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殡葬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的冲突和调谐

我国传统殡葬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的冲突和谐调

摘要:本文以我国传统殡葬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做了比较,分析了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和联系,同时从文化角度上分析了我国传统殡葬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之间的冲突和协调。

关键词:殡葬文化,现代城市文明,

一.我国传统殡葬文化中蕴含的文化观

本文将从传统的殡葬文化角度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尽管殡葬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但传统的殡葬文化还是保留了下来。这种想现象在乡村更为普遍和浓重。殡葬文化对文化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孝的观念

从字体的组成我们发现”孝”字由 “老”字和 “子”字组成, 可见, 孝是子女对长辈表达关爱的一种说法. “孝”一词作为伦理观念正式被提出是在西周时期, 孝的含义是尊敬祖宗, 而进孝的主要形式则是祭祀。

(二)轮回观念 我国有不少的人信仰佛教,认为人生有轮回,人的死亡不过是肉体的死亡,灵魂是存在的。丧葬礼仪的很多做法,其实都与此相关。因而有人说,只有举行了葬礼逝者才不至于称为幽魂野鬼,才可以安息,并转世轮回。七七斋就是为死者祈福的佛事之一。即每隔七天为一个忌日,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这同佛教教义有关,佛教认为人生有六道流转,在死与生之间有一个“中阴生”阶段,在阴间寻求生缘,以七天为一期,七个七天必转生一处。因此就有了“七七斋”的丧俗,并且与中国传统的魂魄观念有相同之处,得到迅速传播施行。这种灵魂观念为殡葬文化提供了依据。《礼记》中有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即是主张人死后肉体应当入土为安,让灵魂上天堂。灵魂观念引发了中国传统的鬼神崇拜。鬼神崇拜是葬后礼仪产生的直接根据,其中包括了惧怕、讨好、孝等因素。由此产生的葬后礼仪,主要包括居丧礼仪、丧服制度、祭祀仪式等。

(三)等级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视礼节,分为三六九等,因此很多礼仪的当中都有体现。如,对于死就有很多说法,《礼记》谓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清代,对于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由此可见,等级观念影响深远。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文化中的等级的观念,主要表现在:第一,仪式中繁简的差异,身份地位的体现比较明显,据《礼记·杂记下》中记载,“上古天子饭含九贝,诸侯七,大夫五,士三。”饭含仪式,是从西周时期开始沿袭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对富贵的不同定义,所含之物不同。地位越显赫,仪式越隆重。等级制度不仅仅表现在官位上,也体现在家庭中男女社会地位的等级差异,《仪

礼·丧服》中,儿子给父亲服斩衰,为母亲只服齐衰。父亲先去世则只为母亲服齐衰三年,如果母先亡,则只需要为母服齐衰一年既可。妻子需要为丈夫服斩衰三年,丈夫只为妻子服齐衰一年。

(四)和的观念

殡葬文化体现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地和谐。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红楼梦》中有写到:“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二者都是属于自然界的事物,终归于土。葬礼是群体的活动,包括邻里和亲朋,代表着人与人的和谐,也旨在教育晚辈后代。

二、传统殡葬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的冲突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殡葬文化是中国礼仪文化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每种文化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同时保留着一些本质的传统文化。提到葬礼很多人都会觉得晦气,因而也很少有人正面的提起这个话题。但是,人生的喜事当中,常有红喜事和白喜事的说法。这里的红喜事代表婚嫁,白喜事则代表葬礼。中国人的委婉情节,经常表现如此。但是,无论人们怎么回避,葬礼却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仪式,有着凝重,肃穆的气场,是生人与逝者的告别仪式,也代表着新生活的考试,逝者将到另外一个世界开始新生活,而生者的生活还得继续。落叶归根,而并非“死无葬身之地”,死者也该有一个归宿。殡葬文化包含了葬礼和祭扫两个内容。

传统殡葬文化中,葬礼一般比较喧闹。鸣炮,哀乐,扫纸钱,哭丧,这些都是传统殡葬文化的集中体现。然而,这些现象与现代的城市文明似乎格格不入,甚至有所冲突。这些冲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据2008年12月的成都商报报道,传统的丧葬仪式严重扰乱了居民的生活,以至于治安管理人员介入。大群送葬队伍传过大街,大炮鸣响,纸钱满地飞,这是一种很基本的传统的葬礼仪式但是,这一切与现代化的城市是很不协调的。

(一)物质文明上

现代城市文明提倡勤俭节约,传统的葬礼仪式注重的是厚葬:纸钱,鞭炮,乐队等都是很铺张的一种消费方式。这显然与现代城市的物质文明相违背,然而,对葬礼的重视也是合情合理而又无可厚非的。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往往在举办丧葬会时,大量购买冥币、鞭炮,从而表示自己的孝心,同时大力举办宴席,造成了严重的铺张浪费,现代文明要求节约。传统殡葬文化与现代城市之间产生了物质文明上的冲突。

传统殡葬文化讲究入土为安,主张土葬,因此棺材是必备物品。而现代城市文明则讲究火化,骨灰盒是必备品。传统殡葬文化需要占据一定的土地空间,而现代城市文明殡葬则占用了较小的土地空间。

(二)精神文明上 1、生死轮回冲突

人们通常认为的灵魂可以独立于身体而存在,也可以依附于肉体。有人说做梦和梦游时是灵魂飘出了身体,此时若惊醒做梦者,则此人有可能会灵魂无法全部归为,可能变傻。民间有人在亲人生病时,请人做法式,说是招魂,这种做法也是对灵魂一说的错解。可能原本无大碍而复原,被误以为是灵魂作祟。对逝者的缅怀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以此治病的形式是不可取的。这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

缅怀方式,也是一种美好的期盼,希望逝去的亲人存在于另一个世界,可以在遥远的地方默默的祝福我们。

当今社会,很多人已经不再相信生死轮回的灵魂之说了,也提倡厚养薄葬,“节哀顺变”更加能够人生老病死这个无法变更的事实了。也极少的会有传统的葬礼,主张火化和公墓。对祖先,亲人的缅怀方式也产生了变化。推行绿色殡葬业,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殡葬业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殡葬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相协调,更是建设低碳社会的有力体现之一。同时更新改善殡葬业设备,节能减排。 2、生前孝顺与死后孝顺冲突

传统殡葬文化中队孝集中体现在,长辈去世,晚辈亲属必须到场。缺席者常被说成不孝。传统孝文化对人死后的丧葬素有“隆礼”、“厚葬”、“久祀”的特点,“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老子的思想,表当时社会殡葬文化的孝文化。古有“董永卖身葬父”一说。说是董永少时丧母,后又丧父,因为家贫,无钱举行葬礼,因而卖身葬父。虽然事情是否属实我们不得而知,但不难推断,当时对殡葬礼仪的一种重视。无法尽孝道,是精神的缺失,更会让那时的人后悔不堪。“孝悌”思想在孔子的学说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孔子有言:“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可见,孝道的意义深远,对内可以启发仁心的自觉,对外象征对整个人类社会以及历史文化的关顾。同时孔子还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服丧三年三年之内,不饮酒,不作乐,不婚聚,不访友,不应试,不做官,在外做官遇“丁忧”(父母之丧)之事,还要离任回乡守孝三年。当然现在这种说法已经普遍的不大为人们所接受,但是,葬礼,祭拜礼仪之事仍然是极为重要的。人们通常主张,隆丧厚葬,旨在希望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可以衣食无忧,过的快乐,这是一种美好的期望!

传统的殡葬文化中,提倡,厚葬,以此也导致了不少虚妄浮夸之风。有人尊者在世是不尽孝道,死后却风光大葬,以表“孝义”这种行为明显是不可取的,使得部分人越加虚伪。严重扭曲了殡葬文化。

3.生态文明上

传统的殡葬文化和祭拜方式,不利于生态文明的发展,大量废气和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存在着火灾的隐患。我国不少乡村的清明扫墓燃放鞭炮而引发火灾的事例举不胜数,虽然政府明令禁止但是这种传统的观念和祭奠方式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不仅如此,这些也不利于生态环保和绿化,加剧了对树木的需求量。这与当下的绿色环保是不合流的。

三、传统殡葬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的调谐

传统殡葬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表明,这两种文化需要调戏而和融合,我们应当取之精华弃之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好的方面加以学习,摒弃那些过时的,不利于社会进步的思想和仪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谐:

1. 注重人文传统,开展生命教育

教育科学机构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学习者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指导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念,教导学生更好地珍惜自身生命,以一种珍惜的态度来面对身边的人,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死亡,了解生命产生的起源和过程。

教育机构可以采用播放励志新闻片子的形式来教育学生,比如说重病患者如何战胜内心的恐惧而获得健康。

2. 弘扬和孝文化,加强社会道德

传统的殡葬文化提倡:“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厚葬在某些层面上是孝道的一种体现,但却不能完全等同。当今社会提倡“厚养薄葬”,尽孝道应当是在长者建在的时候,侍奉,照顾,而不是仪式上的厚葬,侧重在用心和尽心。传统的哭丧仪式也衍生出了专业的“哭丧户”,这些人其实说白了就是“演员”,连葬礼仪式都变得敷衍起来,也就失去了其原始的意义和内涵。葬礼其实是可以几个人单独完成的,但是传统的葬礼却需要邻里,亲朋一起参与其中,这体现的是一种“和”的观念,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和帮助,以创造更加和谐的人文氛围,并有利于教育后代。祖先是我们赐予我们生命的人, 祭拜祖先意味着生命的延续. 《孝经》有言:“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不难得之,孝包括事生于事死两个方面,即,在父母健在时尊重,侍奉老人,在病困时不离不弃,侍其左右,父母亡故时,祭拜。祭奠父母是尽孝的最后而又极为重要的一种形式,殡葬礼仪就是其中的重要体现。

有一位中年男子丧父,请人哭丧,磕头,搞得昏天暗地,声势浩大,很是铺张,他也并非是不孝子,对父亲去世也很是伤心,但是现在的人已经看淡了生死,而且父亲也已经年过70,生老病死很是正常,但是长辈主张请“哭丧户”,以完成仪式,他也只好认可,其实就是花钱完成仪式,已经失去了原始的寓意。当然,演戏给别人看的不孝子也是大有人在的。

人们应该重新正确的认识孝文化,何所谓“孝”,如何真正的尽孝道。孝不是单纯的用钱来衡量的,而是用心去做的。不是演给别人看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不是死后的厚葬,而是生前的厚待,耐心侍奉。

同时,弘扬“和”文化,所谓“家和万事兴”与邻友好,待人和善,以和为贵,才能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弘扬和孝文化,加强社会道德。

3. 重塑祭奠礼仪,发展社会文明

传统的祭奠礼仪,规矩礼节众多,持续时间长。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严重。非吉日不能出殡,停尸时间过长,病菌传播,给他人健康带来危害;亡人为大、登堂为尊,否则会成为孤魂野鬼,因而部分人即使居住闹市,也在家设灵堂、搭棚办丧事;葬在风水宝地,诵经,超度亡人,;孝义为先,三年内不得婚嫁等等腐朽观念,严重毒害了人们的心灵,与社会文明建设格格不入。传统的殡葬文化中,主张土葬,入土为安,因而,造成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也有引起而引发的纠纷。传统观念已经历时几千年的历史,祭拜亲人,先祖固然没有错,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那些错误的愚昧思想应当改革,祭奠礼仪应当革新。例如,以火化代替土葬,以公墓代替私立墓碑,有效的整顿和规划用地。祭扫祖先时禁止燃放鞭炮以防火灾和防止空气污染。厚养薄葬,葬礼尽量节俭。及时出殡,防止细菌滋生。

重塑祭奠礼仪部是一两天的事,传统思想的变革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要开展社会文明建设的宣传活动,帮助更多人正确的认识和对待生死,破除迷信思想。重塑祭奠礼仪既要依靠教育,也要法律的支撑。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殡葬管理法律法规,依法革除错误落后的祭奠仪式,加强和完善殡葬管理的法制建设,把葬礼改革纳入法制体系,并就葬礼改革的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工作机制、责任主体、禁止事项、罚则等作出明确规定。

4. 不断探索创新殡葬形式

我国于1956年开始实施火葬方案,但是真正为人们所接受是在近十年,可见新的事情为人们所认识和认可接受是需要一个漫长,坎坷的过程,但是火葬的实行是殡葬改革成功的第一步。它不仅仅简化了殡葬仪式的过程,还大大节约了土地,利于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然而,这种形式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因而,我们压迫不断探索新的殡葬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在保留原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必将涌现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殡葬礼仪。既满足家属的慰藉心里和尽孝道之心,同时又为社会所认同的新仪式。最终,实现传统殡葬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的融合与调谐。

参考文献

[1] 让殡葬改革驶入快车道[J]. 中国民政 , 1998, (05)

[2] 李汉新. 殡葬改革重在“六抓”[J]. 民政论坛 , 2001,(04)

[3] 周敦胜. 同心协力促殡改──商河县狠抓殡葬改革的几点做法[J]. 中国民政 , 1995, (05)

[4] 殡葬改革是省情所需、民意所向──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访谈录

[J]. 中国民政 , 1998, (05)

[5]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殡葬改革工作情况的通报[J]. 河南政报 , 2001,(05)

[6] 马朴勤. 农村推行殡葬改革要务实[J]. 中国民政 , 2001,(03)

[7] 唐情林. 提高认识 齐抓共管 保证我市殡葬改革措施的落实[J]. 重庆社会科学 , 1995, (05)

[8] 王定荣. 殡葬改革须加快莫让土地给“鬼”占[J]. 创造 , 2000,(12)

[9] 马艳风. 殡葬改革不能“以罚代法”[J]. 中国民政 , 2001,(06)

[10] 郭树立. 推进殡葬改革之我见[J]. 中国民政 , 2001,(09)


相关文章

  • 中国殡葬行业现状
  • DOI:10.14167/j.zjss.2012.07.013 2012年第7期No.7,2012 浙 江 社 会 科 学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2012年7月 ,Jul.2012 中国殡葬行业现状 ---来自浙 ...

  • 生态陵园工程项目建设可研报告
  • 生态陵园工程项目建设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概述 1、项目名称:xx天堂生态陵园 2、项目建设地点:xx区xx镇xx村xx北侧山麓 3、项目承办单位:xx区xx镇xx村 4、项目法人代表:x道观法师王x 5、项目性质:新建 6、项目实施管 ...

  • 推进丧俗改革会议领导讲话
  •   改变旧丧俗、树立新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努力做好丧俗改革、移风易俗工作。下面,我讲3点意见。   一、要切实增强做好丧俗改革工作的紧迫感    丧俗 ...

  • 民政学习十七大体会
  • 民政学习十七大体会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从大会召开的时机、大会确定的主题、大会担负的使命来看,都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至关重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总结 ...

  • 城市公益性公墓标准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部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发 展 和 改 革 委 员 会 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标准 建标×××-2011 (征求意见稿) 2011 北 京 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标准 建标×× ...

  • 关于建筑结构发展的几点认识
  • 关于建筑结构发展的几点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建筑的高度也越来越高,而建筑体型和结构形式也日趋复杂.高层建筑必须面对防火.结构抗震.抗风.节能等问题.我们必须面对工程质量严重参差不齐.建造效率低,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传统现场施工建造方式. ...

  • 适应形势发展  加大殡葬改革步伐
  • 殡葬业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行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关心下,我区殡葬事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殡葬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殡葬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逐步从计划经济下实行政府统一管理的模式:设施由政府修 ...

  • 中华孝道园:构建"学孝.行孝.扬孝"文化平台
  • 以儒释道精髓打造新型"中华孝道园"文化 近期,中华孝道园基金会和中华孝道园万里行组委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提升.这个以"孝"为主题的大慈善.大公益.大生命.大数据.大文化等的平台,正致力于在全国打造多 ...

  • 浅谈当代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构成
  • 浅谈当代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构成 论文关键词:普适性价值:文化多样性价值:战略性价值:边缘文化价值 论文摘要:针对当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混乱的价值认识是保护观念不能得到统一的根本原因.以历史与现代,西方与东方多维 ...

  • 文明祭祀倡议书
  • 科学文明祭祀 树立文明新风 倡 议 书 市民朋友们: 清明祭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今年4月3日至5日,是我国法定的清明节假期.为发扬清明节"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传统美德,更好地倡导"文明祭祀.低碳清明&qu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