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的教学反思

《中国的气候》的教学反思

我选的内容是中国区域地理中的是中国的气候特点之二:季风气候显著”。“中国的气候”在初中地理中是难度较大的一节课,其内容跨度达到3-4个课时,要求掌握的内容囊括了中国气温及降水分布特点、中国温度带、干湿地区划分、特点及其对农业影响、中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显著的季风气候,并要求能阅读和分析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图和干湿地区图等众多图表,内容繁杂且抽象,要掌握这些知识,似乎非要把原理分析个透彻才能讲得清清楚楚。于是一不小心,不少教师就把本课上成了一节高中地理课(重视理论和原理的分析和理解)。

而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虽然已经是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水平较低,仍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所以我认为在处理本节教材时,还是应与具体形象的事物和生活体验相结合,特别在目前城市学生普遍缺乏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关注的情况下,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

所以本课的设计,我突出的是从日常生活体验出发,运用问题式教学,依托构建主义理论,把繁难的内容转变为可体验、可发现的知识和经验,并引导学生运用发现所得去解决问题,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本课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小组讨论热烈参与度高,学生在学习中很好的展现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本课的优点如下:

一、重新整合教材,设计问题有层次。

为了实现提高教材内容的易接受度,所以我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处理,化繁为简,把问题设置为“风”和“降水”两个部分,突出了季风气候的两大特点,力求深入浅出把主干知识揭示出来,并且在风和降水两部分内容间还特意设置了关联性问题,引起过渡,使两部分内容能够很好的融合起来。

此外,在设置问题时,我还注意使问题间有逐层递进的关系,并在最后设计了“今年夏天发生的干旱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问题式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就

在于问题的设置,特别要求注意适当设置开放性问题,这样的问题一般没有特别固定的答案,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高级思维能了。另外问题间按照“观察现象-发现相互关系-推理应用”的关系设计,体现问题间逐层递进的关系,这种设计融合了支架式教学未来教育的理念,能够使学生从自己目前的知识经验出发,把理解逐步引至深入。

二、设置的问题注重与生活体验相结合。

怎样的知识学生才有兴趣?这个问题在一次上课中我有深刻的体会。那是中国气候的引入内容,课上我提问一个女生“你打算如何象他人描述海口的气候?”,该生不知道如何回答,并且来了一句“不知道有什么关系?又没有用!”,这个问题引起我的重视,于是在课堂上花了10多分钟的时间与学生寻找一年里日常生活小事与本地气候的关系,比如“什么时候墙壁会流眼泪?什么时候才能把棉被收起来?海口大概什么时候天气真正转冷?今年的天气表现正常么?”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参与度高,积极思考,学习效果非常好。

这件事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我深深感到越是抽象难懂的内容,越要生活化、实用化,课上问题来如果自生活,往往能激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去进行学习和探讨,然后才能积极的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本课我设置了观察海口冷热不同时期风从哪边窗户吹进来,以及海口降水变化的问题,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较好。

三、实行合作学习,注意学生学情跟踪,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本课采取 “师徒结对”、学科小先生一拖N ”、“三学两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能最大限度的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程上来。另外,为了辅助学生学习,给予学习支架,特别给每个同学印制了学案。有了这份表,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就开始主动根据表上问题预习课本相关内容,并向教师提出问题,如课前有学生问“如何辨别现在上课所在教室的方向”,以及“关于风”部分的小表的填写说明等。

在课中,每提出问题后,都注意在每个小组间走动,及时了解各小组的问题讨论及答题情况。对回答的好,有自主意见的回答,及时热烈的给予表扬,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对个别较薄弱组给予适当引导,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比如碰到有一个小组在回答最后一个

问题时,答得不到位,我提示“答案有些笼统,希望能更有针对性些,要特别针对这个问题来回答”,这样既提出要求,又不打击学生,这是我比较注意的地方。思考最后的开放性问题时,考虑到初中学生现阶段思维的局限性,我提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形成大片沙漠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启发其对知识进行迁移。

四、重视地理素养的形成,课堂及时纠正指导

每个学科都有其独有的语言特点,或是专业术语,掌握这些,能更好理解并促进本科目学业的提高,特别在回答问题或考试答题时更是如此。因此,我会特别注意学生地理素养的养成。例如,在读3月份—6月份的中国降水量分布图时,学生对雨带范围的变化用了“向外扩张”的描述,我会及时询问学生“向往是指往哪个方向呢?”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表达“6月份中国降水分布范围向北方扩大”。在讲雨季的时候,会提醒学生超过100mm降水的月份可看做进入雨季等等。

五、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活跃

整堂课学生表现积极主动,思维活跃,特别在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上,表现特别突出,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和课本内容,对我国今年夏天的干旱原因进行了大胆的推理,显示出很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之一,它能帮助教师更形象生动的把内容展示在大家面前,对重、难点的突破往往有很大的帮助。我在本课中也应用了这一手段,特别是在学习雨带移动这一难点内容时,中国09年3-9月的降水量分布图的展示,就对这部分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自然,本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问题设计:

对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方面仍显不足,真正的好问题应该能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去分析和解决的问题的,但本课没有很好的做到这点,仍然停留在较低水平的问题设计上,特别是“季风气候对我国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由于

课本有现成的答案,所以阻止了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深度思考,这是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果能对这个问题进行另外的设计,应该能带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过度不太自然:

有些过度显得苍白无力。 太依赖幻灯片导致的。

三、时间分配:

最后一个拓展性问题,应该是本课的点睛之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使得在这个问题上教师的引导不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其他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更好的训练,不能不说是件遗憾的事情


相关文章

  •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巴西]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新课标版
  • 第二节<巴西>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 ②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③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④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产 ...

  • 可爱的四川22
  • 向林中学 七年级 卢维波 <可爱的四川>教案 第一单元 秀美的山川 第一课 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了解四川的区域位置.行政区划以及四川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四川有一个在地理文化上的初步认识. 重点难点:1.四川的地理位置, ...

  • 2015年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
  • 悉亚洲的 主要分区 及国家. 读图竞赛,熟悉亚洲的主要分区及国家. 根据方位来划分的. 1.中国属于哪个分区? 生1:东亚. 2.这个地理分区还包括哪些国家? 生2:东亚地区还有蒙古. 3.新马泰是近年来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热线,新马泰朝鲜. ...

  • 气候类型的判断教学反思
  • 气候类型的判断教学反思 地理组 杜丽敏 一.优 势 (1)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读表习惯 运用图表来分析.判断.说明地理事物是培养学生进行地理思维的良好途径.针对讲授新课的内容,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使学生熟悉气温和降水图的要素,获得感 ...

  • 日本教学反思
  • 日本教学反思 日本一节是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内容,是分国地理的开始 .无论历史还是现实都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是同学们比较感兴趣和比较熟悉的国家.因此仅从学习积极性的角度来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是比较投入和感兴趣的.但 ...

  • [中国的气候]教案
  • <中国的气候>教案(第一课时) 课 题:中国的气候 课 型:新授课 执 教 人:胶州市第29中学 杨慧英 授课地点:胶州市第六中学多媒体教室 授课时间:2010年10月9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 ...

  • 七年级地理下册6.3美洲教学设计(新版)湘教版
  • 美洲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学习目标: 1.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 3.运用地图和资料掌握北美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并学会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 北美洲地形气候 ...

  • 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 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单 位:肥城市龙山中学 姓 名:朱 珑 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老师,这个问题以前你没有给我们记过答案,我不会答"--这是我在一节地理复习课上听到的值得反思,令人发省的一句话.事情的 ...

  • 八上第二单元自然环境第4课气候的基本特征(第1课时)3
  • [课 题] 八上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 第4课气候的基本特征(第1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 1.运用中国冬.夏季风示意图,说出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风向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