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与[南辕北辙]赛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之

《南辕北辙》

深圳市大鹏中心小学 王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这个故事。

2、认识生字,正确书写“硬”,通过生生交流了解故事大意。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走进故事,走进人物心理,从而明白故事的道理。

4、正确流利朗读并尝试背诵古文版《南辕北辙》。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尝试背诵古文版《南辕北辙》,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引故事

1、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咱们就来讲故事,(板书:故事)。

今天这个故事的题目有些奇怪,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解题:

(1)观察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结合图了解“辕、辙”(老师给你参考字典查出来的解释,请你用结合上下文理解词意的方法尝试着说一说自己的理解,这是最常用、最重要的理解词意的方法,也是培养自己读书能力的重要方法。)

(2)学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辕向南辙向北,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

二、展示交流——读故事

1、认识主人公

这个人呀,真是挺糊涂的!他要去的地方是楚国,而楚国在南边,他要往北边走。 (幻灯)出示课文最后一段第一句话:“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减词对比读) 从这个词看出来这是个怎样的人?

(奇怪、固执己见、顽固不化、一意孤行、自以为是„„)

(指导书写“硬”字)

2、师: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可他为什么不听别人的劝告呢?让我们走进故事去看看。

3、出示自学导航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好把式、盘缠”的意思。

(2)找出坐车人不听别人劝告的原因,用 划出来。

4、交流,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1)联系上下文理解把式、盘缠,(幻灯出示相应的句子)

(2)说文解字 “盘缠”:古钱是中间有孔的金属硬币,常用绳索将一千个钱币成串再吊起来,叫一吊钱或一贯钱。古时人们在出远门办事探亲之时,只能带上笨重的成串铜钱。把铜钱盘起来缠绕腰间,既方便携带又安全,因此古人将这又“盘”又“缠”的旅费叫“盘缠”了。

积累词语:腰缠万贯

(3)指名说一说坐车人的理由并板书

5、对话朗读

师:看来这个人的理由很充分啊!难怪他的朋友怎么劝说他都不听。(幻灯:对话)

(1)师生合作分角色读一读:重在引导学生读出坐车人的固执、自以为是的语气(随机走到学生旁边,引导学生读坐车人。

(2)男女生分角色读:现在女生就是这位朋友,男生就是这位坐车人,你们想想该如何说,可以加上动作,配上表情。

读后点评:是否读出朋友劝说的诚恳,坐车人的固执

(3)结合刚才老师的提示,你们读得绘声绘色,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子,也来试一试? (幻灯出示需要填空的对话,分两大组完成不同角色的对话提示语)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朋友的语气:关心询问、疑惑、着急、担心„„

坐车人的语气:肯定地、不以为然地、固执地、自以为是地、满口不在意„„

(4)互换角色挑战读:指名读旁白,演坐车人的坐着说话,演朋友的起立说话。

6、突出体裁特点

借助同学们加进去的表示人物心理的词语,你们更加读得有声有色了,让我们真实而强烈地感受到了朋友着急而担忧的心情和坐车人的固执,可是课文中没有„„没有„„,(擦掉板书),为什么呢?(幻灯出示课文原对话)

请想一想,没有了提示语的描写,这样的对话会带给我们一些什么感觉呢?很简洁。我们刚学完的《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中的对话也是这样的,(幻灯出示该对话),难道是作者不会写吗?没有我们写得好吗?

这就是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告诉读者一定的道理或教训,这就是寓言。所以寓言又称为“理智的诗”,“穿着外衣的真理”。

7、故事的结尾也是简洁明了的。(古人认为天圆地方)

(1)出示最后一段第二句话读一读:“他的马越快,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2)五个“越”把南辕北辙的害处说得一清二楚,那就是——(再读,教师板书)

8、看来坐车人的朋友劝说不成功,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再来劝劝他?让他明白道理不再犯错。一两个人先说说,然后写一写。

(方向不对,实现不了目标。)(背道而驰)

(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知道要听众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巡视,随机指名交流。

三、复述课文——说故事

1、读完了这个故事,让我们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个故事吧。

2、学生接力说故事。

四、古今对照——还原故事

1、古今文对照学习,以读代讲

今天我们学的这则寓言选自《战国策·魏策四》,这就是它的古文版。老师把它和刚学的现代文版对比出来,一起来试试。

(1)学生读现代文,教师读古文;(幻灯:强调的字词 加红色字体)

(2)教师读现代文,学生读古文。

2、古文朗读

师:当时魏国的大臣季梁用这则寓言巧妙地劝说了他的君王——魏王。魏王一直想成就霸业,

想在天下取得威信,如今却想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用武力去攻打弱小的赵国首都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季梁认为魏王这样的行动越多,就越得不到天下的尊重,那么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就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了。你看,季梁来劝魏王了——

(1)男女生分角色朗读(2)齐读

3、填空式背诵

五、活学活用——用故事

1、用故事

师:季梁就是这样劝说魏王停止了企图用武力攻打赵国的念头。季梁的劝说十分有效,魏王听

了这个故事后感到自己做错了,因此停止了攻打赵国的想法。现在你能否学一学季梁,用南辕北辙的故事来劝一劝这位阿姨?

例:小明的妈妈很胖,她下定决心要减肥,可是天天吃冰激凌,又不爱运动,你能用《南辕北

辙》这个故事劝劝她吗?

2、推荐阅读——积累故事

同学们,希望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去阅读国外的寓言——《伊索寓言》《莱辛寓言》等,国内的古现代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你会被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折服,更深地感受寓言的魅力!


相关文章

  • 2.2 画蛇添足 教学设计 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会2个会认字和2个会写字. 2.朗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读代讲法 小组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 ...

  • 我的课改感悟
  • 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做法能否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也许只是哗众取宠,但是我不想再这样照着别人踏出的路前行了,工作了这几年,我也曾很认真的学习过别人的先进的经验,但是我并没有从中看到别人的那种辉煌成绩,也许是我学习的不够深刻.但是我觉得问题不全 ...

  • 三年级第三单元语文(4份)
  • 第三单元教案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6个汉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积累课文 中的好词句.好段落.做一次写自己的习作练习.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跟同学交 流读书后的感受.能根据单 ...

  • 分析当前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分析当前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与学的问题,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而设计的一套系统过程.它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落实教学理念和指导教学行为的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

  •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教案
  • 一单元 二.比一比组成词. 聚( ) 增( ) 翩( ) 漾( ) 骤( ) 曾( ) 篇( ) 羡( ) 稻( ) 符( ) 胀( ) 剪( ) 蹈( ) 付( ) 张( ) 箭( ) 堂( ) 倦( ) 咏( ) 宾( ) 裳( ) 圈 ...

  • [行政职业能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研究
  •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行政职业能力>这门课程的讲授需要我们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同时,使二者良好结合,从而达到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Abstract:With the ...

  •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实施课改过程中数学科目的变化最大,刚刚实施的时候出现了“老师教不了,学生学不会”的现象,后来经过不断的培训学习这种局面渐渐的没有了,推开教室的门走进课堂,发现数学课上少了示范课、研讨课、交流课、合格课的浮躁与繁杂, ...

  • 南辕北辙说课
  • <南辕北辙>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说学情 <南辕北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却是朝向北方.别人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人们用"南辕北辙"这句成语,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 ...

  • 南辕北辙阅读答案
  • 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文章,回答下列各题(6分) 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 ...

  • 第九课第二课时 南辕北辙
  • <南辕北辙>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我会识记文中"辕.辙"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盘.缠等"7个生字. 2.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理解文中的寓意. 二.学习目标 第一关: 看拼音写汉字,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