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复归_大道_的生死观看庄子的人格理想

61

从复归“大道”的生死观看庄子的人格理想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泸州646005)

摘要

庄子的人生哲学以其乐观积极向上和冲破世俗界限而著称,给人以自由的启迪。“道”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概念,其人生哲学围绕“道”这一概念阐释了复归“大道”的生死观,认为生死都是道的轮回,人生要“向死而生”。在“道”的指引下,庄子提出“天人合一”的人格理想,认为顺应天道,符合自然的人格是最本真最可贵的。最后,庄子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归结为“与‘道’同游”,达到超脱利害生死、随心所欲的自由境界。庄子的人格理想为现代人超越物质欲望的控制,追求自由畅快的精神生活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人生哲学模式。

关键词

庄子;道;人生哲学;人格理想

《庄子》一书以奇异诡谲的文字、瑰丽壮阔的

描绘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神秘的大门,这门通向的是一个人们从未想象过的宏大世界,通向的是人们所苦苦寻求的终极乐土。在那片乐土,有万里鲲鹏,有千古大椿,有游鱼自乐,有化蝶一梦;那里的人们在人生的路途上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宁静和自然,有着积极乐观的人格和意趣。在这本书里,庄子在人生哲学这一问题上为后世的人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典范,那就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顺应自然,与“道”合一,物我两忘,好好经历、感受积极乐观、不失自我的人生。

“道”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概念,不论是生死观还是人生理想,都紧密地和“道”联系在一起,讲究要顺应“道”、复归“道”、与“道”同游。在庄子看来,“道”是世界的终极根源,既是代表宇宙自然、天地万物本体的最高范畴,也是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本原。庄子写道:“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

2

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从这一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有三层基本含

义:其一,作为本体存在和意义的道是真实的存在,但又是无形的。我们可以体验道,但无法在具体的事物中去捉摸住它的形体;其二,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所不在,道本身就是自己存在的根源;其三,道是不可言说的,“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不能用理性的语言加以描述。

在庄子看来,道并不因为其本原性就远离人的生活,相反,道无处不在,存在于人生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庄子认为,道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大生命体,包含天地,载化万物,自生自在,是最高的主宰。另一方面,庄子还指出“道”也内化于自然万物,当然也就存在于人的生死离合悲欢之中。因为从本性来看,人和道是同一的,道就是人生需要实践的人生价值和理想人格模式,人的生命活动也应当与自然本身的运作相契合。要达到愉快幸福的人生,成为和谐完美的人,就必须顺应“道”的运作,用“道”的演化看待生死、按照“道”的特质塑造人格、遵循“道”的规律享受人生。

一、复归“大道”的生死观

作者简介:张圆(1982

从复归“大道”的生死观看庄子的人格理想

(一)死生为一

人生总是很偶然地就来到。人们没有选择地来到这个世界,还没真正看清楚这个世界便又不得不匆匆而去。人对既得的生命是宝贵的,对生命的得而复失是不情愿的、恐惧的。庄子所处的战国时期战乱频仍,是个杀伐竞争的时代,“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庄子・在宥》),死亡是当时人们随时都要面临的残酷现实。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社会和自然生存条件下,人们却还是好生而恶死,总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延续生命。

然而在庄子看来,生命在时间的长河中只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流萤。庄子把人的一生生动地比作“骐骥过隙”:“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只具,而托于无穷无间,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庄子・杂篇・盗跖》)这种强烈的对比更使得庄子怀疑现实人生寿夭的意义:“虽有寿夭,相去几何?”(《庄子・知北游》)生命的长短、死亡的迟早,这一切相对于天地的久长来说都不过是秋毫之末,而其间的差异更是微不足道。他甚至极端地提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事物的大小、生命的长短,生与死的差别在时间这一广袤的概念里被化一了,都是不足道的短暂。

(二)生死皆为气化“吾生也有涯”(《庄子・养生主》),生命的产生必定伴随着死亡,庄子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由此他认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大宗师》)生死仿佛不过是自然界中存在白天与黑夜一样,有生必有死,生死的变幻犹如昼夜交替般自然。在《庄子・大宗师》中庄子描写了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四位好朋友的生死观,也即他本人的生死观:“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生与死既然是同一的,是同质的概念,那么人的生死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方位间的转换而已。

首先,庄子认为是气充盈天地,生死也不过是气的聚散浮游,生与死之间是共通的,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庄子・知北游》中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熟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

2010年第4期

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

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也。”生与死之间并无清晰的界限。生命开始了,也意味着一步步靠近死亡。其次,庄子又进一步表明生死是不断转化的。生死是一个同步进行的过程,生的过程就是死的过程。一种生命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生命的开始,即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养生主》)。而这种变化也最终不过只是气的流转变化,聚散离合而已。庄子以气为根基,以万物同化的观点来阐释生死问题,把人生所关心的终极问题归于自然之中,使生死不再是困绕人的问题,死亡也变得不如想象中恐怖,人也就可以更坦然地面对多舛的人生了。

(三)死而归道

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道”是万物的根本。万物的变化规律也皆体现于“道”,万物皆出于“道”,其发展变化也根据于“道”。既然生死变化为气的聚散变化,那么也就象其他事物一样都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道”既是世界万物的根本,也是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据,生死也不过只是“大道”运行于宇宙万物必然规律的体现之一。生死遵从于“道“,死亡不过是人生对“道”的复归,因此生死就并不神秘,而人对生死做过多的忧虑就更是枉然的了。庄子在参悟了这一道理以后表现出了超人的豁达与乐观,旷达豁然得甚至与世俗有些格格不入:“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至乐》)他认为妻子的死是“得其所在”,根本不用悲伤,反而应该为她庆贺。而自己的死则是“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冠》)死亡在庄子眼里是诗意的复归,是浪漫而灿烂的,没有黑暗,没有悲哀,更没有恐惧。

二、“天人合一”的人格理想

庄子的哲学是关于人生超脱的哲学,而人生最根本的问题是生与死的问题,所以在庄子看来,人生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对生死的超脱,与“道“同在的人,才能享受人生的乐趣,忘掉对不可知的死亡的恐惧,才能体会真正的心身的双重自由。超脱了死生的“至人”“真人”所达到的理想境界便是庄子所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他们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庄子・逍遥游》),有着最为美好的自由的形象:“藐姑射之山

2010年第4期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高境界,并做到“处物而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能伤者,为能与人相迎。”(《庄子・列御寇》)隐士人格境界对人个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人消除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消除肉体的贪欲,消除精神的紧张与焦虑,顺应自然的发展变幻。与此同时,隐士人格还要求做到:不顺人。坚决地与统治阶层分庭抗礼,“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庄子・缮性》)。因为在庄子看来,“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庄子・骈拇》)由此看来,作为理想人格的隐士,就不能顺人,不能为名利、家国、仁义、名声、所役使,更不能为之奉献精力和劳作,否则就会失却人的自然本性。只有“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才能“体尽无穷,而游无朕。……至人之用心若镜,

(庄子・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不受外物役使,应帝王》也就不会为之所累,不

会受到损伤。

隐士们远离世俗生活,悠游在红尘之外,与山川为伍、与禽兽为伴,自在且乐。庄子笔下有很多隐士。如认为尧“贼天下”的许由,“守陋闾,苴布之衣而贩牛”的颜阖,“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的原宪等等,都是庄子所描绘的隐士人格的具体体现。与士大夫人格想比较,隐士人格不为世俗所累,不为名利所动,自然自在于山野,更趋求自我人格和个性的独立与完整,通过避世的方式来保存本真不受损伤。

(三)“天人合一”境界——与“道”同游庄子最终追求的人格是“至人”“真人”的境界。这是一种保持了内心的虚静,“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庄子・刻意》)的境界。人的心性回到最初“道”的状态,回复真的本性,不为他物所动,达到最后的“天人合一”的至高至美境界。庄子感觉到,宇宙变化的生生不息和个体生命的不可重复性这一矛盾正是人生忧患和苦闷不得解决的根本。只有把个人自我之有限存在融入到宇宙变化的无穷中,认识到死亡是万物变化的必然,才是人摆脱烦恼忧患的一种境界、一种回归。让人们对生命中的生死现象采取平常和自然的态度。因而得以实现他的理想境界,即实现“无待”的精神自由,主体不再受一切利害烦恼左右,自由自在

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

不过庄子所设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神人,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个性的人。他所追求的人格理想是和当时的社会状况紧密联系的。他强调的是用“道”的特质来塑造理想人格,抛弃世俗累赘,找到本真的自我。庄子为我们区分了三种不同的人格境界并加以比较:从世俗中可以找到的人格模式到最后理想的人格境界,庄子设想的人最终摆脱了世俗之累,达到了自在、逍遥的自由境界。

(一)士大夫人格境界——顺人而不失己庄子从来都反对当时的显学“儒墨学派”,反对士人入仕。认为士人入仕是对自己最大的侮辱。《庄子・徐无鬼》中的子綦听说其子将与国君同餐并会泽被三族时,竟然“索然出涕”。但是,士人的事业就在于入仕,要每个士人做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是绝对不可能的,士人入仕也是庄子所不能阻止的。因而,庄子为他们变通地设想了新的人格境界——顺人而不失己。顺人是作为侍奉君王的士人不可或缺的,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追求现世的成功,对君王对制度的表面顺从不得以而为之。庄子提出要“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人于无疵”(《庄子・人间世》),从而达到入仕的要求,参与到现世的社会生活中去。而对于士人个体来讲,保持内心的“直”才是最为重要的,做到“外曲而内直”。因此庄子说道,“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内篇・人世间》)外化、外曲只能是入世的表象,是用来应付现实生存的假面,不是庄子所设想的理想的士大夫人格,士大夫应当保持外化而内不化,外曲而内直,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做为人的本真。

(二)隐士人格境界——顺天而不顺人

士大夫外曲内直的人格境界远没达到庄子设想的理想人格,他更为推崇的是隐士的人格境界。隐士的人格特征在于顺天而不顺人。顺天即顺应自然,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以追求天人合一的最

从复归“大道”的生死观看庄子的人格理想

地“游乎四海之外”,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

我合一”的境界。

首先,要做到忘形,做到“至人无己”。在《庄子・大宗师》中,庄子说道,“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首先忘却掉代表名利的世俗政务以及代表伦理道德的是非标准,然后忘却“外物”,忘掉“物”带来的各种欲望,最后忘掉自身的存在,忘掉肉身感官和理性思维,主体的人最终达到一种剔透澄明的境界。

其次,“至人”不仅要“忘形”,还得“忘情”。肉体、精神两方面都彻底忘掉自己,忘却生死、宠辱、贵贱、好恶、是非。在生死、宠辱、贵贱、好恶、是非面前,不动感情,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庄子・德充符》)要做到无情,首先要在是非面前不动感情。在庄子看来,世界上本来就无所谓是与非,一切是非之辩,无异于风声,毫无价值。所以他主张“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庄子・齐物论》)从世俗所谓是非之中解脱出来。“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通乎命,故止也。”能做到对是非、荣辱、生死不动情,即达到了“至人无己”的境界,也就超越了有限的个人生命,使自我的精神同化于大道,与天地万物宇宙为一体了。就可以达到“逍遥游”的理想境界,而这样的人才是庄子最终所向往、追求的理想人格——“至人”(“圣人”、“神人”、“真人”)。至人、真人摆脱了万物束缚,因此他的精神可不受外来干扰,这正是庄子追求的是精神自由。这种自由则是通过主体的“去累”和“忘”,超脱世间一切名利是非和对生死的忧患来实现的。

第三,“与道同游”,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如“至人”“真人”一般享受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至人”“真人”忘却了人世的生死、利害,转而投入“道”之中去,进入“游”或“逍遥”的无牵无挂、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游和逍遥的主体是心。“游

(庄子・德充符》)乘物而游心”(心乎德之和”《“《庄)游心”子・人间世》“就是心之游,即思想遨游。

(“游于无人之野”、“无何有之乡”《庄子・逍遥

),游》即游于虚寂空无的境界。这样空无一物,辽

2010年第4期

远无限的世界就是“方之外”。“至人”可以“乘云

(庄子・逍遥游》),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享受超越一切,与天地万物同一的绝对自由。《庄子・大宗师》一章集中为我们描绘了“真人”的自由形象:“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超越了生死的人的目的性最终体现在自然的无穷尽之中,升华于生死之外的世界本原。达到了“与道同游”,“天人合一”境界的人,不再有悲苦,也不再有喜悦,而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自在”。

结语

在现代社会,技术力量不断进步,社会运作的整体性不断增强,物质生产日益丰富,但作为个体的人来说,精神世界常常被物质化,追求名利、追求物质享受成为很多人的人生目标。然而物质的丰富并不能填充人精神的空虚,让人享受到自由,反而让人感觉为物质所累,深陷在名枷利锁中不可自拔。此外,个人主体性在社会的整体性面前显得渺小无比,个人总是处在惶恐、迷茫和焦躁的状态中。而疾病、死亡的威胁从未放松过任何一个人,个人面对死亡仍是无所适从,精神上的无归依感更加强烈。庄子的人生观和人格理想为我们追求自由的人生、脱离俗世的纷扰,反抗束缚人性的礼教和社会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人生理想模式。庄子的人生理想崇尚健康的精神生活,强调人的身心不为束缚,向往自由的人生境界,促使人们更多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对人格的反思与内省。庄子的人生理想的哲学意义不仅在于让人以理智的平静对待人生和人格理想,更让人从主观精神上体验到生命过程和生命轮回与自然本体的内在和谐。让我们在追求世俗功利的同时,也关注自身的精神需求;在面对无穷物欲的同时,也懂得一点超脱的艺术;在尘世嬉游、玩世不恭之余,能够以虚静、恬然、自在的状态怡然独处,体会精神自由的畅快。

庄子的人生哲学以独立特行的态度倡行独立

2010年第4期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若,使我们领略到自然的盎然生趣,感慨人生的万种情态和智慧。

自主的人生和超然物外的精神自由,关注人的本身,关注人生境界的超越,表现出智者的从容自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东方美新儒学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3]中国古代思想通史.古代思想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Abstract:Zhuangzi'sphilosophyoflifeisnotonlyfamousforitsoptimismandtheexceedingofthecommon

customsboundary,butalsogivesanenlightenmentoffreedom.Firstofall,Zhuangzitookthelifeanddeathasareincarnationof“Tao”,whichisthecoreconceptionofhisphilosophyoflife,andheinsistedthatlifeshouldbe“borntodie”.Onthebasisof“Tao”,Zhuangziproposedtheidealpersonalityshouldbe“natureandhumanity”thatconformtotheheaven.Beinginaccordwithnaturalpersonalityisthemostpreciouswealthoflife.Finally,Zhuangziboiledtheideallifedownto“gambolwithTao”,whichleadspeopletothefreewillwithoutanyboundary.Zhuangzi'stheoryofidealpersonalityadvisedpeopletogobeyondthecontrolofmaterialdesiresandenjoythefreelifestyle.

Keywords:Zhuangzi;Tao;philosophyoflife;idealofpersonality

(上接第72页)

TipsonIdentificationandInterpretationFuzzyInformation

inInterpreting

SunXiaoxi

(ForeignLanguageDepartment,Luzho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Luzhou,Sichuan,646005)

Abstract:fuzzyexpressionisoneofbasicfeaturesoforallanguage.Ininterpreting,aninterpreterhasto

meetalotofsuchfuzzyinformation.Thenthewaytoidentifyanddealwithfuzzyinformationplaysakeyroleinacorrect,fluentandfastinterpreting.Thisthesisputsforwardsometipsondealingwithfuzzyinformationbyidentifyingpragmaticfunctionstoserviceinterpreting.

Keywords:interpreting;fuzzyinformation;pragmaticfunction;identifyanddealwith;interpretingtips


相关文章

  • 浅谈中国道家生命伦理思想
  • 浅谈中国道家生命伦理思想 论文摘要:道家以"道"和"自然"解释生命起源.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重生轻物"的生命本位观和"无欲无为"的养生论,注重生命的社 ...

  • 从建安.正始到东晋的酒诗演进--陶渊明范式的建立及其意义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从建安 . 正始到东晋的酒诗演进 - - 陶渊明范式的建立及 其意义 一万伟成 陶渊 明酒诗 既不 同干 < 诗经>礼酌型酒诗, 不同干建 安. 也 正始 的忧愤格 与李 ...

  • 孔孟思想与老庄思想
  • 孔子思想 孔子的伦理思想--"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quo ...

  •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重点
  •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 整理 --by Cendrine 绪论:  学习目的 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增长热爱并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热情.促进中国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意识.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增强民 ...

  • 百家讲坛于丹庄子心得
  • 百家讲坛于丹庄子心得一:自然看百家讲坛之:于丹庄子心得 庄周是道家.庄周不是一般人,要学习的.先看看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心得>,看视频是效率比较高的学习方式.而且庄子本身就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寓教于乐,让人听的不瞌睡. 于丹百家讲坛 ...

  • 道教思维方式的渊源和特点
  • 道教思维方式的渊源和特点 ● 刘国梁 道教思维方式主要渊源于先秦道家, 同时内融<周易>, 下, 故得长寿也.""其生也, 目不妄视, 耳不妄听, 鼻不妄臭, 形成了既不同于儒家的伦理型思维, 也不同于佛教的 ...

  •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的自然理想观
  • 4期姚亦锋: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的自然理想观 15 道家强调"无为-寡欲""弃知",即不要违背自然规 律而为,个人内心修养与外在自然要相互融洽,顺乎自然 规律是一切幸福和睦的根源,也是美感的根源. 二千 ...

  • 中国原始道家的天道自然观
  • 中国原始道家的天道自然观 一.基石:尊崇"天道"对"道"概念的诠释是原始道家生态哲学体系的起点,整个哲学体系也是在"道"这个命题的统率下展开的.对于"道"这个命 ...

  • 浅谈老庄哲学思想
  • 题目:浅谈老庄的哲学思想 学生姓名 李艳玲 学 号 2011101063 专 业 汉语言文学2班 年 级 2011级 浅谈老庄的哲学思想 在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老庄哲学可算是一枝奇葩,以此为基础形成的道家思想也成为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一个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