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作文与人民日报文章

达则独善其身(大地漫笔·编辑丛谈)

马涌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02日 24 版)

一个词语在历史长河中发生的语义演变,往往显得意味深长。 引发我这番感慨的是“独善其身”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出处是孟子的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今,“独善其身”常常被当作“置身事外,自得其乐”之类的意思,用起来也常常是套用一个否定句式,譬如“大势之下难以独善其身”云云。但是倘若追寻其本义,以孟子亚圣之德,对于君子穷困时的要求,会是仅仅只要自得其乐便可了吗?恐怕并非如此。

孟子这段说辞,原话其实是颇为慷慨激昂的:“……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见於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赵歧注曰:“独治其身以立于世间,不失其操也。”加上语境和注解,其实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所谓“独善其身”,并不是说要你“独自”过得“好好的”就行的,而是要“穷不失义”,要“修身”,要“立于世间,不失其操”的。再穷困潦倒,道义操守仍然是底线。

可叹的是,随着岁月流转,大家对孟子的话,似乎也开始换了一种理解:都已经身处逆境、穷困潦倒了,还要讲道义,实在是迂不可及。“兼济天下”那是身世显赫之人要操心的事,穷困小民只要把自己伺候好就不错了。如此解释,多了些市井的狡黠,少了些理想主义的

担当。——于是乎,又有许多人觉得,应该是先说“达则兼济天下”,再“穷则独善其身”,逻辑才说得通。这顺序一颠倒,就更有些“退而求其次”的意味了。

对于这种说法,我是不以为然的。倘若理解了孟子的原话,其实“独善其身”恰恰应该放在前面,因为“独善其身”乃是前提,是原则,是根本;“达”了,“兼济天下”的人,当然也要“善其身”,自己的操守不能丢,然后才谈得上为天下。反观今天许多鲜活的案例,恰恰是飞黄腾达了,人前“兼济天下”,人后却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场合里丢了道义,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由此观之,恐怕今天倒是要讲“达则独善其身”更为适宜。毕竟今天,“兼济天下”的风光人人称羡;我们更稀缺的,恐怕正是顺境之中不忘“独善其身”的智慧、勇气和担当。

心灵御寒(金台随感)

孙君飞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02日 24 版)

对冬天的寒冷,有人抱怨,有人骂,有人暗自哭泣,但也有诗人说“寒冷有益于我的健康”,另一位沿着初雪漫步的诗人还渴望在柳树的枝杈上“也嫁接上我的两只手臂”。

这两位诗人我都爱,是他们教给了我心灵御寒的功课。

寒冷,其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本身谈不上好与坏,人却擅自做了区分,看到寒冷有益的一面乃是“达观”,能够把寒冷变成好事更是了不得。我们总是奢望四季如春、暖阳加身,实际上正是在选择容易,回避困难。在冬天,买更厚的衣服穿到身上,同时跑跑步,打打雪仗,心血来潮的时候甚至爬爬树,身体暖和了,活络了,心里的怨气也就少了。将消极的避寒变成积极的御寒,于身于心都是大有裨益的。这就是诗人寒冷有益于健康的信念了。

面对现实的冷酷,心灵自然也会感到寒冷,就要想办法给它加些穿戴,譬如那顶叫智慧的帽子,那双叫勇敢的鞋子,那根叫坚韧的腰带,那身叫爱的衣服,还要想办法让心灵一直健康地跳动,让血液运行出热量和活力。怨天尤人没有用,何况同样的现实对所有人都是冷酷的,它不会特意跟你过不去。人在怨尤的时候特别容易留意身外之物,从身外找原因,譬如“我为什么拼不了爹”“我为什么遇不到伯乐”,甚至“我的„颜值‟为什么这么低”,偏偏不思 考“我为什么成不了我”。“我”才是最大的条件和财富,才是通往自由人生的通道。过去的人说话更狠,他们说“富不过三代”,什么意思?代代人都在追求的财富最终变成了空虚的东西,它并不是真正叫人依靠的宝贝,自己才是自己终生的依靠。你是弹簧,就会跳得很高。你是雨水,就只能从天上落下来。你是花朵,在空谷里,没有人看,也会开得自自然然、漂漂亮亮,自己的鼻子嗅到自己的花香。

我相信寒冷比温煦更能教给人智慧,或者说更能激发出人的聪明才智。“暖风熏得游人醉”是集体事件,在这个集体中,“众人皆醉我

独醒”特别难。一个人读了许多书,最终才明白,未必是读书越多越智慧,乡野的童叟妇孺也有智慧。有的智者甚至根本不劝你读书,因为你偏信书了。偏信一样东西,实际上是放掉自己,依赖上这个东西,而一旦习惯于依赖,自身的御寒能力就会降低,别说什么“寒潮”“白灾”,连普通的寒冬都没法过。总不能天天躲在棉被窝里怀念暖风(这也是一种依赖),人总要走出去,现实总要考验人,考验无所不在、无孔不入。依赖暖风,就不能从暖风里走出来。

直面寒冷,清醒地对待寒冷,而不是幻想以一个人的力量改变整个冬天,或者催促冬天赶快过去,就会想办法善假于物,想办法提高自身的御寒能力。因为不这样做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就会浪费掉整整一个冬天,而冬天是同样美的,同样宝贵的,同样的叫人心情激荡,以至于让诗人要将自己的手臂嫁接到跟冬天赤身相迎、肝胆相照的柳树枝杈上。

接受寒冷,并且走向更广阔的寒冷,沿着初雪漫步,发现美,发现世界的不同面貌和层次,从心灵最深的地方滚涌出生命的激情和爱,甚至成为时空运转的一部分,跟世界同冷同热,跟一棵柳树同生同长,这是我们更应该尝试去做的。

当依赖炉火的时候,就会越烤越冷,越离不开自己狭小的房间。 书中的经验、别人的经验都是纸船,“如果你从来不去航行,纸做的船和真正的船是一样好的”,而我们必须去造一只真正的破冰船,必须找到“我”,让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船长兼水手。什么时候都能够

航行才是人生,才是存在,才能够证明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会拥有彼岸和新的陆海。

活动——运动——变动——进取,这才是最真实最可靠的御寒。

致信太阳的诗人(品书札记)

——我读《你是一束年轻的光》

吴思敬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02日 24 版)

吴重生的诗集《你是一束年轻的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以

来,得到了读者的关注和好评。特别是在作者的家乡浙江,可以说是掀起了一阵写诗、读诗、评诗的热潮。我通读了整本诗集,为他澎湃的诗情所感染。

吴重生是一位资深的新闻工作者,有不少优秀的新闻作品问世。不过,写诗需要有另一种笔墨。如果说新闻是走路,那么诗就是跳舞。走路有明确的目的,有明确的指向性,新闻的针对性就非常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缺一不可。诗在求真这一点上和新闻是一致的,诗说到底就是掏自诗人心窝的一句真话。不过新闻强调的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而诗歌则更强调表现主观世界的真实。何况,诗光强调“真”

还不够,诗还应当是美的化身。从审美的角度说,诗是跳舞,跳舞不是要跳到哪里去,其自身就构成审美对象。而对诗歌之美的理解,也不应仅仅停留在美丽的字句上,而是要看其有没有独特的发现。 我想从诗作《我以树茬的名义致信太阳》说起。我认为这首诗是吴重生的代表作,因为这首诗里边融入了他的生命,他的独特发现。诗人把半截树茬赋予了一种象征含义,把自己的生命注入其中。他把半截树已失掉的部分看成是自己的前半生,而他还要走下去,所以诗中说:“我积攒了这么久的岁月,被你生生折去,这半茬树桩,叫我如何系住流光”,这里寄寓了何等深刻的人生感慨!著名诗人牛汉1972年在咸宁“五七”干校写过一首诗《半棵树》,据诗人说是看到冯雪峰消瘦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令人震撼的是它的结尾:“人们说/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这不只是宿命的宣告,更是带血的预言。当然,吴重生没有重复牛汉,他调动自己的独特的人生感受,展开联想:“假如你让我变身桅杆,从这京城河畔,直抵宽阔的海洋,让我的后半生与风云相伴,如影随形,惊涛骇浪,才不枉你生生折去的岁月”。这里表现的是他对于已逝岁月的怀念和他对未来岁月的希冀。诗的末尾说:“今天就让我以树茬的名义致信太阳,给我一些火,我要将梦想点燃”。虽然前半生有蹉跎、有损失,但诗人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渴望太阳的点燃。点燃什么呢?点燃梦想,点燃生命,让平凡的生活经过诗人心灵的过滤发出诗的光泽,让自己通过勤奋的劳动在大地上诗

意地栖居。这是一首很感人的诗,其强烈的生命意识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像《我以树茬的名义致信太阳》这样的好诗,吴重生的诗集中还有不少。比如有一首《切割时光的树叶》,此诗写的是树叶。而树叶曾是无数诗人吟咏过的题材。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以说把树叶写绝了,你还怎么往下写?而吴重生偏能独出心裁,他不是从描写树叶的形态入手,而是从想象的层面展开:“这世界/真正能够切割时光的是树叶/每时每刻/切割时间和空间/把梦想切割成锯齿/把黑夜切割成鱼鳞/剩下的时光/将被来年的树叶切割”。多么巧妙,他把树叶想象成一种切割时间的刀具,一下子触发读者想到生命正是在时间的切割中被损耗的,从而促人警醒,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再如他写的《那一排椅子》,没有简单地去描摹这排椅子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给什么人坐的,而是展开想象的翅膀:“当我们老去/椅子们也随我们老去/只有风和云朵不会老/它们天天从背山面湖的地方经过 它们代表我/问候这些正在老去的椅子”。这首诗写的是椅子,同时也寄托了很深的人生感悟。日本的学者松浦友久说过:“诗歌抒情最主要根源来自于回顾人生历程时升华起的时间意识”。吴重生的作品就体现了这种时间意识。

最后,我还想就吴重生提出的“一日一诗”的主张说几句话。作为具有记者身份的诗人,吴重生提出“一日一诗”,用勤奋写作的方式追踪现实,表达对现实的关注,这是无可非议的。古人也有过类似“一日一诗”的提法,那指的是初学阶段。清代诗论家李沂,写过一部《秋

星阁诗话》,其中提到“初学须日课一首,或间日课一首,勤作则心专径熟,渐开门路”。这表明要学诗,必要的笨功夫还得下,拙力用足,巧力出焉。真正的诗歌,都是得力于诗人经验与情感的长期积累,得力于诗人在潜意识中的酝酿,而诗情的勃发往往就是潜意识中酝酿的成果涌上显意识领域的那一刻,此时出现的一些奇思妙想,如同电光石火般照亮诗人的思路,一首富有独创性的诗作开始成形。这种诗的发现,不仅是突发的,而且是短暂的,根本不是有规律的,每天能准时到来的。因此,经过了初学阶段,就应适当地放慢节奏,更多地在涵养心灵,观察生活,体验人生上下功夫。

吴重生是一位以树茬名义致信太阳的诗人。他每天写的诗几乎都是从尘世寄往太阳的书信,他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太阳的孪生兄弟,发着光,透着温暖。祝愿他的光和温暖能够一直传递下去。

拜访梯田

施立松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26日 24 版)

梯田是写在山坡上的长短句,短短长长,平平仄仄,一山的诗意,就美美的,妥妥的,轻吟在时光里,四季里。

在云和,梯田是必须要看的。声名自然是重要的因素,它有“中国最美梯田”之称。梯田图片在朋友圈的疯传,也早惹得我心痒痒。张抗抗写梯田的文章写得极美,读了又读,读到最后只剩五个字:我也要去看!

到了云和,倒不着急看梯田了。好似对美人仰慕太久了,真要见面了反而情怯。只觉得该梳洗整洁了,收拾利索了,平心静气了,方不唐突了佳人。

云和的青山绿水里走了几日,山间水畔的清逸之气,把身上心上的烟尘涤荡了些许去,在云和湖的水波里,恍然觉得自己也成那一尾绿雪诗意的青鲤了。

是拜访云和梯田的时候了。

到云和梯田山庄,天已黑透,雨也细细地落下来,四周黑黝黝的,什么也看不清,蛙鸣高一声低一声,把村庄春天的夜渲染得诗情画意起来。一些久违的情绪,也慢慢地萦绕过来。心突然空了,什么都没有了,又仿佛满了,充盈着莫名的舒畅。索性洗洗睡了,在蛙鸣里,连梦都不舍得做一个。

清晨,踩了露珠出去。作为超级路痴,从不敢在陌生的地方独自出门。在山里反而不担心迷路。问了担水浇菜的老农,问了拉风箱做早餐的老妇,虽听不懂他们热切的一字半句,但沿着他们所指,却准确无误地踏上了看梯田的捷径。

春天的乡间小路,每一步都是一首诗。细碎的花,开得不成章法,却又自成一篇,色彩,姿态,香味,都设计得精致。草更是不讲道理,路中间,石头上,田埂边,那些该出现或不该出现的地方,都被她们含英吐翠的细语占领。

一路走走停停,只听得水声哗哗越来越响,小道越来越细,越来越松软,才发现,自己已站在梯田中了。那水声,是春耕前的灌注。每块田畴边都有一个缺口,水流从上而下,或条或块的田畴,都有水波荡漾,即便那小如斗笠的“笠田”,也“雨露均沾”了。这就是梯田的妙处吧?田有多高,水就有多高。与自上而下的水流迎面相逢,竟觉得水是跟着我的脚步一级级往上走的。怀揣着这美丽的错觉,上山的路,走起来也不觉疲累。

田畴里的稻草人,破旧的衣衫,在清晨的风里御风而行,与它们擦肩而过时,鼻翼间,似乎有一股淡淡的烟草味。儿时,父亲荷锄归来,裤脚沾了露水,脚板沾了泥巴草屑,偎在父亲身边,便有熟悉的烟草味围绕过来。

山顶观景台,已有密密麻麻的摄影师持着长枪短炮等日出。从山腰往上看,这些身着彩衣的人们,给春天的梯田镶了一道动态的花边。走到他们中间,听他们言谈轻轻,仿佛担心惊扰了梯田的清梦。忽然听到乡音,悄悄地问,才知,他们是昨晚十一点多从温州出发,到云和梯田,刚好凌晨三点。他们就从那时起,一直站在这里,等拍日出。这群人,都是从四面八方,慕梯田之名,前来拜谒的吧?后来下山时,遇到一对成都来的年迈夫妇,才知所料非虚。

是什么造就了这云和梯田的盛名?云和朋友说,是“三千”。千年历史,千米落差,千块田畴。是了,云和梯田最早的垦殖者,是闽北迁徙浙南的畲族山民。“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云和山区,平地良田稀少,山民只能向荆棘满坡、乱石遍地的山岭要口粮。勤劳的山民起早贪黑,挥镰斩荆,扬锄垦荒,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田地在汗水中长出来。到明朝景泰前后,云和银矿大量开采,人群涌入,对粮食的需求激增,梯田的开垦也达到顶端。年复一年,日积月累,贫瘠陡峭、杂木丛生的山坡,俨然从天而降的天梯,梯级是宽窄不一、长短错落的田畴,每到金秋,便捧出万斛稻谷,回报勤劳而聪慧的农民。

从山顶往下看,梯田的线条在晨曦里舒展成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梯田就是一张画了无数小蝌蚪的五线谱纸,满山的鸟雀,在轻蒙细笼的云雾里,照着谱子轻唱,清凌凌的声音,让人在纯和净的柔光里,渐渐地,化作一滴露,一缕烟,一方田。

阳光终于来了,从云层里,射下细细的一道,便有一小片梯田成了水镜,映了霞光,映了树影。等待的人群骚动了起来,咔嚓声此起彼伏。只一会儿,云层悄无声息地把阳光收了去,突然,阳光又从另一侧溜出来,一大片的梯田,顿时成了光芒四射的宝石,炫得人睁不开眼。就这样,梯田在阳光和云层的迷藏里,变幻着,妩媚着。

在山顶的梯田邮驿里,买了一套四季梯田明信片,寄去远方。刚刚,我把梯田的照片发布在微信朋友圈里,朋友第一时间切切地回复:我也要看云和梯田。当然。春夏秋冬,我们都会像静待花开似的,等待着一次次亲近梯田四季变换的美。

夕阳里,享受“最美好的特权” 李秦卫

2015年10月21日10:06 菊花黄,又重阳。最近,一段名为《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视频火遍朋友圈。视频中,那一个个让人心酸的眼神,一句句令人泪奔的“心语”,不仅诉说着老年人的孤寂与期待,也让人们在感动落泪之余深思:孝敬父母,我们是否孝到根上、敬到心里,抑或再想想,我们的孝,是否给父母带来了发自内心的笑?

失忆父亲餐桌上用手抓饺子遭儿子阻拦后说:“我儿子最爱吃这个了。”在电话里给来电的女儿说完“你妈出去散步了”的话后,蹒跚的老人转身到病床给老伴喂饭„„类似生活里的场景感动着人们,也提醒着人们:万宠不如一懂,孝敬给老人所需要的,才能让他们享受到“受尊敬”这个“最美好的特权”。

陪伴就是孝敬。年轻的岁月快意而匆忙,年老的岁月孤独而漫长。据调查,我国约8%的老年人有较明显的抑郁症状,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造成这些病症的首因,是孤独。对“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的“空巢”老人来说,没有陪伴,心里容易失落,情感容易孤独,精神容易抑郁。在他们心里,跟子女聊天是最香的“心灵鸡汤”,与孩子唠叨是最好的精神慰藉。就在你“永远都有忙不完的事,每件事都比回家重要”的忙碌里,父母在悄悄老去,也在静静等你。如果有一

天,你发现妈妈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了,爸爸的花草渐渐枯萎了,他们经常忘记关灯,过马路行动反应也慢了,经常回家探望和陪伴就应是更紧迫的号令。

宽容理解就是孝敬。生气的婆婆打翻她端来的饭菜,她笑着安慰一阵子后,再次端上饭菜来;公公嫌给他买的衣服不好看,她耐心地换了好几次,没有一句怨言„„刚刚当选第五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的周淑琴说,孝敬老人,一颗宽容的心很重要。人老后,有的多愁善感,易激动;有的固执己见,不听劝;有的违背常理,让人烦。如果因此而较劲、呵斥、嫌弃,就会冷了老人心,伤了老人身。《论语》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孝敬老人,多一些换位思考,就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些视老如幼,就会多一份耐心。孝敬老人,基础在养,重点在敬。养是物质上的保障,敬是精神上的慰藉。而慰藉精神,离不开一颗包容的心。

守纪上进就是孝敬。“80岁的老父亲希望我尽的孝道,一定是安安稳稳地待在他的身边,陪伴着他,而不是看到儿子被关进监狱”,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发改委原主任科员李双喜利用职务便利将一套无主空置房登记其父名下想尽孝道,事情败露后在狱中这样忏悔。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在外,父母最担心什么?一份调查显示,子女安全、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工作情况排在前列。父母都是深明大义的人,不会硬把子女绑在身边,更不会让孩子为家事误公事,都把子女的守纪上进,当作最骄傲的事。让父母不操心、多安心,就是孝敬。钱学森留学美国前,父亲钱均夫寄语他:“人,生当有品:

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孝。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青然而归,灿灿然而返。”钱学森不负父愿,事业“灿灿然”为国尽大忠,为人“青青然”为父尽大孝。

古人云:“子欲养而亲不待。”今天,忙碌的我们,面对“此生还能与父母相处多久”的“亲情考题”,何妨早些快些用行动来作答?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21日 04 版)

用温度和欢笑校正目标(子夜走笔)

曲哲涵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26日 02 版)

东海渔船拉网,北国稻谷归仓。市民的菜篮子是满的,农民的钱袋子是鼓的……收获季节,“全面小康”以一种更加活色生香的姿态,丰

饶千家万户,浸润百姓心田,带着温度与笑声,成为“获得感”“幸福感”的生动注脚。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的这一年,我们凝心聚力于这个温暖的目标,未有丝毫懈怠。

我们一刻也没有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年,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更加注重转型升级,面对经济增速换挡胸怀定力、精准发力。这一年,改革创新红利不断,创业创新成为时代热词,“互联网+”建起经济科技文化“空中高速”,国企改革再下一城,“一带一路”画卷徐徐展开……

民之所需,政之所顾,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关注民生。这一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放慢。政府的“钱袋子”缩水了,但对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不降反增。与此同时,中央多策并举,使就业保持平稳增长,居民收入较快增加,社会保障继续加强,社会救助、残疾人保障制度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在建成全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网底”进一步织牢……虽然一些经济数据短期波动,但老百姓的心还是很踏实。

我们一项也没有落——

全面小康,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追求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这一年,户籍改革有了实质性推进,“居住证积分入户”为进一步填平城乡鸿沟,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扫除障碍;“水十条”落地,“大气十条”“土十条”加紧制定,使建设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有了铁腕“护法”;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新举措令经济细胞活力充盈;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扩面,公开、透明的举措更接“地气”,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我们“一个都不能少”——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

这一年,扶贫开发进入攻坚期, 7000多万贫困人口,在今后5年内实现全部脱贫,任务十分艰巨。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在继续加大扶贫投入力度的同时,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打通政策梗阻,将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至县;突破基础设施瓶颈,驱赶脱贫“拦路虎”;实施营养餐计划,不让穷苦孩子输在起跑线……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时间都去哪儿啦?在挥汗如雨的建设者的微笑里,在各地各部门锐意改革的政策条文中……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还要奋力扬帆,开启新的航程。

清 秋 瘦 水

周 伟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26日 24 版)

秋天的水,说瘦就瘦了,河中的丝草浮现出来了,墨绿墨绿的一片,丝丝连连,纤毫毕现。我仿佛看到童年井水中的景象,那般清澈,那样悠长。

瘦水边,人感觉也瘦了。远处有两个黑点,慢慢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一个是斯斯文文的父亲,一个是矮矮小小的孩子。

父亲张网,一张网,仿佛想网住一个世界。他越是弓身用力,撒出去的网越是到不了他想要的位置,网不住他想网的东西,好几次都被丝草网住、缠住了。 孩子提桶,跟在父亲后面。看到瘦水中那些游来游去的鱼儿,在水中旋着舞,一下又蹿出水面,白白的鱼肚皮在阳光下生亮,他比鱼还欢。 孩子不时地提醒父亲,父亲仍不时地张网。鱼儿们不管,在瘦水中自得其乐。就在父亲失望离开的时刻,孩子扯了扯父亲的衣角,努了小嘴儿:河堤边的丝草旁,有一条足有两斤大的金黄的鲤鱼在那儿游来游去,闲适自得。父亲张网,张了几次,总不成功。孩子把桶放下,做了一个双手捧鱼的动作。父亲领会,走近前去,捧住了那条金黄的鲤鱼。孩子接过父亲手中的鱼儿,也是

双手稳稳地捧住,鱼儿安静地一动不动,只有鱼鳞在阳光下一闪一闪泛着银光。

故事里的游鱼,瘦水边的父子。我在想:世上有许多东西,网是网不住的,把它捧起来,或许更好。

读人的学问(大地漫笔)

朱谷忠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19日 12 版)

如果说社会是一部大书,那么,每个人的一生或许就是其中的一个段落或章节了。由此想来,人,其实是可读的。

诗人邵燕祥在一首诗中曾这样读过人,他说:“有的真诚,却是简装本;有的虚伪,却压模烫金”;而有的人呢?“跟你联床夜话,如一盏灯,一盆火,如一见如故的新知,久违重逢的故人”;但也有一些人,“经常出现面前,语言乏味而面目可憎,或絮叨百遍千遍的套话,或大声传播隐私和丑闻”。看来邵燕祥读人确是读得入木三分,精彩纷呈。

我在读人方面没有经验。过去常常读得十分概念化,非常抽象,或者人云亦云,缺乏主见。看来这与我的经历和早年所接受的教育有关。那时候读人不外是课本和电影,好人坏人,常常仅通过几行文字或几个镜头就能读出结果。这种读法,太过简单,也太过片面。再后来,社会接触的面多了广了,认识的人也是一批又一批,这就不免给自己提出了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社会相,是否应分别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辩证的全面的读法呢?事实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

读人和读书有近似之处:一本书初看不觉怎样,反复看几遍则可能看出好处。有的书缺点是明显的,但仍不失为一本好书。读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的人看似太过书呆气,多接触多了解,却发现他们对事业有着一往情深的气质和精神;有的人看似古怪,又往往在某个领域里表现出非凡的才气;有的人尽管有粗放的一面,但干起事业来却一往无前、极具开拓的锐气;当然也有一些人物,看似道貌岸然,背地里却干着最肮脏的勾当。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在读人时细加分析。

总之,人是复杂的,我们读时思想也得复杂一些,切忌读一回就给人下结论,让自己的思辨成为被风所左右的纸鸢,最后沦为盲人摸象的游戏。读今天的人要这样,读过去的人也应这样。中国有一条古语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看就是读人的最好方法和经验。

人是可读的,但需要时间。有的人,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才能读懂、读透。

让文化交流缔结友谊纽带(钟声)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19日 03 版)

文化的发展需要交流互鉴,世界各地的人们发自内心地说,欢迎中华优秀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交相辉映的盛景

一路传递着歌声与琴声,满载着呼声与掌声,“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澳新行”走过大洋洲广阔的土地,用多元丰富的西部文化艺术再一次将中国与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紧紧连接在一起。 “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澳新行”活动9月18日在澳大利亚落幕,这是中国首次在海外举办以西部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悠扬动人的马头琴和呼麦唱腔、热情奔放的维吾尔族舞蹈、神秘绚丽的唐卡画卷……充满浓郁少数民族色彩的中国西部文化以生机勃勃的形象展现在澳新两国民众的视野之中。

“中澳关系这棵大树要永远枝繁叶茂,必须扎深人文交流的根基”,“中新两国要加强人文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这是习近平主席去年成功访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时对双边关系予以的殷殷寄托。密切人文交流,做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中澳、中新关系翻开了友好新篇章,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源源不绝走进两国人民心中。

德国著名的汉学家施寒微曾说,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丰富,还非常多元。同世界上其他的古老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得以绵延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华大家庭各民族文化的互补和相互交融。中国西部地区是多个民族和睦相处的美丽家园,文化艺术灵动多姿。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东西方的大陆桥,东西方文明在此交汇、碰撞、融合,形成了多样的文化,享誉世界的古丝绸之路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灵感来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安道尔公国外交和文化部部长米洛贝斯曾对中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大加赞赏,称其变幻无穷的服装,精彩绝伦的歌舞,都真实而直接地反映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民族和平共处的美好传统。 作为最先欣赏到活动展览的西部画作的观众之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威乐比区区长吉德尼对这些作品赞叹有加,称这些展现西部文化的画作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魅力令其震撼。“感知中国”文化之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和人文风情,让更多的外国人感知了一个集传统与现代、古朴与时尚于一身的中国。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重在心相知。文化交流,恰恰就是搭建相互理解的桥梁的重要方式,也是缔结友谊纽带的重要一环。文化的发展需要交流互鉴,对人类社会的各种优秀文明,应该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走出去”和“引进来”,世界各地的人们发自内心地说,欢迎中华优秀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交相辉映的盛景。

沿着塔河看胡杨(美丽中国·绝色金秋)

本报记者 李亚楠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24日 05 版)

塔里木河流域,金秋十月,最美的当属胡杨。

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 胡杨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忍受荒漠中干旱、多变的恶劣气候,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在地下水盐碱含量很高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胡杨照样枝繁叶茂,因此又被誉为“沙漠的脊梁”。

沙雅世界胡杨林公园

胡杨林中品民俗

每年10月,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塔河之畔的沙雅县,胡杨林一片金黄。随着游客的到来,塔河猎鹰、维吾尔族魔术表演、万人齐跳沙雅赛乃姆、篝火晚会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也相继登场。

到沙雅看胡杨的游客,大多要光临世界胡杨林公园。近看每一棵胡杨,树下都围着一圈黄沙。由于大风,沙越来越多,树也越来越高。

在蓝天、白云、大漠与胡杨的环抱中,一座古堡静静地耸立在一个土坡上,这是塔里木河改道的见证。胡杨能从沙漠边缘十几米深的地下汲取水分。这些不屈的胡杨围绕着沙漠,一直延伸到天边,黄色的大漠与金色的胡杨共同组成了一幅神秘莫测、悲怆震撼的画面。

巴楚丝路驿站

百万亩胡杨披霞装

塔河上游的巴楚县三岔口镇是丝绸之路上人员往来的必经之地。登上丝路古道一、二、三烽,俯瞰棉田一片银白,羊群散布于林间,不时腾起的大群飞鸟和片片水草点缀着蜿蜒流淌的喀什河。远远望去,大漠边缘胡杨层林尽染,溢彩叠金。深秋的巴楚,316万亩胡杨尽披霞装。

沙漠深处,胡杨有着粗壮的树干、开裂的树皮、奇异的形状,在塔克拉玛干大漠的烈日炙烤下,顽强地挺立着,用不太茂密的叶子,为到访者撑起一片片阴凉。有的树冠已经枯死,却从半腰伸出一根绿枝;有的半边身子似乎已经焦黑,却在另一侧长着茂密的枝叶;有的树身已经匍匐在地,靠一些枝杈支撑,树冠却依然歪歪扭扭地向上展开……展示着坚韧不拔的力量。

傍晚,余晖涂洒胡杨树林。微风吹过,叶子颤颤地抖动着,阳光钻过叶间空隙,洒落在落满胡杨叶子的地上,林间的羊群悠闲地穿过,来往的游客情不自禁地举起相机,用镜头定格这一刻的美。 泽普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

水乡胡杨袅娜生姿

或许是胡杨苍劲的形象太深入人心,当走进喀什泽普县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时,会有瞬间的迟疑:纤细的树干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不远处一塘残荷,颇有些江南味道。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距离海洋最远的土地上,由于叶尔羌河的浇灌,荷花与胡杨相伴而生。如果说他处的胡杨是生命力的象征,那泽普的胡杨则是柔情的代表,似少女般默默垂立。

泽普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叶尔羌河冲积扇上缘,三面环水。风景区内胡杨、水、绿洲、戈壁交相辉映,展示了一幅塞外边疆独有的画卷。

在林带深处,是长寿民俗村。运气好的话,还可以赶上一场维吾尔族传统婚俗表演。游客常常被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姑娘小伙拉着一起载歌载舞,迎娶新娘。惊险的“达瓦孜”(高空走大绳)表演、土陶制作工艺,都让人流连忘返。

本版制图:张芳曼


相关文章

  • 2016吉林高考语文试卷点评(新东方版)
  • 专题 推荐: >>2016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及 答案解析专题 >>2016吉林高考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各位吉林卷考生好,2016吉林高考语文试卷点评(新东方版)将在考后第一时间更新,新东方网高考名师针对2016吉林高考 ...

  • 2016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答案-副本
  • 2016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学生版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观点型材料作文) 鹞子抓住了栖息在大树上的一只夜莺,正要吃掉它.夜莺请求说:‚我这么小,填不饱你的肚子,如果你真的缺少食物,就应该去找更大的鸟.‛鹞子回 ...

  • 2016高考状元经验:如何在考场写出高分作文
  • 2016年高考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了,这个关头还有没有突破的可能?华夏高考网老师提醒这个时候只要稳住心态,按部就班,夯实基础就可以了.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在高考考场上,如何写出妙笔生花的高考作文,2016年高考复习:如何写出高分作文,分分钟 ...

  • 河北衡水中学2016届上学期写作自助导学案
  • 专题调研 写作 河北衡水中学高三A 部 2016高考写作自助导学案 请同学们根据近五年来高考作文题目在老师指导下分析命题趋势和常考话题 首先,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及解读 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 ...

  • 2000年-2016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卷)作文题
  • 2000年-2016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卷)作文题 2016 1.(全国1卷) 题目简介:奖惩之后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

  • 2016高考语文全国卷各题型答题模板
  • 2016高考语文全国卷各题型答题模板 一.现代文小阅读(10分钟,阅读4分钟,做题6分钟) 1.读懂文章 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理清如下要点: 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 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2.科学答 ...

  • 2016高考作文题命题猜想
  • 2016高考作文题命题猜想 命题一 教室前面有一棵树,四季常绿,树下是一丛低矮的灌木. 冬天的一个早晨,我在教室里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要求他们不要贪图安逸,要有向困难宣战的勇气. 忽然,我的目光被灌木丛中的几簇绿叶吸引住了.我对学生说:做人就 ...

  • 语文普通高考试卷分析(2014-2016)
  • 2016年普通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评析 2016年普通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符合<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 ...

  • 2006-2016年四川省历年高考英语作文
  • 2006---2016年四川省高考英语作文真题及范文 2016 某中学生英文报正举办"The Season I Like Best"的征文活动.请用英文写一篇短文投稿,内容包括: 1. 你最喜欢的季节: 2. 你喜欢该季 ...

  • 2016高考作文猜题卷及下水作文(学生打架事件)
  • 作者:福建宁德  李家良 编审:赵怀兵 授权发布:语文月刊公众号yuwenyuekan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5月10日,某初中七年级一教室内,一名男生遭到三名男生的拳打脚踢,同时施暴者还借助板擦.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