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_浮云_的作者二叶亭四迷与其主人公内海文三.kdh

国文学研究

解析《浮云》的作者二叶亭四迷与其主人公内海文三

○徐 凤

摘  要:作家创作小说的本意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完成的。小说《浮云》一时轰动日本文坛就是因为作品独特的主人公形象巧妙地表现了作者创作的本意,那么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本意到底是什么呢?他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给出特有的解答。关键词:二叶亭四迷  内海文三  《浮云》

明治二十年发表的《浮云》,作为二叶亭四迷亲身经历的具体再现和真实反映,以细腻的心理分析见长,极大地唤起了国民大众的新的文学意识,甚至被称为“具有相当意义的空前绝后的时代错误”①,确立了作者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鼻祖地位。

由儿时开始经历的一次次动乱逐渐培养了二叶亭四迷喜欢政治的脾性。但从政途中的种种失败,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影响,使他的兴趣从政治转向了文学。当时著名的评论家坪内逍遥的写实主义文学理论也给了他强烈的刺激和无穷的力量,因而1888年的第一部《浮云》以逍遥之名问世。但这些都是二叶亭四迷创作《浮云》的外部力量,与此相比,其自身的内部力量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与逍遥的《当代书生气质》和《小说神髓》的幼稚性相比,《浮云》所表现出来的二叶亭四迷的成熟的思想性、内心燃烧的文学野心、各种丰富实际的心理体验、欲以文学与社会相抗衡的坚强意志以及作品中独特而细腻的心理描写等各个方面。正是这些内部创作力量,才使《浮云》第二部和第三部给二叶亭四迷带来了文坛上旭日东升般的声望。作者亲身感悟到的各种政治生活体验,使他在作品中不仅对各种社会人物的生活体验进行了形象逼真的描写,而且对社会上各种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矛盾进行了细腻生动深入的分析:内海文三的深刻不安的矛盾心理;阿势的天真善良、见异思迁的多变心理;阿政的淡薄人情、追求权势、见风使舵的心理;本田升的玩世不恭、利欲熏心、无知肤浅的心理;孙兵卫的富有人情味却胆小怯懦的守旧心理。

与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不同,二叶亭四迷从文学的角度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细致观察、深刻剖析、大胆预见,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当时的“社会主义”思想又使他从对文学的兴趣投入转变为对文学有了自己的新思想。“社会主义就是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同时也是指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对人生的态度和人的命运,甚至可以说是对现实社会的文明批判”②。因此,二叶亭四迷并不为写小说而写小说,也不是仅为兴趣而写小说,他是以文学为武器,试着与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对抗。这才是他写《浮云》的根本内动力。正是这种内动力,才自然而然地使《浮云》渗出了具有相当意义的时代错误似的先驱性的近代文学色彩。

明治初期的其他文学作品,也是取材于当前的社会现象,也是描写当时的社会风气,但是和二叶亭四迷的《浮云》比较来看的话,这些小说总体上缺乏一种通过作者敏锐细致的观察、独特深刻的剖析、大胆预见当时社会前景,从而与当时不良社会风气进行完全对抗的根本态度。比如,同时期的流行小说《金色夜叉》虽然也描写了当时一种人心浮躁的社会现实,但力度不够深刻,只可以当作一部由不同戏剧场面组合而成的美文作品来读,很难让读者感到像《浮云》所渗透出来的那种强烈的痛斥现实的“社会主义”色彩。由此可以说,《浮云》让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讽刺的根本特点和对日本近代社会进行文明批判的意图,它既象作者给当时的日本文坛带来的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冷空气,又象作者突然扔进当时文坛的一颗瞬间即爆的炸弹,因此也可以说二叶亭四迷是日本明治时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旗手,是日本近代社会派文学的领头羊。从以上分析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把《浮云》理解为 “浮世之云”,“浮世”是指不断动荡变化的现实社会,“云”是指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繁杂现象,即作者提出的“形”的东西,但云是无法捕捉、无法停留、不断变化的,所以既喻指社会各种人物的不断变化的复杂心理,也暗示了作者自身满是失败的社会体验和心理变化。因此《浮云》作者通过对现实社会中各种人物形象的塑造巧妙地将自己所经历的心理感受和深刻认识传达给了读者。那么,作者到底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呢?

作者在小说中对主人公内海文三的处理,对《浮云》的近代小说性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二叶亭四迷自己在《我的半生忏悔》中谈到:“《浮云》的创作并不是没有现实原型,也不是突然间发现的原型。在我的脑海中,已经对当时日本青年男女的社会倾向有了一种模糊的抽象的认识,要把这种认识具体化,该选取什么形式呢?经过思考发现,在自己当时为止所触及的人物中已经存在那种抽象概念和类似的人物。只是把这个人物作为基础搬到小说里,当然这个人要有个性,不是虚构的,是具体的人,这才达到我最初创作的目的。”《浮云》的主人公内海文三就是这样被作者设定的。其实,文三就是二叶亭四迷自己的化身,就是二叶亭四迷在自我剖析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所接触的特定人物身上

86

M2007.04

国文学研究

的要素,作为典型而塑造出来的特定人物。通过这种人物设定的方式努力尝试与现实社会的压迫相对抗,正是这一点才显示了《浮云》作为近代小说的本质。作者自己对小说创作的追求也完全可以理解为是他对当时社会的追求。因此,我们从作者对主人公内海文三的设定能够看出《浮云》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而且,文三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成通俗故事里的那种主人公,他也不可能在二叶亭四迷的笔下发生改变。作者对主人公内海文三的失恋、困惑、苦恼、矛盾等从心理上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深刻的解剖和明显的具体化,从而使以内海文三为代表的日本明治社会知识分子的独特形象一直鲜明地留在了日本文坛上。

与溜须拍马、玩世不恭、追逐名利、肤浅无知的本田升相反,内海文三是一个颇有才能、诚实正直、尊重他人、珍惜感情的正人君子,他不会巴结上司,也不会迎合阿政,更不会卑躬屈膝。但是,当他感到实在难以在阿政家继续容身时,却无法从对阿势的爱慕中抽身而出;当他看到本田升不怀好意亲近阿势而甚感不安和焦躁时,目睹自己的恋人上当受骗却无所作为;当被人遭到免职时,他却无计可施;即使几次受到侮辱,他也拿不出反驳的力量和勇气来,一天到晚在郁闷和不快中心神迷惑、坐卧不安、去留难定、无所事事。主人公文三这种复杂交错的心理状态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就像天上一朵无根的浮云飘来荡去。而且他的这种心态贯穿了小说的始终。作者也正是通过其独特的、深刻的心理分析手法,塑造了文三这种悲剧性人物的个性,从而使《浮云》名声大震。

由以上对主人公内海文三的设定过程和个性分析,我们可以把《浮云》理解为“浮世之心理”,而“浮世”又从“忧”转化而来,所以“浮世之心理”即为“忧世之心理”, “忧”的意思是“达不到人们想象的、苦恼之事非常多的现实社会”。从内海文三的角度来看,当时的日本社会

的确是“达不到他想象的、苦恼之事非常多的无聊的现实社会”另外,“忧”的意思是悲伤、忧虑,也正是指文三的“悲伤”“忧虑”。“浮”这一用词也恰恰与文三不断变化的、摇摆不定的心理特点相吻合。再者,“云”既暗喻了文三像云一样摇摆不定的心理活动,也暗喻了文三优柔寡断、内向软弱的人物性格。所以“浮云”就是指“漂浮着的云”,也是指内海文三“优柔寡断飘摇不定的软弱”。由此看来,小说所描写的日本明治社会知识分子的思想苦恼就由内海文三这一特有的人物形象自然而然地渗露出来。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看出:明治社会体制的变动、日本近代思想的矛盾交叉、知识分子阶层的思想困惑、青年男女的观念倾向、文明开化的精神弱点、自我实际的生活体验等等都是二叶亭四迷创作《浮云》的动力所在,并且使其巧妙地塑造了主人公内海文三的鲜明的典型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对主人公不断苦恼、摇摆不定的心理性格的分析别具匠心,独树一帜,使其成为日本明治社会知识分子形象的典型代表深深留在读者的脑海之中。注释:

①二叶亭四迷.浮云[M].岩波书店,1994.211.②二叶亭四迷.浮云[M].岩波书店,1994.214.

参考文献:

[1]新明解国语辞典・第五版[Z].三省堂,1999.[2]金焕玑.日本近代文学史[M]. 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3.

[3]叶渭渠、唐月梅.20世纪日本文学史[M].青岛出版社,2000.

[4]二叶亭四迷.浮云[M].岩波文库,1994.

(徐 凤,曲阜师范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日语系)

学生指出:在“看不见”后,应再加上“摸不到”。

疏忽之妙

○庄建国

老大臣是很精细的人,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眼睛越睁越大”,“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若不加“摸不到”,只要老大臣的手轻轻一碰,所有的骗局便即刻灰飞烟灭。因为“摸不到”,并不意味着“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

学生言之有理。然,我并不急于总结,要学生们思索:这样的疏忽是否有积极的效果。

《皇帝的新装》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创作的童话作品,该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深刻的思想,生动的语言,精巧的构思等,使得这部作品饮誉海内外。这样的作品十分注意情节的清晰性和完整性,然在教授课文时,却有学生提出质疑。

该文的第二自然段说道新装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我们在探讨这句话的作用时,体会到它在情节中的铺垫作用,皇帝、大臣、内臣等因新装这一特性而都不敢言,表现了虚伪的品行。新装的特性,于情节、于人物形象,可谓典范。

学生们积极地品读课文,纷纷交流探讨。渐渐地,出现了赞赏的声音。有同学指出:因为这些人是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若他们懂得用手触摸,便是聪明的人了,其愚蠢性、不可救药性便显示不出来了……作品若加上“摸不到”,则大臣的愚蠢性便难以更好地体现,作品的讽刺性便会减弱……

经过探讨,学生越发感受到作品的铺垫之妙,作品的情节之美。情节的疏忽,是大师的匠心所在,给典范的铺垫之笔又添妙花。

(庄建国,郑州市85中学)

87

XIANDAI YUWEN

2007.04


相关文章

  •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郁达夫阅读答案
  •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郁达夫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 ...

  • 2010年成人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10年成人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1] [网络综合 - 成人高考(成考)试题]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解嘲 解数 善解人意 不求其解 B.和面 和缓 和衷共济 随声附和 C.差池 差距 ...

  • 古典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鉴赏 <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 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鉴赏评价能力是语文阅读能力中最高的一个层次,需 要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还需要文学.文体以及 其 ...

  • 谈素质教育内涵(1).kdh
  • 第9卷 第3期 2007 年 5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9 No. 3 May ,2007 谈素质教育内涵 吴 茜 (沈阳市医药学校,辽宁 沈阳 110 ...

  • _论语_侍坐章_新读.kdh
  • 古典今读 025-027/安敏 <论语·侍坐章>新读 <侍坐章>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选自于<先进篇>,记录了孔子与四个学生举行的一次小型的问学会,议题是各人的能力志向.此章不仅让我们对孔子 ...

  • 以_天天向上_为例谈电视娱乐节目的类型创新.kdh
  • 以<天天向上>为例 谈电视娱乐节目的类型创新 [摘要] 湖南卫视于2008年创办的<天天向上>对电视脱口秀节目类型进行了本土 化改良,成为一档别具特色的脱口秀类娱乐节目.<天天向上>节目组在提高内容 的文 ...

  • 金融资产减值的确认及转回.kdh
  • 第3期 第10卷第3期2008年6月 黄山学院学报 JournalofHuangshanUniversity Vo1.10,NO.3Jun.2008 金融资产减值的确认及转回 陆建民 (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摘要:金 ...

  • 高考诗歌鉴赏的三维立体解读教案
  • 高考诗歌鉴赏的三维立体解读教案 高考诗歌赏析,首先是懂诗,其次是懂题,最后是懂答.懂诗,就是得懂诗的构成,懂诗的内容,知道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懂题,就是要弄明白对一首诗考查什么,从哪些角度考查,要求我们做到哪一步:懂答,就是要根据题的要求, ...

  • 江南柳 张先词解析
  • 江南柳  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解词:隋堤柳:隋炀帝时沿通济渠﹑邗沟河岸所植的柳树.唐罗隐有<隋堤柳>诗.路尘: ...

  • 连续性血液净化.kdh
  • 临床应用 中国医学装备2008年12月第5卷第12期 China Medical Equipment 2008 December Vol.5 NO.12 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应用于ICU危重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白 琳① 关 辉① 曲 颖① [文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