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求和公式法

直接求和公式法 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前n 项和S 可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进行求解。运用公式求解的注意事项:首先要注意公式的应用范围,确定公式适用于这个数列之后,再计算。 n

例题:求数列的前n 项和S

解:

点拨:这道题只要经过简单整理,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个数列可以分解成两个数列,一个等差数列,一个等比数列,再分别运用公式求和,最后把两个数列的和再求和。 分组求和法

所谓分组求和法就是对一类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的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

例题:求S = 1 - 2 + 3 - 4 + „ + (-1) n (n∈N)

解:①当n 是偶数时:S = (1 - 2) + (3 - 4) + „ + [(n - 1) - n]

= - (1 + 2 + „ + n) = -

②当n 是奇数时:S = (1 - 2) + (3 - 4) + „ + [(n - 2) - (n - 1)] + n = - [1 + 2 + „ + (n - 1)] + n

= - n 2222n-12*[1**********]222

综上所述:S = (-1)

点拨:分组求和法的实质是:将不能直接求和的数列分解成若干个可以求和的数列, 分别求和。

裂项相消法

裂项相消法是将数列的一项拆成两项或多项,使得前后项相抵消,留下有限项,从而求出数列的前n 项和。 n+1n(n+1)

例题:求数列(n∈N) 的和

解:

点拨:此题先通过求数列的通项找到可以裂项的规律,再把数列的每一项拆开之后,中间部分的项相互抵消,再把剩下的项整理成最后的结果即可。 错位相减法

错位相减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列求和方法,应用于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相乘的形式。即若在数列{a·b}中,{a}成等差数列,{b}成等比数列,在和式的两边同乘以公比,再与原式错位相减整理后即可以求出前n 项和。

例题:求数列{na}(n∈N) 的和

解:设 S = a + 2a + 3a + „ + na①

则:aS = a + 2a + „ + (n-1)a + na②

①-②得:(1-a)S = a + a + a + „ + a - na③ *n n n n n *23n n 23n n+1

n

23n n+1

n

若a = 1则:S = 1 + 2 + 3 + „ + n =

若a ≠ 1则:

点拨:此数列的通项是na , 系数数列是:1,2,3„„n,是等差数列;含有字母a 的数列是:a,a ,a ,„„,a , 是等比数列,符合错位相减法的数列特点,因此我们通过错位相减得到③式,这时考虑到题目没有给定a 的范围,因此我们要根据a 的取值情况分类讨论。我n n 23n

们注意到当a=1时数列变成等差数列,可以直接运用公式求值;当a≠1时,可以把③式的两边同时除以(1-a ),即可得出结果。

倒序相加法 如果一个数列{a},与首末项等距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可采用把正着写与倒着写的两个和式相加,就得到一个常数列的和,这一求和方法称为倒序相加法。我们在学知识时,不但要知其果,更要索其因,知识的得出过程是知识的源头,也是研究同一类知识的工具,例如: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用的就是“倒序相加法”。

例题:设等差数列{a},公差为d ,求证:{a}的前n 项和S =n(a+a)/2

解:S =a+a+a+...+a ①

倒序得:S =a+a+a+„+a ②

①+②得:2S =(a+a)+(a+a)+(a+a)+„+(a+a)

又∵a+a=a+a=a+a=„=a+a

∴2S=n(a+a) S=n(a+a)/2

点拨:由推导过程可看出,倒序相加法得以应用的原因是借助a +a=a+a=a+a=„=a+a即与首末项等距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的这一等差数列的重要性质来实现的。 迭代法

迭加法主要应用于数列{a}满足a =a+f(n),其中f(n)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条件下,可把这个式子变成a -a =f(n),代入各项,得到一系列式子,把所有的式子加到一起,经过整理,可求出a ,从而求出S 。

例题:已知数列6,9,14,21,30,„„其中相邻两项之差成等差数列,求它的前n 项和。 解:∵a - a = 3, a - a = 5, a - a = 7 ,„, a - a = 2n-1 n n n n 1n n 123n n n n-1n-21n 1n 2n-13n-2n 11n 2n-13n-2n 1n 2n n 1n 1n 2n-13n-2n 1n n+1n n+1n n n 213243n n-1

把各项相加得:a - a = 3 + 5 + 7 + „ + (2n - 1) =

∴a = n - 1 + a = n + 5 n 1

22

n 1

∴S = 1 + 2 + „ + n + 5n =+ 5n 222

n

点拨:本题应用迭加法求出通项公式,并且求前n 项和时应用到了1 + 2 + „ + n=因222此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构造法

所谓构造法就是先根据数列的结构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数列的通项的特征,构造出我们熟知的基本数列的通项的特征形式,从而求出数列的前n 项和。

例题:求的和

解:

点拨:本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构造出等差或等比数列的特征的通项,在这道题的解法中巧妙的运用了这一转化,使得数列的通项具备了等比数列的特征,从而为解题找到了突破口。 待定系数法

用待定系数法求a =Aa-1+B 型数列通项 n n

例:数列{a}满足a =1且a +1+2a =1,求其通项公式。 n 1n n

解:由已知,a +1+2a =1,即a =-2a —1+1 n n n n

令a +x=-2(a -1+x ),则a =-2a -1-3x ,于是-3x=1,故x=-13 n n n n

∴ a -13 =-2(a -1-13 ) n n

故{a-13}是公比q 为-2,首项为a -13 =23 的等比数列 n n

∴a -13 =23(-2)n -1=1-(-2)n3 n

评注:一般地,当A ≠1时令a +x=A(a -1+x )有a =A a-1+(A -1)x ,则有 n n n n

(A -1)x=B知x=BA-1 ,从而a +BA -1 =A(a -1+BA-1),于是数列{a+BA -1 }n n n

是首项为a +BA-1 、公比为A 的等比数列,故a +BA -1 =(a +BA-1 )An -1,从而 1n 1

a =(a +BA-1 )An -1-BA -1 ;特别地,当A=0时{an}为等差数列;当A ≠0,B=0时,n 1

数列{an}为等比数列。

推广:对于a an=Aa-1+f (n )(A ≠0且A ∈R )型数列通项公式也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n n

通项公式。

例:数列{a}满足a =1且a =2a-1+13n (n ≥2),求a 。 n 1n n n

解:令a +x •13n=2(a +x •13n-1)则a =2a-1+ 2x•13n-1-x •13n=53 x•13n-1=5x•13n n n n n

而由已知a =2a-1+13n 故5x=1,则x=15 。故a +15 •13n =2(a -1+15 •13n-1) n n n n

从而{a+15 •13n}是公比为q=2、首项为a +15 •13=1615 的等比数列。 n 1

于是a +15 •13n=1615 ×2n -1,则a =1615 ×2n -1-15 •13n=115 (2n+3-13n -1) n n

评注:一般情况,对条件a =Aa-1+f(n )而言,可设a +g(n )=A[a-1+g(n -1)],则n n n n

有Ag (n -1)-g (n )=f(n ),从而只要求出函数g (n )就可使数列{ a+g(n )}为等比n

数列,再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出a 。值得注意的是a +g(n )与a -1+g(n -1)中的n n n

对应关系。特别地,当f (n )=B(B 为常数)时,就是前面叙述的例8型。

这种做法能否进一步推广呢?对于a =f(n )a -1+g(n )型数列可否用待定系数法求通项n n

公式呢?

我们姑且类比做点尝试:令a +k(n )=f(n )[a-1+k(n -1)],展开得到 n n

a =f(n )a -1+f(n )k (n -1)-k (n ),从而f (n )k (n -1)-k (n )= g(n ),理n n

论上讲,通过这个等式k (n )可以确定出来,但实际操作上,k (n )未必能轻易确定出来,请看下题:

数列{a}满足a =1且a =n2na-1+1n+1 ,求其通项公式。 n 1n n

在这种做法下得到n2nk (n -1)-k (n )=1n+1 ,显然,目前我们用高中数学知识还无法轻易地求出k (n )来。

通过S 求a n n

例10:数列{a}满足a =5Sn-3,求a 。 n n n

解:令n=1,有a =5a-3,∴a =34 。由a 于a =5Sn-3„„„① 1n 1n n

则 a -1 =5 S-1-3„„„② n n

①-②得到a -a -1=5(S -S -1) ∴a -a -1 =5a n n n n n n n

故a =-14 a-1,则{a}是公比为q=-14 、首项a =34 的等比数列,则a =34(-14)n-1 n n n n n

评注:递推关系中含有S ,通常是用S 和a 的关系a =S-S -1(n ≥2)来求通项公式,n n n n n n

具体来说有两类:一是通过a = S-S -1将递推关系揭示的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关系转化为n n n

项与项的关系,再根据新的递推关系求出通项公式;二是通过a = S-S -1将递推关系揭n n n

示的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关系转化为前n 项和与前n -1项和的关系,再根据新的递推关系求出通项公式

累加法

例 已知a =1, a+1=a+2n 求a 1n n n

解:由递推公式知:a -a =2, a-a =22, a-a =23, „a -a -1=2n-1 213243n n

将以上n-1个式子相加可得

a =a+2+22+23+24+„+2n-1=1+2+22+23+„+2n-1=2n-1 n 1

注:对递推公式形如a +1=a+f(n)的数列均可用逐差累加法 n n

求通项公式,特别的,当f(n)为常数时,数列即为等差数列。

累乘法

例4 已知a =1, a=2na-1(n≥2) 求a 1n n n

解:当n ≥2时, =22, =23, =24,„ =2n

将以上n-1个式子相乘可得

a =a.22+3+4+„+n=2 n 1

当n=1时,a =1满足上式 1

故a =2 (n∈N*) n

注:对递推公式形如a +1a=g(n)的数列均可用逐商叠乘法求通项公式,特别的,当g (n)为n n

常数时,数列即为等比数列。

合并法

...


相关文章

  • 数列求和的教学设计
  • <数列求和>教学设计 阳高一中 顾海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一些特殊数列求其前n 项和的常用方法. (2)通过把某些既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的数列化归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 ...

  • 在等比数列求和的教学时
  • 观课感悟 看了杨永利老师的<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后感悟颇多.具体如下: 一. 情景引入生动形象.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材应注意创设情境, 从具体实例出发, 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使学生能够从 ...

  • 数列的求和
  • 3.2 数列的求和 [教学目的]: 1.通过一些特殊数列求和问题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列求和问题的基本解法(公式法.倒序法.错位相减法.通项展开法.裂项法.分组法) . 2.帮助学生运用化归的思想方法,把特殊数列问题转化为常见的简单数列的问题 ...

  • 计算机说课稿
  • <excel 中公式与函数的使用>说课稿 计算机教研组 冯梅 我说课的题目是<excel 中公式与函数的使用>,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四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这是全国计算机等级 ...

  • 高中数学一轮复习之数列求和之裂项相消法
  • 第6节 数列求和之裂项相消法 [基础知识] 1.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即数列的每一项都可按此法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一些正负项相互抵消,于是前n 项的和变成首尾若干少数项之和,这一求和方法称为裂项相消法. 适用于类似⎨ ⎧ ...

  • 数列求和方法
  • 数列求和方法: n -11. 直接法求和:形如:(1)a n =kn +b , (2)a n =a ·q , 例题:设数列{a n }满足:a 1=1, a n +1=3a n , n ∈N +. (Ⅰ)求{a n }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 ...

  • 数列求和与通项公式求法
  • 一.知识归纳: 数列求和的主要方法: (1)公式法:能直接用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的方法. (2)拆项求和法:将一个数列拆成若干个简单数列(等差.等比.常数列)然后分别求和的方法. (3)并项求和法:将数列相邻的两项或几项并成一组,得到一 ...

  • 数列求和说课稿
  • 课题 数列的求和 说课稿 制作人:袁红 单 位:沂水四中 一.考纲分析 1. 熟练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2. 掌握非等差.等比数列求和的几种常见方法: 3.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 并能用相关知识 ...

  • 错位相减法的便捷应用
  • 错位相减法的便捷应用 摘要:数列求和在高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运用错位相减的方法来解题.本文介绍的运用错位相减求和的解决方法,是从总体出发,缕清思路,明确步骤,减少步骤,降低出错率,从而使问题得以快速准确地解决. 关键 ...

  • Excel中进行数据分析的几个常用函数
  • 职业教育 Excel 中进行数据分析的几个常用函数 赵磊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算数平MEAN AVERAGE 的功能是计算参数列表中数值的平均值 方便的解决,但是对于没有理工科背景的工作人员使用函数是有一定困难均值).其语法形式为A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