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简介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的一位新精神分析学家。他重视人格发展中各阶段的心理社会任务的解决,提出了心理社会问题理论,其要点如下:

1、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从出生到晚年的一系列阶段,而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面临一种心理社会问题。

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解决面临的问题,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解决得好则有助于人格发展,解决不好则给人格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即出现危机。这样既不利于由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过渡,还会影响以后各阶段的发展。

埃里克森根据人一生中出现的心理社会问题,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是按生理发展的)顺序排列的,但每阶段能否顺利渡过则是与社会环境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关,故此命之为“心理社会问题”理论。

2、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按照时间顺序,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1)信任对不信任(0~1岁)

第一阶段这是婴儿期。埃里克森认为,信任是人对周围现实 的基本态度,是健康人格的根基。它在第一年就开始形成,而后逐渐发展。新生婴儿必须依靠别人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如果能从父母及他人那里获得满足,就会对现实、对人生产生信任感。如果,没人理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不信任感。如果这种不信任感扩展下去,就会形成缺乏安全感、猜疑、不信任、不友好等人格品质。

(2)自主对羞怯(2~3岁)

第二阶段是幼儿前期。该阶段开始行走和学习语言,孩子要求自己探索周围环境,开始摆脱过去的依赖状态,产生了自主的欲求,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不愿别人干预,如想自己穿衣、吃饭、行走、大小便等。如果父母或成人允许并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表扬鼓励孩子,那么,孩子将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对环境的影响力,逐渐养成自主、自立的人格特征。相反,如果对孩子过分溺爱和限制,什么事都由成人代做,孩子将体验不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能独立、没用,产生羞怯、疑惑等。

(3)主动性对内疚(4~5岁)

第三阶段是幼儿后期。这时儿童开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知觉动作能力也得到较快发展。因而,儿童特别好奇,好问,主动探索的欲望很强,善于提出各种设想和建议。如果成人能

耐心对待并细心回答他们的问题,适当评价鼓励他们的活动和建议,就可发展他们的判断能力,形成大胆地创造精神。反之,成人急躁、粗暴,不耐心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或设想,甚至过分限制、讥笑,就会形成胆怯、懊悔、内疚等人格特征。

(4)勤奋对自卑(6~11岁)

第四阶段是学龄期。进入小学,儿童追求自己学习上获得成功和得到赞许。若通过勤奋学习而获得了成功与赞许,他们就会继续勤奋努力,乐观进取,养成勤奋学习,勤奋工作的品质。如果屡遭失败,就会丧失自信和进取心,形成冷漠、自卑的人格特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l~18岁)

第五阶段是青年初期,形成自我同一性的时期。自我同一性是在前四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对自己心理面貌的整合,即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与别人的异同,以及认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联方式。如果在前四个阶段建立起信任、自主、主动、勤奋等,所想所做的符合自己的实际身份,就能获得或建立起同一性,可以顺利地进入成年期。相反,在前四个阶段形成过多的不信任、羞怯、内疚、自卑,就会产生同一性混乱或角色混乱,陷入无所适从。如对自己的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不一致,怀疑自己,尝试扮演各种角色但都没有找到一个适合于自己的角色。由于没有建立起自我同一性,经常处于犹豫状态,缺乏自信,导致生活节奏缓慢,做事拖拉,没有活力,甚至极度孤僻。

(6)亲密对孤独( 8~ 30岁)

第六阶段是青年晚期,成人初期,是形成亲密对孤独的时期。这一时期,青年人已走向社会,进入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之中。他们需要与伴侣、朋友、同事等建立爱情、友谊、团结与亲密的关系。如果发现自己不能与别人建立起友爱、亲密的关系,就会感到孤独,产生不愿与人接近的孤独感。

(7)创造性对自我专注赔1~55岁)

第七阶段是成年期,是形成创造感或自我专注(停滞感)的时期,。这一阶段正是成家立业之后,一方面自己承担着社会任务,有工作,有事业,要求为社会创造价值,发挥创造性;另一方面又有家庭,有孩子,需要照顾料理家务和孩子。如果能利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为事业而发挥创造力,就可获得创造感,进一步创造、再创造。如果只关心个人的需要与舒适,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陷入自我专注状态,就会产生停滞感。

(8)完善对绝望(约60岁以上)

第八阶段是晚年期,是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趋于完成和进行反省的时期。当对自己的一生作肯定的评价,觉得没有虚度时光,未竟事业由下一代接替延续,对一生不存在奢望

时,就会产生一种完善感。相反,当回顾一生,觉得一事无成,走过的道路充满坎坷,后悔当初的选择,重新开始又为时已晚,于是就充满悔恨、悲哀、绝望。

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以上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个阶段所面临的发展任务,以及需要解决的“危机”问题。这就是:婴儿期要培养信任,多给孩子关怀,避免产生不信任;幼儿前期要发展自主,大胆让孩子自己活动,避免产生羞怯、胆小;幼儿后期要进一步发展孩子的主动性,鼓励支持孩子的活动和建议,避免产生怀疑、内疚;学龄期要力促儿童学习成功,培养努力勤奋的品质,避免产生自卑;青年初期要帮助发展自我同一性,树立自信心,防止角色混乱;青年晚期发展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免产生孤独感;成年期或中年期在于努力发展创造性,防止自我专注的停滞产生;老年期在于发展满足感、完善感,避免绝望的产生。埃里克森认为,前一阶段任务完成得好坏,直接影响后一阶段的发展。而后一阶段如果条件好转,也可补偿前阶段的不足。


相关文章

  • 发展心理学
  • 二.目录:(方便建立一个整理的逻辑体系) 第一章 毕生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 一.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二.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

  • 人际信任危机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 第38卷 第6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 人际信任危机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原因及干预 陈剑梅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摘 要:人际信任是人类维持本体性安全的需要,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背景与基础 ...

  • 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的研究设计
  • 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一. 导论 人格包含了一个人对自己所知的一切,不仅包括体质特征.认知.世界观.文化,还包括潜意识部分,人究其一生都要受到其人格类型的影响.健康的人格是一个人成才.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前提 ...

  •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学习方案设计
  •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学习方案设计 教学对象: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 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行动课程"学案切实理解"行动课程"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一节行动课,对行 ...

  •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 ...

  • 人格发展八阶段
  • 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 ...

  • 2016天津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 2016天津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的认知发 展 欢迎来到天津教师资格招聘考试网,中公天津教师招聘考试网是中国教师第一门户网站,提供历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 ...

  • 关于建构青少年道德自我认同感的思考_李梅
  • 第38卷第6期2012年11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f Xuzhou Normal Uni.(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8,No.6 2012Nov., 关 ...

  • 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重难点分析]基本理论-精神分析
  • <发展心理学重难点分析>基本理论-精神分析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学习发展心理学的必要前提也是重点内容,在发展心理学每一个章节都会有所涉及,可谓是贯穿发展心理学始终,中公考研心理学老师在同学们开始复习发展心理学之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