (-4,3),求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相关文章

  •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 ¤知识要点: 1. 点斜式:直线l过点P0(x0,y0),且斜率为k,其方程为yy0k(xx0). 2. 斜截式:直线l的斜率为k,在y轴上截距为b,其方程为ykxb. 3. 点斜式和斜截式不能表示垂直x轴直线. 若直线l过点P0 ...

  • 高二数学直线和圆的方程教材分析
  •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教材分析 本章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直线方程.圆的方程以及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 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两条直线的夹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 用二元一次不 ...

  • 1.2.1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正式)
  • 1.2.1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2)能正确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线方程: (3)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在已知 ...

  • 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教案
  • 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教案 教材分析:(1)教材中求直线方程采取先特殊后一般的思路,特殊形式的方程几何特征明显,但局限性强:一般形式的方程无任何限制,但几何特征不明显.教学中各部分知识之间过渡要自然流畅,不生硬. (2)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

  • 高三数学教教案-解析几何
  •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一节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与方程 教学目标要求: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 ...

  • 选做专题(一)--常见的参数方程
  • 选做专题(一)常见的参数方程 [要点梳理] (1)直线的参数方程 ⎧⎪x =x 0+t cos α, 若直线过(x 0,y 0) ,α为直线的倾斜角,则直线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 ,其中参数t 的几何 ⎪y =y 0+t sin α⎩ ...

  • 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教案(人教A版必修2)
  •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教案 [教学目标] 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的推导过程: 2.直线的截距式方程的构成,了解直线方程截距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3 截距的含义.掌握直线方程的两点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

  • 直线方程综合题
  • 高考要求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知识点归纳 1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x B -x A 2 ...

  • 高二数学教案: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直线的方程
  • 课题:§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一.教学任务分析: (1)掌握直线方程的两点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了解直线方程截距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2)能正确利用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求直线方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直线方程的两点式. ...

  • 必修二直线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 直线与方程总结 [知识点一: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 ①关于倾斜角的概念要抓住三点:1.与x轴相交:2.x轴正向:3.直线向上方向. ②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00 ③倾斜角的范围0180 (2)直线的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