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

安徽赵成

课内操练营

【基础知识】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丁卯( ) 商酌( ) 累赘( ) ...

pì如( ) 拖tà( ) 妥ti ē( )

2. 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四字短语。

(1)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_________(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宽厚待人。

(2)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_________(形容生活艰难,到处流浪。),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3)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的人说_________(形容口音不纯,掺杂方言。)话。

(4)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_________(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3.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

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成为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a 】累赘,【b 】违理。

(1)请根据朗读重音提示设置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见到老师。”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见到老师。”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见到老师。” ..

(2)填入文中【】里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 )

A.a 不是 b 而是 B.a 不只 b 而且 C.a 因为 b 所以 D.a 虽然 b 但是

(3)对“吸烟不太好。”一句作修改,使修改后的句子不累赘不违理(不得增删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地方有的不够简洁,请予以修改。

去,一群野马迎着晨光奔驰而来,扬起一大片⑤黄色的⑥尘沙。

(1)需要删去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应该保留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3)将“___________(填序号)”修改为“___________”。

5. 填空

叶圣陶先生原名___________,江苏人,现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和童话集___________。

【精段精练】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

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

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6. 选文写了哪些事?试用简洁的语言予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句中“这样”指代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作用。

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演练场

藕与莼菜

叶圣陶

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乡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康健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康健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在产藕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再洗濯,所以这样洁白。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人品味的珍品,这是清晨的画境里的重要题材,倘若涂满污泥,就把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把它们洗濯得这样洁白,才挑进城里来。他们要稍稍休息的时候,就把竹扁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拣择担里过嫩的“藕枪”或是较老的“藕朴”,大口地嚼着解渴。过路的人就站住了,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枝。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户户了。这样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直到叶落秋深的时候。

在这里,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

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就要供在较大的水果铺里,位臵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就是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

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爽利。切成片送进嘴里嚼着,有些儿甘味,但是没有那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

想起了藕就联想到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莼菜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是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的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取得这样方便,当然能日餐一碗了。

而在这里上海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亲戚来了,送他瓶装的西湖莼菜,他送给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新了。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系着罢了。若无所牵系,更何所恋念?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

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

1. 文章第1段的开头写了故乡男女的什么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体会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就是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说“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故乡的什么有所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课内操练营

基础知识

1.măo zhuó zhuì 譬 沓 帖

2.(1)一以贯之 (2)颠沛流离 (3)南腔北调 (4)以身作则

3.(1)①“你有没有见到老师?” ②“谁见到老师?” ③“你见到谁了?” (2)B

(3)“吸烟太不好。”

4.(1)①③④ (2)②⑥ (3)⑤,“一片”或“大片”

5.叶绍钧 作家 编辑家 教育家 《倪焕之》 《稻草人》

精段精练

6.写了三件事:修改文章,送客,复信。

7.内容上是概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性格,结构上起着领起下文的作用。

8.“这样”指“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

9.通过描写叶圣陶先生的心理活动,写出他为我的生活操心,体现了他“待人厚”的性格,也表达了“我”为之感动而深深地感激。

课外演练场

1.描写了故乡男人的健康和女人的健美,这样的形象与本段后文所描写的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相映衬,也为下文表现“我”对故乡人的怀念作铺垫。

2.内容上是写“我”由藕想到了莼菜,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写莼菜。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瘦的藕比作乞丐的臂和腿,把涩的藕比作未熟的柿子,形象地写出了瘦的涩的藕的特征,既表达了“我”对这样藕的不欣羡,又突出了“对”故乡藕的称颂和对故乡怀念。

4.故乡的人康健、健美、热情;故乡的藕洁白鲜嫩,莼菜汤味美、颜色有诗意、获取方便;故乡的生活悠闲。


相关文章

  •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规范.删掉.眼帘"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

  • 叶圣陶.肖复兴
  • 叶圣陶 (1894-1988) 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绍钩,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叶匋.圣陶.桂山等.江苏苏州人.1907年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1911年毕业后任10年小学教师.1914年开始发表了10余篇文言小说,1919年加 ...

  • 潘先生在难中
  • <潘先生在难中> 叶圣陶(叶绍钧) 写作特色 他是五四运动的第一个文学研究会的创立人之一,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他最重要的工作原动力是他的座右铭¡°文学为人生¡±. 他是为人生派的代表作家,表现小知识分子小市民的¡°灰色 ...

  • 简评叶圣陶小说[潘先生在难中]700字
  • 简评叶圣陶小说<潘先生在难中> <潘先生在难中>这篇小说写了小学校长潘先生因为听说军阀要在本地区开战了,便举家逃往上海避难,在逃难的过程中潘先生患得患失,历经艰辛,到了上海后,刚刚安顿下来,又顾虑着自己的前途,犹豫不 ...

  • 从叶圣陶写作教学观审视当今小学作文教学
  • 堕堕塾宣 No.11-12 TIME EDUCATION November-December 从叶圣陶写作教学观审视当今小学作文教学 陈任清 摘要:叶圣陶关于作文教学的精辟论述是他长期教育教学实践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语文教学特色,因此也具 ...

  • 当什么样的老师--读叶圣陶[如果我当老师]
  • 当 什 么 样 的 老 师 --读叶圣陶<如果我当老师>有感 光 镇 华 中 心 小 学 王 馨 叶圣陶先生<如果我当老师>一文写于1941年,时隔七十年,今天读来仍是振聋发聩.引人思考. 叶先生此文从"我 ...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刚才我们复习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二)自学生字新词 同桌练习读准含有生字的词语. (三 ...

  • 江苏苏州甪直古镇导游词
  • 江苏苏州甪直古镇导游词 江苏苏州甪直古镇导游词 欢迎各位来到甪直古镇观光游览.)U直古镇位于苏州东南约25公里处.古镇周围湖泊众多,河网密布,古镇上"小桥,流水,人家"到处可见.因此,可以说直是-个典型的"水乡 ...

  •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教师的启示
  • 摘 要:叶圣陶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大胆而创新,对现如今的教育改革以及教师的教育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叶圣陶曾担任过小学教师,其诸多教育理念对当代的小学老师仍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作为老师,应该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

  • 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人教课标教材
  • 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人教课标教材 课文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人教课标教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一 石新路小学罗鸿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②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幅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