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新挑战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来源:商会秘书处 日期:2008-1-25 10:08:40

与“改革开放”格局同步演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严格地说,我国区域经济仅有短短20几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我国的区域经济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中孕育生发而来,在全球化浪潮裹挟推动之下汇集而成时代潮流的。改革开放前,我国只有地方(区)经济而不存在区域经济。因为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以中央高度集权、计划行政管理、排斥市场机制为特征。区域政策的取向是以平衡布局发展为目标,以国家的利益为主,区域利益主体没有独立性,区域内部产业结构配置以及区际利益协调、产业分工格局均由中央政府统一安排,地方政府只是被动执行国民经济计划的行政机构。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迈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国家对宏观经济管理由直接控制转变为间接调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二,地方经济主体得以确立,由于财政、税收、计划、投资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地方经济调控权的扩大,地方政府的责任、利益进一步强化;第三,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由速度型、粗放型向效益型、集约型转变,传统的“均衡”布局代之以“效益优先”的布局原则和政策导向;第四,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重点开放沿海地区,使区位优越、经济基础雄厚的沿海地区优先得以发展。

上述体制,政策方面的总体变革,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土壤。首先是地方政府得以掌握一定的经济资源,具有了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相当程度的自主发展权利,在区域经济事务中的决策空间大大得以拓展,其次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地位得到确立。由此奠定了地方政府和企业为实现自身经济目标的最大化,而寻求跨地区、跨行业策略联盟的市场基础。当然,从地方割据的内耗性竞争即所谓的“诸侯经济,”到谋求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双赢,从“条块分割”的产业经济到“联运发展”的区域经济,这一竞合理念的转变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迄今,“行政壁垒”仍然是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

总体而言,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施的是非均衡度推移战略,发展层次上呈现出由1980年代的沿海向内地推进格局到1990年代全方位开放与发展的新局面:19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开放“窗口”而开始,以后又逐步扩大到沿海、沿边、沿江地带直至内陆省会城市、地区,形成了由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中部、西部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与改革开放格局演进同步,我国区域经济伴随着经济特区的设立、浦东开发、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先后经历了由东南沿海到长江流域,并逐渐北上西移的此起彼伏的发展高潮。并造就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活跃地区,奠定了我国区域经济板块的基本格局。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图景

区域经济在“比拼”中发展

新世纪前后,特别是“入世”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2002年确实算得上是中国经济的“丰收年”,不仅是因为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却给了世界以信心。这一年,世界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身了中国继2001年国际奥委会把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

权交给中国北京后,国际展览局在2002年12月又将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交给了中国上海奥运会和世博会,作为中国经济的双“引擎”,将带动环渤海、长三角两大经济圈飞速发展。而一直处于战略先锋和改革前沿的珠三角也亮点频闪,先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石化项目落房广东惠州,全球第四大石化城因此将破茧而出,紧接着是五大机场实现“互联”,大珠三角走向融合。而随着青藏铁路建设取得进展,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项目的开工,西部大开发也开始提速。中部的城市则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实践,取得初步成果2002的中国经济,无疑是在各区域板块经济的比拼中发展前进的。接下来的2003、2004年,我国的区域经济都呈现出竞相发展的局面,可以说用“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这两个成语来描述我国区域经济的亮丽图景毫不为过。

“机制性一体化”特征的凸显

2003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最为鲜明的特点是“机制性一体化”特征的凸显:

第一,两个CEPA的相继签署,拉开了我国区域经济“机制性”一体化的序幕。CEPA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项涉及商品贸易,根据CEPA的安排,港澳地区有270多项商品,将以零关税进入内地;第二项重要内容就是贸易服务方面的。贸易服务的面非常广,港澳地区在贸易服务方面有非常多的优势,比如说在金融、保险、会展、建筑、法律、房地产咨询等等方面,这些方面也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一定的时间限度之后要放开的,提前向港澳地区放开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帮助港、澳提振经济景气,体现“一国两制”的优越性。第三个方面是贸易投资便利化,旨在减少贸易的成本,降低贸易的门槛,实现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

第二,“泛珠三角”合作搅动“南中国”

2004年6月初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粤港澳三地举行并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由此启动了“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根据协议内容,泛珠三角区域内将形成九大协作网络。这九大协作网络包括:西电东送能源传送网、区域卫生防疫协作网。意味着在占全国总面积21%的“泛珠三角”区域内,内地九省(区)和港澳特区将协力打造全中国最为庞大的一体化产业带、交通网以信息流。

第三,长三角引领一体化潮流。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讲,长江三角洲都是我国在跨省市尺度上推进区域经济事例最具条件的经济区之一。从目前国内几大主要经济区看,珠江三角洲处于一省范围内,在行政管理上容易协调,但不属于跨省区经济区的概念。环渤海经济区由于腹地不一致,加之体制和机制上还存在诸多障碍,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还需要时日。内陆地区的经济区,如长江中游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区和上游的成渝经济区,由于区内发展水平的差异还较大,尚不完全具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从发育程度看,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合出现多年企盼的积极变化,包括两省一市领导参加的“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15+1”的城市领导参加的市长论坛,交通、旅游、人才、金融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和协调机制等等。从现有市场基础和产业互动发展现状来看,长三角是全国最具有区域经济一体化整合优势的。而且目前业已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区域发展共识。

第四,环渤海结束“坐而论道”。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在投资机制、企业生态环境、区域内产业联系等方面还有差距,但是,从战略取向上分析,显然也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提出已达18年之久。2004年2月的《廊坊共识》、5月的“北京高层论坛”,以及6月的环渤海地区合作机制会议召开等一系列举动,被视为环渤海经济圈就此结束坐而论道的重要信号。

“三极鼎立”,“国轮驱动”,“菱形四角”——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未来走势

从目前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趋势分析,未来的10—15年,我国的区域经济将进入战略机遇期,各区域板块将呈现出加速整合、协同发展的图景。关于我国区域经济板块整合格局,大致存在以下几种提法: 三极鼎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区域板块各依优势,整合发民,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三极”。

四轮驱动:广义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东北、西部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只是前轮,马力更大的在两个后轮,即在东部和中部,总体而言“四轮驱动”东北领跑,中部强化,西部开发,东北转型。狭义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经济区四轮驱动(或称四大支柱)。

菱形四角:大北京(京津冀北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华中三角(武汉为龙头,配合长沙、南昌的较高梯度发展区域)之间的菱形四角互动架构拉动中国发展的四驾马车。菱形以长三角及华中三角为中轴,一面与珠三角形成“南大三角”互动关系,另一面与大北京形成“北大三角”互动关系。

综上,我国的区域经济板块可以划分为:东部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西部等六大板块。其中板块整合特征最为明显的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则落差较大。海峡西岸经济区则是一个次级的区域整合板块性质。

珠三角

成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形成粤港澳知识服务创新基地、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基地,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先导。

按CEPA实施粤港澳一体化战略和产业提升战略

环渤海

建设成为国际知识创新中心,发展现代知识服务业和软件、移动通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及产业,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

区域经济科技一体化战略;区域竞争力提升战略

东北地区

以集团、集群、联盟等手段,加快一体化进程。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加强光机电一体化和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应用。

实施制度技术创新战略和区域装备制造业一体化战略

中 部

突出特色、整合资源,建立光电子、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农业、重要商品粮基地,提升区域综合竞争优势。

实施人才、资本、技术集取胜战略和中心城市突破带动战略

西 部

充分发挥科技密集区和国防科技优势,建立资源加工等创新基地。以黄土高原、西北沙漠化地区、西南高原山地等地区建立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示范区为重点,搞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治理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实施人才、资本、技术集取胜战略和中心城市突破带动战略

不甘边缘化的福建审时度势,确立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新定位

面对我国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大好形势,地处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圈的中间的福建省,如果不加快发展并做出准确定位,就很有经济边缘化的可能。为此,今年福建省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目标,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福建发展思路的新定位。

显然,海峡西岸是与海峡东岸相对应的概念。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一方面是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大趋势着眼,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构建福建及其周边地区所处海峡西岸与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的联动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则是充分考虑了海峡东岸因素,包含利用福建“近台快攻”优势,打响“海峡牌”,大力提升本体经济竞争力,以及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从依托大陆发展到立足环海峡经济区,对台湾形成辐射力、集聚力,为将来与海峡东岸共同构建环海峡经济区创造条件。总之,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旨在通过“承‘珠’接‘长’、连接中部”,寻求经济区战略崛起,站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和经济全球化的高度来推动福建的发展,使福建拥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腹地,进一步打造和提升海峡西岸的经济活力,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乃至祖国统一大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从这一角度分析,深化闽台经济合作即成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头戏。

未来区域经济新格局展望

1.沿海经济带走向“俱乐部趋同”,作为“国家队”的整体实力将进一步增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实施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迄今已经历30个年头,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领头羊。但沿海地区内部发展也很不平衡,不仅总体上表现为“南强北弱”,而强省内部也有欠发达的地区(如广东北部山区和东西两翼,江苏的苏北,山东的鲁西南)。通过若干沿海经济带规划掀起的新一轮沿海经济再造,处于沿海的后发展地区将加快开发,急起直追。“十二五”或更长一个时期,沿海经济重心将逐步由南向北适度转移,各省区内部逐步走向相对平衡,沿海经济带将日趋完善,整体实力更强。

2.大城市圈主导区域资源配置,区域经济进入“动车组时代”。城市经济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集约、高效的空间组织形式。发展城市经济圈的主旨就是要优化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形成经济合力和内聚力,增强国土空间的综合承载能力。大城市圈通过“极化”和“扩散”两大效应,调动、控制和管理区域资源,使之得到不断优化,并带动更大区域的发展。未来除了沿海三大都市圈外,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圈(群、带)如成渝城市圈、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都将进入活跃发展期,城市圈内部一体化进程加快,形成多极化的、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增长极。各区域的城市圈作为增长引擎,改变单一火车头牵引的旧时代,形成众多动力牵引的“动车组”,这将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再一次“提速”。

3.“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产业资本将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主要得益于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表现在区域上,就是大规模的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输出,这样既解决了沿海快速发展的用工短缺问题,又缓解了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但是,这种大规模“移民就业”(把劳动力转移到有就业岗位的地方)也带来诸多问题,如造成全国交通运力紧张,输入地公共设施负荷加重及社会成本加大,输出地人力资源流失发展条件恶化。未来这种格局将会逐步扭转,通过对中西部地区新产业的培育和引导东部产业转移,将较大地增加中西部就业规模,形成“移业就民”(把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富余的地方)的新模式。这种模式转换不仅会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有利于东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4.民族地区经济的战略地位跃升,跨越式发展将成为民族地区主旋律。我国西部地区既是资源富集区,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西藏和新疆爆发的冲突事件既有民族矛盾因素,也有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足的成分。经过60年的发展,两地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主流,但受境外分裂分子的挑拨,民族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化解有时也会上升为主流。目前中央已经就民族地区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展开专门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并会出台更有强度的援助性政策。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改善民族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基本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会进一步增强。同时,推动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实施“就地转化”战略,为当地多留一些油气矿产等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

未来20年中国区域发展将呈现六大新格局

2006-8-24 11:20:40 来源: 上海私营企业协会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研讨会的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采访,他指出,未来20年是中国区域经济变化最剧烈的时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将呈现六大新格局。

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指出,未来20年是中国区域经济变化最剧烈的时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将呈现六大新格局。

格局之一: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人均收入差距可望缩小

随着进一步的对外开放,沿海地带仍将是投资的热点地区。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将日益扩大。首先,从石油、铁矿、粮食、棉花等重要资源的供给来看,国内的储量不足。而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等特点,勘察开发和生产的成本高,海外进口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仍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我国的产业结构将偏重于制造业而非采掘业、产业布局将较多地偏重于接近国际资源的沿海地带。其次,沿海地带的产业密集度高,企业之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分工关系,以降低生产成本。再次,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相对较低。西部建设所需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往往高出沿海城市好几倍,这自然会影响到对西部投资的经济效果。另外,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国土面积小,社会管理成本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管理水平明显低于东部沿海,社会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人均收入水平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人均收入差距有望缩小。首先,国家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财政转移支付和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的资金也会不断增加。政府投资的倾斜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人民收入的提高。东西合作的加强、城市规模的扩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企业活力的提高,不仅能够增加就业,而且能够提高工资水平。随着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口将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向东部地区流动。西部地区人口可能出现减少的趋势。“分子”增加,“分母”减少,人均收入必然增加,相应东部地区的“分子”“分母”同比例增加,因此二者的差距有望缩小。

4.民族地区经济的战略地位跃升,跨越式发展将成为民族地区主旋律。我国西部地区既是资源富集区,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西藏和新疆爆发的冲突事件既有民族矛盾因素,也有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足的成分。经过60年的发展,两地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主流,但受境外分裂分子的挑拨,民族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化解有时也会上升为主流。目前中央已经就民族地区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展开专门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并会出台更有强度的援助性政策。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改善民族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基本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会进一步增强。同时,推动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实施“就地转化”战略,为当地多留一些油气矿产等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

未来20年中国区域发展将呈现六大新格局

2006-8-24 11:20:40 来源: 上海私营企业协会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研讨会的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采访,他指出,未来20年是中国区域经济变化最剧烈的时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将呈现六大新格局。

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指出,未来20年是中国区域经济变化最剧烈的时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将呈现六大新格局。

格局之一: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人均收入差距可望缩小

随着进一步的对外开放,沿海地带仍将是投资的热点地区。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将日益扩大。首先,从石油、铁矿、粮食、棉花等重要资源的供给来看,国内的储量不足。而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等特点,勘察开发和生产的成本高,海外进口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仍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我国的产业结构将偏重于制造业而非采掘业、产业布局将较多地偏重于接近国际资源的沿海地带。其次,沿海地带的产业密集度高,企业之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分工关系,以降低生产成本。再次,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相对较低。西部建设所需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往往高出沿海城市好几倍,这自然会影响到对西部投资的经济效果。另外,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国土面积小,社会管理成本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管理水平明显低于东部沿海,社会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人均收入水平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人均收入差距有望缩小。首先,国家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财政转移支付和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的资金也会不断增加。政府投资的倾斜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人民收入的提高。东西合作的加强、城市规模的扩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企业活力的提高,不仅能够增加就业,而且能够提高工资水平。随着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口将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向东部地区流动。西部地区人口可能出现减少的趋势。“分子”增加,“分母”减少,人均收入必然增加,相应东部地区的“分子”“分母”同比例增加,因此二者的差距有望缩小。

格局之二:三大城市群继续主导中国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新世纪伊始,随着中国加入WTO,跨国公司大举登陆中国,三大城市群成为跨国公司首选之地。长三角在上海的辐射带动下,外资增长迅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加工基地。未来20年,长三角的腹地将继续扩大,浙江全部、江苏大部分地区、安徽一部分地区都将进入上海都市圈。珠三角地区将和香港、澳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优势更大,辐射力更强。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各大城市特色和优势十分明显,互补作用强,北京具有政治、文化和高科技的优势,天津具有港口和制造业的优势,石家庄具有商贸业的优势。一旦突破行政的藩篱,发展的潜力就会迅速释放出来。可以肯定,三大城市群在未来20年仍将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其他地区都难以望其项背。

格局之三:一大批中等城市成长为大城市,新的城市群不断涌现

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和城市建设方针的改变,抑制大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将不复存在,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将大大加快。中等城市最有发展潜力,且多是区域经济的中心,随着户籍制度的根本变革和市场化的推进,许多中等城市将迅速成长为大城市。到2020年,我国100万人以上的城市数量将超过100座,50万人以上的城市数量将超过200座。绝大多数的地区级城市都将跻身于大城市的行列。

各省范围内都将形成多个经济中心,各省的经济中心有可能与行政中心出现偏离,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各省区会逐步改变省内单一经济中心的格局,逐步发展起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在此趋势下,新的城市群将不断涌现。目前,已初露端倪的有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大大小小的城市群和产业带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对“诸侯经济”形成冲击。

格局之四:京广线中段和长江中游地区可望崛起

京广线中段和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和安徽的沿江地区,以前被称为中原五省,是中国交通条件最好,资源比较丰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却比较缓慢。近年来,经济发展开始加速,优势重新显现出来。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经济区,如武汉、襄樊、宜昌三角区,长沙、株洲、湘潭经济区,南昌、九江和景德镇经济区,安徽沿江经济带。京广铁路沿线的大中城市发展很快,武汉、长沙、郑州三大城市呈遥相呼应之势。钢铁、汽车、食品、机械制造等产业已具有相当的竞争力。这一地区有望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以满足内需为主的消费品、中间产品和投资品并重的制造业中心。 格局之五:中国经济重心有北移的趋势

中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是由该区域所具备的各方条件决定的。观察未来20年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心的变动,应特别注意是否还有一些潜在的经济增长核心区存在,以及这些潜在的经济增长核心区变为现实的经济增长核心区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目前来看,中西部内陆地区出现经济增长核心区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中心向西的转移存在着一些客观限制。无论从历史的发展,还是从区位条件来分析,北部沿海地带有足够的理由成为潜在经济增长核心区。随着改革开放和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水资源条件的改善,经济重心向北转移的趋势有可能成为现实。

格局之六:跨国经济合作加强,次区域经济发展加快

中国对外开放的空间格局由80年代的沿海逐步扩大到90年代的沿江、沿边和广大内陆城市,目前,已基本形成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多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地区经济发

展格局。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与周边地区区域集团化发生紧密的关联,中国与相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将得到加强,逐步形成若干个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其中包括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区,主要有中国的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及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蒙古;东南亚次区域经济区,主要有中国的华南、西南地区及东南亚诸国;中亚次区域经济区,主要有中国的新疆及西北地区和中亚诸国。中国周边次区域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必将有利于中国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格局,加速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

陈 耀

2007年01月14日08:30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新态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新的一年在区域发展方面的主要任务就是,坚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伴随国家宏观调控不断推进和区域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正逐步形成,要素资源加快整合并在更大范围寻求优化配置,产业集聚化和城市群发展成为主导空间形态,传统的地区发展模式将面临严峻挑战,并可能发生质的转变。在此背景下,新的一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出一些不同以往的新态势、新格局。 “又好又快”成为各地区共同的发展要求,但“四大板块”各有侧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幅度会有所放缓。

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消费结构升级和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的有利环境,我国各地区都加快了发展步伐,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两位数。据统计,2001~2005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35%、10.86%、11.12%和10.87%.2006年1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9.4%、20.6%、19.3%和17.6%,比2005年的增长率分别提高了0.3、0.1、0.1和2.1个百分点。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长期经济滞后的西部地区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速连续几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投资、工业、财政收入等多项指标增幅均列全国前茅。 然而,经济增长的质量并不乐观,高消耗、高排放状况没有根本扭转。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两项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程度不同地有所增加。特别是,一些地区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倾向依然存在。中央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无论发达的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没有例外,这将推动各地区切实摈弃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真正致力于科学的发展。

新的一年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四大板块”的发展重点和路径各有不同。具体说,就是要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一批重点工程,着力支持科技、教育、特色产业、重点区域发展。加强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支持重大装备研发制造,力争在装备制造业振兴方面取得突破。落实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支持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和境外的产业转移。东部地区必须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率先开拓,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这种政策推动和要求下,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仍将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造振兴中可能出现新的起色,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受土地、资源、环境和技工等条件约束,经济增长的幅度将呈现回落的趋势。

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提高人均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置于优先目标,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地区将加快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近7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重点加强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并积极推动西部科技教育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及东西合作和社会援助活动。总体上看,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截至2005年底,国家在西部地区相继开工建设了70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投资总额约1万亿元。2006年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方针,在西部又启动了12个重点项目,涉及交通(铁路、公路、机场)、能源(煤矿、水电)、特色产业(钾肥、乙烯、氧化铝)、水利、教育卫生等领域,投资总规模1654亿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标志性工程提前建成并已开始产生效益。包括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5大生态建设工程累计投资已达1220亿元,西部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局部地区有了明显好转。“十五”时期,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7%.西部大开发不仅给西部地区带来了经济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有效地拉动了国内需求,对东中部地区的能源原材料保障和产品市场拓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然,西部地区发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西部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发展差距还在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三农”和城乡就业矛盾尤为突出,改革攻坚难度大,发展观念和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保障西部大开发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对此,国务院原则批准通过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总体规划》,为新时期新阶段的西部大开发规划了新的发展蓝图。该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西部开发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和西部大开发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为今后科学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指明了新的方向、重点和路径。该规划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贯彻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调西部开发也要“坚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突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更加体现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导向。长期以来,我们致力于缩小地区差距,但对地区差异特别是东西部差异的内涵缺乏正确界定。事实上,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基础等原因,东西部之间经济水平在相当长时期不可能追求一致。《规划》明确提出了两个差距的控制和缩小的目标:一个就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另一个就是城乡居民人均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这两个目标既符合西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也符合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同时,也是最能体现市场经济下国家和各级政府职能之所在。三是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开发地区进行了重点规划。这是未来西部地区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综合考虑西部地区的资源特点、产业基础、支撑条件,明确提出了重点支持六大类特色优势产业,即能源及化工、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旅游与文化产业。在六大类产业中,除了资源类产业外,特别强调了西部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这不仅是由于西部一些地区具有发展这类产业的条件和基础(如成都、重庆、西安、兰州),更重要的在于西部经济不能总是停留在资源型产业上,必须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一些非资源类产业,以逐步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对西部地区有可能加快发展的区域,如成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环北部湾经济区,以及中心城市及城市圈、重要资源富集地区、重点边境口

岸城镇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被确定为率先发展的重点,通过培育这些重点地区“增长极”,辐射带动广大周边地区的发展。此外,在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工具运用上有不少创新之处。如采取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强对金融机构参与西部大开发的财政政策支持。投资补贴是国际上政府对落后地区实施发展援助的一种重要工具,主要是通过对投资落后地区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助,以减少由于转移投资带来的运输成本等费用的增加,这种投资补贴并不违背WTO的规则。运用得好,可以加快西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应该说是一种有效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值得尝试的政策手段。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基于西部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新时期的西部开发将更加重视处理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积极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形成。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划定的22个限制开发地区,西部占17个,包括三江源、四川若尔盖湿地、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在内的这些西部地区将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当然,对于限制和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区,必须要研究制定与之配套的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

可以相信,新的一年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将继续稳步推进,中央政府及发达地区对西部开发的支持力度不会减弱。尤其是,随着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的趋紧,西部地区的优势地位更加突显,特色资源优势向产业和经济优势转换的步伐在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下将趋于加快;随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系列措施出台,西部地区的科技教育、卫生医疗、道路通讯和水电设施会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将得到增强。

投资“北上西进”和跨区域产业转移、重组及合作的势头强劲,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将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的扩张和投资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近些年投资的空间流向呈现“北上西进”趋势,最近这种势头尤其明显。据最新统计,2006年(1至11月)与2005年相比,东部地区所占的固定资产投资份额由50.04%降为48.34%,下降1.70个百分点;而同期西部地区的投资份额由21.73%上升为22.49%,提高0.7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份额由18.85上升为19.27%,提高0.4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由9.38%上升为9.89%,提高了0.52个百分点。在东部沿海地区,珠三角(粤)和长三角(沪苏浙)两大经济圈的投资份额分别下降了0.90和0.89个百分点,而京津冀经济圈的投资份额则上升了0.22个百分点。

新的一年,投资“北上”的主要热点地区集中在环渤海地区,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随着国家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措施逐步到位,以及首钢搬迁新基地的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环渤海地区的钢铁、石化、煤电、装备制造、以及港口和现代物流业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滨海新区以金融创新为重点的综合改革试点,都将促使这一区域成为我国新的投资热土,预计未来五年仅滨海新区的投资总额将达到1万亿元。

投资“西进”虽然进展较慢,总量较小,但是今后可能伴随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而呈加快之势,主要的推动力来自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导向,如对土地利用的严格控制,对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严格监管;同时沿海很多地区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地荒”(土地短缺)、“民工荒”(劳动成本上升)、“技工荒”(技术工人不足)等难题。从目前判断,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类型,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载能及资源型产业、以及一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当然,东部这些产业能否顺利转移还取决于中西部地区投资软硬环境的改善,不能让交易成本吞噬了工资成本低廉所得的红利。

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将有更大的推进,特别是东西部之间除了建立在互利互惠基础上的资源开发、产业技术和人才合作之外,一种新型的东西部开发区合作模式可能进入实际操作层面,它不仅可以发挥东部开发区在资金、管理、招商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有利于解决东部开发区土地紧缺和西部开发区招商难等问题,真正实现互补、互利、共赢。通过健全全国统一市场,完善区域互动机制,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深化分工合作,我国长期行政分割的地区经济格局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从而促进经济资源的整合,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经济集聚化程度提高,城市群或大城市圈在区域发展中的主导力量不断增强。

与工业化的加速推进相伴随,我国城市化自上个世纪90年代也很快进入加速期,城市化率年平均递增

1.4个百分点,200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43%,2006年升至45%。有关专家预计到2012年我国城乡人口将持平,2020年全国将有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目前农村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已经达到1.5亿人,跨省流动劳动力90%来自中西部,82%流向东部地区,而且约有2/3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由于集聚经济效益的驱使,我国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化程度还将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向城市群或大都市圈集中的趋势增强。这一方面会形成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促进了城市群和大都市圈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成为拉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占全国GDP的份额接近40%,占全国工业的份额高达46.2%,成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增长极。

新时期推进城镇化,将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核心,更好地带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同时,加强对发展城市群的研究和规划,引导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根据现有发展基础和“四大板块”发展规划,我国有条件加快发展的大都市圈或城市群(带)主要有:长三角城市圈、珠三角城市圈、京津冀城市圈、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带、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成渝城市圈、关中城市带、环北部湾城市群。这些大城市圈的形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加快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并主导区域甚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格局,更重要的是大城市圈将成为我国技术和制度创新的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的基地,并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本垒”(home base)。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新挑战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一鸣

五大态势昭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五大态势昭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态势一、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各有侧重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加大了向这三个区域重点领域的投资倾斜,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提高了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些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依托自身的经济基础,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继续保持领先发展势头。

2005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GDP占全国GDP的份额分别为55%、19%、17%、9%。2001~2005年,四大区域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35%、10.86%、11.12%和10.87%。我们也要看到,在经

济总量差距矛盾得以缓解的同时,增长质量的差距仍在扩大。

态势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度提高,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主导地位凸显。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受到自然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影响,而且也取决于对可流动的生产要素的吸纳。目前农村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已经达到1.5亿人,跨省流动劳动力90%来自中西部,82%流向东部地区,而且约有2/3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群和大都市圈集中的趋势增强,不仅形成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还促进了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沿海三大城市群占全国GDP的份额接近40%,成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增长极。 态势三、各区域比较优势逐步发挥,区际产业分工明显增强。

产业发展的经济合理性要求和市场条件,逐步替代矿产资源分布等传统区位因素,成为产业区域布局的主导因素。一方面,近年来高速增长的钢铁、建材、有色金属、汽车、电子等基础产业和加工工业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另一方面,能源工业等对资源依赖程度较强的产业,向西部地区集聚的势头增强,西南地区的水电资源开发、西北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等,都形成了相当规模。为解决东部沿海地区能源和水资源的短缺,不得不建设远距离的资源调配工程,比如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以及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形成了资源大跨度区际调动。

态势四、沿海地区国际化程度提高,利用国际资源的区域差距扩大。

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国际产业集聚和吸纳外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区域,同时成为世界性制造基地。而广大的内陆地区经济联系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吸纳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规模有限。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沿海地区生产要素价格的抬升,一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会向内陆地区转移,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总体格局不会改变。

态势五、区域间竞争和合作交互作用,推动了区际互动发展。

区际竞争关系加剧,一些地方政府以工业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为载体,调动各种资源扩大投资规模,包括以税收优惠和土地低价吸引投资,使得一些不具优势或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也形成较大的工业规模。与此同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展开。各地区出于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开始突破传统的制度性障碍,推进区域经济整合,发展各种横向合作。区际竞争促进各区域提高本区域竞争力,区域经济合作和生产要素大规模区际流动,增强了区际互动发展关系。

四大问题挑战中国区域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协调区域间利益关系,但由于在指导思想上主要是控制区域间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因而也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

挑战一、一些区域产业发展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推进工业建设和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大量消耗资源和占用耕地,环境损耗和污染加剧,导致一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快速下降。各省区市“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普遍比国家的预期目标高1~2个百分点,但主动把环保控制指标定得比全国平均控制指标还高的,却几乎没有。

挑战二、人口转移滞后于经济的空间集聚,区域间收入差距扩大。

沿海地区成为农村外出劳动力的主要吸纳地,但受现有体制制约,绝大部分流动人口难以转化为本地人口,除了获取劳动报酬以外,他们所创造财富的剩余部分大多转化为当地收入,这无疑进一步扩大了区域间的收入差距。一些地方政府不重视转移劳动力本地化和相应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大量转移劳动力被排斥在城市化进程之外。

挑战三、对社会事业平衡发展重视不够,公共服务水平区际差距扩大。

国家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区域政策偏重经济发展的区域平衡,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品供给的区域平衡关注不够,使得公共服务水平的区际差距扩大。经济落后地区受到自身财力的约束,加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有限,与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

挑战四、沿海地区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比重高,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沿海地区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仍处于中低档环节,出口产品中加工贸易比重大,初级

产品和高能耗产品占有相当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85%以上是外资企业完成的。技术主要依靠引进和模仿,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

解决上述问题,不仅需要合理规范地方政府职能,创新区域发展模式,也需要重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政策框架。

(编辑:王新亚)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作者:论文快线 日期:2009-6-28 3:22:30

这是令人难忘的一幕:2003年底,呼和浩特市举行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交流会。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杨晶一番讲话赢得与会的浙江各级领导一片掌声。他说,内蒙古近几年将新增加3000万亩耕地,可组织浙江农民和农业企业前来经营,从而形成浙江省在内蒙古的“粮食飞地”;浙江供应蒙古和俄罗斯的边贸产品可以在内蒙古建立加工园区,浙江方面可以把税务机构同时带到园区,从而形成“工业飞地”;内蒙古还可以把新的煤矿交给浙江的企业开发,把生产的煤炭运回浙江,从而形成“能源飞地”。浙江与内蒙古协作发展,打造三大经济飞地的构想与实践,是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与扶持机制下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之举。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宏观框架完成“封顶”,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四大板块”正在共谋打破行政区划和体制的坚冰,朝着市场一体化的和谐新格局迈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迅猛强劲的喜人态势,正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发展新思路:“合纵连横”谋崛起,国家级区域规划起步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逐步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并在管理与调控区域发展手段上不断创新,这是我国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事实上,党的十六大已经为我们描画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图景,明确了四大战略区域的发展重点与方向。梳理十六大以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其政策指向愈发清晰,出台的措施愈发具体,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央管理与调控区域发展的艺术日臻成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强调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2006年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把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的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中国政府调控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三个“四大”,即四大战略区域(亦称“四大板块”)、四大机制和四大主体功能区。 所谓四大战略区域,就是从战略上将发展区域划分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所谓四大机制,即通过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与扶持机制协调区域发展,为企业、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区域行为提供基本规范;所谓

四大主体功能区,就是依据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中国区域管理的一大创新。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新思路、新观念和新举措,就是要根据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发挥区域间比较优势,来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实现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这实质上点出了缩小区域差距的内涵,即人民生活水平差异趋向缩小。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再次强调:“把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切实贯彻落实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改革新动力:从“单极突进”到“多轮驱动”

不同类型区域的全面快速发展,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明显增强。

从国家战略层面上讲,中央政府重视区域经济,主要是由于区域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开始暴露。针对西部地区长期贫困落后,中央在1999年底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面对“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地区发展出现明显衰退,中央2002年又提出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中央在2003年提出“统筹区域发展”,重视长三角与京津冀都市圈这类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规划,其背后的深意是:统筹区域发展,在于综合解决各种区域问题。只有通盘考虑西部的“落后病”、东北的“萧条病”与东部部分城市出现的“膨胀病”,才能防止中国的发展步伐因区域病困扰而放缓。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同样引起中央高度关注,“中部崛起”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被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中部六省的发展本身,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布阵中,这是最后一个板块的战略宏图。

由此,中国的区域战略基本上完成了由“沿海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变,未来战略区域的范围已经基本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区域战略将按照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四个大范围一级区域框架来安排。

只有东中西互动,突出自身发展重点,才能综合治疗多种“区域病”。

东部继续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各个经济特区,屡创佳绩,发挥了“领头羊”作用,珠三角、长三角跃升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极”。 东北三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争取重振昔日雄风。今年6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并强调,3年多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西部地区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发展和区域合作,由传统资源时代向产业时代挺进。成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环北部湾经济区等西部有实力的地区被确定为率先发展的重点。就在不久前,国家新批准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第一次在西部地区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试验区由原来的经济建设为主,发展到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公平的新高度,充分体现了对制度创新的强烈需要。

中部六省山水相连、省情相似、使命相同。早在国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之前,中部六省就不等不靠,结合各自实际,开始探索崛起之路。中部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外部投资的“磁场效应”已经形成。

区域经济总量高速增长、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创新能力逐步提高———谁也不能否认,区域经济整合已成为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越来越重要的支柱力量。

经济新格局:从“省份经济”迈向“区域经济”

“十一五”规划首次把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位置,与此同时,长三角、泛珠三角区域、京津冀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开始步入有组织有制度保证的实质性“共谋一体化发展”阶段。“上下互动”意味着,

中国开始从“省份经济”真正迈向“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直是推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全国性的区域发展问题的同时,一些省、市、自治区纷纷提出或实施内部区域发展与合作新举措。

中国此前的经济格局一直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虽然其间一些省、自治区也在尝试着进行区域合作,但由于区域制度缺失,缺乏强有力的上级协调机构,这些地方性的协调不具有约束力,很难在跨省合作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审视,党的十六大以来地方政府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新动向、新突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首先,几乎每一个省份都意识到了促进内部合作与打造整体竞争实力的重要性,这主要体现在城市群或经济圈的培育上。例如,山东省提出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思路;河南省提出“中原城市群”概念,提出要将其建设成为撑起中原崛起的“擎天巨柱”;湖南省将“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定为“中国第五极”;湖北省规划建设“武汉经济圈”;江西省提出再造“昌九工业走廊”;安徽省提出“合肥-芜湖都市带”概念;陕西省继“关中经济区”后又提出了一个“大西安都市圈”构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酝酿构筑“环天山经济圈”。

在2004年,几乎每个省级行政区都不约而同地扛起了发展区域经济的大旗,这是对客观发展要求的一种必然反应。地方政府谋划区域发展,是由于单打独干已不能适应全球化趋势。因此,这一轮区域经济整合中呈现出另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从各自为战到合作共赢,地方政府开始意识到跨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区域经济一体化意味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利于形成利益共同体。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种种“上下互动”迹象传达着这样的信号———在历经几十年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发展之后,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经济格局也将由此改变。

发展是硬道理,民生是落脚点。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和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努力。这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大举措,是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也是保证中国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中国区域发展趋势十大预言

趋势一:地区差距在相当长时期内会继续存在并扩大,但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能够减缓差距扩大的速度。在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中,一方面,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如要素条件、产业基础、区位和人文环境等)将继续存在;另一方面,抑制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的有利因素也正在形成:随着国家对地区差距扩大严重程度的日益关注,从发展战略和政策设计方面正在并将进一步出现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环境条件;中西部地区具有后发优势,可以总结并借鉴东部发达地区经过长期探索而形成的成功经验,可以在体制改革、机制设计、政策制定、模式选择、先进技术的使用等方面少走弯路,实现跨越式发展;东部地区的发展将更加需要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衔接与融合,特别是东部对能源等基础原材料、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等需求的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部分产业的转移,都将为中西部带来新机遇。综合判断,未来20年中,地区发展差距仍将呈扩大之势,但是其扩大的速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随着新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要求的落实,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和中央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的加大,不同地区居民福利水平差距有可能缩小。

趋势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1980-2002年,我国的城市

化水平由19.4%提高到39.1%,提高近20个百分点。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的城市化严重地滞后于工业化。未来我国的城市数量将迅速增加,城镇体系将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据估计,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

趋势三: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未来有不少城市群可望发展成为大城市圈,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城市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城市圈、京津唐地区的大城市圈、胶东半岛的大城市圈、沈(阳)大(连)大城市圈等。这些大城市圈将成为我国技术和制度创新的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的基地。它们的形成将有力促进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并对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趋势四:企业日益成为市场主体,大企业在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部署和履行入世承诺的要求,政府将进一步减少对国有企业施加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中央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努力和推进全国统一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力度的加大,使得地方保护将进一步受到限制,企业跨区域交流的障碍将进一步消除,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在区域经济整合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趋势五:网络型基础设施条件将进一步完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将更为便利长期以来,包括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一直处于瓶颈状态。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与经济增长实现同步发展,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适度超前,网状的、高度系统化、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将逐步形成,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所形成的瓶颈将基本消除。

趋势六:产业转移的速度有所加快,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将逐步形成。我国沿海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接纳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在生产要素和部分产业由东向西、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扩散的同时,包括高端劳动力、资本、部分产业、部分产业的高端环节(比如研发、营销和公司总部等)也将进一步由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中心城市的积聚效应也将进一步加强。同时,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在近期也将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部分高耗能产业上。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将逐步增大。

趋势七: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区域发展有望形成新的格局。今后10年到20年,全国由南到北有望形成由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和大东北经济区构成的“四带一区”的经济协作基本格局。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线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同时,珠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泛长江三角地区和京津唐等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和合作也将进一步加速。区域合作的发展将对国土空间开发规划以及跨行政区划的各类综合和专项规划提出强烈要求。

趋势八:国内统一市场建设正在加强,但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仍然相当严重。调查显示,目前地方保护

主义仍然相当严重地存在着,最为严重的是:当地政府要求企业招工优先录用拥有本地户口的求职者;对外地职员子女在当地就学收取较高的费用;进行建筑工程招投标时,照顾本地企业;打击本地生产的假货不够严厉;限制技术人员特别是重要的技术人员流动,如要求调动人员缴纳巨额费用,扣押调动人员的档案、户口等等。另外,调查还显示,由于立法、仲裁和执法方面的原因,企业合法权益在外地受到各种侵害。如在外地企业起诉本地企业时,司法部门通常不予配合;在执行不利于本地企业的判决时,执法机构往往拖延执行。

趋势九:中央政府更加关注问题区域的发展,中西部地区有望加速发展,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东北地区的发展可能产生投入少、见效快的效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显著改善了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但由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在短期内还难以从根本上改观,中西部地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优势仍难迅速启动,制约因素(包括客观环境、体制、市场、配套产业等)短期难以弱化,再加上我国低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能力将长期过剩,中西部地区在中短期内难以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对外资的吸引力也不会有很大的提高。

趋势十: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跨国区域经济合作将日益加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全方位对外开放是我国既定的长远战略。从空间上看,一个由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地区、省会城市直至内地各开发区所组成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沿海和沿边的对外开放环带也粗具规模,向东、向北、向南和向西全面立体开放的总体趋势也基本明确。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的加强将为我国各地区进一步发挥地缘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区域经济合作的走向: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产业跨区域转移加快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

国家"十一五"规划,在区域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四类主体功能区 的构想。该构想强调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即国家通过宏观政策和宏观调控确保区域 经济非均衡度的适度化,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走 非均衡协调发展或称适度非均衡发展的道路。

主体功能区构想的创新点在于:在提法上,更加重视区域发展的社会、生态要素 ;充分体现了突破行政区谋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长远战略思维;在政绩考评上更有针 对性;体现了适度非均衡发展的思想。在区域政策模式方面,发生了四个重大转变: 一是由平衡抑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政策向把全国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 进行统筹的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政策的转变;二是由过去的重在地区之间资源配置的区

域政策转向重在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政策转变;三是转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的区 域政策;四是从单纯侧重陆地向陆地和海洋协调发展的区域政策转变。根据不同区域 的功能定位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表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出现了 从"切块式"发展向更加讲求科学性、合理性转化的趋势。

主体功能区的新提法和区域政府政策模式的转变,意味着中国区域发展和区域合 作的导向变化,即不再追求区域经济发展的均等化和同步发展,转而追求区域享受的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这种均等化落脚于人,取向共同富裕,期待即使生活在 环境较差的区域的人,也能享受到更高一些质量的公共服务。

按照四类主体功能区和相关政策的导向,我们分析未来我国区域发展和经济合作 将出现六大趋势:

第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自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区域化已经与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 并且呈加速的趋势。主体功能区的提出,必然要求对不同功能区的政府采取不同的绩 效评价体系,以往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评价方式将得到改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打破行政区划的经济限制,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推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未来区域间的竞争,不再是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以都市圈为基础的区域间的整体 竞争。大城市圈的形成和城市圈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主导区域甚至全国经济 的发展格局。大城市圈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并将成为最具活力和实力最 强的经济体系。我国未来有不少城市群可望发展成为大城市圈,如长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胶东半岛、沈(阳)大(连)、武汉、渝蓉等大城市 圈。这些大城市圈将成为我国技术和制度创新的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的基地。它们 的形成将有力促进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并对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 生巨大影响。

第二,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和合作格 局。通过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协作范围的扩大以扩大市场、提高生产和组织效率,是 毗邻地区加强合作的内在要求。以功能区划为依据对全国进行区域划分,必然在各个 功能区之间形成彼此不同的比较优势,辅之以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会有利于各地区发 挥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和合作格局,增强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增强 地区之间的经济联动。我们认为在未来10年到20年,全国由南到北有望形成由珠 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和大 东北经济区构成的"四带一区"的经济协作基本格局。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 线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同时,珠江三 角洲、泛珠江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泛长江三角地区和京津等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和

合作也将进一步加速。

第三,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准进一步提升,形成对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的牵引。主体 功能区的提出,必然要求定位不同的功能区致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对工业化程度较高 的地区而言,这些地方应该加强功能区内产业链的分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重点发 展区转移,尤其是向地域相邻的地区转移,以垂直的产业链分工为纽带,进一步加强 优先发展地区与重点发展区的物流和要素流动。

以长三角为例,目前的长三角,部分优势产业需要升级,原有的传统产业需要转 移,表明了长三角的扩散效应已经发挥作用,目前急需的是一个更大的经济腹地,能 够为长三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土地资源、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市场。并且, 长三角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也有雄厚的民间资本,已经显现出资本外溢 的趋势,而安徽、江西这两个中部省份正好可以提供这样的资源,并且具备相应的交 通条件,在地域文化上也比较接近。

第四,产业转移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出现一些新型的产业分工。由比较优势决定 的产业的跨地区转移,是发达地区保持竞争力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国际产业 链向中国转移,由过去转移加工制造业,到现在转移公司总部、市场营销机构、营运 中心等整个产业链。在这种背景下国内的产业转移也会加快。现在有一个新的态势, 就是大家都在发展同一个产品,但是产业链的阶段不一样,比如长江三角洲,公司总 部、运营中心在上海,一般的加工制造,可能会扩散到周边地区去了,零部件,又在 另外一个地区,按照产业链的不同阶段进行分工。也就是说,我们产业发展在空间上 是分离的。最后因为公司总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集中在大城市,会形成一些区域 管理控制中心。长期看,这样的模式会牵引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跨区域产业转移有 利于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将成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 力合理布局的重要途径。

在生产要素和部分产业由东向西、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扩散的同时,包括 高端劳动力、资本、部分产业、部分产业的高端环节(比如研发、营销和公司总部等 )也将进一步由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中心城市的积聚效应也将进一步加强。 同时,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在近期也将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 部分高耗能产业上。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将逐步增大。

第五,各类开发区会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为了更加积极参加对世界范围内稀 缺资源的争夺和市场分割,参与国内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开发区在开 发发展方式上将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并向机制、体制联动转变;在资本集聚方式上 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在投资环境上由重点建设向综合建设转变;在行政管理方式上

由事务型管理向法制化管理转变。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开发区从功能特征上大致可 分为三种类型:即北京为代表的科技工业园区型,它的科技成果转化功能相对突出; 以上海为代表的产业基地型,比较突出传统产业的改造,呈现出依托大企业、大项目 的发展模式;以苏州、青岛为代表的新城区型作为多功能的综合性区域,为高新技术 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工作生活环境。今后,随着开发区功能的综合化,这三 种类型开发区之间的差距将逐渐缩小,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

第六,区域合作从各地方政府主导转变为企业主导,大企业在跨区域资源配置中 的作用更加突出。以前编制五年计划的时候侧重产业的角度,今后随着政府职能的转 变,五年规划将逐步转向以空间为主,由重产业转向重区域,产业规划则会逐步淡出 舞台。产业与产业的和谐以及区域与区域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所以,"十 一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从全局的角度来看,是新一轮的区域合作。这次新一 轮的区域合作,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活跃起来的。与上个世纪80年代相 比,新一轮区域合作从各地方政府主导转变为企业主导。企业将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合 作的主体,成为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柱:企业需要的资源可以通过市场行为获得; 企业合作从服务业的合作开始逐步推向全产业;合作将更多地采取项目合作的方式。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新的格局形成

(一)东部领跑、西部开发、北部振兴、中部崛起,初步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或者说没有形成市场配置资源和地区自主的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和市场双重力量的牵动下,中国区域经济经历四次大的调整和布局,地区自主的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基本形成:其一,上世纪80年代初,以创办经济特区为标志,珠江三角洲以至广东、福建等地区成为全国率先对外开放和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地区;其二,上世纪90年代初,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速崛起,成为中国区域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其三,上世纪90年代末,以西部大开发为标志,开始实施沿海帮助内地加快发展这个大局;其四,本世纪初,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为标志,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将有新的接续力量。经过上述四次大的区域布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格局是:东部10省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继续领跑,有条件的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西部12省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和广西等,要发展提速,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东北3省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要加快改革攻坚和经济振兴,为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支撑,中部6省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要善于东靠西联,尽快走出经济凹地,力争早日实现中部崛起。

(二)省域间由单兵突进、各自为战,向区域间的融合互动和一体化发展

在过去20多年渐进式改革中,各省区随着自主权的扩大,注重追逐地方利益和领导政绩,加上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空间大,企业以及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性弱,开展区域合作与交流的动因和实力不强,基本上是地方割据,画地为牢,埋头于自身发展。这一时期,各地区的发展主要是以行政区划为界,单兵突进,各自为战,创造出许多区域发展模式,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等。 在单兵突进式的区域发展中,浙江依靠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充分发挥千百万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浙江GDP总量和人均水平都翻了三番多,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现了由农业省份向工业大省的跨越,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的跨越,由温饱生活向小康生活的跨越。与此同时,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山东等一些沿海省区也都快速成长,成为全国经济的大市大省。

企业长大了要开拓更大的市场,区域长大了要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大致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大企业大集团纷纷把总部或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向大城市迁移的高潮,由此带动了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区域发展开始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逐渐增强。如北京加强与天津的合作,建设大北京;珠三角加强与香港和澳门的合作,建设大珠三角;长江三角15市以及沪苏浙三省市加强紧密合作,向着区域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等。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十分密切。上海经济、贸易、金融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离不开浙江、江苏的支持,而浙江、江苏的发展更离不开上海的集聚和辐射作用。随着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同城效应、同区效应越来越明显,企业和居民对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面对今后20年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本转移的新趋势,长江三角洲地区要想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必须加快区域整合与一体化发展。有鉴于此,2001年5月,由沪苏浙三省市主要领导发起,建立沪苏浙三省市经济发展座谈会机制,共同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2003年全国两会上,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成为重要议题,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长江三角洲地区要淡出楚河汉界,打破行政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推进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发展的事例表明,省域间单打独斗式的发展路子越走越窄,实现区域间的融合互动、合作共赢和一体化发展,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京津唐、珠三角、长三角等几个大的经济带,纷纷拓展发展腹地,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有专家提出,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使用,其尾部的四川、重庆、湖北西部及周边地区有机地构成西南三角经济带。这样,新世纪初的中国区域经济明显呈现出五大经济带的格局,即京津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西南三角经济带。

深入分析,这五大经济带不在同一层次上,其发育程度以及对区域发展的集聚和带动作用,有着很大差异。东北老工业基地尤其是西南三角经济带,其区域界定和影响力还有待于观察研究,目前还只能说是

极具发展潜力的新生经济带。而京津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相当的经济规模,对周边地区的集聚和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向周边地区拓展腹地的趋势十分明显。

1、大北京或京津冀的发展趋势

大北京地区主要由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所辖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地区,面积7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云集了华北诸多大中城市,其中北京、天津是全国两个知识资源最密集的地区。

从区域发展看,大北京的规划建设,不仅有利于疏解北京市区部分功能,缓解北京旧城压力,拓展北京城的建设空间,而且为北京的经济发展和商品出口提供腹地和出海口;天津融入大北京,有利于发挥其港口和滨海工业的优势,与北京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挥中国北方中心城市作用;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融入大北京,有利于河北省承接北京、天津两市的经济、技术、资本、信息、市场等优质资源的辐射,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2004年,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召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发改委的负责同志,就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达成五点共识,这预示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2、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发展趋势

珠三角原本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广东比较发达的地区,包括14个市、县(区),即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和四会市。2002年,这一地区的面积41698平方公里,人口2364.88万人,GDP9418.79亿元,分别占全国的0.43%、1.84%、

9.1%,对全国贡献大。但发展腹地狭窄是制约珠三角发展后劲的一大阻力。因此,向大珠三角发展是增强珠三角实力和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而近期香港的发展及其与珠三角一体化问题,也得到中央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样的条件下,包括广东、香港、澳门在内的大珠三角的整合取得突破性进展。大珠三角面积18.11万平方公里,人口8582万人,GDP25681亿元,分别相当于珠三角的4.34倍、3.63倍和2.73倍。广东从战略高度,重新确定了粤港经济合作的总体思路和新的前店后厂模式,争取通过10到20年的时间,把包括广东和香港在内的大珠三角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广东发挥制造业的优势,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香港发挥服务业的优势,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以现代物流业、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中心,实现双赢。

在初步整合大珠三角的同时,广东又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按广东省的解释,泛珠三角实际上就是沿珠江流域的省份合作,共同发展,通常叫9+2,包括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9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泛珠三角地区面积196.4万平方公里,人口44644万人,GDP34594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0.46%、34.76%和33.41%。这9+2省区,既拥有目前中国唯一称得上世界级城市的香港,又拥有丰富的水利、矿产资源和广阔市场,而且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很强。

广东从整合小珠三角到粤港澳一体化的大珠三角,再到辐射华南、西南乃至东南亚的泛珠三角的三级跳,将大大拓展珠三角的发展空间。有的专家认为,如果这一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大珠三角地区在国内的地位将无可取代,并影响近半个中国,可再度领跑中国30年,对外有望打造成为亚洲区域经济核心,成为世界上最繁荣、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珠三角这种战略性的发展眼光,很值得长三角学习。

3、大长三角和泛长三角的发展趋势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近年来在多方面因素推动下,区域合作取得积极成效。1997年,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苏州、无锡、常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15个城市,在长三角经协(委)办主任联席会议的基础上,组成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加快了区域联合与协作的步伐。2002年,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8.7%的GDP和1/4的财政收入。然而这15个市不在同一重量级上,上海是中央直辖市,其余14市是分属江浙两省的地级市,涉及资源开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问题,没有江浙两省参加,这15个市很难协调解决,而且发展空间也十分狭小。

因此,长三角的发展必须从小三角走向大三角。大三角的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2002年这一地区,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人口13653万人, GDP 23836.5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919.5亿元,分别相当于小三角的2.2倍、17倍、1.25倍和1.18倍,在全国的地位比小三角大大提高。为了加快整合长三角,解决长三角面临的交通、旅游、太湖治理、产业布局和信息化建设等突出问题,2001年5月,由沪苏浙三省市主要领导倡议,建立了沪苏浙三省市经济发展座谈会机制,每年举行一次,目前已举行了三次。尤其是2003年,浙江提出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并出台了有关政策意见,接着浙江、上海、江苏三省市在年内实现高层互访,以及大小洋山港口和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大长三角进入实质性的发展阶段。

但是,如果从更长远发展看,大长三角也存在腹地狭小、资源不足和市场有限的问题,需要提出泛长三角的发展构想。泛长三角主要包括沿长江干流的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等9个省区。2002年这一地区,面积145.3平方公里,虽然只占全国的15.13%,而人口48610万人,GDP46019亿元,财政收入3152.79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7.84%、44.44%和37.03%,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提出泛长三角的依据主要有三:一是实现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构想。小平同志早在1991年1月谈到开发开放浦东时就说,开发浦东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按照这一构想分四步走,先是浦东,再是上海,然后是长三角,最后是长江流域。目前还只是走了前三步,重要的还有后一步,也就是带动长江流域的发展。二是为长三角地区今后20年的发展寻求资源、开拓市场和拓展腹地,以保持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三是与泛珠三角相呼应,形成南北两大强势经济带和中国21世纪最大的梯形增长极,进而带动长江流域的更快发展。

当然,实现这一战略构想是逐步推进的。首先要做强上海这个核心,其次是做大南京和杭州南北两翼,其三是实现沪苏浙三省市一体化,第四步是与江西、安徽、福建形成互动发展,第五步是带动沿长江干流

主要省份的发展,也就是说大体形成一核(上海)、两极(南京、杭州)、三圈(上海、江苏、浙江)、四域(沪苏浙加上江西、安徽甚至福建)、五带(沿长江干流的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的区域发展格局。

京津冀、泛珠三角和泛长三角这三大格局形成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将出现新的变化。这不仅打破了原有行政区划的界限,而且打破了大区和大流域的界限,形成跨行政区和跨流域的融合和互动,将有利于带动中部崛起和西部发展。如河北、内蒙、山西等省区可融入大北京经济圈,内蒙就明确提出融入大北京,发展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可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安徽、湖南等省区可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圈,而福建、江西、湖北、四川省区可择利而行,既可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又可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圈。这样,十一五期间,国家应重视跨区域的规划工作。各地在编制规划时,也应充分考虑跨区域的经济联系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四)点线布局、带状思维打造区域开放新格局

1、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

辽中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重点推进大连长兴岛、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月。东产业园区和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五点一线”的对外开放,积极促进沈阳中部城市群的开发开放,形成沿海与内地良性互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五点”布局: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重点发展石化、冶金、造船、大型设备等临港工业。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要形成以高加工度的原材料工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的临港生态产业区。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要打造辽西国家级石油化工加工和储备基地,辽宁丹东产业园区,依托区位优势,发展高效益、低消耗、无污染的临港工业。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汽车零邮件、新型材料等。

“一线”规划:规划建设的滨海公路途经锦州、葫芦岛、盘锦、营口、大连、丹东6个市,规划总里程1443.3公里。形成了贯穿全省沿海地区、促进扩大开放的“一线”。滨海公路的建成,将促进沿晦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中心城市带动、产业群向港区拉近、经济带向沿海靠。

政策保障:2006年2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沿海重点发展区域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政策意见》正式颁布,《意见》中规定了12项优惠政策,涉及税费减免、融资平台、管理权限、外向发展、沿海与内地经济互动等方面。

资金支持: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已初步拟订,为“五点一线”开发提供300亿元至400亿元政策性贷款以及额度为2亿元的技术援助贷款,为辽宁建设沿海经济带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辽宁打造“五点一线”沿梅经济带,其根本目的在于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地带动本省乃至东北腹地经济的发展,实现沿海与腹地经济的良性互动。带状模式、块状经济是我国传统产业和现代制造业走向集约化、专业化的重要形式,对推进整个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对角线”合作连接川辽

2005年8月份,西部大省四川走出盆地,远赴辽宁、山东等省开始跨区域合作。8月18日,分别在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两大国家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四川和辽宁两省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经济社会领域合作的协议》。一个地处西南,一个位于东北,两省的合作也被称为“对角线”合作。

四川和辽宁虽然远隔千里,但是经济互补性强,在产业、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等许多方面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特别是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其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依据两省共同签署的《关于加强经济社会领域合作的协议》,双方商定的合作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加强两省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过程中的合作,特别要鼓励和推动从事资源开发利用、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企业开展技术交流,鼓励双方优势企业以投资、联合、收购、兼并、参股、租赁、托管等方式,相互参与两省国有企业改造、老工业基地改造和传统产业改造;二是在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等优势特色资源的开发上加强合作;三是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加强合作,鼓励企业采取合资、合作、独资、BOT等多种方式进行异地投资,将“四川造”和“辽宁造”进行融合,在国内外市场抢占更大份额;四是加强流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进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的联合与发展,加强外贸出口合作,扩大会作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新的合作热点;五是加强两省旅游合作,加大旅游业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强旅游联合促销,积极引导和鼓励两省企业到对方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积极促进双方旅游业的合作,共同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六是加强两省科技合作;七是建立双边合作联系制度和政府高层领导定期联系制度等等。

据悉,2001-2004年,辽宁各类企业在川投资25.3亿元,位居四川引进外省资金的第9位。在北泰、东软、华晨、实德等知名企业纷纷投资四川的同时,辽宁良好的环境、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商机,也吸引了新希望、通威、成都佳益等一批川企赴辽投资创业。

2005年4月,山西省和天津市曾签订《跨区域口岸合作天津议定书》,山西直线距离天津港最近,山西省此举意在将天津作为桥头堡,为山西东出内陆,扩大对外开放与发展打通海上通道。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与天津在经济结构上有较强的互补性,晋津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作为这种以异质性合作为特征的区域合作,突出了“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本质特征。其中不仅包括上述工业、农业、能源等有形的商品贸易的流通,也包括资金、技术、劳务等要素资源的市场配置。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四川和辽于之间展开的“对角线”合作,与“泛珠”等区域的异质性合作一起,拓展了区域合作的空间和领域,丰富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和形式,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不论是发达地区之间、欠发达地区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不论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还是不同的行政区划之间,都可以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展开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这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 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

您是第 62 位读者 发布时间: 2009-12-18 12:17:31

关键词:区域经济 作者: 杨益生、朱四海 单位:

党的十七大所描绘的区域经济格局的发展路线可以归纳为:东部率先发展,围绕“两圈一中心”,通过优化开发,从中心城市主导向城市群主导、生态功能主导方向演进,形成网络化、生态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中部崛起,围绕东北、中原、长江中游(武汉)、中南(长株潭)、北部湾形成以5大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板块,与东部建立更加方便快捷的网络联系、与西部通过发展轴的形成加强互动,使之成为中国今后10—15年的重点开发区域;西部开发,以关中、成渝城镇群,以兰州、乌鲁木齐、贵阳、昆明中心城市为核心,通过点轴式开发,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藉此推进“两线两圈一中心”国家战略布局的形成和发展。

一、区域发展的政府干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调整区域发展格局。总体上,中国区域经济的格局演变是区域行政决策与区域经济自组织规律交互作用的结果,带有明显的区域行政决策相互博弈的色彩。

历史地看,中国政府采纳的、基于国土空间的区域布局安排有四种:

第一种是经济协作区的划分。解放初期,为方便中央统一领导下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在省之上设立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协作区,并一直延续到文革前;文革期间,大区一级组织机构相继撤销。

第二种是三个经济带的划分。改革开放后,为了在发展战略上采取分片指导、因地制宜的方针,“七五”计划(1986~1990)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带。这种划分方法成为后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依据。

第三种是七大经济区的划分。“九五”计划(1996~2000)提出要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七大经济区域,即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西北地区。

第四种是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十一五”规划(2006—2010)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本质上,第一种划分法不属于经济区划,而属于行政区划。因此,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从根本上讲是改革开放后的事情。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并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形势需要,不断调整区域发展战略。从30年的改革历程看,这调整大体可分为三个战略阶段:

一是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其整个战略思想集中反映在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观念中,以东部沿海地区为重点。中央首先对广东、福建两省采取特殊政策,

并于1980年先后创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增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的59个市县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及海南省;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逐步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的对外开放区域发展格局。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解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引发的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扩大的矛盾,中央于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此为标志,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发生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大转移,逐步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了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区域科学发展战略。经过30年持续不断的努力,中国已逐渐由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现代化国家,困扰中国经济社会的已不是传统的贫困问题,而是发展失衡问题。这失衡不仅表现在城乡发展失衡、地区发展失衡以及贫富的两极分化上,更表现在经济增长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失衡上,财富增长速度超越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环境难以承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对其进行“升级改造”。为此,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空间布局战略,反映在三个区域发展战略背后的是三个不同的目标取向。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目标取向是效率优先,先行发展具有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和较强带动作用的重点地区和重点部门,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率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并通过这些地区和部门的发展及其扩散效应带动其它区域共同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取向是注重效率、兼顾公平,区域政策不再是仅仅立足于局部区域的发展,而是立足于将整个国土区域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整体、立足于国民经济的空间一体化来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区域科学发展战略的目标取向是统筹兼顾,区域政策不再局限于促进经济增长,而是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二、当今区域经济板块新格局

从全球角度看,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受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中心向亚洲转移的激励和制约,并呈现“对外开放拓展、对内优化整合”的区域发展态势。

中国区域经济板块的演变将呈现两大特点:

其一,对外开放拓展。其核心是构建“两线两圈一中心”。中国目前尚处在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初中期,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构建连接中东、非洲的中缅战略通道(南亚线)和连接中亚、俄罗斯的中土、中俄战略通道(西北亚线)成为新时期对外拓展的战略性任务和能源资源补给的战略通道。同时,积极推进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东北亚各国

经济一体化,构建“东南亚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在此基础上,伴随于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构建以上海为核心的“亚太经济中心”,从而形成基于“两线两圈一中心”的、全方位开放的国家战略及其空间组织形态。

其二,对内优化整合。其实质是在上述国家战略的导引下,对国内各地区发展主体功能的清晰与协调,实现区域发展的功能最优化与效益最大化;其核心是贯彻落实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国区域经济从总体上处于中心城市主导期,又受到生态功能的有力导引,对内优化整合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开发国土空间,以长江三角洲为龙头、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契机,带动长江中游(武汉)、长株潭、成渝经济腹地,推进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融合与经济一体化,藉此培育和发展“亚太经济中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龙头、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北部湾开发为契机,带动广西、云贵经济腹地,推进珠江三角洲、香港与澳门的产业升级和区域带动力,藉此推进“东南亚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以京津冀为龙头、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为契机,整合胶东、辽东半岛,带动中原、关中、内蒙古和东北经济腹地,并向兰州、乌鲁木齐延伸,推进京津冀、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区域整合,藉此推进环渤海经济区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沿海区域经济“两角两湾两岸”的格局即将形成

文章来源:物流天下 添加时间:2007-7-26 11:04:00

全国政协日前就“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建设,推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召开专题协商会。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有可能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后,中国又一个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政策的经济区域,北部湾与环渤海湾、长三角与珠三角以及海峡两岸一起,使中国沿海区域经济形成“两角两湾两岸”新格局。

“北部湾”是指中国的海南西部、广东雷州半岛、广西沿海以及越南的东北部所围成的海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北部湾中心位置,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市,陆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00万,地区生产总值去年底达1430多亿元。北部湾经济区对内立足北部湾,沟通东中西,是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门户和枢纽,对外是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示范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说,北部湾是西部大开发率先发展的三个地区之一。

目前,经济区的开发正在推进。按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组织编制区域规划及城镇群等十多个重点专项规划。集中建设一批泊位、航道、供水、供电、道路等重大工程。组建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

,整合沿海港口资源。完善重大产业布局,中石油千万吨炼油、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基地等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

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加快形成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

内容提要:由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京津———呼包银经济带构成的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协作带,在更加强调地区协调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加强和推动这四条经济带的建设,对于形成中国区域合作的新格局和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 地区协调发展 经济带

在更加强调地区协调发展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背景下,21世纪初的中国正在形成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协作带,使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新的格局。

一、经济协作带的含义和一般特征

经济协作带是由跨区域的地理上相互连接的经济单元组成的具有共同利益基础和内在经济联系的经济区域。一般具有四个特征:

(一)它是地理上相互连接的带状区域。不同区域在空间上具有多样性,由此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域,比如经济圈、经济带和经济区等。

在地理上相互连接的带状区域既是各种经济带所具有的一般特征,也是经济带区别于经济圈和经济区的重要方面。

(二)拥有相互联系的便利通道。经济带上的不同区域之间能否进行经济交流和联系,不但取决于是否具有交流和联系的内在要求,还取决于实现交流和联系的可能性及其成本。包括交通、通讯在内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跨区域交流的制度保证等,对于经济协作带的形成及其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带内地区之间具有垂直分工的现实和可能的基础。经济带不同区域之间具有不同的经济优势,并且在产业链上分居于不同的环节。垂直的产业分工也同时意味着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通常是有差异的。

(四)彼此之间以互补性经济结构和协作性经济联系为主。同质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通常是以竞争为主的,而异质区域之间则以协作为主。经济协作带的不同区域之间基本上属于异质区域,彼此之间以互补性经济结构和协作性经济联系为主。

二、中国正在形成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协作带

随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

加强,全国由南到北正在形成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线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这种以经济带建设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新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促进地区经济在更高的程度上协调发展。

(一)珠江经济带

珠江是中国南方连接东部和西部的天然纽带。珠江经济带是沿珠江干流形成的连接粤、港、澳、滇、黔、桂6省区的经济区域。珠江经济带将流域内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区、华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等有机地连为一体,对于加强粤港澳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腹地的建设、对于珠江三角洲产业向内陆的转移和市场的纵深扩展、对于加快西南地区经济的国际化步伐和资源优势的转化等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良好前景和切实步伐,使得深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广西和贵州等省区一跃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连接东盟地区的前沿阵地。而泛亚铁路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又使得这种前景正在成为现实,这一外部条件的巨大变化为西南地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整合区域优势,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的局面,成为珠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新的形势也使得加快珠江经济带建设步伐更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二)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是沿长江干流形成的横贯中国东、中、西部7省2市的经济区域。长江干流西起四川,经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至上海入海。沿途与8条南北向铁路干线交汇,流域内公路网密布,是沟通中国华东、中南和西部四川盆地的天然纽带(福建省不在长江流域,在现有的长江经济带区域性合作中参与也较少,但由于该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交流和联系比较密切,属于长江经济带的主要辐射范围,这里在四带划分中也将其列为长江经济带的范围)。由于黄金水道提供了发达的内河运输通道,该经济带各区域之间的合作较早,也较为密切。同时,该经济带集中了中国40.8%的人口和48.6%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于近年来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省区较多地集中在该经济带,其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扩大。上海取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将进一步带动长江三角洲的发展,也将为沿江地区之间的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三)陇海———兰新经济带

陇海———兰新经济带是依托欧亚大陆桥,东起江苏省的连云港、沿陇海兰新铁路经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到达中国最西端的新疆所形成的经济区域。该经济带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的跨度最长的经济带。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欧亚大陆桥的建设和贯通(目前欧亚大陆桥共有四条,一条是东起俄罗斯海参崴,穿越西伯利亚至西欧的铁路,一条是东起中国江苏省连云港,沿陇海—兰新铁路出乌拉山口,穿越中亚地区至西欧的铁路,一条是东起中国天津,沿京包铁路出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穿越蒙古国至欧洲的铁路,一条是东起中国大连,出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口岸,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至欧洲的铁路),形成了构建经济带的相对完整的点———轴体系,又因为陆桥在连接欧亚两大洲方面的特殊地位,沿线各中心城市之间采取了较为密切的合作形式,而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加强和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合作为畅通这条经济带向西开放的通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该经济带所经地带长,欧亚大陆桥过境国家多和受中亚地区局势影响深,以及带内各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异相对较小,东部的龙头作用尚没有形成,西部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尚未显现,带内各地区之间协作的内在动力和基础还不甚牢靠。

(四)京津———呼包银经济带


相关文章

  • 当今世界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当今世界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 当今世界经济处于发展和调整中,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世界经济的治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革,自从97年亚洲金融海啸过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国,世界上 ...

  • 对当前国际格局与中国对外战略的思考
  • 季正明 对当前国际格局与中国 对外战略的思考 [内容提要]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中 国因其良好发展势头和日益扩大的影响,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日显突出.中国的崛起既是发生在当前国际格局中的,同时也是国际格局未来发展演 ...

  • 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 第一单元 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第一课 战后世界新格局 第一课时 "两极"与"冷战" 1.雅尔塔会议:(1945年)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会议. 2."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 ...

  • 综合能力测试:国际形势新特点
  • 综合能力测试:国际形势新特点 □背景材料 ●2001年9月17日,中国加入WTO的所有法律文件在日内瓦获得通过.11月中国成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 ●2001年10月20日,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在中国上海举行.会议各 ...

  • 在国际税收管理中贡献中国力量
  • 杨志勇:在国际税收管理中贡献中国力量 2015-10-27 09:31:00 | 来源:中国税务报 | 作者:杨志勇 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增强,国际税收管理的难度在不断提高.面对挑战,中国税务机关在国际税收管理工作中保障了国家税收利益和纳税 ...

  • 多极化趋势 测试
  • 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A .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 .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 .协约同集团的成立 一.单项选 ...

  • 九年级历史下册 3.13 挑战两极教案 北师大版
  • 挑战"两极" 教学设计: 一. 二. 课标:1.知道欧盟.2.简述二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主要史实. 教学内容分析:当代世界的主流之一是发展.稳定.开放.联合.全球协作及科技是发展的动力所在.本课主要讲述可二战中日本 ...

  • 中国未来10年大趋势:看你的机遇有没有在这里
  • 环球新军事网 2015-06-18 18:30:00 阅读(228) 评论(0)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一.全面深化改革和市场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两大看点:一是中 ...

  • 从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中把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规律
  •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世界上其他政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有益做法,我们要研究和借鉴,以开阔眼界,打开思路,更好地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规律.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 ...

  •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 2015年历史中考复习二轮专项练习-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 展变化 一.选择题 1.1947年6月,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带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