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综述_胡超美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胡超美

朱传耿

徐州徐州

221116)221116)

(胡超美: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朱传耿: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随着国内区域差异的日益拉大,我国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方兴未艾。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摘要:

展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区际协调发展和区内协调发展。区际协调发展研究集中在影响因素、协调机制和模式等方面;区内协调发展集中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协调发展度的测定方面。针对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的不足,对今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行了展望。

区域协调发展关键词:

研究

综述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730(2008)10-0044-0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区域差距的拉大,尤其是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和城乡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我国学者对于区际协调发展研究较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区际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区际协调机制的构建、区际协调模式的探讨等方面;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区域差距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差距方面,我国在努力缩小区域间差距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环境等问题,对于区域系统自身各组成要素: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内在协调研究也日趋增多,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协调度的定量研究上,通过构建各种协调发展计量模型,测度区域协调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确定制约区域内部协调的要素子系统,从而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研究案例区主要集中在全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省域尺度、市域尺度、县域尺度,同时也开始关注省际边界区尤其是落后省际边界区的协调发展。

影响区际协调发展的因素又有所不同,一般将其归为传统影响因素和新因素。

我国学者研究的区域协调发展的传统影响因素资金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区位因主要包括资源因素、

素、经济基础因素、文化和历史因素等,这些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传统因素的影响力度正在下降[1]。①资源因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不同经济地域形成和社陆大道[3]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会发展的物质基础[2]。

演变方面指出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自然资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且不同类型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程度不同。②资金因素。资金因素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FDI)始终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因素,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FDI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绝大部分学者[4]认为FDI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并且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区域协调“外资及港澳台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发展影响最大,

份额”成为检验政策因素对地区经济发展及收入差距

一、研究内容

(一)区际协调发展

影响的首选指标。但是也有学者[5]认为应该理性看待FDI,不要盲目追求引进外资的数量,否则后患无穷。杨晓光和樊杰等[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资金投入虽然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是中国各省资本投入的增长差异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地区经济的差异。③人力资本因素。地区间人力资本的差

44

1.影响因素

区际发展不平衡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距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人力资济增长作用突出,对中部地区经济提出了严重的挑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分布结构在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战。②科技因素。科技创新已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增长不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东部发达地区应多的主要决定因素,且能有效抑制生态环境恶化,能否培养高新技术管理人才,而中西部地区应加大对基础充分利用新的技术革命所创造的各种机会成为关乎教育的投资,以此缩小人力资本不平等[7][8]。④区位因区域经济长远发展及其在未来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的素。区位因素包括位置、交通和信息条件,区位既是首要问题[21][22]。③生态环境。生态和环境因素成为区传统因素又是新因素。在关于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受到破坏的生态和位置、

交通与信息条件的研究中,多是从与外部的联环境会阻碍地区的经济发展[23]。④体制创新。体制创系和对比中来认识其地位的。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新也是近年来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始终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动态观念时刻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体制创新对于经济发展注意区内外政治经济的变化及其对区域位置与交通具有重要作用。

信息条件的影响[9]。陈国阶[10]通过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杨勤业等[24]将传统因素中的核心因素综合起来研究发现区位对感受现代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差异是研究,认为决定区域发展的主要影响要素是地理势导致发展差距的根源。⑤经济基础因素。经济基础主能。从区域发展的各个主要相关要素出发初步探讨要是指历史上遗留的产业基础、过去积累的文化和科了区域发展的地理势能,把地理区域作为一个系统,学技术基础及经济管理基础等,这些经济基础对我国地理势能是当一个区域相对于其它区域在地理位置、当前和今后的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的发展具有深远区际差异和环境质量等方面所显示出的综合优势,地的影响[11]。覃成林[12]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理势能的大小受自然环境基础的深刻影响,并可随着新型区际经济关系中,各区域将以水平分工为原则建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转化。地理势能立自己的主导产业,通过竞争来形成自己的优势和实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势能、地理区际势能、区域自然结现供求关系,从而协调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尹海伟、构势能和环境质量势能。

孔繁花等[13]基于市域空间尺度对山东省17市的协调2.协调机制

度进行分析,认为产业结构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对于区域协调发展起到重影响。⑥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要的推动作用。不同的区域协调机制对于区域协调的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文化模式、文推动作用又各有不同。陈斐和陈秀山[25]认为区域协调化观念、区域文化递进创新、区域文化定势等方面

[14]

互动机制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15][16]

。⑦历史因素。李燕茹和胡兆良等[17]通过研究中国

机制,各个机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各有不历史战场的地域分布来探讨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发同。市场机制能打破行政区域的局限,是实现区域协现战场的分布规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合作机制通过鼓励和支持各区开响,如古战场北方的黄淮海平原为现在的经济洼地。

展经济和技术、人才合作来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是在经济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信息、科技、生态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措施;互助机制通过倡导发境、体制创新等都成为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达地区帮助欠发达地区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有些新因素通过传统因素而发挥作用

[18]

。①信息因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补充;扶持机制通过加大国家对素。信息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因子和区位因子

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19]

,信息因素通过影响生产技术和消费结构两种形式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来影响经济增长。王铮[20]从省域尺度上研究了信息化安虎森[26]论证了市场协调机制和政府协调机制对省域经济的影响,研究显示信息化促进了东部经济对于缩小区域差距的不同作用。他认为在无法改变历的快速增长,对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优越的省区经

史上已经形成的产业分布格局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只

45

能加大区际收入差距,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府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保护合理竞争,尽可能消除市场的扭曲,同时对市场规模较小的欠发达地区应实行区别于发达地区的一些特殊政策,尽可能使得欠发达地区拥有一定份额的产业。

王向阳[27]通过量化分析对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可以看成是“政策”产品,政府或公共决策机构可以看成是一种

“厂家”,而真正参与市场竞争和被干预的企业可视为“政策”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市场机制和政府这两种

“最优化”地确定干预就可以像其他一般产品一样,被出来。

陆明远[28]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论证了民间组织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功能。民间组织包括行业协会、环保组织、学术性社团公益性团体,其作为新型的公共组织,具有服务多样、灵敏高效等特点,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在区域协调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区域协调机制将回归到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研究,包括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王志凌等[29]对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区域间横向的生态效益经济机制可以理顺相邻区域间、流域的生态效益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同时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对于加强区域合作、促进西部发展、增加东部效益、缩小地区差距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学者以不同的案例区对区域协调机制的构建作出了研究。案例区多为空间尺度较大的经济区,案例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在所搜索文献中,区域协调机制的构建主要集中在构建区域整合发展的协调机制和区域产业协调机制[30][31][32]。当前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尺度逐渐突破了行政划分板块,研究视角开始转向不同的主体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发展[33]。省际边界区由于其固有的特殊性,即行政分割严重和市场壁垒众多,因此其刘春[34]认为构建省际边界协调机制的构建尤为重要。

区的协调机制首先要分析其构建的条件,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民间组织机制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调控作

用方面均有其局限性,因此协调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省际边界区的不利和有利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机制的构建要建立政府间区域协调委员会;培育和发展各种非政府间协调组织,促进区域经济联合协作;完善市场机制,构建交界地带统一大市场;实行区域整体规划,综合协调各方利益。

3.区域协调发展的模式

从政府和企业层面的竞合关系来看区域协调发展的模式主要分为竞争模式、合作模式和竞合模式。①竞争模式可分为宏观层面的地方政府间竞争和微观层面的企业竞争。地方政府间竞争易带来不良后地区间产业果,其主要表现为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结构趋同、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及整体的效率损失。刘亚平等[35]研究了转型期的地方政府间竞争模式需要从中央与地方政府层面的制度设计来限制地方政府设立干预市场的竞争策略,以及引入社会层面的力量以避免地方政府转嫁竞争压力。企业竞争模式可分为传统竞争模式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竞争模式:传统竞争模式表现在企业的竞争大多局限于市场和资源的争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竞争模式是以面向虚拟企业的新型竞争为代表,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基于合作的竞争模式[36]。为了避免纯竞争带来的负效应,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从单独个体的竞争思维转向现代企业的合作竞争、求取双赢的新的竞争思维[37]。②合作模式可分为宏观层面的政府合作和微观层面的企业合作。政府间合作模式在国际上又称为府际管理,是关于协调与管理政府间关系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是依靠非层级节制的一种网络行政新视野[38]。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合作主要是企业合作。企业合作模式主要有传统意义上的纵向合作和横向合作、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对口支援和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虚拟组织。合作模式的基础主要有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整合、制度层面上的保障和外国成功经验的借鉴[39]。针对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应该加强区域政府合作、建立一体化的地区合作体制。陈计旺认为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方式是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间的企业互相合作,东部企业进入西部地区投资和兼并[40]。③从竞

46

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关系角度出发,建立了基于竞争(二)区内协调模式和合作模式的竞合模式。多数学者认为目前的1.评价指标

竞合模式主要集中在企业间的竞合,多从借鉴于生态当前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可归纳为综合指标系统演化的观点、共生理论、资源优化整合的角度、营体系和层次性指标体系。曾嵘,魏一鸣等[48]将依据可销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分析竞合模式。竞合持续发展体系建立的原则,综合北京市人口、资源、环模式中的合作不仅局限于单纯的企业间的合作,还出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系统分析的模型结构,建立了包括现了产业融合的趋势。竞合战略的构建核心在于企子系统内部层、关联层及调控层的三个层次的层次性业关联集团的资源优化整合,关联集团的外部成员即指标体系。

竞争者与合作者是企业竞合战略构建的主要因素[41]。李兴江、唐志强[49]从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水平与竞合模式在旅游业开发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吴泓经济结构、

科技进步与人口素质、社会发展与居民物和顾朝林[42]以淮海经济区为例运用共生理论对区域质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四个子系统中精选旅游加以竞合研究,史春云等[43]利用竞合模式对江苏了16个指标,构建一套指标体系较简洁、

评估标准较沿江地区进行了旅游空间组织研究。

科学、指数合成方法较准确的综合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张敦福[44]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区域发展模式进行准,科学地测量了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进了分析,他从基本概念入手,回顾了我国区域发展模程。

式的历程,并从方法论的角度讨论“模式”划分的标准2.协调发展度

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就区域发展模式的产生和运行提区域协调发展的测度包括区域发展度和区域协出一个理论框架,对现有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

调度。更多学者关注区域协调度的测定,即测定区域崔大树、张国平[45]依据统筹区域发展的机制、结系统的子系统经济系统、环境系统、人口系统、资源系构和目标,将区域发展模式归纳为区域互动、城市联统和社会系统之间两两协调度或多系统协调度。在测动和城乡共同发展模式。

定区域发展度方面,多数学者通过设计综合评价指标张兵,金凤君和于良[46]对边缘地区的发展模式进或者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包括正指标和负指标,行了探讨,以豫鄂两省交界地区的南阳地区为例,提通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多运用建立数据模型、因子出未来解决边缘化的主要发展模式:①“CI”区域形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计算区域综合发设计,推行区域形象发展模式;②“特色农产品+农展水平。汪传旭[50]运用大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户+中介+(市场)明星企业”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特反映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综合指标—协色资源+生态工业园”的工业发展模式;③以旅游和调发展指数,此指标是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经适当物流为主的交通驱动型第三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特色处理以后的一种无量纲指标,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模式带动地区经济快速高效发展。

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性能。叶英、范炳全

侯晓丽,贾若祥[47]认为边缘地区区域发展模式呈[51]

建立了上海市宝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

现跳跃式的发展。随着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区域发展模型,对区域发展这一综合系统进行定量化动态研究主导因素的不断变化,区域发展过程中人类主导的区与模拟,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用以观察区域域经济发展模式也随之改变。边缘地区由于特殊的不同发展模式的特征因子,并对政策的导向性影响进自然和人文因素作用关系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行系统分析,让模型具有“政策实验室”的功能,为政不同于发达地区区域发展模式,边缘地区发展模式可府提供决策支持。张宝安等[52]根据物质平衡理论和系以实现跨越性演替。边缘地区在区域发展中可以越统相关性原理,提出了系统动力学—投入产出分析整过传统工业化阶段,实现由传统农业———大旅游产业合方法,考虑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联动———可持续发展的跳跃式演进。

作用,将环境成本和资源价值纳入到区域投入产出分

47

析中,用于研究区域发展协调性,同时也为构建区域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准备了方法。

对于协调度的研究视角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1)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度研究。经又有所不同。

济与环境协调度就是定量地描述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环境承载力与区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程度[53][54]。从20世纪末开始,由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加以经济环境协调度实证研究,关注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问题。毛汉英[55]基于县域空间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尺度对县域经济中社会同人口、

池天河[56]从省域空间尺度测定并作了研究。张晓东、

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李孝坤[57]以重庆大都市区为空间研究对象,对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张晓东[58]在21世纪初基于省域的尺度对中国的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加以预测分析。张佰瑞[59]通过比较社会综合发展指标和区域协调发展指标,分析了31省级区域、东中西部和全国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李婉娜[60]则从人居环的特征和所处的阶段。李雪铭、

境的角度对1990年以来的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2)经济系统与人口系统协调度的研究。人口问题历来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人口系统与区域系统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的测度也越来越多[61][62]。人口的数量和素质对于区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在构建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中,人口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余娟、吴玉鸣[63]等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并运用模糊数学模型测度了广西人口系统、资源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三者间的协调程度。

源与环境系统间相互协调发展度的测定。分析发现,每篇相关文献所选指标都不尽相同,指标体系的建立较为混乱。区域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要有一个科学而标准的评价指标体否则,相同的地区在不同的系,评价结果才有可比性。评价指标体系下得出的协调发展度有可能不同。

(二)忽视发展度的研究

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的定量研究偏重于协调度的研究,忽视发展度的研究。对于协调度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模型较多,而对于发展度的研究却较为单一,将协调度是相协调度与发展度结合起来的研究也较少。

对的,只是反映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协调情况,在具体计算中更是体现在各子系统间得分的均衡性方面,得分相对集中则协调度较高,得分较为离散协调度较低。因此,出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区域的协调度可能是相同的,但是其发展度是不一样的,文献中对于这一点缺乏研究。

(三)忽视影响因素研究的全面性

传统因素研究较多,新因素研究较少。传统因素过多集中在资金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方面的研究,忽视了文化和历史因素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影响的研究。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忽视了按照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力度的不同来阐述其影响程度,忽视了从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角度去研究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忽视了不同经济区域之间主导影响因素不同的研究,忽视了对同一个经济地带内不同经济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忽视了新因素中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和世界城市体系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由于学科差别、研究深度和实践的经历不同,其探讨与见解也见仁见智,至今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从哲学和政治学角度等其他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论文在深度上和力度上都不太够。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评价指标缺乏统一标准

在所选文献中,对于测定区域系统内部协调发展度的文献较多,且多集中在经济系统与社会、人口、资

(四)忽视区际协调发展度的测定

在所选文献中,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度测定的文献—社会———人口———主要集中在区域系统内经济——

资源———环境之间两两或多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度的测定,对于区际间协调发展度的测定研究较少。区际

48

间协调发展度的测定,对于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三)注重影响因素研究的全面性和综合性研究程度量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区域协调与否、协调程度由于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因素在发生改变,存在如何量定,都需要学者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去测定。

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的不同等原因,对于影响区域(五)忽视区际协调与区内协调之间的关系研究经济发展因素的研究也应该重新定位。

同时由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分为区内协调发展和区际协调发国情复杂,尤其是区域经济差异明显,对因素的研究展,两者相辅相成。其中区内协调发展是区际协调发应该结合研究区域的具体情况。对于影响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区际协调发展是区内协调发展的动力。当展的因素应该跳出经济圈看经济活动本身的各种得前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多割裂了两者之间的关失,要考虑到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考虑到各种社系,不同学者对于区域协调发展有着不同的理解,或会活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通过社会活动的改革提高侧重于区际协调发展,或侧重于区内协调发展。对于社会整体的宏观效益。单一分析资本要素或技术要素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甚少,区内协调发展在多大程度都不足以全面解释经济发展的现状,应该加强多因素上影响区际协调发展,区际协调发展在多大程度上推综合分析。

动区内协调发展,当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是个薄弱(四)加强协调机制之间内在关联性研究

环节。

机制的完善与否,决定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否全面顺利进行。今后应该重视政府协调机制、市场协

三、研究展望

调机制和非政府组织协调机制三者之间的优势互补研究,实现机制上的“优优”合作,重视非政府组织协(一)加强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

调机制的法律保障性建设,重视由政府构建的利益协区域发展是一个涉及地理学、经济学和系统学等调机制对于市场协调机制方面影响的研究,重视不同学科的综合复杂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难点地区构建不同协调机制的研究,重视同一地区不同经也是一个重点问题。当前由于统计数据的局限,学者济发展阶段协调机制的有效组合,重视从历史的角度构建的指标往往由于数据的缺失而不得不变更指标去充分考虑各个机制的作用,重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体系,寻找可替代性指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指地区机制运行的效率比较,重视生态协调机制对于促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考虑到在不同的主体功能区,进市场协调和政府协调有效运转的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因地适宜,这在另一(五)强化模式的可实用性研究

方面又为指标体系的统一构建加大了难度。加强指针对模式操作性不强的现实,对于模式的研究应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该充分考虑市场的冲击力度,重视不同经济区的不同(二)注重区际协调发展的定量研究

运行模式的构建,重视沿海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当前区际协调发展的研究多集中在定性方面,对运行模式比较研究,重视模式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于定量研究较少。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的研究,重视国家边界地区运行模式的研究,重视落实现在各区域系统内部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区际协调,后的省际边界区的模式研究,重视加大法律法规的强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统筹发展。如何实现区度来确保竞合模式的有效运转,重视借助政府的力量际协调发展,仅研究区际协调机制和发展模式是远远来促进企业间的有效竞合,重视从发展的眼光来探讨不够的,需要深入探讨区际差异形成的内在机理。通模式的多样性,重视从系统论的角度来构建操作性强过构建数理模型演绎区际差异的形成和实现区域协的模式研究。

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协调过程,只有加*文章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强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定量化,才能有效实现区域协40671053)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JL058)联合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资助。

49

·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1期。口

注释:

[1][3][18]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地理研究》,2003年第3期。

[2][9][11]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82-91页。

[4]赖明勇、包群:《开放经济中我国政府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5]沈桂龙、于蕾:《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思考》,《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6]杨晓光、樊杰、赵燕霞:《20世纪90年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地理学报》,2002年第6期。[7]李亚玲、汪戎:《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一项基于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

[8]李忠强、黄治华、高余宁:《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中国人口科平等与地区经济增长:一个实证研究》学》,2005年S1期。

[10]陈国阶:《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地理科学》,1997年第1期。

[12]覃成林:《论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纵横》,1996年第1期。

[13]尹海伟、孔繁花:《山东省各市经济环境协调度分,《人文地理》,2005年第2期。析》

[14]孟召宜:《文化观念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人文地理》,2002年第2期。

[15]渠爱雪、孟召宜:《区域文化递进创新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地理》,2004年第2期。

[16]夏丽丽:《文化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初探》,《人文地理》,2000年第4期。

[17]李燕茹、胡兆量:《中国历史战场地域分布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文地理》,2001年第6期。[19]刘荣添、叶民强:《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来自29个省份面板数据的经验:1992-2004》,《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9期。

[20]王铮:《信息化与省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国人

[21]吴传清、刘方池:《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4期。

[22]孟令国:《信息技术革命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5期。

[23]赵景柱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1-23页。

[24]杨勤业、吴绍洪、陆大道:《区域发展中的地理势,《经济地理》,2003年第4期。能的初步研究》

[25][33]陈斐、陈秀山:《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两大重点—明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和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3期。

[26]安虎森:《产业空间分布、收入差异和政府的有效调控——三论区域协调发展》,《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7]王向阳:《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界定———一种新的量化分析》,《东岳论丛》,2001年第6期。[28]陆明远:《民间组织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功能》,《城市问题》,2007年第9期。.

[29]王志凌、谢宝剑、谢万贞:《构建我国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探讨》,《学术论坛》,2007年第3期。[30]刘艳军、李诚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整合发展的协调机制》,《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6期。[31]高相峰、李诚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产业协调的机制与对策研究》,《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1期。[32]邢焕峰、岳国菊:《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区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研究》,《长白学刊》,2007年第1期。[34]刘春:《跨省区交界地带协调机制构建探讨》,《特区经济》,2007年第3期。

[35]刘亚平、颜昌武:《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策略选择与制度规范》,《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36]晏浩:《面向虚拟企业的新型竞争模式研究》,《现代情报》,2006年第6期。

[37]杨梅英:《合作竞争———超竞争环境中的企业基本竞争战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50

[38]傅永超:《基于府际管理的长株潭城市群政府合[52]张宝安、张雪花、张宏伟:《系统动力学—投入产作模式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9期。出分析整合方法的区域发展协调性研究》,《生态经[39]卓凯、殷存毅:《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跨界政治济》,2007年第10期。

理论与欧盟经验》

,《财经研究》,2007年第1期。[53]蔡宁:《经济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辅助决策模型的[40]陈计旺:《东部企业投资、兼并与东西部地区协调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期。发展》,《人文地理》,2002年第5期。

[54]吴跃明、郎东锋:《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及[41]赵志运:《基于资源整合的企业竞合战略构建模其指标体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年第2式研究》

,《企业经济》,2007年第1期。期。

[42]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55]毛汉英:《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经济地理》,2004年第1调发展研究》

,《地理学报》,1991年第4期。期。

[56]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43]史春云等:《基于竞合模式的江苏沿江旅游空间环境协调度分析》

,《地理研究》,2002年第4期。组织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5期。[57]李孝坤:《重庆大都市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44]张敦福:《区域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天津,天系统协调发展探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年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第2期。

[45]崔大树、张国平:《我国现阶段统筹区域发展的结[58]张晓东:《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构和模式》,《财经论坛》,2004年第6期。

析》,《资源科学》,2003年第2期。

[46]张兵、金凤君、于良:《基于区域化过程的边缘地[59]张佰瑞:《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度的评价研究》,《工区发展模式—以南阳市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9期。

境》

,2007年第6期。[60]李雪铭、李婉娜:《1990年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47]侯晓丽、贾若祥:《陇南边缘地区区域过程耦合机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经济地理》,2005年第3理分析》,《人文地理》,2007年第6期。

期。

[48]曾嵘、魏一鸣、范英、李之杰:《北京市人口、资源、[61]田成诗、盖美:《关于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中国管状态的研究—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统计与理科学》,2000年第8期。

信息论坛》,2004年第4期。

[49]李兴江、唐志强:《论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及[62]张维群:《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实现机制》,《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发展评价研究》,《特区经济》,2006年第5期。[50]汪传旭:《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的定量[63]余娟、吴玉鸣:《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评价》,《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协调发展评估与分析》,《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4[51]叶英、范炳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期。

模型研究—以上海宝山区为例》,《上海经济研究》,(责任编校:刘江涛)

2007年第5期。

51


相关文章

  • 区域创新文献综述
  • <培训与开发>结课文献综述 姓名:唐道春 学号:099104292 班级:源091 指导老师:郭本海 时间:2012年6月 区域创新研究综述 摘要:区域创新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最强动力,是本文就区域创 新系统 ...

  • 中国人口城市化综述
  • 一.人口城市化问题研究的新特点 人口城市化一般来说指的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和聚集过程,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城市化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口变动,同时也是伴随着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方方面面的变动,涉及到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等 ...

  • "G20机制化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学术研讨会议综述
  • 2010年2月4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50周年院庆系列会议之一――"G20机制化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来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商务部研究 ...

  • 关于物流配送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文献综述.kdh
  • 集体经济·商贸流通 关于物流配送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国务院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发布,我国的物流行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物流配送作为物流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却存在许多的问题.文章就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物流配送存 ...

  • 000有关孙中山论文笔记
  •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孙中山_李吉奎 ●1924年,孙中山发表著名的三民主义的演讲. P7:他实际并未将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等同起来.为什么?孙中山是一位政治上反对阶级斗争.经济上主张引进外资进行建设的中国革命家.他深知俄国革命后,由于高调进行阶 ...

  •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国内外文献综述
  • 产业研究 The Industrial Study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国内外文献综述 郑玉清 山东农业大学 271017 [文章摘要]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有力保障. ...

  • 印度关于少数民族政策的研究综述
  • 印度关于少数民族政策的研究综述 骨干十班 [**************]李树彬 一.印度少数民族的界定和划分 印度是和中国一样的新兴国家,两者都是发展中国家,在其政治,经济,教育,法律,人文等方面和中国的发展也有类似之处. 了解印度的民族 ...

  • 智能电网技术综述
  • 第33卷第8期2009年4月 文章编号:1000.3673(2009)08-0001-07 电网技术 PowerSystemTechnology .,01.33No.8 Apr.2009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志码:A学科代码:470・ ...

  • 俄罗斯天然气市场开采与矿权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俄罗斯天然气市场开采与矿权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第一部分 俄罗斯天然气市场的投资环境研究 第一章 俄罗斯宏观经济发展相关指标预测 第一节 俄罗斯政局稳定性及治安环境点评 一.俄罗斯政局沿革及其未来的政局稳定性点评 二.俄罗斯政府效率点评 三.俄 ...

  • 产业集群理论文献综述-2011.6.5
  • 产业集群理论文献综述 汤连帮 [1**********]0 技术经济及管理 科学研究院 一.引言 从历史环境的来说,在人类社会历史文明出现的那一时刻开始,伴随着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产业集群的现象就早已存在.从产业集群产生的理论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