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谈如何提高文综成绩

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谈如何提高文综成绩

周艳利

一、对2013年文综试卷历史试题的分析

(一)全国I 卷

1、选择题:A 、试题分值:按教材分,必修一6道题24分,必修二4道题16分,必修三2道题8分;按历史阶段分,中国古代史2道题8分,中国近代史2道题8分,中国现代史0道题0分,世界古代史1道题4分,世界近代史3道题12分,世界现代史4道题16分。B 、考查的知识点:24题:分封制的瓦解;25题:程朱理学;26题:雅典的民主政治;27题:光荣革命;28题:近代自然科学;29题:中国现代化;30题:中国革命道路;31题:胡佛的反危机的政策;32题:欧洲一体化;33题:苏联的工业化;34题:欧洲(德国历史);35题:苏俄和中国的改革政策。C 、热点联系:大国崛起:中国、英国、美国、德国、苏联(俄罗斯);科技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现代化建设;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区域经济集团化。D 、总结:考查主干知识,主要国家,重点问题,不回避热点。

2、材料题:40题:考查海洋利用和海权的认识------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热点联系)。角度:古代海洋的利用特点-----晚清海洋利用的变化-----启示(重视海权)。思路线索清晰:我国古代利用海洋对外进行和平的经济、文化交流,但海洋意识不强,海权意识不强,到晚清中国的闭关锁国,遭受侵略,丢失海权,中国被迫参与海洋利用,对海洋的利用逐步深入,相应的做出了反应。我们得到的启示是要加强海洋领土的重视及增强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重视海洋。41题:中国汉唐地方行政机构的比较(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两幅图片的不同点:地方行政机构的名称不同:州--道;地方行政机构的分布不同:东汉--黄河流域,唐南北均衡;地方行政机构的名称来源不同:古代继承,山川地理。得出的信息:政治: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经济:江南经济的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思想文化:对自然的认识,对地理山川的重视,地域文化的发展。

3、选修教材:改革:考查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背景、内容、结果、失败原因、实质。民主思想:考查洋务派和维新派的办报宗旨、任务、目的和作用的不同点。战争与和平:考查海湾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比较。人物:考查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和对儒家发展的作用。 全国I 卷没有一道题考日本。

(二)全国II 卷

1、选择题:A 、试题分值:按教材分,必修一4道题16分,必修二4道题16分,必修三4道题16分;按历史阶段分,中国古代史5道题20分,中国近代史2道题8分,中国现代史1道题4分,世界古代史1道题4分,世界近代史3道题12分,世界现代史0道题0分。B 、考查的知识点:24题:传说的史实性;25题:宋代的土地兼并;26题:明代的区域间长途贩运;27题:小说;28题:京剧;29题:近代中国外交;30题:抗日战争中的土地政策;31题:新中国政治;32题:雅典民主政治;33题:美国1787年宪法;34题:德国的政治体制;35题:苏联斯大林模式。C 、热点联系:大国崛起:中国、美国、德国、苏联;科技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外交、教育、民主、政体);经济发展和政策;D 、总结:考查主干知识,主要国家,重点问题,不回避热点。没有考日本的题,重文化。

2、材料题:40题:考查爱因斯坦热及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及评析,明显是文化建设的内容。问题1实际考查的是科学技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兴起的原因,完全可以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实践等四方面进行分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2对两段材料进行分析:态度、评析(原因、作用),思路也是非常明晰的,此题正式属于小

切口大问题,结合时代背景去做全面分析和回答。41题:考查建筑与政治的关系。明显是考查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应这一结论。本题应先表明建筑与政治的关系,然后史论结合根据图示进行中英比较,得出太和殿----体现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和皇权至高无上,英国的白金汉宫体现英王的“统而不治”国家象征地位,唐宁街10号体现英国的民主政治。最后再简单总结与观点一致。特点是文化试题。

3、选修教材:改革:考查两税法的背景、作用;民主思想:考查中国近代的民主改革,清末新政;战争与和平:考查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人物:王安石变法评价。总体特点是文化试题,日本基本没有考查,考查的是对日本法西斯的审判。

二、明确考查目标,合理有效备考

高考历史注重考查三个能力:记忆、理解和运用。针对这些要求,对待记忆,我们在复习中应按专题章节讲清所有的知识点,这个工作实际上是在完成“熟饭工程”,把“饭”即基础知识一定要煮熟,在一轮复习时要做到:切忌浮躁,以基础知识为主,脚踏实地,切忌死记硬背,要注重思维能力的提高,在二轮复习中注重主干知识的掌握,仍然要注意回归教材。学生应注意:必须掌握存在于每册教材目录中的结构性,框架性的历史概念;必须掌握存在于教材主干知识中的历史名词和历史概念;必须掌握能展现和解释教材中存在的图文信息;要了解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动态图。针对以上要求我在一轮复习中做了如下工作:配合《三维设计》大册子完成每一章节每一专题的详细讲解,完成一本《课时跟踪检测》48套题,完成一本《PK 高考专题检测》33套题,在复习必修二时,按通史线索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角度再现了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因为现在的历史教材有三个不清:通史线索不清,历史概念不清和阶段特征不清,所以这些必须在一轮复习时讲清。利用课本每个专题的小结和《三维设计》知识清单构建每个专题的知识结构,明确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配合《2014届高三滚动复习历史单元卷》16个单元32套题,同时本学期(进入高三以来)每节课前5分钟进行小考,考查基础知识或做一道高考题以进行检测,在一轮复习的第二个阶段又为进行综合检测,配合《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共8套题,限时做,全批全改;根据考纲按各教材的内容列出所有的知识点以明确史实。这些任务到明年3月末能全部结束。

对待理解,我们要在一轮复习中在砸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明确历史就是“时、空、史、论”,并对专题知识进行概括:一个中心,以问题为中心;两个关键,选好关键词,找准切入点;三个模式,小切口深分析,大跨度高概括,多层次多角度;四个思考: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外问题的对比思考;社会热点问题的综合思考。

对于运用,其实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做题方法,如何做题,如何作对题。这段时间一直有高三学生问我学好历史的方法,明显感到他们是问学好历史有没有捷径,有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老师一点拨,历史成绩就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我说没有。要说有的话就只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普遍联系的规律,活跃的思维和正确的做题方法。正确的做题方法是建立在学生基础知识非常扎实的基础上的。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每一套题我都注重方法和规律的总结。我常常告诫学生:在练习时答案不重要,得出答案的过程才重要。

三、历史试题答题方法的总结

1、做选择题的方法:找背景、定史实,明确问题;看是否、删无关、全面准确。

2、做材料题的方法:

A 、明确步骤:先看问题再读材料,有的放矢。读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读准。我总结的读题规律是:分析读题、读题找问、分析到点、逐点作答。读材料时一定要读全,几段、几句、省略号、句号、分号、关键词、出处、题头等。

B 、明确设问形式:共三种形式。一是“教材型”,其设问形式为“用所学知识回答”,答案源于教材,材料只是提供切入情景。二是“材料型”,其设问形式为“依据材料指出、回答、归纳、概括”,答案源于材料而非教材。三是“结合型”,其设问形式为“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源于材料和教材。这一类问题最多。

C 、明确材料题设问的五大类型:

第一类:情景、原因、条件类设问。①设问的特点:限定性的设问。如:这一现象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宽泛性的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因素有哪些?②答题模板: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段、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式、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③注意事项:对“原因”类问题的解答一定要注意两个限定,一是看其时空限定,即所问的原因是何时何事的原因,定位其时间和知识范畴;二是看其程度限定词。即“主要”“根本”“主观”“客观”“历史”“现实”,围绕这些限定词获取信息,克服所问非所答。

第二类:内容、措施、观点、主张、特点归纳概括信息类设问。①设问特点: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等。措施类设问形式呈现的形式主要有: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反映的是哪一项措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哪些对应措施?等。②答题模板:具体史实型:据材料定位该史实发生的背景或社会矛盾,据所学知识推断解决问题或矛盾的意图,结合设问限定组织答案(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或农业、工业、商业或对内、对外等方面回答内容或措施)。纵向专题型:据材料定位专题主旨,据所学知识划分阶段,结合设问限定条件提炼各阶段的中心词组织答案(依据开始、发展、结局或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等归纳内容和措施)。归纳概括类的方法,我总结的规律是:材料解析要切瓜,段落标点把刀下,逐句分析找重点,省略前后必有沙(答案),归纳概括要全面,段落句子都不落,几段材料有几点,分值除二去分瓜。③注意事项:解答内容、措施类的设问,措施一般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措施,有时还根据不同的层次总结出几项措施;内容有的是具体内容,有的需要概括相关内容,对归纳概括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第三类:影响、意义、作用类的设问。①设问特点:影响类:限定性设问,如有何积极影响?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如何?对世界或者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影响如何?宽泛性设问,如有何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意义类:限定性设问,如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现实意义?有何国内意义?其重大国际意义是什么?说明历史事件、现象的政治(或经济、思想文化)意义是什么?宽泛性设问,如有何历史意义?其历史作用如何?等。②答题模板:影响类设问:政治影响,可以从政治格局、制度革新或调整、政权更替、政策制度或改变,新的阶级产生等方面思考。经济影响,可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宽泛影响,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或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意义类设问,笼统性设问:意义=性质+作用+影响(积极作用)或意义=国内意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意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有具体设问的角度:政治、文化意义:从事件性质、过去的影响、未来的影响等角度思考。经济意义,从事件背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经济措施不同角度的影响等方面归纳。

③注意事项:影响意义类设问的答案来源主要来自材料和教材,要注意两者兼顾。回答影像类设问的答案用词有讲究:如果设问要求回答的是积极影响,在答案中的表述上,一般使用“有利于...... 促进了...... 推动了...... 提高了...... 打击了...... 动摇了..... ”等句式。如果设问要求回答的是消极影响(局限性),在答案的表述上,一般使用“没有...... 阻碍了...... 破坏了...... 保留了...... 脱离了...... 失去了...... 不利于...... ”等句式。

第四类启示、认识类设问。①设问特点:启示、认识类的设问一般会有以下引导词语:认识、启示、说明、看法、见解、感想、观点、借鉴、经验教训、态度、对策、建议、主张等。此类型设问主要就是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学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设问的最后部分,与前面设问的解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②答题模板:启示类:一般从经验、教训方面思考,侧重从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两方面回答。认识类:侧重从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回答。解答这类题目,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把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紧扣题目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切忌脱离题目泛泛而谈。③认识、启示类设问的注意事项。对问题的总体把握,一般可以从原因、内容(过程)、影响(意义)等几方面入手,这种认识一定要抓住主干与本质。对问题的认识、启示只需要亮明观点,不必展开分析。由某一具体问题谈对一问题的看法,就要说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从原因和影响入手),应对方法(从过程和内容入手)等。通过问题对现实做出预测,要从原因、影响入手,同时还要密切联系现实,得出与现实主旨思想一致的结论。 第五类比较、评价、评述类设问。比较类设问:①设问特点、;比较类设问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观点等放在一起,归纳其相同点或不同点。呈现形式主要有“比较...... 和...... 的异同点”,对...... 和...... 进行比较“等。②答题模板:明确比较对象,首先明确要比较的是哪几项历史事物,然后明确要比较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异同点。确立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关键。题目已设置了比较点的按要求比较即可。题目没有设置比较点的,要根据题意确立比较点,比较点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评价类设问。①设问特点:评价类设问及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或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评述”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评论。要先评后述,依据材料确定角度和范围,史论结合。②答题模板:A 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是什么或你同意的观点是什么,确定评价对象。B 、为什么?即你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或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侧重客观公正的评价。C 、怎么样?即你对持有该观点的人有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错的根源。一般可以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对于比较类设问的注意事项:比大不比小。比较的切入点应该是能够反映事物某一方面重要属性的内容,琐碎细小的内容不作比较。解答题,要逐点对应比较,而不能把甲事物笼统地写一段,再把乙事物笼统地写一段,造成比较项不明确,答案模糊。

四、规范答题程序格式。审题定位,构思提纲行文作答。做到标注化、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字体清晰化。

以上就是我从复习方法和做题方法的角度对高三历史学科的复习及考试做得一些总结。要想提高文综成绩,复习中砸实基础,做题中掌握方法,别无他法。不太成熟,请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 九年级教师管理办法
  • 龙港完中九年级教师管理办法 2010年03月13日 22:56:15 来源: 访问量:88次 龙港完中九年级教师管理办法 九年级是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也是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或走向社会发展的关键一年.其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是初中三年中最关 ...

  • 青年师范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 我校是一所有六十二年办学历史的名校,是自治区一级师范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有用人才,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随着竞争机制向教育内部的引进,使得教育发展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大趋势。目前,银川市集中了银川一中、二中、九中、唐徕、育才、六盘山高级中学 ...

  • 教学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 教学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纵观教学设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伟大的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他们的其中的一些教育思想渗透了教学设计的早期构想,后经国外的著名教育学家传播并渗透到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并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本文 ...

  • 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
  • ・18 7・科 教 文 化 多项 式因式分解 的方法 张 霞 ( 重庆师范大学数 学学院 , 重庆 44 0 ) 0 10 摘 要: 在数 学学习过程 中, 常常遇到 多项式 因式分解f ̄ , - ! 本文对一元 多项式因式分解 的方 法进 ...

  • 学校工会2014年工作总结
  • 20XX年度,学校工会工作在上级工会和学校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总十五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围绕教育科学和谐发展这个中心,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

  • 县广播电视事业局理论思想宣传小结
  •   党的十六大以来,##县广播电视事业局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 ...

  • Jasper项目的分析与合作研究1
  • Jasper项目的分析与合作研究 旅游情境中的数学 走进计算机世界 思想源头的旅行--基于社会情境的真实学习 陶艺中美的发现与创造 创建科学课堂中的学习者共同体 基于网络的大豆种植 学做天气预报 Jasper项目的分析与合作研究 贾斯珀系列 ...

  • 综合一教研组工作计划
  • 综合一教研组工作计划, 法门高中综合一教研组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改革课改精神,依据我校教研室教导处工作安排,结合 我校综合一教研组的实际情况,"以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为中心,以"常 规检查和校本教研&q ...

  • [日本留学回国就业情况]未来5年内国内最紧缺的四类海归人才
  • [日本留学回国就业情况]未来5年内国内最紧缺的四类 海归人才 相对于出国前的择校困惑而言,更多家长关心的是孩子出国后会怎么样?生活.学习如何?究竟是移民国外还是辉煌"海归"?对于希望毕业后能够留在留学国当地有更长远发展的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