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金华中学 路璐

第一课时 溶液的形成

教学目标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实验准备

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 教学过程

活动与探究(一)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 药品:食盐、糖、硫酸铜晶体、水 仪器:玻璃棒、100 mL烧杯三个、药匙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的特征有哪些?

糖水,糖是溶质,水是溶剂。医生打针时的药是溶质,蒸馏水是溶剂。医生用的碘酒,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活动与探究(二) :

药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 仪器:药匙、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现象:碘不溶于水中,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中;但碘能溶于汽油中,高锰酸钾不能溶于汽油中

结论: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

活动与探究(三)

药品:酒精、水、高锰酸钾溶液 仪器:试管一支、胶头滴管

①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②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③液体与液体互溶时:多者为溶剂,少者为溶质,一般情况下水是溶剂。

板书设计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情况不同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情况也不同 3.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4.液体和液体形成溶液时:量多的称溶剂,量少的称溶质。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二、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乳化现象定义及应用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教学重难点

乳化现象定义及应用

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如果衣服上沾到小油滴怎么办?

活动与探究

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 仪器:试管两支、胶头滴管

什么是乳化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它们溶于水时是放热还是吸热呢? 并画出所设计的实验简图。

溶解时发生了两种变化:

1.溶质的分子向水中扩散:放热。

2.溶质分子(或离子) 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离子) :吸热。 小结: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升高。

第三课时溶解度

教学目标: 1、 2、

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教学重点:建立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氯化钠呢?物质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一定量的水中究竟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溶质呢?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 讲授新课: [活动与探究一]

[活动与探究二]

提问: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吗?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 小结:说明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是无法无限溶解某种溶质的。而随着外界条件(温

度、溶剂的量等)的改变,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讲解: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已经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

溶液,反之则是不饱和溶液。

引导分析:在这个实验中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从改变温度、溶剂的量引起溶

解情况发生的改变上来分析)

小结: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变的。

只有在指明“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总结: 作业:

第四课时

讨论:P35页——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用的水都是20mL ,其中溶解氯化钠和

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同?

分析、讨论:由此可见,当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时,最好要注意什么?除

此之外,还要附加什么条件?

设问:用一杯水和一盆水来分别溶解糖和食盐,你能判断糖和食盐谁溶解得多

吗?

小结:我们把一定温度下,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溶解度。

讨论: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这句话如何理解?

分析: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 阅读:P36页:溶解度的相对大小。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P37页:资料

讨论:为什么用银器皿盛放的食品不易腐败?

讲解:我们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读表:P36页表9—1

指导绘图:根据表9—1,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讨论〈投影〉:

1.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和85℃时的溶解度 。 3.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小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过渡:前面我们所讲的都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是

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讨论:1.P38页讨论

2.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讨论: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小结: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吗?

课堂练习:课后习题 作业: 教后:

第五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

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重点:溶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以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

的溶液

教学难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的引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活动与探究一]: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mL 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 、1g 、1.5g

红糖。

讲授新课:

设问:如何判断溶液的浓与稀?是否精确?

讲解:在实际应用中,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如在施用农

药时,过浓会毒害农作物,过稀不能有效地杀虫灭菌。因此我们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

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我们主要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

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质的质量分数=

m 质

100%〈讨论〉 m 液

在前面所做实验中,三种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活动与探究二]: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

设问:

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这样的溶液,我们会配制了。那如果告诉你一定量的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你会配制吗?

投影:欲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该如何操作?请你试一试。 小结:配制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所需仪器:

溶解:烧杯;玻璃棒 注意事项: 总结: 作业:新学案 教后:

第六课时

过渡: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同学们已学会了使用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那么你

能用公式来解这题吗?

投影: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或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例题一:题目略 解:溶质的质量分数=

m 质

100% m 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150Kg×16%=24Kg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150Kg-24Kg =126Kg

答:配150 K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24 Kg氯化钠和126Kg 小结:将学生讨论的解决问题方法进行更正、完善,进行板演 投影:

练习题:配制500mL 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3), 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讨论:与例题1相比,两题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分析小结:共同之处都是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需溶质和溶剂各多少。不同

之处在于本题中涉及到了密度问题。需用到密度公式:m=ρv

评价:引导学生指出错误并及时纠正。 投影: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例题2:把50g 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

要多少克水?

讨论:解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

分析:抓住关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追问:如果把50g 换成50mL 那么还需什么条件才能解题? 投影: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题3:100g 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g 锌完全反应。试计算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

分析:这种与化学方程式结合起来的题目怎样来寻找溶质溶剂溶液的量呢? 解:设: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 4=ZnSO4+H2↑ 65 98 13g x

6598

= 13g x

x=

98⨯13g

x=19.6g 65

溶质的质量分数=

19. 6g

⨯100%=19。6% 100g

答: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小结:对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步骤。 随堂检测: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

小结:本课题所学知识主要有哪几个方面?其中计算的类型有哪几种? 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的计算。 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4.计算类型有三种 作业: 教后:

第七课时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知道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知道酸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酸及其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4) 通过浓硫酸腐蚀性和浓硫酸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实验及

生活中安全意识。

5)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教学重点:

①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②常见酸物理特性的探究。

③认识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物质

教学难点:

常见酸物理特性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酸碱指示剂 探究实验:分别在下表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观察溶液的颜色并

小结:石蕊和酚酞的变色规律:紫色石蕊遇酸变色,遇碱变色;

无色酚酞遇酸变色,遇碱变色。 (二)常见的酸

1. 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教师演示实验

10-2,学生观察并记

思考并完成

(1)打开浓盐酸瓶口出现,是因为。 (2)浓硫酸具有,在实验室常用它做。 (3)人体胃液里含有酸,可帮助消化。

(4)浓盐酸敞开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浓硫酸敞开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5、浓硫酸是一种液体,具有性,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具有性,可以使纸张、木材炭化。

6、浓硫酸溶于水时热量,在稀释时一定要把沿器壁慢慢注入里,并不断搅拌。 7、若不慎在皮肤上溅了一些浓硫酸,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先,然后 。

二、达标检测

1. 无色酚酞试液及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的酒精浸出液遇到酸或碱溶液,也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1)上表列出的五种物质中,不能

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有(填名 称) (2)小明在厨房中取少量白醋滴入

大红花的花汁中,

他看到的现象为。 为什么?。

3. 写出下列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式

盐酸,硫酸,碳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硝酸,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反思小结: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明白了哪些道理? 板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

一、常见的酸和碱

1. 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碳酸、醋酸等

2.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铝、氨水等 二、酸碱指示剂

1. 酸碱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2. 变色规律:

3. 用酸碱指示剂可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1)掌握几种常见的酸的化学性质。

2)知道酸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酸及其溶液。 3)知道不同的酸为何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教学重点:

常见酸化学性质的探究。 教学难点:

知道不同的酸为何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 石蕊遇酸变色,遇碱变色;酚酞遇酸变色,遇碱变色。

2.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发生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而位于后面的金属则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3. 一根光亮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可观察到,相关反应方程式为。 精讲点拨

由此可见,稀盐酸和稀硫酸在性质上是有些共性的: 1. 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

酸能使色石蕊试液变色,色酚酞试液色。

2. 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 + 酸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Zn + H2SO 4 -- Fe + HCl — 金属跟盐酸、稀硫酸反应的规律:排在氢前面的。

3. 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金属氧化物 + 酸盐 + 水 (复分解反应)

Fe 2O 3 + H2SO 4 -- CuO + HCl ---

讨论:为什么盐酸和硫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生阅读P 57内容) 酸的定义: 达标检测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锌和稀硫酸反应:

(2)用稀硫酸除铁锈:

除锈时间不能过长的原因:

(3)用稀盐酸除水垢,盐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的方程式为: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反思小结: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明白了哪些道理?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

一、常见的酸的化学性质 1. 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2. 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3. 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4. 与碱的反应 5. 与盐的反应

二、为什么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1. 知道几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的化学性质。 2. 知道碱溶液解离出的阴离子,为何不同的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3. 知道碱有很多重要的用途。 教学重点

知道几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知道碱溶液解离出的阴离子,为何不同的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 正确书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硫酸亚铁 碳酸钙

2. 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用方程式表示) (二)自主学习 一、常见的碱

总结:(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①色体,能吸收空气中水分而。②溶于水,溶解时大量热。③氢氧化钠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且有强烈的性。 (2)NaOH 俗称、、,是因为具有。 (3)氢氧化钠可做干燥剂, 是因为。

(4)氢氧化钠必须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5)氢氧化钙俗称或。由 制取熟石灰,相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6)熟石灰的水溶液,俗称。

(7)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色固体(粉末),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有性,水溶液有滑腻感。 (三)合作探究

请按照教材P57页图10-10的改进装置,根据[实验10-9]的内容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从图10-11和动画我们可以看出,盐酸、硫酸等酸溶液都能解离出氢离子(H +),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溶液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OH —),正是由于这种结构上的相似,所以不同的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也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二、碱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碱有相似化学性质原因(即碱的定义) :

⑴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色,无色酚酞试液变成色。 ⑵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a(OH)2 + CO2 — NaOH + CO2 - -

(四)达标检测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 盐酸和铁锈的反应。 2.盐酸除水垢的反应。 3. 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4.火碱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反思小结: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明白了哪些道理?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

一、常见的碱的化学性质 1. 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2. 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3. 与碱的反应 4. 与盐的反应

二、为什么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NaOH + SO 2

第十课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

(1) 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并初步理解盐的概念。 (2)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 中和反应 1、 活动与探究

[演示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先后倒入少量NaOH 和稀HCl 溶液,振荡。 [设疑]:无色的NaOH 和HCl 混合在一起,它们之间是否能发生反应呢? [讲解]:从实验中,我们无法看出NaOH 和HCl 是否发生了反应。 [设疑]: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个反应是否发生了?

酸和碱是两类不同的物质,如果将这两类物质放在一起,它们会发生反应吗? (1)、取一个50ml 烧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2)、往1中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 (3)、分组观察现象,讨论结果并派代表汇报。

[学生活动]:学生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颜色变化现象的原因。

通过实验证明:加入酚酞进行判断NaOH 和HCl 是否发生了反应。 [设问]:在溶液恰好变为无色的时候,溶液的酸碱性是怎样的呢?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溶液可能为酸性或中性。

[设问]: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知道酸碱之间可以发生反应,但生成了什么物质呢?现在蒸发皿上的物质是什么?是NaOH ?是HCl ?还是其他物质?为什么? [学生活动]: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上,使液体蒸发,观察蒸发皿上的现象。

现象:蒸发皿上出现白色粉末。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是NaCl 。(若蒸发前溶液的颜色为红色时,则在蒸发皿是上的是NaOH ,现蒸发前溶液的颜色为无色,则NaCl 。) [小结]:NaOH + HCl === NaCl + H2O

多媒体展示:中和反应的实质(借助FLASH 动画展示反应过程)

[过渡]其它的酸和碱之间也能发生类似的情况。

例如:石灰水与盐酸反应:Ca(OH)2 + 2HCl===CaCl2 + 2H2O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2NaOH + H2SO 4===Na2SO 4 + 2H2O [学生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 (1)、Cu(OH)2 + H2SO 4 (2)、Fe(OH)3 + HCl

[思考讨论]:NaCl 、 CaCl 2、Na 2SO 4、CuSO 4、FeCl 3的组成特点 它们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小结]: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上述三个反应都生成盐和水,我们把这类化学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即:酸 + 碱 ==== 盐 + 水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废水 3、 用于医药 [练习]:

1、胃酸过多的病人常内服含Al (OH )3

2、下列必须通过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C ) A. 锌粒和稀硫酸 B. 铁锈和稀盐酸

C.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D. 大理石和稀盐酸 六、板书设计: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 + 碱 ==== 盐 + 水

2、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 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2. 处理工厂的废水 3. 用于医药

第十一课时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教学目标

认识用pH —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学会用pH 试纸测量物质的酸碱度的操作技能 明白测量溶液酸碱度对生产的意义,认识到溶液酸碱度在科研和日常生活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探究pH —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及测量的操作技能 溶液酸碱度在科研和日常生活上的应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浓的白醋要比稀的白醋酸味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用化学方法来检验? 一、思考:

1. 两种溶液的酸性不同,为什么滴入石蕊试液后颜色却一样? 2. 应如何测定和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指出:石蕊和酚酞能指示溶液的酸碱性,但却很难指示

在白醋和稀释后的白醋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观察实验现象:都变红色。

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最常用的是pH 。 投影:

pH 的取值范围以及pH 试纸的使用方法。明确pH 的意义。 二、提出问题:

现有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pH 试纸等实验用品,你怎样设计实验去研究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的关系? 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探究,重视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规范化要求,保证实验安全进行。

分析实验现象,讨论交流自己从中发现的规律:①酸性溶液pH

pH=7,③碱性溶液pH>7 三、深化思维:

请同学们将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三次,测三次稀释后所得溶液的pH ,进行对比,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分组实验,讨论交流自己从中发现的规律:①酸性溶液pH7,pH 越大碱性越强。 活动体验:

指导学生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说明它们的酸碱性 四、提出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学头发有光泽,而有的同学头发发乌,有的同学头发发丝很容易拉断,但只要换一换洗发水,就会有所改变。原因在哪里呢?我们知道不同牌子的洗发水的pH 不同。那么是不是不同pH 的洗发水对头发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呢?请同学们对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思考:

1.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 2.对你选择洗发液有什么启示? 碱性强的液体会对头发造成伤害。 要选择弱酸性或中性的洗发液。 [板书设计]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1.pH 试纸的使用方法 2.pH 的范围:0 — 14 3. 常见溶液的pH

4. 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时 盐

知识目标:

1. 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 了解盐类的化学性质。

3. 通过食盐的制作过程,了解怎样综合运用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掌握分离、

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过程

食盐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没有它食之无味。 能不能说,“食盐是盐,盐就是食盐”? 这句话是错误的,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CuSO 4、KNO 3、NaNO 2等。生活中的盐除食盐外,常见的还有Na 2CO 3、NaHCO 3、CaCO 3等。仔细观察这些盐的组成发些:它们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一、盐:。

1. 氯化钠 化学式:NaCl 俗名:食盐

食盐是一种白色颗粒状固体,易溶于水,有咸味。食盐由精制盐、KIO 3和抗结

剂组成,食盐是一种混合物。食盐是盐中的一种。

2. 氯化钠的生理作用

食用的氯化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钠离子,: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氯离子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补充食盐可补充出汗、排尿等排出的氯化钠。需注意的是不能长期过量食用食盐,而钠离子摄入过少会使钾离子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稠,皮肤变黄。

上世纪40年代关于食盐摄入过量是高血压发病率高的说法,最近出现了质疑。 有研究指出:易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是饮食中的钙和钾过低,而不是钠摄入量过多。并认为,为预防高血压而采取的低盐饮食,可能会影响其它营养元素的摄入,因此低盐饮食不是无区别地对所有人都适合。

3. 氯化钠的用途:

生活中作调味品;腌制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 交通上用于清除公路积雪。

4. 氯化钠的分布:海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外,盐湖、盐井和盐矿中也蕴藏着氯化钠。

5. 食盐的提取

提取自然界中的氯化钠:将海水、盐湖、盐井中的水,先蒸发其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再蒸发,食盐就会析出。这样制得的食盐中有很多杂质,又叫粗盐。

二、粗盐的提纯

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1. 溶解; 2. 过滤; 3. 蒸发; 4. 计算产率。 【实验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 【探究步骤】

1. 溶解。①称取5g 粗盐;②量取5mL 水。注意:逐渐加入并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

称取粗盐 / g 剩余粗盐 / g 溶解粗盐 / g 5 1.7g 3.3g

2. 过滤。注意:①一贴、二低、三靠;②如果浑浊再过滤一次。

3. 蒸发。注意:①要不断搅拌;②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的时候,停止加热。

4. 计算产率。计算提纯后的氯化钠产率。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

溶解粗盐 / g 精盐 / g 精盐产率 / g 3.3g 2.2g 67%

三、过滤的操作步骤: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一般在将滤纸贴在漏斗壁时用水润湿并挤出气泡,因为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一是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时,烧杯口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二是玻璃棒下端要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边;三是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综上所述,上述实验中,有三处用到了玻璃棒,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1. 溶解操作: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

2. 过滤操作:引流,导引液体流进过滤器;

3. 蒸发操作:搅拌,使滤液均匀受热,以防滤液溅出。 解题警示:

1.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为什么? ) 2. 过滤后的水是纯水吗?

3. 过滤操作主要去除水中的什么杂质?

小结: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沉淀、过滤。

分析与思考: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有以下几种可能:

1. 。 2. 。 3. 。

思考与问题:1.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为什么? )

2. 过滤后的水是纯水吗?

3. 过滤操作主要去除水中的什么杂质?

小结:除去溶液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课堂练习】1. 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有益人体健康。茶多酚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热水,易氧化变色,略有吸水性。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步骤可简述为:

1过滤,操作○2蒸发。 (1)请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名称,操作○

(2)保存茶叶时注意干燥、密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 B 盐就是食盐,易溶于水 C 盐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体 D 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3. 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它可维持血液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助消化。该盐是( )

A 氯化钙 B 氯化钠 C 硝酸钾 D 碳酸钠

4. 我国某地曾发生把白色工业用盐误当食盐用引起的中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含( )

A KMnO4B NaCO3C NaNO2D MgSO4

5. 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B 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

C 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D 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2/3

第十三课时 盐

碳酸钠 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一、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1. 碳酸钠 化学式:Na 2CO 3。 俗名:纯碱、苏打。 用途: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

2. 碳酸氢钠 化学式:NaHCO 3。俗名:小苏打。 用途:蒸馒头时刻用它作发酵粉,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但不能治疗胃溃疡。 3. 碳酸钙 化学式:CaCO 3 大理石、石灰石、珍珠、汉白玉、蛋壳等的主要成分。 用途:装饰材料。

回忆与思考: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 3 + 2HCl = CaCl2 + H

H 2O + CO2↑

分析与思考:碳酸钙、

碳酸钠、碳酸氢钠在化学式的组成上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 2气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也能发生

类似的反应?

【实验探究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是否都能产生CO 2?

实验步骤:向盛有0.5g 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mL 盐酸,迅速用带有导管的塞子

塞进管口,并将导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

象。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并分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上述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2

NaHCO 3 + HCl = 2NaCl + H2CO

H 2O + CO2↑

综上所述:1. 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 2气体。

2.CO 32— 或HCO 3— 的检验:取少量未知物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看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如把鸡蛋壳投入稀盐酸的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进一步探究可知是碳酸钙。

课堂练习:完成下列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 碳酸钙与稀硫酸CaCO 3 + H2SO 4 = CaSO4 + H2O + CO2↑ 碳酸钠与稀硫酸Na 2CO 3 + H2SO 4 = Na2SO 4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硫酸2NaHCO 3 + H2SO 4 = Na2SO 4 + H2O + CO2↑

H 2O + CO2↑

二、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

【实验探究2】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试管里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一种难溶物碳酸钙。

Na 2CO 3 + Ca(OH)2 = CaCO3↓+ 2NaOH

这个原理常用作两种碱的相互转化。下面是碳及碳的化合物、两种碱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式:

三、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 诠释:(1)生成物中有水,一眼就看出来了;

(2)气体的生成在初中阶段只有三种: 生成物中有H 2CO 3 = H2O + CO2↑

NH 4OH = H2O + NH3↑ H 2SO 3 = H2O + SO2↑

(3)沉淀的判断只有背会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四、盐的的一些性质

在化学上,把含有相同离子的盐给以一个统称如: NH 4Cl NH 4NO 3 (NH4) 2SO 4 铵盐 NaCl NaNO 3 Na 2SO 4 钠盐

氯化物 硝酸盐 硫酸盐

(1)盐溶液的颜色:铜盐溶液一般呈

蓝 色;铁盐溶液一般呈黄 色;亚铁盐溶液一般呈 浅绿 色;高锰酸钾溶液呈 紫红 色;其它盐溶液一般为 无 色。

(2)酸、碱、盐的溶解性

1不溶外,其余酸都可溶 。

2余均为沉淀

3

氯化物除AgCl 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学生练习 判断下列化合物是否溶于水:

Na 2CO 3AgClBaCO 3MgSO 4BaSO 4Cu(OH)2 (NH4) 2SO 4 Ba(OH)2Mg(OH)2AgNO 3Na 3PO 4

(3)盐的化学性质 ①金属+盐 → 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前金换后金;盐可溶;不用钾、钙、钠。

Fe+CuSO4=Cu+FeSO42Al+3CuSO4=3Cu+Al2(SO4) 3Cu+2AgNO3=2Ag+Cu(NO3) 2 ②盐+酸 → 新盐+新酸

反应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AgNO 3+ HCl=AgCl↓+HNO3BaCl 2+ H2SO 4=BaSO4↓+2HCl

CaCO 3+2HCl===CaCl2+H2O+CO2↑Na 2CO 3+2HCl===2NaCl+H2O+CO2↑ ③新盐+新碱 → 新盐+新碱

反应条件: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CuSO 4+2NaOH=Cu(OH)2↓+Na2SO 4FeCl 3+3NaOH=Fe(OH)3↓+3NaCl

Ca(OH)2+CuSO4=Cu(OH)2↓+CaSO4 3Ca(OH)2+2FeCl3=3CaCl2+2Fe(OH)3↓ Na 2CO 3+Ca(OH)2=2NaOH+CaCO3↓ NH4HCO 3+Ca(OH)2=CaCO3↓+2H2O+NH3↑ (NH4) 2SO 4+2NaOH==Na2SO 4+2H2O+2NH3↑ ④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条件:反应物两者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AgNO 3+NaCl=AgCl↓+NaNO3BaCl 2+ Na2SO 4=BaSO4↓+2NaCl

CaCl 2+ Na2CO 3=CaCO3↓+2NaClBaCl2+ Na2CO 3=BaCO3↓+2NaCl

【课堂练习】

1下面是一些常见盐的俗称或主要成分,其中错误的是( A ) A. 碳酸氢钠——苏打 B. 大理石——碳酸钙 C. 食盐——氯化钠 D. 碳酸钠——纯碱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纯碱不是碱 B. 食盐不是盐 C. 火碱不是碱 D. 盐酸不是酸 3. 现有石灰石、水、碳酸钠,怎样制取烧碱(不能引入其他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CaCO CaO + CO2↑ CaO + H2O = Ca(OH)2

Ca(OH)2 + Na2CO 3 = CaCO3↓+ 2NaOH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

第十四课时 化学肥料

教学目标

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过程 【导入】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用力措施。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化肥。在酸、碱、盐各类化合物中,特别是盐类中,有好多种含有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因而可作为肥料使用。我们把以矿物、空气、水等为原料,经过化学或机械加工制成的营养元素叫化学肥料,简称化肥。肥料按来源可分成:化学肥料和农家肥料。但从作物需

求来看还是分成氮肥、磷肥、钾肥。

一、化肥简介

1. 氮肥:常见的氮肥有CO(NH2) 2、NH 3·H 2O 、NH 4HCO 3、NH 4Cl 、(NH4) 2SO 4、 NH 4NO 3、NaNO

3等含氮化合物。

名称 俗名 化学式 含氮量

氨水 —— NH 3·H 2O 15%~17%

碳酸氢铵

NH 4HCO 3 17%

硝酸铵 NH 4NO 3 35%

硫酸铵 (NH4) 2SO 4 21%

氯化铵 —— NH 4Cl 26%

尿素 —— CO(NH2) 2 46%

氮肥的作用:促使植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 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2. 磷肥:常见磷肥有磷矿粉Ca 3(PO4) 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等含磷物质。

磷肥的作用:促进植物生长, 子粒饱满,增强抗旱能力。

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根系不发达,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3. 钾肥:常见的钾肥有K 2SO 4、KCl 等含钾化合物。

钾肥的作用: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 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缺钾时,茎秆软弱, 容易倒伏, 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 并逐渐焦枯. 4. 复合肥料: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如KNO 3等。 5. 使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 利:促进农作物的增产。

弊:(1)造成土壤、水、大气等环境污染;(2)农产品受污染;(3)危害人体健康。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 一看、二闻、三溶、四烧、五加碱

氮肥 NH 4HCO 3

外观

白、固

NH 4Cl 白、故

磷肥 磷矿粉

钾肥

过磷酸钙 K 2SO 4

气味

溶解性

氮肥

(NH4) 2SO 4

NH 4Cl

钾肥 K 2SO 4

KCl

无味

无味

无味

无味

无味

白、固

KCl 白、固

加熟石灰研磨

注:钾肥在灼烧时,发出爆炸声,其他化肥没有这种现象。

例. 现有下列化肥:NH 4HCO 3、NH 4Cl 、磷矿粉、过磷酸钙、K 2SO 4,请用简单的方法,区别开。

NH 4+ 的鉴别方法:取化合物于试管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微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这化合物是铵盐。或让化合物与熟石灰在研钵中共同研磨,产生刺激性的氨味,则这化合物是铵盐。

CO 32- 的鉴别方法:取化合物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这化合物是碳酸盐。

Cl - 的鉴别方法:取化合物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试剂,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仍不消失,则这化合物是氯化物。

SO 42- 的鉴别方法:取化合物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钡试剂,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仍不消失,则这化合物是硫酸盐。 【课堂练习】1.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NH4ClB. NH4NO 3C. KH2PO 4D. KNO3

2. 下列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能闻到氨气的是( )

A. 氯化钾 B. 硫酸钾 C. 过磷酸钙 D. 硫酸铵

3. 某果农发现他种植的橘树出现生长迟缓、叶色淡黄的现象,经农技人员诊断必须追加相应的复合肥料,你认为应选用( ) A NH4H 2PO 4B NH4Cl C K2SO 4D CO(NH2) 2 4.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铵盐不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B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应尽量多施用 C 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肥效高 D 长期施用硫酸铵、硫酸钾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铵态氮肥一定不能与碱同时施用 B 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C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性物质 D 酸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 6. 给农作物施用下列化肥就能增加两种营养素,这种化肥是( )

A NH4HCO 3B K2SO 4C Ca3(PO4) 2D KNO3

7. 右图是某同学鉴别NH 4HCO 3、NH 4Cl 、KCl 三种

A 甲:熟石灰;乙:稀盐酸 B 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 C 甲:氢氧化钠溶液;乙:水 D 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能力提高】为鉴别NH 4HCO 3、(NH4)2SO 4、KCl 、K 2SO 4四种化肥,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你根据每步实验现象将有关化肥的化学式填写在下图相应的空格中。

有气体产生

无白色沉淀

无气体产生 有白色沉淀

【历史回顾】1. 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下列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 .H 2SO 4、Na 2CO 3、NaCl B .Ca(OH)2、HCl 、Na 2SO 4 C .NaOH 、H 2CO 3、NaCl

D .H 2SO 4、NaOH 、Na 2CO 3

2. 如右图所示,瓶中X 为固体,当把滴管内的液体Y 滴入瓶中,导管口一定没有气泡产生的是()

3.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Cu 粉 NaCl NaOH O 2

杂质 Fe 粉 泥沙 Na 2CO 3 水蒸气

除去杂质的方法

用磁铁吸出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滴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4.. 将Ba(NO3) 2、NaOH 、H 2SO 4、K 2CO 3四种无色溶液编号甲、乙、丙、丁,并两

A .Ba(NO3) 2、NaOH 、H 2SO 4、K 2CO 3 B .H 2SO 4、K 2CO 3 、Ba(NO3) 2、NaOH C .NaOH 、Ba(NO3) 2、H 2SO 4、K 2CO 3D .H 2SO 4、Ba(NO3) 2、NaOH 、K 2CO 3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第十五课时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 2、 3、

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 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通过计算,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经氧化为人体提供能量。

教学重难点;

1. 有关蛋白质的学习。 2.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3. 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牛奶、大豆中主要含什么营养物质?你还知道哪些营养素? 讲授新课: 一、蛋白质

指导阅读:阅读课本,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蛋白质?

2.哪些植物含丰富的蛋白质? 3.蛋白质由什么构成?

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

4.血红蛋白的作用和形成 6、酶是蛋白质吗?有什么作用? 7. 哪些食物含丰富的蛋白质?

8. 青少年为什么需要补充较多的蛋白质?

练习:1、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多少能量?50g 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多少能量?

2. 指导计算:教材P89的课堂练习 讨论:

1.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

2.有人用甲醛水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并出售,这样做有什么危害? 小结:

1.青少年不能吸烟;

2、甲醛有毒,不可用来浸泡水产品。

讨论:六大营养素中除蛋白质外还有哪些富含能量? 二、糖类

指导阅读:阅读课文,并列表比较讨论有关问题: 分类 化学式 主要作用 存在

课堂练习:教材P93的课堂练习。 三、油脂

阅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油脂是一个概念吗?

2、常见的油脂的主要分类是什么?

3、油脂在人体中完全氧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4、油脂的作用是什么?

过渡: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富含能量,但营养素中也有不含能量,但对健康也很重要,如:维生素。 四、维生素

阅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维生素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2.哪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3.缺乏维生素A ,会引起什么病? 4.缺乏维生素C ,会引起什么病?

小结:多吃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预防疾病。 总结: 作业: 教后:

第十六课时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教学重点难:

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保健药剂的广告语中常出现补钙、铁、锌、硒、碘等,这里的钙、

铁、锌、硒、碘是元素还是单质?人体为什么要补这些化学元素?它们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4- P95,并出示下列问题:

1.组成人体元素约多少种?它们以什么形式存在?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2.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别?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5- P97,巡回指导和检查

叙述:人体缺乏一些元素和会得营养不良或患病,大家看,有一位同学就患病

了。请同学们帮这位病人诊断一下他得了什么病?(出示图片) 过渡:又有一位驼背的“小患者”愿意上台让同学们帮助诊断他得了什么病? 设问:同学们,当医生不能只看病,不开药,请问要补钙、补碘,应该分别补

充哪些食物?

讨论:组织并指导学生讨论教材P97的讨论栏目。

深入讨论:怎样才能使你不缺乏以上一些必需元素?

【小结】: 【作业】: 【教后】:

第十七课时 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

1、会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3、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教学重点

1. 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 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 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 教学过程

活动与探究:指导学生填写教材P99的“活动与探究”中的表格;并利用实物投影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比较和讨论。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9- P100,并依次出示下列问题:

1. 化合物分哪两大类?它们有什么区别? 2.C 、CO 、CO 2、CaCO 3等是有机物吗?为什么? 3.为什么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过渡: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用有机高

分子制成的材料称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又分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的用途很广,下面一起来研究: 二、有机合成材料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0- P102,并依次出示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什么是合成材料?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怎样形成的?链状和网状有什么区别

[活动与探究二]:演示实验12-1,边做边讲解注意点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

依次出示下列问题,指导学生回答:

举例说明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和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性质相同吗? 指导讨论:1.指导讨论教材P101的“讨论”栏目。

2.举出常见塑料的名称和用途?

投影:实物投影一张服装标签,让学生讨论各标记的含义,

特别是纤维的种类,引导学生讨论和举例说明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各有什么性能?洗涤熨烫时的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上堂课学习了哪几种合成材料?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引入课题:这节课学习另一种合成材料——合成橡胶。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的文字和有关合成橡胶用途的插图,并介绍

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比较,具有的优良性能。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 P105的文字和有关塑料等的插图。 投影:学生课前调查的有关“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以及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

让学生评判是否合理?

展示:展示学生收集的标有“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塑料制品,请学生讨论

回答各标记的含义。

投影:投影学生从网上下载的合成材料(如:新型塑料)发展的新成就。例如:

淀粉塑料、导电塑料、塑料回收等图片。

组织辩论:将学生分成甲(正方)、乙(反方)二大组,正方的论点是“塑料的

利”,反方的论点是“塑料的弊”。挑选二位支持人以及双方的组长,课前进行指导。

辩论过程中组织好纪律,有时作一些指导。

投影:多媒体投影“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新型合成材料的图片。最后,呼吁大

家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 【总结】: 【作业】: 【教后】:


相关文章

  • 九年级化学下册最新163模式教案(人教版)
  •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 1 2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 3 4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 5 6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 7 8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 9 10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 11 12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 13 14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 15 16 九 ...

  •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拓展性课题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
  • 例1 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其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 ①牛奶 ②酒精 ③泥水 ④澄清石灰水 ⑤钡餐 ⑥盐酸 选题目的:本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判断. 思路分析:解题的关键要从特征上去区别溶液.悬浊液. ...

  • 六年级科学下册 污水和污水处理3教案 教科版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6.污水和污水处理 一.教材简析: 教材首先点出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聚焦水污染问题.三幅图展现了人类活动造 成水污染的情景.造成水污染的可能还有农药.养殖业的废物等. 内容 ...

  • 三年级下册科学_2
  •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年 月 日 年 级 上课教师 教学目标 三 课 题 第 一单元 课时 1 5 有趣的磁铁 课型 新授 1.能用简单器材做 ...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苏教版)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在正确的答案后打"√" mǔqīn ( ) lúwěi ( ) 母亲 芦苇 mǔqin ( ) lúwéi ( ) chán kuì( ) lǜyōuyōu( ) ...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教材简析] "感受生活的甜美和幸福,知道祖国的春天来之不易"是本组教材的专题. "识字6"展现了几幅现实生活的美丽风景图,让孩子感受生活环境的美好. 课文<吃水不忘井人 ...

  • 2013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教案-百度文库
  • 2013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教案-百度文库2013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加书签 收藏 下载 跳至底部↓ 阅读:3845次 大小:40KB(共40页) Lesson 1 On the Farm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正确地听. ...

  • 6月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  本期以来,教者继续担任九年级一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另任一个班七年级数学教学任务)。经过一学期紧张、有序的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注重夯实学生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到期末已经完成本期的教学 ...

  •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  本期以来,教者继续担任九年级一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另任一个班七年级数学教学任务)。经过一学期紧张、有序的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注重夯实学生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到期末已经完成本期的教学 ...

  • 小学语文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习作1]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 小学语文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习作1>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 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发掘自己的长处或本领. 2.理解微课中"越细致越好"的含义. 3.能运用微课中学到的两招把长处或本领介绍具体. 2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