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的现代权力观述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哲学・人文

中图分类号:B565.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621(2002)0320082204

福柯的现代权力观述评

□文 兵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工程学院,北京102249)

摘 要:福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权力理论,在西方产生了较大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和权力观提出了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福柯权力理论的两个相关的基本观点,即权力是无所不在的,,并且还从对福柯的权力理论的性质进行了一些分析。关键词:福柯;权力;反抗

  福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方法转向了系谱学的研究方法,。这种转变与法国

[1]

1968年的密切相关。大体说来,以1970年12月2日就任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教授时的就职演说《话语的秩序》为标志,福柯开始由对话语的内部控制规则的关注转向了对话语的外部控制规则的关注,即开始关注话语的权力问题。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是1975年出版的《监视与惩罚》和1976年出版的《求真意志》。福柯权力理论在西方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政治学说提出了挑战,因此,该理论,我们应该进行认真的分析。

,或者是国家和国家机器联,那就一定会把权力的问题贫困化。权力与法律和国家机器非常不一样,也比后者更复杂、更

[2]

稠密、更具渗透性”。福柯反对从经济基础上寻找国家权力的根源,认为国家主权、法律形式源于先于其存在的权力,只是这种权力的“终极形式”。权力也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集团的意志的体现。因此,“谁在行使权力”的问题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而关键是要了解“权力是如何运作”的,也就是要研究“权力的策略、网络、机制和所有这些决策赖

[3]

以实施并使其得到实施的手段”。

福柯认为,权力并不源于某个中心,权力是多元的,来自于各个地方。福柯反对对“宏观权力”进行分析,要求分析多样的“微观权力”及其运作方式。这种分析只能是系谱学的分析方法。在他看来,权力运作有多种机制,“这些机制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轨道,自己的技术和战略,然后看这些机制怎样被不断一般化的机制和不断普遍化的支配所投入、殖民化、利用、卷入、改变、转移、扩展,等

[4]等”。福柯的系谱学的分析方法,是受益于尼采的。他在《尼采、系谱学、历史》一文中,对尼采的系谱学方法进行了这样的阐释:系谱学并不是对总体的、统一的历史的叙述,而是要“确定来源的复杂序列”,是要确定“偶然的事件、细微的偏差”。

福柯认为,无所不在的权力,构成了一个的网

无所不在的权力

福柯认为,与封建君主专制不同,在现代社会中,权力并不是掌握在某一个人、某一集团或某一阶级中,它不是占有的对象。他批评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认为他们的权力观都是权力理论中的经济主义。福柯明确认为,对于权力本质的研究,不应该指向统治权的法律大厦、国家机器和与之相伴的意识形态。在他看来,“统治”、“领导”、“管理”、“权力集团”、“国家机器”等等,完全是一个有待于分析的概念游戏。“如果我们在看待权力的 收稿日期:2001211220

 作者简介:文兵(19652),男,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工程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哲学・人文

[6]

施”。

对于福柯的这种泛权力的观念,国外有学者进行了这样的批评:“福柯认为权力无处不在(在其大多数作品中),把文化等同于统治,这实际上极大地削弱了权力概念的说服力。左派激进主义者常赞扬

络,就像毛细血管似的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

面,它进入人们的肌理,嵌入他们的举动、态度、话语,溶入他们最初的学习和每日的生活。权力就是一台巨大的机器,每一个人,无论他是权力的施予者还是权力的受施者,都被它所捕获,个人只是权力网络中占据的一个位置而已。与其说是个人占有权力,不如说个人是权力的产物。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叙述了封建王权时期到资本主义时代的惩罚机制的变化。在封建王权时期,惩罚表现为一种公开进行的酷刑,是对王权的展示和真理的披露。但是,就权力而言,这种公开的酷刑,暴露了它的专横、暴虐,变得难以容忍了,并常常引起骚乱,这无疑是为国王暴力与群众暴力之间的较量提供了一个危险的舞台。随后开始了人道主义者对刑法进行改革的一个短暂时期。但福柯指出,这种改革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因为考虑到犯人身上的“人性”,从而减轻惩罚的严酷,而是为了使惩罚更具有效性、普遍性和必然性,身。在启蒙时期之后,,即规训权力。、,(panopticon)作。的人而重新嵌入社会。福柯强调,这种规训的机制,并非法律、法典或司法机构的产物,工厂、学校、兵营和医院,虽然表面上与监狱迥异,但它们与监狱一样,都往往行使着一种致力于规范化的权力。而监狱只不过是这些规训技术在刑法领域中的运用或变形而已。这种权力的全景敞视的方式,并不是一个社会的重大法律-政治机构的直接依附,也不是它们的直接延伸。这种权力的重要特点是它“既是可见的又是不确定的”,是一种机制网络,无所不在而又时时警醒,而由谁来行使权力则是无所谓的。在这种现代权力技术中,“注视”占有重大的地位,它可以造成这样的效应:“只要有监视的目光就行了。一种监视的目光,每一个人在这种目光的压力之下,都会逐渐自觉地变成自己的监视者,这样

[5]

就可以实现自我监禁”。这样,通过规训的一种微型策略和实践,权力可以如水银泻地般得到具体而入微的实施。福柯还把知识与权力联系起来的。在人文科学里,所有门类的知识的发展都与权力的实施密不可分。“科学同样也施行权力,这种权力迫使你说某些话,如果你不想被人认为持有谬见、甚至被认作骗子的话。科学之被制度化为权力,是通过大学制度,通过实验室、科学试验这类抑制性的设

福柯的分析能够发现马克思主义所忽略的权力的

形式和层次,但事实的真相是,总的来说,福柯对权力的成见并没有促使我们对过去和现在的权力机

[7]

制的客观把握”。而且,福柯把一切权力都视为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都是一种规训权力,从而抹杀了不同性质的权力。因此,有的西方学者对福柯提出了这样的批评:“福柯将许多不同种类的事物都称为‘权力’,并且就这样将其搁置在一边。我们承认,所有的文化实践都有约束作用的约束,。我们承认没有,,[8]

。以上的批评,不。

局部具体的反抗

福柯认为,“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反抗”,而对微观权力运作的揭示,就是要为人们的反抗提供希望。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反抗?福柯对现代权力的分析采取的是一种中立的立场,他悬置了权力的合法性问题。他认为传统的权力分析方案,表现为权力的合法与非法行使的对立,而现代的权力分析方案,并不表现为权力的合法与非法之间的对立,而是斗争与驯服之间的对立。对于权力的性质,现代西方学界的普遍观点是:权力是就是对自然、本能、阶级和个人的压制,因此,对权力的反抗就是要释放被权力压抑的东西。福柯在70年代早期,还把权力视为压制性的,但不久就发生了转化。这种转化,大概是在1972年开始的[9]。在1972年5月,福柯还提到监狱在行使权力的时候,是以“凶残的暴君”形式表现出来的,表现为“善”对“恶”、秩序对失秩的公正的统治。在1个月以后,福柯访问了美国纽约的阿提卡(Attica)监狱,他的评论是:监狱这种组织不仅仅具有消极的压制功能,它还有积极的生产功能。

为了说明权力是生产性的,福柯在《求真意志》中,对人们习惯认为的资产阶级社会压制儿童性欲的观念进行了分析。他说,在18的世纪出版物中,随处都可以看到对儿童性器官的话语,可以说这些话语正是用来否定儿童性欲的,但它们的作用却是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哲学・人文

一方面让做父母的关注孩子的性问题,另一方面又使孩子们知道他们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与他们自己的身体以及与自己的性器官的关系问题。这样,儿童的身体便受到激发,父母的目光也被吸引到儿童的性欲上。因此,权力是在积极地引起性欲,而不是在压制性欲。权力的生产性还表现在,个体就是权力的产物。个体并不是权力作用的对象,而是权力的效应之一,权力确认某些身体、某些姿态、某些话语、某些欲望,进而构成了个体。权力不仅是说“不”,它贯穿于事物,产生事物,引发兴趣,生成知识,引起话语。既然权力不是压制性的,那么,反抗又有何意义呢?福柯说:“我们决不会堕入权力的圈套之中:我们总是能在确定的条件下并按正确的

[10]

策略减缓权力的控制。”这并没有言明反抗的意义何在,只是说明了反抗的效果问题,因而没法说明反抗的意义问题。而且,福柯一直宣称主体的死亡,认为主体只是话语或权力的产物,否定主体的自由和自主,这就难以说明人们何以要去反抗。从贯穿福柯一生的思想来看,则是要为“他者”、,福柯反抗,要彰显个体的差异。

更深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反抗呢?在福柯看来,由于权力并不来自于某一个中心,而是散落的、性质各异的,所以对权力的反抗,不是总体性的,而只能是一种局部的反抗。“它们不是单义的;它们确定了无数的冲撞点、不稳定中心,每一点都发生冲突、斗争,甚至发生暂时的权力关系的颠

[11]倒”。福柯说:“如果指明这些策源地,揭露它们,

[12]公开讨论,就是一场战争。”他认为,在我们这样的社会里,“真正的政治任务是抨击那些表面上看来中立或独立的机构的作用,把在其中暗中作祟的

[13]

政治暴力揭示出来,以便大家共同与之斗争”。他主张反对特殊权力的特殊斗争,如来自同性恋

权力的斗争和革命运动不同,前者要求某一具体的要求和主张被接受,而革命运动则是“一切为了永不成功”。就此,福柯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进行了歪曲。他说马克思本人早就有的一种战术观点就是:人们越不满,革命的力量就越大。因此,某项具体的要求被接受,就意味着革命的潜在力量削弱了。福柯说,这种理论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福柯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的理论颇有微词。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者过多地说明了“阶级”,而对于“斗争”的本质却没有具体地探讨。但福柯并非完全否定阶级斗争。他认为,这种反对日常权力的斗争,与无产阶级的斗争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甚至高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因为政治权力是以一些似,国家只能在先。,,就有允[15]

重新建立阶级权力的危险”。在他看来,如果不暴露在政治权力背后的隐蔽着的权力运作的机制,那么,在无产阶级革命之后,就像在苏联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即国家机器换了主人,但是社会的等级、家庭生活、性和身体则或多或少

[16]

地同它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样”。对于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问题,他明确反对知识分子对社会政治生活的“介入”。他反对那种以社会良心的代言人和普遍价值的持有者自居从而对天下万物说三道四的“普遍的知识分子”,因为知识分子本身只是权力制度的一部分。由于理论并非总体化的,而是局部性和地方化的,所以,他提倡“特殊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反对权力的斗争,“目的在于揭示和破坏在其最隐密、最阴暗之处的权力。这种斗争不是要唤醒意识(意识作为知识之形式早已为群众所掌握,并且意识作为主体之基础乃是资产阶级的特权),而是为了破坏和获取权力。这种斗争的活动总是与那些争取权力的群

[17]

众站在一起,而不是退在一边去启发群众”。

福柯的权力与反抗的理论并没有对性质各异的各种权力进行区分,他热衷于没有中心的反抗和斗争,反对对未来社会的任何构想。因此,福柯的权力与反抗理论常常被人指责为是无政府主义的。

者、女性、罪犯、现役军人、医院病人的斗争。揭示了权力的运作后,如何把反抗付诸实践呢?福柯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了新的界说。传统观点是把实践视为理论的应用,或者视为理论的来源。而福柯则认为,“理论并没有表达、反映、应用于实践,它本

[14]身就是一种实践”。理论就是一种斗争的局部体系。由此可以看出,福柯所要求的反抗,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反抗。这种局部的反抗,也就是反对日常权力的斗争,但这种斗争与其说是以获取权力为目标,不如说是拒绝权力。这种反对日常

结束语

福柯的权力理论,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哲学・人文

[20]

者的纯粹法则”,因此不能采取“总体化”的斗争策略。福柯还认为,正是在这场运动中,权力的机制问题才得以浮现出来。他说:“人们开始做这项工作还是在1968年以后,也就是说从基层的日常斗争开始做起,参与这项工作的是那些在权力网最薄弱

传统社会的权力运作的特点,应该说是有合理之处的。在传统社会中,权力是人格化的,直接体现了君主的意志,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权力则是非人格化的,并不体现某一个体的意志,它是通过根据制度规则进行运作的管理机构而实现的。福柯要求我们去分析各种具体权力的运作,无疑为我们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是,权力的非人格化却并不能掩盖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阶级特性。对此,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早有揭示,他说:资本通过对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即民主共和制的掌握,可以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

[18]

权力动摇”。而福柯对此没有察觉或避而不言,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

福柯的权力与反抗的思想是1968年的“五月风暴”的产物,它迎合了这场运动之后的造反青年既对现实不满又对未来悲观的心理。应该说,学生造反运动,争。度的不满,。它生的,的统一的群体,而是一些随机而起、组织松散的众多流动力量。不仅如此,这场运动并不是来自社会的低层,而是“来自于某种受到优待的社会阶层,刻

[19]

下了经济繁荣的标记”。因而,这场运动引导着人们去关注有潜在冲突的新的领域,有助于改变人们对“权力”与“斗争”的看法。福柯的权力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福柯当时积极支持这场学生造反运动,并对这场造反运动进行了这样的总结:反抗只能是局部的日常生活斗争,因为“对于权力来说,不存在一个根本拒绝的基地——造反的精神、反叛的根源和革命

环节上斗争的人。正是在这些环节上,权力得到了

具体体现,而且为阐明一直处于政治分析范围之外

[21]

的事物而作的权力分析也很可能取得成果”。在该问题上,福柯和马尔库塞、萨特等人一样,回避阶级斗争的问题,在他看来,这种阶级斗争乃是一种“总体化”斗争策略。但是,福柯对权力本身并没有加以区分,他对权力采取的仍然是一种“总体化”的拒斥,于是乎,福柯又落入到了他所反对的事物中去了。:

[1.[M].转引自刘北城.福柯肖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53.

2][4][5][6][16]福柯.权力的眼睛[M].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1997.161;29;233;258;32;208.

[7]麦魁尔.福柯[M].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194.[8]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福柯的面孔[M].北京:文化艺

术出版社,2001.141.

[9]Bernauer.MichelFoucault’sForceofFlight[M].Hu2manitiesPress,1990.123.

[10][12][14][17]Foucault.FoucaultLive:Interviews

1966284[M].NewYork,N.Y.:Semiotext(e),1996.224;79;75;75276.

[11]Foucault.DisciplineandPuish[M].Trans.Alansheri2don.NewYork:WintageBooks,1979.29.

[13][15][21]杜小真.福柯集[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8.238;239;434.

[18]列宁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0.[19]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7.12.

[20]福柯.性经验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9.

(责任编辑 袁吉富 马占稳)

Abstract Foucault’sTheoryofPowerraisedinthe1970shasexertedconsiderableinfluenceinthewesternworld,andposedachallengetoMarxism’stheoryofpowerandstate.ThispaperintroducesthetworelevantfundamentalviewpointsintheTheoryofPower,whichstatethatpowerispervasiveandresistanceshouldbeconcreteandspecific.Meanwhile,itmakesananalysisofthenatureofthistheory.Keywords Foucault;power;resistance


相关文章

  • 社会学入门阅读书目
  • 学生阅读书目(通读部分): 如果没有理解社会学是什么,就从这几本开始: 1.<完全图解社会学:认识社会第一课>欧阳叔平编著 南海出版公司,2008. 2.<见树又见林:社会学与生活>[美]艾伦.G.约翰逊 著,喻东 ...

  • 福柯权力思想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
  • 福柯权力思想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 [摘 要]福柯站在后现代的立场上提出了"知识权力""规训权力"等概念,并通过揭示底层日常生活现象,深刻洞察了微观权力在社会空间当中的产生.发展及演进.本文通过考察当代学 ...

  • 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大纲
  • 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大纲 第一章 导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理论的主要特点.构建方式和基本类型,梳理西方社会理论发展的脉络,分析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问题的关联,以及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的关联. 第一节 理论的特点.构建与类型 一.理论的二 ...

  • 西方女权主义分三个阶段
  • 西方女权主义分三个阶段:1.第一代女权主义 (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 2. 现代女权主义( 20世纪初至60年代) 3.后现代女权主义 ( 20世纪60年代至今) 1.第一代西方女权主义:西方女权主义起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 ...

  •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激进与缺失
  • 作者:杨金才 当代外国文学 2000年02期 当今西方思想界,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 )理论显得尤其耀眼.实际上,无论从政治理论还是从批评方法上看,这都是一种反文本主义的文化现象.这一理论之所以能在批评界暂行立足并再掀波 ...

  • 以米歇尔·福柯规训理论解读[螺丝在拧紧]中的儿童教育
  • 摘 要:亨利・詹姆斯中篇小说<螺丝在拧紧>是开创儿童教育文学先河的作品,反映了19至20世纪的社会现状,本文运用米歇尔・福柯的规训理论解读<螺丝在拧紧>中女教师对孩子的监管,分析该作品中作者对腐朽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 ...

  • _午餐_的话语权力阐释
  • <午餐>的话语权力阐释 杨石乔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深圳518055 ) 摘 要:语言结构是一种普遍化的支配力量, 话语即权力的产物.文章运用福柯的话语理论论述了话语与权力的逻辑 关系, 对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的短篇小说& ...

  • 作为文本的身体
  •    [摘要]吉奥乔·阿甘本的"赤裸生命"之说,丰富了"生命政治"理论,立于道德的制高点上,其人文价值鲜明而丰厚:但就学理而言,却遮蔽了另一向度的阐释可能性,偏执于权力对生命的剥夺, ...

  • 浅析祭祖大典现代意义的话语构建(1)
  • 第26卷第6期Vol.26No.6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ZhoukouNormalUniversity2009年11月Nov.2009 浅析祭祖大典现代意义的话语构建 韩晓培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杭州31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