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相"与命运:[三国演义]中刘备外貌描写的隐含意义解读

  摘 要:传统方式解析文本,多从写作手法、故事脉络、象征隐喻、风俗民俗等方面着眼。这些部分固然是时代的缩影,能体现作者在“大”处布局的能力,但提及作者运笔处微妙的区别,以上诸点就很难对其分析有深入的帮助。如果从《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外貌描写入手,解剖其隐含的人物命运走向,这样不单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还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去品读文本,体会作者非凡的构思能力。   关键词:三国演义 刘备 外貌描写 草蛇灰线   我国古典名著塑造人物,向来追求一个“形神兼备”的境界,即以神为主,以形写神,从而达到一个形神俱至的效果。要使人物形象鲜活传神,除了行为描写要饱满、性格要圆润丰富外,其人的肖像描写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皴染人物性格、体现作者情感、交代人物结局的关键。①   我们将从上述的形、神两个方面展开探究,结合《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分析其“皮下”隐含的意义。   一、比喻美面相: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冠玉”是封建时期达官贵族装饰在冠帽上的一块玉,也叫“帽正”,是权利与身份的象征。冠玉质地精良,纯正无瑕。“面如冠玉”是指男子的面庞像玉一样无瑕剔透,气质非凡,是“美男子”的同义词。而“唇若涂脂”则是说素唇像是涂了脂粉一样红润。   当“面如冠玉,唇若涂脂”独立出现时,不足以说明作者的情感偏好。但将其放在文本的大环境中比较,还是不难看出,这八个字下,隐藏着罗贯中个人的一种写作习惯,是罗贯中“隐晦的赞美”。   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刘备,还有“一武一文”两人得到了“面如冠玉”这一形容:   (1)“锦马超”。   (2)“妖诸葛”。   儒将以诸葛亮居首自然不必多说,但为什么罗贯中在武将中选择了马超来安放他最爱的“面如冠玉”?在“无意识的赞美”下,似乎又包含着一层“有意识的选择”。   武将中以武艺高超、潇洒俊逸出名的共有三人:吕布、赵云、马超。   对于人格之反复卑劣的“三姓家奴”吕布,罗贯中自然不会将其习惯性的赞美加之其身。那么为什么赵云与马超中,罗贯中选择了后者?   其中的原因看似与刘备毫无关联,实则暗线密布:马超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是卫尉马腾之子。而赵云呢?在第七回中,赵云对公孙瓒很明确地介绍自己“本袁绍辖下之人”。也就是说,二人差在一个出身。   在第一回刘备出场时,书中就有关于其出身的描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而后刘备与张飞初识,又重提道:“我本汉室宗亲”。在以后的诸回中,作者又借他人之口反复提及刘备出身,如第五回袁绍道:“既是汉室宗派,取坐来”、第十一回,孔融曰:“公乃汉室宗亲……”等。   出身不仅仅是罗贯中本人所关注的基本问题,而且是其所处的整个动荡社会所关注的原则性问题,是“集体无意识”②,关于这一点在第三部分会有进一步交代。   也就是说,只有作者情感上十分偏爱的、能力卓绝的、出身名门正宗的人,作者才会拿出自己吝惜的“面如冠玉”。这里我们不必执着于诸葛亮的出身,因为诸葛亮本人便是后世诸多作品中宣扬的“出身”,从孔明起,只要提到“诸葛”,便必然聪慧超群、足智多谋。   对马超和诸葛亮的描写,恰恰是为刘备其人提供参考蓝本,对研究作者情感倾注辅以佐证。   比喻的修辞多是突出那一种神韵,作者在塑造刘备这一人物形象时,给了他一个唇红齿白的“形”,而在描摹了“形”的基础上,不露痕迹地传递出刘备的“神”,即那一缕温润秀杰的美玉之气和饱满健康的红润之色。加之作者有对某一类人“无意识的固定赞美”的习惯,这句“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实际上就隐含了刘备拥有卓异的能力与高贵的品质。   二、夸张的福气:两耳垂肩,自顾其耳   自古民间相传“耳大有福”,罗贯中在描写自己仰慕的仁君刘玄德时,自然少不了要给他添上这长寿的象征、福气的象征。至于这福气有多大,我们来看:两耳垂肩。就是说两个耳朵大得耳垂都耷拉在了肩膀上――好大的洪福!   那么和刘备一样拥有“洪福大耳”的人都有谁?   (1)斗战胜佛孙悟空。   《西游记》第四回里,孙悟空和众天将第一次交手时,书中描写它: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   (2)二郎显圣真君――杨戬。   在《西游记》第六回“小圣施威降大圣”中,猴王与杨戬交战,见杨戬“真个是: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   (3)金蝉子托世,十世修行的好人――唐玄奘。   《西游记》第八十回中,镇海寺的喇嘛和尚见玄奘是“额阔顶平,耳垂肩……”   除以上三人和西天佛老外,两耳到肩者鲜矣。就连南极仙翁也只是“长头大耳”罢了。   但《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其中人物有固定的形象,大家都“两耳垂肩”,所以“两耳垂肩”也就不足为奇了。可现实存在的人物却是不可能长得那样夸张的。   夸张需要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实行有意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吕布在遭缢前大骂刘备无恩,道:“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可见刘备确实有一对大耳,至于垂肩,实乃放大的一种手段罢了。鲁迅先生曾说过:“譬如说罢,称赞贵相是‘两耳垂肩’,这时我们便至少将他打一个对折:觉得比通常也许大一点,可是绝不相信他的耳朵像猪猡一样。”③   这一夸张手法的运用,实则暗含着两层意思:   一是之前提到的刘备的福气。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刺死张武,为刘备拿下千里马“的卢”。在同一回中,蒯越、伊籍先后出现,极力渲染了“的卢妨主”的真实性。事实上“的卢”确实妨主,张武乘之被杀,后庞统又因之在“落凤坡”惨死,的卢马从此无踪。   而的卢马到了刘备坐下,却成了大显神威的龙驹。在第三十四回中,蔡瑁带兵追杀刘备,刘备逃至檀溪被阻,“玄德乃加鞭打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言毕,那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玄德如从云雾中起。”的卢马一跃成名,此事之离奇难解,乃至追赶而至的蔡瑁都带着畏惧的崇敬问道:“是何神助也?”   压制的卢的妨主,变之为己;又能借“一雷之威”脱险。刘备的福气似乎总是在恶劣的条件下得以体现,并包含着一种帝王的威严和掌控力。   二是暗含刘备的仁德。   刘备这部分面相取材自西天佛老,除了作者有意识地为其添加福气,还有一个原因是刘备与西天佛老最大的共同点:仁慈。   刘备的仁德处处可见,最突出的莫过于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了,而其中的一句“举大事者,莫不以人为本”,更是在封建时期宣示了平等对民、仁德为民的最强音。   “两耳垂肩”一句,描绘出刘备最为突出的“形”――大耳,而且是非常之大,又将其大耳稍作点缀,传递出的“神”乃是刘备无边的福气与仁慈。而后紧跟的“目能自顾其耳”,是对同一事物进行了两次叠加的夸张,使得所要放大的事物特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将刘备的“耳大”发挥到了极致。   三、白描隐命运:七尺五寸,双手过膝   之所以将“双手过膝”归为白描而非夸张,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在于,这样的“大耳儿”,历史上只有刘备一人,而垂手过膝的人却不止刘备一个,孔子、刘邦、陈霸先等人和许多历史上的帝王也都见录于史册。   《北史・卷九・周文帝纪》中描述西魏王朝的实际建立者和权臣,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文皇帝宇文泰时,写他“身长八尺,方颡广额,美须髯,发长委地,垂手过膝。”   《晋书・卷三・武帝纪》借丞相之口称:“中抚军(司马炎)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发委地,手过膝,此非人臣之相也。”   而何曾的一句“非人臣之相”,也道出了“双手过膝”一定为白描的另一个原因,即:“双手过膝”是帝王之相。这才是确定其为白描的关键。   “拥刘贬曹”的思想从北宋开始就有迹可循,发源于民间。苏轼《志林・卷一・怀古》中记载:“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三国演义》在描述三国君王的外貌及幼事时,社会“集体人”的这种“正统”思想倾向导致的差别就越发明显:   “双手过膝”在相面术中是帝王的象征,如果这一句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就是说刘备的帝王之相是夸张来的,而不是与生俱来、顺应天意的。无论如何,在这一方面,作者是决计不敢、也不能进行夸张的。所以两手过膝之相一定要是刘备天然生长的,以证明他才是紫薇之星,帝王之才。   四、总结   好的作家善于在情节中暗藏“草蛇”,也可以在人物肖像中铺设“灰线”。这些精心设置的“沟渠”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读者的阅读之中,也提醒着作者,牵引、推动着笔下之象朝着一个主脑暗合交汇。   人物肖像直接作用于读者阅读,相当于读者与文中人物的第一次会面,这一“照面”看似普通,实则会使读者对书中人物产生一个大致的心里感受。所以,作者在塑造人物肖像时,巧动笔锋,将其命运的脉络悄然地做成“血肉”,最后会达到一种恍然大悟的效果,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 陈玉莲.鲜活人物的塑造方法.冯骥才小小说创作论[A]//蔡楠.小小说金麻雀奖作家文丛[C].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   [2] 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A]//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学理论名著选编[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鲁迅.文字上的折扣[A]//鲁迅.伪自由书[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文章

  • 三国之吕布
  • <三国演义>吕布形象研究 [摘要]吕布是<三国志演义>中的一员猛将,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吕布做为一个人,更加真实和生动,人性都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好人有他的上限,而坏人也坏得有他的底线.三国的诸多人物形象 ...

  • 真实的诸葛亮1
  • 走出演义------给你一个真实的诸葛亮(转贴2) 诸葛亮为什么不去投奔孙权呢?史书上记载,赤壁大战前,刘备派诸葛亮去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当时东吴的大臣张昭想留下诸葛亮,被他婉言谢绝.后来有人问起其中的原因.诸葛亮说:"孙权当然 ...

  • 04级本十班:殷德升 [三国演义]中三大战役的描写特色 .doc
  • Suihua University Graduation Paper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s Three Big Campaign's Description Characteristics Student ...

  • 高中名著阅读概括
  • 高考名著名篇加试篇目介绍 一.<三国演义>导读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又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我国四大古典 ...

  • 初中生三国读后感
  • 纵观三国一百二十回,回回少不了忠义。关羽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是忠义。张飞的为兄命亡是忠义。刘备的爱惜虎将是忠义,诸葛亮的为国捐躯更是忠义。   一.义气冲天的关羽。从他的一出生就注定了他的不平凡   “身长八尺,髯长两丈。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 ...

  • 曹操煮酒论英雄
  • wenzhoulmjwenzhoulinmiaoji@163温州二十中学 教学重点: 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话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简介<三国演义 ...

  • 不同的"三国志"
  • 摘 要: 三国故事在日本受到推崇是中日文化互相交流融合的一种反映.然而,日本人眼中的<三国志>和三国人物和中国人的看法又存在着一些很微妙的差异.从对三国文化的不同态度上,本文试图找出这些区别和特征并加以比较分析,从而读出日本民族 ...

  • 古文化常识积累
  • 古文化常识积累与名著知识补充 1."种豆南山下"中的"南山"指庐山. 2."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东岳泰山:"钱塘湖"指杭州西湖. 3. ...

  • 三国演义张飞兵器是什么
  • 让购物,成为职业www.fenglingou.com 三国演义张飞兵器是什么 张飞兵器 在三国演义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张飞的故事,大家对于张飞的印象就是他非常的英勇,创造了很多的丰功伟绩.对于 张飞兵器,大家应该也是非常的熟悉.张飞使 ...

  • [优秀作文]中国四大名著读后感精选
  • 中国四大名著读后感精选 人生不能完美--读红楼梦有感 中国有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部部皆是精彩绝伦而作为一个女孩子前三部对我而言没有多大兴趣它们涉及到了军事.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