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蒋经国先生的信(正稿)

九年级语文 课题:致蒋经国先生的信

学习目标:

1、掌握说理与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2、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激发爱国情感。

1、识记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2、充分认识中国完全统一的历史步伐无可阻挡。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七子之歌》,并说出抒发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 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 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

这深情的歌声,敲打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它是民族的悲愤,是游子的呼唤。当歌声回荡在祖国的天空时,我们还有许多遗憾,虽然民族屈辱已经洗刷,但祖国统一大业还未完成,一湾浅浅的海峡却深深阻隔着两岸的中国人。1982年7月24日,一直为统一大业奔走的廖承志先生给当时在台湾的国民党中央主席将经国去了一封信。

二、预习导学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把晤w ù 咫尺zh ǐ 悖谬b èimi ù 难辞其咎ji ū 同捐前嫌xi á 苟同g ǒu 珍摄sh è 东隅y ú 毋庸赘言w úy ōngzhu ì 未雨绸缪ch óu m óu

2、了解作者及蒋经国先生

廖承志:(1908—1983)廖承志: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祖国的统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成为著名的国际和平战士。

蒋经国:(1910-1988)蒋介石长子,1949年去台湾,台湾高层领导人物,1978年—1984年连任台湾当局“总统”。

3、写作背景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共逐渐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由过去强调武力解放台湾改为“和

平统一,一国两制”,并大力倡导加强两岸人民往来,通过政治谈判实现国家统一,在岛内和海外产生了空前热烈的反响,对国民党僵化的大陆政策形成强大冲击。

以廖承志公开信为切入点,在中共和平统一政策的推动下,经过两岸的共同努力,海峡两岸持续了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了。

4、关于书信

书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就是用于私人交往的一般书信和用于公事交往的专用书信 专用书信与一般书信基本相同,

一般书信的格式:

1、称谓 2、问候 3、正文 4、结尾语 5、署名 6、日期

三、整体感知课文

1、看影像(课文朗读),摘抄的描写民族感情或爱国主义的句子,感受这些感情的朴素与宝贵,激发自己的情感。

2、解题:“致”是什么意思?.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3、思考:这篇文章旨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贡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的?

4,分析课文结构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

第三部分:(3-6)

第四部分:(7)

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质疑

1、让学生说出文中作者对蒋经国及台湾的何种情感。

2、思考:作者一方面申明大义晓之以理;一方面对蒋经国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进行了反驳,作者反驳了哪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反驳语言有何特点?

3、一些词语从本身来说并无特殊之处,但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瞬”表达作者的对时间流逝的追忆,很形象。提问:“期期”有什么用法?

4、分析作者对于细节处理的妙处。

五、合作交流,分析课文后半部分

1、文中“愿弟慎思” “望弟再思” “渴望三思”这三句话对内容的推进和感情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

2、作者为何特意举出蒋介石的骨灰迁址的事情? 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含意?

3、总结:作者通过许多小事情或细微的地方来不断推进文章的内容,并逐步铺开感情。

4、组织学生讨论,理解在课文中的许多独特而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认识到在文章中综合运用写作手法对形象化表达作者所要刻画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5,点拨提升,理解文章中心。

这是一篇反映作者个人感情与爱国主义的好文章。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却从细微处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和讲解,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和书信浓缩人生精华的思想。教师在讲解和引导的过程中应当与学生一样,始终处在爱国主义者的角度,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各抒己见,畅谈他们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和体验。书信

的内容短小精悍,抓住细微处,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所在。

六、自测互评

1、体会下面的字词,正确掌握其用法。

咎 咫尺 震慑 悖谬 苟同 同捐前嫌 巧言令色 未雨绸缪

2、“外人巧言令色”中的外人的意思是什么?

3、思考教材第106页第三题,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1)、局促东隅,终非大计。

(2)、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

(3)、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

含义:

(4)、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

4、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理解,说说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劝说蒋为和平统一作贡献。

附:行文思路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

廖承志

追忆历史一谆谆劝诲——展望未来——慰问语


相关文章

  • 读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感最近在看蒋经国的传记
  • 读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感最近在看蒋经国的传记,想起了:胡适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建国前:在学术上,我对胡适是及其崇拜的:胡适及其时代的人能取得那样的成就,和他们的教育水:胡适一生坚持做无党派人士:国民党败逃台湾后,当然胡适先生还 ...

  • 国共之间的特殊人物徐君虎
  • 徐君虎(1906-1995),表字筠甫,湖南省新宁县人.1925年,徐君虎在武昌旅鄂湖南中学毕业后考入广东国民党第二军官学校:年尾,被选送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读书.同班同学有邓希贤(邓小平).左权.傅钟.张闻天.周小舟.屈武.蒋经国等.194 ...

  • "四大家族"后人今何在
  • 蒋家:远离政治,学做平民 蒋经国和蒋方良夫妇一共育有四个孩子,即长子蒋孝文.长女蒋孝章.次子蒋孝武和幼子蒋孝勇.蒋经国的三个儿子,都英年早逝,是蒋家政治豪门中最悲伤的一幕.这也使蒋家从第三代开始,都决定为下一代选择低调的生活,就如同蒋孝勇的 ...

  • 2005年连战北大演讲
  • 连战:尊敬的闵主任委员.副校长.陈主任,各位贵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安.今天我和内人偕同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起来到北京大学,非常荣幸.在这里首先向各位表示感谢.北京大学的校址,刚才我了解到,就是当年燕京的校址,我的母亲在三十年代在 ...

  • 先生,陈桥驿·杭州日报
  • 先生,陈桥驿 2014-01-22 陈桥驿 名家谈艺 访天下名家 谈艺术人生 记者 郭 琳 文 王 浩 摄 不吐不快时,他清瘦白皙的手在空中一挥,划出一个弧度,带过一阵微风.91岁的老人,眼睛仍然黑白分明.那里面是同水和书打了大半生交道的清 ...

  • 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山导游词
  • [导游内容] 溪口镇简介一>武岭门一>奎阁凌霄一>小洋房->蒋氏故居->玉泰盐铺一>摩诃殿一>蒋母墓道一>御书亭一>锦镜池一>千丈岩瀑布一>妙高台一>雪窦寺一>将 ...

  • 兄弟相争!揭秘蒋经国是用什么手段剥离蒋纬国的军权的
  • 杨帆远航/文 这几天写了几篇关于蒋氏家族的文章,很多人说我在胡扯,其实真没有,因为很多隐秘事件都是已经被人揭发出来,被公开发布后,杨帆才从找到的资料中,加了些自己的分析,然后写成文章的.就如蒋纬国的第一任老婆死因,蒋经国情妇为什么惨死? 在 ...

  • 李敖骂完台湾骂美帝,难道是社会主义者?
  • 丁咚 文 台湾作家李敖本月26日将再次登陆,参观上海世博会以及杭州<富春山居图>和<印象西湖>,游览西湖,"顺便"送儿子李戡上北大. 这是继五年前,他访问大陆之后的又一次访问.鉴于其在台湾文坛的重 ...

  • 胡适的双重身份
  • 作者:李村 上海文化 2014年03期 1949年美国政府发表<对华关系白皮书>,决定彻底抛弃国民党政权之后,国民党驻美外交官几乎都"忍气吞声",不敢去做任何辩解.只有胡适站出来替蒋介石辩护,说国民党的失败是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