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忆项目]我们的文字_4.少数民族文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我国有21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如蒙古、藏、维吾尔、彝、朝鲜、哈萨克、傣等民族。其中有些民族的文字历史悠久,如彝文、藏文有上千年的历史,蒙古文、维吾尔文、傣文等也有几百年的历史。

我国目前的少数民族文字极少数是音节文字,绝大多数是拼音文字。按拼音文字的字母来源分类,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字分为阿拉伯字母体系文字、回鹘字母体系文字、古印度字母体系文字、拉丁字母体系文字和独创字母文字。

我国的白族、壮族、侗族、水族等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很深,在他们使用汉字记录本民族语言的过程中,对汉字进行了改造,形成了本民族的方块文字。他们起先是学习汉字,之后就借用汉字(或变形或仿造)书写本民族和地区的语言,从而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的汉字型文字。

我国西南地区不少民族的文字是在20世纪初由传教士创立的,主要用于宗教活动,如老傈僳文、滇东北老苗文、拉祜文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为壮族、布依族、苗族、哈尼族、傈僳族等10个民族制定了14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改革方案。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些地方自行设计了文字方案或拼音方案,如白文、瑶文、土家语拼音方案、独龙语拼音方案、羌族拼音文字方案等。

蒙古文

国的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另外还分布在辽宁、黑龙江、吉林、新疆、甘肃、青海、河北、云南、北京等地。“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见于《旧唐书》,其最早的汉文写法是“蒙兀”,有时也被写作“萌古”,意思是“永恒之火”。

在蒙古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曾使用过回鹘文、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巴文以及托忒文等文字。我国现行的蒙古文是由改进后的回鹘式蒙古文发展而来的。

回鹘式蒙古文最初形成于13世纪初,《元史·塔塔统阿传》记载了在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了乃蛮部之后,命塔塔统阿借用畏兀儿文拼写蒙古语。当时畏兀儿人采用的是回鹘文,所以这种在回鹘字母基础上创制的蒙古文被称为回鹘式蒙古文。1648年,卫拉特蒙古咱雅班第达在回鹘式蒙古文的基础上创造了适合本地方言的托忒蒙古文,在新疆的蒙古族主要使用这种文字。

现行蒙古文字母有33个,其中表示元音的有7个,表示辅音的有26个。蒙古文在词的第一音节可以用元音字母开头,后续的音节都是辅音字母开头。现行的蒙古文的标点符号,保留了回鹘式蒙古文的一些符号,另外还增添了分号、问号、冒号、感叹号、破折号、省略号等等。

藏文

我国的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的大部分地区,另外还分布在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藏族自称“博巴”,把其世代居住的青藏高原称作“博”,“巴”藏语的意思是“人”,“博巴”就是住在“博”这个地区的人。

藏文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据藏文史书记载,创制于公元7世纪的松赞干布时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松赞干布派遣大臣图米三布扎到天竺(古印度)求学,钻研佛法和梵文。他回到西藏以后,根据梵文体系创制了藏文。藏文在初创时期,其字母和语音是相当准确地对应着的,随着藏语的变异,藏文和口语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尽管如此,藏文仍然可以在不同的方言区通用,虽然各地读音不尽相同,但是写法却完全一样,这是藏文的一大优点。

藏文一共有30个辅音字母,其中23个字母和梵文字母大体一致。藏文的元音是用符号表示的,不计入字母表,与梵文的体制也是相同的。藏文的拼写以音节为单位,从理论上说,每个音节都是由基字和前后加字而组成的。基字是藏文基本的30个辅音,所以我们也经常会说三十基字。藏文词以音节为单位,从左至右横写,两个音节之间用一点隔开。按传统来说,藏文是用竹笔书写的,字体有楷书和草书两类,楷书可以用于印刷,而草书则适宜手写。

维吾尔文

我国的维吾尔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地。“维吾尔”是突厥文词汇的音译,有“团结”、“协助”的意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汉文文献对“维吾尔”这个族名有不同的译写。4世纪文献中称为“袁纥”。6世纪末、7世纪初文献中称为“韦纥”。788年以前文献中称为“回纥”。788年以后至13世纪70年代则称为“回鹘”。13世纪70年代至17世纪40年代称为“畏兀儿”。17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则称为“回部”、“缠回”。1935年称为“维吾尔”,并一直沿用至今。

维吾尔族使用的文字,随着其历史迁移发生过多次变化。8世纪,在蒙古高原的鄂尔浑河流域建立政权的回鹘人,一度使用突厥文。后来回鹘人又改用以粟特文为基础创制的回鹘文。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阿拉伯字母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进入到我国的西域地区。沿袭到15世纪,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创立的察合台文基本取代了回鹘文,成为维吾尔族统一使用的文字。在不断改进后的察合台文的基础上形成了现行的维吾尔文。

现行的维吾尔文是由32个字母组成的,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其中有8个元音字母,24个辅音字母。每个字母按照在词里出现的位置有单独、后连、双连、前连等不同的形式,当然也有的字母只有单独式和前连式两种形态。维吾尔文的每一个元音都可以独自构成一个音节,元音和辅音组合起来就可以组成不同的音节了。维吾尔文书写时从右往左横写。

苗文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四川、重庆、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市。苗族的族称,既是他称,也是自称。除湘西方言区自称为“仡熊”、“果雄”,其他地区的苗族多自称“模”、“蒙”、“髳”、“苗”。汉语所称的“苗”,就来自苗族自称的音译。

20世纪初,一些外国传教士为了传教的需要也创制了一些苗文,如滇东北老苗文。在1904年,英国传教士伯格里到贵州省威宁县(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传教,给这一地区的苗文群众创制了一种拼音文字,因为此地的苗语属于滇东北次方言,所以称这种苗文为“滇东北老苗文”,又称“伯格里苗文”。滇东北老苗文属于自创字母与其他字母混合的拼音文字,每个文字由一个大字母和一个小字母组成。这些字母中,有些是拉丁字母,有些是拉丁字母的变形,有的只是一些符号的组合,这种字母以其设计者的名字伯格里·波拉命名为波拉字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组织大批包括苗族学者在内的苗语语文学家,对全国苗语进行了普查研究,改革了“老苗文”,另外创制了东部、中部、西部三种方言的拉丁拼音苗文,并在苗族群众中推广使用,受到广大苗族人民的欢迎。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以及广西等地。彝族的先民可以上溯到远古时期的氐羌族群,古羌人在南下的过程中,与西南地区的土著部落融合,形成了后来的彝族。

彝族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字——彝文,汉文的史籍称之为“爨文”、“韪书”、“夷文”等,彝族称其文字为“诺苏补玛”、“聂苏索、”“尼斯”等。《云南通志》记载称“初,有阿町者,马龙人,撰爨字如蝌蚪,号曰韪书,夷人奉为书祖”。

彝文是一种表音的音节文字,从结构上看,它有点、横、竖、撇、弧形、圆形、曲线等笔画,所以虽然从形体上看很像汉字,但实际上它是一种自创文字。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彝文一般都是从左向右竖行书写,而在四川凉山一带,彝文一般都是从右至左横行书写。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彝文使用的符号特别有趣。在每个段落的开始,常常画着一些花、鸟等图案,这些图案没有统一的规定,只是根据书写者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而在每篇文章结束的地方,常常画一棵树、一种动物的头像或者一座庙宇,表示这段的完结。

彝文的文献,一般是用毛笔或者竹笔写在纸、布帛或者是羊皮上,还有少量是用小刀刻画在竹筒、竹签或者是牛羊骨上。现在传统彝文仍然流行于云南、贵州等部分彝族地区。

壮文

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在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一些省市也有分布。“壮”原是壮族自称,在汉文史书中译写为“撞”、“徸”等,最早见于宋代文献中。壮族除自称“布壮”以外,还有“布越”、“布雅伊”、“布衣”、“布沙”、“布土”、“布侬”、“布央”、“布曼”、“布饶”、“布傣”等自称。“布”,在状语中是“人”的意思。

在唐宋时期,壮族曾经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按照汉字“六书”的造字法,创造了一种“土俗字”,现在一般叫“古壮字”。壮文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宋人庄绰的《鸡肋篇》、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都提到了广西的这种“土俗字”。壮族人民利用方块壮字记录了不少内容,比如古代壮族的神话传说、歌谣寓言、家谱契约、乡规民约、信函药方等等。根据1989年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办公室出版的《古壮字字典》(初稿)统计,共有10700多个字,其中定为正体字的有4918个。

1955年,党和人民政府帮助壮族人民创制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并培训壮文骨干,出版书报,壮文在扫盲、宣传党的政策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又完成了《壮文方案》的修订工作,使壮文进一步通用化,壮文也再次进入各级各类学校。

壮文

布依文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布依族源于古代的“濮越”人,唐代称其为“谢蛮”、“都匀蛮”等,元代布依族被称为“仲家”,明清时期称“仲苗”、“仲蛮”、“布和”等。

布依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一般使用汉文,布依摩经中采用汉字记音或运用偏旁部首按汉字“六书”造字法创造一些新字记录经文。这些方法大致有以下这几种:1借音。借用汉字读音表示布依族的词。如用汉字“打”表示布依语的“河”;2训读。借汉字的义改读布依语词的音。如“三”“儿”等,都是用布依语的发音,使用汉字的本义;3形声。借用汉字的声旁和声旁;4会意。把两个汉字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义,发音按照布依语的读音。

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族拼音文字方案。该方案经过两次修订,现在布依族地区重点推行。

朝鲜文

我国的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东北三省。

朝鲜族现在使用的文字是朝鲜文,也叫谚文,意思是在群众中流传的俗文字。这是一种音素文字,当时的名称叫“训民正音”,创制于公元15世纪。郑麟趾在《训民正音解例》的序中指出:“癸亥冬,我殿下创制正音二十八字,略揭例义以示之,名曰训民正音”。1441年1月,在朝鲜世宗李裪的主持下,由当时的学者郑麟趾、成三问、申叔舟等共同研究,并参考了梵文、回鹘文、女真文等其他文字,创制出了这种可以准确记录朝鲜语的表音文字,并与1446年颁布推行。

《训民正音》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个版本是1446年颁布正音文字所刊行,一般称“解例本”。另一版本是收录在《月印释谱》卷首的《世宗御制训民正音》,一般称“谚解本”或“注解本”。

满文

满族使用文字的情况十分复杂。在金代,女真人曾经创制过女真文字,并且有女真大字、女真小字之分。女真文从创制之初到明代的衰落,历经了400多年。此后,满族曾一度使用蒙古文。当时满洲没有自己的文字,文书的往来必须要用蒙古字,努尔哈赤深感借用蒙古文的不便,于是在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命大臣额尔德尼和噶盖二人在回鹘式蒙古文的基础上创制满文,即“老满文”或“无圈点满文”。

老满文在使用中就出现了很多问题。于是在后金天聪元年(公元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命大臣达海改进满文,这就是“新满文”。新满文的特点是在字母的旁边加上圈点,用来区别相同字形的不同读音。所以改进后的满文又被称为“有圈点的满文”。

满文是参照蒙古文而创制的,属于拼音文字。满文的字母40个,其中有6个元音,24个辅音,另外还有10个专门拼写借词的字母。根据在词首、词中、词末的不同位置,满文字母相应地也有3种不同的书写形式。满文的基本笔画有字头、字牙、字圈、字点、字尾两种不同方向的撇以及连接字头的竖线等。满文是以词为单位进行书写的,书写的时候,先自上而下连续书写字母,然后再按顺序依次添加点或圈,行文是从左往右竖行书写。

侗文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区。在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洞人”、“峒人”的记载,后来“洞”、“峒”就演变成侗族的称呼了。侗族最初直接借用汉字记录侗语,这种做法被称作“汉字记侗音”。后来,侗族利用汉字的字符,新创了不少文字,习惯上称之为“方块侗字”。侗族使用方块侗字留下了很多手抄本书籍,包括歌册、历书、家谱等文献。

一些侗族知识分子曾用汉字记录过侗歌。在借用汉字记录侗歌时,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1借用汉字的音来表示侗语的意思。例如用汉字“消”表示侗语“你们”。2借用汉字的义,在该字旁边加一些符号,表示要按侗语的音来读。如在“挑”字下面加x或·,读“塔普”,为“挑担”之意。3利用类似汉字反切的方法来记录侗语。一般是用两个汉字记录一个音节,头一个字取声,后一个字取韵。如用汉字“尼亚”记录侗语“你”。

1956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对14个县22个点的语言进行调查,正式着手侗文的设计工作。1958年在贵阳召开有贵州、湖南和广西三省(区)侗族代表参加的侗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正式通过了侗文方案(草案)。侗族人民第一次有了本民族的文字。侗文的创制和推广对侗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瑶文

我国的瑶族在古代曾使用过“刻木记事”,叫做“木契”,或“打木格”。瑶族社会普遍采用做标志的办法来传递信息,叫做“打标记事”。

瑶族的一些师公、道公、民间歌手在学习并熟练地使用汉文后,在抄录民族典籍时,仿造一些字与汉字并用或者以汉字为基础仿造一些文字,通过对汉字进行增减或者重新组合的办法,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并用以记录自己的语言。这种文字被称为古瑶文,其字体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汉语借词,即汉语音义与瑶语音义相同或相似的,多直接采用汉字的音形意;二是借用汉字字义而读瑶音,这一类字占多数;三是借用汉字读音而表瑶字字义;四是借用两个汉字或者汉字偏旁部首重新组合成新字。

1982年7月,北京部分瑶族学者联合有关单位,初步设计了一套以勉语为基础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的《瑶文方案》(草案)。这种文字由30个声母、130个韵母、8个声调组成,先在两广部分地区展开试验推广。1984年,又结合旅美的美籍瑶族华人约瑟·候博士的研究成果,实现了中美瑶文方案的统一。

白文

白族大多聚居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贵州、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分布。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统称为“白人”。白族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白文”。南诏时期(公元738-902年),白族开始使用增减汉字笔画、用汉字偏旁组合成字的方法,创制了一种方块字,用来记录白语,这种文字就是“方块白文”,历史上称为“僰文”。

方块白文一般由以下四种方式构成:1利用汉字的音表达白语的意思。如汉字“波”,白语意为“他的”、“它的”等。2利用汉语的词义,用白语的音来读。如汉语的“词”、“蝴蝶”等,但用白话的音读这两个词。3利用汉字偏旁部首自造新字,以形声字最多,也有一些会意字。4直接借用汉字的形音义。白族用白文记述历史,创作文学,留下了一定数量的白文古籍,大致有如下几类:白文经卷、白文残瓦、白文史书、白文碑刻、白文祭文、白文唱本和白文对联等。

1958年,徐琳、赵衍荪等语文专家拟定了以拉丁型26个字母为形式的《白族文字方案》(草案)。1982年对原方案进行了修订,简称“新白文”。新白文声母27个,韵母37个。修订后的白族文字能够科学、准确地书写大理州境内白语两大方言区内百万白族成员的口语。

方块白文

哈尼文

哈尼族的自称和历史名称虽多,但其音义基本一致。主要的自称有哈尼、豪尼、黑泥、和泥,其哈、豪、黑、和都从“和”音,其义均为“和人”。历史名称和夷、和蛮、和泥、禾泥、窝泥、斡泥、俄泥、阿泥、哈尼、罗缅(自称和泥)、糯比(自称哈尼)等,其禾、窝、斡、俄、阿、哈亦从“和”音,含义仍为“和人”。可以说,哈尼族在两千多年来,基本上就具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即“和人”。

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彝语、傈僳语、拉祜语、纳西语比较接近。哈尼语又分为哈(尼)雅(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三个方言,方言的分布同有关自称单位分布的地区相当。方言之间差别较大。

1949年以前哈尼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有些地方曾刻木结绳记事。1957年党和政府帮助哈尼族创造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试验推行,至今仍在使用。

哈尼文

哈萨克文

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以及其他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居住在甘肃、青海等地。“哈萨克”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15世纪,当时在锡尔河下游的部分牧民部落为反抗乌兹别克汗国统治者的暴政而出走到楚河流域,因此这部分人得名“哈萨克”,意思是“脱难者”、“脱离者”。

哈萨克族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多种文字。公元6-8世纪,哈萨克族曾使用突厥文。8世纪之后,又改用回鹘文。10-12世纪,伊斯兰教在哈萨克地区得到广泛的传播。随着宗教的传播,哈萨克族的先民开始使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自己的语言。

现行的哈萨克文是由33个字母组成的,其中有9个元音字母,24个辅音字母。每一个字母在词里的位置不同,写法也会有变化,分别有单独写法、词首写法、词间写法以及词尾写法等。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横写的。另外,哈萨克文的缩写词和移行都有一定的规则。

哈萨克文书法

傣文

傣族拥有自己的文字傣文,它是从古印度的婆罗米字母演化而来,并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产生的。老傣文按照地区可以分为四种: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文,又称傣泐文;德宏地区的傣文,又称傣那文;金平地区的傣文,又称傣端文;耿马、澜沧等地的傣文,又称傣绷文。

古时傣族称西双版纳为“泐”,傣泐文因此而得名。最初,傣泐文仅用于宗教活动,后来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傣泐文字母从外型上看属于圆形体,是由半圆形组合、颠倒或者侧转而成的。傣泐文书写时从左至右横写,音节之间有空格,而且词与词之间不连写。

傣那文创制时间大约在公元14世纪左右。由于傣文字母与缅文字母同属一个体系,所以常将傣文称作缅文。傣那文的历史文献绝大多数是用毛笔书写的,当时怒江上游的傣族与汉族交错杂居,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所以形成如今略带方形的傣那文。

傣绷文由于使用人数很少,加之主要靠佛寺中的和尚传承,现在已经成为濒危民族语言文字,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傣绷文来源于梵文字母,其原有19个声母,经常用的韵母有45个。傣绷文是采用硬笔书写的,至今仍然保留着圆形的字体。

傣端文在与以上三种傣文一样,都是源于古印度的字母,但是傣端文的字母和符号在形体上却与其他三种不同,它是以棱角的笔划为主,而以直线和半圆的笔划为辅,所以呈现出来即是一种长形的字母。现在能认识傣端文的人已经很少了,所以云南省也已经把其列为濒危民族语言文字了。

傈僳文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及四川省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全国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傈僳族既是他称也是自称。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朝时期的著述。时人樊绰在《蛮书》中称之为“栗粟”,认为是当时“乌蛮”的一个组成部分。到明代仍把傈僳看作是“罗罗”(彝族)的一个分支,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说:“栗粟者,亦罗罗之别种也。”傈僳这一名称,除有关史籍用字稍有不同外,1000多年来沿用至今。

历史上傈僳族没有创立文字,只能口耳相传、刻木记事。20世纪初,维西县傈僳族青年汪忍波创制了共有1030个字的象形文字,这是傈僳族历史上的第一种文字;20世纪20年代初,英国人傅利叶和克伦族青年巴东以英文字母为基础创制出第二种文字,即老傈僳文;1913年,英国传教士王慧仁根据云南省武定、禄劝两县自称傈坡、他称傈僳人的语言,以武定县滔谷村语音为基础创制出了一种“格框式”的拼音文字;第四种文字是20世纪50年代由中央民族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基础创制、并经国务院批准使用的新傈僳文。目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各民族通用傈僳语和老傈僳文。

佤文

佤族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南部的西盟和沧源两个佤族自治县,另外在孟连、澜沧、双江、耿马、镇康、永德等县也有分布。

20世纪30年代,英国传教士永文森到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基督教时,曾以澜沧、沧源两县之间的安康、岩帅一带的佤语为基础,设计了一套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当地群众称之为“撒喇文”(撒喇为佤语“牧师”之意)。永文森等人使用这种文字翻译出版了《圣经》、《经文问答》、《赞美诗》等书,这些书发行量很小。

除此之外,佤族没有通用文字,人们用实物、木刻记事、计数或传递消息。木刻一般用0.5寸至1寸宽的竹片,长度不等,一边或两边刻口,以示意或记事。实物则表达特定的意思,如甘蔗、芭蕉、盐巴表示友好,辣椒表示气愤,鸡毛表示事情紧急,火药、子弹表示要械斗等等。

1956年派出少数民族语言工作者对佤族语言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并着手佤文的设计工作。1957年在昆明市召开了云南少数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正式通过了佤文方案(草案),创制了拉丁字母拼写的佤文字。1958年,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指导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工作者对佤文方案(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

佤文

拉祜文

拉枯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南部山区澜沧江东西两岸的思茅、临沧等地区。拉祜族自称“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和“拉祜普”(白拉祜),拉祜的意思是“老虎”。

拉祜族在历史上原本没有文字,曾刻木记事,结绳记数。20世纪初,缅甸克伦族一个叫巴托的人设计了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在缅甸的拉祜族中使用。后来外国传教士由缅甸进入云南澜沧地区时,把这套文字传给了当地的拉祜族,习惯上称这套文字为老文字。

20世纪50年代,中科院语言研究所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云南民族学院语文组、云南省民委民族语文研究室和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与一些拉祜族知识分子一起商讨研究,在原有拉丁字母的基础上共同拟定了一套《拉祜族文字方案》(草案)。这套文字方案于1957年3月经“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讨论通过,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试行。这套文字就是拉祜族的新文字。

拉枯文

水书

水族先民创制的文字,水语称为“泐睢”,“泐”是文字的意思,“睢”是水族先民的自称,“泐睢”即水族的文字,译成汉文称其为“水书”。水书的形状类似甲骨文、金文,有象形文字,主要通行于贵州省的水族地区。水书主要用于民间民俗活动和祭祀、占卜等宗教活动。

水文《历法》清写本 线装

在水族的民间传说中,水书是陆铎公在山洞的洞口向仙人学来的。陆铎公学完水书之后,带走了很多册的水书,后来这些水书大部分遗失了,只剩下一册,于是陆铎公便把自己记得的字口头传授下去,所以水书就成了现在的样子,有的字横着写,有的字倒着写。

“水书”字形结构奇特,有的字类似甲骨文、金文;有的字又受道教符咒的影响;有的字是汉字的反写与倒写;有的字源于水族原始宗教的符号。总体来看,水书属于方块字,笔画简单。水书书写形式,一般自上而下竖写,从右至左换行。“水书”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用水族古文字编著的手抄本典籍;二是由水书先生口传心授的,用以弥补因文字发展不完善而无法记录的大量宗教的要义、歌诀、仪式、祝词等。

“水书”的传承主体是水书先生,其中蕴含着相当丰富的水族文化,涵盖了天文、历法、八卦、宗教等等各方面的内容。2006年,水书习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巴文与哥巴文

纳西族自身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曾经使用过一种表意的象形文字——东巴文。纳西族人民称东巴文为“森究鲁究”,意思是“木石上的疤痕”。由此可见,最初的东巴文是刻画在木头、石头之上的,由这些图案逐渐发展为象形文字了。

东巴是纳西语的音译,意思是“智者”,指代的是从事纳西族传统宗教并通晓经书的巫师或者祭司。东巴文大多由东巴掌握,一般用来撰写纳西族东巴教的经书。这种手写方法比较原始,绝大部分经文并不是逐字逐句地写,而是只写出大意。在书写经文的过程中,大多数东巴文不仅仅表示一个单独的词,而表示一整句话的内容。

东巴文是象形文字,它介于原始记事的图画文字和记录语言的表意文字之间。东巴文的特点是“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清代余庆远的《维西见闻录》)。

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活着的象形文字,是研究人类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至今仍然被东巴和研究者所使用。2005年,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哥巴文的“哥巴”一词,是纳西语“徒弟”的音译,表示哥巴文以东巴文为师,是由后世的弟子创制出来的。哥巴文是一种音节文字,有大量象形文字的缩写,还借用了不少汉字。它的笔画十分简单,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但是哥巴文极不固定,有的时候几个字有着相同的读音,有的时候一个字却有着不同的意思。哥巴文主要用于书写经书,流传的范围不及东巴文,主要是丽江一带的纳西族使用。

景颇文与载瓦文

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景颇族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两种文字都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1890年,美国牧师欧拉·汉森博士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景颇文。景颇文最初用于宗教活动,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1914年,英国传教士印戛在瑞丽线进行传教时,在教授缅文的同时,传授景颇文。后来对景颇文也进行了改进。

我国景颇族载瓦支系以前曾使用过两种传教士创制的载瓦文。1887年,外国传教士为了传教,在缅甸创制了一种以正写和倒写的大写拉丁字母组成的载瓦文。从1934年起,法国传教士威廉曾在德宏州潞西县传播过这种载瓦文。1927年,缅甸说载瓦语的知识分子参考景颇文又创制了另一种载瓦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国语言工作者在原景颇文的基础上,对一些声韵母拼法进行了改革。现行的载瓦文创制于1957年,是我国语言工作者为满足载瓦支系的需要而创制的文字。

柯尔克孜文

我国的柯尔克孜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他散居在新疆各地,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居住在黑龙省富裕县。“柯尔克孜”是突厥语的音译,这是本民族的自称,有“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之意。

柯尔克孜族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了。公元7-10世纪,柯尔克孜族的先民黠戛斯使用的是突厥文。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西域,柯尔克孜族同新疆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开始使用察合台文。之后,柯尔克孜文也经历了建国之后的文字改革。虽然一波三折,但是柯尔克孜族恢复使用了以前的柯尔克孜文,而且柯尔克孜文得到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新中国成立以后,制订了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柯尔克孜文新方案。这套方案共有30个字母,其中有8个元音字母,辅音字母中有3个字母专门拼写借词。新的柯尔克孜文适应了柯尔克孜语的发音特点,所以较之以往的更加完备。当然,后来又颁布、修订了柯尔克孜文正字法,对于之前的字母顺序做了一定的调整,而且一些人名和地名的写法也有新的规定。

柯尔克孜文《柯尔克孜依亚

锡伯文

我国的锡伯族分居在东北的吉林、辽宁以及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锡伯”是锡伯族的自称,在古代的典籍中有多种音译,如“须卜”、“鲜卑”“室韦”、“席北”、“席伯”等称呼。

锡伯文是新疆的锡伯族在满文的基础上略加改进而成的。只有新疆的锡伯族使用锡伯文,居住在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则通用汉文。锡伯文与满文一样,是回鹘字母体系的拼音文字,其字母表同满文字母表基本相同,只是改变了一些字母的形体。后来锡伯族的专家学者又对锡伯文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进,现在的锡伯文更加规范与实用。

现行锡伯文字母与满文字母基本相同,只是个别字母的字形略有差异。锡伯文字母有40个,其中元音字母6个,辅音字母24个,专门拼写借词的字母10个。锡伯文的笔画同满文基本一致,有字头、字牙、字圈、字点等。书写锡伯文时,一般是自上而下、从左至右的顺序。锡伯文有书写体和印刷体两种字体。

独龙文

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是独龙族唯一的自治县。历史上独龙族曾被称作“俅人”、“俅子”、“曲人”、“洛”、“俅帕”、“曲洛”等。

独龙族历史上没有文字,主要以刻木、结绳的方式记事和传递信息。19世纪末,在缅甸北部的传教士,以独龙语为基础,创制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1951年,缅甸的独龙族白吉斗又创制了另一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因其所在的氏族命名为“日旺文”。

1979年,根据独龙族人民的意愿,贡山县文化馆的独龙族干部木里门·约翰在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的龙乘云同志协助下,在日旺文的基础上以独龙江乡孔当村公所一带的话为标准音点创制了独龙语拼音方案。1983年12月在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讨论通过。1984年起在独龙族干部群众中试教推行,受到大家的热情欢迎和支持。


相关文章

  • 关于汉字认读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关于解读汉字难爱的新视野
  •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字世界网 发布时间:2009-4-20 阅读:457次 [字体:大 中 小]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对文字的把握,它需要四个方面的支持,即声音.图像.语义和符号.只有当人们将这四者紧密地结为一体的时候,才能真 ...

  • 昆阳小学校本培训书法培训方案
  • 一、课程名称:书法艺术 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历代的书体发展有甲骨文、大篆、小篆、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代表性字体。中国书法是汉字书写的一种独特艺术,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大书法家沈伊墨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 ...

  • [周易·文言传]的文学特色
  • 第33卷 第6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ol.33 No.6 2012年6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n.2012 <周易・文言传>的文学特 ...

  • 记忆的奥秘
  • 记忆的种类 在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影响下,心理学家用信息加工的理论来解释记忆,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通过感觉器官获得某些信息后,信息不回忆立刻消失,在神经内相对部位保留几秒,然后才消失.例 ...

  • [民族]教学设计
  • <民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和践行我国的民族政策. 2.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色,养成各民族团结和睦的情感. 3.通过判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 ...

  • 金凤小学儿童经典诵读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 九龙坡区教育科学2009年专项课题 <儿童经典诵读教育的研究> 开题报告 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小学课题组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老师: 我代表学校宣读<儿童经典诵读教育的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我校于2008年开始进行了 ...

  • 文县调研队调查报告
  • 守望废墟上的信仰* -甘肃省文县白马藏族灾后文化重建调查报告 兰州大学文化多样性保护项目文县调研队 摘 要 5·12大地震对于文化遗产造成巨大破坏,灾后重建中的文化重建往往被忽略,而灾前各种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不利因素叠加,使得灾后文化重建面临 ...

  • 汉字要不要向表音文字发展?
  • <现代汉字体系的科学性,简易性>质疑 --谈汉字的评价和前途 苏培成 汉字的评价和前途是个争论已久的老问题,<现代语文>2005年第8期发表了梁永国先生写的<现代汉字体系的科学性,简易性>旧话重提,发起了 ...

  • "语言表达·连贯"教案(2015年真题)
  • 语言表达之连贯 --"用心便能赢得分数" 邻水二中 余珏屹 2015.9.21 一.分析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点 2013.2014.2015年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常考考点:成语运用.病句判断.句子衔接.补写语句和图文转换 ...

  • 非物质文化遗的展现方式--以汉绣为例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的展现方式 --以汉绣为例 杨 颖1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摘要: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儿女创造了许多珍贵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步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