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考点

社会分层考点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分层】(P1):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是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

2.【社会结构】(P5):指社会各要素或各部分相互之间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关系模式或互动模式。

3.【地位相悖】(P19):声位地位与经济地位常常不一致,比如声望地位很高的人财产地位却可能比较低,对于这种不一致的情况,社会学称之为“地位相悖”。

4.【先赋地位】(P21):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不经过后天努力就获得的地位。

【自获地位】(P21):指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努力而获得的地位。(此题是2选1的考,所以归结为一点)

5.【阶级关系结构化】(P98):吉登斯认为社会上存在的三种市场能力可产生相应的三个基本阶级,在转化过程中有一些因素发挥作用,这个过程称之为阶级关系结构化。

6.【社会屏蔽】(P110):各个社会集团都试图将获得资源的机会和可能性归属到具有某种资格的小圈子里,社会屏蔽就是为此设定的这样一套资格的程序。

社会排他(P110)本质上它是一个社会集团采用合法手段牺牲另一个社会集团的利益,从而维护自身的利益。

7.【文化缓冲带】(P116):在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存在着的由大量低层白领构成的社会流动缓冲区。

8.【晕轮效应】(P175)除供应与需求外,有时候一些象征意义或假象也会影响社会地位和报酬。

9.【精英配置】(P303)指社会中不同类型精英群体的比例关系。

10.【社会距离】(P18)是反映社会关系亲密程度和等级的指示,可以用来区分社会阶级。

11.【权利】(P56):指在一种社会关系内,行动者即使遇到反抗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可能性,不管这种可能性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

12.【权威】(P56):是有特定内容的命令被特定的人群服从的可能性。

13.【社会流动】(P2):指人们的地位、位置的变化,它包括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位置的变化和地理空间结构中位置的变化两个方面。

14.【精英互换】(P304):指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技术精英之间的流动

二、简答题

1.形成社会分层的机制是什么(P7)

答:社会分层形成的机制有三个,第一,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定义了社会资源的价值。不同制度、不同文化的会关于什么有价值、什么无价值的定义并不一定。第二,社会分配规则决定了这些资源在不同的位置的社会群体中如何分配。计划经济时期是按级别进行资源分配,改革开放后,市场原则在社会分配规则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社会分层机制形成的最后一个方面是社会流动。社会流动将社会中的个人或社会群体引导到社会分配的高低不同的层级位置上去。这种流动最终还是受到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的制约。

2.社会分层目标(从功能论和冲突论两方面)简述其目的和对它的评

价(P11)

答;冲突论的观点认为,社会分层的目标是发动和组织社会运动、阶级斗争,它强调社会不平等与冲突的一面,被认为是激进主义,而功能论则认为社会分层是调和各利益群体或阶级,避免冲突的发生,被称之为保守主义。

评价:伦斯基认为,激进主义常常采用从性质上区分的方法,保守主义常采从数量上区分的方法,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是社会科学的两大主要探讨方式,两种观点都正确,但都有缺点,因为两种观点在强调现实的某些方面时,都忽视了其他方面,而人类社会比这两个理论体系中的任何一个所承认的都更复杂,所以,对两种观点的综合是必须的。

3.阶级制度与其他制度(包括种姓制度、种族制度和欧洲贵族制度)的不同

答:种姓制度是一种以宗教为中介的分工制度,区分十分严格,等级尊卑很明显。种族制度是指根据种族将人们分割成不同的社会阶层从而加以区别对待,因种族的不同,其权利、义务也不同。贵族制度则是以爵位来区分等级的不同,一般以占有土地的多少来确定分封爵衔之高低,主要可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这五等。又根据是否可由后代继承分为世袭制和终身制。总的来说,相比之下,阶级制度没有区域限制,强调经济上的差异,即生产资料的占有与否,阶级的流动性会比其他制度大,经过后天的努力,下层阶级可以向上流动。阶级分布没有固定的区域性,阶级内部不仅强调有相同的经济地位,还要求有共同的阶级思想和社会互动,其他制度并没有要求内部人员的社会互动与阶级意识的统一。另外,不同阶级没有明显的外在标志,不同阶级的人生活方式会有区别,但在权利义务上没有很大差别。

4.韦伯提出阶级斗争形成的四个环境条件(P38)

答:第一,有直接的、集中的利益冲突的目标或者敌人;第二,人数众多的成员处在一种相似的阶级地位上;第三,大型人群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第四,斗争目标明确。

5.身份及身份群体的基础?由什么维持共同体的界限(P39)

答:基础有三,第一,生活方式,第二,正式的教育。第三,出身的声望或职业的声望 维持手段:第一,门当户对的婚姻;第二,垄断特权获得的方式;第三,发展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第四,行为惯例想进入该圈子就得按照惯例行事;第五,来自出身的排他,即先天获得的社会地位。

6.涂尔干社会分层(功能论)的观点(P42)

答:第一,分工是必须的,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分工体系也越来越复杂;第二,在任何社会法人分工体系中,总有某些工作被视为比其他工作更重要;第三,社会上人们的才能、知识、智力、技术水平各不相同;第四,如第三点所说,就让最有才能的人担负最重要的事,让弱者承担较轻的工作,这成为社会分层的基本原则;第五,社会分工体系中各种角色、职位的配置有一定的比例,不是任意的。

7.三大家的分层理论比较(P45) 答:马克思所探讨的是阶级社会分层,“阶级”本身是一种历史现象,阶级的产生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私有制出现后,社会就分化为不同的阶级。同时,阶级的形

成是一个从“自在阶级”走向“自为阶级”的历史程,而阶级斗争则构成了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强调阶级共同体,看重是否占有生产资料,认为经济地位、经济利益相同的群体会形成紧密联合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甚至没有地域、国籍的差别。

韦伯确定了社会分层的三个基本维度,即财富和收入、权利、声望,依次他陈述了三种共同体,即阶级、政党和身份群体,韦伯并不注重阶级作为共同体的社会互动意义,而政党由于参与人群的限制也不具普遍约束力。韦伯着重以身份群体来区分社会阶层,身份群体是指社会声望、社会荣誉地位相似的群体。

涂尔干的分层思想由职业共同体分层和功能主义分层构成,他强调因职业分工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职业群体,这种职业共同体具有社会整合的作用,形成有机团结的社会。

8.达伦多夫认为冲突形成(利益群体发展为冲突群体)的4个条件(P59) 答:第一,组织的技术条件(如组织中的干部、领导);第二,组织的政治条件(如非专制的政治制度);第三,组织的社会条件(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第四,组织的心理条件(组织成员相互认同);

9.强制型协作团体(P57)

答:达伦多夫认为权利权威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因素,表现为强制、压迫,任何一个组织,不管是政府、教会、企业、政党还是工会,表面看来它们都是协作型联合体,但只要有权威关系的存在,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协作或结合是具有强制性的,具有压制、约束性的,所以需要采用冲突模式分析。强制性协作团体就是用来解释这种现象的模型。

10.简述反对阶级概论的理由及对其评价(P60)

答:反对派认为,阶级的模式不适宜分析后资本主义社会,其理由有四,第一,历史的理由。阶级性质已经发生变化,资产阶级和劳工阶级都已发生重大变化,阶级更适合于分析19世纪的状况;第二,理论的理由。阶级强调的是经济的原因,而冲突可能是经济的原因,也可能不是经济的原因;第三,阶级概念本身也是含糊不清;第四,阶级和阶层的说法使得分析更为复杂。

评价:达伦多夫认为,在冲突和冲突群体的分析中,应该维持使用阶级概念,但他在使用阶级概念时候特别强调以下两点,第一,强调这是一种系统的社会冲突并且具有结构方面的原因;第二,阶级冲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冲突。

11.有效的冲突调节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P65)

答:第一,正在冲突的群体的双方都必须正视和承认冲突的必要性和真实性承认冲突对方的利益是一个客观事实;第二,冲突利益群体必须有组织,没有组织则一片混乱,冲突无法调节;第三,冲突双方必须遵守一些正式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提供了双方关系的基本框架。当然,冲突双方的立足点需要平等,只有这样,规则和制度才能发挥作用。

12.为何资产阶级没有爆发阶级冲突(P84环境的改变P102政治与经济分离P70沃勒斯坦边缘观)

答:1.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工人阶级已经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而失去了革命精神,发达工业国家的工人阶级已经失去否定性和革命性,不在具有承担历史使命的能力。2.吉登斯认为资本主义的稳定依赖于将经济与政治隔离开来,这样,工业组织变成一种非政府组织。如果不分离,任何一种对资本主义工业控制系统的威胁都立即

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把两者分离可大大降低这种风险。3.沃勒斯坦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属于核心区域国家,而东方一些落后国家属于边缘国家,边缘国家的无产阶级受到发达国家资产阶级、半边缘国家以及本国资产阶级的剥削,矛盾更容易激化。

13.“边缘化”“不平等交换”的概念(P66)

答:边缘国家或地区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过程就是边缘化,不平等交换是指剩余价值不仅从生产者身上转给其他受益者,而且,转移的方向是朝向核心国家,这样,不仅核心区域的无产阶级与边缘区域的无产阶级是不平等的分配关系,核心区域的资产阶级与边缘区域的资产阶级也是不平等的分配关系。

14.普兰查斯对阶级的定义(P87)

答:它表示结构的整体,表示一种生产方式或者一种社会形态的模式对承担者即他们构成社会阶级的支持者所产生的影响。制约阶级的是社会的整个体系而不仅仅是生产过程、生产关系或生产体系。 他认为阶级表现在三方面,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

15.中国当下阶级定型化的表现和对其评价。(补充为何中国阶级分化不明显)(P104-107)

答:第一,阶层之间的界限逐渐形成;第二,社会下层群体向上流动的比率下降;第三,具有阶层特征的生活方式、文化模式也逐渐形成;第四,阶层内部得到强化。

评价:对此不必惊讶。任何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分化、分层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出现分层结构定型化。虽然现阶段出现向上阶层流动率下降,但阶层定型化本身也许不一定造成长久的流动率下降。阶层定型化的主要作用是使社会流动循着一定的标准进行,因而更有规律。 为何我国阶级阶层分化不明显:当前中国社会分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利益碎片化,多种因素造成“多元与碎片”,所以,这种环境不利于阶级意识、冲突意识的形成。简单的说,这种利益碎片化有三个特点,第一是阶层分化与身份群体交织在一起产生了多元利益群体,关系复杂化;第二是户籍、地域的差异与阶层差异交织在一起,形成多元利益群体,直观的并不是阶级整体,而是户籍或地域分化群体。

16.如何理解社会流动与社会安全阀的关系、作用(P113)

答:帕金认为社会流动是最重要最具有政治意义的社会安全阀,它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源。向上流动给下层阶级中那些精力旺盛、雄心勃勃的人提供了逃离下层阶级的渠道,于是减轻了因不平等造成的社会紧张,也通过这种流动把下层阶级中那些潜在的政治领导人吸收殆尽,削弱下层阶级的政治基础。而社会向下流动表面看起来会不利于社会稳定,其实向下流动的人不愿承认自己社会地位下降了,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政治隶属感,他们更多的是采取个体的,个人自我调整的对应方式,而不会求助于集体的、共同的行动。因此下层阶级并没有扩大群众基础。社会流动使各阶层共同形成社会共识,于是稳定的社会秩序就可以实现。

17.中国文化缓冲带(P118)

答:第一,基层组织缓冲带。中国是组织资源最为发达的社会,在全世界,能够像中国这样,通过极为庞大的基层层级街道、社区居委会组织体系实现社会救助社会帮助的并不多见;第二,传统单位体制的缓冲带功能。90年代单位房改使得多数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这对缓解社会冲突有重要意义;第三,政治身份群体缓冲带;第四,新的社会保障机制起到缓冲带的功能。第五,子女地位上升对父母地位下降的补偿功能;第六,家庭内部的经济互补。这

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社会缓冲机制,。

18.戴维斯-莫尔的功能主义分层原则(P167)以及功能主义的缺陷(P172) 答:第一,在任何社会中,均有某些位置在功能上比其他位置更为重要,需要具备特殊才能和技术者去承担。第二,在任何社会中,只有少数具有天才的人才有可能被训练成掌握这些职位技术的人,从而承担这些重要的职务;第三,将这些天才转变为掌握技术者,需要一定时期的训练,在这一时期中,受训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和损失,有所牺牲;第四,为了使的有天才的人愿意经受这种牺牲从而获得训练,他们将来的位置就必须具有吸引人的价值,具有特殊的利益;第五,上述所说的稀有的、具有吸引人的职务包括:与职务权利相联系的福利条件,这些福利条件可以实现生活安逸,娱乐消遣,自我尊重,自我发展的好处;第六,这种对社会基本报酬获取程度的差异所造成的结果是不同的社会阶层获得不同的声望和尊重;第七,表现在稀少物品享有、声望尊重差异上的各阶层不平等,在任何社会中,都既起到正功能作用,又不可避免。

缺陷:第一,功能主义分层忽视了社会贫富差距不合理的一面;第二,功能主义的贫富差距观忽视了社会上以部分人在竞争中所面临的障碍;第三,功能主义忽视了社会上阶级现象;第四,功能主义分层理论无法解释现代社会中各种分工相互依赖、任何一个分工环节均不可缺少的事实。

19.阶级聚合体的分化(亦格伦斯基与索伦对于采用职业群体分析模式的论证)(4个点P137)

答:1、阶级认同弱化。当代的调查证明,多数工人并不认同阶级概念,在人们放弃阶级的同时却认同于具体的职业群体;2、社会屏蔽机制形成职业群体。现实中一些区域组织建立和实施一套屏蔽措施,如许可证、执照、证书等,防止非专业人士的竞争;3、职业层次上的集体行动。集体行动的策略是保护其群体利益,对下层职业群体采取屏蔽,对同层群体采取分工策略,对上层采用获取特殊利益保护的措施。4、从结果上看,也是职业群体更具实际意义。由于大的聚合体并没有集体行动,阶级分析的目标就变得十分有限,而现代社会屏蔽确实是在具体的职业层次上实现,社会互动的限制将产生和维持文化亚群体。这些小群体在长期训练赋予了相同的行为模式,对其生活方式、气质、态度进行分析时,采用作为共同体的职业分析就很具解释力。

20.赖特对阶级位置、阶级意识和阶级实践关系的微观描述(P202)

答:首先,一个人的阶级位置限制了他的意识;其次,一个人在受到地位制约的前提下,在

特定阶级意识的立场上选择了阶级的实践行动。最后,是阶级位置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既有一个人的阶级位置会在概率上限制它的阶级实践的方面,也有阶级实现放过来改变一个人的地位的情况。

21.桑德斯理论(P266)

答:桑德斯的观点与传统功能主义极为相似,他认为,在任何社会中,不均等现象都是长期存在的,从来没有过完全均等的社会。不均等的财产收入、利用资源配置的不均等去刺激人们积极工作并不是组织社会和管理社会的唯一方法。一个社会有可能均等地分配财产、收入。资源、地位等,但这种均等化的做法会造成更严峻的社会问题,因为在这种奉行均等主义的社会体系内,缺少适当的经济奖励,需要采用严厉的手段强迫他人履行其社会角色。

三、辨析题

1.韦伯认为,“在我们的术语中,阶级并不就是共同体,它仅仅代表一种共同行动的可能性和经常的基础。只是在下列情况,我们才可以说阶级:第一,在生活机会特定的作为原因的构成上有着一致性的人们;第二,这种构成仅仅是指商品占有与收入机会上的经济利益;第三,这种构成是处在商品的或劳动市场的条件下。”(P34)

答:此题答案就是这段话下面的所有内容,在此不述。

2.韦伯认为相似的经济利益并不一定形成共同的有组织行为(P36) 答:韦伯在分析阶级行动时就认为阶级行动的本质是一种经济行为,这种行动建立在对手段与结果进行、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因此它是比较个体化的行动,不太容易形成集体行动。即使是有相似利益的群体,因为这样的行动取决于每一个人的抉择,而这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他们的共同利益是什么,因此导致集体行动较难,所以韦伯既质疑阶级利益的概念,也质疑建立在共同阶级地位上的那种“共同行动”。

3.政党与政治权利的关系:阶级的真正故土在“经济制度”里,身份群体的真正故土在社会制度里,政党的真正故土在“权利”领域里。(P40)

答:理解以上几句话,无非就是说,产生阶级的根源是经济上的差异,身份群体是由社会评价所制约的声望决定的,而政党的活动旨在获得社会权利,施加影响而已。不能因为政党为了权力而生就说政党不好,每个政党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或是物质利益或是信念等等。政党都会代表一定群体的利益,而政党内部成员也较为复杂,可能来自不同阶级。当然,韦伯认为政党都会趋向于官僚化,党徒越来越热衷于中饱私囊。关于韦伯对政党的观点概括如下: ①政党的活动旨在获得社会“权利”,所以,政党活动的目标是要获得权力,是要施加自己的政治影响。②韦伯认为,政党是一种自由联合协会,参与者的目标,作为领导者是为了获得权力,作为积极的党员是为了理想或物质利益。

③政党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总是在有计划地争取某种目标,而阶级和身份群体就不是这样,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④韦伯认为主义型政党最终也会走上庇护型政党的道路,党徒热衷于追求物质利益。

4.吉登斯提出,只有当阶级冲突产生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时,冲突意识才会变为革命意识。(P103)

答:吉登斯认为如果没有革命的意识形态创造,没有政治的组织和政治力量的干预,仅仅由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产业模式不断走向成熟,是不可能自己生产出革命意识和革命行动的。因为影响革命意识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在一种既定的生产体系内经历的相对性。而这种生产体系经历的相对性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才能体验到。总的来说,光有冲突不足以产生革命意识,革命需要明确目标和指导,而发生革命与否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成熟发展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5.从下面这段话中理解霍特的思想“霍特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确实发生了变化,比如白领工人的增加,体力工人的减少,所以,19世纪的阶级模式已转变为复杂的多元阶级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阶级的死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以阶级为基础的不平等继续存在”........(P279)

答:霍特认为

①在过去25年中,阶级的影响并不是持续下降的,而是有时上升,有时下降,是上升和下降的混合,是不断波动的

②今天的阶级概念和阶级模式比过去复杂多了,但复杂本身并不意味着阶级的死亡。 ③他们还分析了当代资本注意到不平等问题,认为,不平等不是减轻了而是仍然相当严重 ④阶级对选举是有影响的,工会、社会运动组织、政党在选举中的作用都是与阶级有关的 ⑤阶级如同种族、宗教、民族、性别一样,是政治资源中十分重要的一种。

6.从下面这段话理解布迪厄的思想“总之,阶级的差异、阶级的冲突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也表现在阶级成员的生活方式、生活空间、惯习和品味之中。阶级成员在惯习和品味方面的差异和冲突是阶级的差异与冲突在文化资本、符号资本领域的重要表现,所以,布迪厄认为他的研究大大拓展了阶级研究的领域”(P294)

答:布迪厄认为,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是由一整套非常细致的品味构成的,包括措辞、语调、姿态、微笑等等,所以,品味也就成了阶级的一种象征和标志。同时,品味不仅是现实阶级的标志和象征,而且这种阶级的品味也会影响到阶级的后代,比如雇主、经理的子女与体力个人的子女在品位上就有重大差异。所以,品味作为阶级的象征可以代际继承。 布迪厄进一步认为,惯习、品味的差异也是区分阶级的重要方式。

布迪厄还进一步发现各阶层在饮食结构上也有明显差异,他甚至还做出了图形来显示。从高社会身份地位的饮食结构差异,一直到低社会地位的饮食结构差异,显示了各阶层在饮食、食品上的细微差别,这就是所谓食品的社会空间图。

布迪厄还认为,饮食惯习与身体、健康、形体也有密切关系。

7.普兰查斯认为,阶级并不如很多人所设想的,仅仅是一种经济关系。(P88)

答:普兰查斯认为,经济确实有重要的或首要的作用,但是,“纯粹的经济标准并不足以决定社会阶级、不足以确定社会各阶级的位置。当我们考察一个具体的社会形态时,这一点就变得非常清楚了。考察阶级在社会劳动分工的意识形态与政治关系中的位置也是绝对必要的”。阶级是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结构的整体,这是普兰查斯的解释。他的观点是,如果只是讲经济上的利益群体,与阶级没有关系,只有当一个经济的利益群体形成政治实体的时候,它才具有阶级的意义。他阐释马克思的思想说:只有当阶级组成一个政党的时候,它才能作为一个阶级而存在。

8.桑德斯基与功能主义的异同:在任何社会中,不均等现象都是长期存在的,从来没有过完全的均等社会(P267)

传统的功能主义认为建立在经济差异基础上的分层既是必要也是不可避免的,而桑德斯认为不均等的财产收入、利用资源的不均等去刺激人们积极工作,并不是组织社会和管理社会的唯一办法。一个社会也有可能均等地分配财产、收入、资源、地位等,但这种均等可能会造成更严峻的社会问题,因为社会失去有效的经济奖赏手段,人们懒与努力工作,而国家就会使用强制力逼迫人们工作,这样冲突就爆发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德斯是反对均等化和平均主义的,不均等的社会不代表不好,适当的差异可以激励人们奋进,维持社会秩序。

四、论述题

1.以职业群体为基础的有机团结(P44)

答:涂尔干认为,职业群体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群体的基础是因为如下原因: ①人们寻找职业、自我选择的力量会使相似心态的工作者进入相似的职业;

②频繁的社会互动(分工和从事职业是人们每天的活动,每天的见面使人们形成相互饮依赖的关系,而其他关系比较起来都相对短暂);

③共同工作的社会互动,使同一职业的工人之间产生合作和共享的价值观‘ ④各种专业化培训是一种社会化,加上非正式互动,产生了同质化效果;

⑤职业的责任、义务使得就业者形成了可以追求的共同利益;

⑥在以分工为基础的职业群体内,会形成一种行为规范和组织形式,而这些形式会变得非常稳固和明确,成为职业内的法律法规;

⑦在职业群体内部,还有很多不成文的习俗,职业内部的习俗又可以大大巩固法律法规; ⑧分工的有机团结的特点。(涂尔干认为,表面看来分工造成人与人的分化,实际上,“劳动越加分化,个人就越贴近社会”)

⑨从分工的角度研究社会分层还有一个特点,即比较容易缓和矛盾,比较有利于社会的团结。 总之,如果充分发挥职业群体的社会整合功能,则因为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失范、社会无序和道德沦丧就可以被克服、纠正。

2.职业共同体与中国社会整合(P150)

答:通过职业共同体建设建设新的社会整合,具体来说需要做到如下几方面。

第一、职业道德建设。职业内部有着明确的道德规范。中国目前不是一般的道德滑坡,职业道德水平也大大下降。

第二、职业技术建设。职业时社会的分工体系。职业的很重要活是专业活动。任何一种劳动

或职业活动都有技术可以钻研。

第三、职业荣誉感和敬业精神。职业群体之所以可以自发形成向心力、凝聚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职业的从业者具有很强的职业荣誉感和敬业精神。再者,目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变化太快,人们不断变换工作,缺少稳定性。

第四、职业亚文化建设。各种职业都会形成特定的亚文化。职业是由分工体系的不同专业构成的。

第五、企业和企业主的社会责任。职业共同体的建设固然需要全体雇员或就业者的配合,但企业和企业主(单位或单位负责人)的社会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第六、职业群体的内部关系。推进人们日常交往的小的职业共同体建设的意义在于它成为今天社会整合、社会团结和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民间基础。

3.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的变化(P316)

答:答;总的来说,这种变化可以从群体分层结构与制度变迁两个方面看,从群体分层结构上看,包括一、农民队伍的分化:改革以前,我国农民被限制在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内,国家实行以粮为纲的农业政策,农民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直到改革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从土地解放出来,且我国户籍制度又相对放宽,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形成新职业体系。二、工人队伍的膨胀:我国城市中持城市户口的工人人数自改革开放以来变化并不很大,1991年后数量反而持续减少,这一方面是由于大量农村人口替代了城市工人,另一方面是因为90年代国企改革,大量城市工人下岗。三、新的个体私营工商的出现: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允许发展个体经济,之后又开始发展私营企业,90年代后期,我国个体、私营工商层出现迅猛发展,这个新生的阶层其成员从其他社会群体中转变而来,构成复杂,总的来说,这个阶层的人员素质在不断提高,其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中势必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四、身份制的变迁:从以社会身份指标来区分社会地位到以非身份指标区分社会地位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农民开始突破户籍身份的限制;

2、官本位制有所变化,单位级别和干部级别的身份体制发生变迁;3、档案身份已被突破;

4、取代传统的先天身份指标,人们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文凭、学历、技术证书等作为社会屏蔽和筛选的功能越来越突出;5、产权的排他作用将更为突出。。

五、单位制的变迁:改革以后,在市场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单位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第一,单位与成员的经济关系发生变化;第二,工作单位从对成员的全方位控制,转变为只对其成员的职业活动加以控制;第三,从有上级主管到无上级主管;第四,人们的社会生活开始从单位内转移到单位外;第五,社区生活变迁,随着私有房产的发展,物业管理的作用越来越被看重;第六,在单位的变迁中,同时出现了弱化和强化两种倾向。综上所述,在改革前,中国社会基本上还保留着很强的传统社会的特点,最突出的标志就是身份制,改革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发生重大变迁,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各种身份体制的衰弱与解题,新的分层体系出现。


相关文章

  • 湖北公务员考试:判断考点剖析分层专题
  • 湖北公务员考试:判断考点剖析分层专题 湖北分校 张静 分层考点在行测考试中属于比较难的一个考点,其出现的几率具有偶然性,但是一旦出现,往往是拉开大家分差的题目.所谓分层,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把一个图形分成内外.上下.左右几个部分进行数量 ...

  • 教师招聘小学数学专业试题及解答
  • 小学数学专业部分(共18个题目,6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30分) 1.(2013•新课标Ⅱ)设复数z 满足(1﹣i )z=2i,则z=( ) A .﹣1+i B .﹣1﹣i C .1+i D .1﹣i 2 2.(2015•安徽四 ...

  •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1B411014 路基雨期施工技术考点
  • 二级建造师考试分为基础科目与专业实务,<公路工程>属于专业实务,掌握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考点,对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至关重要. 学尔森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特地整理二级建造师考试考点,本文为: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1B411014 路基 ...

  • 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推行素质教育为方针,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根本,突出复习过程和检查评价的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指导和要求。不断变革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分析 ...

  • 梳理论证过程
  • 论证过程 --议论文阅读考点复习 辉县市城北中学 王志芳 教学目的: 通过知识的探究训练,让学生在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中形成答题的能力,掌握答题的策略,突破议论文阅读的难点. 教学内容: 学习"四步法"梳理论证过程 教学过程 ...

  • 考点26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统计案例
  • 温馨提示: 高考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 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26 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统计案例 1.(2010·陕西高考文科·T4)如图,样本A和B分 ...

  •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计划
  • 一、基本情况分析: 初三5、6共有110个学生,两个班差距较大。六班秩序较好,学习认真,但潜力较小。五班落后面广,课堂纪律较差,学生缺乏学习得动力,授课极为困难。少部分学生在语文的学习目的性上不够明确,态度不是很端正,认为语文的学习可有可无 ...

  • 1二建实务教材
  • 2A310000 建筑工程技术 一.荷载的分类 按时间的变异分类(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按时间的变异分类(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按结构的反应分类 静态作用或静力作用 动态作用或动力作用 按荷载作用面大小分类 均布面荷载Q ...

  •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九课中心发言材料
  •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备课组活动中心发言提纲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4年秋第11周 高2013级政治备课组 发言人:何琴 学科:思想政治 模块:文化生活 章节:第四单元第九课 第一框 走中国特色社 ...

  • 2017临床医师考试病理学肾小球肾炎考点
  • "肾小球肾炎的病理表现"是2017临床医师考试病理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泌尿系统的常考点,这个知识点每年都会考到.肾小球肾炎无论是执业医师还是助理医师,都是很重要的知识点,肾小球肾炎的病理表现更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为此,金英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