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文_关于中日近代历史的研究

论中日关系

在中国和日本交往的几千年历史中,有过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和平时期,也有过双方惨烈的厮杀,尤其著名的是明代戚继光的抗倭和甲午战争后近百年的中日战争。现在的我们不能够很理性地对待这段历史,无论是中方还是日方。许多中国当代人都很敌视日本,同样的日本的许多人也敌视中国。从客观角度来讲,这两种看法都是很愚昧的,我们应该理性客观的对待这一段历史,仅仅是为了回顾历史更好的面向未来,而不是沉迷历史永远不忘双方的仇恨,更不是篡改历史以此来维护本国所谓的尊严。笔者才疏学浅,看了这段历史之后有一些愚昧的看法,请原谅我的班门弄斧。

首先,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交流。双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分歧,为维护本国利益而发起战争是很正常的历史现象。我这样说并不是否认日本侵略中国这个事实,我只是想说,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我们没有必要去篡改、修饰历史事实,而是要去客观公正的对待这个已经发生过的事实,更好的维护两国未来的利益。日本从中国学习到了很多的先进技术很好地促进了本国的发展,同样的,中国也从日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也很好地促进了本国的发展,双方互利互补,共同进步,这才是双方最好的方式。

然后,对于1984年到1945年,中日双方发动的历史上第二次大战,首先可以无疑的是日本的侵略是战争发起的原因,中国方面只是保卫祖国的正义之战。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由一个闭关锁国的落后的封建社会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大国,社会生产力急剧增长,迫切的需要开拓市场,倾销商品,同时,由于本国的资源短缺,日本也迫切的需要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以满足本国资本主义的需求,更快的发展本国经济。而此时的中国和朝鲜等东亚各国都还在闭关锁国,自给自

足,经济水平落后但资源丰富市场广阔,这无疑成为日本开拓的首选。(我以为,如果当时中国也是资本主义双方同样也要发动一场甚至多场战争,欧洲德国和法国两国之间百年战争就是例子)而打开中国市场的途径就是发动战争,这是前期日本侵略中国的主要原因。

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了第一次中日战争,即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不是日本军队的先进装备,而是清政府的软弱退让,最后使得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割地赔款。于此之前,日本屡次寻衅,清政府软弱退让,最有名的就是1874年的《中日台事专条》及“会议凭单”使中国丢掉了琉球,丢掉琉球,使得台湾完全暴漏在日本前,失去了可以依赖的防线,使得甲午战争日本很容易的占领台湾,失去台湾,福建等中国大陆便完全的暴漏在日本面前,所以说琉球的丢失使得中国在以后的战争中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主动权。与此同时,日本也抓紧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以朝鲜“东学党”起义为借口大举侵略中国,由于清政府丢失了南部的主动权,加之清政府屈膝投降以谋求暂时安定的软弱态度,使得本应胜利的甲午战争失败,日本打开了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大门。清廷的退让助长了日本国内资产阶级的嚣张气焰,使得日本更加猖狂的发动更大、更全面的侵华战争。清政府为了维护满清贵族的暂时利益而不顾及国家利益,使得中国失去了很多发展资源和战略防线,加之中国不能够很快的完成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过度,使得中国在近半个世纪中饱受侵略,为下一步更大的灾难埋下了隐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开始实施准备多时的侵略中国东部沿海的计划,胁迫北洋政府接受“二十一条”并且这段时期发动日俄战争和一系列的侵华战争进一步掠夺原材料和开拓市场,而此时中国混乱的政局和人民意志的尚未开启,给

了日本可乘之机。以此,日本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过渡成为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分子大肆宣扬军国主义思想,日本民众由于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使得日本走向了法西斯道路。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

此时的中国完成了北伐战争,结束了国内大面积的混乱状况,中国经济、军事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完全有能力抵抗日本侵略,但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人为了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不去全力抵抗日本侵华,使得中国陷入了灾难之中。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双十二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一切内战”联共抗日,中国共产党积极响应,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联合起来共御外敌,国内空前团结,这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中国全面的抗日战争使得日本将进攻的重点放在了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德国、意大利法西斯的垮台,世界反法西斯势力开始全面进攻日本,终于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发现,日本侵略中国是日本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中国遭受半个多世纪的灾难,不仅仅是由于社会的落后,更主要的是人民思想的蒙昧。清政府的蒙昧使得中国丧失了主权,埋下了祸根;人民的蒙昧使得日俄战争时期两国杀戮中国平民时中国人民围观欣赏;蒋介石的愚昧使得日本轻松地跨过卢沟桥,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我们同时也发现,中国的最终胜利也不仅仅是日本法西斯引起全球的围攻,更主要的是中国国民的觉醒。邓世昌的觉醒,为中国带来了曙光;张、杨的觉醒为中国带来了生的希望;五四的觉醒,把中国推向了胜利的前方。

现在的中国不应该再去过多关注日本人当年屠杀了我们多少兄弟姐妹,现在的日本也不应该去掩饰当年的日本当年的罪恶,逝者长已矣,我们当今只有和平友好共同发展,这才会使两国得到更好的发展,真正造福于两国人民。


相关文章

  • 李鸿章与[马关条约]
  • 第31卷第6期2010年6月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Lm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 V01.31No.6 Jun.2010 李鸿章与<马关条约> 吴连海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 ...

  • 近代史参考书目
  • 参考书目 一.史学方法与通史: 严耕望:治史三书 柯 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 萧一山:清代通史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王家范: ...

  • 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
  • 历史与评论 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 史革新 摘要:在近代百余年间.中华民族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即鸦片战争后国人 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萌发.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初步觉醒.五四运动期间民族觉醒意识升华和抗日战争期间民族意识全面高 ...

  • 历史学考博简论述汇总
  • 1.论 19 世纪 60 年代中国的社会变化(南开2007年) 2.论国粹主义思潮(南开2007年) 3.论晚清新军(南开2007年) 4.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南开2007年) 5.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党的政治制度的变化(南开20 ...

  • 近代中日文学的影响与交流
  • 作者:徐志啸 中州学刊 1999年11期 一.日文翻译及黄遵宪 近代时期中国文坛的一个显著征象是,翻译文学不仅是翻译西洋作品,且相当部分也翻译东洋作品--日本人的书,或将日本人翻译的西洋作品加以转译.这是由于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大大激发了中 ...

  • 中国近代史小论文
  • 中国近代史小论文 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鸦片战争开始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市场和国土的大门,是中国历史性的变化,也是中国觉醒的时候,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泱泱大国,曾几繁荣,却敌不过洋炮的轰击! 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 ...

  • 中国近代史开端与近代中外关系
  • 作者:张振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5年05期 本文对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外关系的特点.性质和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条件.过程进行了探讨.作者指出: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实际上导源于它是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开 ...

  • 初二历史上复习提纲
  •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6-18课) 第16课 难忘九一八 1."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 ...

  • 近代史纲要论文范文
  • 历史的变迁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历史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史普遍认为是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终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这一段时期.其中1840年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被称为旧民主主义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