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平面向量的概念与线性运算(6)

六.平面向量的概念与线性运算

一、复习目标:

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相等的含义,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掌握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3、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理解其几何意义及两个向量共线的条件。

二、知识梳理:

1、向量的有关概念:(1)向量是即有

 可以用或a的长度记为 。

(2)零向量是 的向量,它的方向 。

(3)单位向量是指 的向量,单位向量不唯一

(4)通过有向线段AB的直线叫做向量AB的 ,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是指 的向量

规定:0与任意向量 。

(5)相等向量是指 的向量。

(6)相反向量是指 的向量。

(7)用向量表示点的位置:任给一定点O和向量a,过点O作有向线段OA,则点A相

对于点O的位置被向量a唯一确定,这时向量OA叫做点A相对于点O的

2、向量加法遵循或

3、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方向指向

4、实数与向量的积a(1)是向量(2)模等于

(3)方向:当0时,当0时。

5、平行向量基本定理:a与b共线(b0)存在实数,使 。

6、向量a的单位向量是指 的向量,且a0

7、设轴上A(x1),B(x2)则AB=_______.

三、例题精讲:

类型一:向量的有关概念

例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

(1)abab (2)aba//b

(3)a0a0 (4)a//b,b//ca//c 

(5)若ABCD是不共线的四点,则ABDC是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

(6)两个有共同起点而且相等的向量,其终点必相同。

类型二、向量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例2、若非零向量,满足,则,所成的角大小为

类型三、实数与向量的积

例3、1、已知,R,则以下命题正确的有 个

(1)0,a0,则a与a的方向一定相反

(2)0,a0,则a与a是共线向量

(3)0,a0,则a与a的方向一定相反

12x-a)-(bc3x)b0,其中a,b,c为已知向量,则未知向量2、若(321

x。

类型四、平行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

11

例4以向量OAa,OBb,BMBC CNCD,用a

,b表示33

OM,ON,MN。

(2)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ABAC),[0,),则动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 OPOA(

ABAC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3)设两个非零向量e1,e2不共线. 



①如果ABe1e2,BC2e18e2,CD3e1e2,求证:A,B,D三点共线。 

②试确定实数k的值,使ke1e2和e1ke2共线

四、巩固训练:

1.在△ABC中,ABc,ACb.若点D满足BD2DC,则AD( )

21A.bc 33

12D.bc 33 52B.cb 33 21C.bc 33

2、已知D、E、F分别为ABC的边BC、CA、AB上的中点,且BCa,CAb。给出1111下列命题:①ADab②BEab③CFab④ADBECF0。2222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AC5,则BC的取值范围是 ( ) 3、若AB8A 【3,8】 B (3,8) C 【3,13】D (3,13)

4、.若不共线的三个非零向量a,b,c满足a+b+c0,则向量a,b,c可组成 ( )

A 一条直线 B 一条线段 C 三个点 D 三角形

5、.命题p:ABC及点G满足GA+GB+GC=0;命题q:G是ABC的重心,则p是q的

( )条件

A 充分非必要 B 必要非充分

C 充要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

6、已知点A,B,C是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O是平面ABC内一定点,P是ABC内的

1一动点,若OPOA(ABBC),[0,),则点P的轨迹一定过ABC的( ) 2

A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17、ABC中,已知D是AB边上一点,若AD2DB,CDCACB,则=( ) 3

2112 A B C  D  3333

8、已知O是正△ABC内部一点,OA2OB3OC0,则△ABC的面积与△OAC的面

积之比是( )

35 B. C. 3 D. 5- 23

(-3,4)9、已知a是以点A(3,1)为起点,且与向量b 平行的单位向量,则向量aA. 的终点坐标是____________

10、若A,B,C是数轴上的三个点,且A点的坐标为4,AB=6,BC=4, 则点B,C的

坐标分别是 ,

11、化简下列各式,结果为零向量的个数是(1)ABBCCA (3) ABACBDCD

 (3)OAODAD (4) NQQPMNMP

12、若a,b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tR

1(1)若a与b起点相同,t为何值时,a,tbab三向量的终点在一直线上? 30(2)若ab且a与b夹角为60,那么t为何值时, 

atb的值最小?


相关文章

  •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教学研究
  • 课程简介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教学研究 [课程简介]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有深刻的几何背景,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本课程从以下三 ...

  • 高中数学各章节
  • 高中数学目录 此文为人教必修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目录 必修一 第一章 1.1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1.1.1集合的概念 1.1.2集合的表示方法 第二章 2.1函数 2.1.1函数 2.1.2函数的表示方法 2.1.3函数的单调性 2.1.4函 ...

  • 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教学工作总结
  • 一、试卷评阅的总体情况 本学期文科类数学期末考试仍按现用全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应用数学基础》教学,和省校下发的统一教学要求和复习指导可依据进行命题。经过阅卷后的质量分析,全省各教学点汇总,卷面及格率达到了54%,平均分54.1分,较 ...

  • 平面向量教案
  • 二.复习要求 1. 向量的概念; 2.向量的线性运算:即向量的加减法,实数与向量的乘积,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的定义,运算律; 3.向量运算的运用 三.学习指导 1.向量是数形结合的典范.向量的几何表示法--有向线段表示法是运用几何性质解决向量 ...

  • 专接本数学
  • 数三 管理类农学类 1 考试说明 一.内容概述与总要求 参加数三考试的考生应理解或了解<高等数学>中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以及<线性 ...

  •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向量
  • 齐民友 [专题名称]中学数学教与学(高中读本) [专 题 号]G35 [复印期号]2007年08期 [原文出处]<数学通报>(京)2007年4期第1-6,14页 [作者简介]齐民友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430072 正在推行 ...

  • 关于矢量发展史的一些看法
  • 关于矢量发展史的一些看法 从古至今, 人们都在不断地努力认识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界, 我们认识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 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 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 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 ...

  • [平面向量]
  • <平面向量> 一.平面向量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地位 (1)改变传统教材结构 在几十年来的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中,向量进入中学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平面向量的集中讲授,在我国高中数学教材中是首次,其目的之一是系统地学习向量知识, ...

  • 平面向量的背景及其基本概念教案
  • 平面向量的背景及其基本概念教案()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 1. 通过对物理中有关概念的分析,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进而深刻理解向量的概念: 2. 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理解向量的模.零向量与单位向量的概念. 3. ...

  •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