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这框,首先阐述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指出了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其次介绍了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最后重点分析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 【学情分析】

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学生们对这一框的内容较易理解。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来讲解,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对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要性,这一重点的突破,可采用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找到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按劳分配的含义以及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非公有制形式。能够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有制结构两方面,说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

能力目标:通过对按劳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的分析,锻炼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通过调查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社会现象,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进而加深对“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理解。 【教学重点】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 【教学难点】

按劳分配以外的几种分配方式

【教学理念】

1.理论联系实践,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验证理论,反之亦然。 2.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去探索,去求知。 3.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教师活动:展示《如此分配》图片,问题:在我国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回答:按劳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教师板书标题) 【教授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老赵说事》引发学生兴趣,同时指明老赵的女儿是教师,儿子是

【导入新课】

国企职工。

问题:老赵的女儿和儿子所得的收入是按什么分配?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合作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教师和国企) 【总结】

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意】教师点名区分按劳分配的要点

范围:公有制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的对象:个人消费品 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方式

【深化问题】

问题:在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平均分配和按需分配能否可行?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合作讨论、发言(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生产力、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结合分析)

教师活动:帮助、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加入学生的小组讨论中) 【总结】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

基础。③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合作探讨】平均分配和按需分配要不要? 教师活动:出示教学情景

1958年,我国提出了“大跃进”口号,组织人民公社,实行平均分配制度,吃“大锅饭”。当时顺口

溜说的好:上工一窝蜂干活闹哄哄放工往前冲苦了想干的,累了实干的,便宜了捣蛋 的

问题:如果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会导致什么结果? 学生活动: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平均主义会带来什么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把平均主义的结果和按劳分配的意义结合分析、比较) 【对比分析】

平均主义:这是搞平均主义,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普遍贫穷。 按劳分配: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主体性因素,能动性因素,实行按劳分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按劳分配能够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共鸣】

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不能搞平均主义,历史实践已经做出了很好的证明。(延伸知识:让学生回家后,做一次家庭变化对比:60年代家庭状况和现在家庭状况对比分析) 【阶段小结】

按劳分配为主体

【知识演练】

赵某承包了本村的五亩菜地,他认真学习农业知识,向农业指导员请教。精耕细作,采用地膜覆盖,

温室大棚等先进技术。结果,赵某的菜地产量和收入非常不错。 问题:赵某的所得属于那种分配方式?

学生活动: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按劳分配(讲明分析思路: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 【过渡】

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只有按劳分配这一种方式吗?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找出其他的分配方式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教师活动:出示教学案例

赵老太太也发挥余热在村口开了一家早餐店和小超市,生意很红火。这种分配方式属于那种分配方式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教师要学生说出答案的理由) 【知识总结】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

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教师活动:点明注意事项:个体劳动者——生产资料——经营生产——劳动成果 【深化探讨】

按劳分配和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有什么不同? 教师活动:出示图表

学生活动:讨论、完成图表 教师活动:出示教学案例

赵某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好兆头,他拿出了积蓄继续投入生产,开办了一个蔬菜种植公司,红红火火的做 起了生。

问题:公司成立需要那些要素?

学生活动:探讨、该公司成立需要的要素 劳动要素 资本要素 土地要素 管理要素

技术要素 信息要素

教师活动:问题,那么赵某公司里面存在那些分配方式?

学生活动:探讨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公司成立需要的要素来分析)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管理要素分配 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教师活动:指明:非公有制经济之中的分配方式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

(2)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2、能力目标

比较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 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必然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课件显示:十七大关于分配制度的视频) 根据十七大报告,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课件显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请大家结合自主学习目标,阅读课本62-64页的基本内容: (课件显示:自主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我国分配制度的必然性、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二、能力目标 提高比较能力;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

(在学生看教材的时候,把调查的情况进行整理归类,写在黑板上,作为教学的事例。) 一、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意四个要点:

①分配前提--在公有制经济中 A 按劳分配只存在公有制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举例说明。B在公有制的范围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举例说明,得出结论:按劳分配只存在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不只有按劳分配。

②分配尺度--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同工不同酬是由于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劳动收入有差异;另外,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影响收入水平。 ③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

④分配标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补充两点:

⑤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 国家机关、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⑥按劳分配的地位: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结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课件显示:反馈练习)

2、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探究活动1: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教师引导分析)

(课件显示: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劳动的特点的角度,全面理解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3、按劳分配的意义

(教师提问)大家想一想,按劳分配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小结)第一、能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有利于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我们要树立劳动的观点,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特点:个人占有生产资料,他们集劳动者、经营者、投资者于一身。按劳分配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大家占有生产资料。 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因素或条件。它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机器设备、技术等。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哪些要素,这些要素对应的收入有哪些? (课件展示:各种生产要素对应的收入)

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所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转让技术或以技术入股取得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显示教材上的三幅图片,分别体现了按什么要素分配)

(课件显示:反馈练习)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有很多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

企业家:现在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我想开发一种新的产品,但没有技术和资金。银行家:我正有一笔资金闲置,我可以借给你,但你要支付利息给我。科学家:我有这种产品最先进的技术,我可以转让给你,但你要支付使用费。企业家:没问题。问题1:企业家为什么要开发新产品?去寻找资金和技术?--压力:市场竞争太激烈,需要利用生产要素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动力:盈利问题2:企业家为什么能得到开发新产品的资金和技术?--市场上存在这些生产要素;付费,有偿使用。问题3: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能够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创造出更多的财富,造福于人类。

(课件展示)

②原因: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各种生产要素。 ③意义:调动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效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的需要。

三、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具有客观必然性。 1、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教师提问)生产关系包括哪些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教师小结)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产品如何分配,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其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基础,决定其它两个方面。

(教师提问)生产资料所有制又称为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学生回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师归纳)所以,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2、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教师提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谁决定谁?

(教师归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这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最终原因。

(教师提问)请大家想一想: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在短时期内会不会改变? (教师小结)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不可能在短期改变。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板书设计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2、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因(必然性、意义) 二、多种分配主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教学课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课 序: 第二课第一节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和分配制度,及这一分配制度确立的客观必然性 2、能力方面:引导学生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看问题 3、觉悟方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改革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及其依据 教学难点:按劳动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解法 阅读法 讨论法 教学软件:课 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各自家庭收入的来源

通过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的来源有多种。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新授 (一)按劳分配

1、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基本内容

(1)分配范围:公有制范围内 (2)分配依据:劳动的质和量

(3)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3、按劳分配的意义(见小字部分,学生阅读)

(二)其他分配方式

1、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1)它是同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2)特点:想一想:“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和按劳分配有什么不同?”

个体劳动者的经济收入虽然是劳动收入,但不属于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以公有制为前提的分配关系。个体劳动者收入虽是劳动所得,但是他们是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直接取得收入。

(3)政策: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重要的非公制经济。“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到国家的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

所谓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济所必须具备的因素或条件。它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机器设备、技术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凭借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2)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都必须是合法的收入。必须反对凭借不正当手段获得的非法收入 (3)在现阶段,要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3、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制度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也属于非按劳分配的收入。如最低生活保障、失业救济金、社会福利等 练习: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有(D)

A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 外资企业职工获得的收入

C 劳动者用劳动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或存入银行获得的利息 D 某国有企业的职工获得的工资和奖金收入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ABCD) A 国有企业职工老张购买股票所获股息收入 B 技术员小李将科技发明转让某公司获得的收入 C 三资企业工人的工资收入 D 私有企业的税后利润

分析:李四一家六口,李四承包了责任田,收入不错;妻子开了个小店,也有不少收入;大儿子受聘于一家股份制公司的经理,每年按利润的10%提成;小儿子是供销社职工,每月除工资奖金外,还炒股赚了不少钱;女儿是工程师,为一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也有一份丰厚的报酬;母亲靠出租房屋也有一定的收入。

思考:李家五人收入各来自何种分配方式?

答案:李四是按劳分配,妻是按个体劳动收入分配,大儿子是按管理要素分配,小儿子是按劳分配和按资本分配,女儿是按技术分配,母亲是按土地要素分配。

(三)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1、基本内容:注意不同分配方式的地位;相互关系 2、确立的客观必然性:

(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理论依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 生产力状况决定分配方式。

现实依据: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最终原因。

(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理论依据: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它决定分配方式。 现实依据: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所有制实现形式决定分配方式。 公有制经济是主体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非公有制经济 存在非按劳分配 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提高经济效率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理论依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生产要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实依据: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必须坚持按劳分配

发展市场经济 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者要结合起来

确立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可以激励人们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利用效率。 (4)实践证明 练习:

1、小陈在某国有控股企业公司工作,每月领取一份工资。他还持有本公司的一些股票,年底获得了股息收入。这表明,决定他的收入的分配方式有(AD)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平均原则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深圳建材集团作出决议,同意留英博士沈浩以个人专有技术作价510万元入股国有企业,占深圳汉德胜化工涂料有限公司17%的股权,并出任总经理,深圳市科委曾将沈浩博士的技术价值评估为1056万元。

2、 沈浩博士所获的510万元属于( B )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B按技术要素所得的收入 C按资本要素所得的收入D按信息要素所得的收入 3、深圳建材集团做出这一决议的事实表明(ABCD)

A科学技术也是生产要素,可以参与收益分配 B技术也是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C沈浩收入由按劳分配的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组成 D国家鼓励个人以技术入股国有企业

4、中学生小明家附近有一国有控股企业,他家的收入和这家企业有着紧密的关系: 爷爷:持有该公司股票,每月得股息800元 。 奶奶:出租房屋给企业职工每月可得500元。

爸爸:受聘于该企业任总经理,除每月工资3000元外,年终还可根据企业利润的10%提成。 妈妈:在附近开了一家超市,月收入5000元。

哥哥:以自己发明的新技术入股某企业,每年可得10万元。

(1)他们各自的分配方式是什么?(说明一个企业中的分配方式并不只有一种) (2)我国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为什么?

(3)国家对以上各种收入的态度如何?(依法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导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本框题内容,并向家长了解家庭收入的构成,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家庭收入构成分析表

[提问]请同学结合对自己家庭收入构成的调查,谈谈家庭收入的各项构成各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学生:结合自身家庭的实际情况发言。

教师:从同学们的发言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存在按劳分配和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共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请同学们准确说出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提问]什么是按劳分配?判断某一收入是否属于按劳分配应注意把握什么特征?

学生:要注意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是以劳动者的劳动为尺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教师:掌握按劳分配要注意明确三点:第一,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也就是说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具有明显公有性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中才实行按劳分配;第二,社会向劳动者分配的是个人消费品,而不是生产资料;第三,实行按劳分配的一个原则就是以劳动为尺度,根据劳动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分配,最终的结果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注意这里所说的劳动不能是无效劳动,必须是社会需要的,被市场承认的劳动)。

指导学生分析P44最后一段。(见课件)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在公有制范围内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呢?

学生: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的质量和数量直接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劳动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提问]不知道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是否注意过那些经营早点的摊位,他们非常辛苦,在用劳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赚取了不少收入。他们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吗?为什么?

学生:不是按劳分配。因为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而经营早点的摊位属于个体经济,所以个体经营者的收入虽然也是劳动所得,但却不属于按劳分配。

(二)其他分配方式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想一想]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和按劳分配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我们再来探讨其他一些情形:[师生互动](逐一显示五种情形)

教师:A是某外商独资企业中的普通职员,月工资3000元,是按劳分配吗?为什么?如果不是按劳分配,又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学生:不属于按劳分配,因为按劳分配只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而A是在外商独资企业中打工,A的收入应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教师:B把钱存入银行定期获得利息收入,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学生:这是按资本要素分配。

教师:结合课前对家庭收入构成的调查,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学生:买国债获得的利息收入、持有股票获得的分红、买卖股票获利、买证券投资基金的获利等。 教师:这种分配形式由什么突出的特征?

学生:因投入资金而取得的收益

教师:再来看第三种情形:C承包土地后转租给他人获得的收入,这是哪种分配形式?你还能举出属于这种分配方式的例子吗?

学生:这是按土地要素分配,还有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收入。

教师:D获得专利后进行转让,获利10万元,这又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学生:这是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教师:最后我们看第五种情形:(E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每年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

学生:这是按管理要素分配

(在师生互动中,针对学生发言中不准确或有疑问的地方,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点拨)

教师:我们刚才谈到的劳动力、资金、土地、技术、信息、管理都是可以用来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以上涉及的五种分配的具体形式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提问]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谈谈你的看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生产要素是从事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谁拥有生产要素,谁就能从事经济活动和占有经济成果。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中,还存在着资金不足、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人才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涉及个人切身利益,必然会激发全社会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生产要素投入的热情,有利

于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所以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提问]除我们学习的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非按劳分配的形式?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也属于非按劳分配。例如: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

3、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

[巩固]

1)讨论:“工资属于按劳分配,非劳动所得属于剥削收入”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1)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虽然是劳动收入,但不属于按劳分配,而是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

(2)非劳动所得的情形较多,如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从社会保障中获得的收入等均不属于剥削收入

2)私营企业主的收入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学生:私营企业主的收入是一种混合收入,包括资本要素收入、经营管理收入。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注意到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而在我国现阶段,并没有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而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什么?

(三)在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初中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回忆初中学习的有关知识) 教师: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知道分配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内容之一,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理清思路:分配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内容之一,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而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引导学生完成图表填写(见课件),加深对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的理解。

[归纳]

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3、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做出分析)

在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必然使一部分人通过合法劳动、诚实经营先富起来,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现实:

[资料]据报道,目前我国个人资产超过亿元的家庭有数百户,过1000万元的已达到数百万户。与此同时,我国尚有数百万年均收入在300元以下、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贫困人口,有一千多万生活在贫困中的城镇居民。占总人口20%的贫困人口占总收入或总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总收入或总消费的份额高达50%。20多年来,我国基尼系数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目前已达到0.44

7。按照国际惯例,一国基尼系数达到或超过0.4,就说明其收入差距过大,我国社会的收入差距已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提问]能不能任由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发展下去,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不能任由它发展下去。因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造成许多社会矛盾与社会不合谐的现象,潜伏隐患,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提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能不能取消收入的差距?为什么?

学生:不能。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先富带后富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拉开一定的收入差距,才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不能搞“平均主义”。

教师:这就是说,在现阶段的分配政策上,必须鼓励部分先富,先富带动后富,即讲求“效率”;与此同时又必须调节收入差距,避免收入水平过分悬殊。否则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提问]那你认为怎样才能逐步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呢?

学生:征收个人所得税,高收入者多纳税、整顿灰色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适时开征遗产税等等。

教师: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教师给学生提供资料)

人事部、财政部、民政部和劳动保障部的有关负责人,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有关情况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时谈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原则(《北京青年报》2006年7月18日A3版)

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三是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结论──公平与效率并重,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课堂小结】

围绕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学习了两个问题: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由学生总结复述)

【课堂练习】

1、(1999,全国)单项选择题

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主要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C)决定的。

A.产品结构 B.产业结构 C.所有制结构 D.消费结构

2、(1999,上海)不定项选择题

小陈在某国家控股公司工作。他还持有本公司的一些股票,年底获得了股息收入。这表明,决定他的收入的分配方式有(AD)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平均原则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相关文章

  • 高一政治课教学计划
  • 高一政治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一政治课教学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政治课教学,把握政治课教学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高一政治教学还必须贯彻落实课改精神,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

  • 高一政治笔记
  • 高一经济学 前言 一.日常经济生活: ⒈.生活需要多种资料 ⒉经济生活内容:(四大环节) ⑴生产-第一要素基础 ⑵交换-流通环节 ⑶中间环节 ⑷最终目的 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⒈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众多的工作内容中,必须确定一个中心, ...

  •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

  •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 课题名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含义,原因,以及意义并且能够知晓按劳分配的地位 (2). 让学生掌握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之间的辩证 ...

  • 高一经济生活知识点
  •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格变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 (2)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反比.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不断下降,价格下降 ...

  • 高一政治必修一的知识点归纳
  • 高一政治必修一的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 原因: 1.与资本主义不同:(1)社会生产目的: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人与 ...

  •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 第七课 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全课概述 第二单元分析了"投资与创业",解决了"谁来生产" 的问题,与此衔接,生产的财富如何进行分配.本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就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 ...

  •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政治寒假作业
  • Miracles happens everyday! 月 日 星期 快乐假期,精彩生活每一天! 政治寒假作业1 时量4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 ...

  •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 教学目标以及考纲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知道我国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2.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所 ...

  • 必修一政治会考
  •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1解析货币在 了解货币产生的过程 I 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理解货币的本质.作用和 II 及其基本职能:解 基本职能 释常见的信用工具 的用途,理解金钱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 的意义 1.2归纳影响商品价 格变化的因素,理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