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文昌市头苑中心小学 林 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事业关系国家的兴亡。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之一。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农村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从根本上还没有得到扭转,在办学方向、师资队伍、学生管理、家长重视等方面仍然还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现状分析

城市的教育资源丰富,农村的教育资源贫乏,这是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现状。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较好的教育,硬是克服各种困难,把自己孩子往县城学校送。这样的一股风,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造成很多的农村孩子都往办学条件好的学校挤。结果,县城学校班级已人满为患,有的班级人数超过70人,严重超编。通道都坐人,教师连站的地方都没有,根本就无法上课。学生受到好的教育,变成一句空话。而农村小学有的班级只剩下5、6人,教室里空空然,冷冷清清,没有一点学习氛围,上课效果同样不好。还有,农村的小学生,小小年纪就远离父母,背井离乡求学,寄托在别人家,管理不到位,出现很多社会问题。家长又得每月多花500元至700元,给本来就不算富裕的家庭增加负担。农村小学教育出路在哪里?教育均衡发展路在何方?

二、制约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

1、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是学校办学的主要力量,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随着大量农村孩子进城读书,城市小学学生数骤增,大批农村优秀青年教师被选拔到城市学校任教,使得原本就脆弱的农村师资力量越发薄弱,教师配备不全,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而地处偏僻、条件差的农村学校教师更是紧缺,从而出现了教师每人包一个年级的现象。白天只有上课的时间,还要抢时间改作业,晚上才有时间备课。没有机会进行研讨,没有时

间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大部分教师只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师应付正常教学尚且力不从心,更谈不上推行素质教育。因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加之,学校教师少,管理制度不健全,使部分教师因此而工作作风散漫,得过且过。新分配教师因条件原因,一般最多两年就调离。同时,体育、英语、音乐等专业教师缺乏严重,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因素。

2、学校办学条件跟不上发展需要。

虽然近年来,政府不断地加大力度进行教育投资,大大地改善了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 但学校却没有与之配备的教育教学设备。由于当地政府的经济落后和农村小学的经济收入有限,投入到教学设备的资金非常有限,从而影响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时值当今新课程改革的热潮,教师在没有现代教学设施设备的情况下,变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电脑室和语音室,边远、小型的学校没有电脑,即使有电脑的学校,部分上不了网,教学得不到新信息,这严重地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

3、教育教学设资源缺乏、落后。

农村小学是为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的地方,随着教材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逐步推进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慢慢普及,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从总体上看, 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非常缺乏,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乐课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体育课要么是学生自己玩,要么是体育教师拿来一个篮球,几十个学生打上40分钟,科学课上的实验根本没有实验器材……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创新。现在大部分农村小学学生数少、学校规模小,年级基本上以单班为主,年级备课组几乎就只有一个老师,许多老师都要身兼数班、多科,教师工作量大,分身无术,想参加教研活动也没时间。教学研究经常是一种奢侈

的想法,有心无力。学校教研管理只处于一种低层次的听课、评课上,难以做到集体备课、集体评课,难以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教研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4、学习氛围差,教学质量不好。

学校“门前冷落车马稀”。因为学生少,教师配备也少,造成学校冷冷清清,校园没有生气。学习氛围差,班级没有优生,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老师上课没有激情。再加上老师少,教学工作压力大,任课要跨班和多科,整天累得直不起腰。配备专职教师更是一种奢望。有的老师长期在农村小学任教,思想有情绪,消极应付,工作积极性不高。学校教学成绩提高慢,造成社会、家长有意见。

5、家庭教育制约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农村现在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那就是孩子的父母亲出门打工谋生计,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我国农村的老人基本上是小学文化程度,这里所谓的“照顾”也就是生活起居意义上的照顾,根本无力胜任“留守子女”们在家庭教育这一环节严重缺失。 如今农村独生子女较多,不少家长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视子女如宝贝,纵容子女犯错,而“留守儿童”的出现和家长的不配合更增加了学校教育的负担。 家长过分宠爱孩子而滋生了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这些都使学校管理难度与日俱增,增添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难度。以上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了现在的教师出现了“不家访”和“怕家访”情况,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很高,同时隔代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学生安全管理学校是“有限的权力,无限的责任”。因此,很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致使单方面的学校教育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三、主要对策与建议

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机会均等地享受到与时代同步的优质教育,这是教育的最美好境界。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面对这一系列的突出问题,要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困难,必须引起各地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动员各方面的积极力量,整体联动,逐步化解均衡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1、优化师资队伍,合理配备学校内部教师。

教育应该均衡发展关系到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教育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因此, 作为学校,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教育均衡发展不是低水平教育。

我们一方面要努力实现我们师资均衡,可以通过培训、学历提高、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使每位教师都树立起现代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教育法制观和教育管理观,并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促使每位教师应该具有教育公平的理念,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意识,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才,具有因材施教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人格,公平而热心地对待每个学生。都能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来更新、丰富、充实教学基本功的内涵,不断发展、完善自我,那么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也才能不断提高。其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在当今社会复杂的发展形势下,农村学校的教师的思想容易发生波动,由此要加强对教师思想道德的引导和教育,宣扬“正气”,消灭“邪风”。通过学先进、立榜样等方法帮助教师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加强监管力度,及时发现不良思潮并及时解决。据不完全统计,当今教师有近80%的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大和生活压力大而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心理疾病,这是值得注重的。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如何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所以学校也要加强对教师心理方面的疏导,解放思想,让教师拥有一颗良好的心态从事教育工作。同时,努力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在教师中倡导“立足本职作贡献,争先创优当先锋”。让教书育人成为教师的工作守则。让爱岗敬业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新信息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2、加强班子建设,规范管理制度。

农村小学的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相对滞后,因为大部分的班子成员都是本校提拔上来的,除了本身的管理水平不高之外,各种利益集团的纠缠不清也直接影响了班子的团结。农村学校在本身管理制度建设上有先天的缺陷性,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大多办学时间很长,教

师间大多是本地人,互相之间的关系很复杂,相对来说管理的实行牵涉到的因素更多,往往不容易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流于形式。所以引进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很容易,但如何让它生根发芽,在实际学校管理中发挥效能,所面临的困难就更多了。而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领头羊”,领导班子的能力和作风直接影响学校工作的管理质量。为此,首先要建设一支团结务实、高效进取、敢抓敢干的领导班子 。

3、整合农村办学资源,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合理整合农村小学,优化教育资源配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建立教师补充机制,每年新进一定数量的年轻教师,补充农村教师的不足,建立合理的教师年龄结构,不致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建立健全薄弱学校师资的保障机制,要解决城镇学校超编,农村学校缺编的状况;教师编制要向农村学校倾斜,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需求;对薄弱学校实行政策倾斜,确保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健全薄弱学校师资培训制度,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要建立健全教师资源的共享机制, 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下面农村小学上课,和农村小学的老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把最新的教育信息及时传递到农村学校。同时组织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市小学听课,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建立健全并稳步推进“教师走教”制,对区域紧缺专业教师统一管理和调配,采取流动教学的方式,以弥补师资不足;各级教研部门要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帮助薄弱学校教师提高教师水平。

4、家校合作,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其特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校如果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教育必然因孤军作战而难以奏效:家庭教育如果与学校教育方向不一致,就会使学生不知所措,家庭教育也将举步维艰。因此,教育的成果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否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成为互补过程。尤其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差异方面,家校合作的互补性愈显得重要。学习的延伸使得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与课堂,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孩子的父母完成的。因此学校教育均衡,不能仅仅着眼在学校教育的围墙内。

在教育中建立“家校合作”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借助于家校合作,能够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并且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协调,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辅助学校教

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家长学校对学校教育也将形成科学的反馈和监督机制,让家长有能力成为学校教育的科学监督者。老师与家长由居高临下走向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倾听沟通、交融共建。每一位家长都真正进入了角色,大家在互动中共享着教育智慧和实践经验,在交流中实现着共建共进。而教师则如同主持人、倾听者、合作者,始终都悉心地倾听着、记录着,且不失时机地与家长们交流看法,交换意见。当把我们的家庭建成一所“家的学校”,成为学习型家庭时,才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然后再充分发挥这些学习型家庭的示范、辐射作用,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从而有效促进学校教育向均衡发展。

总之,以上的对策是有机结合在一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农村小学的教育具有特殊性和长远性,保持农村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也是复杂多样,农村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任重而道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关系国家兴亡。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因此,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务之急,是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的问题。现在每天都有人在讲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大家也都知道教育要公平公正。但真正去促成教育均衡发展人却不多,落实到行动上还是有一定距离。然而,老百姓对“读得好”和“公平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日益强烈。教育的公平性成了社会的焦点问题,这绝不是杞人忧天。城市的教育资源丰富,农村的教育资源贫乏,这是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现状。我县也不例外。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较好的教育,硬是克服各种困难,把自己孩子往县城学校送。这样的一股风,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造成很多的农村孩子都往办学条件好的学校挤。结果,县城学校班级已人满为患,有的班级人数超过70人,严重超编。通道都坐人,教师连站的地方都没有,根本就无法上课。学生受到好的教育,变成一句空话。而农村小学有的班级只剩下5、6人,教室里空空然,冷冷清清,没有一点学习氛围,上课效果同样不好。还有,农村的小学生,小小年纪就远离父母,

背井离乡求学,寄托在别人家,管理不到位,出现很多社会问题。家长又得每月多花500元至700元,给本来就不算富裕的家庭增加负担。农村小学教育出路在哪里?教育均衡发展路在何方?

现以山城中心小学实际情况为例,针对教育事业均衡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

山城中心小学现有教师254人,18所小学。(中心校1所,教师112人,学生2100人。13所农村完小校,4所农村初小校,教师142人,学生1877人)除中心校地处县城外,其余均分散在城乡结合部和偏远农村。如汤坑小学、山边小学等学校与邻县交接。农村小学有的虽然只有50到60个学生,却有六个年级。学生少,班级多。7个教师,除毕业班安排2人任教,其他5人都要包班。农村小学教师编制紧,基本上没有配备专职的老师,有的学校整年没有歌声。还有农村小学教师年龄偏大,有的学校平均年龄54岁。因为种种原因,山城中心小学很少分配新毕业的师范生。有的是老民办教师转正的,有的是代课转正的,有的是在外乡镇任教数年后调入。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研能力相对低,教师素质相差甚远。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小学与中心校的教学质量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差,成绩好一点的学生就跑到县城学校读书,造成恶性循环。现状令人担忧。

二、存在问题。

1、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教师年龄大,教学整体水平不高。

随着大量农村孩子进城读书,县城中心小学学生数骤增,大批农村优秀青年教师被选拔到中心小学任教,使得原本就脆弱的农村师资力量越发薄弱,教师配备不全,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整体学历水平较低、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能力较差,又难有培训的机会,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制约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学校“门前冷落车马稀”。学习氛围差,教学质量不好。

因为学生少,教师配备也少,造成学校冷冷清清,校园没有生气。学习氛围差,班级没有优生,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老师上课没有激情。再加上老师少,教学工作压力大,任课要跨班和多科,整天累得直不起腰。配备专职教师更是一种奢望。有的老师长期在农村小学任教,思想有情绪,消极应付,工作积极性不高。学校教学成绩提高慢,造成社会、家长有意见。

3、学校缺少相应的教研评价制度,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不快。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对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专业考核评价缺乏相应的配套,原有的评价无法体现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付出与价值,这也严重制约着当前的农村小学教研工作,教师的教研积极性不高。教师不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不更新教学方法,就难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客观环境限制学校教研活动,平时教研有名无实、效果差。

现在大部分农村小学学生数少、学校规模小,年级基本上以单班为主,年级备课组几乎就只有一个老师,许多老师都要身兼数班、多科,教师工作量大,分

身无术,想参加教研活动也没时间。教学研究经常是一种奢侈的想法,有心无力。学校教研管理只处于一种低层次的听课、评课上,难以做到集体备课、集体评课,难以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教研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5、学校经费紧张,钱少难办学。

因为学生少,学校经费紧张,捉襟见肘。所以教师较少外出学习,交流进修的机会也少。有的学校的教育刊物报纸等学习资料几乎没有。新教育理论的信息不灵。外出学习没机会,在校学习没资料。如何去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6、送教下乡,效果不显著。

平时我们也组织中心校的青年教师送教下乡,到下面农村小学上课,和农村小学的老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同时组织农村学校教师到中心小学上课或听课,让广大农村教师体验中心校浓厚的教研氛围,但力度不够,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三、主要对策。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师德师风教育,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在教师中倡导“立足本职作贡献,争先创优当先锋”。让教书育人成为教师的工作守则。让爱岗敬业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特别要重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全中心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2、整合农村办学资源,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合理整合农村小学,优化教育资源配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要以这次全国“校安工程”的校舍建设为契机,认真进行布局调整。对现有的学校重新规划布点,留下7所完小校,3个教学点。除中心校外,其他的6所布局都是附近村相对中心点,另外设立三个教学点,方便学生上学。要加强对这些学校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把撤并学校的图书、仪器、桌椅等集中起来使用,老师也集中在一所学校上课。彻底改善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让广大的农民子弟能就近入学读书,并学得好,留得住。既减轻家长的负担,也减轻县城学校的压力。

3、加大送教下乡力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继续做好组织中心校的青年骨干教师送教下乡的工作。青年骨干教师到下面农村小学上课,和农村小学的老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把最新的教育信息及时传递到农村学校。同时组织农村学校教师到中心小学听课,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理念,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4、实行教师动态管理,促进县城教师和农村教师互动。

鼓励青年教师到农村小学任教。中心小学建立县城青年教师轮流支援农村小学制度,服务期限3年,服务期满调回县城。35周岁以下的老师,人人都要轮岗。对到农村小学服务其间,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方面给予照顾。选派规模大的农村小学、年轻一点的老师到中心小学所在校跟班上课,学习一段时间后回原

学校任教。

5、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策。为更好做好这方面工作,我们选择了《城乡协作的教研意义与策略研究》为研究课题,就是要加大中心校和农村校教研的合作力度,每学期开展6次的教研互动(中心校教师到农村小学上公开课4次,农村小学教师到中心小学上公开课2次)。目的是要提高农村小学的教研质量,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竭力促使山城中心小学范围内的学校教育均衡发展。使农村小学生不再往县城挤,减轻家长负担,减轻县城学校的负担。

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又感到这种城乡协作的教研力度还远远满足不了农村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需求,满足不了农村小学提高质量的需求。我感到中心校和农村小学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教学水平等,中心校老师和农村老师在教研方面较难取得共识。结果造成一头热一头冷,我们是想让教师多学一点,但老师们似乎不领情,教研效果不是很明显。为克服这一现象,我们要加强“片区教研活动”。所谓的“片区教研活动”,就是把几所相邻的农村小学联成一个教学片区,在这样的片区内开展教研活动,既省时又方便。大家的教学水平和学校办学条件又在同一个层面上,比较能沟通,教学方法较能产生共鸣,可以说“片区教研活动”是“城乡教研协作”的补充和延伸,效果不错。

“片区教研活动”至少每学期要开展2次。中心小学指定教导处的一位副教导专职负责。每次教研都要求精心准备,每次的活动都进行登记存档,使“片区教研活动”开展扎实有效。真正提高农村老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以上的对策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贯穿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而教研活动是主线。我们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搞好各种层次的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活动质量,为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创造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高质量的教研活动,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水平又是均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想: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把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抓好,把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把学校办成家长满意的学校,就近入学应该是农村广大家长的愿望。广大的农村家长就不必把自己孩子往县城学校挤,就不必让自己孩子,小小年纪就远离父母,背井离乡去求学。就不必使学生家长每月多花500元至700元,给本来就不是富裕的家庭增加负担。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吗?


相关文章

  • 浅析义务教育不均衡现象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义务教育不均衡现象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作者:张丹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2014年第02期 教育不均衡现象在现阶段依然存在.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 ...

  •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10081102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义务教育方面,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有些方面甚 ...

  •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
  •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 焦 剑 (河北省张北县张北镇小学,河北张北076450) [摘要]作为基础教育的农村小学教育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提升,也影响着农村的发展.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非常重视,在资金 ...

  • 关于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 关于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云阳县向阳初级中学 杨洪 论文类别:中学化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实验操 ...

  • 农村教育发展
  •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2010 届 本科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 农村教育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 黄莉 专 业: 会计学 学 号: 41005545 指导教师: 刘浩 2012 年 12月 农村教育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通过对我国农村教 ...

  • 2014年中国职业教育行业投资环境研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xx-2015年中国职业教育行业投资环境研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简介:   职业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 ...

  • 小规模乡村学校青年教师群体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近年来,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的评估加快推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化,许多地方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农村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但受生源.地缘等客观因素影响,国家还在不少边远山区.海岛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为集中的区域设立"规模较小且没有独 ...

  • 关于农村学校存在问题的提案
  • 关于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教育在全县教育占有相当高的比例,重视和搞好农村教育对提升全县教育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近年来,全县在教育上加大了投资,多媒体的班班通,音体美器材的普及,学生课外读物的提供对提升全县教育 ...

  • 加快发展我县农村公共事业的对策思考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而加快我县农村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正是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促进城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