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

《碳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本节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几种碳单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形成“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存在巨大差异”的观点,这节课在此基础上继续质疑“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是否也有巨大差异呢?”让学生提出猜想,教师通过一个个实验予以验证。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点: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分析与归纳。

教学资源与设备:

教具准备:

(1)仪器:试管(大小各1支) 、铁架台、酒精灯、网罩、药匙、带导管的橡皮塞;

(2)药品:木炭粉、CuO 粉末、澄清石灰水。

多媒体资料:

电脑图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flash 动画

课程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金刚石、石墨、C 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那它们的化学性质呢?

[过渡]在了解了单质碳物理性质后,本节课重点了解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碳的化学性质

资料: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 例:出示电脑图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设问]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例:木制电线杆在埋入地下以前,常将表面烧焦。

[学生讨论原理]木材埋入土里,遇水很容易腐乱。表面烧焦变成木炭后不易腐乱。

[板书]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设问]若升高温度,又如何呢?

[回顾提问]一定条件下,碳不能跟其他物质反应吗?

[学生板演]C+O2CO 2

[讲述]这是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若氧气不充足,产物是否相同呢?

[思考]冬季人们为了御寒,常将门窗紧闭,用煤炉来取暖,但往往会发生中毒事故,这是为什么?

[讲述]这是因为当氧气不充足时,碳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它会引起人体中毒。为了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取暖时要注意室内通风,使碳完全燃烧。

[总结板书]2.高温下,碳能跟多种物质反应。

(1)跟氧气反应:C+O2CO 2(充分燃烧)

2C+O22CO(不充分燃烧)

[小结]化学反应中,即使反应物相同,如果反应的量不同,那么生成物也可能不同。

[分析]:碳与氧气质量比不同时的气体产物。

[讲述]生活中煤的主要成分就是碳单质,用煤做燃料就是利用碳的可燃性。

[引导]碳在高温时还有重要的性质。

[活动与探究]把经过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如图) ,用酒精灯(可加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师演示,生观察现象并分析。)

[播放木炭还原氧化铜的flash 动画,让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到装置中的变化

]

[学生活动]

[交流]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分析得产物为二氧化碳、铜。

[提问]做这个实验我们应该用哪种实验装置?

[讨论交流]反应物是两种固体,并需要加热,所以采用固固加热型的实验装置。——与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相同。

[提问]加热时应注意什么?

[交流]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设问]上述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条件都已确定,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板演]

[板书](2)跟某些氧化物反应 2CuO+C2Cu+CO2↑

[分析]从化学式看CuO 转变为Cu ,发生了什么变化? 是谁导致了这种变化?

[讨论回答]CuO转变为Cu 失去了氧,是碳夺走了CuO 中的氧。

[讲解并板书]3.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还原性:能夺走含氧化合物里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讲解]焦炭在工业上可用来炼铁:2Fe 2O 3+3C

[归纳]:利用碳单质的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

[请问]: 4Fe+3CO2↑

这个反应是否是还原反应? 若属于还原反应,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回答]此反应是还原反应,其中碳具有还原性。

这个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若属于氧化反应,哪种物质具有氧化性?

[回答]此反应是氧化反应,其中氧化铜具有氧化性。

[归纳]: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高温的条件下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最后总结出了还原反应及还原性的概念,并分析了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与思考:

继承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C 60分子后,1991年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管状的碳单质——纳米碳管。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常温下C 60分子和纳米碳管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简要说明理由。

(2)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C 60分子和碳纳米管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板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高温下,碳能跟多种物质反应。

(1)跟氧气反应——可燃性(做燃料)

C+O2CO 2(充分燃烧)

2C+O22CO(不充分燃烧)

(2)跟某些氧化物反应——还原性(治炼金属) 2CuO+C2Cu+CO2↑

3.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内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还原性:能夺走含氧化合物里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教学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得较好。教师的演示实验结合flash 动画,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观察更加细致入微,有效地突破了本节的重难点。教学中始终坚持“设疑——讨论——分析——归纳”这一教学模式,实验与探究在其中起到画龙点眼的作用,学生思维、观察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不足之处是备学生的内容略显不足,提醒教师在以后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充分体现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相关文章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年第1-12期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年第1-12期 第1.2期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化学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的有机整合--"苏教版"<化学1>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王祖浩//01.02-03 化学教学中学生元 ...

  • 化学教学大纲
  • <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化学 英文名称: Chemistry 总学时: 144 理论 132 实验 12 适用专业: 五年制大专护理-药学-检验-影像 开课学期: □春季学期 √秋季学期 课程考核: □ ...

  • 化学微格课教案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微格课教案 化学教学中导入技能的基本类型 <化学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190143102 课程性质: 教师教育类必修课 教学对象: 化学专业本科学生 学时学分: 34学时 2学分 编写单位: 化学系 编 写 人 ...

  •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
  •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一.考情综述 (一)历年真题分析 1. 试卷结构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笔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试时长120分钟,卷面分值150分,分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诊断 ...

  • 秋季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计划
  • 都安县大兴中学教师 杨 巍   九年级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 ...

  • 2010年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第一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已完成了第一单元至第六单元以及实验部分的内容,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编 ...

  • 关于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 关于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云阳县向阳初级中学 杨洪 论文类别:中学化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实验操 ...

  • 化学教师工作计划
  • 学年第二学期化学学科教研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新课程改革为本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完成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试验,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组织学习工作。 针对我省新高考“3+2方案”,加强高考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 ...

  •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8篇
  •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用重要地位,化学式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课堂中穿插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初三学生来讲,化学是一门新学科.对于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 ...

  • 化学课例研修心得
  • 通过化学化学网络研修,我在教学的有效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于化学学科,学生能够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取得明显的学习收获,并在学习之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这就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内涵。 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