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崔莺莺形象的演变

简析崔莺莺形象的演变

摘 要:王实甫的《西厢记》千百年来经久不衰,众多学者对其内容形式均有深入透彻地分析,但谈其接受的研究比较鲜有。故笔者以崔莺莺形象的演变为切入口,探究《西厢记》的接受。从元稹的《莺莺传》到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再到王实甫的《西厢记》,其中女主角崔莺莺的形象在不断转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敢爱而“不敢恨”的人间“尤物”;(二)从矛盾中突围的相国千金;(三)美、智、勇完美结合的性情佳人。

关键词:崔莺莺 形象 演变

崔莺莺作为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典型,不仅在人民群众中口口相传更在文学家笔下日益多姿。笔者从西厢故事的诸多版本里挑选元稹的《莺莺传》,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西厢记》等三本经典著作,对其中崔莺莺的形象加以剖析。

(一)敢爱而“不敢恨”的人间“尤物”

西厢故事发轫于唐代元稹所著的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纵览全文,莺莺的形象跃然纸上。她一出场虽“不加新饰”,却仍就“颜色艳异,光辉动人。”且通音律会吟诗。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钟情于张生并自荐枕席后,使得张生发出“疑神仙之徒,不谓从人间至矣。”的感叹。然而如此富有才情的绝色佳人为何逃脱不了惨遭抛弃的厄运呢?

1.“莺莺所出必非高门”

在《莺莺传》中元稹没有明确写出崔莺莺究竟生活在何种境况的

家庭里。她既不是王实甫《西厢记》中所确指的“相国小姐”,也不是“寒女”。文中仅述她的家庭“财产甚厚,多奴仆”。按照元稹所处的唐代的社会习俗,以“财产甚厚,多奴仆”为由,崔莺莺算不上“贵族少女”;若根据莺莺的姓氏“崔”姓来判断她出身贵族,又显得太过死板。可见,莺莺在当时社会环境中只是一个出身“必非高门”的富家女。

2.敢爱而“不敢恨”的痛苦挣扎

莺莺的形象是多元而矛盾的。请看她与张生分别时的一段文字:“崔已阴知将诀矣,恭貌怡声,徐谓张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之惠也。则没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感于此行?„„’”“愚不敢恨”四字时让人不胜唏嘘。“始乱之,终弃之”于莺莺来说是既不愿面对又无法避免的局面。她虽然敢于违背礼教大胆的和张生结合,但她却无法摆脱和改变封建制度给她安排的被遗弃的悲惨命运。

(二)从矛盾中突围的相国千金

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以下简称为《董西厢》)是一次伟大而影响深远的再创造,他虽以《莺莺传》为底本,却革除了原著中“补过”等糟粕思想,热情地讴歌了崔张的自由恋爱。《董西厢》中的莺莺虽然在与张生的恋爱中经历了诸多的动摇与挣扎,但她看到相思成疾以致性命不保的张生时,毅然抛弃“贞慎自保”那套封建礼法,作出“顾甚清白救才郎”的决定。当她与张生的婚姻遭到郑恒的离间与破坏之时,他们决定双双出走,去追求美满团圆

的婚姻结局。值得注意的是《董西厢》中的莺莺并不是一开始就大胆追求与张生的自由爱情,而是一点一点的从摇摆不定的思想中迈出坚定的脚步,从重重矛盾的困境中突围出一条自由恋爱的康庄大道。

张生在《游殿》中瞥见莺莺,她的表现仅仅是:“尽人顾盼,手把花枝拈”,可张生却已被莺莺吸引得“魂不逐体”。可见此时的莺莺只是多看了张生几眼,并没有对张生有特别的情谊,而张生已对莺莺却已有了痴心向往。时至《寺警》的时候,莺莺看到张生卖弄本领,老妇人又允许继亲,再加上张生切实解决了崔家的危难,这才让莺莺爱上张生。爱情的火焰在莺莺心中越烧越旺,并让她上演了《赖简》这出反攻为守的闹剧。最终,莺莺为自己和张生自由而圆满的爱情突出重围——私奔。这时,《董西厢》中的莺莺形象完成艰难和完满的升华——从一个想爱而不敢爱的相国千金转变为一个与从封建束缚中突围而出的大胆女性的代表。

(三)美、智、勇完美结合的性情佳人

崔莺莺与张生的恋爱故事在元代又以杂剧的形式见于文坛,其作品即为名扬天下的《西厢记》(以下简称《王西厢》)。王实甫笔下的崔莺莺与《董西厢》中莺莺大为不同。在董解元的笔下,莺莺刚开始对张生的态度是比较含糊的,属于那种半推半就式的。而在《王西厢》中,莺莺不仅仅是一个被张生追求的被追者,还是一个自从见了张生第一面就主动爱上张生的追求者。这个大胆追求真爱的莺莺更是一个集美貌、智慧、勇敢刚毅于一身的完美典型。

1.美貌

当张生在普救寺第一次见到莺莺时“眼花缭乱口难开,魂灵儿飞在半天”的夸张表现十分具有喜剧效果,而王实甫先写张生看到莺莺的感受,再写张生眼中莺莺的模样:“则见她宫样儿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这样先做铺垫,再描写的安排真可谓是匠心独运。

2.智慧

莺莺不仅拥有俏美的容颜,还有着较高的文化底蕴。《王西厢》开篇便从老妇人的口中道出莺莺是“诗词书算,无有不能”的才女。而后文中莺莺多次出口成章的例子也印证了老妇人论断。且看莺莺一出场便唱到:”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她的出场可谓先声夺人——用她深厚的文学素养使人折服。

3.勇敢

勇敢、刚毅的形象特征是王实甫的笔下的莺莺与《莺莺传》和《董西厢》中的莺莺在形象性格上存在的最大差别。正是对其这种形象的塑造才突显出莺莺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功名利禄的不屑。《王西厢》中的崔莺莺不仅貌美有才气,而且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女中丈夫。在《寺警》一折中的危难关头,崔莺莺主动提出了“五便三计”。 《西厢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著作几百年来经久不衰,其中女主角崔莺莺更是成为大胆反抗封建礼教的典型形象矗立在文学宝塔之中熠熠生辉。本文以崔莺莺形象的演变探究《西厢记》的接受情况,虽然影响文学作品接受的情况纷乱复杂,但一部作品能

被如此众多的读者观众所喜爱,根本原因是作品本身与接受者间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此能反映人类内心深处真实情感的作品,必将流芳百世。

参考文献:

[1]戴不凡,《论崔莺莺》,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版。

[2]寒声主编,《西厢记新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版。

[3]段启明,《西厢论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版。


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习题
  •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先秦文学概说 1.概述先秦文学的发展历程. 2.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历程. 3.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二章 神 话 1.举例叙述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 2.结合具体作品,试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征 ...

  •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
  •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 一, 古代汉语 1, 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 2, 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 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探讨等) 3, 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 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 ...

  • 儒家道德伦理观念下的人格重塑--南北西厢记人物形象比较
  • 2008年05月 筮兰垒鲞筮圣塑地型垡堕丝№型迪坐蜊!z丛丛!型世曼f墅坐墅幽2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May.2008 型:丝№:兰 儒家道德伦理观念下的人格重塑. --南北西厢记人物形象比较 郝青云 (内蒙古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

  • 古代文学崔莺莺.张生.红娘.窦娥的人物形象分析[1]
  • <西厢记> 里的主要人物莺莺. 张生是王实甫精心刻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莺莺的形象 ,在作品中得到了相当精细的刻画 ,她的性格明朗而又丰富.莺莺是大家闺秀 ,她在作品中的唱词又是节奏舒展 ,色彩华美 ,感情含蓄 ,与婉约派词风相似 ...

  • 崔莺莺杜丽娘
  • 目录 一.时代背景„„„„„„„„„„„„„„„„„„„„„„„„„„„„„1 二.家庭出身„„„„„„„„„„„„„„„„„„„„„„„„„„„„„2 三.年龄方面„„„„„„„„„„„„„„„„„„„„„„„„„„„„„3 四.感情方面 ...

  • 论[西厢记]崔莺莺人物的社会意义
  • 论<西厢记>崔莺莺人物的社会意义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在我国古典戏剧中一部典范性的作品.正是由于<西厢记>在思想和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因而在我国文学和戏剧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剧 ...

  • 陈寅恪 元白诗笺证稿
  • 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 第一章 长恨歌 鄙意以为欲了解此诗.第一,须知当时文体之关系.第二,须知当时文人之关系. 何谓文体之关系?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八云: 唐之举人,先籍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踰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 ...

  • 对_霍小玉传_和_莺莺传_的比较阅读
  • 第4卷第3期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Vol.4,No.3Ξ 对<霍小玉传>和<莺莺传>的比较阅读 马琳萍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河北石家庄 050801) [摘 要]产生于同时代的<霍小玉传>和& ...

  • 普救寺导游词
  •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 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 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 ...

  • [西厢记]读书笔记1500字
  • <西厢记>,为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王实甫所著.究其根源,实为"新杂剧,旧传奇",唐代元稹.宋代赵令畤,金董解元,都曾撰写过不同版本的<西厢>,至元代王实甫,终于把<西厢>推举到颠峰,不仅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