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译文

《隆中对》

一、 文学常识

1、 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是陈寿字承祚,晋朝安汉人,史学家,所著《三国

志》共 65卷,记载三国时期魏 、蜀、吴的历史。 二、 基础知识

(5)已 然志犹未已 (停止) 自董卓已来 (通“以”,以) 已历三世 (已经) (6)以 以弱为强者 (把)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用来)

1、通假字

(1)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2)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以。 以向宛、洛 (而)

(7)因 因屏人曰 (于是,就此)

2、词类活用

(1)箪食壶浆 3、古今异义

(1)遂用猖獗 (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4)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4、一词多义

(1)谓 谓为信然 谓先主曰 (2)用 遂用猖獗 此用武之国 贤能为之用 (3)信 谓为信然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义著于四海 (4)国 此用武之国 国险而民附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去国怀乡 (5)诚 此诚不可与争锋 诚如是 箪:名词做动词,用箪盛着

壶:名词做动词,用壶装着

古义:失败 今义:凶猛而放肆 古义:可以把 今义:表可能,能够 古义:南方近海地方 今义:中国南海 古义:用来 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

因之以成帝业 (依靠,凭借)

三、特殊句式

时人莫之许也 宾语前置(时人莫许之) 欲信大义于天下 状语后置(欲于天下信大义)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判断句 此用武之国 判断句

贤能为之用 被动句 四、课文理解

1、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 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3、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⑴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自傲,侧面烘托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⑵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 4、 “三顾茅庐”为什么不详细介绍?

这样安排详略得当,能够突出隆中的对策

5、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刘 备:是一个思贤若渴、谦虚、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形象

诸葛亮:是一个自视甚高、富有雄才大略、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的谋臣形象 5、刘备问计的目的是什么?(原文句子) 欲信大义于天下

6、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

引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说明他的“自比”并非虚夸,从侧面突出了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同时照应了前文,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7、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8、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

(说)(对„„说)(因此)(运用,使用)(出力,效劳)(可信,确实)(通“伸”,伸张)(诚信,信义)(地方)(地势)(国家)(国都)(实在,确实)(果真)

武之国”。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其主不能守”。

又论述了占据益州的必要性,“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9、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原因是什么?(2分)

①曹操:此诚不可与争锋

原因:诸葛亮看出了曹操的军事优势(“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和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

因而作出“不可与争锋”的结论

②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原因:孙权不仅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国险”),而且内部团结紧密(“民附”和“贤能为之用”),其

地位也比较巩固。他跟曹操集团之间的矛盾很大,据此,诸葛亮又做出了“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结论。“

③荆州、益州:夺取、占领荆州、益州

原因:“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是兵家必

争之地;而益州也是个险要的地方,它“沃野千里”,是个天然的粮仓,在经济上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占领这样的战略要地,并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霸业”自然就有了根基。接着又引用汉高祖凭借益州这块根据地夺取天下的历史经验,进一步论证了夺取益州的必要性。与此同时,他又看到刘表、刘璋这两个集团的弱点,指出刘表必然“不能守”住荆州,而刘璋的内部也极不稳固(“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恰恰给刘备提供了可乘之机。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号召力。

④诸戎、夷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原因: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 五、语句翻译

1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 时人 莫 之许 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谓为 信然。 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2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 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 就见, 将军可愿意见他吗?” 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 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 不可 屈 致也。 将军宜枉驾 顾之。” 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3 由是先主遂诣亮, 凡三往, 乃见 。因 屏人 日: “汉室 倾颓,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 奸臣 窃命, 主上 蒙尘。 孤不 度 德 量 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 而 智 术浅短, 遂用 猖獗,至于 今日。 然 志 犹未 已, 大义,但是自己的才识智谋浅短,就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 君谓计将安出?”

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4 亮 答 曰:“自董卓 已来, 豪杰 并 起, 跨州连郡 者 不可胜数。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豪强数不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 操 遂 能 克 绍, 以弱 为 强者,非惟天时, 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薄弱,但曹操竟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 抑 亦 人 谋也。 今 操 已 拥百万之众,挟 天子 而令 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争 孙权据有江东,已 历 三世, 国 险 而 民 附, 贤能 为之 用, 胜。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 此 可 以 为 援 而不可 图也。 荆州 北 据汉、沔, (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靠汉、沔二水, 利 尽 南 海, 东 连 吴 会, 西 通 巴、蜀, 此用武之 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 国, 而 其 主 不能 守, 此殆 天 所以 资 将军,将军岂 有 意乎?

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愿吗? 益州 险 塞, 沃野 千里, 天 府 之 土,

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高祖 因 之 以成 帝业。 刘璋 暗 弱, 张鲁 在 北, 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来成就帝王业绩的。益州牧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 民 殷 国 富 而 不知 存恤, 智 能 之士 思得 明君。 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 将军 既 帝室 之 胄, 信 义 著于四海, 总 揽 英雄, 思 贤 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 如渴。 若 跨有 荆、益, 保 其 岩 阻, 西 和 诸戎, 南 抚 夷越, 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守住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 外 结 好孙权, 内 修 政理; 天下 有 变, 则 命 一 上 将 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将军 身 率 益州之众 出 于秦川, 百姓 孰敢不 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 箪 食 壶浆 以 迎将军者乎? 诚 如 是, 则 霸 业 可 成, 竹篮盛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来迎接将军您呢?(如果)确实像这样,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 汉 室 可 兴矣。” 功,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5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6 关羽、张飞等 不悦, 先主解 之 曰:“孤之有孔明,犹 鱼之有水也。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 愿诸君勿复言。” 羽、 飞 乃 止。 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 关羽、张飞才停止。


相关文章

  • 隆中对强化训练
  •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 ...

  • [隆中对]与[出师表]比较阅读练习
  • 隆中对(资源汇集) 1.这两篇文章均选自<__________>,其中<隆中对>的作者是______朝史学家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 利尽南海__________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______ ...

  • 五单元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
  • 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九上文言文对比阅读 才能. 第一课时 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 ...

  • 2014隆中对
  • <隆中对>过关检测 班级 姓名 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好<梁父吟>( ) 因屏人( ) 猖蹶( )( ) 遂诣亮 ( ) 倾颓......( ) 陇亩( ) 不可胜数( )乐毅 ( ) 信大义( ) 存恤( ) 帝 ...

  • 管理学院隆中诸葛读书工程推荐书目
  • 管理学院"隆中诸葛读书工程" 专业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前言:根据<襄樊学院关于实施"隆中诸葛读书工程"的意见>(校党文[2010]25号)的要求和管理学院开展"隆中诸葛读书工程&q ...

  • [隆中对]中考题汇编及答案
  • <隆中对>中考题汇编及答案 1.(泸州市·2011) [隆中对]"亮躬耕陇亩,--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羽.飞乃止."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 ...

  • 23[隆中对]导学案
  • 23<隆中对>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学习重点]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 ...

  • 隆中对原文及翻译
  • 隆中对 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 ...

  • 初中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文言文复习资料
  • 初中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