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士大夫文化心理探析_郭学信

2007年3月 第44卷第2期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 No rthw est No rmal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M ar. 2007 Vo l 144No 12

宋代士大夫文化心理探析

郭学信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聊城 252059)

[摘 要]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宋代士大夫们, 由于其生存的历史环境与宋前社会的不同, 其文化心理自然亦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以德为本位的文化心理, 汲汲用世的外向追求, 归于自我的内敛心态, 从一定意

义上讲, 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联。

[关键词]宋代; 士大夫; 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K 244/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07) 02-0059-06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宋代士大夫们, 由于其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与宋前社会的不同, 其文化心理自然亦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宋代士大夫的文化心理, 既带有传统的成分, 又具有新时代的特点。

本文拟就宋代士大夫的文化心理及其成因略作探析。

经, 大力倡导儒学教育。为此, 宋代诸帝尽力抬高孔子地位, 扶持儒学。如宋太祖即位之初, /即诏有司增葺祠宗, 塑绘先圣、先贤、先儒之像, 上自赞孔、颜, 命宰臣两制以下分撰余赞, 车驾一再临幸焉0(卷3) 。真宗即位后, 还亲赴曲阜, 到孔庙行礼, 亲撰5文宣王赞6, 称孔子为/人伦之表0, 称儒学为/帝道之纲0。大中祥符二年又亲作5崇儒术论6云:举, 儒术化成0

[3]

[3]

一、以德为本位的文化心理

我国古代士人的道德风尚, 至唐末五代为之一变。时军阀混战, 干戈纷扰。由于长期战乱, 加之武夫权势的恶性膨胀, 士子们朝不保夕。为了远祸避害, 士子们卑躬屈膝于武人, 苟且偷安, 廉耻不分, 儒家的伦理纲常出现失坠。司马光哀叹那是一个/臣弑其君, 子弑其父, 而缙绅之士安其祸而立其朝, 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0

[1]

/儒术污隆, 其应实大, 国家崇(卷79) , 施政纲领中贯穿了儒

替, 何莫由此,, 朕获绍先业, 谨遵圣训, 礼乐并家思想。宋初以后诸帝也大力倡导儒学, 积极宣扬儒家伦理, 一再强调儒家思想是赵宋王朝统治的主导思想, 由此而形成了继中唐以来儒学复兴运动的又一次高潮。在儒学复兴和重振为唐末五代兵戎毁堕的伦理纲常的时代氛围中, 儒学便成为宋代士林舍身报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指南和行为规范, 士大夫的人生价值取向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即由汉唐时代士大夫对功名的追求, 转向对道德主体精神的弘扬, 立德已超越立功、立言而上升为人生价值的首位。王安石所说的/功名如梦幻, 气节之士, 岂肯摧气节以就功名0[

3]

(卷265)

的时代。当时除了一些乱臣贼子以外, 一般文人士大夫亦毫无忠义名节。对此, 欧阳修这样哀叹道:/士之不幸而生其时, 欲全其节而不二者, 固鲜矣。于此之时, 责士以死与必去, 则天下为无士矣。然期习俗, 遂以苟生不去为当然。至于儒者, 以仁义忠信为学, 享人之禄、任人之国者, 不顾其存亡, 皆恬然以苟生为得, 非徒不知愧, 而反以其得为荣。0

[2]

(卷234) , 已成为宋代士大

夫普遍存在的文化心理, 所以5宋史#艺文志6称:宋代士大夫多/以经术为先务0, /谈道德性命之学, 不绝于口0。

应该说, 与宋前相比, 宋代士大夫非常重视内

心道德的修养, 他们注重道德涵养、人格境界的培养, 把守身行道作为自身生命价值的根本体现, 表

(卷33) 上承唐末五代建立起来的赵宋王

朝, 思想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改变五代沦丧的士风, 重振纲纪, 光大儒家的道德理性主义。为此, 北宋统治者从立国之初, 就采取了/兴文教, 抑武事0[

3]

(卷18) 的文化政策, 尊孔读

[收稿日期]2006-06-21

[作者简介]郭学信(1960) ) 男, 山东招远人, 聊城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宋史研究

现出在完善道德主体问题上个体人生的自觉和自律。欧阳修针对唐末五代以来士大夫的道德不修和人格堕落, 极力强调立足现实的道德追求, 强调一个人无论身处何境, 是贫是富, 都应该保持道德精神的独立自主, 做到/势力不屈其心, 去就不违其义0[

2]

起0(卷10) 的霸道乱世。与此相适应, 朱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 亦是侧重于道德修养方面, 而不以成败论是非。他指出, 三代君主之所以能称得上圣人、仁人, 是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以仁义为先, 而不以功利为急, 他们是义理的完整体现者。而三代以下, 几无完人, 譬如管仲, 虽有/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0之功, 但/仅能以功利自强其国0, 所以管仲虽/资禀极高0, 本领却极/浅0(卷25) ; 即使如汉高祖、唐太宗这样一代天骄人主, 亦不足称道, 因为他们的功业/都是自智谋功力中做来, 不是自圣贤门户来, 不是自自家心地义理中流出0(卷25) 。他们虽都建立了一番伟大功业, 但他们行事合于义理者很少, 即使有合, 也是一种/暗合0, 从总体上来讲, /却只在利欲上0, 所以他们终不能与三代之君/合而为一0(卷36) 。他还设喻说:三代帝王是/金0, 汉高祖和唐太宗在本质上属于/铁0, 其用心行事偶然合于理者, 只不过是/铁中之金也0; 而像曹操、刘裕这样的篡臣, /则铁而已矣0(卷36) 。

5宋史#太祖本纪6有云:/三代而降, 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 宋于汉、唐盖无让焉。0与汉唐相比, 宋代/道德仁义之风0之所以能/盖无让焉0, 其间主要原因之一, 应与宋代士大夫普遍存在的以德为本位的文化心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7]

[7]

[8]

[8]

[7]

(卷345一行传6) , 并将文人士大夫的道德

修养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陆九渊则说:/人当先理会所以为人0的道理, 认为/人生天地间, 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 学为人而已0; /若某则不识一个字, 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0[录下6) 进而指出:/君子所贵在德。0

[4]

4]

(5语

(5杂说6)

周敦颐更是明确主张以有德作为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 他按照宇宙的生化图式, 经过推演, 将儒家/仁与义0的立人之道提升到宇宙的本体地位, 指出:/天地间至尊者道, 至贵者德而已矣0(5通书#师友6) 。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家则把伦理道德赋予永恒的/天理0意义, 将它提高到本体的高度, 并由此构建了一套/涵养德性本原0的学圣/心法0, 把/尊德性0作为人们成圣成贤之根本。无论是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还是居敬穷理的修养论, 实际上都是让人们按照德性原则, 来实现道德上的自我完善, 以达到/与天地参0的超道德境界。在现实生活中, 宋代士大夫更是自觉地将道德理念与政治融为一体, 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 而不使人欲得以干犯, 表现出严格的道德自律精神和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像包拯、王安石、范仲淹、司马光、周敦颐、二程、朱熹、陆九渊等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 在当时都是以道德而著称于世之人。可以说, 立足个人成圣立贤的道德追求, 是宋代士大夫中一大批高洁之士的共同价值取向。

宋代士大夫以德为本位的文化心理, 也可从其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品评标准中体现出来。宋代士大夫特别是强调义理的理学家, 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评论, 也主要是把道德放在第一位。欧阳修说:/道德仁义, 所以为治, 而法制纲纪亦所以维持之也。自古乱亡之国, 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从之0

[2]

[5]

二、汲汲用世的外向追求

在中国历史上, 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境遇发生了重大变化。宋太祖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后, 鉴于唐末五代武人政治为害天下的政治教训, 立国之初便确立了/偃武修文0、/与士大夫治天下0的治国方略, 一面削弱武人的兵权, 一面开始重用文士, 以为/作宰相当须用儒者0(卷1、15) , 地方上

[10]

则命/士人典州0(卷1) , 并明令/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0[11](卷1) 。以后太宗、真宗及历代嗣君, 都实行了以文官治天下的国策, 给文臣以尊厚的地位和待遇, /待遇学士尤重0。宋太宗即是其中一典型代表。他曾对近臣说:/王者虽以武功克定, 终须用文德致治。0[3](卷23) 强调要巩固政权, 就必须兴文治, 尊孔礼儒。他言而有行,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 , /赐乡贡进士孔士基同本科出身, 褒元圣之后也。0[3](卷18) 为了标示崇文的决心, 宋太宗还不惜巨资, 对号称天下文渊之薮的三馆(昭文馆、集贤院、史馆) 进行重

[12]

[9]

(卷465杂传6) , 将道德作为支配社会治乱兴衰的

根本。因此他认为, 五代由于/礼乐崩坏, 三纲五常之道绝0而陷/干戈贼乱之世0[

2]

(卷175晋家

人传第五6) 。朱熹更是以道德作为评判历史、论人之准绳。他指出, 三代由于推行德治, /致诚心以顺天理0[

6]

, 所以成为至善至美的盛世时代(王道

时代) , 而秦汉以下由于崇尚力治, 不讲义理, 所以成为/天理不明, 而人欲炽; 道学不传, 而异端

建, 亲赐名为/崇文院0(卷19) 。他曾对宰相李昉等人说:/天下广大, 卿等与朕共理, 当各竭公忠, 以副任用。0[3](卷26) 文官治国体制的确立, 以及唐末五代以来门阀制度及其残余观念的荡涤, 又推动了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为了广泛笼络文士, 宋代不仅打破了唐代科举取士的门第限制, 扩大了科举取士的范围, 广开寒门读书人的通道, 而且还增加了科举录取的名额。宋代每年录取的进士名额一般有二三百人, 多时达五六百人, 科举录取的名额远远超过唐代, 亦为后世的元、明、清不能企及。随着制度策略中/重文轻武0政策的推行, 一大批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得以通过科举入仕参政, 成为从上到下各级官僚的主体。从统治阶层的来源和成分看, 宋代完全可以说是由科举出身的人掌握政权的一个朝代。据5宋史#宰辅年表6等资料统计, 宋仁宗在位41年, 用宰相23人, 其中22人是进士出身; 用参知政事、枢密院正副使等高官65人, 其中进士出身者55人。显然, 通过科举入仕的士大夫占了明显优势, 故5宋史#选举志6说:/宋之得才, 多由进士0。不仅如此, 由于宋代科举打破了门第限制, 增加了寒门士人及第仕进的机会, 因而在宋代的官僚中, 庶人出身者也占了一个很大的比例, 绝非个别现象。如名臣王禹偁/世为农家0[13](5王禹偁传6) , 欧阳修/家贫, 至以荻画地学书0

[13]

[3]

直接刺激了士大夫阶层心理态势的变化, 使之/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 觉到他们应担负著天下重任0[20]。因此, 在新的历史情境下, 宋代士大夫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要强烈地体现出/士固为知己者死0、/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0[21]的文化心态, 表现出强烈的/仕以行道0的儒者面目。因而有宋一代, 士大夫参政议政的热情空前高涨, 他们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上书言事, 评判历史, 干预政治, /言政教之源流, 议风俗之厚薄, 陈圣贤之事业, 论文武之得失0, 举凡国家大事, 都要发表意见,

[22]

/罄而陈

之0(5奏上事务书6) , 以期使朝廷无过, 生灵无怨, 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愿, 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汲汲用世的外向追求。范仲淹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自进入仕途的那一天起, 他便以/信圣人之书, 师古人之行, 上诚于君, 下诚于民0[22](5上资政晏侍郎书6) 为理念,

/欲倾臣节以报国恩0,

因此朱熹说他/自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 无一事不理会过。一旦仁宗大用之, 便做出许多事业0[8](卷129) 。他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0的名言, 以及那/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0[22](5岳阳楼记6) 的政治襟怀, 极大张扬了儒者/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任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0的当世之志和人格情怀。此外, 像从小就/奋厉有当世志0的苏轼, 一直想成为像东汉范滂那样的清官贤吏, 以便为社会干一番经世济时的事业。嘉祐二年, 苏轼金榜题名, 顿感/致君尧舜, 此事何难0(P282) , 为有了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而跃跃欲试。他唱道:/丈夫重出处, 不退要当前0[24](5和子由若寒见寄6) , 一副积极进取、舍身报国的激情溢于言表。在宋代, 像范仲淹、苏轼这种/士(固) 为知己者死0的儒者情怀决不是个别人的追求, 而是蕴藏在同时代人心中的一种新的时代精神, 是宋代一大批士大夫的自我角色认同。只要翻检一下他们的言论著述, 便可强烈地感知其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雄心。像欧阳修所说的/大君子之用心, 动必有益于人也0[25](5与韩忠献王书6) , 王禹偁所讲的/男儿得志升青云, 须教利泽生于民0, 李觏所倡导的/诵孔子、孟柯群圣人之言, 纂成文章, 以康国济民为意0[27](P296) , 周敦颐所提出的/志伊尹之所志, 学颜子之所学0

[5]

[26]

[23]

(5欧阳修传6) , 宰相

[13]

张齐贤, /孤贫力学, 有远志0(5张齐贤传6) 。据陈义彦先生统计:在5宋史6有传的北宋1953人中, 以平民或低官出身而入仕者, 占55112%; 北宋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167%, 且自宋初逐渐上升, 至北宋末已达64144%[14]。有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南宋来自非官员家庭的在1148年占5613%, 在1256年占5719%[15](P135) 。总之, 宋代科举制度的蓬勃发展和完善, 使大批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进入官僚机构, 促使官僚集团的结构, 从贵族士族型向文人学士型转变, 以科举起家的官僚基本上取代了世袭的世家大族成为社会亲贵, /上自中书门下为宰相, 下至县邑为簿尉, 其间台省郡府公卿大夫, 悉见奇能异行, 各竞为文武中俊臣, 皆上之所取贡举人也0[16], 就连/堂后宫亦必参之以士人之任0尽是读书人0[18]。

[17]

, 可谓/满朝朱紫贵,

宋代士大夫优越的历史际遇, 不仅造就了/本朝欧、王、苏、黄出0, 多为相执政, 也0

[19]

/何其盛(5通书#志学6) , 张

(卷18) 的文人显赫地位, 更重要的是, 它载的/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道, 为去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0(P326) , 以及陆九渊的名言/宇宙内事, 是己分内事; 己分内事, 是宇宙内事0[4](5杂说6) , 都是宋代士大夫志在经世、以天下为己任心态的剖示。

应当说, 与以往朝代相比, 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心态表现得是异常强烈的。当然, /宋代士大夫并不是没有诗酒风流的韵事, , 不过整体而言, -承当天下事. 在他们的价值取向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0[29](P215) , /以天下为己任0已成为/宋代-士. 的一种集体意识, 并不是极少数理想特别高远的士大夫所独有0[29](P219) 。因此, 从总体上讲, 宋代文人士大夫普遍以国家栋梁自居, 有着强烈的从政热情和/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0的责任意识, 由此, /开口揽时事, 议论争煌煌0[25](5镇阳读书6) , /每感激论天下事, 奋不顾身0[13](5范仲淹传6) 等等, 便成为宋代文人士大夫所特有的精神风貌。他们之中, 有的面对宋代内忧外患的局势, 积极投身于社会改革, 表现出一种对社会群体的无限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像范仲淹、王安石; 有的/取古人宗社之安危, 代之为忧患0, /取古昔民情之利病, 代之为斟酌0[30], 把研究历史同关注国家命运、维持社会和谐与安定紧密联系起来, 如司马光; 有的正色立朝, /举刺不避乎权势, 犯颜不畏乎逆鳞0[31], /其面折廷争, 或帝盛怒, 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 复而抗辞0[13](5刘安世传6) , 如包拯、刘安世; 有的奉身以直, 居职惟公, /明得失, 辨忠良, 击权幸, 时人所不敢言, 必冒死论列之0[32], 如韩琦、赵; 有的/素禀忠义, 遭时遇主, 自任言责, 无所顾忌0[33](卷50) , /大则廷论, 小则疏达, 未听则连章累牍, 不苟止0(卷11之1) , 如欧阳修、范纯仁; 有的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 毁家纾难, 以成仁取义为价值取向标准, 主动挑起了拯救民族危亡的重担, 如宗泽、文天祥,, 凡此种种, 皆展露出宋代士大夫那种/如欲平治天下, 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0的精神气概和人格特征。宋代士大夫这种汲

[36]

汲用世的外向追求, 不单是/原始儒教的复苏0(P10) , 也是宋代/以儒立国0的历史文化语境所唤起的士人阶层欲忠君报国的文化心理取向的体现, 就其本质而言, 它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掌握政权之后的一种整体文化心态, 即从追求个人的闻达向关心社会和阶层的群体利益的转换。

[35]

[34]

[28]

神, 是中国传统文化为文人士大夫规范的角色认同, 是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对宋代士大夫来说, 它又是被其优越的历史际遇所限定的。宋代广泛推行的科举制度, /与士大夫治天下0的政策, 无疑大大强化了士大夫关注社会、汲汲用世外向追求的文化心态。但由于以下原因, 宋代士大夫的文化心态又呈现出一种归于自我的内向追求:第一, 为了防止文臣专权, 保证君主的绝对权威, 宋代统治者采用多设官僚机构的方式以分割各级官府的职权, 以至形成/州县不广于前, 而官倍于旧0

[37]

和/一官三人共之0

[24]

(5应诏集6) 的现

象, 使官僚机构臃肿膨胀, 冗官、闲官增多, 人浮于事, 加之职官制度中实行官、职、差遣分离, 名实不一, /居其官不知其职者, 十常八九0[13](5职官志6) , 使许多士大夫虽有官位而无职事。

第二, 有宋一代, 朋党之争异常激烈, 且与宋王朝相始终。在这种激烈复杂的党争中, 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大起大落, 几乎没有一个宦海无恙、善始善终的。处于党争漩涡之中的士大夫大都是/流贬镌废, 略无虚日0[13](5曾布传6) , 常常是/志未伸, 行未果, 谋未定, 而位已离矣0[38]。如新党中的曾布, 旧党中的苏辙, 在党争中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幻, 或褒或贬, 或擢或降, 历尽落职、贬徙之苦。再如秦观入仕后, 受党争影响, 也是多次被贬, 有所谓/岁七官而五谴0

[39]

的经历。可以说,

因朋党之争而被贬谪、被流放已成为宋代文人士大夫政治生活中的家常便饭。

上述两种情势, 使得宋代士大夫外王之心屡遭挫折, 兼济之志难以施展, 从而造成了他们心态特质的内倾性。他们虽充满了/兼济天下0、积极入世的向往, 但当宦海风云变幻莫测, 命运多舛, 心灵的伤痕难以愈合之际, 他们则往往把注意力投向内心世界, 力图以自我心理的调整去适应外境的变化, 为个体生命和精神寻找依托。这从王安石、苏轼等人身上略见一斑。

在宋代士大夫群体之中, 王安石素有/矫世变俗之志0(5王安石传6) 。入仕之后, 便以/顾君不尧舜, 世不三代, 不止0[40](卷11) 的宏大理想, /以言相尚0[41]。史称其与神宗/若朋友, 一言不合己, 必面折之, 反复诘难, 使人主服若乃己。0[42]这种/如欲平治天下, 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0的精神气概, 使王安石成为那个时代士人积极用世精神的典范。然而, 由熙丰政见之争所诱发的个体主体在群体政争中的升落不定, 却使他进入了

[13]

三、归于自我的内敛心态

忠君报国, 兼济天下, 这种封建的士大夫精

一个泯灭荣辱而专心营造个体心灵自足自适的境地。史载王安石罢相退居金陵后, 便过起了退隐林泉的生活, /随月出山去, 寻云相伴归0[43](卷265山水6) , 终日流连山水, 吟诗习禅, 力图在对自然万物的静观中和禅境的酿造中泯灭经世失意后的伤悲。有学者指出:罢相之前的王安石以不修边幅而著, 是所谓粗心者; 罢相之后, 他则转而极为关注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和花鸟草木, 其心境逐渐趋向细腻和闲澹。而体现在诗中, 就是诗情闲澹和诗律谨严的风格特征[44](P191) 。这里面当然表明了宋人的一种论诗倾向和审美情趣, 但其中所折射出来的, 也是王安石/遣情世外0(初集5临川诗钞6序) 或遣情排忧的一种心境, 是宋代士大夫归于自我内敛心态的一种折射。

同王安石一样, 苏轼也是抱着/奋厉有当世志0的积极心态入仕参政的, 故而, 他能以/致君尧舜, 此事何难0的淑世精神, /数上书论天下事, 退而与宾客言, 亦多以时事为讥诮, 同极以为不然, 每苦口力戒之, 子瞻不能听也。0然而随着政治上的沉浮, 苏轼积极用世的外向追求逐渐淡化, 而代之以远祸避害的内敛心态。史载, 苏轼谪居黄州后, 惟/杜门念咎而已。平生亲识, 亦断往还。0[47](卷61) 为了远祸避害, 他甚至/焚弃笔砚, 为暗默人0[47](卷49) , 其/所不敢作者, 非独铭、志而已。至于诗、赋、赞、咏之类, 但涉文字者, 举不敢下笔也。0(卷53) 如果偶作诗文, /皆专为佛教0作/忏赞引、藏经碑0, /以为无嫌, 故偶作之, 其他无一字也0[47](卷57) 。这种远祸避害的内敛心态, 使苏轼更多地把情感世界投向自我, 不仅游心物外, 寄情山水, 而且出世、遁世思想日益抬头。被贬后, 苏轼常以/道服0为衣, 与隐士以及佛门弟子频繁往来。在黄州,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 间一二日辄往, 焚香默坐, 深自省察, 则物我相忘, 身心皆空。0[47](卷12) 在惠州、海南的流放生涯中, /惟陶渊明诗、柳子厚诗文数册, 常置左右, 目为二友0

[23]

[47]

[46]

[45]

适。他们注重的是个体生命的存在, 人格的完善,

寻求的是个体心灵的解脱和对生命本体的体验。由此我们不难理解, 为何像欧阳修、晏殊、黄庭坚这些心怀政治理想并期望有所建树的正统文人, 他们的词多以表现男女恋情的思想为主, 其题材的范围愈益转向对个体心灵的自我观照和对日常生活中琐屑事物的题咏, 其审美的情趣日益转向幽约细美的内心情感的抒发; 为何那位/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0的范仲淹, 在其倡导/进亦忧, 退亦忧0的同时, 又在寻找一种/雅对江山之助0、/乐道忘忧0

[22]

(5睦州谢上表6) 的逍遥处世之方,

并时常称赞东汉隐士严光, 认为/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0[22](5严先生祠堂记6) ; 为何有宋一代, 士大夫倾心向佛, 学佛参禅之风盛行, 其思想意识、人生态度, 乃至于文学创作都深受禅宗影响; 为何有宋一代, 士大夫隐逸恬退之风在中国历史上再次形成高潮, 且退隐数量既超过前代又为后代所不及; 又为何有宋一代, 士大夫在称谓上, 大多喜欢用/道人0、/居士0、/退士0、/处士0一类表示风雅清空、远离尘世的称号名其别号; 缘何许多屡遭贬谪、蹉跌困顿的文人士大夫, 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 又能以超然的处世态度, 不为挫折厄运所屈, 而表现出内心的和谐与平静。应当说, 这种/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0的人生境界, 既是儒道互补结合的产物, 又是宋代士大夫归于自我的内敛心态的突出反映。

总之, 宋代/兴文教, 抑武事0的文化环境, /与士大夫治天下0的政治构架, 不仅强化了宋代士大夫以德为本位的文化心理, 而且激发了宋代士大夫/兼济天下0的当世之志, 使得儒家知识分子身上原有的参与意识再度高涨, 他们以所投身的政权安危为念, 表现出一种汲汲用世的外向追求。但是, 宋代分割各级官府职权的任官制度和因政见分歧而形成的激烈党争, 却又使得宋代士大夫的兼济之志难以施展, 于是, 他们在汲汲用世的同时, 又表现出一种归于自我的内敛心态, 力图以自我心理的调整去适应外境的变化, 从而走出生存的困境。考察宋代士大夫文化心态之构筑, 不难看出, 同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历程一样, 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意识基本上也是儒道互补的矛盾构造。

(卷84) , 并表示

/吾于渊明, 岂独好其诗也哉, 如其为人, 实有感焉0[23](卷31) 。此时的苏轼虽身在朝廷, 但其行为本质上已与隐士毫无二致。

内敛的心态, 必然使宋代士大夫们的视线投射到日常生活上, 心境上必然强调的是个人的随缘自

[参考文献]

[1] 资治通鉴[, ].长沙:岳麓书社, 1990.

[2] 新五代史[, ]. 北京:中华书局, 1974.

[3] 续资治通鉴长编[, ].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4] 陆九渊集[, ].北京:中华书局, 1980. [5] 周敦颐集[, ].北京:中华书局, 1990.

[6] 四书或问#孟子或问[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 2001.

[7] 朱文公文集[, ]. 四部丛刊本.

[8] 朱子语类[,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9] 宋朝事实类苑[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10] 王明清. 挥麈录[, ].北京:中华书局, 1961. [11] 潘永因. 宋稗类钞:卷1[, ].北京:书目文献出

版社, 1985.

[12] 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卷3[M ].四库全书本. [13] 宋史[, ].北京:中华书局, 1977.

[14] 陈义彦. 从布衣入仕论北宋布衣阶层的社会流动

[J]. 思与言:卷9, 1972, (4) .

[15] 何怀宏. 选举社会及其终结[M ]. 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16] 柳开. 河东集:卷8[M ].台北:商务印书馆,

1965.

[17] 林阙. 古今源流至论:卷8[M ].四库全书本. [18] 张端义. 贵耳集:卷2[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5.

[19] 王应麟. 困学纪闻[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20] 孙明君. 自任以天下之重[J].孔子研究, 2000,

(6).

[21] 论语#泰伯[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22] 范仲淹. 范文正公集[, ].四部丛刊本. [23] 唐圭璋. 全宋词[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24] 东坡全集[M ]. 台北:商务印书馆, 1983.

[25] 欧阳修全集[M ]. 北京:中国书店, 1992. [26] 王禹偁. 小畜集:卷13[, ]. 四部丛刊本. [27] 李觏集[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1. [28] 张载集[, ].北京:中华书局, 1970.

[29] 余英时. 朱熹的历史世界[M ].北京: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30] 王夫之. 读通鉴论#叙论四[, ]. 四部丛刊本. [31] 胡俨. 包孝肃公奏议:序[! ].包拯集校注[C].

合肥:黄山书社, 1999.

[32] 韩琦. 韩魏公集:卷18[M ]. 丛书集成初编本. [33] 韩琦. 安阳集[M ]. 四库全书本.

[34] 朱熹. 三朝名臣言行录[M ]. 四部丛刊本. [35] 孟子#公孙丑[M ]. 北京:中华书局, 1974. [36] 余英时. 士与中国文化#自序[M ]. 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 1987.

[37] 赵翼. 二十二史札记#宋冗官冗费[M ]. 北京:

中国书店, 1987.

[38] 王夫之. 宋论:卷2[, ]. 北京:中华书局, 1995. [39] 秦观. 淮海集:卷1[M ].四部备要本. [40] 岳珂. 桯史[M ]. 北京:中华书局, 1997. [41] 临川先生文集:卷73[M].北京:中华书局, 1951. [42] 马永卿. 元城语录[M ]. 丛书集成初编本. [43] 王安石全集[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

[44] 萧庆伟. 北宋新旧党争与文学[M ]. 北京:人民

文学出版社, 2001.

[45] 吴之振. 宋诗钞[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46]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 ].北京:中华书局,

1982.

[47] 苏轼文集[,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On the Cultural M entality of the Scholar O officials in the Song Dynasty

GUO Xue O x in

(Colleg e of H istor y Culture , L iaocheng U niver sity , L iaocheng , Shandong , 252059, PRC)

[Abstract]T he scho lar O officials in the Song Dynasty lived in the period w hen the social w as transform ing. Since the dissimilarity of the social histor y enviro nm ent betw ee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fo rmer dy nasty, their culture mentality also presented a distinctive feature. T hey fo cused o n m oral, pursued the life of the ex ter io r wo rld , and held back to keep introversio n. In a sense, all these characters w ere clo se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cultural enviro nm ent at that tim e.

[Key words]the Song Dynasty; scholar O officials; cultural m entality

(责任编辑 胡小鹏/校对 古跃)


相关文章

  • 柳永词 研究综述
  • 摘要:柳永作为北宋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词人,柳永本人以及柳永的作品在北宋以及以后的时间里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近十几年里对柳永词研究呈现出繁荣态势,角度多种多样, 范围也不断扩展, 问题的探讨也是在不断深入.根据对大量的学术论文的阅读,对近十 ...

  • 周敦颐理学思源探析
  • 2010年8月第3l 卷第4期 湘南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Ⅺ唧University A ug .,2010V 01.31N o .4 周敦颐理学思源探析 曹志平 (郴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周敦颐是宋代 ...

  • 浅谈宋代文人画的艺术特色
  • 浅谈宋代文人画的艺术特色 引言 日本美术史家大村西崖和中国画家陈师曾对文人画的艺术特色.画家身份及历史渊源做了较深入的研究.陈师曾的关于文人画特质的论述,即"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空善 ...

  • 从宋代诗词中探析宋代茶文化的发展
  • 茶,以"性洁不污"的品性吸引着古代的文人,成为诗人.词人歌咏的对象,宋代词人也多以茶为题材创造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在这些诗词的创作过程中,蕴藏着词人的思想感情和远大的志向,同时也折射出茶文化的发展过程.本文就宋代诗词进行研 ...

  • 试论磁州窑的美学特征
  • 磁州窑在中国陶瓷美术史上的地位,多有学者论及,但其美学特征,鲜有学者予以注意,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 磁州窑产生于隋代鼎盛于宋代,宋代是中国文化走向自觉的时代,在哲学上,儒.释.道三家从分庭抗礼.互相攻讦走向融合,由此产生了影响中国以后的文 ...

  • 宋词繁荣探讨
  • 第5卷第1期 2005年3月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H UI T ECH NICAL COL LEGE OF WAT ER RESO URCES AND H YDROELECT RIC POWER Vol. 5 ...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多少楼台烟雨中 本文来源:第一园林网(http://www.yuanlin1.com)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和诗文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艺术,虽由人作,宛若天成,它体现的是一种宇宙观,一种文化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qu ...

  • 宋代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 ]:宋代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城市的迅猛发展.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使新兴的市民阶层地位日益上升.同时,市民文化的崛起,更是宋代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标志着市民阶层的独立性的形成,是我国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并非是以介绍 ...

  • 宋代历史再认识
  • 赵国良 宋代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它被认为积贫积弱却在强敌环拱之下维持了三百余年,甚至在历史上最强悍的蒙古铁骑面前也有诸多出色的表现:在那个时代产生了历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科学家,以至有历史学家将其称为中 ...

  • 中国史研究总目
  • 中國史研究總目 说明:本目录1979年-2000年的文本资料取自"中华万年网"的"书刊简讯",根据 本人收藏的部分杂志做了校补,除改正误字,统一了格式体例外,还特别补齐了个别漏期(1998年第4期).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