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 焦菊隐与老舍的两部戏

焦菊隐与老舍的两部戏

焦菊隐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的第一个戏是老舍的剧本《龙须沟》。那时候,剧院刚刚成立,演员队伍可以说是一支杂牌军。他们各自所走过的艺术道路不同,各有自己的演剧习惯,因此,如何统一其创作方法,是焦菊隐遇到的第一大困难。

为此,焦菊隐决定运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剧方法,从体验生活、培养“心象”、进入角色、化为形象的途径,建立起他们和谐、一致的新的演剧观念。焦菊隐一面花大力气修改老舍的剧本,一面动员演员们进入龙须沟去体验生活。他告诫演员,体验生活,不是去学习某些人的局部动作,而是作为劳动人民中的一个,去体验一种真实、自然的生活。体验生活要避免两种错误:一是置身生活之外,作为旁观者、同情者、调查者去体验生活;二是直接向生活里去寻找艺术创作上的典型。

在排戏时,焦菊隐有意识地要消灭演员演戏的感觉,要求他们从人物出发,进入规定情境,实现舞台上的“一片生活”。朱旭说:“焦先生在剧院有个外号,叫‘面人焦’,因为他爱捏咕演员,直到你的演戏到了位为止。”据欧阳山尊回忆:“排《龙须沟》,焦先生让人在排练场摆了很多砖头,让演员踮起脚尖走路,体会遍地泥泞的感觉。”

焦菊隐一向强调演员要谦虚地吸收观众的意见,但在1953年演出《龙须沟》时,当他意识到于是之、叶子为了迎合某些批评者的意见,提高说话声调,损害了角色的心理和性格逻辑的时候,他异常愤怒,说那是16世纪的表演,他甚至引用莎士比亚的话加以讽刺,说“像是上帝不在家时由他仆人创造的一个人”。在经历了曲曲折折、反反复复的艺术磨练之后,《龙须沟》走向了艺术的成功。

提起焦菊隐与老舍的再度合作,还有一段剧坛佳话呢。原来,在排演《龙须沟》时,焦菊隐就亲自动手删改了老舍的剧本,舒乙回忆说:“这让老舍不高兴了。后来老舍写的《方珍珠》就拿给了中国青年剧院去演。但是,他们最终发现,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合作才是最合适的。《茶馆》让两个人又走到了一起。”

其实,焦菊隐对老舍是很尊重的,他逢人便说:“老舍先生的剧本是一座金山,越往里挖金子越多。”从二度创作出发,焦菊隐仍旧帮助老舍整理剧本。在第一场的开场,焦菊隐增加了20多个茶客,着意渲染大茶馆在繁盛期纷繁、撩乱、熙熙攘攘的场面。第一幕里出现了个吃洋教的小恶霸马五爷,本来不过短短的几句台词,一个明显的过场人物,但焦菊隐却让这个形象在舞台上变得丰富起来:马五爷傲慢地坐在雅座里,他只一句话就让两个泼皮服了软,他目中无人地走过一排茶桌,听见教堂钟声,他立即收住脚步,煞有介事地在胸前画起十字。就是这么几个焦菊隐加进去的舞台动作,一下子把吃洋教的人的威风尽显无遗。第二幕刘麻子给大兵牵线做媒,本来上场后没什么行动,但焦菊隐却为他设计了慌慌张张连喝数碗剩茶根儿的举动,既表现了刘麻子的落魄潦倒,也表现了市面上的兵荒马乱。第一幕结尾时,太监娶老婆的丑剧已经演完,这时两位下棋的茶客,突然来了一句“将!你完了!”一切尽在不言中,大幕就此关闭,这同样表现了焦菊隐对艺术韵味的追求。

《茶馆》排练场空前活跃,老舍经常光顾,他与大家一起朗诵、讨论剧本,给演员做示范动作。在剧组里,演员“晕进”角色之中,每个人都充分调动想象,展开联想,充分发挥艺术创作才能。郑榕回忆说:“有一天排开场戏,焦先生让大家尽情发挥,后台的音响效果也配合着轰鸣起来,焦先生听着,看着,然后发出命令,让这一桌的声音再大一点,让那一桌的声音再弱一点。他像个交响乐的指挥大师一样,让舞台上形成了多个声部,各个声部此起彼伏,在他的调理下,非常富有层次。撒纸钱一场,焦先生把前三排观众席给划出来,让我们直接对着观众倾诉。慢慢地我们终于找准了那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从1958年首演至今,《茶馆》已经演出了500多场了,不仅在法、美等国被誉为“东方舞台艺术的奇葩”,而且创造了一台戏剧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摘编自宋宝珍《零落黄金蕊,

虽枯不改香》)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焦菊隐在整合演员“杂牌军”时,吸收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经验,并提出体验生活要避免的两种错误。

B .于是之、叶子为迎合某些批评者意见,擅自提高说话声调,与当今好多演员哗众取宠的表演别无二致,因而遭到焦菊隐的讽刺与严厉痛斥。

C .老舍将《方珍珠》拿给中国青年剧院去演,本想表示对焦菊隐删改自己剧本的不满,但终因排演效果不佳,只好再度与焦菊隐合作。

D .焦菊隐在排戏时,经常因地制宜,帮助演员“晕进”角色,如排《龙须沟》在排练场摆砖头,排《茶馆》“撒纸钱”划出前三排观众席。

E .本文通过记述焦菊隐排演老舍两部戏的曲折过程,表现了他在话剧导演方面的天赋与成就,展示了他执著敦厚、诲人不倦的大师风范。

(2)《龙须沟》最终走上艺术的成功,从导演角度讲,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焦菊隐从二度创作出发,是如何帮助老舍整理《茶馆》剧本的?收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请概括说明。(6分)

(4)焦菊隐和老舍,一位是大师级的导演,一位是大师级的剧作家,两人个性都很强,甚至为排演闹过别扭,但“《茶馆》让两个人又走到了一起”,并最终创造了不朽经典。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焦菊隐与老舍的两部戏》参考答案

⑴(5分)答A 给3分,答D 给2分,答C 给1分;答B 、E 不给分。(C 项“终因排演效果不佳”原文无据,且“只好”一说也不尽准确,老舍选择焦菊隐并非出于无奈,而是追求更好。但前说无误,故可给1分;B 项说于是之、叶子的做法与“当今好多演员哗众取宠的表演别无二致”有误,且二人的做法于当今演员如何,与焦菊隐的批评无关;E 项“敦厚”不准确,焦菊隐好多时候严厉苛刻,甚至脾气暴躁)

⑵(6分)①借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剧方法,使剧组建立起和谐、一致的演剧观念;②合理修改了老舍的剧本,有效指导演员实地体验生活,并最终引导他们进入角色;③悉心指导演员,精益求精,追求完美;④坚持创作原则,尊重艺术规律,对演员要求严厉。 答出三点给6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⑶(6分)①增加角色以展现更为深广的社会背景;②增加舞台动作以凸显人物心理、性格及处境;③增加台词以表现作者对艺术韵味的追求。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提示:注意题干要求)

⑷(8分)观点一:侧重彰显个性前提下的合作。①追求独立精神,坚守自由个性是艺术创作的前提;②和而不同,合作不能冲淡个性,影响个性的发挥;③在合作中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体现个性。

观点二:侧重合作基础上保有个性。①对创作个性、艺术真谛的不懈追求是合作的前提;②好的合作是强强联手,优势互补;③合作就要尊重对方,宽容真诚,全身心地投入。

以上要点须结合文本作答。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

任意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所谈启示正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相关文章

  • 2015年辽宁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雷雨]说课稿
  • 高中语文<雷雨>说课稿 相关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辽宁教师招聘公告信息 说教材 <雷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是高中唯一的戏剧单元,构成本单元的4 ...

  • 小学语文文学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 第一章 小语教材中文学文本(名家名篇)特点 第一节 文学文本的功能定位 文学文本不同于文章体文本,它"有远功"而"非实用".它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它以理想主义精神.丰富的情感.高雅的审美,烛照人类世界 ...

  • 论老舍小说中隐含作者的干预性评论
  • 摘 要:一部文学作品往往就是隐含作者价值观念的体现,文本的每一种安排,包括结构设置.细节描写.叙述方式,都是为了帮助体现隐含作者的价值意图.虽然在通常情况下,喜欢在作品当中直白地进行说教的作者是不受人欢迎的,但老舍却认为作者的意图显现在文本 ...

  • 观察新中国的一个视角--试析龙须沟治理与新中国形象
  • 2007年3月当代中国史研究Mar.,2007第14卷第2期ContemporaryCNnaHistoryStudiesVd.14No.2 观察新中国的一个视角 --试析龙须沟治理与新中国形象 瞿宛林 [摘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北京市人民政府 ...

  • 猫教学反思
  • 点 评 张春启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语言风趣亲切,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本课教学在设计上有两个突出特色. 1.在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 ...

  • 六年级下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11 我的母亲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我的母亲>是老舍先生在母亲去世快一年后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时,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下的对母亲的回忆.文章从母亲的身世谈起,虽然母亲没有豪言壮语,但却让我们真实地感到母亲的 ...

  •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东铁营第一小学 梁红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读懂课 ...

  • "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背后��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篇文学作品,每个人的看法和见解往往不尽相同.当前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逐步摈弃了传统阅读教学烦琐的分析和讲解,摈弃了千篇一律的"参考答案",摈弃了教师主宰一切的& ...

  • 时代有谢晋,谢晋无时代
  • 他一直谋求与所处的时代步调一致,并具备人性化的关怀,尽管由于政治话语的限制,但这始终是谢晋电影的一个重要特质 10月18日,著名导演谢晋在故乡上虞魂归故土.尽管此前十多年他已经淡出了媒体的视野,但他的遽然谢世,媒体的"内存&quo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