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孤独的守望者

永远孤独的守望者

——关于张承志的主题阅读

李丽山东邹城兖矿一中

【编者按】

“我的微渺文学,不过是三片大陆的沙土石砾。我用一生履历,否定了寄生强权和屈从金钱的方式。” 因为秉持的思想立场,多年来张承志独自承担着孤独的境遇;因为言说的锋芒毕现,有人说他是孤独的异端,有人说他是无援的思想。他是个天马行空的人,行踪无定;他是个决绝坚强的人,思想丰盈;他是永远孤独的守望者,坚定执着。

【凝视守望】

与张承志先生的约定

雪夫

说起来,我与张承志先生是有一种约定的,这个约定类似于佛教的缘分。最初接触他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的那篇有名的小说《北方的河》。说实在的我当时并不习惯张承志先生那种带有浓郁苦涩和坚韧滋味的表述方式,许许多多的文字让人阅读起来感到困惑和头痛。真不明白那些熟悉不过的文字,被他那么一排列组合就似乎变得不熟悉了。那时候就深刻地感觉到我与张承志先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与他的交流不是在一个平台上,当时觉得这个差异就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路标。如果能够像他一样把朴素的文字玩成高雅的享受,的确是人生的一件幸事。

当我艰难地行走在他那崎岖坎坷的文字山道的时候,有一个地名让我的眼前一亮。我对那段文字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确定那个地名就是我的家乡的时候,我的心里感到温暖和惭愧。温暖的是张承志先生来过我的家乡,而且把那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写进了他的作品,走进无数读者的视野;惭愧的是作为被那片热土养育的孩子,我和我的乡亲们几乎没有只言片语的赞美,更没有把它写进我们的作品,报答它的养育之恩。

在这种复杂感情的驱动下,我对于张承志先生产生了越来越浓郁的感情,我逐步地适应和习惯他的表述方式,再被他带领着走进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品味从他的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精神的芳香。当人们在迷恋另一个回族作家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的时候,我却在民和县川口镇大姐家鲜花怒放的院子里,捧着张承志先生的《心灵史》热泪盈眶。太多的感动让我向往与张承志先生的会面,我想看看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模样的人,竟然从豪迈奔放的蒙古草原走来,带着奶茶的香味,一头扎进贫瘠的黄土高原,投进哲赫忍耶的怀抱,成为独树一帜的作家。

我想他是一个带有凝重面孔的人,他的心里好像承载了比黄土高原更加厚重的思考。可是我看到的张承志与我的想象截然不同,他说话时就像一个大孩子,不时露出略带羞涩的笑容。

我们在宾馆大厅的沙发上聊天,他说他要补充修改《心灵史》,他说把信仰与名利挂钩,必然把信仰带进死胡同,那种传统的父传子的伊斯兰信仰方式没有前途,唤醒人们理性的信仰非常紧迫和必要。我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夜深了,张承志先生说他要去做礼拜了,“引沙安拉(奉真主的志意),我们还会见面的。”握着他宽大而温暖的手,我就像一匹远行的骆驼,被一片荒原之间的绿洲所感动。

出了宾馆,柴达木的夜色那么美丽,我想我和张承志先生下次的见面会是什么时候呢?

【经典对话】

致先生

张承志

当身为后辈,却真切地感到某种把握在沉静中逼近时,那感受是新鲜的。也许确实应当放纵这种瞬间的感受。他身边纠缠着那么多无聊至极的异类,如成群苍蝇在纠缠一具死骸。

1991年的我突然觉得应当站出来了,应当有人将心比心,以血试血。

这样,对自己的

我坚信,我读着《野草》、《故事新编》、《药》、《伤逝》、《故乡》、《狂人日记》这几篇时,我相信有了一种把握。我不愿重读。中学生教室里念一遍而如今却日觉鲜烈的印象,也许错,也许对,也许是关于先生上述作品的印象,也许不过是自我感觉--都无关紧要。如果我有能力出版先生一本选集,我只选上述几篇。其中《野草》和《故事先编》只选半部左右--我此刻寄人篱下,身无分文,资料全远在彼岸中国,但是我有如上把握。

就像王蒙依据他汉族型作家的内心体验戏作《红楼梦》研究,我也只凭自己的内心体验写这篇关于先生的随笔。

曹雪芹固然伟大,但是太中国人味了。或许曹雪芹是满洲族人,但满人比汉人更北京化、更市井化、更充溢着孔孟之道的霉味。中国从来只能由曹雪芹型的人物代表;但中国需要的却是另一种人。腐朽的中华文明不该再增添什么

先生弱也,丈夫气短。但是现代中国仅先生一人属于这个类型,因此,我遵循中国人称

弦外之音:张承志的文字纵横恣肆,是灵魂的嘶鸣,是热血的发散。他固执地在文学的荒芜英雄路上,抗击世俗,抗击潮流,用不断超越的文字捶击心灵、逼视生命。这篇文章就是“一篇摄人心魄的文字,一篇流血的文字,是冥冥之中孤独灵魂的隔世对话,”那些文字穿越时空形成与先生的经典对话,又直抵我们的心灵的深处。

【他山之石】

爱也草原,恨也草原

——张承志《黑骏马》赏析

雨山亭

“哪怕我现在正踏在古歌《黑骏马》周而复始,低徊无尽的悲怆节拍上,细细咀嚼并吞咽着我该受的和强加于我的罪过与痛苦,我还是觉得:能做个内心丰富的人,明晓爱憎因由的人,毕竟还是人生之幸。”

《黑骏马》一出版,就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了读者,获得了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以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民歌《黑骏马》为主线,描写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宝力格的成长历程,描写了他和索米娅的爱情悲剧。

这是一篇唯美的作品,小说以舒缓的节奏,优美的笔法,再现了草原民族的风俗人情。歌颂了草原人民善良、朴质、勤劳的美德。要比力度,张承志的《北方的河》无疑更胜一筹,但其艺术韵味实在难以比拟。文中有两条线索,第一是白音宝力格,索米娅,奶奶的生活琐事;第二是古歌《钢嘎•哈拉》作音乐背景,与作品实现了完美的情景交融。

主人公白音宝力格是一个追求文明进步的蒙古青年,他的追求体现了蒙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奶奶和索米娅即是勤劳、善良、纯朴的蒙古人民的象征。但她们对一些传统愚昧的认识和认命式的接受,又可见传统的积淀深深地烙印在她们身上,古老的草原文化中对创造与生命的喜悦这一古老的意识与现代文明在这里发生了冲撞。主人公面对这强烈的冲撞,感到苦闷、徘徊、失望。他愤然出走。9年以后,经过现代文明的陶冶后。他内心还时刻被“ 黑骏马”这首沉郁、优美的古老民族牵引着,时常产生自己也说不清的萌动。是什么呢?作者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渐渐感到,那些过于激昂和辽远的尾音,那此世难缝的感伤,那古朴的悲剧故事;还有,那深沉而挚切的爱情,都不过是一些倚托或框架。或者说,都只是那灵性赖以音乐化的色彩和调子,而那古歌内在的真正灵魂却要隐蔽得多,复杂得多。就是它,世世代代地给我们的祖先和我们以铭心的感受,却又永远不让我们有彻底体味它的可

能。”主人公似乎感受到这些正是其民族文化的底蕴、深层的民族文化的积淀,它就是草原的古老生活。

我想说的是,白音宝力格迟到了九年!他在繁华都市流浪了九年才领悟草原的真谛,回来寻找这份久违的感情。但奶奶已经长眠地下,索米娅也历尽沧桑,远嫁它乡,过着不如意但她不抱怨的生活。这个一生善良的姑娘对白音宝力格唯一的控诉与心酸是;“如果其其格是你的该多好!”

白音宝力格身上的“现代文明”与草原不能融合。当他发现心爱的索米娅遭遇不幸,激动得想杀人时,奶奶却只淡淡地说:“女人不都这样过来?也好,至少知道索米娅能生养也是件不错的事。”奶奶的话带着浓浓的草原气息,代表大草原对生命尊重。但白音宝力格并不明白,他只当奶奶冷漠,把索米娅怕他伤害孩子而躲避他的行为理解为爱情的终点,于是很不理智地选择自我放逐。

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是:这,就是生活。除了接受,你别无选择。


相关文章

  • 以"守望"为话题作文例文
  • 以"守望"为话题作文例文 孩子,当你坐在考场解答这份试卷的时候,你的父母在守望,你的老师在守望,所有关心和爱你的人在守望:就像蓝天守望着小鸟,大海守望着风帆,大地守望着小草-- 守望是母亲起早贪黑操劳的背影,守望是老师头 ...

  • 桥是路的守望者
  •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岁月发生多少次更替,无论经过多少个花开花落风狂雨骤,桥始终连接着路永远无怨无悔,恪心坚守,即便是永远的日晒,永远的风吹,永远的雨淋,也静静承载,矢志不移.除非那座桥走到了尽头.否则,桥永远是路默默的守望者. 有句话说,桥归 ...

  • 在梵高的星空下
  • 在梵高的星空下 鹫尾花高傲的孤独 蓝得能滴下眼泪的天空 红头发轻叼著烟斗 血液般浓稠的油彩 那一片金黄麦田还在守望 神的旨意是否已抵达 就在梵高的星空下岁月流转 每一颗星辰都有灵魂 十九世纪的爬满青藤的墓碑 有个人安躺就在永恒的怀抱 那一片 ...

  • 中学生写的小说:孤独中的守望
  • 中学生写的小说:孤独中的守望投稿!!!! 发件人:坠落的希望 中学生写的小说:孤独中的守望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乡村的宁静可谓是一方乐园.就在这个乡村的半山腰上有一所老旧的大房子孤零零的杵在那儿.房屋的后面栽满了苍翠的竹子,周围满是郁郁葱葱的 ...

  • 对自己说:我要像蒲公英那样活着
  • 谁都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谁也不是哪个故事中的男女主角,我们不过是为着一场盛大华美的宴会,而后悄悄地离去,谁也不知道有谁来过,一切好像一场虚无的梦. 我们是一束飘飞的蒲公英,脱离了父母的怀抱,飘落在哪里便在哪里生根.就像是一首诗歌在静静吟唱, ...

  • 守望孤独④
  • 如果在班级里是累的,我宁可选择逃课. 我害怕面对. ---------------------------------------------------------------- 哇,今天的阳光真明媚.我一大早就起床了. "张姨 ...

  •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选择
  •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选择 摘要: 本文通过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家庭背景.个人叛逆 性格及情感世界的分析,对霍尔顿的人生进行了重新解读,总结了反叛方式所蕴 含的内涵,在当今社会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所带给我们的深刻的意义. ...

  • 给同学的青春寄语
  • 1.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掉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 2.你给我一滴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所有的海洋. 3.那些刻在椅子后的爱情,会不会像水泥上的花朵,开出没有的风,寂寞的森林. 4.这多像是一个悲伤的隐喻。 5. ...

  • 名著开场白
  • 开场白 No 1 <双城记>查尔斯・狄更斯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 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 ...

  • 八年级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其答案
  •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A卷(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3分) A.叱咄.(duō) 缥.碧(piǎo) 两栖. (qī) 朔.方(sù) 相形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