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的散文赏析邵阳师范学校

  摘要:屠格涅夫的散文反映了屠格涅夫的世界,他的文笔是那样如此的传神,他的眼光是如此的敏锐,他对生活的思考是如此的深刻。本文以屠格涅夫的两篇著名的散文――《门槛》和《乞丐》来进行赏析,屠格涅夫的散文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细腻,它留给我们的是无暇的美感和遐想。   关键词:屠格涅夫;散文赏析;门槛;乞丐      Appreciation of Turgenev's prose   Abstract: Turgenev's prose reflects the world of Turgenev, and his style of writing is so so vivid, his vision is so keen, he thought life was so profound. In this paper, Turgenev's two famous essays - the "threshold" and "beggars" to carry out appreciation of Turgenev's prose is so beautiful it's fine, it is no time left for us the beauty and reverie .   Key words: Turgenev; Prose Appreciation; threshold; beggars      1. 前言      屠格涅夫(1818年10月28日-1883年8月22日),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生于俄国奥廖尔省奥廖尔一个旧式富裕家庭。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的散文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他以深邃的思想和隽永的语言写下了82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散文的典范。散文是屠格涅夫留给人类宝贵精神财富,其深刻的哲理内涵给读者以隽永的回味,无论是对人的感情(尤其是对俄罗斯少女的描写),还是对森林,大海,小动物,等等,都是那样的入神,那样细腻。其中一些名篇如《麻雀》、《门槛》、《鸫鸟》、《鸽子》、《留住!》等,更是脍炙人口,令人百读不厌,不忍释手,有的还编入了中小学生的教科书。屠格涅夫的散文反映了屠格涅夫的世界,像他这样的描写大自然的风光的迤逦,描写动物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真是少见,他的心思是如此的细密,他的语言是如此的生动,他的文笔是那样如此的传神,他的眼光是如此的敏锐,他对生活的思考是如此的深刻。他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同胞,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他作为一个贵族,一个农奴主,却拥有一颗那样珍贵的仁慈的心。      2. 屠格涅夫的散文赏析      在屠格涅夫的散文中,尤以《门槛》一文最尤为使人难忘。那里面的词句“我看见一所大厦。正面一道窄门大开着,门里一片阴暗的浓雾。高高的门槛外面站着一个女郎……,一个俄罗斯女郎。 浓雾里吹着带雪的风,从那建筑的深处透出一股寒气,同时还有一个缓慢、重浊的声音问着:啊,你想跨进这门槛来作什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 “我知道。”女郎这样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 “我知道。”“跟人们的疏远,完全的孤独?”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我愿意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 “不仅是你的敌人,就是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也都要给你这些痛苦、这些打击?” “是……就是他们给我这些,我也要忍受”让人难以忘怀。由于晚年的屠格涅夫的自由主义幻想和对民主主义渐进论的信念,已被19世纪下半叶沙皇俄国和西欧旧世界的现实碰得粉碎,同时,他又远离祖国,身患重病,生活艰难,因而情绪更加消极悲观。他的82篇散文诗,大都是低沉的、忧郁的。然而,《门槛》却犹如他晚年沉闷作品中的一股清泉,回响着作者青年时代热情追求、探索的余音。这主要应归功于屠格涅夫即使在晚年处于悲观状态,也仍然保持着对俄国社会敏锐的观察力。《门槛》全部笔墨只用来勾勒出一个决心跨越“门槛”的女革命家形象,充分显示出她为事业献身的内在的壮美。在《门槛》里,屠格涅夫通过一个富于诗意的“梦”刻画了一位具有崇高牺牲精神的俄罗斯女英雄的形象,虔诚地歌颂了为真理和正义而献身的精神。诗中的俄罗斯姑娘,为了人民的幸福和解放,她可以忍受任何痛苦和折磨。“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和“完全的孤独”,以及来自敌人以至亲友的“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都不能动摇她为真理而斗争的决心。《门槛》写的虽然是一个梦境,却丝毫没有梦境通常所有的那种虚幻朦胧的色调。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梦境的描绘,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真切、生动、具体的形象,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   整篇散文诗的意蕴是极其丰厚的,《门槛》主要采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其表现含蓄与深刻的功力简直是无可限量的。作家对象征性物象的选择显示着作家所独有的创造性。一个“门槛”隔开了两个世界;一个“门槛”隔开了两种人生;一个“门槛”考验着革命者的勇气和真诚;一个“门槛”检验着一个战士对世界的认知和对生命价值的判定。“门槛”作为一个可视而又寓含深广的象征符号,它所启示给人们的联想与想象,当是无法穷尽的。象征具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围绕着“门槛”作家还设计出一系列的象征符号,诸如“女郎”、“重浊的声音”、“犯罪”、“傻瓜”、“圣人”等,也都赋予了相应的含义。   屠格涅夫的散文风格冷峻、凝重,结构严谨、自然。 屠格涅夫素以擅长描写女性著称,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曾经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富于理想色彩的进步的女性形象。但是,纵观“屠格涅夫家的姑娘们”(人们的戏称),从《罗亭》的娜泰丽雅到《贵族之家》的丽莎,《前夜》的叶琳娜,《处女地》的玛丽安娜等,作者都是以清丽的文笔,抒情地、富有诗意地加以描绘、塑造的。只有《门槛》中的女革命家形象,描写的风格是冷峻的、凝重的。这位女革命家,从出现在“高高的门槛前”到“跨进了门槛”,没有姑娘的动人微笑,也没有女性的脉脉柔情。然而,作者通过她沉静的回答、坚毅果敢的态度和无私无畏的选择,不加任何评判,非但不失其可爱和魅力,反而更能震撼人心,令人肃然起敬,使这位“俄罗斯的姑娘”的形象不同于屠格涅夫一生中塑造的其他任何女性,气质非凡,独放异彩。   我们再以屠格涅夫的散文《乞丐》来进行赏析。   《乞丐》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档住了我。红肿的、流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穷把这个不幸的人折磨成了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喃喃地乞求帮助。我伸手搜索自己身上所有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一块手帕也没有……。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微微地摆动着和颤动着。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发抖的手……。“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有带,兄弟。”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他也照样紧握了我的变得冷起来的手指。“那儿的话,兄弟,”他吃力地说道,“这也应当谢谢啦。这也是一种施舍啊,兄弟。”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他也照样紧握了我的变得冷起来的手指。“那儿的话,兄弟,”他吃力地说道,“这也应当谢谢啦。这也是一种施舍啊,兄弟。”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

  这篇400来字的美丽散文短小精悍,朴素无华,十分纯净,没有任何修饰,连描绘性的词藻都很难找到。它包含了很多层意思,它写到了平等、爱心和同情,还写到了一层别的意思,屠格涅夫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为什么说,施舍者非但没有给乞丐什么东西,反而从乞丐那儿得到了施舍?读者大约都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从乞丐那儿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爱。是的,本来施舍者为没有东西施舍给乞丐而感到羞愧,但他没有采用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而是用平等的、诚恳的态度向乞丐表示歉意,这种态度使他与乞丐之间的关系平等了。于是,乞丐也感到了满足,我们从乞丐的话里能够体会出他对真正的爱心和同情的理解与感激。但问题是,接下来,当施舍者听了乞丐的话以后,竟觉得这是乞丐施舍了他。这里似乎包含了这样一层意思:任何施舍都是对等的,任何帮助都是互相的,当施舍者施予他人物质的帮助时,他同时获得了精神的满足与回报。这种回报是多样的,比如被施舍者对你说一声谢谢,你的心也会感到一阵热。这就是一种温暖,一种回报。其实人是需要这样一种精神满足的。    人类的爱心来自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集体劳动实践,同情也是爱的具体显现和互助原则的具体行为。那么,互相帮助则是人类进步最重要的伦理原则之一,由互相帮助滋生出爱和同情,也滋生出自我牺牲的精神需要。互相帮助的原则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和形式,许多动物在与自然环境的搏斗与求生存的过程中都会采用互助的方式,但由此而产生出来的诸如爱心、同情、自我牺牲等伦理原则,则是人类特有的精神需要,也可以说是人类的特权。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权利。在现实环境里,我们被社会上各种自私自利的原则所腐蚀,常常会让腐朽的思想道德来模糊人类真善美的本性,比如,当你乐于帮助别人的时候,就会有人(可能是你很亲近的人)出来劝阻你,会说你“太傻了”、“吃亏了”等等,这时候,你最好的办法是问一问自己,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是否在帮助别人中感受到了快乐?如果你确实能够感受到帮助人的快乐,那说明你是个有着高尚情怀的人,你就要坚定地做下去。这样,你就不难理解屠格涅夫为什么说,他从乞丐的那里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施舍?      3.小结      “我有我自己的生活与思想,可以说皆是从孤独中得来的”,这句话是很适合珠幽蓝得近乎忧郁至死的屠格涅夫,我想对他最精确的评价就是,干干净净。还有谁有他那样明净,那样清淡,那样上善若水,那样纯真无瑕。一个心怀渣滓的人拿什么去写青春的慨叹一般轻微的《初恋》,拿什么去写在彷徨里仍然不失激情的《罗亭》呢?屠格涅夫的散文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细腻,它留给我们的是无暇的美感和遐想。      参考文献:   [1] 王常颖. 屠格涅夫小说创作的独特综合艺术性[J]. 学术交流 , 2005, (05) .   [2] 朱宪生. 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简论[J]. 外国文学研究 , 2002, (01) .   [3] 朱宪生. 透视俄罗斯诗人的“美学宣言”[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04) .   [4] 闫吉青. 屠格涅夫少女形象的美学品格[J]. 俄罗斯文艺 , 2003, (06) .   [5] 王琼. 论屠格涅夫的创作个性与郁达夫的审美共鸣[J]. 柳州师专学报 , 2005, (03) .   [6] 朱宪生. 初恋的感觉――屠格涅夫《初恋》赏析[J]. 名作欣赏 , 2001, (01) .      北京市通州区新华联北区 26号楼1单元301 中国外资杂志社罗亦成[1**********]


相关文章

  • [蔚蓝的王国]教案设计
  • 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蔚蓝的王国>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 2. 课时:一课时 3. 课前准备:百度搜索 ①屠格涅夫另一篇散文诗& ...

  • [树林和草原]教案二
  • 树林和草原 一.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了解写景的顺序: (二)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优美的语言.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领略了朱自清描绘的春景之美,欣赏过老舍济南冬天的诗情画意,走进那闲适.安静的竹林深 ...

  • 屠格涅夫散文诗门槛
  • 门 槛 俄罗斯 屠格涅夫 我看见一座巨大的建筑正面墙上是一道敞开的狭门,门里--阴森黑暗.高高的门槛前站立着一个姑娘--一个俄罗斯的姑娘. 那望不透的黑暗散发出寒气,随着冰冷的气流,从建筑的深处传出一个缓慢.重浊的声音. --噢,你呀,你想 ...

  • 苏教版七年级语语文目录
  • 2016年秋季苏教版七上语文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1.繁星(巴金) 2.※冰心诗三首 3.安恩和奶牛(约翰尼斯·延森) 4.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韩非子>)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5.※为你打开一扇 ...

  • "人际关系"类话题作文导写及例文(2)
  • 素材仓库 一.格言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2.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现当代)徐特立 3.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古希腊)苏格拉底 4.无论是别人在眼 ...

  • [安东诺夫卡苹果]赏析2
  • 提及十九世纪的俄罗斯艺术,人们便不由得想起那些优美的风景画.俄罗斯大地那雄浑壮丽.明丽动人的景致,通过艺术家们的笔触传遍了世界.除了列维坦等著名的四大风景画家之外,还有许多文学家中的"风景画家",他们的作品不亚于那些绘画 ...

  • [外国文学--名家散文小说]在线收听
  • 年少逐风流   关注 主页 声音 专辑 赞过的 关注 粉丝 外国文学-名家散文小说 类别: [有声小说] 最后更新: 2014-09-09 名家 外国 小说 散文 文学 6710 次播放 分享到: 获取专辑链接 <辛伯达的故事> ...

  • (79)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导学案2
  • 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导学案2 第一节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内容感知 不是所有的素材或者素材所包含的所有信息都能够写入文章,必然要经过作者的筛选和提炼.这个筛选.提炼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加工的过程,最后作者写入文章的材料一定是精心选择 ...

  • 八年级作文赏析
  • 八年级作文赏析 (一) 我陪爸爸去锻炼 放学回家,我告诉爸爸:"爸,今天学校进行体能测试,我有几项不太理想,怎么办啊?"爸爸听了,先是一愣,随后一拍胸膛:"怕啥?有老爸在,保管你很快就会赶上的.明天早晨开始,我 ...

  • 多年父子成兄弟
  •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散淡朴实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体验等方法等使学生感受人间至真至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理解和体验文中所抒写的父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