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十年工作概况

  xx市是典型的江淮分水岭地区,分水岭西起定远县界牌集镇,东至天长市谕兴镇,贯穿全境,东西绵延200多公里。涉及到全市7个县(市、区)原来的71个乡镇、150万人口和252万亩耕地,分别占全市总量的40%、35%和40%。目前,省级重点治理乡镇29个,乡镇合并后共有行政村524个、总人口116.5万人、耕地面积179.2万亩。

  1997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的重大决策,并掀起了以“把水留住,把树种上,把结构调优,把路修通”四大工程为重点的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的热潮。十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岭区广大干群不懈努力,我市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初见成效

  1、水利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十年来,江淮分水岭地区始终坚持“把水留住”的建设方针,29个省级重点乡镇共开挖、整修塘坝8100面(其中省、市投资扶持的挖塘4500面,群众自筹资金挖塘3600面),除险加固大塘和小型水库120座,建拦河坝68座,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新增蓄水能力2.3亿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0多万亩。打井2800眼,新建供水设施300多处,挖建水池(窖)20个,解决和改善了30万人的饮水困难。

  2、“把树种上”工程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十年来,我市分水岭地区29个省级重点乡镇共完成“绿色长廊”线路和林带建设2050公里、村庄集镇绿化3468亩,低产林改造3.5万亩,小流域和荒山荒坡治理28万亩,新造经果林8.5万亩,发展生态林5000多亩,退耕还林3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7﹪。

  3、“把路修通”工程建设效果显著。实施该项工程以来,江淮分水岭地区29个省级重点乡镇共修建不同类别的乡村道路455条,共计1500多公里,其中水泥路面315公里、柏油路面250公里、砂石路面935公里。

  4、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通过十年的实践,我市分水岭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节水、避灾、增效的新路子。到xx年底,29个省级重点乡镇粮食种植面积达30万公顷,油料7.2万公顷,棉花1.5万公顷,蔬菜1.3万公顷;饲养生猪170万头,牛25万头,羊50万只,禽2700万只;农林牧渔总产值43.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6.9亿元,林业产值1.8亿元,牧业产值12.8亿元,渔业产值2.3亿元。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已由1996年的54.8︰29.4︰15.8调整到xx年的43.8︰28.2︰28。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机械总动力由180万千瓦增加到256万千瓦,旱涝保收总面积达到了54万亩。

  5、农民就业结构有了新变化。积极鼓励分水岭地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和外出务工,多方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市江淮分水岭地区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占农村劳动力的三分之一以上,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0%左右。据初步统计,仅xx年,分水岭地区29个省级重点乡镇的农村劳务输出就有26万多人,累计劳务收入20.8亿元,人均8000多元。

  6、农民收入增长超过了全市农民收入平均增长幅度。十年来,分水岭地区29个省级重点乡镇人均收入由1996年的1562元增至xx年的2802元,平均年增长6%,高于全市同期平均年增长5.2%的0.8个百分点,治理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7、基础产业快速发展。通讯迅速发展,村镇通话率由40%提高到90%以上,移动信号覆盖全境,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2%。农村电网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实现了同网同价。公路交通已形成网络,覆盖全部乡镇和95%的行政村。

  8、促进了岭区社会政治和谐稳定。开展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以来,不少地方把治水治旱与村庄道路建设结合起来,把植树造林与美化集镇和村庄环境结合起来,促进了村容村貌的变化。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在治理开发中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特别是挖塘、打井和修路,初步解决了该地区农民生产和生活用水困难,缓解了农民行路难的问题。通过十年的艰苦治理,岭区民生状况显著改善,岭区群众由衷感激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理决策,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增进了岭区社会政治和谐稳定。

  二、xx市江准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把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摆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江淮分水岭地区是全市自然条件最差、基础设施最落后、农民收入最低的地区。搞好江淮分水岭地区的综合治理开发,对于解决缺水易旱地区贫困农户增收问题、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作,健全领导机构,制定开发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市财政每年还安排近百万元的配套资金支持综合治理开发。市委常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作。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高规格的综合治理开发工作会议,并多次召开联络帮扶工作会议,先后下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江淮分岭综合治理开发联络帮扶助工作的通知》和《xx市江淮分水岭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市几个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理领导都亲自联系一个乡镇,把综合治理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各级帮扶单位和各县、市、区都十分重视综合治理开发工作,千方百计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向纵深发展。

  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按照省里提出的“把水留住,把树种上,把路修通,把结构调优,促进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结合本地实际,各重点乡镇都制订了治理开发规划,并在规划中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统一布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年度实施,结合新农村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生产发展和村庄整治统一规划。二是坚持以项目带动,并实行项目工程招标制、法人制、合同制和监理制,严格考评验收,实行奖惩制度。三是坚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兼顾,集约经营和规模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突出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步伐,不断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3.突出重点,全面开展综合治理开发。一是以“挖塘、筑坝、打井”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大力开展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努力“把水留住”,增加蓄水量,改善水利条件。实践证明,水利工程建设在这几年的抗旱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不搞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那么这一地区的灾情将会更加严重。现在,不少地方出现了“大旱无大灾、灾年保收成”的喜人现象,部分地方往年的“绝收田”变成了丰收田、增产田和调整结构的示范田。在xx年夏季干旱期间,定远县郭集乡五杨村新挖三口塘,救活了四组人,保收千亩农田。同时,加大民生工程建设,解决了大量的农民饮水困难问题。凤阳县总铺镇马庙村前马组的农民祖祖辈辈都是到很远的地方挑土井水吃,xx年挖了一口深井,解决了200多人吃水困难,当地农民感动的在井边写了一幅对联“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全靠共产党”。二是结合退耕还林,以基地造林、绿色长廊建设、生态林建设等为重点,全面开展植树造林。各地普遍推行“林随田走,谁种谁有”的政策,按照“谁经营、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建立造林、护林责任制。明光市三界镇在羊尖山和炮台山开发了3000多亩经果林;凤阳县武店镇王平国开发荒山5000多亩,育苗1000多亩,创办私营林场和苗圃场,被国家林业总局授予“全国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来安县舜山乡林桥村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并带动周边村组的农户发展苗木生产,规模达10000多亩。三是结合“村村通”工程建设,积极开展乡村、村组道路建设,努力改变分水岭地区交通状况差的局面,逐步解决农民的行路难问题。

  4.优化农业结构,加快适应性农业的发展。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岭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号召,针对江淮分水岭地区缺水易旱的实际情况,各地以市场为导向,以茬口调整和品种调优为重点,积极抓好农业结构优化工作。一是在种植业上仍然以“五早”生产为突破口,着力推广地膜覆盖、适期早播等技术,重点发展西瓜、冬瓜、地瓜、花生、山芋、玉米等优质高效农作物,大力发展节水农业。xx年江淮分水岭地区的“五早”种植面积已达120万亩,人均1亩多。来安县半塔镇一半以上耕地都种植了“五早”作物,特别是“大余郢”牌地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万亩以上。二是区域种植和特色农业逐渐凸显。按照省里的要求,除了对示范区内的项目认真组织实施外,同时,各地还选准优势品种,发展优势产业,以基地带农户,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滁菊、茶叶、油桃等一批特色农业生产规模正在逐年扩大。明光市管店和三界镇在甜叶菊协会的帮助指导下,现已发展甜叶菊2万多亩;凤阳县武店镇发展双孢菇生产150个大棚、67500平方米,年产菇135万斤,总收入达513万元。三是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扩大“订单”生产。凤阳县粉丝厂、麻油厂、恒裕酱品厂等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了农产品的产销合同,种植优质山芋、芝麻、蔬菜等经济作物12万亩;在xx滁菊研究所的帮助下,南谯区已发展滁菊5000多亩。四是在养殖业上以加快品种改良为主,重点推广定远县的瘦肉型猪、奶牛、波尔山羊、皖西大白鹅等优质高效畜禽品种。

  5、创新机制,为综合治理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各地通过承包、租赁和拍卖使用经营权等方式,创新综合治理开发的机制。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全面放开搞活山场、水面等非耕地资源的经营权。十年以来,治理区内“四荒”地租赁、拍卖面积已达5万多亩。二是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大力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十年中共租、包、卖小型水利工程1000多处、小型林地6万多亩。同时,对新挖的塘坝也实行了招标制,把挖塘与发展塘口经济结合起来。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把引资与引智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分水岭地区的综合治理开发。

  6.加大投入,增强综合治理开发的实力和后劲。一是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用足用活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等政策,通过“一事一议”积极引导农民兴办集体公益性事业。十年来,分水岭地区29个乡镇累计投劳1550多万个,各级财政、乡村集体和广大农民群众投资用于治理开发的资金总额已突破1亿元。二是积极争取上级的以奖代补资金。十年来,共争取到省里财政贴息贷款近3000多万元,财政无偿扶持资金8000多万元。同时,还争取中央和各级其他支农项目资金1亿多元。三是省、市两级共投入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其中省直帮扶资金800多万元和大量的物资,市直帮扶资金200多万元。四是通过创新开发机制,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引进各类资金近2亿元,为加快分水岭治理开发奠定了基础。

  7、加强项目管理,不断提高综合治理开发的水平。十年来,始终以项目促发展。按照项目管理程序和有关规定,主要是对省里批复项目的立项、实施、反馈、检查、验收等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调控,并实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标制、合同制和监理制等,严把项目的立项关、设计关、施工关和验收关,逐步由过去的粗放管理、定性管理,向系统管理、定量管理转变。各地还按照年初的规划和省里的批复,认真组织好项目的实施,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的建设任务。同时,对所有项目方面的材料都能做到分类归档,装订成册;对所有项目资金都实行了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基本做到了资金与项目、资金与工程进度、资金与工程质量挂钩,保证了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

  8.坚持联络帮扶,带动综合治理开发的整体推进。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市委、市政府认真抓好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联络帮扶工作,先后四批从市直60多个单位中选派驻乡镇联络员,配合省直单位的驻乡镇联络员共同抓好联络帮扶工作,并出人、出钱、出力,为江淮分水岭地区办实事、办好事。几年里,仅市直帮扶人员和帮扶单位就拿出200多万元的帮扶资金,帮助乡镇挖塘200多口,新建小Ⅱ型水库1座,打井100多眼,修建电站6座,整修乡村道路100多公里,新开发经果林354公顷(5310亩),建立良种羊繁殖场1个,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称赞。市规划局派驻凤阳县原黄泥铺镇联络员谢立新,帮助该镇协调资金4万元,作为修路和挖塘的奖补资金。xx市政协原副主席杨守谟负责联系明光市原嘉山集乡,积极为该乡筹措40多万元的资金,帮助新建了一个金马沟小型水库,确保了下游三个村1000多亩农田的旱涝保收,解决了当地政府30多年来一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江淮分水岭地区通过十年的治理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水利设施不配套,抗灾能力弱。现有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大部分是60-70年代兴建的,标准低、质量差,且年久失修,机械设备老化,带病运行,效益萎缩。塘坝工程规模较小,因地形地势等原因分布不均,蓄水、供水能力差,尤其是大灾之年,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同时,少数新建的水利工程因投入不足等问题标准质量不高,不能完全发挥效益。

  2、交通条件较为落后。尽管近几年来国家开始“村村通”建设,但由于江淮分水岭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增加了修建乡村道路的难度,沙石路面使用寿命较低,尤其是村与村、村与组、组与组之间的道路缺乏维护,路损严重,严重影响通行。

  3、农村产业层次低。我市江淮分水岭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一产比重偏大,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生产依然处于低层次发展水平,主导产品优势不强,科技含量不高,缺少市场竞争力。城镇化水平较低,在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构成中,来自农林牧渔业生产的收入占总收入的80%,农民增收缺少新的增长点。

  4、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由于缺少上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市场和龙头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农民生产风险大,难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

  5、投入不足。十年来,江淮分水岭地区六县市区,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较慢,地方无财力支持分水岭地区的经济建设。上级支持的项目资金总量不多,难以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有个别地方仍有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现象,没有充分发挥项目效益。

  6、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整个农村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处于瘫痪状态,原有的基层农技服务单位和技术人员的职能作用难于发挥,新的服务体系又未能及时建立,出现了断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亟待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作意见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到2012年,我市江淮分水岭地区将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翻,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年均增长在7%以上,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由目前的18%达到35%。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粮食稳定在270万吨;油料略增至30万吨;肉类总产量达50万吨,年均增长6.6%;水产品产量18万吨,年均增长3%;通过消灭荒山、退耕坡地还林还草和乡镇、村庄水边路边田间的绿化,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22.7%提高到2012年的30%,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居条件有较大提高。

  围绕上述目标,在下一步治理开发中,我们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是:坚持以“四大”工程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分水岭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综合治理开发的决心和信心。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可以说,没有分水岭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没有分水岭地区的和谐农村就没有全市的和谐社会。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既要组织打好攻坚战,又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一任接着一任干,打好持久战。加强领导,加大投资,要把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摆上“十一五”和今后十年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克服消极畏难情绪,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再苦干实干10到15年,基本实现把水留住,把树种上,把路修通,把结构调优,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建设新农村方面迈出重要步伐。同时,通过“一事一议”,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兴办集体公益性事业,依靠自身的力量和智慧,逐步改变分水岭地区的落后面貌。

  2、突出“把水留住”,坚持不懈地继续抓好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江淮分水岭地区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缺水易旱,治水是个“纲”,纲举目张。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讲求实效,做到宜挖塘的地方挖当家塘,宜打井的地方打井,能拦河筑坝的地方筑坝,能拦山建库的地方建小水库,能引水的地方兴建引水工程,实行蓄、引、拦、提相结合。首先是人畜饮水工程,补缺补差,完善提高,彻底解决这一地区人民的饮水困难问题,重点是放在集中供水和安全饮水上,使广大的分水岭地区农民饮用上安全放心的水。其次是水利工程建设,重点是固堤、筑坝、清淤。同时,要从根本上改变江淮分水岭地区缺水易旱的面貌,必须在配合国家重点建设一批牵涉面广、工程效益较好的骨干水利工程的基础上,仍然要合理规划,分步实施,重点进行小Ⅱ型以下的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和修缮一些水利配套工程以及小型电灌站,清淤修渠,对有条件的地方新建拦河坝,新挖或修缮大、中塘等,尽量做到“把水留住”。

  3、培育主导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分水岭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是基础,养殖业是出路,做强种植业,做大畜牧业,发展蔬菜、苗木花卉等新型产业,推动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重点发展生猪、家禽和波杂山羊,推广种草养殖,培育养殖大户,发展规模养殖。同时,抓好滁菊、茶叶等特色产品生产,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优势突出,形成板块,龙头带动,产业化经营”的原则,按照“区域化、集约化、优质化和外向型”的发展思路,运用“一个产业一个发展思路,选择一批龙头企业,推广一套实用技术,制定一套扶持措施”的方式,突出区域特色,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抓好“五大”主导产业,即种植业、畜牧业、蔬菜业、林果业、饲料业。集中力量率先建设好“九大”基地:即在淮河流域建立优质麦和在长江流域建立优质油基地;在分水岭岭脊两侧建立优质花生、山芋和优质杂粮基地;以南谯和全椒等山区为重点建立滁菊生产基地;以来安、南谯、全椒山区为重点建立优质无公害茶叶基地;以交通便捷、立地条件较好的乡镇为重点建立无公害优质瓜果蔬菜基地;以定远和全椒等地养猪场为龙头建立三元杂交猪基地;以分水岭岭脊山区为重点建立用材林、经果林和苗木花卉基地;以来安县杨郢、明光市自来桥、石坝和全椒县西王等地为中心建立牛、羊养殖基地;以明光市三界、管店等地为中心建立甜叶菊基地。以发展主导产业为重点,带动基地建设,推动全市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并逐步形成优势区域经济板块。

  4、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结合我市江淮分水岭地区的特点,扎实推进岭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努力,使治理区内的农村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使广大农民生活有明显改善,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

  5、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一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订单农业”,走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按照“一个龙头、一个产业、一个协会、一片基地”的模式,抓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农产品的发展壮大。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精加工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优势农产品转化增值。同时,扶持养殖大户,带动畜牧业发展。二是积极培育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按照“政府支持、农民自愿、市场运作、多元发展、逐步推进”的要求,组建各主导产业、特色产品行业协会,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培育农民经纪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鼓励和引导农民经纪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走联合壮大之路。

  6、坚持机制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活力在于机制,出路在于创新。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要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机制创新,通过承包经营权有偿转让,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彻底放开山场、水面的经营权,优化环境,千方百计开展招商引资,大力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加大资金输入,盘活存量资源。对塘、坝、库、井、站等小型水利工程以招标拍卖使用权的方式,吸引个人、大户、联户以及企业的投资,以承包、联合承包、股份制经营等办法,把库塘的治理与水面养殖结合起来,延伸开发链条,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7、加大帮扶力度,继续抓好联络帮扶工作。联络帮扶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对加快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作的又一个重大战略决策。自从实行联络帮扶以来,初步取得了农民得实惠、干部受锻炼的良好效果。但是,由于自然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相对滞后。为了使江淮分水岭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尽快得到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尽快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继续开展联络帮扶工作十分必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分水岭地区社会经济建设,进一步加快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的步伐。

  • 0

关于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

关于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


相关文章

  • 江淮分水岭地区造林技术
  • 2012,29(7):830-831农技服务,责任编辑胡先祥责任校对胡先祥 江淮分水岭地区造林技术 陈志波 (安徽省定远县林业局,安徽定远233200) 摘要阐述了江淮分水岭地区的特点,总结了该地区的造林技术. 关键词造林:江淮分水岭:特征 ...

  • "茶之旅"导游词
  • 第一天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你们 来到大别山生态旅游名县,参加被纳入国家旅游局确定的"神州世纪游一一中国各地节庆和线路"的中国英山茶叶节"茶之旅"活动.我是大家这次活动的导游,很高兴在这里 ...

  • 2014年市林业工作计划
  •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林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按照市委八届十次会议对全市明年工作的总体部署,20XX年,我市林业工作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 ...

  • 安徽省境市县名语源类型的南北差异
  • 作者:张学锋 地名是社会发展的无形"化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地的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特征.安徽省地跨我国南北方,是一个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都存在明显地域差异的省份,在地名特征的某些方面,如地名的类型.沿革.分布 ...

  • 抗旱救灾工作汇报
  •   一、旱情与灾情   我县属淠史杭灌区,耕地面积183万亩,灌区面积120万亩,其中50多万亩处于江淮分水岭区。继去年“两旱一涝”自然灾害以后,今年我县再次遭受严重旱灾。截止7月30日,全县在地作物受旱已达165万亩,成灾136万亩。其中 ...

  • 生态农业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态农业园投资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总体概况 ˙˙˙˙˙˙˙˙˙˙˙˙˙˙˙˙˙˙˙2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5 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章 ...

  • 中国历史地理
  • 中国历史地理 名词解释 1. <尼布楚条约> : 是中俄两国于1689年9月签订的有关中苏边界问题的一个平等的条约.它规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和外兴安岭至海为界.根据该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 ...

  • 中国智能机器人市场分析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

  • 安徽省情(详细版)
  • 安徽省情(详细版) 一.省情总介 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介于东经114(25'-119(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