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书斋的阅读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走出书斋的阅读

凸凹

依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我感到,生活本身比书籍的世界要丰富多了,如果读书幽闭了我的内心,真的不如没有书。个体生命的局限性,是人们选择阅读的原动力。人的心灵,是开在路口的客栈,谁愿进来谁进来。这种对事物的多样性追求,才使生命绚烂激越起来。所以,读书应该使心灵达到更开阔、更开朗的境界,营造一种无限的容量,即保持一种能随时接受新事物的敏感。

而这种敏感却在读书人那里悄然丢失了。何以至此盖因在长期的读书生活中,过于眷恋一种思想,导致思维方式的固化。把书籍伦理当成了现实的生活伦理。厮熟的书斋环境,培植了阅读者的生活惯性和生命惰性。

读书的功利性追求,使读书人根本地忽视了阅读过程中应享有的乐趣。于是,在这暗淡的读书生活面前,根本的选择,就是抛掉书本,到远离书斋的旷野,去倾听风声。纪德在《地粮》一书中说:“抛掉我的书吧,不要在这书中寻求满足;也不要以为别人能帮你找到--这种念头正是你的奇耻大辱:假如我为你找到食品,你会反而不饿了;假如我为你铺好床铺,你会反而不困了……抛掉我这本书吧,须知对待生活有千姿百态,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去寻找你独特的生活方式吧,别人能做得跟你同样好的事情,你就不必去做;别人能写得跟你同样好的文章,你就不必去写。凡是你感到自身独具、别处皆无的东西,才值得你眷恋。啊要急切而又耐心地塑造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无法替代的人。”

这里的含义是深刻的,因为,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对一种思想的眷恋,就意味着对其他的一切的放弃。而这其他一切却是大量的,往往比所眷恋的更有价值、更可取。因此,智性的读书人,应该像智慧的爱者不贪恋对美色的占有一样,对思想也不要拘泥于一时的占有。同时,对已有思想的迷执,正是独立思考能力丧失的前提,也正是独创价值消亡的深层根源。如果这还不能让读书人醒悟,那么,反对思想多元、主张文化霸权的人,往往是读书人这一事实,也应让偏执的阅读者警醒了。

不用讳言,读书人是对书籍伦理有过分嗜好的人。所谓书籍伦理,就是书本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所以,读书人与市井人的分野,就在于读书人对事物的判断,有形而上的既定判断;而在市井人那里,除了生存的智慧,不再有别的智慧。因此,在突发的生活事件面前,普通人往往有比读书人更灵活的“变通”能力,他们生活得更灵动、更有生气,也更有力量。

有人问纪德:“伦理能增加你的乐趣吗?”

“不能,”纪德回答说:“只会证明我的乐趣是正当的。”

那么,书籍伦理的直接作用,就是使人长期处在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考虑之中,犹豫踯躅,弄得筋疲力尽,最后确信,只有干脆一动不动,才不会犯错误。

在生存原则是首要的原则、甚至是唯一的原则的现实面前,在不容分说的生活洪流面前,书籍伦理显得多么苍白,书生的面孔显得多么柔弱。他们是孱头,而不是强者,他们是最先倒下的人。书本把他们害了!再说读书人拥以自负的书斋。书斋就像专门培养庸人的太过于幸福的家庭--封闭的窝,关闭的门,怕人分享幸福的占有,自以为是的自我感觉。发黄的册页遮挡了读书人的目光,使他忘记了门外的原野也正为他敞开着更为博大的胸怀;被书香麻痹了的心灵,使他无力做一番字纸外的畅想和憧憬。正像生活在幸福家庭的人,幽禁于妻子、孩子之中一样,读书人生命最美好的部分被幽禁于书本。也正像家庭把伟岸的丈夫奴役为庸夫,书本也把智者奴役成腐儒。腐儒是什么是与自然、社会和生气格格不入的边缘人,是离开书本就不能发出生命之音的人。

纪德说:“我憎恶家园、家庭,我憎恶人寻求安歇的所有地方,也憎恶持久的感情、爱的忠贞以及对各种观念的迷恋--一切损害我主持正义的东西。”

所以,读书人有理由憎恶书斋,幽闭了生命的处所,疏离了社稷民生的所在,非但倾听不到生命因受到生活的创击而发出的人性的呐喊,更不会听到正义的讼辞。

走出书斋吧。

美的东西一旦超过了我们的渴求,就弱化了在我们心中的价值;过于魇饱的阅读,会淡化读书的生命乐趣。我们应该时常到市井上走走,不仅是因为,生活的给予与教化大于书本,也因为对书本的暂时疏离,会找回久已不尝的对阅读的“饥饿感”---因为饥饿,才有渴望,才有被满足之后的酣畅醉意。

到了这般天地,书才真正融入读书人的生命之中;读书生活已远离了功利,成为一种天伦之乐。

(l2一l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读书人如果过于眷恋一种思想,导致思维方式的固化,就不可铯保持一种能随时接受新事物的敏感。

B.书斋的空间有限,光线也比较暗淡,读书人要有选择地抛掉书本,到远离书斋的旷野,去倾听风声。

C.对已有思想的迷执,正是独立思考能力丧失的前提,也正是独到价值消亡的深层根源,这是让读书人醒悟的原因之一。

D.由于读书人嗜好书籍中苍白的伦理,所以,读书人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总是不如市井之人。

E.读书人过分嗜好书籍伦理,疏离了社稷民生的所在,不但失去了读书的价值;也失去了读书的乐趣。

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理解恰当的一项

A.读书应该使心灵达到更开阔、更开朗的境界,营造一种无限的容量,即保持一种能随时接受新事物的敏感。

B.个体生命的局限性,是人们选择阅读的原动力。如果读书幽闭了我的内心,真的不如没有书。

C.智性的读书人,应该像智慧的爱者不贪恋对美色的占有一样,对思想也不要拘泥于一时的占有。

D.因为生活的给予与转化大于书本,我们应该走出书斋,离开书本,走入市井,这才是读书的一种天伦之乐。

作者引用纪德《地粮》中的话目的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请你结合文本内容谈谈怎样的阅读才是“走出书斋的阅读”?

阅读答案:

【小题1】BD(B“书斋的空间有限,光线也比较暗淡”是对原文“在这暗淡的读书生活面前,根本的选择,就是抛掉书本,一一”这句话中“暗淡的读书生活”的肤浅理解,文中“暗淡的读书生活”指的是“读书的功利性追求,使读书人根本地忽视了阅读过程中应享有的乐趣.”D“总是不如”绝对化。文中强调的是“在突发的生活事件面前”读书人的“变通”能力不及普通人.)

【小题2】A  这句话强调了读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统领全文,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小题3】目的是要说明:读书但不要眷恋书,被书所束缚。(或读书不要被一种思想所束缚)(2分)因为思想、文化是多元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眷恋书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生存的智慧(或读书的乐趣).(2分)

【小题4】①具有接受各思想文化的态度(或保持能随时接受新事物的敏感):②远离功利,重视阅读过程的乐趣;③关注社稷民生;④把书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每点1分)

解析:


相关文章

  • 2013年-2014年学年高三部分学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 20xx-20xx学年高三部分学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命题意图 模拟高考:题数题型同高考,答题形式仿高考 指导复习:知识技能重技巧,答题标准求规范 关注现实:材料信息传时效,国计民生须知晓 控制难度:平易之中设陷阱,清晰现状指方向 本 ...

  • 四书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山间小路 龙应台 (1)海德堡古城临河,河对岸山坡上有条羊肠小径,蜿蜒数里,覆着野花或莓果,看季节变化.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代哲学家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都曾经在路上徘徊.从"哲学家 ...

  • [诗歌 鉴赏]古诗鉴赏之"四读二看三答"
  • [诗歌 鉴赏]古诗鉴赏之"四读二看三答" 古诗鉴赏之"四读二看三答" 古诗鉴赏只有做到"两意"方能规范答题."两意":一是指切中题意,二是指词能达意.所谓&qu ...

  • 人物传记的阅读
  • 一. 叶圣陶在四川 1.指导: ①认真讲解,和儿女热烈讨论.②不命题目,让他们自由发挥.③点评作文时,善于启发,引导儿女进行深入思考. 评议: ①作文想表达的思想内容.②作文的语言和表达思路. 2.高兴的原因: ①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 ...

  • 法治的涓涓细流
  • 法治的涓涓细流--读贺卫方先生<具体法治>有感 为什么我们总是摆脱不了"播下龙种而收获跳蚤"的怪圈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我们不能把宏大的价值与不弃微末的具体制度与程序的建设之间结合起来. -- <具 ...

  • 高考诗歌赏析
  • 课题:诗歌专题复习学案(一)--表达技巧 上课日期: 月 日 星期: 节次: 复习目标:掌握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 一. 知识归纳: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qu ...

  • 干部学习下半年规划
  • 坚持干部中心组学习制度,做到干部先学一步,多学一些,学好一点,是加强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帮助干部认清形势,明确肩负责任,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正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有效 ...

  • 2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 1 2 3 4 5 6 7 答案:客气是一种诚意,但客气也适度.得体,否则就降低了诚意的价值. 解析:理解句子的含义重点是可理解句子中难懂词的含义.本题中"大方" "合身份"和"贱" ...

  • 借景抒情类诗歌的鉴赏
  • 借景抒情类诗歌的鉴赏 2010-02-28 09:00:38|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