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国家利益论及其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

作者:王日华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11期发布时间:2013-02-21

摘要:利益观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国家利益思想。中国先秦利益思想论述了国际社会中利益体系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提出了宏观结构中的墨子逻辑、韩非子逻辑、荀子逻辑和庄子逻辑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微观结构中的共利共损、相互损益、相互依存和互为零和等四种逻辑,总结了利益结构影响下的无为不争、止利禁利、趋利避害、相对利益、导利分利和先义后利等六种国家行为模式。中国先秦国家利益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现有的西方国家利益理论,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结构主义国家利益论,这种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释中国当代外交行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结构主义利益观,在坚持国家利益的同时,还兼顾了共利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原则。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不仅在于谋求利益之间的平衡,还在于维持利弊或利害之间的平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就指出:利益是一切行为的根源,无论是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还是匹夫编户之民,其行为动机都源于此。①当代国际社会也普遍相信,国家利益及其观念是国家行为的根本原因。那么国家利益是如何影响国家行为的呢?国家是如何根据利益来决定行动的呢?中国先秦思想家提出了诸多相关的利益行为假设,本文将会对这些理论假设的合理性和解释范围进行验证,以便整理出一种中国学派的利益行为理论。

一先秦国家利益思想及其理论逻辑

国家利益指的是有利于国家行为体存在与发展的要素,或者是国家内部自认为对国家行为体存在与发展有益的要素。前者是客观的国家利益,后者则是主观上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的要素可能是一种物质性的实体,如土地、人口和资源等,也有可能是一种非物质性的结构和形势,例如,单极体系和领导地位是霸权国的利益,而大国均势则是中小国家的利益等。不同层次的利益系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既相互影响又自成一体。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普遍认为国家利益系统决定了国家行为的基本逻辑,但却没有对全球利益乃至更高层次利益系统中的国家行为做出理论解释。

利益观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核心命题。先秦思想家对利益体系及其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些思想主要针对中国体系而言或者说天下体系而言,对当今世界政治也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通过梳理先秦时期的利益观,并将其延伸到国际关系理论的知识谱系中来,我们大致可以描绘出世界政治领域的利益体系及其结构的基本轮廓。先秦思想家认为,世界政治中的利益体系存在两种不同的结构,即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指的是不同利益单元在体系内的地位和排列,而微观结构则是指不同利益单元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宏观结构与内在逻辑

利益体系的宏观结构可以根据利益单元在体系中的排列和地位进行定义,宏观结构具有两种不同的模型:垂直结构和平行结构。

1.垂直结构与墨子逻辑

利益体系的垂直结构指的是利益单元之间呈现等级式分布的模式。国际关系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国家利益的等级体系。阎学通认为,国家利益系统的等级结构是:民族生存→政治承认→经济收益→主导地位→世界贡献,这五种国家利益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国家需求由低级到高级的升级表现。另一方面,从整体国家利益的效用性来看,阎学通认为“当前重要利益”位于最高层次,“未来次要利益”最低,而“当前次要利益”和“未来重要利益”相当。①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将国家利益体系的等级结构划分为:生死攸关利益→极端重要利益→重要利益→次要利益。②上述利益等级结构都是对国家层次的利益系统的划分,而没有涵盖体系层次的利益。

墨子逻辑认为,利益系统是一种等级式的垂直结构,其基本特征是:第一,利益体系包括三个基本的利益主体和利益层次:天下利益、自然界利益和人类利益。墨子提出利益系统的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区分,上为“天之利”,中为“鬼之利”(古人多将无法解释的自然界归入鬼神之列,我们认为可将之修改为自然界之利),下为“人之利”,而国家利益的排列和地位则更低。③第二,所有的国家利益都统一于天下利益。墨子表示,所有国家和政治实体的利益都是天下利益的组成部分,都统一于天下利益。天下利益位于利益体系的最高层次。墨子表示,对于天下主体来说,“今天下无小大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④第三,利益体系在客观上是守恒的,不因为个体利益的分离、增加和减少而改变系统的本质属性。墨子将系统称为“兼”,个体称为“体”,认为“体,分于兼也”,⑤但是,“偏去莫加少,说在故”。⑥我们可以将墨子的这一观点称之为系统守恒规则。

“天下”、“自然界”和“国家”是国际体系层次上三个基本的利益实体。“天下”和“自然界”只能通过长期的自然规律来表达其利益诉求,并且依赖于人类社会对这种自然规律的认知。然而,“国家”实体对利益表达的方式是直接的、明示的,中央政府是其发言人。当今社会,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如环境保护、消除贫困、销毁核武器等均可视为全球利益或自然利益,这就需要国际社会在全球利益、自然界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进行取舍和平衡。

2.平行结构的三种逻辑

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中,国家是主权意义上平等的单元,在国家之上不存在更高的权威实体。因此,国际社会中国家利益的排列就表现为一种并列式的平行结构。中国先秦思想家认为,平行结构的国家利益体系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基本特征:

韩非子逻辑、孟子逻辑、庄子逻辑。

第一,韩非子逻辑。韩非子认为,利益根植于人性,人性的需求使其“不免于欲利之心”。①韩非子将国家利益称之为“公利”或“社稷之利”。韩非子逻辑认为国家利益是利益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利益,而国家利益之间的基本形态是“利异”,②即国家利益之间相互对立、相互否定。因此,韩非子逻辑下的利益体系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益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第二,荀子逻辑。首先,荀子逻辑的起点是性恶论,性恶是利益的内在动因。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③然而,荀子的利益观与韩非子不同,一方面,荀子认为,人性虽恶,但可以规范和改造,而规范和改造后的人性也就不再将利益作为唯一的行为目标,所以说,“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④另一方面,荀子认为,人性在“趋利”的同时也在“避害”,也就是说,“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⑤其次,荀子认为国家间利益体系和国家道义体系是国际社会中并列的两个系统,二者之间是一种“零和”关系。荀子表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但是利益体系和道义体系之间发生冲突时,要么是“义克利”,要么是“利克义”。⑥最后,荀子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制度和规范可以为利益分配提供基本框架。荀子表示,“政令已陈,虽睹利败,不欺其民;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⑦韩非子也关注制度分配和利益分配之间的关系,但是韩非子逻辑认为是利益分配决定制度分配。

第三,庄子逻辑。庄子认为,首先,利益并非人的本质需求,“物之所利,乃非己也”。①利益与主体本质之间互相排斥,有利就失其本性,而本性存则无所谓外在的利益,包括物质性利益和社会性利益。所以说,“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②其次,各个主体的存在和发展客观实在,并不依赖于利益。相反,利益只会阻碍和损害主体的存在和长期发展。庄子表示,“名利之实,不顺于理,不监于道”。③最后,庄子否认客观世界中存在利益和利益体系,但承认现实世界中利益认知体系的存在。因此,利益本身就是一种祸害。“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④尧、舜、商汤、周武王等都一度成为现实社会中最大的利益主体,但最终却是导致其后代灭亡的命运。庄子表示,“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汤武立为天子,而后世绝灭;非以其利大故邪”。⑤

(二)微观结构与内在逻辑

利益体系的微观结构是根据利益之间的互动来界定的。利益互动包含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在利益体系内部,不同单元利益之间的互动;二是不同利益层次或利益体系之间的互动。现实主义认为,“一国权力收益是以损害其他国家为代价的”。⑥建构主义认为,建构利益的规范和价值造就了利益之间的相互冲突和相互抵消。⑦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一方面,相互依赖造就了互利关系;另一方面,大多数经济和生态相互依赖则包含着共同获益或共同损失两种可能性。⑧中国先秦思想家认为,利益之间存在着四种互动逻辑:共利共损、相互损益、相互依存和互为零和的逻辑。共利共损逻辑指的是一种单元利益的增加就会导致另一种利益单元的相应增加,反之亦然,一种单元利益的减损就会导致另一种单元利益的相应减损。当然,二者增加或减损的程度也许并不总是完全一致。墨子提出“交相利”的观点:一方面,在单元利益之间存在共利共损逻辑,“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⑨另一方面,不同利益系统之间的互动也存在共利共损原则,“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①“利人多,功故又大,是以天赏之,鬼富之,人誉之,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参乎天地,至今不废”。②

相互损益逻辑指的是一种单元利益的增加就会导致另一种单元利益的减损,或者说一种单元利益的减损就会带来另一种单元利益的增加。在国家利益系统中,“顾小利,则大利之残也”。③在国家间利益系统中,一国获益就意味着另一国相对受损。韩非子表示,“敝晋,齐实利”;而“齐敝,荆之所利也”。④孟子还认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⑤这也就是说,单元利益之间存在连锁反应,一个单元利益的增加必然导致另一个单元利益的增加,而最终结果就是所有利益单元的共同丧失。⑥

相互依存逻辑指的是一种单元利益的存在与否决定了另一种单元利益的存亡;此外,相互依存原则也包括一种单元利益的存在与否和另一种单元利益的损益关系。利益之间的相互依存原则有多种不同的逻辑:一是一种利益的存在以另一种利益的存在或消亡为前提,反之亦然,如《左传》提出的“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的利益互动逻辑;⑦二是一种利益的存在与否导致另一种利益的增减,如《战国策》提出的“唇亡齿寒”就是一种典型的安全利益相互依存理论;⑧三是同一单元利益在不同时间段内会出现相互损益,即此时利则彼时损,此时损则彼时利。老子提出了福祸相依的辩证观点,认为利益和损害之间会相互转化,“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⑨互为零和逻辑指的是一种单元利益的存在以另一种单元利益的完全否定为前提。韩非子则提出了“利异”的观点,即“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二先秦国家利益理论与国家行为逻辑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取向决定了国家行为取向。新现实主义注重相对获益。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N.Waltz)表示,国家关心的是“谁获利更多”,而不是“我们都能获利吗”。①新自由制度主义注重绝对获益,认为世界政治中的行为体偏好是立足于自身福利的估算而不是对他者福利的估算。②罗伯特?基欧汉(RobertO.Keohane)设想国家在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之间进行选择后的四种行为模式:行为体对他国的福祉无动于衷;行为体只在别国行为会影响自身情况下才关注他国福祉;行为体不仅出于工具性原因关心他国福祉,而且因为不论别国如何行动,其收益的增长也会促进自身的福祉,反之亦然;行为体纯粹为他国的利益而关注其福祉,即使这样做对本国物质利益和安全毫无裨益。③由此可见,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对国家行为的利益解释仍旧没有走出国家主义和个体主义的桎梏。然而,中国先秦时期的结构主义利益观告诉我们,利与弊是辩证统一、相互建构的整体。因此,国家行为不仅仅在于寻求不同收益之间的平衡,还在于寻求利与弊之间的平衡。在此基础上,先秦思想家提出了六种不同的行为取向:无为不争、止利禁利、趋利避害、相对获利、导利分利和先义后利。这六种行为模式都已经在中国历史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也普遍存在。

(一)无为不争

老子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纯粹的利益输出,如“天之道,利而不害”;④还存在无害行为和不争行为,如“水善利万物,又不争”。⑤然而,在现实世界中,老子却认为利弊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不存在单纯获利的可能。因此,老子得出结论:任何趋利的努力最终都是徒劳无获的;与其徒劳,还不如无为。庄子逻辑与老子不同,庄子认为利益是外在的,不属于主体的本质属性。所以,任何获利都会损害主体本身,所以应该无为。老子认为自然状态就是一种无为秩序:“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①在无为的自然状态中,国家之间不存在利益关联和利益互动,也没有国家的对外行动。司马迁就指出,“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②

孔子表示,历史上只有舜执行的是无为政策,“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③庄子则认为周王朝的先王亶父推行的是无为不争的对外政策。当时,周国因屡受狄人的进攻而先后向其进献皮帛、犬马、珠玉等财物并表示臣服。然而,狄人的贪欲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满足,进一步向周提出了土地要求。失去领土也就意味着亡国。但是,亶父却坦然将领土拱手让给狄并独自迁往岐山地区,而且告诉国民说,“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④

孟子曾提出了利益困境的思想,即任何一国坚持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结果就是影响其他国家都会跟随这一理念或对外政策;任何一国追逐国家利益的努力都会招致国际社会更加激烈的利益之争,其结果是各国的利益反而会受到更大、更多的伤害和损失。⑤所以,儒家思想家大多反对无限制的利益追逐。

无为主义属于最彻底的孤立主义和闭关锁国政策。它有助于我们解释非利益相关方的孤立、中立和不干涉等消极外交政策。

(二)止利禁利

先秦儒家大都反对“贪利”,主张“止利”,主张对利益的追求应该有个限度。利益的适度性逻辑与适当性逻辑不同,适当性逻辑指的是客观需求的限度,而适度性逻辑则指行为者的自我抑制。《左传》表示,“利过则为败”。⑥荀子认为,齐闵王时期执行的就是唯利是图的对外政策,“唯利之求,内则不惮诈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公元前284年,燕、秦、赵、魏、韩五国联合攻齐,齐闵王在逃亡中被杀,乐毅攻破了齐国都城,齐国由盛转衰。⑦荀子认为,齐闵王唯利是图的政策是导致“身死国亡”的根本原因。⑧从另一个方面看,齐国败亡的根本原因在于齐国无止境的对外扩张。齐国“南攻楚五年,畜积散。西困秦三年,民憔瘁,士罢弊。北与燕战,

覆三军,获二将,而又以其余兵南面而举五千乘之劲宋,而包十二诸侯。此其君之欲得

也,其民力竭也,安犹取哉?且臣闻之,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弊”。①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也认为,大国的过度扩张对内会加剧社会矛盾,对外又会促使对手形成联盟,最终会导致扩张国的失败甚至崩溃。这一观点是以过度扩张导致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来解释扩张行为的中止的,而中国的“止利”则有助于我们解释在利益空间尚存的情况下国家的自我抑制行为。中国对利益扩张和追求的自我抑制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思想根源。但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无法解释和平发展,因而导致西方世界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否定或怀疑。

(三)趋利避害

趋利避害是指权衡利弊之后,按照利益最大化逻辑行事。老子和庄子都认为,“利害”是辩证统一的。在“利弊”或“利害”并存的情况下,先秦思想家有三种不同的行为取向:“为我”、“为他”和“中庸”。孟子表示:“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②杨朱的“为我”是一种彻底的避害行为,为了避害可以放弃任何利益。他表示,“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③管子则主张根据利害的大小来选择行为,即在“小利”与“大害”或是“小害”与“大利”之间进行选择。④公元前298年,齐、韩和魏三国联合攻秦,历时三年,封锁秦国并攻破函谷关,秦国顿时面临着灭国的危险。秦王召集大臣商议,其结果就是做出了“舍小保大”的决策,即以割让河东三个城池的代价来换取三国退兵而保住秦国都城咸阳。秦大臣楼缓表示,“割河东,大费也;免于国患,大利也”,秦王最终接受了大臣们的建议,表示“宁亡三城而悔,无危咸阳而悔也”。⑤

相反的例子是,公元前658年,晋国将“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送给虞国作为借道攻打虢国的交换条件。虞国国君贪图这些财宝,不仅同意了这笔交易,而且还出兵帮助晋国征伐虢国。事隔三年,晋国再次借道虞国攻打虢国,虞国又同意了。在虞国的两次决策中,虞国大臣宫之奇都明确表示反对,其理由就是虞国国君贪图晋国的财宝“小利”,而不顾虞国的安全“大害”。但是宫之奇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国君的采纳。晋国也趁机灭亡了虞国,并重新收回了送出去的财宝。虞国国君由于贪图小利而丧失了国家生存的大利,孔子也认为这种结果在于“罪虞”。①

趋利避害是利害或利弊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后的行为取向。荀子就表示,“无见利而不顾其害”。②因此,中国先秦利益论的行为取向应该是“利害-行为”主义。

(四)相对利益

相对利益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利益单元之间比较的结果。由于利益之间“相互损益”和“互为零和”原则的存在,这就使得多种利益有时难以兼得。相对利益有两种来源:一是不同利益主体相比之后的结果;二是不同的利益类别相比之后的结果。中国先秦思想家提出,舍“小利”,取“大利”;弃“短利”,待“长利”。墨子表示,“天下大利”和“万民大利”是国家政策的优先目标。③国家的生存是长期性的,因而决定了国家应该以“社稷之长利”或“国之长利”为基本目标。孔子认为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国家利益,“苟利社稷,死生以之”。④韩非子则表示,国家“见大利而不趋”就会灭亡,⑤所以,“人主挟大利以听治”。⑥

《战国策》中,张仪就以“长利”思想先后成功说服齐国、赵国和韩国调整其外交政策。⑦战国时期的多极均势也使得各国在对外决策中更加关注“大利”,即相对于对手来说获得更大的利益。公元前353年,赵国因与魏国的战争失利而向齐国求救。齐国出兵救赵的决策依据就是魏国扩张后的强大对齐国不利,而赵国的羸弱则是齐国的利益。为此,齐国选择了“求利且不利”的战略目标,一方面让魏国攻破赵国都城邯郸而继续削弱赵国,另一方面从侧面进攻以防止魏国吞并赵国而增强实力。⑧

新现实主义强调两个国家主体之间的相对获益,而忽视了同一主体内部不同利益单元之间的对比结果;相反,新自由制度主义注意到了国家内部不同利益之间的博弈,却否认了国家之间相对利益的重要性。基欧汉表示,为了平衡国家长远利益、国内利益群体的局部利益和社会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政府所面对的大多数决策都不得不在(财富和权力的)消费和投资之间进行选择,并据此设计行动战略。①然而,中国先秦思想家提出的“相对利益”概念既包含了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互动,也涵盖了不同利益单元之间的互动。

(五)导利分利

先秦思想家提出“导利”原则,即顺因其利益需求并满足其利益要求,主张“分利”。当然,“导利”和“分利”的行为旨在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就是“先与后取”的思想,即先输出利益,然后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荀子表示,“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后利之之利也”;“利而后利之,不如利而不利者之利也”。②管子主张,“彼欲利,我利之”。③《逸周书》还提出均分利益的主张,“均分以利之则民安”。④当然,管子也表示,对于贪利者就不能实行分利的政策,因为贪利者是无法满足的。⑤韩非子还提出了“明赏设利”的思想,即以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利益的政策,将利益分配置于制度分配的框架之下。所以,最好的国家政策就是“设利害之道以示天下而已矣”。⑥《逸周书》也表示,“水性归下,农民归利。王若欲求天下民,先设其利而民自至”。⑦

春秋时期,齐国的对外政策中就多次实施了“分利”利他行为和“止利”的有限战略。公元前712年,齐国联合鲁国和郑国攻破许国都城,然而,齐国却把占领许国的战利品让给鲁国,鲁国坚决辞谢,于是就让给了郑国。⑧齐桓公在争霸过程中,无条件归还了之前侵占的邻国土地,将常、潜归还给鲁国,将吉台、原、姑与柒里还给卫国,将柴夫、吠狗还给燕国。⑨在齐国霸权护持过程中,齐国采取了“轻币重礼”外交,各国送给齐国很少,但齐国返赠更多,“拘之以利”。这种厚往薄来的利他外交正是秦汉以后中国与东亚各国朝贡贸易的基本模式。此外,齐国推行让利外交,还单方面实行零关税政策,“通七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诸侯称广焉”。公元前659年和公元前660年,狄先后攻破邢国和卫国,齐国一方面率军御狄,一方面在向两国无偿提供复国的土地、物资和安全保障,使得“邢迁如归,卫国忘亡”。①

现实主义否认无政府状态下理性行为体之间存在利他主义的可能性。建构主义认为国家寻求集体利益的动机建构了国家的利他行为,但是,这种集体利益还是能够被还原成国家利益的,而且也没有给出在缺少集体利益的条件下非利益相关方的国家行为。中国先秦思想家提出的“导利”、“分利”和“设利”有助于我们理解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下的利他行为。

(六)先义后利

义利之辩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数千年传承的核心命题。大多数思想家都主张道义原则应该优先于利益原则,儒家更是将先义后利作为其思想基础。孔子主张“见利思义”,②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③荀子主张“先义后利”。④中国传统义利之辩的基本假设是:国际社会中的道义系统和利益系统是两个独立的体系,二者之间相互联系,时而重叠,时而冲突。当道义原则和利益逻辑发生冲突时,大部分国家都会循利而为,但是也不排除有的国家会据义行事。

公元前647年,秦晋正值对峙之中,晋国发生饥荒,于是不得不向秦国请求购买粮食赈灾。秦国在决策过程中,大多数人都主张救济晋国,因为“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然而,逃亡秦国的晋国旧臣豹出于为父报仇的私利而建议秦国不要救济晋国,并利用这一机会窗口进攻晋国。这一建议显然会使秦国在与晋国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秦穆公拒绝了攻晋谋利的蛊惑,认为这样做会损害晋国普通百姓的生存利益,“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泛舟之役”既是对秦国救济晋国的庞大运粮船队的描述,同时也是对于秦晋仍旧处于战争状态之中的一种隐喻。公元前646年,秦国因饥荒向晋国“乞籴”时,晋国却根据相对利益而拒绝援助秦国。然而,接下来的一年,晋国又发生饥荒,秦国原本有各种理由拒绝救济晋国。但是,出于晋国意料之外的是,秦国居然主动赠送晋国粟米以帮助晋国救灾。⑤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对国家利益和相对获益的关注绝不比其他国家少,但它在此次救灾外交中始终坚持的是国际道义优先的基本原则。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并不否认国际道义影响的存在,却无法解释国际道义因素对国

家行为的机理。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对此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对当代国际社会中非利益

相关方之间以及敌对国家之间的救灾外交给出了更加充分的解释。需要指出的是,中

国思想家认为不同的利益取向之间有着高低之分。司马迁就表示,“故善者因之,其

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①管子也认为“无为”是国家行

为的最高境界,然而,他本人却没有选择这种政策。②

三传统国家利益观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

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思想源泉之一,对新中国的外交思想和对外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同的历史时期,决策者对传统国家利益观念的选择不同。

(一)毛泽东时期的国家利益观与对外政策

在毛泽东时期的对外政策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最为重要,但是,我们仍旧能够从中发现一些基于传统观念的止利禁利、相对利益、导利分利和先义后利的影响。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将中国的国家利益界定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安全利益,即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完整,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二是政治利益,即与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获得国际承认,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性代表地位;三是经济利益,即获得外援和开展对外贸易并维持和平的国际环境,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然而,当这些国家核心利益与毛泽东等领导人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发生冲突和矛盾后,后者往往成为影响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优先选择和决定性因素。

1.经济利益与对外经济援助的慷慨原则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遭受了长期战争创伤的国家已是千疮百孔,国家的经济建设更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中国在接受苏联大规模经济援助的同时,已经同步开始了对外经济援助。在苏联断绝了对华援助之后,中国的对外经济援助不仅没有因此而停止或减少,反而大规模地增多了。中国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的援外规模已超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承受能力。而援越(越南)和援阿(阿尔巴尼亚)工作中的浪费和弊端在党内和社会上引起了对援外战略意义的怀疑。但是这些并没有改变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国策。据统计,1950-1952年间,中国的财政支出总数为362.19亿元,援外支出为2.2919亿元,援外支出约占全国财政支出的0.633%。此后,中国对外援助支出开始逐渐增加,所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例也是逐年上升。到1973年,中国援外支出高达55.8391亿元,约占全国财政支出的6.904%,是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52%。①“如果按照国家私利至上的理论来衡量,中国对外援助的行动无法得到很好的解释。”②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普遍认为,通过对外援助可以结交到朋友。周恩来在关于援建坦赞铁路的决策时表示:“世界各国都知道中国还是个比较贫穷的国家,中国还是个需要帮助的国家。对外经委有的同志担心一下子拿出几个亿来援建这条铁路会超出我们的国力。这些同志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周恩来还是积极向毛泽东、刘少奇等人建议同意这项庞大的对外援助,因为“我们这种无私的援助定会赢得更多的朋友”。甚至在坦桑尼亚和赞比亚都没有主动向中国提出这么多要求的时候,中国领导人主动表示提供这项对外援助。③毛泽东坦诚地向埃及驻华大使表示:“你们有什么需要,只要我们能力所及,一定帮助。我们对你们的帮助,你们能还就还,不能还就算了,我们可以给无代价的援助。当然,埃及是个有民族自尊心的国家,如果接受我们的援助还是要还,那么现在可以记账,以后再说,或者过了一百年以后再还吧。埃及现在遭受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我们也经历过这种封锁,深知埃及人民的艰苦。”④

2.国际承认与支持民族解放事业的正义原则

新中国成立之初,获得国际承认是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利益,这其中既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也包括资本主义尤其是大国的外交承认,以此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身份和国际地位,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国家分裂和维护国家统一。1958年,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成立后很快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立即从经济、军事和政治上给予阿尔及利亚援助。法国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条件,要求中国停止援助阿尔及利亚抗法斗争。如果能获得法国的外交承认,无疑可以在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打开一个大缺口,为新中国赢得更大的国际空间。在与法国建交和援助阿尔及利亚之间,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毅然选择了后者。毛泽东明确告诉阿尔及利亚:“如果它(指法国)把干涉我们援助你们(指阿方)当做一个建交的条件,我们不干。”①时任外交部长陈毅也表示:“我们对中法建交可以等待,但我们对阿尔及利亚人民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将一直持续到他们的独立斗争取得最后的胜利为止。”②

3.国家安全与援助社会主义国家的道义原则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的国家安全还面临着帝国主义干涉的危险。为此,一方面,毛泽东等领导人在解放战争中尽量克制与美国和英国等国的矛盾与冲突,极力避免给美国和英国等找到干涉中国内战的借口;另一方面,新中国刚一成立,毛泽东等人就赶赴苏联,寻求苏联的安全协助和保证。然而,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中国领导人就面临着是否要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进行战争的抉择。尽管当时在领导层内部也有不同的意见,一部分观点认为中国应该以国内经济建设为优先目标,对朝鲜战争实行有限介入的战略。毛泽东则表示:“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那末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呢?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③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毛泽东及时调整了外交政策,寻求与美国改善关系,联美抗苏。然而,就在中美关系解冻的过程中,中国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援越抗美。中国甚至将美国结束中南岛战争作为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显然,在改善国家安全环境与援助越南之间,毛泽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二)邓小平时期的国家利益观与对外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行为的利益观念有了重大的转变,无为不争和趋利避害的影响更加明显。邓小平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心,经济建设上升为中国最重要、最核心的国家利益。外交政策都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邓小平明确表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④

1.领土争端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与周边邻国之间存在着大量复杂的领土争端。这些领土争端都涉及国家领土主权,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在领土主权与经济发展之间,邓小平选择趋利避害的原则,即在不涉及主权的情况下,搁置争议,共同致力于发展经济。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国际关系研究专家代表团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观点和新想法,即设想在一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问题上,“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①同年8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著名的华人数学家陈省身教授时进一步解释了他的理论,“世界上有些有争议的领土,能否采取由争议双方共同开发的办法加以解决。所谓共同开发,就是避开主权问题,所得利益平均分配”。②在邓小平时代,中国尽量避免因为钓鱼岛争端而影响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始终保持着克制。

2.经济利益与中美关系

邓小平时期,为了实现中美建交,邓小平同意台湾问题以及美国对台军售问题暂时先搁置起来,等到建交以后再继续谈判。邓小平告诉美国人,“我们都是以自己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在这样的大问题上,我们都是现实的,尊重对方的,胸襟开阔的”。③显然,在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之间,邓小平将经济利益视为核心利益并以此来处理中美关系。

3.意识形态与“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的原则

冷战结束之际,两极格局解体,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被推到了与资本主义体系对峙的前沿。邓小平明确表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这样,什么问题都可以妥善解决”。④为此,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的外交政策,明确将中国传统的无为思想作为新时期的外交战略。当然,中国外交政策在毛泽东时期和邓小平时期并非截然对立,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延续性和继承性,但是总的来说,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

(三)中国责任论与对外行为中的义利困境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一方面,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对中国应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人均收入还很低,大量的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中国仍需要将优先改善国内人民生活作为重点。这就形成了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中的义利困境。

中国的国际责任也就是指中国的国际义务和国际贡献。国际义务和国际责任是指根据国际法和国际道义的基本准则而应该做的事,国际贡献或世界贡献则是指有利于国际利益或世界利益的行为结果。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普遍认为,由权力界定的国际责任是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赫德利?布尔(HedleyBull)认为,大国概念的本身就具有国际义务的内涵,其他国家承认大国拥有某些特殊权利与义务,或者大国的领导人和人民认为本国具有这样的权利与义务。大国在涉及整个国际体系的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国负有义务根据所承担的管理责任对自己的政策加以调整,而且其他国家也认为大国负有这个义务。①西方世界正是基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和提高而抛出“中国责任论”。2005年9月21日,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的罗伯特?佐利克(RobertB.Zoelick)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演讲中正式提出:“要敦促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②在美国的号召下,欧洲和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都应声响应。

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外交政策主要基于国家身份来建构国际责任、义务和贡献。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多重身份如社会主义国家、人口和地理大国以及东亚国家来履行国际义务。首先,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维护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集体利益,支持和援助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这是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可推卸的国际主义义务”。③其次,“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④最后,中国是远东地区的大国,中国对东亚、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负有国际责任。⑤在国家身份的推动下,中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展开了大规模的对外援助,在国际社会上,支持小国和落后国家,反对霸权和强权国家。在邓小平时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是根据国家能力和国家利益来建构国际责任、义务和贡献。

为了摆脱中国外交中的义利困境,中国开始强调互利共利的国家利益观。江泽民反复强调,我们在处理对外关系时要“尽可能地趋利避害,寻求扩大同各方的利益汇合点”。①胡锦涛等人也表示,要“以互利共赢的时代思维来审视和处理”外交关系。②

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后,道义原则在中国对外政策中再次得到提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宣布货币贬值,给人民币和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然而,中国政府做出了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同时还宣布对深受金融危机的国家进行金融援助。2007年以来,美国深陷国际金融危机之中。作为竞争对手,中国没有利用美国金融危机落井下石,而是继续增加购买美国国债,帮助美国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在两次金融危机中的利他行为在国内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议。赞成和反对的两种观点在网络、报纸和电视等媒体中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然而,中国领导人并没有根据相对获益来制定金融危机中的对外政策。

四结论

国家利益、国家集团利益、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等都是世界政治中利益体系的不同层次和子系统。不同的利益系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既相互影响又自成一体。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普遍认为,国家利益或国家观念决定了国家的行为取向。国家利益决定国家行为的假设是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核心命题。这些理论大都基于国家中心主义的立场,将国家视为国际社会中唯一的利益主体,因而无法解释日益兴起的非国家行为体的行为,如环保组织基于自然界利益的行为,人权组织基于人类利益的行为。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坚持个体主义假定,忽视国际社会中非利益相关方的国家行为,也无法解释理性国家的利他行为,如无条件的国际援助和救助。国家中心主义利益论本质上是一种个体主义,它们将国际社会中所有的利益单元都还原为国家利益,从国家特性和互动层次建构国家利益,从而忽视了利益体系和结构的决定性作用,也没有考察利益体系的自我平衡功能和互动层次的自我建构功能。

利益观是中国数千年来传统国际政治思想和外交文化的核心命题,其中诸多理论假设弥补了西方理论解释力的不足。中国传统的结构主义利益观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利益自成一体,利益体系的结构而不是利益自身决定了国家行为。从利益体系的宏观结构来看,利益体系具有垂直模式和平行模式两种基本结构。利益体系的垂直结构是一种等级式模式,其基本特征接近于墨子思想所阐述的形态,我们称之为墨子逻辑。利益体系的平行结构是一种无政府结构,其基本特征分别具有韩非子逻辑、荀子逻辑和庄子逻辑三种形态。从利益体系的微观结构来看,利益互动存在四种不同的逻辑,即共利共损、相互损益、相互依存和互为零和的逻辑。在中国传统结构主义利益理论的框架下,国家行为的取向具有六种基本模式,即无为不争、止利禁利、趋利避害、相对利益、导利分利和先义后利模式。从中国先秦时期国家间关系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找到有关这六种行为模式的诸多例证。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思想源泉之一。

当前,诸多全球性议题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提出了新挑战。国际关系理论的范式革命首先就是对以国家为中心的传统范式进行改造。但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主要来自于西方世界的经验,因而增加了理论创新的困难。为此,詹姆斯?多尔蒂(JamesE.Dougherty)等人表示,源于其他文化和文明的理论就是一种重要的突破口。①中国传统结构主义利益论就提出了天下、自然界、人类等新的研究单位,对全球利益、自然界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层次划分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理论解释。中国传统的国家间政治思想主要围绕着天下中心主义而展开,这些都为建构中国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提供了丰富资源和有益启示。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主要是西方理论,甚至一度被说成是“一门美国的社会科学”。②中国传统的国际政治思想和外交文化没有被纳入到它的知识谱系之中去。中国先秦时期的结构主义利益论可以从理论上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做出解释,同时也有助于西方世界对中国外交理念的认知。破口。①中国传统结构主义利益论就提出了天下、自然界、人类等新的研究单位,对全球利益、自然界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层次划分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理论解释。中国传统的国家间政治思想主要围绕着天下中心主义而展开,这些都为建构中国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提供了丰富资源和有益启示。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主要是西方理论,甚至一度被说成是“一门美国的社会科学”。②中国传统的国际政治思想和外交文化没有被纳入到它的知识谱系之中去。中国先秦时期的结构主义利益论可以从理论上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做出解释,同时也有助于西方世界对中国外交理念的认知。


相关文章

  • 当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当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摘要: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6周年.6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外交也经历了沧桑巨变.我国的建交国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8个增加到现在的174个.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 ...

  • 纵横家的联盟思想及启迪_以_鬼谷子_战国策_为中心_王鹏
  • 纵横家的联盟思想及启迪3 ---以<鬼谷子>.<战国策>为中心 王 鹏 郭 莹 内容提要 本文以<"条件下,国家追求安但国家的最终目的并非成为霸权,而是成,"统一"化"国 ...

  • 从中国社会历史实际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趋势
  • 从中国社会历史实际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趋势 摘要 构建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趋势的现代政治制度, 不仅是政治现代化的关键, 而且直接关涉到一个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透过百年历史迷雾, 寻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主线, 可 ...

  • 2011年高考热点:"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专题复习
  • 2011年高考热点:"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专题复习 2011-01-15 08:01:42 分类:专题复习 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1.两汉时期 (1)与朝鲜的关系: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 ...

  • 当代世界格局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 当代世界格局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第1部分:判断题 (共2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0.0分) 1.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方面: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 2. 中国在多边外交方面:积 ...

  • 孙子与老子的战争观比较
  • 2008年7月 第28卷第4期(总90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Jul.2008 V01.28(SumNo.90) 孙子与老子的战 ...

  • 昌南中学高2015级高考考前历史模拟题
  • 昌南中学高2015级高考历史模题 一.选择题 1.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一开 ...

  • 关于儒家和兵家的几点看法
  • 名称:<关于儒家和兵家的几点看法> 姓名:吴晓刚 学号:3110101647 班级:工学1105班 内容摘要:春秋末战国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战火最为纷飞的一个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之间长年征战.战乱不断:或许也正因为这样,许多 ...

  •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 世界上的文化多种多样,有的兴起了,有的衰落了,有的只能孤芳自赏,有的却能风靡全球,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文化是否先进或落后的问题.在一个文化大众化的时代,所谓文化的先进性不是指学理上的玄奥与高深,而在于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