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复习答案

一、1. 略2.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 3.C 4.D 5.①不阅读文学作品,尽管是专业知识上的高学历,但是对于文化、智慧、感情的积累只能是虚无或贫乏得十分可怜。②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6.略 二、 1.略 2.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它们由表及里,由浅及深,一气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3.热爱之情 铺垫4.情景 感受5.仰望——欲睡——沉睡6.并不矛盾。“沉睡着”,说的是“我”睡的神态;在星星的怀抱中面带微笑地熟睡着;“觉得”,是讲“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孩子睡在母亲的怀

里,感到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交代了“我”“沉睡”的原因。这样写,由果到因,因果相映,既富有情趣,又启人遐思。7.“那个巨人”指星座。“还在跑”一是说那个星座有着像巨人在跑似的形状,二是因为前文提到“船在动,星也在动”,所以使人感觉到“那个巨人”在跑。8.略

三、1、安恩在众人的逼迫下说出了把牛牵到这里来的理由: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2.“坚决”表现出老太太不为金钱所动,珍惜着头奶牛的真挚情感;“窘迫不安”说明老太太很善良,为给别人带来误解感到难为情。 3、这样”是指别人认为她“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甚至怀疑那牛不是她自己的。“只好”说明她还想让奶牛继续散散心,但为了不让别人误会,只好决定回去。4、答案略。扣住文中的某个情节,感悟“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人要懂得感恩那些对

我们无私奉献的动物、要爱护和关心它们”中的任何一点即可。 四、1.回忆学生时代读书尤其是读《千家诗》而沉醉意境、美不胜收的情景。

2.(1)比喻 益智(2)对比 魅力 3.回忆小时候观图、初中时听国文老师讲课;因为所读的那些书(画),编织了童年生活的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使“我”开启心智,成长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激励我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多读书,读好书,对社会有贡献。4.第一段中说“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下文则进一步讲“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五、1.因为“我”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渴望着为北大到大海深处撷取最灿烂的珍珠。2.更加突出了依恋北大而又最终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

3.写自己将不顾头上苍苍的白发,像16岁的女孩那样,再回到北大来,但北大却永远年轻。4.增加抒情色彩,与开头呼应。

六、1.要走破损的书,在贾里看来,这件事跟过去为实现伟人计划而干的可歌可泣的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这说明贾里的思想本质相当不错。2.贾里能摆脱现阶段不切实际的追求,是巨大的进步,所以爸爸认为贾里长大了。3.贾里的一系列失败,过错不在于“伟人追求”,而在于“伟人计划”与追求动机有问题。而意外的一次成功,看来偶然,但却是由正确的动机与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普通人的观念决定的。

七、1、“回望”表现了我留恋、依依不舍的心情;“罩”通过视觉表现了戏台如梦似幻的情景,与来时的情形照应,也表现了我对戏台的向往留恋。

2、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船行之快,突出小伙伴们划船技艺高超和心情愉悦。

3、双喜:胆大心细,聪明伶俐,思维周密,勇担责任、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充满自信···;阿发:憨厚纯朴,真诚无私···

4、那夜的豆并不好吃,作者之所以多年之后还记得那夜的豆和戏,是因为它们是童年天真烂漫自由快乐的生活的标志,作者以此表现自己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以及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八、1. 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写出了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以江南夜景的美丽清新烘托了行船之快,以及“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情景交融。

2. “朦胧”原为形容词,在句中作动词用,意为“变得朦胧了”。“踊跃”原为动词,在句中作形容词,把静物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山”连绵起伏的形状。既写出了航船速度之快,也表达了“我”欢快迫切的心情。

3. 不能去掉。“似乎”表示好像,并不是真的而是人的主观感受,若去掉,语气就发生了变化。

4. 不矛盾。“飞一般前进”写出了船行速度快,“我却还以为是船慢”就更突出了“我”看戏的急切心情。

5. 不能去掉。因为“大概”表示猜测,并不确定,如果去掉就是肯定了。 第11段中的“歌吹”。

6. 写出了“我”完全陶醉在了这美丽的景色之中。

九、1.出城看划船、河上赛龙船、胜利者领赏等三个场面。(每个场面1分,说出意思就行)

2.莫不,程度副词,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多,涉及面之广,具体写出了“全茶峒人”欢度端午节的盛况。(说出意思就行)

3.(1)不能。“撑”的速度没有“划”的速度快,且“撑”这个动作发出者应是站在船上,而龙舟竞赛的桨手是坐在

船上,因此用“撑”这个动词不恰当。

(2)“摇摆”的幅度大,且没有节奏感,“挥动”有节奏感,用这个动词写带头人的动作符合他的身份特征。(大意准确即可)

4.(1)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划龙船竞赛。(2)吃粽子,插艾蒿,吃绿豆糕、蜜糕,龙舟比赛(划龙船),等。

5.“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盛况;语言简练明快,留有“空白”,把那“种种情形”留给读者去生发联想。

十、1. 这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侧面描写。具体形象地表达灶膛的温度之高,说明炒的东西之多和人们在享受一年劳动成果时的喜悦的程度之高。

2.“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令人赏心悦目”,太好吃,出于珍惜心理。“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是因为腊八粥非常香甜可口,怎么吃也不过瘾,吃了还想吃。

3. 不矛盾。因为这两个词语是针对不同的对象而言的。“欢乐”从下文来看,这一天的晚上,“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猜谜语,讲故事”,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孩子们可以“放鞭炮”;“小孩子在饺子上锅之前,纷纷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们要赏压岁钱。男孩子可以外出,踩着芝麻秸到亲支近脉的本家各户,压岁钱装满了荷包”,因此说是欢乐的。而之所以说“庄严”,从下文来看,“小丫头儿不许出屋,小小子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免得冲撞了神明。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因此说是“庄严”的。

4.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的特点。


相关文章

  • 博士生入学考试英语专项备考技巧
  • 一. 考博英语词汇 由于博士生入学考试英语科目是没有统一大纲的,因此并没有绝对通用的词汇手册.一般情况下,考博英语词汇量在7000-8000左右.部分院校,如社科院,对词汇量的要求会比较大,大约会达到10000以上.虽然不推荐盲目的扩大词汇 ...

  • 2014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技巧
  • 完全可以复制的行测高分突破方法 --专项高强度练习法 看完此文要三五分钟,琢磨的时间得超过三五小时,但提高成绩三五十分也完全可能.需要说明,我还没考取公务员,面试也仅入围一次.但我讲的经验绝对是可取的.嘘~不着急拍砖,若你知道我在公考培训机 ...

  •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修辞
  •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四--修辞 ●备考要诀 修辞,就是调整和修饰语言,选择最合适表达需要的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感染力,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比.对偶.反复.引用.借代.通感. ...

  • 六年级语文卷面分析表
  • 涧西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总简析(年级表) 学校: 某小学 填表人: 刘老师 日期: 2014-6-27 一.六年级成绩质量分析汇总表 二.字词句等基础知识评价分析 1.本次试卷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主要是对学生字 ...

  •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成语选择题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最近一段时间,在巴基斯坦发生的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这个饱受社会动乱之苦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B.面对一位谦谦君子,我不会展露本性,因为我看不清他温和文雅的外衣下藏着颗怎样的本 ...

  • 2013年-2014年九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 20XX年-20xx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是初中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初三英语教学进入总复习阶段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较短时间的复习,做到事半功倍,是摆在我们全体初三学生和英语教师面前紧张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值得我们研究和讨 ...

  • 2009-201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 xx年-200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是初中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 , 也是初三英语教学进入总复习阶段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较短时间的复习,做到事半功倍,是摆在我们全体初三学生和英语教师面前紧张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值得我们研究和讨 ...

  • 2011年高三英语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人教版新教材为依托和基础,制定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针对性强的复习计划,来充分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并且密切关注今年的高考动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学生 ...

  •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13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
  • 专项训练十三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 一.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 1. 根据语境, 填入下列两句话中横线处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 一只手高高举起, 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 好使自己不沉下去, 对着荷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