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导学案

【课题】 六国论

主备:王梅 日期:2013年11月17日

【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自主预习】

1.连线作者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四川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

岁才发奋读书,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其

中就有《权书》第八篇《六国》)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文名因而大振。苏洵长于策论,很

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著名,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

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2.探寻背景

北宋初期,西部、北部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

60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宋景德元年与辽议

定: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后来又被迫追加银10万两、绢10万匹。这

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辽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

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一种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

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

文属于史论。

3展示——检查预习

识字注音

反间计( )思厥先祖父( ) 暴霜露( ) 抱薪救火( ) 革灭殆尽( ) .....

与嬴( ) 燕赵之君( ) 洎牧( ) 以谗诛( ) ....

【合作探究】

1.研讨(自主探究,小组研讨,师生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2、本文最大的写作手法是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文中有哪些对比?请找出并概括其作

用。

【随堂检测】

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2、请找出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思厥先祖父( ) ....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4)可谓智力孤危( ) ....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

3、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李牧连却之( ) (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3)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

(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4、一词多义。

(1)非:①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 ② 觉今是而昨非( ) ③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2)或:①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②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得:①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② 此言得之( ) ③ 与太监某甚相得( ) ④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

(4)相:①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② 相见恨晚( ) ③ 相得益彰( )④ 伯乐相马( )

(5)势:①其势弱于秦( )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5、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特点。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后秦击赵者再( )(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巩固训练】

1.选出加点字“而”不表示转折的一项。(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翻译下列句子。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文: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译文:

2 )) )


相关文章

  • 六国论教学设计
  •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六国论>原文和翻译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

  • [六国论]教学案(鲁人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 <六国论>教学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能用有关文言知识解读文言作品.2.学生能从历史评论的学习之中,进一步了解如何处理议论文中观点与材料的关系.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 ...

  • [六国论]教学设计
  • <六国论>教学设计 姚伟春 教学目标: 1.理解:弊.率.完.暴.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 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对比论证等写法. 教学重点:揣摩语言, ...

  • [六国论]导学案
  • 高一语文 YWxx-2012-04-000 <六国论>导学案 编写人:刘晚秋 审核人: 雷华锋 编写时间:2012.05.01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2.能力目 ...

  • [优秀作文][六国论]读后感
  • 今读二苏<六国论>颇感新奇,曾不想这旧事之中还有这么多道道.不过,依我之见,二苏文章看似行文舒畅,合情合理,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就不难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这也就影响了作者看待六国破亡事实的眼光,其文恐怕未点到实质. ...

  • 讲通鉴丨六国为何会被秦国灭亡呢?
  • " 大家好!谷园讲通鉴,这才是历史! 讲通鉴. 谷 园 讲 通 鉴 .第二十四章,六国为何会被秦国灭亡 前面两回咱们讲了荆轲刺秦王,那是公元前227年,此前一年,秦国已经把顽强的赵国给灭掉了,正打算对付燕国呢.经过这次刺杀事件,更 ...

  • 历史典故:苏秦合纵联六国
  • 战国七雄中,就数秦国最强盛.楚.齐.魏.赵.燕.韩六国诸侯联合起来,用"合纵"的办法结成南北联盟来抵抗秦国呢,还是联合西边的秦国,用"连横"的办法结成东西联盟来保存自己呢?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一批纵横 ...

  • 阿房宫赋练习
  • <阿房宫赋>(教师答案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 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突 兀(wù ) 水涡(wō) 不霁(jì)何虹 妃嫔媵(yìng)嫱 ....B.矗(zhù)立 辇(niǎ ...

  • 苏秦与张仪:合纵之祖与连横之父
  • 我国传统上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战国时期,所谓的"纵横家",不外乎两个人,即苏秦.张仪.二人皆为"鬼谷子先生"的门生,施展" ...

  • 六国论同步精品练习及答案
  • 六国论同步精品练习及答案 一.古今异义 1.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古义: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2. 思厥先祖父.. 古义: 今义:父亲的父亲 3.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