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导论

环境学导论本

《环境学导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环境保护: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合理地利用自

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称为环境保护。

2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其中包括从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垃圾、炉渣、废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污泥、人畜粪便等。

3 土壤环境背景值:在理论上应该是土壤在自然成土过程中,构成土壤自身的化学元素的组成和含量,即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和含量。

4 土壤环境背景值:在理论上应该是土壤在自然成土过程中,构成土壤自身的化学元素的组成和含量,即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和含量。

5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变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6 骨痛病是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部分镉污染地区的一种公害病,以周身剧痛为主要症状而得名。

骨痛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居民长期饮用受镉污染的河水,并食用此水灌溉的含镉稻米,致使镉在体内蓄积而造成肾损害,进而导致骨软症。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8年,长者可达10~30年。初期,腰、背、膝、关节疼痛,随后遍及全身。疼痛的性质为刺痛,活动时加剧,休息时缓解,由髋关节活动障碍,步态摇摆。数年后骨骼变形,身长缩短,骨脆易折,患者疼痛难忍,卧床不起,呼吸受限,最后往往在衰弱疼痛中死亡。从1931~1972年,共有280多名患者,死亡34人,成为轰动世界的“骨痛病”。

7 环境管理学是以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根本目标,以研究环境管理的规律、特点、

理论和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它综合运用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管理过程和运动规律,采用各种手段调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1 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

答:主要原因:1.直接燃煤是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2.能源浪费严重,燃烧方式落后,加重了大气污染;3.交通污染源集中于城市;城市布局、工业布局的不够合理等。 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1.我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降尘的总悬浮微粒,其次是SO2说明以粉尘和SO2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2.我国北方城市大气污染水平高于南方(尤以冬季为甚),冬季高于夏季,早晚高于中午,是大气污染的突出问题;3.产煤区污染严重,尤以高硫煤区为甚,是大气污染的区域性问题。

2 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和度量指标。

答:土壤污染的特点: 1、蓄积性2、隐蔽性3、不可恢复性4、间接危害性。

土壤污染量度指标:1、土壤背景值2、植物中污染物质的含量3、生物指标。

3 述磷肥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答:磷元素是作为营养三要素之一,它不仅能显著增加作物产量,又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主要有:1、在土壤中的吸附、固定;2、水土流失与水体富营养化;3、磷肥与重金属污染。

4 未知

5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等多种学科,主要处理技术有以下几方面:\x0d(1)固体废物的预处理.在对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理之前,往往需要实行预处理,以便于进行下一步处理.预处理主要包括固体废物的破碎、筛分、粉磨、压缩等工序.\x0d(2)物理法处理固体废弃物.利用固体废物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从中分选或分离有用或有毒物质.根据固体废物的特性可分别采用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光电分选、弹道分选、摩擦分选和浮选等分选方法.\x0d(3)化学法处理固体废物.通过固体废物发生化学转换回收有用物质和能源.煅烧、焙烧、烧结、溶剂浸出、热分解、焚烧、电力辐射都属于化学处理方法.\x0d(4)生物法处理固体废物.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处理固体废物.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将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沼气发酵和堆肥即属于生物处理法.\x0d(5)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理.没有利用价值的有害固体废物需进行最终处理.最终处理的方法有焚化法、填埋法、海洋投弃法等.固体废物在填埋和投弃海洋之前尚需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 1形成原因:1)纯净的雨雪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因而具有微酸性。当大气受到污染,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遇到水滴或潮湿空气,即转化成硫酸或硝酸,溶解在雨水中,使降雨的P H 值低到5 . 6 以下,形成酸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雨、雪作用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雪降落到地面,这种雨或雪叫酸雨。

2)二氧化硫主要来至工业燃煤,我国是个燃煤大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燃料高温燃烧,如汽车尾气,我国是汽车大国;酸雨是无国界的,国外的区域输送。

影响因素:

人为因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酸雨形成主要原因。大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 自然因素:土壤性质,大气中的氨,大气颗粒物,天气形式

不利影响: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均带来严重危害,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酸雨使土壤酸化,肥力降低,有毒物质更毒害作物根系,杀死根毛,导致发育不良或死亡。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食物来源,破坏水生生态系统;酸雨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酸雨对森林的危害更不容忽视,酸雨淋洗植物表面,直接伤害或通过土壤间接伤害植物。促使森林衰亡。酸雨对金属、石料、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均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因而对电线、铁轨、桥梁、房屋等均会造成严重损害。我国四川、广西等省有10多万公顷森林也正在衰亡。世界上许多古建筑和石雕艺术品遭酸雨腐蚀而严重损坏,如我国的乐山大佛,北京芦沟桥的石狮和附近的石碑,五塔寺的金刚宝塔等均遭酸雨浸蚀而严重损坏。

2 绿色污染给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生产和生活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美国每年由于外来植物入侵损失的土地为300万亩。大戟类植物每年引起美国4个州(蒙大纳、北达科他、南达科他、怀俄明)牲畜草料损失高达1.44亿美元。南美风信子使非洲的维多利亚湖面临“死亡”,沿湖国家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原产北美的豚草传入中国15个省市,不仅威胁污染发生地的生物多样性,而且豚草花粉还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和枯草热。

2.发生绿色污染的植物生存繁殖能力强,传播范围广。

水葫芦通常自由漂浮于水面,无性繁殖速度极快,在适宜条件下每5天就能繁殖一新植株,也能开花结种进行有性生殖,一支花大约产生300粒种子。紫茎泽兰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在干旱贫瘠的石缝里也能生长,能进行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一丛紫茎泽兰含有70万粒成熟种子,且草籽极轻,肉眼几乎看不到它,可以随风飘散各地,人们的鞋底、衣服及车轮都可以帮助传播紫茎泽兰的草种。

3.绿色污染发生前存在潜伏期。

潜伏期或长或短,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如巴西胡椒19世纪引入美国佛罗里达,直到20世纪60年代都无人注意,但现在已占据了28万英亩的面积,并且群落密集,没有植物能与之竞争。

4.绿色污染发生后难以控制和治理。

紫茎泽兰1997年在四川凉山发生危害后,人们寻找各种除草办法:如从西藏引入吃泽兰的食蝇,栽种速生桉树抑制毒草生长,以人工植物替代,建立隔离带防其扩散等。几年过去了,除草成果几乎看不到。薇甘菊危害伶仃岛后,深圳市政府花费巨资1000多万元,雇佣民工砍伐,结果收效甚微。因为种子飘扬撒落,甚至促使其传播得更快。目前在我国发现的害草毒草有16种,大多数还缺乏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治理。

“绿色污染”发生的原因

引起绿色污染的植物都是外来物种,它们通过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活动进入到污染发生区,经过一段默默无闻的潜伏期后,突然爆发出来,给人类带来巨大麻烦。由于绿色污染带来的损害之大,又难以治理,犹如一场战祸,故我们常常把引起绿色污染的外来植物称作“入侵植物”。绿色污染的发生固然有自然方面的因素,但主要还是人为因素所致。综合分析之,有如下几种原因:

人们的思想重视不够,有意无意地将外来植物带入境内,如不规范的引种、游客带入的花草等。 立法没有跟上,对外来植物入侵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约束。

缺乏科学有效的检测和检疫监管手段。据1997年统计,全国只有首都机场有一台X光机,因此难以在机场、口岸、海关等地拒“敌”于国门之外。

媒体宣传和公共教育力度不够,公众的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未深入人心。

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对外来植物入侵带来的全面生态效应研究得不够。例如引进外来植物后,相应的天敌并没有引进,致使生态失衡。

此外,使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来的部分转基因植物,如果控制不当,进入大自然或其他国家,也有可能成为污染来源。

铲除“绿色污染”的对策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商务往来、旅游活动和其他交流日益增多,外来植物入侵形势日益严峻。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为了消除绿色污染,应该强调防重于治,拒“敌”于国门之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加大外来植物入侵危害的宣传教育力度,使人们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才能防患于未然。

修订国内立法,加强外来物种引种法规程序的建设。

谨慎引种,严格进口审批把关。

强化检测和检疫监管手段,建立起规范化的检测检疫体制和体系。

加强外来植物引种效应的基础研究,建立起外来植物入侵的动态监测系统和风险评估中心。 加强已经引进的外来植物物种管理,建立起国家监控的数据库系统。

查清外来植物入侵危害的种类及危害状况,加强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工作。

植树造林严格种源选择,强调使用当地物种,做到适地适树(包括花草和其他植物)。


相关文章

  • 浅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课程
  • 摘 要:在深入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社会对能源与动力工程方向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民航"三航办学特色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特点,介绍能源与动力工程 ...

  • 城市规划相关专业书籍
  • 教材和基础理论向: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我国传统的导论级教材: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下册)>:--导论级教材: 中国城建史:外国城建史:--我国传统的导论级教材: 芒福德, 城市发展史--起源发展与前景:--西方规划演 ...

  • 855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考试大纲
  • 855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考试大纲 一. 考试目的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是环境学科重要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考察考生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考察考生对环境科学与 ...

  • 大学教授在教学教学工作中的研究体会
  • 所谓"引导",指的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引导"十分贴切地表达了教育的本质内涵!尽管学校履行了引导学生的职责,但学生是否一定朝所引导的方向发展,这不是单凭或主要靠学校就能够决 ...

  • [机器人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 <机器人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机器人学导论 课程编号: BF (英文): Introduction to Robotics 适用专业:机械电子.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开课系(所):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所 教材和 ...

  • 环境学导论读书报告
  • 众所周知,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物质.土地资源作为陆地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依托. 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 ...

  • 15春华师[社会工作导论]在线作业答案
  • 华师<社会工作导论>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采取社区行动最常用的方法是( ) A. 开会 B. 评估 C. 协调 D. 教育 正确答案:A 2. ( )为社区工作方法奠定了基础. A. 1 ...

  •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深度分析
  •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深度分析 一.学科概况 英语语言文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英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也是我国学习人数最多的外语语种.英语语言文学是我国设置最早的外语专业之一. 英语语言学的发展趋势体现了语言 ...

  •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
  •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 课程论文 在一个学期的食品导论课的学习后,在各位教授的讲解之下,我逐渐的对食品科学与工程有了新的认识,起初我并不感兴趣,认为食物每天都能见到,不像计算机,电子类专业高端,是新的革命,是崭新的世界.其实不然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