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解读报告

屈中乾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即将颁布之际,我们有必要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作总体的说明和分析,以便增进体育教师们对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形势的了解,从而坚定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一、课程性质的定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1、基础性

九年义务教育在于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 强调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提高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形成敢于迎接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坚强意志品质;具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健康体魄;初步具备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

2、实践性

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的课程。关注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的爱好和专长; 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健身性

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负荷适宜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综合性

课程强调充分发挥育人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教育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 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

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努力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

2)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3)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4)使学生掌握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的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1)强调运动兴趣的激发和保持,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2)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从改造传统运动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项目入手,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法,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1)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都要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2)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及创新精神,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3)应改变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及学生的模仿和接受学习,师生之间是交往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能力的过程。

4)关注良好教学环境的创设,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1)重视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基础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进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各地区和学校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保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学习目标,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三、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和应用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时间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的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

2、各方面的具体目标

运动参与

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及行为表现,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 课程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形式多样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在初中阶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运动参与的目标

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2.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

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在初中阶段,要注重不同项目运动技术的学习与

应用,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比赛,逐步增强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能力、安全从事运动的能力,加深对体育运动的理解。无论在小学还是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学习。

运动技能的目标

1.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2.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3.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是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和精力充沛的状态,与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期望的重要结果。

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锻炼,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行为。小学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营养、行为习惯和疾病预防对发育和健康的影响;初中阶段应要求学生了解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自觉抵制各种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初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体能水平,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身体健康的的目标

1.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2.塑造良好的体形和身体姿态;

3.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4.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自我感觉良好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与过程,与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既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

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和与人交往的方法。小学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不怕困难、坦然面对挫折,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交往;初中阶段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

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3、课程内容

水平目标(水平一~水平六)

1.运动参与 2.运动技能

具体达成的内容 具体达成的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评价方法举例 评价方法举例

3.身体健康 4.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具体达成的内容 具体达成的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评价方法举例 评价方法举例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实现,不能割裂开来进行教学。

四、建立了课程的评价体系

1、教学评价的主要问题

1)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2)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体育知识技能为核心,忽视对体育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

3)评价方法过于注重“量化”,而忽视“质性”评价;

4)过分关注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

5)评价只是教师评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组内的相互评价;

6)评价的实施过程,缺乏灵活性和动态性。

2、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重点:

不强调:评价运动成绩;评价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机械记忆;评价单个运动技术掌握的水平;仅评价最终成绩;仅由教师进行外部评价。

比较强调: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体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

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

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3、学习评价的多元化

从体能、知识与技能、情意、意志、合作意识、健康行为、学习态度、差异幅度多方面进行多元化评价。

五、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计划的制订

1、水平教学计划

水平教学计划是根据水平(1-6)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制订的,是中小学生达成各项目标的统筹计划。水平教学计划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把各个具体目标所呈现的内容标准框架格式加以具体化,并分配到每个学期中,以便从总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和要求,全面达成和落实课程目标。

2、单元教学计划

六个运动技能系列的单元教学计划是根据具体目标和模块来制订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单元教学计划应体现运动技术教学的系统性,应注意选择实现具体目标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各阶段每学期可结合运动项目和季节特征安排1~2个单元进行教学。

3、学时计划

学时计划是单元教学的具体执行计划,是以一个学时为单位来设计和安排的。学时计划要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策略来制订。学时计划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但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步骤(学与教的方法)、教学后记等部分。

(二)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步骤

确定学习目标。

选择与设计学习内容。

合理分配上课时数。

单元教学策略的制定

(三)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内容的学习与展开应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还应穿插体能与游戏的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应确立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四)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注意事项

突出“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引导与培养学生独特的创新力。

教学内容的安排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运动特长,并注意单元学习内容之间的纵横联系。

单元教学内容的安排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

要注意季节和气候条件对体育学习内容的制约,充分利用课内外体育资源。 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差异,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方式、方法

(五)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运动技能由球类运动,体操运动、健美操、健美运动或舞蹈,田径运动,水上运动或冰雪运动,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新兴运动,健康教育专题等七个系列组成。根据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应允许学生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可安排学生每半个学期、每学期或每学年选择一次。再次选择时,学生既可以选择相同的项目,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但总计不宜超过五项,以便加深运动体验和理解,发展运动爱好和专长。

★健康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不存在个人喜好或个体差异问题,是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树立现代健康观,培养合格公民所必需的。

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在身体健康方面,包括疾病防治、身体发育与运动、拒绝毒品、合理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良好习惯形成等内容;在心理健康方面,包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防治、情绪、性格的形成、青春期心理和行为知识等内容;在社会适应方面,包括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现代社会获取体育和健康知识的方法与途径、公平竞争与团结合作体育精神和意识,认识到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是社会赋予的权利与义务。

★田径方面的教学内容

田径运动的动作简单、易学,便于广泛开展。

田径运动项目多,锻炼形式多样,选择面广,是其他项目不能相比的。

参加田径运动锻炼不受场地、器械的严格要求。

田径运动有全面、有效的健身作用。

六、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方式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一)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目的和核心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习经验。

自主学新恩管理包括体育认知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其特点是独立性、计划性和个体差异性。计划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落实计划比制定计划更难。

体育学习的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核心是增强学生的交往和合作能力,学会分享学习经验和合作探究。 共同的学习目标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意识和相互尊重是成功合作学习的关键。 合作学习的特点是独立学习与交流合作的统一。

合作学习的能力包括交往能力和互相体育实践能力,要求小组成员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整体协作能力和每个成员的学习能力。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的目的和核心是增强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创设问题情境 ,而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

三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改变学生学习过于依赖教师灌输,不善于与同伴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能力和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 学生学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

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提高学生学会体育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2、教师教法

(1)教师的教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应认真考虑怎样教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灌输式教法,改变过于注重讲解、示范的教学模式,应给学生的体育学习留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提倡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先要有律动再有操,先律动再教动作好,还是先学动作再跟音乐律动好,前者好。操学几个动作可以打乱顺序再组合创编,创编还可有队形变换,但武术不行,之间的联接做不好,不合理。探讨适合自己教学生的方法。通过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去用学到的方法。如:学生不投篮,增加不投篮的分数激发兴趣让学生去用学到的投篮的方法。注意师生之间的交往,老师不是老大,和学生是平等的,互相交流,教技术引导时从学生身上拿东西,把学生不合理的去掉,加上合理的还给学生,再加工体验再还给学生,发现学生身上亮点,加上合理的因素,让学生的这个亮点更大)

(2)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要关注学生多种体育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改变过于重视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法,应通过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努力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方面的目标,以充分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注,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角色,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相互尊重、相互补充,与学生一起分享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共同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七、新的体育课堂教学与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区别

新体育课堂教学

重视学习兴趣、三维观五大领域目标的实现。(目标不同)

多样化内容、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学生感兴趣。(内容不同)

灵活教学组织形式,具有实效互动性。(组织形式不同)

侧重引导给学生提供质疑、解决问题、技能知识拓展能力的空间。(教学方法不同) 重视开发与利用场地设施、人力、自然、信息等资源。(课程资源不同)

重视综合评价、过程性评价、定性评价等鼓励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不同)

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生活式授课,平等交流,(教师角色不同)

关注所有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对象不同)

气氛活跃、欢快,学习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不同)

突破常规、标新立异、积极探索、形成特色。(创新程度不同)

课堂教学无固定模式,根据《课标》,创造富有个性和新意的教学教学环节。(课堂结构环节不同)

传统体育课堂教学

重视运动技术学习和掌握程度,重视体能。

清一色竞技项目,内容多,学生不感兴趣。

严密的整齐划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多以灌输-接受教学法,讲解、示范多。(不要从头说到尾,学生不练,老师做示范好几遍,学生只是看,不如让学生多做几遍。)

不重视开发与利用场地设施、人力、自然、信息等资源;重视仅有书本资源。 重视运动技术评价、结果性与定量评价,教师是评价的主体。

教师是传授者管理者、体现权威,教师与学生存在不平等。

关注运动技术较好的学生,参与表现积极者。

身顺心违,活泼不足,情绪压抑,兴奋性不高。

墨守成规、不思创新、消极模仿、没有特色。

固定的结构模式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变化

教与学的内容、方式、方法多了。

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参与多了。

知识面更广阔了,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了。

教师的角色变了,体育教学的内涵深了 。

课堂教学的争论多了,交流多了 。

课堂教学的关注多了,互动评教的主体多了。

要求教师的专业素养、文化素养高了

八、实施课程标准的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设置学习目标的建议

(1)在目标多元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2)细化本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

(3)目标难易适度。

2.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建议

(1)体现“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

(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3)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需求;

(4)适合教学实际条件;

(5)重视健康教育。

3.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建议

(1)应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2)应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不同内容的教学规律与要求,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法与学法创新,调动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积极性。

(3)应创设民主、和谐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情境,有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传授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应对问题、自我锻炼、交往合作等能力、富有个性的学习方式,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4)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

(5)应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特别关注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树立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促进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评价建议

1.明确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目标

课标非常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有效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2.采用多样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2)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相结合

3.发挥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

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其他人员评价

4.合理运用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结果

(1)帮助学生分析进步与不足,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2)帮助学生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增强自尊与自信;

(3)正确处理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与《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体育中考”的关系,避免“应试课”冲击正常教学。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创造性的利用与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发挥教师优势特长 强化地域项目特色

关注新兴项目的魅力

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体育教师、学生、其它体育特长人员。

体育部门资源

学校学生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其它社会民间体育组织。

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

现有器械设备的利用与开发改造以及妥善保养。

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网络、书籍、图书馆、阅览室、各种媒体等富有更广阔的资源。

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内时间、课外时间、课余时间

九、实施课程标准十年的变化

(一)、《标准》实验十年带来的变化

1、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得到充分肯

(1).“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普遍得到认可

(3).《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同

2、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

(1).“三维”课程目标普遍得到重视

(2).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3).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基本形成

(4).发展性的评价方法得到有效运用

(5).有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得到充分落实

3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行为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1).体育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和行为

(2).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态度和行为发生了可喜变化

(二)、《标准》本身发生的变化

1、《标准》修订的过程

2003年3月,教育部开始对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施状况组织了大规模调查研究,征集修改意见,涉及到38个国家首批实验区,覆盖全国29个省(市、区)。《标准》组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标准》修订的第一稿。

2004年,为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教育部又组织各学科的《标准》组对《标准》进行了专门的修订,形成了《标准》修订的第二稿。

2005年,《标准》组继续利用多种新课程培训和研讨机会,向一线体育教师征询对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报刊杂志上有关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标准》进行修订,形成《标准》的第三稿。

2007年4月,教育部又启动各学科《标准》的修订工作。《标准》广泛搜集了报刊杂志、网站等各类媒体上关于《标准》意见反馈的大量信息;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充分地讨论和分析之后,字斟句酌地对《标准》的内容和文字进行修改和补充。2008年5月,基本完成了《标准》修订的送审稿。之后,又反反复复修订了数次。

2009年12月底,《标准》组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对2008年修订稿再次进行了文字上的润色和一些内容的修改。2010年8月底,《标准》组全体成员进行了集中讨论和认真修改,又一次对《标准》进行了修订。

2011年1月,教育部对广东、宁夏、陕西等26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基层教研员和教师广泛征询意见,《标准》修订组成员认真阅读和分析了所有修改意见和建议之后,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分别对修订稿进行了再一次的审读与修改。

2011年2月,教育部基础司领导和国家级课程专家们对所有学科《标准》的统一范式进行了认真梳理,并召集各学科《标准》修订组部分核心成员再一次开会。在这一次会议中,领导和专家们给予体育学科的《标准》以很高的评价,并作为范本供各个学科作为参考。

2011年3月27-4月2日和6月上旬,教育部基础司邀请审议组专家两次对《标准》进行了审议,并与修订组部分核心成员一起,最终讨论和确定了《标准》(修订稿)。

2、《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

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坚持《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

在认真分析各类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标准》

3、《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及变化

《标准》名称的变化

实验稿全名为《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中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

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后的正式稿名称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小学1~6年级的课程名称从“体育”转变为“体育与健康”,与7~12年级的课程名称统一起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2002年开始研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实验稿中关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部分的内容予以全部删除。即将颁布的《标准》(正式稿)仅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言。

序言部分的变化:增加了有关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问题的描述,强调了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

课程性质部分的变化: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所有学科的《标准》都去掉对“课程价值”描述,增加对课程性质的说明。《标准》(修订稿)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定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时,加上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消除一线教师实施体育新课程过程中对运动技能教学的误解;二是强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性质,并对这些性质进行阐述。

课程基本理念方面的变化:首先,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理念中,强调了本课程要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并强调在重视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各种知识。其次,在“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的理念中,为了防止教师误解“激发运动兴趣”理念,不重视学生对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最终导致“放羊课”教学的现象,在强调激发运动兴趣的同时,提出要“重视对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等。第三,在“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理念中,强调各地各校要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形成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帮助学生达到国家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思路方面的变化: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标准》(修订稿)将实验稿中“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改变成“课程设计思路”。这一部分主要在文字的表述方面作了一些修订,使课程设计的落脚点放在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方面。

4.内容标准方面的变化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将《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为了增强对一线体育教师教学的指导性,在对学生提出的每一条目标要求之后,《标准》(修订稿)中都会列

举达到相应目标要求所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供老师们选择。同时,还增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这样既有助于一线体育教师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去达成学习目标,又有助于教师清楚如何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内容标准”。

为了方便教师阅读和教学,《标准》(修订稿)在内容标准的体例上做了一些调整,即将实验稿中按学习方面排列水平目标的方式,改为按学习水平排列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这样更有助于教师一目了然地了解某一水平在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标准。

为了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兴趣,体现体育学科的特性,《标准》(修订稿)强调了水平一和水平二重点发展学生的基本身体活动能力,并多采用体育游戏活动,以及义务教育阶段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

考虑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标准》(修订稿)在“身体健康”学习方面适当地增加了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意识。

根据教育部多次提出的减负要求,《标准》(修订稿)根据义务教育学生的身心发展基础,保留和增加了适合各水平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活动内容,删去对该水平学生来说难度过大的学习内容,例如,删去了水平一和水平二的“悬垂”和“支撑”等。

5.实施建议方面的变化

(1)教学建议方面

首先,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标准》(修订稿)将“教学建议”部分关于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制订挪至附录部分,同时对地方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旨在强化地方和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责任和权利。

其次,为了提高教学建议对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标准》(修订稿)主要从设置学习目标、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考虑到《标准》是国家性文件,而不是教学法书籍或《标准解读》,因此,对上述三方面的内容阐述尽量做到明确和简洁。

第三,《标准》(修订稿)在保留实验稿主要思想和内容的基础上,强调要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学方法也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的整体发展。

第四,《标准》(修订稿)无论在《标准》层面,还是在水平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层面,都非常强调“目标引领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促进目标达成”的思想。

第五,《标准》(修订稿)强调要重视健康教育,提出各地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雨雪等天气的上课时间,除了进行体育文化知识方面的教学以外,每学年还要保证开展一定时数的健康教育内容教学。

(1)评价建议方面

首先,考虑到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都是为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发展,故《标准》(修订稿)在评价建议部分去掉了实验稿中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以突出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阐述。

其次,《标准》(修订稿)在评价思想和理念不变的基础上,主要从明确体育学习评价目标、合理选择体育学习评价内容、采用多样的体育学习评价方法、发挥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合理运用体育学习的评价结果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力求提高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第三,为了提高体育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标准》(修订稿)增加了一些可供教师直接参考的案例,放至附录部分,以拓展教师的思路,解决一线教师不知道如何根据新的学习评价思想和理念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的操作性问题。

第四,在对“体能”的评价中,《标准》(修订稿)特别注意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除此之外,针对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应试教学,以及体育教师不理解实施体育新课程与一些体育测试之间关系的现象,《标准》(修订稿)还专门增加一段说明,提出“体育教师应正确处理体育学习评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中考’ 等测试之间的关系,避免大量的‘应试课’冲击和替代正常教学课的现象,影响体育教学质量。”

(3)教材编写建议方面

首先,由于新基础教育课程强调一纲多本和教材多样化的原则,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标准》(修订稿)只提出教材编写的注意事项,去掉了实验稿中关于“教材内容编写建议”和“教材的呈现形式和体例”等内容。

其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考虑到教材的循环使用,以及学生对于教材的保留,在总印张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标准》(修订稿)将过去水平四只编写一册教材改为三册教材,水平一至

水平三依然只编写教师教学参考书。

第三,《标准》(修订稿)去掉了实验稿中针对教材编写原则的阐述语气,而是从给予教材编写者提出注意事项的角度进行阐述,并从实验稿中提到的四个方面增加至六个方面,去掉了实验稿中对“健康性”和“兴趣性”原则的阐述,增加了对教材编写要注意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差异性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考虑到健康教育和从小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行为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我国小学阶段健康教育的严峻现实和迫切需要,《标准》(修订稿)提出要在水平一至水平四将健康教育的内容编写在教师教学参考书中或编写在水平四的教科书中,以便于体育教师开展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学。

(4)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首先,《标准》(修订稿)强调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与身体练习有关,无助于身体练习的内容不应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

其次,《标准》(修订稿)增加了时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指出体育场地比较紧张的学校要注意合理安排体育课时间,提高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效率。

6.附录部分的变化

(1)《标准》(修订稿)将实验稿中有关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内容以及教学案例移至附录部分。

(2)《标准》(修订稿)将增加的评价案例放入附录部分。

(3)《标准》(修订稿)去掉了实验稿中各水平不同领域的学习目标表格和名词解释。

(4)《标准》(修订稿)删去了行为动词表格。

《标准》研制和修订的过程是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全社会共同关心、课程专家积极引领、学科专家认真研究、一线教师踊跃参与的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几上几下、上下联动”,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过程。在中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上,没有哪一次经历的研制和修订过程有这次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哪一次课程改革像本次课程改革,参与的人之多、关注的面之广、讨论之踊跃、争论之激烈,前所未有。这是一种巨大进步,从而也体现出国家将课程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与决心,相信在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体育新课程会走的更稳、更好。


相关文章

  • 2011-2012学年中学实施工作总结
  • 从xx年年新学年开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我校按照领导到位,积极负责,慎重稳妥,注重实效,分层指导,整体推进的指导思想,广泛开展实施工作。在此,将我校实施《标准》的情况进行简要总结,以便巩 ...

  • 2011年下学期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体育组工作将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以学校整体工作思路为中心,以坚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目标,全面开展学校体卫工作,努力提高全校师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使学校体卫工作在制 ...

  • 全市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工作
  • 一、学校体育工作 1.继续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青发[2011]2号)。建立和完善市、区(市)两级政府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按照职责分工,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保证各项政策措施的推进 ...

  • 2011年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 指导思想: 为落实市教研室2011年教研工作要点和有关方面的工作要求,全面贯彻党十七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推进小学、初中与高中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 ...

  • 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总目标,以落实中小学管理规范,打造区域教育品牌为抓手,进一步强化管理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和个性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教 ...

  •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组工作计划
  • 作为一个进一步扩大的体育教研组,我们决心讲团结.讲奉献.讲开拓.讲拼搏。在新的学期中,我们加倍努力,为临江高级中学的体育工作和为临江高级中学争创有体育特色学校以及“三星”级学校,作出应有的贡献和成绩。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关于深入教育 ...

  • 中学2011-2012年第二学期体育卫生工作计划
  •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两个条例,实施《体 ...

  • 2011年芒市第三小学课程总表
  • 芒市第三小学2011年秋季学期课程表 一 二 三 四 五 7:40--7:55 上 午 8:00--8:40 8:50--9:30 9:30--9:50 9:50--10:30 10:40--11:20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节 第二节 晨会 ...

  • 中学2011-2012第一学期体育教研组总结
  • 本学期我校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全面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努力提高学校体育课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体育教学 (一)高一年级:   给每个学生建立“健身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