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感叫沉浸]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散文欣赏】导读 有人喜欢中国画,那一幅幅水墨丹青,无一不是智慧的凝聚;有人喜欢老照片,那一张张泛黄的身影,无一不留下自己成长的印记;有人喜欢旅游,那一个个名胜古迹,无一不散发着人文历史的气息。。。。。。朋友,当你读完朱以撒先生的这篇散文,能否有所感悟呢? 有一种情感叫沉浸 朱以撒 又一杆毛笔走到了使用的尽头,锋残毫损。我照例把它投入书桌里边那只大笔筒里。那只笔筒已经搁置了许多这一类毛笔———当它们不再被使用,就没有什么价值,理应废弃。我想起隋人智永,许多用过的烂笔头珍惜地集中着,庄重地埋了起来,名曰笔冢,一定有一种感情附着于上。笔筒里这些旧笔,时日长了落满灰尘,蜘蛛在上边爬过,牵起网络,旧笔储存了我生命曾经走过的那一段过程,或者说,许多时光在毫端的挥洒中过去了。 旧物,失去使用价值之后依然不忍舍弃,准是另一种价值开始了它的旅程。 我又一次见到青衣江了。已经有些寒意,青衣江流过的这个小城,永远是水气迷蒙,潮气华滋,高墙上爬满了绿色的藤本植物。枯水时节,青衣江缓缓地流,和我上次见到的汹涌气势已经不同。此时,我面对着它,按说是没有太多特色可供描绘,只是一条江有这么一个名字,远远超过了人对于河流本身的想像。书上说,青衣是一个人,叫蚕丛,曾经教会了蜀人祖先农耕蚕桑,使游牧民族的动荡转为安顿。若水河畔,青衣移动的身影多起来,若水遂名青衣江。蚕丛,我乐于这样想象,是一位体态丰盈言行朴实的少妇吧。青衣,后来成为我们眼中的舞台人物,幽怨、哀婉、凄美。静观这条江的眼光如水,听到旁人用食指指着波光粼粼叫道:“看,青衣江。”心弦莫名地弹了一下。那一年,我在青衣江边走,夏风习习,草木爽快,我却纠结在一个问题里,脱不出来。那个问题今天看来已十分简单,上不了哲学台面,时间一过去也就迎刃而解———那是一个技巧性的问题。在江边的同一条路两次走过,思路远远拉大了岔道,无法叠合。一辈子去过一次的地方,令人惋惜的是,无法从回味中看到自己改变了什么,或者坚持了什么。 一座熟悉的城墙拆毁了,一条熟悉的街巷消失了,对于拥有体验并一直习惯地享用它的文化气息的人,不论书生艺人,还是引车卖浆者,都会有一种莫名的空洞。至少,他们不能在清晨聚会一起松动筋骨,叙一叙寻常百姓的小小乐趣。后来,欧式的建筑耸立起来,内心的空洞却丝毫没有填上。一个独到的城市,是由久居其间的居民行止来体现的——说话的口气、神情还有动作。他们被老城市的气息熏染着,老城市成了一个巨大的储存器,储存着浓郁的民风、礼仪;街巷、门楣、梁、匾额透露着和居住者同样的情调。而新兴城市是多元的,没有一种和谐的秩序,需要很长久的磨合,人和城市才能交融如水乳。 一本书,一本帖,时间长了,外表的品相卷了毛边,掉了封皮,里边任我随意地画了许多记号,随手翻,就到了我要的那一页、想看的那个字。一本簇新的书就没有这般便利,它停留在陌生状态上,像一匹野马,没有被骑手驯服,书页边缘带着机器切割的锋利和油墨的味道。没有翻动,生分得生出一段距离。一次又一次翻动,甚至卷起、袖起,随主人走天下。带着温度的手指时常指动,它温顺起来。边角的锋棱磨钝,品相越来越老,蕴含越来越多,手泽、目光、笔迹,甚至有一次不小心掉落在泥泞里。有的书的观念的确改变了我,同时我也把一些不愿苟同的意思标明在空白处,构成另一个走向。这样,待我翻到它老了时,渗透了我太多的精神。一些旧书让人痴迷地收藏,就融入了阅读者这一部分情调。 纸本太经不起折腾了。但也是这种最柔弱的纸,薄如蝉翼地承载起沉重无比的文字——那些性命攸关的生死状、家庭纠葛的契约、情爱的表白,都由一纸墨气固定下来。像一位稚嫩孩童挑起千斤重担,还不让她松懈下来。没有哪一片纸的存在不受剥蚀。纸质酥了,干脆了,字迹一脸沧桑,却不会淡去。这时,真怕有人不慎失手,字迹随纸裂为碎片。这样的纸片,尺牍大小,沉重千钧。家庭的后人对先人的认识,包括感恩或怨恨,大都缘于这些纸片。没有这些纸片的人,回忆先人,满目空洞。我十分感慨保存完好的家庭,从一代一代文字的积累中,见出一个家庭的悠久;从昏黄的纸色中,展开寂寥广大的世界,任想象去填充。其实,一张能够幸运躲过战乱、水火、迁徙磨难的纸,即便空白,也是一个

幽深的海。 时间一直向前,像不停歇下来的马车,奔走中崭新的车厢成为陈旧,盛满过往的陈渣。每个人在面向前方的同时,另一方面正对着过去,感受着旧物,牵挂着旧事———时光没有消逝,正是由于它们的韵味,真切地沉浸在遥远之处。(选自《人民日报》)请结合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 题目“有一种情感叫沉浸”,本文作者沉浸在一种什么情感中?其深层次含义是什么? 2.文章沉浸在对哪些事物的情感中?为什么? 3. “在江边的同一条路两次走过,思路远远拉大了岔道,无法叠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4、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说:“时光没有消逝,正是由于它们的韵味,真切地沉浸在遥远之处。” 参考答案

1、答:作者沉浸在怀旧的情感中,这种怀旧实际上是对历史和文化积淀的感怀。 2、答:对使用过的毛笔不丢弃,让它们留在笔筒中,因为它储存了我生命的一段过程;对青衣江恋恋不舍,因为它有着古老的传说,又像舞台上的少妇那样,幽怨、哀婉、凄美;对老城市消失的城墙和街巷,怀念它厚重的人文气息;对读过的旧书,觉得它渗透了我太多的精神;对旧纸张,感叹它沉重无比的文字下,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3、答:含义是,两次走过同一条路时,思考的问题不同,人的精神状态也不一样。表达了青衣江带给自己的丰富感受。 4、答:这是作者的感悟:时光虽然流逝,但那些储存了人某段生命过程的事物,有着美丽传说的自然风景,人文底蕴丰厚的老城市,记载着历史文化的文字永远不会消失,它将转化成情感,长久地留存在人们的精神中。


相关文章

  • 落红阅读训练及答案(2011东营中考语文阅读题)
  • 落红曾绍炉①我对红色,有着十分的喜爱.虽然红曾经对我是那样的吝啬,少年时代与我情同手足的两位女友:红枝.红梅都因生存的艰难离我而去了,我的每一份真诚,变成幻想成空的泡影.然而在我生命的后来岁月里,红却仍然是我情感寄托的力量,诗意常新的泉源. ...

  •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13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
  • 专项训练十三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 一.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 1. 根据语境, 填入下列两句话中横线处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 一只手高高举起, 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 好使自己不沉下去, 对着荷 ...

  • 谈谈加强语感培养的几种方法
  • 谈谈加强语感培养的几种方法 [摘要]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 ...

  • 2015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15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5分) 一.(6小题,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攫取 jué 精神矍铄 jué 应和 huò 风和日丽 hé .... B. ...

  • 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的魅力
  • 美国当代情感教学理论创始人罗杰斯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知识的传授.个性的培养.潜能的开发.创造性的激发都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语文是一门最富情感性的学科.王力在&l ...

  • 白梅无价韩静霆阅读答案
  • 白梅无价(9分)   韩静霆 ①当代大画家李苦禅撒手人寰驾鹤西游的时候,我的老师许麟庐正在山东旅行.许老听到噩耗,立即登车,直奔北京.到了苦禅灵堂,满头白发的老人,长跪不起,恸哭不止.他和苦老,同是齐白石大师的弟子,手足之情,比一奶同胞还亲 ...

  • 繁星春水教案
  • 二六 <繁星><春水>内容提要 上海市师大实验中学 杨洁 教学目标 1.读了本文后,对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两本诗集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2.诵读文中的诗歌,理解冰心诗歌的语言美,进而理解诗歌 ...

  • 怎样上好语文阅读课
  • 怎样上好语文阅读课 一.分析学生,根据需要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 我们上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而学生之间总是存在着个性差异.真正的熟知他们的个性差异,使他们在不同的层面上都 受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语文课,这 ...

  • 世间最美的坟墓说课
  • <世间最美的坟墓>说课稿 老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世间最美的坟墓>.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部份向老师说课.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高中生应能: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