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一条无尽的路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歌,一条无尽的路

王宗仁

这次重返高原,我心力太重。都因为一支歌。

生命有各种的无奈,人都应该顽强地活着,要执著地追求。我总以为在这个氧气只有内地一半的世界屋脊上,说句话都喘得像失去脚跟似的站不稳,唱歌?不敢想。即使想吧,谁能唱出一颗心?

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却是这些脸庞被紫外线照射得紫红泛黑的五大三粗的战士,唱的一支歌把我的五脏六腑搅得翻江倒海。

那歌是一条无尽的路,它一半含着寂寞和思念,一半含着血与肉。今天的酸楚在圣歌的音符上,明天的黎明在这歌的余音里。我敢说,在高原军营里不会唱这支歌的军人是很少的,不管谁唱时都是泪水洗面,情动昆仑。

那些足以使我支撑一生的歌声让我甩掉了许多虚幻的梦想。我在高原所有的感觉都是从这支歌开始,又从这支歌结束。我坚信,数年乃至数十年后,风吹长空,闪电驰过,我耳畔仍会有这歌声――儿当兵当到多高多高的地方/儿的手能摸到娘看见的月亮/娘知道这里不是杀敌的战场/儿却说这里是献身报国的地方。

儿当兵当到多远多远的地方/儿的眼望不见娘炕头的灯光/儿知道娘在三月花中把儿望/娘可知儿在六月雪里把娘想。寄上一张西部的雕像/让娘记住儿现在的模样……

我的眼前交替出现着两幅画面:在冰山雪岭间守卫国门的士兵和手扶家门思念儿子的母亲。高原军人同样是爹娘身上掉下来的亲骨肉,他们有本该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有妻室儿女。但是,他们最思念的是母亲。母亲――娘,这是一个脸上刻满皱纹、饱经沧桑但却使人青春焕发的形象;这是一支百唱不厌、永远都不过时的歌;这是一个走到天涯海角都牵动着心儿的情结。

我终于明白了,这支题为《西部好儿郎》的歌为什么在高原军营里流传得这么广。战士们在被暴风雪围困在山上吃冰咽雪的时候围着篝火唱;在国境线上单独执勤时咀嚼着单调枯燥的日子唱;在被可恶的高山病折磨得死去活来时望着天边遥远的星辰唱。

爱在荒原入土,情在雪山闪烁。他们投入地唱了一遍又一遍:“儿当兵当到多高多高的地方……”

唱歌的是黑脸大汉郭和奎营长,三十岁刚挂零,可看上去皮肉粗糙,胡子巴茬,要比实际年龄大多了。此刻,这位营长不在军营里呆着,却孤身一人出来顶着燥热的日头跪在唐古拉山中的一个山坡上,三叩首,两作揖,泪流满面。他在敬哪路山神?不,他在祭父。

他的面前放着三碗特做的高原风味饭菜:手抓羊肉,凉拌野葱,酥油茶。他举起酒杯,遥对家乡四川的方向,泪声涟涟地说:

“爸,不孝之子和奎向你赎罪。在你病重时,儿没有给你送一口水,端一碗饭,喂一片药。今天,是你走后的第三天,儿在遥远的西北高原上为你送行,愿你在天之灵,尝尝儿亲手做的这些饭菜……”

温酒洒在了雪山上,郭和奎放声嚎哭。

父亲于三天前患胃癌病逝。家里曾连发三封电报催他回家,奄奄一息的父亲不见儿面咽不下最后一口气。尽管郭和奎已经三年未回家了,也难以满足父亲这情理之中的要求。世界屋脊上这个军营的天地由他撑着,战勤任务压在肩,他追日赶月地忙着还觉时间太少,哪能给他匀出探望父亲的暇空儿?父亲等不来儿子终于去了,他是睁着眼睛走的。

后来,和奎得知,老人那双眼睛一直不闭,入殓前母亲给他揉了又揉,眼睛就是不合……

郭和奎是个负债者,他欠父亲的情太多了,脚下的冻土地因而显得沉重。现在,这三种风味饭菜就能抵还得清吗?

雪山上,郭和奎的哭声撞击着冰冷的雪峰,撞击着过路人的心!

(节选自《散文百家》1995.3)

16.题为《西部好儿郎》的歌为什么“在高原军营里不会唱这支歌的军人是很少的,不管谁唱时都是泪水洗面,情动昆仑”?(4分)

17.理解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

娘知道这里不是杀敌的战场/儿却说这里是献身祖国的地方。

18.作者描写郭和奎营长高原祭父的行为的意图是什么?(4分)

19.围绕《西部好儿郎》这首歌的内容,全文在选材构思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说明。(6分)

阅读答案:

16.这首歌既表现高原战土思念亲人的感情,又突现了他们献身祖国的精神世界。(2分)。歌是他们的寄托,是他们真情的抒发,所以唱时泪水洗面,情动昆仑。(2分)

17.报效祖国的地方虽不是拼杀的战场,但娘知道单调枯燥的日子里会更思念亲人;(2分)艰苦的生活、恶劣的气候,比战场更考验人的毅力和勇气,平淡比壮烈更使人难耐,战士就是这样为祖国献身。(2分)

18.借高原战士郭和奎高原祭父的行为去突现《西部好儿郎》这首歌的壮美的旋律,表现高原战士献身祖国的情怀。(4分)

19.全文围绕歌词内容,采用虚与实、点和面结合的方式,先写“我眼前交替出现的两幅画面,从面上表现高原上的战士和家中母亲间的相互思念之情,再写唐古拉山上郭和奎营长温酒祭父、放声嚎哭的场景,从点上突现战士尽忠报国、献身祖国的精神。一虚一实,从点到面的结合,构成了这首歌激昂高亢、浑厚沧桑、催人奋进、夺人心志的旋律。(特色3分,特色的作用3分,共6分。)


相关文章

  • 古街悠悠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古街悠悠 林萍 (1)惯于行走在钢筋混凝土的冷漠城市之中,千篇一律的模式在熟悉中显透着残忍的陌生.也许是上天的怜悯,渺茫的追寻之风找到了驻足之港.老城,漳州,古街交纵. (2)追寻的脚步停留在眼前横错的古街,时空无语,是 ...

  • 榆树,一季燃烧的灵魂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榆树,一季燃烧的灵魂 郭枫 老家的榆树,在群树中是孩子们不容易亲近的树. 八九丈高的树干笔直地伸向蔚蓝的天空,天空好像就被榆树的大绿伞撑着,这让孩子们不敢兴起攀爬的妄想.此外,榆树暗褐色的树皮布满深刻的裂纹,苍龙 ...

  • 一个低智商的孩子阅读答案
  • 一个低智商的孩子 雁别翅 (1)四十多年前的一天,正在读读高二年级的加拿大少年琼尼·马汶被学校聘请的一位心理学家叫到办公室.心理学家对他说:"琼尼,我看过了你各学科的成绩和各项体格检查,对于你各方面的情况我都仔细研究过了. (2) ...

  • 翠湖心影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题 翠湖心影 汪曾祺 ①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 ...

  • 前方曹文轩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前 方               曹文轩 ①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 ...

  •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自然环境包括人类生活的一定的生态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 ...

  • 七下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答案
  • 信达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之课内现代文阅读(答案) 语段(一) 1.不矛盾.从"最末次相见"来说,已经隔厂七八年,印象有些淡漠,所以用"似乎"一词.而追忆儿时的百草园确有一些野草,因而用& ...

  • 职业高中语文拓展模块期中试卷及答案
  • (1)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________三峡的航道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________ 了精神负担. 卷 试 : 号 考 ) 目 科 ( 试 考:级 班 期 期 学 第 度 年:学名姓 0 2 - 0 2 心 中 教:职级龙班卢 用应装 订 ...

  • 一树梅花万首诗
  • 由于材料内容和思维因素的丰富性,提供了多角度分析.命题的客观基础.所以一般而言,一首诗(词)总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推敲.剖析和理解.古诗词阅读理解题目的考查一般包括:理解诗词内容.情感.鉴赏诗词语言.理解表现手法.感悟诗词哲理.迁移拓展等等.只 ...

  • 第7课差半车麦秸(语文版九年级上教案)
  • 第7课差半车麦秸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52-69页.<差半车麦秸>是现代小说家姚雪垠的短篇小说代表 作.本文反映了广大人民对乡土的热恋.对和平的向往以及人民群众蕴藏的反抗侵 略的无穷无尽的力量.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