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西部风情

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 、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 、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 、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 、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 、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 、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 、 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 、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 、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 、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 、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1、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A 、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 、学生读节奏。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 、 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2复习歌曲的曲调。

A 、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

B 、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3、复习歌曲的歌词。

A 、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 、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4、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欣赏 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内容: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目标:

(一) 能够用豪迈、乐观的情绪背唱《上去高山望平川》,演唱时努力表现出这首歌曲粗犷豪放的陕北风格。

(二) 用听唱法来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唱出陕北民歌的特殊“韵味”。

(三) 通过欣赏男声独唱《上去高山望平川》,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能够对西北民歌感兴趣,喜欢演唱西北民歌。

教学重点:

(一) 用不同的方式有创造性有表现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二) 通过西北民歌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和掌握西北歌曲的风格特点,用歌声来表现船工们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和自豪、乐观性格。

教学难点:

如何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歌曲导入:

(1) 同学们,下面下面老师为大家介绍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听完后,说出这首歌的歌名(多媒体播放《西部放歌》)

(2) 师生总结:这首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西部,听完后你们会联想到什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对西部有哪些了解,能举出几首西部歌曲,你会演唱吗?

生:联想到了西部开发和他们的窑洞生活,以及黄河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黄河大合唱》、《绣金匾》、《拥军秧歌》、《信天游》、《脚夫调》、《横山上下来游击队》、《赶牲灵》、《见面容易拉话难》。并哼唱旋律。

二、 学习新课:

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1、乐曲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属于山歌类,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知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

2、欣赏并展开想像回答问题:

这首歌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像,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乐句悠扬、宽长,起伏较大,旋律高亢、自由舒缓,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情、缠绵的

情调。极富西北地方色彩,经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罹和倾慕之情。

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

第二课时

一、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二、创作活动:(以体验风格特征为主)

对于陕北民歌,先凭一、两首歌曲是不能对其音乐风格进行定论概括的,同学们在课下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通过上网、电视等途径来从各个文献了解陕北的人文特点、音乐风格、民俗风情。以更好地来体验陕北民歌的韵味。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几首西部歌曲,大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陕北民歌的魅力。

三、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用歌声和肢体语言感受到了西北民歌的风格及其韵味,并且对陕北民歌感兴趣。以后我们在生活中应继续去体验。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 个游戏:播放一 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 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 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 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视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小结

第二课时

学唱歌曲:

1 、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 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

(1) 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2) 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2 、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 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 、休止符b 、装饰音。

3 、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 、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 歌

(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 段衬词的演唱。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

(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5)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一、教学内容:

1、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复习唱好《依马呀吉松》

二、教学目标 :

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依马呀吉松》

2、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依马呀吉松》,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2、学生齐唱。

(二)开始上课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聆听《依马呀吉松》,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引出“秧歌舞”。

9、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动作分解教学

第二课时

复习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歌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第二单元 绿色畅想

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3、学习歌曲的曲调。

三、小结

唱歌:《留给我》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演唱歌曲《留给我》。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网站

2、 通过演唱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 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对于我没人类的重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类、对地球的责任。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音乐。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老师面带微笑,站在学生中间。)

师: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音乐乐园

二、教具激趣,解决难点。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出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让学生通大屏幕能清楚直接地看到问题,并一起开动脑筋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打击乐器来解决问题。)

X X X X X X X | X•X X -|

师:谁来读读,拍拍,或用你身边的乐器敲击出节奏?

生1:(很自信的)有节奏地读。(其中符点处节奏不准确)

师:(给予肯定)你真勇敢,第一个挑战难点。(指出符点处的错误继续提问)谁来帮帮他? 生2:有节奏地读。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网站

师:(肯定的)你太棒了,读得完全正确。

(然后男生读、女生读、分小组读等等)

师:同学们齐读节奏。

(反复读,熟悉难点节奏)

师:谁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这段节奏?

生2:有节奏地拍手。(生齐拍)

生3:有节奏地跺脚。(生齐跺)

生4:有节奏地用响板敲击。(生用双响筒、串铃、三角铁、碰钟等乐器敲击和齐奏。)

三、小结

第二课时

审美体验,表现音乐。

师:上节课大家表现得太棒了,所以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留给我》,同学们边听歌曲边看大屏幕上的歌词,听听这首歌曲唱了些什么?(播放歌曲《留给我》的录音范唱)

生1:歌曲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不要主空气污染,这样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的蓝天,主树木更好地生长。

生2: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的小河就可以汇成大海,留下大海给沙漠。

生3:老师,我知道了,这首歌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

师:(这是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发自内心地表述)同学们说得真好!歌曲中唱到“留下太阳、留下森林、留下小河、留下草原”,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演唱,是命令还是祈求?为什么?

生:应该用祈求的口气演唱。因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应该马上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师:(培养美读,感受歌曲情绪) 请同学们带着你真实的感受,把歌词当作一首诗,伴着歌曲伴奏来读一读。

生:按要求自由读歌词。

生:几名学生读歌词。

生:然后齐读。

师:(肯定的)同学们读得真好,把自己真实的感情完全投入到歌曲里了。再次欣赏歌曲,听完后说说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范唱)

第三课时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歌曲《留给我》。初步感受乐曲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欣赏《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A 段主题。

2、通过听《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藏族、音乐风格。

3、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

二、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初听音乐。(教师简介)

2、让学生熟悉A 、B 、C 各段的旋律。

3、教师分别用电子琴或竖笛演奏A 、B 、C 各段的旋律。使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 段还是B 段或C 段。

4、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

5、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分小组共同探讨、创造、分工)。

三、选择两或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

四、在口风琴或竖笛上学习吹奏“mi ”,“fa ”,“sol ”三个音。

五、随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学习吹奏《森林狂想曲》A 段的旋律。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歌曲《森林狂想曲》。初步感受乐曲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第三单元 欢快的舞步

第1课时 欣赏 大河之舞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7、小结。

第2课时 大家一起来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欣赏《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 模唱、记忆小步舞曲第一主题旋律,听辨和标记乐曲段落。

2. 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有兴趣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并向同学介绍。

教学重、难点

1. 能听辨出乐曲的结构,并用简单的图式表现。

2. 模唱记忆第一段主题。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欣赏歌曲《不想长大》,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师:这么时尚的歌曲中的有些旋律出自离我们有200多年之久远的作曲家莫扎特。让我们来走进莫扎特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

2. 教师介绍作者。(莫扎特简介)

二、欣赏小步舞曲

1. 教师介绍小步舞曲的风格特征。

“小步舞”是一种起源于欧洲民间的三拍子舞蹈,原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 得名。“小步舞”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是旋律流畅、优美、华丽,节奏多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也有的作曲 家在作品中选用带符点的节奏,使得乐曲更具有推动力,伴奏简单清晰。

2. 初次聆听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要求:感受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整体段落,听辨乐曲的演奏乐器。

三、小结:让学生谈感受

第二课时

一、分段欣赏。

(一)听赏第一部分。(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一部分音频)

① 教学要求:熟悉乐曲第一部分。

师:听辨第一部分有几种不同的旋律。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再次聆听第一部分,感受乐曲第一部分两种旋律宛如对话般呈现的形式。宛如公主和王子在舞会中相识,你一言我一语在对话在舞蹈。

教师指导:学生先以较慢的速度读出节奏,然后跟琴进行演唱,注意空拍处要做到声断气不

断,这样才能表现乐曲轻巧俏皮的感觉。

师:第二旋律宛如王子娓娓动听的话语,我们来感受一下旋律线的方向,感受乐曲的情绪。 ② 完整听第一部分音频。

(二)听赏第二部分。(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二部分音频)

师:请跟着乐曲划拍,听辨这段旋律的节奏特点。

生:每拍四个音,节奏紧凑,旋律流畅华丽。

师:我们来当一名钢琴家怎么来演绎一下莫扎特的音乐。(用 O O 节奏来演奏一遍。)

(三)听赏第三部分。(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三部分音频)

师:请同学听赏第三部分重复的是哪一部分音乐,并用图形表现乐曲的旋律层次。(学生活动)

二、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要求:学生加入舞蹈和节奏声势。

三、欣赏莫扎特的另一部作品四十交响曲,感受莫扎特音乐浪漫典雅轻快活泼的特点,重点听第三乐章具有小步舞曲风格的音乐。(播放《g 小调四十交响曲》音频)

四、课堂小结

这首《小步舞曲》曾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这里选用的是小提琴独奏的形式。

学唱:《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明亮自然的声音,欢快地情绪演唱、表演歌曲;

2、结合欣赏拓宽学生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学唱乐曲《小步舞曲》感知乐曲二个不同乐段主题表现的情绪,能用歌唱,舞蹈,演奏等手段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

1、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节奏律动结合

教学准备:音频 视频

一. 教学过程:

1. 导入

播放视频动画版的《小步舞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以及节奏的动感

图片展示

图片1 口琴

图片2 碰铃

图片3 铃鼓

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大家认识口琴 碰铃 铃鼓

2. 学前热身 练声:指导学生正确发声 1=C 3/4

5 3 3 |5 4 4 | 5 2 2 | 5 1 1 | 1- 5 | 7 - 6 | 5- 4 | 3- - |

3. 指导学生用圆润、明亮、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正确发声,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4. 节奏模拟

让同学们依次了解一下口琴、碰铃、铃鼓等乐器及它们的音色并进行模仿。

5. 分组一起来体验一下碰铃和铃鼓和在一起的效果。

碰铃:X- - | X - -

铃鼓:X X X | X X X

带唱学习口琴一和口琴二的简谱,并分别用啦模唱。

加上歌词教唱口琴一、口琴二声部。

8. 分组一起来体验四个声部和在一起的效果。

9. 采用不同形式演唱:分组、个别演唱等。

10. 跟着伴奏一起来演唱整首曲子,然后跟着老师的指挥一起来合唱整曲歌曲结束本堂课的内容。

二.. 小结本课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

2、通过实践活动——欣赏、摸唱、摸奏、再创造等方式,牢固地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

3、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表演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西洋乐器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大管、单簧管。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

2、揭示课题。

3、故事梗概。问: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二、分段欣赏。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1、片段一,彼得出场。 5、老爷爷出场

2、片段二,小鸟出场 6、狼出场

3、片段三,鸭子出场 7、动物们的反映

4、片段四,猫出场 8、智斗

9、放绳 10、捉狼、 11、猎人出场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总结人物的个性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二、分角色进行表演

三、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进行评奖。

学唱:《卢沟谣》

教学内容:《卢沟谣》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卢沟谣》,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2、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4拍长音,反复记号,把握歌曲的旋律特点。

3、通过学唱此歌,用主流文化滋润同学们的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节奏,四拍长音的处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清点人数

二、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 „„

师: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七个基本音级、拍号、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卢沟谣》

三、教学过程:

1. 作品简介:

《卢沟谣》是今年“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曲目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是一首历史童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

2. 节奏练习(为掌握歌曲节奏作准备)

让学生看乐谱,教师提问:这首歌的拍号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练习这首歌中的节奏。(掌握四拍长音和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3. 旋律练习

⑴音阶练习

1 2 3 4 5 4 3 2 1(用“啊”唱)

⑵歌曲中部分旋律的识谱练习(要求学生划节奏,加强四拍长音

附点音符的掌握)

⑶全曲的识谱练习(根据学生情况教师给予纠正,讲解反复记号)

⑷唱谱后用“啦”哼唱,以此熟悉旋律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初步感受乐曲的特点。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 歌词练习

⑴歌词朗诵

⑵带入歌词反复练习(边唱边纠正学生演唱不足的地方)

⑶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演唱(作者写《卢沟谣》是希望通过它抒发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第五单元 八音盒

《森林水车》

教学目标:

1. 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 能记忆乐曲主部主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3. 能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重、难点:

1. 聆听乐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2. 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教师以水车图片及乐曲前奏中的水车音响引入乐曲《森林水车》。

2. 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A

1. 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 ,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题曲谱)。

教师提问:

(1)主题A 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题A 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 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 ,并提问:主题A 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 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 ,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第二课时

一、欣赏乐曲

1. 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完整播放《森林水车》乐曲,并提问:主题A 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三次)

乐曲《森林水车》中,主题A 在乐曲中出现了三次。除主题A 外,乐曲还有序奏、两个插部(分别用B 、C 来表示)和一个尾声构成。下面我们先听序奏部分。

2. 听赏乐曲序奏。

二、播放乐曲《森林水车》序奏部分,学生感受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

三、小结

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目标:

1. 通过乐曲欣赏,感受圆舞曲的风格,广泛了解异国文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舞曲音乐的鉴赏能力。

2. 记忆第一圆舞曲主题旋律,模唱主题旋律,了解圆舞曲的速度、旋律特点,体验乐曲充满活力的、抒情优美的情绪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介绍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了解作曲家创作的其他代表作品。

2. 感受圆舞曲的节奏速度特点,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旋律主题。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讲解:

每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新年音乐会的返场节目里都会有一曲蓝色多瑙河。这充分说明 了蓝色多瑙河在奥地利人们的心中,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心中占有相当高的位置,是世界流传的经典名曲。

2. 教师讲解乐曲的作者(约翰•施特劳斯简介),并对乐曲进行全面地分析,使学生对乐曲有一定的了解。

3. 播放一段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视频。

二、欣赏圆舞曲

1. 初次聆听乐曲童声合唱《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要求:听辨五个圆舞曲主题旋律,能够分辨乐曲的段落。感受每首圆舞曲的情绪特点。(圆舞曲旋律听辨)

2. 复听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师:歌曲是几拍子的?

学生听后自由回答。

3. 听赏第一圆舞曲。 教师出示第一圆舞曲主题谱例,并播放第一圆舞曲音频。

教学要求:记忆第一圆舞曲的旋律,感受圆舞曲节奏、速度、旋律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模唱第一圆舞曲的旋律,说说圆舞曲的速度、节奏和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舒展,速度轻快„„

师:乐曲轻盈优美,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这么著名的旋律我们来视唱旋律乐谱。

(1)学生随老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记忆第一主题旋律。

(2)学生也可以用口风琴演奏,熟悉这一主题旋律。感受圆舞曲速度、节奏、旋律特点。

第二课时

一、 听赏第二圆舞曲。

教师出示第二主题谱例,并播放第二圆舞曲音频。

教学要求:感受圆舞曲三拍子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感受弱起小节的特点。

师:听辨这段旋律在速度、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表现的是怎样的一幅场景?

生:情绪热烈、欢快,速度较快。表现了人们在欢快地跳着舞。师指导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找出音乐的强拍,讲解弱起小节的特点。

二、老师指导学生哼唱这段旋律,注意弱拍和连线的拍子要准确,空拍时要做到声断气不断。学生体会演唱

三、复听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它是约翰•施特劳斯的最著名作品。请同学们下课利用网络

学唱:《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2、学习读谱知识 反复记号D.C.

3、综合训练(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起立 13 13 | 5—||

2、 问好歌

3、 坐下 53 53 | 1—||

二、 发音练习

1、 G 大调音阶练习

声音和谐优美、轻声演唱

2、《欢乐颂》

1=C—E 微笑轻声演唱、声音位置要高。

三、综合训练

1、出示幻灯,先弹三度,后弹二度,有什么不同?

2、讲解和谐与不和谐感觉。

3、听辩几组和谐与不和谐音程。

4、唱一唱。

5、讲解,做题。

四、新授

美国的笛斯尼乐园是孩子们的世界,这里有各式各样,有趣的卡通人物,充满着真善美,我们也一起去听一听孩子们快乐的歌声吧!

1、听范唱。 (打开录音机)

2、提问调式、拍号。

3、唱一唱G 大调音阶

4、唱大跳音。

5、视唱合唱部分乐谱(即B 乐段) 学习D.C. 标记

6、视唱齐唱部分乐谱即A 段

7、合唱两段。唱出弱起与强起对比及连音与非连音。

8、有表情读词。

9、唱词。

A 、高声部先唱合唱部分

B 、低声部后唱合唱部分

10、完整演唱合唱部分

11、唱齐唱部分

12、完整演唱,注意气息交换。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真善美的小世界》,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吗?我们要分辩真善美和假恶丑?

第4课时欣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风、雨、雷、电的音乐形象。

2、在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了解乐曲的三部曲式结构,体验并表现音乐鲜明的力度变化与热烈欢快的情绪。

3、能积极参加音乐活动,培养自身的节奏感。

4、了解与音乐相关的背景知识。

教学难点:能准确的拍击出“风雨雷电”节奏。

德育美育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同学合作之间的快乐。

2能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体验乐曲的情境,感受活动的快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串铃、鼓、三角铁、节拍器、卡片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拍手节奏练习(上课铃声)

二、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节奏游戏。我这里有两行空白节奏,你要用自己的耳朵仔细听,然后把节奏模仿出来!

(1—6步骤每一条都这样走一遍)

1、展示空白节奏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2、模仿节奏(用拍手的方式)

3、填充节奏

(用磁铁粘在黑板上表示节奏)

4、加快到原速144拍/每秒,再让学生尝试拍击。

师:我们刚才的速度是120,让我们尝试144的速度,看能不能拍的同样好。

5、听旋律片段,找到拍过的节奏(要求学生仔细听,不拍)

师:让我们来听听下面的这段旋律,看你能不能从旋律中找到刚才我们拍的节奏。

6、再次聆听,准确的拍出以上节奏(老师用手势提醒)

第一条节奏(先分开听辨,然后再合起来拍)

0 0 | 0 0 | 0 0 | 0 0 |

x - | 0 0 | x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x 0 | x 0 | x 0 | x 0 ||

0 0 | 0 0 | 0 0 | 0 0 |

x - | 0 0 | x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x 0 | x 0 | x 0 | x 0 ||

第二条节奏

0 0 | 0 0 | 0 0 | x x |

0 0 | x x | 0 0 | x x ||

7、再次聆听,感受“电闪雷鸣”引出标题《电闪雷鸣波尔卡》

师:所以我们这首乐曲就叫做《电闪雷鸣波尔卡》,你真棒!

三、欣赏乐曲

1、完整聆听乐曲(听到什么乐器?除了“电闪雷鸣”的响声,还有什么声音?)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完整的听一听《电闪雷鸣波尔卡》,在听的时候除了找到“电闪雷鸣”的响声,还能听到什么声音?

2、听音乐跟着老师画出旋律线条

师: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我们一起来画一画这首乐曲的旋律线条。

3、了解乐曲结构

师:像这样的三个部分就构成了A - B - A' 三部曲式。为什么第三部分是我用的是A' 而不是A 呢?

师:因为这个部分和A 虽然长得很相像但还是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就用A' 表示。

4、找到图示中表示风雨雷电的图示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画的旋律线条,你觉得这个像什么?

(顺序:雨、电、雷、风)

5、找到适合表现风雨雷电的乐器,并模仿出雷电声音合适的拍击方法。

(启发学生利用身旁的物品)

师:找一找用什么乐器来表现雨的声音?那雷声还能用什么物体表现出来?

6、了解“风雨雷电”之后,分段将节奏拍得更有表现力

(风雨——欢快,雷电——热情)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首乐曲,你会用什么词?

四、配上打击乐器

1、分角色用乐器进行表演(第一次表演)

2、相互说一说对方的优缺点

3、有表情得完整表演(第二次表演)

风雨——欢快,雷电——热情

五、知识拓展

1、介绍作品相关知识(作者,波尔卡这种体裁等)

师:你们知道它的作者吗?对!他就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他一生创作了许许多多享誉世界的音乐作品,我这里列举了他波尔卡作品中的一些代表作,有《闲聊波尔卡》、《电闪雷鸣波尔卡》、《狩猎波尔卡》等等。

2、欣赏在维也纳音乐厅演奏的《电闪雷鸣波尔卡》

师:你觉得作者创作的这首《电闪雷鸣波尔卡》好听吗?(好听!)我们能听到这么好听的音乐作品除了离不开作者的创作,也离不开我们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他们的精彩演绎。今天,除了有好听的音乐。我还带来了200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

第六单元 新年音乐会

第1课时 学习歌曲《平安夜》

教学目标: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宁静,祥和的气氛,了解歌曲的创作经历。

2、欣赏不同形式的《平安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设问:什么节日能听到这首歌?

2、与圣诞节有关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

二、学习歌曲。

1、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学习高声部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3、学习低声部的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4、练习合奏

三、分组用各种形式演唱歌曲

四、各组汇报展示

五、欣赏吉他演奏《平安夜》和电子琴演奏《平安夜》。

第2课时 学唱《祝愿歌》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一些节日里的歌。

2、学唱《祝愿歌》,并准确的演唱前八分休止符与附点八分音符。

教学难点:

1、能准确地演唱前八分休止符和附点八分音符。

2、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演唱情绪,并饱含热情的演唱《祝愿歌》。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新课导入(图片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两张图片(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图片的内容,他们在做什么?

师:大家描述的非常好,在不同的节日里,我们都会用不同的庆祝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情感,但是无论在任何一个节日的庆典中,歌声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最直接的表达情感的方式,而且不同的节日里有不同的歌曲适合我们演唱,今天,我们就来学唱《祝愿歌》。

三、新课教学

师:老师想问下从年前到年末,我们要快乐的度过许许多多的节日,你们知道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呢?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等

师:首先先请同学们听赏几首歌曲的片段,并说出它们的歌名以及适合在什么节日演唱。(出示课件)

生齐:《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师:那适合在哪个节日里演唱呢?

生齐:国庆节。

师:非常正确。(点课件)

师:好,让我们最后听一首歌曲。

生:《十五的月亮》 在中秋节演唱比较合适

师:对,非常好。(点课件)

师:那大家可以看到,其实这四首歌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歌曲的内容与节日的主题是一致的。

那么,有没有在不同的节日里都适合演唱的歌曲呢?有的,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这样的歌曲《祝愿歌》,请同学们打开书第48页(出课件)。

在学唱这首歌之前,我们先来听赏一遍,请同学们认真体会歌词的意义,感受一下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听——《祝愿歌》

师:好,听完了,哪位同学能说说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啊?用什么样的速度比较好呢? 生1:欢快的。

生2:愉悦的,用稍快的速度

师:现在老师再放一遍歌曲,这一遍请同学们看谱子,感受一下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生:不是很了解。

师:整首歌曲在每个乐句的开头都使用了前八分休止符,也就是弱起拍,这 歌曲的拍号是2/4拍,它的强弱规律是一强一弱,在每个乐句的开头使用前 八分休止符,会给人一

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这正好与歌曲的演唱情绪是相 符合的,在这首歌曲中有两种不同的含有前八分休止符的节奏型,还有一个附点八分音符,现在我们就用划拍法来解决它们。 (板书,讲节奏型,二八,附点,切分)

1)2/4 0 5 1 2 ︳ 3 3 ‖ 2)2/4 0 5 5 ︱6.6 4 4 ‖

师:(用划拍法唱节奏)注意附点,为了让学生记住附点编一首顺口溜

附点附点小不点,像颗豆豆不起眼;

它在音符右边站,时值就要增一半。

生:(学唱节奏与旋律)

生:(视唱歌谱)

师:我们可以把这首歌分为两段,那同学们来说说从哪里可以把歌曲分为两段呢?

师:好,那这次我们请男同学来演唱第一段的A 段,集体唱B 段;第二段的A 段由女同学演唱,B 段集体演唱。让我们再一次感受歌曲亲切、欢快的演唱情绪。

师:大家表现的都不错,这首《祝愿歌》可以在很多节日里演唱,那么,它的内容也可以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可以祝福我们的老师和其他关心帮助我们的亲人和朋友。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跟着音乐再演唱一次吧。

生:(唱)

师:那你们能说说,这两首歌曲适合在哪些节日里演唱呢?

生1:《友谊地久天长》可以在元旦或者毕业会上演唱。

生2:《感恩的心》可以在母亲节送给妈妈。

生3:《感恩的心》还可以在教师节演唱,送给老师。

师:好,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为我们的节日策划一份歌单,比如说春节组,六一组,八一组,国庆组。在下节课上可以把你找到的歌曲演唱给同学们听,一展风采。好不好?

生:好。

第3课时 音乐活动“新年音乐会”

教学目标:

1、 用满怀深情的歌声表达祝福祖国的心愿,激发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 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3、 以班级召开一次“迎新年音乐联欢会”表达同学们对未来的美好祝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年快要到了大家想用怎样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呢?

二、分小组进行准备。

1、 看音乐录像,内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2、 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节目及资料。

3、 学生分成小组活动,把自己准备的节目表演给大家,让小组同学进行审议,评定。

4、 学生进行合作排练,教师到各组指导

三、展示活动。

1、请各组同学把自己最好的节目与大家进行交流。

2、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迎新年音乐联欢会”。

四、教师进行小结

五、根据音乐会顺利进行的情况,评选“最佳组织奖”让学生很有自信的展示自己创作,编导的节目。


相关文章

  • 小学各学科上册全册教案大全
  • 全册教案 上面有所有学科所有计划总结 (上册) 1.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 (2) (3) 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   音乐   体育    美术  品生 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     ...

  •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苹果丰收]教案
  • <苹果丰收>教案 情感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苹果丰收>,感受朝鲜歌曲的风格,指导学生表达歌曲喜悦的心情. 2 通过学生自编<苹果丰收>,培养学生音乐兴趣,训练学生肢体协调. 教学重点: 用欢快的情绪演 ...

  •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 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的: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重点: 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难点: 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

  • 教学进度计划表
  • 教学进度计划表 授课教师: 2012 年 3-7 月 周次 起止时间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备注 1 2.26-3.2 第一课 图像素材的获取与浏览 2 2 3.5- 3.9 第二课 图像素材的简单加工 2 3 3.12-3.16 第三课 ...

  • 2014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 四年 课 题 授课时间 班 角的度量 月 日 数学教案设计 课 型 新授 赵敏 主备人 总课时:第 22 课 时 安 排 本教案使用人 节 1-1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 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教案
  • 第四节 海陆变迁(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 了解能说明海陆变迁的几个事例: ② 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 ③ 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 ① 通过对课文示意图及多媒体课件 ...

  •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教案人教版
  • 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见,白.田.电"四个字.认识2个偏旁"舟.门". (二)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情感目标 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 ...

  •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教案
  • <水资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我国水资 源的现状,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继续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材料及利 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 ...

  •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有趣的鞋]教案
  • <有趣的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鞋的文化.发展.根据拖鞋的结构,能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一双有趣且漂亮的拖鞋. 2.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交流.创作.展示评价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动手能力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