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行善例子资料

曾经落魄乞讨的“大运”体操冠军张尚武,被“首善”陈光标收留之后,长久音讯全无。不 料,也真是“不鸣则已” ,待到张尚武首次露面,就果然“不同凡响” 。 近日,张尚武在其微博公布了他的第一次“行善” :将他 6000 元工资,资助给一位从小在孤 儿院长大的少年,以帮助对方完成学业! 此举,当然不失是一桩好事。但不知为何,看了他配发的照片,却让人感到很不是滋味。 本来嘛,资助就资助了,资助而不留名姓, 那是境界高尚; 资助而说明金额,那也并不为过。 但张尚武不但要让对方亮相受助现场,并且还让对方将钞票扇形排开,这是在请世人“验 资”?还是在炫耀自己的慷慨? ——虽说张尚武对受助者高喊“加油” ,但人们见到的却是受助者的一脸尴尬! 当然,陈光标在其行善之前,总也喜欢用大叠的百元大钞垒成“城墙” ,以示善款之巨。但 张尚武如此东施效颦、小巫学大巫,竟不怕惹人笑话,倒也真让人大跌眼镜! 前不久,陈光标为“倡导”绿色而砸“奔驰” ,为举办“个唱”而送猪羊,引起不少质疑, 共同的评估是:陈光标只是在炫富而不是在行善!而张尚武的这一“炫富” ,恐怕与“行善” 更是相去甚远了! 因为真正的“善举”与“钓誉”无关! 而张尚武的这一举措,更不但是一种低劣的作秀,也是一种对受助者的蹊落!所以,除了陈 光标,恐怕没人会赞赏吧!

高调行善” 高调行善”也不能高过了头

3 月 16 日,陈光标结束在日本的慈善捐赠赶到云南盈江地震灾区,向两个寨的群众发 放了 23 万元救灾款,每人 200 元。不过,他在派钱后与村民举钱合影的照片在网上引发 争议。3 月 20 日,面对“慈善方式”的质疑,他回应说,自己的行为是遵从了父亲低调做人 高调行善的教诲,对于合影中的“V”字手势,他解释说,这是希望和信心的象征。(3 月 21 日 《京华时报》)

陈光标进行慈善活动的高调姿态已为大家所熟知, 从一开始人们对其动机产生质疑, 到 后来对其高调行善的肯定,再到现在赋予他的行为“暴力慈善”的定义,陈光标的慈善行为始 终行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陈光标的高调行善,对于慈善事业并未蓬勃,慈善氛围尚未形成的整体环境而言,确实 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现实背景下,这不失为引导富者行善的行动标杆。但此次陈光标在 云南灾区行善时举钱合影的行为,还是令人难以接受。令人难以接受的原因是,陈光标此次 的高调,彰显的并非他个人在道德感和责任心上的成功,而是因为他的高调,反衬出了接受 他捐助的灾民的尴尬。与陈光标一同出现在画面中的灾

民,尽管接受了陈光标的捐助,但他 们脸上却并没有欣喜的表情,相反,他们是严肃而尴尬的。而这样的表情,也让我们开始重 新审视这起高调的慈善行为。

其实,中国人历来讲究行善,与行善相伴的,同时还有“善欲人见非真善”等主张低调的 行善理念。照顾受助者的尊严和情绪,除了是一种行善技巧,更是一种人文关怀。“饿死事 小,失节事大”、“不食嗟来之食”这些话也直接表达了受助者在被施舍过程中的尊严需求。 行善之后通过某种形式张扬自己的行为,本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是个人的自由,我们不能对 其进行道德设限。 但若这种张扬利用了受助者的感恩心态, 并把受助者与自己的高调进行捆 绑宣扬,那么,这便是一种过了头的高调,也即人们所说的“暴力慈善”。

就慈善本身而言,其正确的理念应包含真诚、尊重、主体平等,而这些理念能否体现出 来,均掌控在行善者手中,其中分寸的拿捏、方式的选择以及言行的表现,都会使行善结果 大不相同。拥有正确理念的慈善行为,除了会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也会因其真正的公共关 怀色彩而更显风度和魅力,继而引发人们跟进的热情。在高调的慈善行为背后,我们这个社 会更需要高调而正确的慈善观。 也因此, 高调的慈善行为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高调的自我宣传 上,而是应该正视现实需要,注重社会效果,传递高调而不失温暖的行善理念,在力与爱的 双重作用之下,慈善行为才能拥有真正的意义,并被延续。

作为慈善事业中的领头羊, 陈光标的责任远不止派发钱物这么简单, 他的高调慈善行为 也注定让他肩负着另一个责任,那就是,成功的社会人士对慈善行为的清晰定义,以及行动 之下的理念彰显。 也只有高调的慈善行为与正确的慈善观念同行, 其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体 现。

“高调行善”为何沦为“高调作恶” 高调行善”为何沦为“高调作恶”

2011 年 05 月 07 日 08:39:32 来源: 新京报 【字号 大小】 【收藏】 【打印】 【关闭】

“行善”所用财富来源不合法、不正当,这哪里还是什么“高调行善”?

据新华社报道,南京慈善总会副会长潘锴红日前以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被批捕。这个 在被捕前 3 天还高调出席慈善捐赠活动的“高调慈善家”,涉案金额高达 5168.8 万元。其“高 调乐助”的巨额善款,实则是他利用非法的变相传销手段,从慕名消费者中所募集资金的一小 部分。

从表面上看,潘锴红的“高调慈善”实实在在:既有向有关慈善组织的成批捐助,也有对 个别困难团体、个人的零星捐助;既有大额款物,也有油盐酱醋之类不起眼却少不得

的民生必 需品。和某些被戳穿的“诈捐”看似有天壤之别,但实质上,这不过是一种更隐蔽、更高明, 却换汤不换药的障眼法, 实质仍然是贪人功为己功, 借从他人手中不合法、 不规范攫取的财富, 为自己捞取名和利的双丰收。

一方面,他利用各种手法,把传销包装为“行善”,将大批不合格产品以虚高的价格出手, 所获资金小部分“借花献佛”高调“行善”,大部分则据为己有;另一方面,凭借“高调慈善” 获得的虚名,他又可轻而易举地获得更多人信任。这哪里是什么“高调行善”,分明是利用他 人善心以售其奸的“高调作恶”。

慈善原本是一件好事,“高调慈善”也绝不是不可以,国外的慈善家固有作风低调者,但 行为高调者也不乏其人, 如比尔· 盖茨的 “公开裸捐” 及他和巴菲特联手搞的 , “环球慈善宴” , 可谓要多高调有多高调,但不管怎么高调,不管有多少人对他们的行善作风皱眉头,这仍然是 他们的自由和权利。

道理是明摆着的:首先,他们搞慈善用的是自己的钱,不但有真金白银,甚至有股份、红 利、遗产;其次,他们先自己行善,然后才动员他人效仿;第三,他们用于行善的财富来源正 当、合法;第四,他们行善高调,但善款来得明白,去得清楚,账目透明公开,管理严格规范。

反观潘锴红的“行善”,善款系“空手套白狼”非法获得,“行善”采取的是“乾坤大挪 移”,出名的是潘锴红,出钱的实际上却是其劣质产品的“经营者”、“消费者”。他“行善”

所用财富来源不合法、不正当,善款账目和管理更是云山雾罩,毫无透明度可言。

固然,潘锴红个人的胆大妄为,是这起变味“高调行善”闹剧的主因,但慈善管理体制的 缺失、不规范,在慈善资金来源、用度等各方面的账目混沌、缺乏透明度,也是潘锴红等人得 以如鱼得水的适宜土壤。

慈善可以高调,但先要合法和规范。公众当然不能期望潘锴红们良心发现,自觉自愿地不 去做这种骗局尝试,但大家有理由希望,主管部门在体制上、规范上、管理上做得周到一些, 对善款的“来龙去脉”做更严格的监管,面对公众的疑问和舆论的监督,能迅速行动,多一些 责任和担当。

我对行善并不反对,但是对高调行善很反感,同时对杂谈版友们对于慈善的理解很无 奈,对于国人目的性的盲目更是失望透顶,我们为了什么而做,怎么做?这些似乎没人去考 虑,如同当年的为了革命而革命、为了消灭阶级而消灭阶级、为了改革而改革一样,如今, 我们为了慈善而慈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人若想成功的完成工作或达到目的,

必须要有得心应 手的装备和工具,这工具可以是钯锄刀剑、可以是笔墨丝竹,除了这些物质工具之外,还可 以是智慧知识、主义观念等思想工具,甚至可以是一句口号和一面旗帜...简单地说:为了达 到一个目的,而选择一种最适合的手段或者方法,这是必须的。 最近总是被琳琅满目的慈善招牌晃到眼睛,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搞慈善”“献爱心”“帮 贫困”“助残疾”的字眼,恍惚间以为自己活在爱的天堂,可是当你仔细一琢磨,转瞬间又跌回 到现实的地狱中,那些“慈善爱心”的背后无不隐藏着一张张欲望的脸,原来都是各路商家或 者在促销,或者在宣传,慈善和爱心之前要被冠以 XX 商家的名号,慈善已不是目的,而沦 落成了一种逐利的手段。 商人逐利,本来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事情,你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完善的自己的 品质,以此博取顾客的青睐,获得应得的利益,谁也没有指责的权利,但是如果你披上“慈 善”的外衣,依靠顾客的同情心和爱心来谋取自己的利益,这就具有欺骗的色彩了,我谨代 表个人对这种行为致以发自肺腑的鄙视和谴责。别来跟我说你这叫“双赢”,在国产货质量普 遍低劣的今天,你这种行为叫“打爱心牌”;别来跟我说你办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慈善,在假 话铺天盖地的中国,你这种行为叫“虚伪”;别来跟我说你比那些不捐钱的企业要强一些,在 蠢货们越爬越高的社会中,你这种“精明”最可怕!我欣赏花大价钱制作的广告,鄙视低成本 的软广告,更痛恨披着慈善外衣的骗子,看着他们痛心疾首的忘我表演、看着同伙慷慨激昂 的高唱赞歌、看着那些被欺骗者的热泪盈眶,我感到我们离慈善越来越远了,离虚伪、奸诈 和愚昧却越来越近,慈善之路越走越偏了。 慈善,在中国已经成了一棵棵大树,什么鸟都能来这里搭窝、什么人都能来树下乘凉、 什么时候你都不能随便乱砍、什么时候倒了,都能散去一群猢狲... ...慈善,还成了一块大蛋 糕,谁都能咬上一口,尝了甜头不说,还能留下个美名...问题可能就在这里:你想吃蛋糕就

吃吧, 品尝了美味、吸收了蛋糕的营养,目的已经达到了; 你想做慈善就做吧, 慰藉了心灵, 体验了助人的快乐,灵魂应该满足了,你还要什么?留下个美名? 追逐名与追逐利,有分 别吗?有名才有利,所以也就有了如今的各种炒作,追名的目的最终还是逐利!别骄傲的对 我说你有更高的追求,你在为天下苍生着想,大家的心里都清楚: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果真如此,你比为了生计而小偷小摸的人更可恶,你在编织更大的谎言,骗更多的人,窃取 更大的

利益!你用欺骗的伎俩达到目的,越成功,危害越大。 在唯成功论盛行的今天, 为达到成功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已经快要成为“至理”名言了, 为了达到“慈善”的目的,花点心思用点伎俩似乎也成了“瑕不掩瑜”了,于是,即使是跳梁小 丑,只要花了钱也能为自己镀上一层“善人”的金漆,“毕竟真金白银的花出去了!我坚决支 持!”,这就是国人的智慧,以及歪曲的慈善观念!这样的慈善是奸诈的人买来的、是愚蠢 的人卖出去的!这叫商品,不叫慈善!我善良弱智的同胞们啊,你们醒醒吧,别在金钱与名 誉互相交换的游戏中继续迷失了, 别再沉迷于虚伪的慈善中自我陶醉和盲目感动了! 你们一 次次的“感动”, 掩盖的是“为什么如此悲惨”的事实, 而张扬的是“我们都很正义和善良”的虚仁 假爱,如果我们真的“都很正义和善良”,我们的社会怎么那么多的悲惨人物需要救助?广东 的要帮助山东的、山西的要帮助广西的、河南的要帮助湖南的、湖北的要帮助河北的...多么 博爱的大家庭!多么和谐的大社会!其实静下心来总结一下:当地人在当地活不下去了!好 博爱的中国人啊... 其实慈善很简单,你身家百万千万,就多捐点,你收入一般就少捐点,你只够温饱就 不用捐。力所能及与力所不及,谁都不会强求,但是别把慈善当工具,不管为了名誉还是为 了利益,都没有区别,如果慈善被当做了投资,那么回报必须高于产出的定律,就已经注定 了被慈善者得不偿失的命运,即使不在你的身上回报,也要在别人的身上回报。“慈善家”是 个可笑的词汇,一贯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发不了家,而大把善款出手的人,只能叫商人。所 以古人有“上善若水”的精妙阐述, 当所有的人都能善待身边的人, 不贪婪多占、 不恃强凌弱, 社会上不再屡屡出现悲惨境遇的时候,不再需要“搞慈善”的时候,我们才真正的领会到慈善 的意义。 当然,上善若水的境界很难达到,所以我们还应该对目前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同 时也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帮助他人的行列中,但是,重点不是放在擦亮行善者的慈善光环上, 而是关注被救助的人,和“为什么如此悲惨”的质疑上面,对自己和周围的事物进行反思,避 免社会黑暗带来的更多悲剧,让我们离不断涌现“需要慈善”的社会越来越远,毕竟我们来到 这个世界的目的不是来追求感动的,更不是来行善的,我们要每个人都能快乐,不需要一部 分人通过对另一部分人的施舍来体会虚荣,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施舍”的那部分,可能本 来就是你不应该得到的。人的一生只需要你快乐生活

的那部分资源,占有的再多,你也承受 不起,你首先贪婪地占有,然后再施舍出去求得安心,这不叫慈善,更别跟我说:你是为了 慈善,特意扑面而来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的手段是慈善,那目的必然不是慈善, 如果你的目的是慈善, 那手段就不能是慈善。 “工欲善其事必先善其事”和“工欲利其器必先利 其器”都是文理不通的废话。 特别需要解释的是,这篇文章是因房大姐捐款行善引发争论、以及老唐的慈善观念而 写,但主体并非针对房大姐和老唐,而是针对那些把慈善当敛财工具的商家,甚至是把慈善 当产业来做的机构,例如商业黑十字会等,更主要的是见到捐钱就喊好,压根儿就不理解何 为慈善的善良糊涂人。 房大姐和老唐有对行善行为加以利用、 出名并争取更多话语权的目的,

但是我相信他们是想为更多的人谋取公平和利益,拯救这个黑暗的社会,只是方法不对,高 调行善,树立了光辉形象,却忽略了根除不平的根源,让越来越到的人加入到慈善的队伍中 来,却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救助,因为慈善的本意领会错了,人们越想成为慈善家,就 越可能无意中伤害更多的人,越大的慈善家,意味着它所带来的不公平越大。我希望人们都 默默的做好自己,希望需要慈善救助的人越来越少。 犹太人的慈善观念,我认为应该普及,美国的遗产税,我认为非常合理,它们都限制 了人们过多占有的欲望。

台湾著名民间慈善家陈树菊平时生活非常节俭,迄今为止,她默默向各类机构捐 助了近 32 万美元的善款。2010 年,陈树菊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全球百大最 具影响力人物榜”。当被问及首善陈光标的高调和卖菜“菊嬷”陈树菊的低调,哪个 好时,马英九表示,“行善可不高调,扬善不可低调”,但要注意受赠对象的尊严。 (新华社 2 月 22 日)

【2011 院系赛】高调行善应不应该被鼓励

(2011-04-27 21:59:38)

标签: 中山大学

分类: 2011 院系赛

院系赛

公共卫生学院

校园

反方立论 【高调行善不应该被鼓励】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 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立论, 但是对方的观点我方实在不敢苟同, 我方的观点为高调行善不应 当鼓励。 高调的意思很简单, 自己主动宣扬或是带有宣扬的目的性的就叫做高调, 而事后被别人发现 的不是高调。而行善,则是在他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与帮助。鼓励解释起来就更简单了,即是 激发,激励。

今天我方判断高调行善是否应当鼓励的标准在于,何者能够促进人们形成自己的行善习惯。 下面,我将从以下两点论述我方观点。 首先, 从高调行善对个人的影响的角度来看, 高调

行善一旦开始, 行善者就会被社会高要求, 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别人关注着,如若再遇灾难,他做的事情没有达到人们所预期的标准,则 不可避免地遭到质疑和唾骂,然而,高不高调是个人的习惯,我们没有权利去强求其他人, 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尊重。同时,高调行善还会对受善者产生负面影响,当接受善款的人们 被要求拿着钱拍照的时候, 我们不得不说这是对他们尊严的践踏; 当因为生活所迫领取助学 金的大学生被要求写感谢信并当众宣读,他们怎么能不怀疑行善者的根本动机呢?由此可 见,高调行善无论是对行善者还是受善者,都产生了巨大的非必要的压力,失去了行善最根 本的意义。 再者,从高调行善对社会的影响的角度来看,高调行善容易在未成年人中导致攀比风气,与 慈善的意义相违背。我们说高调行善无可厚非,但是不应该被鼓励,因为被鼓励了就会有人 去效仿。现如今,为了慈善事业的透明化,捐款名单以及捐款数额都是要求公示的,这就导 致了“捐少了没有面子”的想法产生,对于已经形成了成熟价值观的我们来说,是几乎没有影 响的, 因为我们知道捐款应量力而行, 但是对于不够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呢?我们来看一个 事例吧,成都某小学为了挽救一名重病的老师,全校师生举行爱心捐款,一日之内,学生捐 款达 25 万之多,孩子们为这样的成就高兴了,家长却担心了,因为孩子要钱捐款时总说“某 某捐了好几百,我也要捐那么多”,完全不顾家庭情况。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怎不让人深 思! 最后,高调行善不是达到使更多的人去行善这一目的的唯一方法,低调行善同样可以。例如 “微尘”,当 04 年印尼海啸,青岛市一对平凡夫妇用“微尘”这样的代号捐款后,越来越多的 青岛市民在捐款后留下微尘的名字,它已经成为一个不留姓名无私援助公益事业的群体。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高调行善不应当鼓励。 谢谢大家。

本站讯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高调行善能够树立榜样,引领大众关注 和追随,因而该被鼓励。”“高调行善掺杂了虚荣和利益,容易产生价值误导, 万万不可被鼓励。”高调行善作为一种新兴社会现象,不断在媒体和群众中引发 热议。究竟应以怎样的立场来看待和评判?就此,3 月 17 日晚在大学生活动中 心,中国海洋大学第十三届辩论赛初赛第一场上演了一幕唇舌较量。经过一番针 尖对麦芒的辩驳,最终“鹿死”反方数学科学学院之手,正方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折戟而归。本次比赛最佳辩手为正方四辩李昭颖。 出席本场辩论赛的评委有,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胡仰栋,环境科学

与工程学院 团总支副书记杨惠敬,图书馆报刊阅览部主任宋业垚,中国海洋大学社科版学报 编辑部副编审周延云,管理学院老师石建中。法政学院老师李湛担任点评嘉宾。 正方: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正方观点:高调行善应该被鼓励 反方:数学科学学院

反方观点:高调行善不应该被鼓励 获胜方:反方 最佳辩手:正方四辩李昭颖 陈词立论,双方一辩分别提纲挈领地阐述各队论述观点。正方一辩李骁依次 从高调行善的合理性、重要性,以及行善之“高调”与“低调”的关系三个方面, 概括了高调行善利大于弊的特点。随后,反方一辩李凯丽反其道而行之,先一一 指出对方观点漏洞所在, “高调行善会使行善目的由单纯变质为功利性显著” 再以 “高调宣传带来的不是群众的效仿和追随,而是围观和众说纷纭的热议”一针见 血的论据,表达了反对鼓励高调行善,主张立场中立的观点。 第一环节因程序化而难显双方深厚内力,平静如许。但在反方三辩钟博楠对 正方二辩潘谟晗的质询中,双方辩手的敏捷思维和连珠妙语便可见一斑。 反方三辩:俗话说“不论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但是请问对 方辩友,如果有只猫拿着抓到的老鼠在你面前晃悠,您觉得这种行为应当被鼓励 吗?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既出此言,不正是表示对我方观点的支持吗?既然能抓 住老鼠的就是好猫,那么何必在乎它是否拿着老鼠晃呢? 反方三辩:请问对方辩友,您难道不明白那种“晃悠”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 显摆和炫耀吗? 正方二辩:可是一旦这只猫拿着战利品在猫群中晃悠,就能激发更多猫同胞 抓老鼠的斗志,那不是件值得鼓励的好事吗?(观众席里传来一阵沸腾的掌声)

紧随其后,双方各自对质询环节进行剖析深入的小结。 “高调行善能提高行 善的透明度, 并增强其公开性, 使得大众监督得以有效实现; 同时又具有持续性、 长久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理应得到支持和鼓励。” 正方四辩李昭颖如是说。 “高调行善只是提高了善款来源的透明度,至于善款去 处这一关键点却被草草忽视,”反方四辩胡兰婷针锋相对地反驳道,“带有浓厚 功利色彩的高调行善,只是名人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噱头,并且未来发展走向难以 把握,因此不宜被鼓励。” “珊珊来迟”的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环节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正方以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王老吉因汶川地震时高额捐款而赢得消 费者赞赏和青睐等实例加以佐证,推论出“高调行善与低调行善同属于行善,都 应被鼓励”“高调行善能够被社会理

解则可被鼓励”。反方见招拆招,表示二者 不可同日而语,咄咄逼人地指出高调行善弊大于利且弊不可避,继而又提出“高 调行善吸引眼球的是名人,还是行善本身?”的反问。正方就此不甘示弱,抛出 “高调行善能够实现个人声誉和受助者利益的双赢” 这一论断。 反方则顺水推舟, 指出“上善若水,真正的善行应不计名利、不求回报。”无论是正方“高调行善 能加强善举的模范性,促进形成行善之风尚,利人利己,进而造福于社会,应被 鼓励。 的结论, ” 还是反方 “高调行善的主体只限于经济实力雄厚的少数名贵人, 因此不具有普适性、大众性;并且将受助者的痛苦放大,无视其尊严,腐蚀了行

善的初衷,不应被鼓励。”的主张,都以各自团体的睿智,博得了全场震耳欲聋 的掌声。 最后,法政学院老师李湛点评道:“高调行善是否应该被鼓励,要放到具体 国情和社会大背景中去讨论,但我们的社会应对之持以最起码的包容态度。”接 着在称许辩手们言行举止得体、风度翩翩的同时,他提出“应培养处变不惊,从 容冷静,不急于求胜的参战心态,并多与对手、评委和观众进行眼神交流”这一 宝贵意见。 赛后,反方二辩肖华在采访中说到,光鲜胜利背后,是整个团队不辞辛劳、 孜孜不倦的付出。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凯旋,应归功于团队赛前为寻求最佳论 点而精益求精的准备;当然,赛场上队友之间的彼此信任也是取胜的关键。”

我方观点

1、高调行善的宣传力度更大,提高大家对行善行为的关注度 2、高调行善的舆论监督作用更大,透明度大 3、高调行善符合当代彰显个人主义的基调 4.、高调行善让善人得到鼓励,不会让他觉得自己的行为价值是被认可的,不会 被埋没 5.、高调行善可以活跃社会气氛,不用压抑,真实的人格表现

反方观点

1、行善动机不纯,商业目的强 2、会给社会其他人带来压力 3、形式主义,注重表象

汪昌莲

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将在贵州毕节开个人演唱会,听完全场的困难群众可以 现场牵走 1 头猪和 1 只羊,演唱会共准备了 3000 头(只)猪羊和多台农用拖拉机。(9 月 24 日《黔中早报》) 高调也是有限度的,一旦过度标榜自己,将个人的好恶强加在受助对象身上,就令人无 法接受了。 如果说陈光标用砸奔驰车的方式去倡导环保是一种暴力的话, 那么开个人演唱会 去高调行善,就是一种软暴力了。 其实,软暴力同样可怕。记得历史上有一位皇帝,自诩歌唱得好,便让一名死囚做出选 择,要么听他唱歌,要么杀头。死囚为了活命,当然选择听歌。谁料,其在听了几句之后,

却央求皇帝说,你还是杀了我吧。想必陈光标的歌喉不会那么“要命”,但也未必能达到开 个人演唱会的水准。陈光标也有自知之明,才会拿数千猪羊去做诱饵。 可以预料,即便是陈光标开个唱那天观众爆满,人们也不是为了去听他的歌声,而是冲 那数千猪羊来的。问题是, 从表面上看,陈光标是在做慈善,但从本质上看,其是在做交易, 是在拿慈善去换取人们看他的“个人秀”,给慈善涂抹上了一种功利色彩。说轻点,是以个 唱方式在贵州偏远地区炫富,赤裸裸地展示贫富之间的差距;说重点,是在拿慈善绑架人们 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是在拿慈善去歧视社会弱势群体。

最近,围绕我国富人行善的行为,社会中不时掀起层层波澜。一些行善之人过于高调 张扬,以至人们对其行善动机产生质疑甚至是指责。事件演变至今,公众已开始关注行善人 的账目、税收、人格等等,甚至将一些人的善行称为“暴力行善”。曾经的一些善人如今在 公众眼里俨然成了恶人。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可能导致真心行善之人也却步于善。 笔者在此不想花费笔墨去分析行善之人的动机和出发点, 只想从行善的艺术和方法上, 给予行善之人一些忠告和建议。这是因为:不管其动机的善恶,行善的结果可能最终都有益 于社会——既是如此,我们就该鼓励行善,让人们更加乐于做善事,并为行善之人营造有利 的社会环境。而且,古往今来,行善的确是有学问的。不讲究艺术,善意的出发点也会被误 解,甚至适得其反。 基于此,笔者对行善者提出三个建议: 首先,一定要低调行善。我们行善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别人、造福社会,而不是为了 赢取名声,否则,就不能称作行善,而是地道的商业行为。因此,真心行善者,以默默行善 为宜。

《圣经· 马太福音》6:1-6:4 告诫行善者说: “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 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指上帝——笔者注)的赏赐了。所以,你 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 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 手所作的。 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 (指上帝——笔者注) 你父 在暗中察看, 必然报答你。 ” 曾国藩说:“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 招祸也” 做善事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 其快乐之处在于不寻求自己所做的善事为众人所知, 因为善行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举动,太关注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反而会束缚自己

善意的心。 做善事本身是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一旦有了沽名钓誉之心,就极易引来诽谤与祸端。 其次,要行善就得善到根本。我国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 一时之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意思是说,赠给别人鱼吃,不如赠给别人打鱼的技 术,这是因为鱼只能解决别人一时之饥,而学会了打鱼的技术可以随时捕鱼,能解决别人一 生之饥。在别人急需之时,捐赠钱粮的确值得褒奖,因为他能解决燃眉之急。但是,除此之 外,更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把资金投入到能够带来长期效果、广泛受益的领域,比如:教 育、医疗、社会公平公正的事业等方面。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于 1917 年创办的协和医科大学, 不仅在过去解决过无数人的疾 病痛苦,而且,至今仍是享誉海外的一流医院,使无数人免于疾病的折磨。类似的事例不胜 枚举。 这些善行事例, 在为社会带来丰厚利益的同时, 也为施善者赢得了斐然而持久的声誉。 再次,行善要行到最需要的人群之中,尤其是要把光明带进黑暗。我不否认行善有时 可以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但我认为雪中送炭的善举更值得提倡和发扬。 《圣经》强调施舍 给寡妇、婴儿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耶稣专给那些眼瞎的、瘫柺的、患麻风病的人治病; 《圣经》中还有不少救助囚犯甚至妓女的事例。 在世人的眼里,监狱可能是最黑暗的地方,因为那里关押着杀人犯、偷窃犯、贩毒犯 等等触犯刑法之人。正因如此,很多人在意识中就认为,被关到狱中的人都是坏人。特别是 新加坡, 连工作在监狱中的公务员也受到社会的歧视, 以致不少狱官一有机会便寻求调离监 狱。

然而,我发现宗教人士却并不遗弃犯人。在新加坡,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印度 教人士,纷纷前往监狱辅导囚犯们摆脱过去,寻找积极的人生。每年圣诞节,基督教志愿者 还到监狱赠送圣诞礼物,并于圣诞平安夜到狱中颂唱圣诞歌曲。 新加坡当局认为人是不可改造的,因而,将囚犯的改造工作交给宗教机构,政府很少 对囚犯进行教育。在这方面,我国做得比新加坡好。年初,我参观国内一个监狱,发现所有 的囚犯都有接受教育和改造的机会,而且,狱方还给予囚犯大量受教育的时间。我国的这种 做法无疑有利于囚犯改邪归正、回归社会、重新做人。 从根本上说,犯人也是人。许多人仅仅是一时失足,其本性并非作恶之人。因此,他 们是最需要得到心理慰藉与辅导的人,对这一类人的教育尤为重要。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 天下之恩莫大于养育之恩。 《醒世恒言》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那么,再造人的心灵、 帮助失足之人重新站立起来,其善行之大、恩情之重较之养育、救命又有何异?因此,行善 者能够施舍监狱,协助教育和改造囚犯、帮助那些受到不公正、不公平待遇的人重获尊严、 帮助国家改善囚犯的艰苦条件,把光明引入黑暗应该是莫大的善行!

人民调查:四成四的网友支持富人“高调行善” 人民调查:四成四的网友支持富人“高调行善”

2010 年 10 月 13 日 23:39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 推荐:

提交

慈善领域富人“裸捐 等高调行善方式,您如何看? 裸捐”等高调行善方式 新闻调查 慈善领域富人 裸捐 等高调行善方式,您如何看? 支持,公开透明扩大慈善影响 反对,志愿行为应低调。 担忧,善款利用怎样更好监管。 其他,我有话要说。

人民网北京 10 月 13 日电 (记者 杨铁虎)慈善领域富人“裸捐”等高调行善方式, 您如何看?网络调查显示,四成四的网友对富人高调行善持支持态度。

截至 23 时 30 分,人民网 13 日推出的一项相关调查共有 2557 人次参与。其中, 44%的 网友(1125 票)对富人高调行善持支持态度,认为可以扩大慈善影响;47.4%的网友(1212 票)对善款利用怎样更好监管持担忧态度;另有 5%的网友(128 票)认为行善的志愿行为应 低调。此外,还有 3.6%的网友(92 票)有话要说。

网友一丈留言说,质疑行善者是没有道理的,质疑者恐怕就是为富不仁者!

网友王林留言说,慈善就应该理直气壮,个人的慈善行为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 更多的慈善人士回报社会,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网友支持者留言说, 不要质疑别人, 自己拿点真金白银来像他一样作秀, 我们一定支持!

网友挺身而出则认为,高调低调的总归是行善了,都是好人,只是相比低调行善的就更 让人敬佩了。★

2011 年 6 月 30 日上午,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荣山村委会,爱国华商侨领陈沙立为该村五 保户、残疾人、贫困大学生捐助 300 万元,为该省小动物保护协会捐助 20 万元,而其直接 将整箱的 320 万元现金摆到台面上, 把善款向受捐者面对面直接交付的高调举动, 更是惊动 了在场的人。面对在场记者关于“为什么不将善款交给红十字会,是不是在学陈光标高调捐 款”的问题,陈沙立的解释说,这样做完全是应当地群众的要求,希望用这种颇为透明的方式 捐款,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全体村民和媒体记者们的监督,力证绝非“诈捐”。捐赠仪式结束 后,他更是恳请现场媒体对其将现金存入村银行的画面进行全程摄录

对乐于行善的人,不妨多一份理解

,不必在他高调时推波助澜,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让后来 者望而生畏

对一个慈善家来说, “诈捐”的罪名足以终结一切。因此,中国“首善”陈光标捐赠“注 水”的传闻,无论对媒体、公众还是陈光标本人,都攸关重大。往小了说,事关一个人的名 誉;往大了说,关系到慈善事业的成长。

这两天,一些慈善机构已公开为陈光标证明“真捐” ,不过,仍有媒体还在逐笔求证质 疑。事实上,这两年,陈光标在慈善的道路上不断成为舆论焦点,其高调的行善方式,也曾

引来一些争议,甚至被视为“暴力慈善” 。但围绕一些争议,还是有几分疑惑。

疑惑一,行善者是否必须是道德完人?有人认为,作为公众人物,陈光标应该成为“楷 模” 。而民营企业家陈光标恐怕并非完人,特别是对传统上以低调、清高、做好事不留名为 美德的中国人而言, “高调”“好名”“作秀”是一种非常惹眼、易招反感的“缺点” 、 、 。那么, 非楷模人物甚至是有明显缺点的人, 行善就该一律否定吗?如果是这样, 还有几人有资格行 善?水至清则无鱼,在严苛的道德标准下,慈善的“池”中还能幸存几条“鱼”?

疑惑二, “高调行善” ,是否比“低调不行善”更该受到质疑?在中国,靠税收来调节二 次分配的制度一直在完善之中, 一些富豪大款可以在全球奢侈品市场出手豪阔, 可以把几乎 所有财富留在手里、留给子孙,慈善的理念在这一人群中显未普及。相对那些吝拔一毛的富 豪, “高调”捐款的陈光标,就该承受更多的批判和冷嘲热讽吗?当盖茨、巴菲特携手来华 劝捐,陈光标大声回应死后裸捐,曾让不少退避三舍的中国企业家被动而尴尬。两者相比, 谁更该受到质疑?

疑惑三,慈善事业的制度缺陷是否应该由个人“买单”?毫无疑问,中国慈善的收支制 度、监管制度有诸多不够科学、不够透明之处。救灾时大张旗鼓募得大笔善款,捐后如何使 用却一直鲜有公开。陈光标陷入“诈捐门” ,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一些慈善机构对捐赠信息 披露不够。我们在要求陈光标“自证清白”的同时,是否更应要求相关慈善机构对“诈捐” 争议及时评判?

陈光标是一位民营企业家,他捐或不捐、捐多捐少,是否有以募捐换取广告效应,是否 借此与政府搞好关系以争取项目……这种种被质疑的行为, 如果一定要算作不足, 那也是个 人选择,只要其中不涉违法,他的捐款行为就应该和其他好心人一样,受到肯定。这和有的 地方、专业慈善机构的“挪用”“滥用”善款,性质判然有别。 、

作为一个立志用自己的“高调”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

企业家,陈光标的慈善方式确 有可以改进之处。但于起步较晚、阻力很大的中国慈善事业而言,公众特别是企业,还远未 形成乐捐善助的社会习惯。 当此之际, 在严格制度建设和监管机制的同时, 对乐于行善的人, 不妨多一份理解, 不必在他高调时推波助澜, 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让后来者望而生畏…… (李 泓冰)

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光标

随着慈善意识的增强,慈善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人身影。 最近,陈光标的慈善之举,比如“裸捐”、捐赠现场的“钱墙秀”等,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他的高调行善,赢得了许多叫好声,但也留下了许多怀疑声。叫好者认为他拿出来的都是真 金白银,确实帮助不少人;怀疑者认为他的行善有作秀之嫌,且善款使用粗放,没有花在刀 刃上。 那么, 这位行善者到底有着怎样的慈善理念?为何选择那样的行善方式?今日, 本报记 者连线陈光标,与其探讨当前富人应当怎样做慈善。 一问: 一问: 富人慈善,一定要大把撒钱吗? 富人慈善,一定要大把撒钱吗? 记者:有人说企业家最大的慈善应该是多缴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人说是多捐真 金白银。您比较认可哪一种?您的慈善观是怎样的? 陈光标:缴税和慈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缴税是义务,慈善是志愿;缴税多少由法律规 定,多缴少缴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法律说了算,我作为公民当然要依法纳税。但慈善捐款因 为是志愿行为,捐多捐少是自己说了算,我认为更能体现回报社会的意愿和精神。 我认为缴税、办企业,这是作为一个企业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是慈善;捐赠则是基 于个人价值观的慈善行为,简单地说,这就是我的慈善观。 记者:您曾说“80%接受过我帮助的人都没有感恩之心”,那么,是什么力量支持您继续 慈善的呢? 陈光标:我从来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感恩而做慈善的,相反,我是为了感恩社会、回报 社会而坚持不懈地做慈善的。 记者:“巴比”中国行,您承诺“裸捐”作为见面礼,引发了社会热议。有人赞扬,有人怀 疑,那么,您的承诺介意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吗? 陈光标: 我对慈善捐赠的承诺靠的是行动和支持我行动的精神力量, 如果没有这种巨大 的精神力量,其他任何形式如何能够约束我的志愿行动呢?退一步来说,既然是志愿行动, 为什么要用法律的强制力来约束?我更愿意用我的个人信用来承诺。 二问: 二问: 善款使用,一定要亲力亲为吗? 善款使用,一定要亲力亲为吗?

记者:您承诺“裸捐”。善款托给基金会或是亲力亲为,您更倾向选择哪一种? 陈光标:所

谓“裸捐”,只是承诺在我的有生之年将社会给予我的巨大财富回报给社会, 并没有做出具体的安排。 从国外慈善事业的发展来看, 基金会和各种非营利组织是慈善公益事业的主体, 捐赠资 源通过基金会和非营利组织用于慈善公益事业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率的一种机制。 当然基金会并不排除亲力亲为, 盖茨现在在经营着全世界最大的基金会――比尔和梅琳 达・盖茨基金会,他就在亲力亲为他所开创的慈善公益事业,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在我 国,2004 年颁布的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也鼓励私人兴办基金会,目前这种被称为“非公 募基金会”的基金会已经近 1000 家。我对此也是有所考虑的。 记者:对基金会有何看法?会不会不放心、不信任?您对基金会发展有什么建议? 陈光标: 基金会特别是公募基金会对中国慈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就目前我国公募基金会 的现状来看,应当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公开透明不够、问责监督不严等,这是让人们 不放心、不信任的主要原因。 毕竟和美国比起来, 我国的基金会和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历史还很短, 在体制上也有这样 那样的问题。 但我相信随着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随着相关的法律和各项制度逐渐完善起来, 我国的基金会和各种非营利组织一定会越来越具有公信力,越来越发展壮大。说到建议,我 希望我们的相关立法能够走得快一些,基金会能够在公开透明和问责监督上更严格规范一 些。 记者:有人评价您的慈善方式比较粗放。据传,您曾捐过很多电脑,但是当地却连网线 都没有接通,没有计算机老师教课,导致电脑资源浪费。您认可吗? 陈光标:可以说中国慈善事业总体上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和发达国家比起来,粗放 是不可避免的。 坦率地说, 你说的这种情况个别地方是存在的。 这说明很多地方的确很贫困, 迫切需要我们的帮助。 我也呼吁地方政府能够尽其所能地支持和配合慈善家们的善举, 让慈 善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三问: 三问: 善行善举,一定要高调传播吗? 善行善举,一定要高调传播吗? 记者:做慈善,您认为该低调地检验善行效果呢,还是应高调让大众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事以及这些事情的效果?

陈光标:其实慈善无所谓低调和高调,慈善就是公益事业,就是社会的事情,社会效果 就是衡量慈善事业效果的标准,做慈善的目的是让社会受益,人家都不知道,你怎么说社会 受益了呢?不光要让人家知道,还要让社会来参与,来监督,来共同提高慈善捐赠的效益。 所以做慈善,就应该公开透明、理直气壮。 记者: 有些人认为您通过慈善

影响力使您的实体企业获得了好处, 您也在媒体上说过您 的慈善影响力使企业受益 20%,有人抱着目的论去看待您的慈善事业,对此,您怎么看? 陈光标:社会能形成行善有好报的氛围,慈善更容易日常化。当然,慈善公益和经营企 业是两码事,但是世界上有的时候确实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可能就是这个道理?我相信这一点。 记者:由于您的高调行善,给一些富人造成了压力。也因此,褒贬随之而来。对那些“拍 砖”的评论,想必您也有所耳闻吧,您有何看法? 陈光标:做慈善,我是出于自己的价值观采取的志愿行动,不是和谁攀比。如果因此使 其他朋友感到有压力,只要是正面的压力、积极的压力,我觉得都是好事。慈善公益事业需 要各种压力和推动力才能不断发展起来。

30 万元捐款堆病人床头 慈善家高调行善惹争议

·2011-08-10 01:52:50·来源:河北青年报

■李春平高调捐款的事情在网上引起热议(网络截图)

8 月 7 日,网友“浮一大白”在贵网发表名为《这样的捐赠,你怎么看待?》的帖子,在帖 子中,该网友称,“8 月 2 日,慈善家李春平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向急需骨髓移植缺乏费 用的贫寒少女杨柳,捐赠 30 万元现金”,并将堆放在患者杨柳枕边的现金照片上传,引起 了众多网友的热议。 ■患病女孩床头堆了 30 万元现金 8 月 1 日,《贵州都市报》在其慈善版发表名为《大方女孩急需骨髓移植 30 万医疗费愁煞 家人》的文章,该文章讲述一位正值豆蔻年华的 14 岁女孩杨柳,因突发重型再生障碍性贫 血,正在病床上与病魔作殊死搏斗,高额的医药费让一家人一筹莫展,《贵州都市报》希望 社会上的热心人士能伸出援手。 此篇报道被慈善家李春平看到,他当即带着 30 万元现金来到贵州,并亲手将现金放到了杨 柳的床头。不料李春平捐款的照片被网友上传到网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 ■网友称现金捐款是对诈捐的讽刺 此帖被各大网站、贴吧转载。昨日,记者发现,将现金堆放在患者枕边的照片已经引起了网 友的口水战。 有网友质疑李春平是赤裸裸地在作秀,网友“暴脾气”说,“这样做显然是作秀,为了证明 自己的善心,并没有考虑当事人的心情,这是不尊重被捐赠人的表现”。 虽然部分网友不理解李春平的做法, 但也有网友还是表示力挺李春平。 网友“咪咪 211”说, “与其去在乎是不是现金,我们更应该去在意李春平的善举,他挽救的是一个生命,这比什 么都重要!” 网友“赖皮娃娃”则表示,“这样做是对诈捐最强烈的讽刺,人家捐就是捐,不会只是口头 说说而

已,这样的人才要挺起来!” ■当事人称救命重要 患者母亲称不必指责 8 月 9 日, 本报记者电话连线李春平。 听说自己用现金捐款并拍照的事情引发了网友的争议, 李春平显得很气愤,“救一条命比什么都重要!我不明白这些人都在想什么,有什么比命更 重要的吗?” 李春平说,自己原来也用支票捐赠,但后来发现很多名人、明星都诈捐,“在支票上写上几 百万的人多的是,真正捐的没有几个。所以我就是要用现金来表明我是真在捐款,不是在作 秀,捐款就要说话算话,我这也是给所有诈捐者一个警示吧!” 李春平说,自己曾经在遵义当兵,贵州的公众给过他很多帮助,“现在我是来感恩了,贵州 的穷人很多,如果你去了,看到那里的场面你会觉得心酸。我做慈善不为别的,就为自己的 良心,为了从小母亲对我的教育,慈善我会一直做下去”。

患病女孩杨柳的母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自己对李春平非常感激, 网友没有必要指 责他,“他是好心,是为了帮助我的女儿,要不是他,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拿出这么多钱来给 女儿治病。我非常感激他(李春平),女儿很懂事,也会一辈子记住他”。 ■文/本报实习记者李国镇 实习生张蓓 分享此资讯到贴吧

我知道陈光标的名字是从 08 年的辞、 大话套话,避重就轻,我想,这与陈光标高调行善的行事作风和态度也 不相称。 希望陈光标做高调的人,更要做高尚的人。


相关文章

  • 寂寞首善陈光标
  • 被誉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在众多争论和怀疑声中坚持履行着他对好人和好事的标准,以此诠释着他认为的慈善之道. 在中国,企业家不做慈善就会被贴上"为富不仁"的标签.但若是企业家捐了一笔善款,人们便开始怀 ...

  • 2013广东高分作文
  • 2013广东高考作文题目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

  • 大学生辩论赛辩题
  • 1.邻避运动频起象征/不象征中国公民责任感的觉醒 2.应该/不应该全面推广异地高考政策 3.好莱坞模式的引入对中国影视发展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4.火车无座票应该/不应该打折 5.道德的主要根基是理性思考/感性体悟 6.应该/不应该立法强制收 ...

  • "中国首善"陈光标贵阳行善:越骂我越高调(图)
  • 中国首善"陈光标贵阳行善:越骂我越高调(图) 2011年09月27日 17:30 来源:贵阳日报 作者:陈国志 字号:T|T 626人参与41条评论打印转发 陈光标在捐赠现场秀车技 陈光标在贵州毕节举办完首场慈善演唱会后,昨日,应 ...

  • 陈光标高调行善的社会心理学分析1
  • 陈光标高调行善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从3月16日下午起,伴随着一张照片在网络上的疯传,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被卷进了舆论漩涡. 在这张照片中,陈光标笑容灿烂的被云南盈江震区民众簇拥着,如果没有大家高举过头的百元大钞,这就 ...

  • 2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 砚山县第二中学教案 1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环 节 与 内 容 设 计 意 图 三.讲授新课(教学内容.师生活动.问题探究.分组讨论.媒体使用. 课堂练习等内容) (三) 得体 答题技巧主要有: 1.转述得体,不改原意.转述是对信息进行 ...

  • "好人有好报"还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 中国有句俗语,叫好人有好报,还有一句俗语,叫"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这两句话,都是在讲积德行善的结果,虽结论相反,却都是能得到实事以证的. 十多年前,有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谢老师要给大家讲<道德经>,受朋 ...

  • 好人没有好报?
  • 见闻浅思杂录十二:好人没有好报? 古语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见闻浅思杂录十二:好人没有好报? 作者:黎小裕 邮箱:[email protected] 提笔写这一话题时,我的心情是沉重的, ...

  • 支持:善心是真善
  • 1.善心可随时拥有 但是 善行不可以随时行善 有善心的人必定去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 行善积德 但是 经常行善的人 并不见得就是好人 有可能是别有企图 或者收买人心 比方说 历代帝王 历代官员 都会收买人心 看似造福百姓 行善行 实则却是为了巩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