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机能学实验

医学机能学实验

1.支配心脏的神经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心脏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双重支配。

心交感神经的作用:心交感神经支配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心室肌,兴奋时,产生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心率增快,心缩力增强,房室交界兴奋传导加快) 心迷走神经的作用:心迷走神经支配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少数支配心室肌,兴奋时,产生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心率减慢,心缩力减弱,房室交界兴奋传导减慢)

2.血管受哪些神经支配?各有何作用?

支配血管的神经主要有交感缩血管神经,分布在除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以外的全身各处的血管平滑肌上,其作用是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

交感舒血管神经支配骨骼肌血管,与运动时骨骼肌血流调节和防御反应有关。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只分布于少数器官,如脑、唾液腺、胃肠道腺体及外生殖器的血管,使血管扩张,仅具调节局部血流的作用。

3.手术中出血如何处理?

1)组织渗血 可用温热生理盐水纱布压迫止血。

2)较大血管出血 必须要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点及其周围少许组织,结扎止血。

4.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血压的变化情况及为什么?

血压升高。机制如下: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同侧颈动脉窦血流量减少,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发放冲动减少,窦神经传入冲动减少,导致:

1)心迷走中枢抑制,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减少,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减小,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升高。

2)心交感中枢兴奋,心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增多,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升高。

3)缩血管中枢兴奋,缩血管交感神经纤维传出冲动增多,引起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小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多,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增高。

5.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血压如何变化及为什么?

由于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其中的副交感纤维兴奋,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节后神经元,使之兴奋并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M受体激活后转而激活G蛋白,G蛋白一方面调制K+通道,增强K+外流,使心肌细胞膜处于超极化状态,抑制细胞的活动;另一方面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cAMP的浓度,调制钙通道,使钙通道关闭,产生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使血压下降。

6.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有何不同?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是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而实现的。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激活a受体;肾上腺素既能激活a受体,又能激活β受体,但对a受体的作用不如去甲肾上腺素强。

1)对心脏的作用 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都能激活心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引起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在完整机体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由于血压明显升高,可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使心率减慢,掩盖了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直接作用。

2)对血管的作用 由于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a受体,而大多数血管平滑肌上的肾上腺素受体为a受体,因此,去甲肾上腺素能使大多数血管发生强烈收缩,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对以a受体占优势的血管,肾上腺素使之收缩;对以β受体占优势的血管,肾上腺素使之舒张。因此,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是调节全身器官的血液分配。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开始肾上腺素浓度较高,对心脏和a受体占优势的血管发生作用,使血压升高;随着血中肾上腺素逐

渐降低,对β受体占优势的血管发生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故出现动脉血压先增高,后降低,再逐步恢复正常的变化过程。

7.吸入CO2后,动物的呼吸运动有何变化及为什么?

CO2是调节呼吸运动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重要生理性刺激因素。吸入一定量的CO2后,导致肺泡气PCO2升高,可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及肺泡通气量增加。其作用通过两条途径实现:1)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冲动传入延髓呼吸中枢,使其兴奋,引起呼吸加深加快;2)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影响呼吸,其机理是CO2是脂溶性的,经血脑屏障扩散进入脑脊液,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

H2O+CO2→H2CO3→H++HCO3-,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快加强。其中后一条是主要的。

8.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对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

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使呼吸变深变慢。家兔的肺牵张感受器较为敏感,家兔正常的呼吸受肺牵张反射的调节,阻止吸气活动过长,加速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的交替。迷走神经中含有肺牵张反射的传入纤维。当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中断了肺牵张反射的传入通路,肺牵张反射作用被解除,动物呼吸出现吸气延长、加深,变为深而慢的呼吸。

9.比较CO2分压升高,O2分压及PH降低对呼吸的影响有何异同?

三者变化对呼吸的影响效应是一致的,都使呼吸运动加强。

低O2主要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起作用,而CO2分压及H+浓度增加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起作用。

CO2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实质上是CO2经扩散透过血脑屏障后通过水合作用产生H+,而H+才是真正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因素。

吸入气中CO2分压增加超过一定限度(7%以上)对呼吸中枢有抑制和麻醉作用,甚至可使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降低(即CO2麻醉)。

1.机能实验方法有哪些?

答:常用机能实验方法有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种。

⑴急性实验:根据观察的目的又分为离体组织、器官实验和在体动物实验(活体解剖实验)两种。①离体组织、器官实验:从活着或刚处死的动物身上取出欲观察的组织或器官,置于人工环境中,使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它们的生理机能,以进行实验观察。②在体组织、器官实验:在麻醉或损毁动物脑组织使其失去知觉的情况下,进行活体解剖,暴露所要观察的组织、器官进行实验。在体实验不同于离体器官实验,在整体情况下,所观察到的器官机能活动受身体多种其它因素的影响,所观察到的作用,不一定是药物直接作用于该组织器官的结果。所以离体与在在体组织器官实验结果往往是互补的,有利于进一步分析生理因素的相互作用。

⑵慢性实验:以完整、健康的动物为对象,实验环境与自然环境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观察动物体内某一生理机能活动;或将动物制成某疾病模型,以较长时间观察药物对各种组织器官的影响等,因需要较长时间的实验观察,故称为慢性实验。

2.机能实验课的目的是什么?

答: 机能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机能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训练,验证、巩固已学机能学科理论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提高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

3.简述在选择实验动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⑴在选用动物时,注意尽可能选择其机构、机能和代谢特点接近于人类的种属。⑵在动

物个体选择上,应注意动物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和健康情况等,以减少个体差异所带来的实验误差。

3.制作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⑴处死蛙的过程中,应避免碰压耳侧的毒腺,提防毒液射入操作者眼内,如射入眼内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⑵标本在制备过程中,不能使动物的皮肤分泌物和血液玷污神经,也不能用水冲洗,以免影响其机能;⑶应尽量减少神经的牵拉,神经所有的细分支须用眼科剪剪断;⑷制备标本时,要随时用任氏液湿润神经,防止干燥。

6.哺乳类动物的处死方法有哪些?

答:⑴大、小白鼠的处死方法:

①脊椎脱臼法 右手抓住鼠尾用力后拉,同时左手拇指和示指用力向下按住鼠头,将头颅和脑一起与脊髓分离,鼠即死亡;②断头法 用利剪在鼠颈部将头剪掉;③击打法 抓起鼠尾并提起,用力摔击或用木棰击打鼠头,鼠痉挛后立即死去;④化学致死法 将大、小白鼠置于CO浓度为0.2%~0.5%环境中即可致死。

⑵豚鼠、兔、狗等处死方法:

①空气栓塞法 向动物静脉内注入一定量的空气,使之发生空气栓塞而死。一般注入空气量,兔20ml~40ml,狗80ml~150ml;②急性放血法 自颈总动脉或股动脉快速放血,使动物迅速死亡;③破坏延髓法 实验中若已暴露脑髓,可用器具将延髓破坏。也可用木棰用力击打其后脑部致死;④开放气胸法 将动物开胸,造成开放性气胸,动物因窒息而死;⑤化学药物致死法 静脉内注入氯化钾溶液,使动物心脏停跳而死,每只成年兔静脉注入10%氯化钾溶液5ml~10ml、成年狗静脉注入20ml~30ml即可致死。也可由静脉内注入一定量的福尔马林溶液。⑥过量麻醉致死法

鼠类最常用的是脊椎脱臼法,较大动物最常用的方法为空气栓塞法、放血致死法。

7.简述兔颈总动脉插管术的手术过程。

答: 兔颈总动脉插管术:

⑴术前准备 将兔称重后麻醉,仰卧位固定于兔解剖台上。颈部剪毛。

⑵手术 ①选择颈部切口位置与长度:在喉与胸骨上缘之间沿颈腹正中作5~7cm的切口;②分离皮下结缔组织;③辨认分离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在气管的外侧,呈粉红色有搏动感,与颈部神经束在一起为颈部血管神经束。顺血管神经的走行方向分离出颈总动脉;④穿线备用:将分离的颈总动脉段穿两根线,一根结扎动脉远心端,另一根打活结于动脉近心端,同时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⑤用眼科剪在靠动脉远心端结扎线处,呈45度角剪一马蹄形小口,约为管径的1/2;⑥插入导管;⑦在近心端备用线结扎后并固定。

8.分离颈部血管神经束及动脉插管时,要求操作者细心,动作轻柔,为什么?过度牵拉动脉的后果如何?

答:神经和血管都是比较娇嫩的组织,在分离过程中切不可用带齿镊子、止血钳等器械进行剥离和夹持,否则将使其结构和机能受损。

牵拉颈总动脉会导致血压下降。当动脉管壁被牵张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通过中枢机制,使心迷走紧张加强,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其效应为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动脉血压下降。

9.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值会随刺激强度的改变而改变吗?为什么?

答: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值会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神经干是多根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纤维束,我们描记的神经干动作电位是多个细胞电变化的代数叠加。而每根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不同,引起它们兴奋所需的阈强度不同,刺激强度较小时兴奋性高的神经首先被兴奋,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兴奋性较低的神经也逐渐被兴奋,

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刺激强度会改变被兴奋的神经根数,它们叠加到一起的动作电位幅值就会改变。

10.为什么神经干动作电位呈双相?

答:实验中所描记的动作电位为细胞膜外两点间随时间变化的电位差。就一个完整的神经干而言,神经未受刺激时,膜外均匀分布着正电荷,任何两点间的电势差均为零,当神经受到阈上刺激时,动作电位在受刺激部位产生,并沿细胞膜传导,先传导到距刺激电极近的引导电极所接触部位的膜,引起此部位膜外钠离子内流,膜外正电荷逐渐减少,和远端引导电极所接触的膜表面形成电势差,且随钠内流的增多电势差增大,在复极过程中随着钾的外流,两点间的电势差又逐渐减小,当动作电位传导到远端引导电极所在位置的膜时,引起一次类似的变化,但两点间形成的电势差的反向与前面相反,所以我们描记到的动作电位呈双相。

11.神经干动作电位第一相和第二相的幅值是否一定相等?为什么?

答:不一定相等。因为:

⑴双相动作电位产生机理(略)

⑵如果引导电极两电极之间距离较近,在距刺激电极近的电极所在部位的膜产生动作电位尚未完全恢复正常,远端电极所在位置的膜已经开始兴奋,就会造成第二相的幅值较第一相小。

13.一个有效刺激应具备哪几方面条件?

答:一个有效刺激应在以下三方面达到最小值:刺激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14.前、后负荷的改变对肌肉收缩各产生什么影响?

答:前负荷决定肌肉收缩前就处于某种被拉长状态,具有一定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初长度越长,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也越大。肌肉在最适初长度下产生最大张力,超过最适初长度,肌肉收缩力反而会下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后负荷的增大,肌肉的收缩张力也相应增大,而缩短速度逐渐减小。当后负荷增大到一定数值时,肌肉便不能缩短,作功为零,但肌张力却达到最大。

22.刺激家兔完整的减压神经及中枢端和外周端,动脉血压各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⑴减压神经是传入神经,当刺激完整的减压神经或其中枢端时,减压神经的向心血管中枢传入冲动增多,引起延髓血管运动神经元抑制,心迷走中枢的活动加强,脑干有关心血管活动中枢的交感反应抑制。中枢活动改变的结果,再通过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纤维传到心脏和血管。产生的效应是心脏活动减弱、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小、血压下降。

⑵刺激减压神经外周端血压不变。原因:减压神经是传入神经,当剪断后刺激外周端时,减压神经的冲动不能传入中枢,减压反射不能发挥作用,所以血压不变。

23.电刺激迷走神经的外周端血压如何改变?为什么?

答:刺激心迷走神经的外周端,血压下降。因为: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而引起的。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胆碱M型受体结合,可引起心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和传导组织的传导速度降低,对心脏起到抑制作用,从而使血压下降。

24.电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血压如何改变?如未出现预期结果,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刺激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血压下降。如未出现结果,可能的原因是:

⑴神经的问题:神经分离的不准确;神经牵拉过紧而损伤;神经分离的不干净,有筋膜。 ⑵仪器问题:仪器参数的选择不准确;刺激器没有输出;刺激的强度过高或过低。

25.在耳缘静脉注射栓塞剂的基础上大量输入生理盐水复制右心衰竭模型的家兔可出现哪种缺氧类型?为什么?

答:可出现低张性缺氧和循环性缺氧。

⑴低张性缺氧原因是:耳缘静脉注射栓塞剂,经静脉回流至心脏,并栓塞肺循环引起肺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造成外呼吸功能障碍,引起低张性缺氧。

⑵循环性缺氧的原因:右心衰竭时右室功能减弱,容量负荷过度,右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不能把回心血量完全排出,心输出量明显减少,动脉血压下降;另一方面,由于静脉回流受阻,使静脉压升高,使血液回流受阻,导致毛细血管床淤血;从而引起循环性缺氧。

30.家兔注入普奈洛尔后注入肾上腺素和单纯注入肾上腺素所得心电图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单纯给肾上腺素时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加快;给普萘洛尔后再该肾上腺素,无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减慢。

⑴单纯大量给肾上腺素时,其作用β1受体,对心脏是正性作用,使心肌的耗氧量增加,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另一方面,其作用β1受体,可以改变离子的通透性,特别是对4期自动除极的If内向离子流通透性增加和Ca2+离子的通透性,从而使浦氏纤维的自律性明显增加。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可以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⑵因为普萘洛尔阻断了β受体,再给肾上腺素时,肾上腺素不能作用β受体,而作用于α受体使血压升高,然后通过减压反射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

肾上腺素致心律失常,用普奈洛尔后可使心率减慢,而阿托品可以对抗心率减慢的作用。

32.家兔缺氧和二氧化碳增多时对呼吸的影响是否相同?其机制是什么?

答:缺氧和二氧化碳增多都能使呼吸增强,肺通气量增加,但两者作用机制不同。

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低氧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压抑作用,但低氧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中枢,在一定程度上可对抗低氧对中枢的抑制作用。

二氧化碳增多对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都有刺激作用,即CO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在PCO2对呼吸调节的两条途径中,中枢化学感受器的途径是主要的。当PCO2升高3mmHg,中枢化学感受器即发挥作用,而外周化学感受器要在PCO2比正常高10mmHg时才发挥作用。所以二氧化碳增多引起的呼吸加强,主要是通过延髓的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引起的。但是当动脉血中PCO2突然增大时,由于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反应慢,此时,外周化学感受器在引起快速呼吸反应中可起重要作用。

35.你是否同意下列观点?依据是什么?

⑴所有缺氧都可见到发绀,因为发绀是缺氧主要表现之一。

⑵所有缺氧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都会降低,这是缺氧的特征性变化。

答:⑴此观点不对。并非所有的缺氧都有发绀,发绀的原因是还原血红蛋白的浓度达到或超过5g/dl。低张性缺氧和循环性缺氧均可出现血氧分压降低,导致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而出现发绀。血液性缺氧时,还原血红蛋白绝对值下降,低于5g/dl,故无发绀。组织性缺氧时一般不会出现还原血红蛋白高于5g/dl,故也不会出现发绀。⑵此观点也不对。并非所有的缺氧都会出现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降低。因为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和外呼吸状况,血氧含量取决于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容量。因此只有低张性缺氧会同时出现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降低;血液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血氧含量下降;而循环性和组织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均正常。

36.在复制缺氧病理模型的实验中,各缺氧类型小鼠的呼吸变化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低张性缺氧时,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CO中毒性缺氧和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属于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的性质改变而致组织缺氧,动脉血氧分压不降低,所以呼吸无明显变化。

氰化物中毒属于组织性缺氧,是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而引起的缺氧,动脉血氧分压正常,故呼吸无明显变化。

37.试述低张性缺氧、CO中毒性缺氧、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小鼠的血液肝脏颜色及形成机制。

答:低张性缺氧时呈暗红色,主要是由于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氧合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毛细血管中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增加,使血液及肝脏颜色呈暗红色。

CO中毒时呈樱桃红色,主要是由于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呈樱桃红色。

亚硝酸盐中毒时呈咖啡色或青石板色,主要是由于亚硝酸盐是氧化剂,可以使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及肝脏呈咖啡色

59.LD50测定的原理是什么?意义如何?

答:⑴药物剂量与动物死亡率之间呈常态分布,即为LD50测定的理论依据。不同剂量对数对动物的死亡率呈长尾“S”型曲线,曲线两端延伸较缓,说明在低剂量和高剂量时,剂量的改变对死亡率的改变影响较小,而在曲线的中部,特别是死亡率50%处,曲线斜率最大,剂量稍有改变就引起死亡率的改变,说明50%死亡率是比较灵敏的指标。

⑵意义: LD50是衡量药物的急性毒性大小与效应力强弱的重要指标,是评价药物优劣的重要参数。而且还可用它计算有关药物毒性的重要参数如 ①计算治疗指数及安全系数等 ②计算药物效价 ③LD50参数的显著性检验等多种用途。 60.测定普鲁卡因半数致死量实验中,为减少实验误差,求得准确数据,应注意哪些因素? 答:⑴动物:种属清楚,来源同一,健康活泼,雌雄各半,体重18-22克。

⑵实验条件:室温20℃,实验前禁食12小时。

⑶观察时间:30分钟左右。

⑷分组方式:随机分组。

⑸操作方法:①小鼠称重及药液抽取均应准确。②腹腔注射手法及位置应准确。③药物注射要迅速。④为了减少误差,最好由一人给药。

⑹半数致死量计算要准确。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右图1实验设备名称是(B )

A张力换能器 B压力换能器 C记滴器 D刺激电极

2.两栖类动物实验中,常用的溶液(A )

A任氏液 B台氏液 C 0.9%氯化钠 D 克氏液

3.我室开展家兔颈部手术实验全麻时,常用的麻醉药物是(B )

A戊巴比妥钠 B乌拉坦 C 乙醚 D硫喷妥钠

4.下列哪种动物不是我室开设实验常用的动物(C )

A家兔 B小白鼠 C大白鼠 D 蛙类

5.右图2实验器材名称是( A )

A手术剪 B止血钳 C 持针器 D眼科镊

7.机能实验学主要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 D )

A生理学知识 B药理学知识 C病理生理学知识 D组胚学知识

8. 关于动物手术基本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剥离神经与血管时,应掌握先神经后血管、先粗后细的原则。

B、应尽可能使切口与各层组织纤维走向一致。

C、肌肉出血时,要把损伤的血管与肌肉组织一起结扎。

D、手术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持局部的自然解剖位置。

9.家兔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救的特效药是( D )

A乙酰胆碱+阿托品 B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C 酚妥拉明+肾上腺素 D 阿托品+解磷定

10.右图3实验动物的名称是( D )

A小白鼠 B蟾蜍 C家兔 D 豚鼠

11.在小鼠腹腔注射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注射时应从左下腹或右下腹进针,避开膀胱

B、进针时以45度角直接刺入腹腔

C、在给药前应回抽,判断有无血液或气泡

D、腹腔注射给药量一般为0.1-0.25ml/10g

12.下列哪项插管术为我室不常用( D )

A动脉插管术 B静脉插管术 C气管插管术 D尿道插管术

13.实验完成后,处死小白鼠常用的正确方法是( B )

A打击法 B颈椎脱臼法 C 断头法 D 破坏脑脊髓法

14.所学实验类型中,大多数属于( B )

A基础性实验 B综合性实验 C设计性实验 D创新性实验

15.右图4哪项代表肌肉注射给药途径( B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2.小白鼠一氧化碳中毒时,口唇呈 樱桃红 色。

3.家兔的正确捉拿方法为:一手抓住 颈背部皮肤 ,另一手托其臀部,使家兔呈坐位姿势。

4.在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中,剪断双侧迷走神经,呼吸会变 深而慢 。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豚鼠迷路破坏后,身体向患侧偏转眼球出现震颤。(√ )

2.一氧化碳中毒属于循环性缺氧。( × )

5.家兔耳缘静脉注射25%乌拉坦进行全身麻醉是常用剂量是4ml/kg。( √ )

四、问答题

1.家兔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表现及解救措施?临床上抢救人时的步骤?(10分)

答:M样症状:瞳孔变小,呼吸急促,流泪,流涎,大小便失禁。(3分)N样症状:抽搐,痉挛,肌颤。(3分)中枢样症状:兴奋不安。(2分)解救措施:家兔儿缘静脉注射阿托品和解磷定。(2分)临床上抢救病人的步骤:①脱离现场,清除毒物;(1分)②洗胃;(1分)③输氧;(1分)④给予特效解毒药,促进毒物排泄,密切监测血压、呼吸、脉搏,观察瞳孔等,处理并发症,重症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分)

2.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作用有何异同?(5分)

答:肾上腺素与心肌β1受体结合后,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临床常作为强心急救药;(1分)与血管平滑肌α受体结合后,使皮肤、肾、胃肠的血管收缩,但对骨骼肌和肝的血管,生理浓度使其舒张,大剂量时使其收缩,故正常生理浓度的肾上腺素,对外周阻力影响不大。(1分)

去甲肾上腺素也能显著地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1分)引起外周阻力明显增大而血压升高,故临床常作为升压药应用。(1分)可是,在完整机体给予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通常会出现心率减慢。这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能使外周阻力明显增大而升高血压的这一效应,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而使心率减慢,从而掩盖了去甲肾上腺素对心的直接作用之故。(1分)

3.煤气中毒的机制及抢救措施?(5分,)

答:煤气中毒又称一氧化碳中毒(1分)。吸入的CO通过肺泡进入血液,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Hb的亲和力约大300倍,致使血携氧能力下降,导致机体缺氧。(2分)

抢救措施: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1分)病人如已昏睡昏迷可用手指按压刺激人中十宣涌泉等穴让病人苏醒。中毒昏迷深者应迅速送医院治疗。(1分)

一、名词解释:

1.刺激波宽 2.同步输出 3生物医学信号 4.放大器增益

二、单选题(A型题)

1.关于机能学实验课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观察并了解机体正常机能活动规律

B、观察并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C、认识药物的效能及其作用规律

D、与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技能无关

E、培养并训练动物实验的技能与分析问题能力

2.机能学实验一般需要的配套仪器是:

A、传感器+刺激器+生物电放大器+记录处理系统

B、刺激器+传感、换能器+生物电放大器+记录处理系统

C、刺激器+传感器+生物电放大器+生理记录仪

D、刺激器+传感器+换能器+示波器

E、传感器+刺激器+传感器+生物电放大器

3.下列关于刺激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连续刺激各脉冲主周期的倒数即刺激频率 B、串间隔即主周期

C、目前常用的为矩形波刺激器 D、刺激强度一般以刺激脉冲的电压幅值表示 E、“延迟”指刺激脉冲落后于同步输出的时差

6.关于动物手术基本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剥离神经与血管时,应掌握先神经后血管、先粗后细的原则

B、应尽可能使切口与各层组织纤维走向一致

C、肌肉出血时,要把操作的血管与肌肉组织一起结扎

D、手术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持局部的自然解剖位置 E、一般都须做气管插管 7.关于手术器械的使用,下列错误的是:

A、细剪刀或眼科剪刀用于剪神经和血管等组织 B、金属探针用于破坏脑和脊髓

C、有齿止血钳适合用于分离组织D、直手术剪刀可用于剪皮下组织和肌肉

E、剪破血管作插管时用眼科小剪刀

醛糖:常用1%溶液静脉或腹腔注射

答案:

二、单选题(A型题)

1.D 2.B 3.B 4.A 5.D 6.A 7.D

一、名词解释:

1.阈强度 2.最大刺激强度 3.单收缩 4.完全强直收缩 5.等长收缩

6.等张收缩 7.阈上刺激 8.自动节律性 9.动作电位 11.传导

12.兴奋性 13.绝对不应期 14.相对不应期

二、单选题(A型题)

10.心室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

A、来自窦房结的兴奋传导速度大大减慢 B、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 C、室性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D、窦房结传出的兴奋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中 E、窦房结自律性降低

11.心室肌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延续到:

A、收缩期初段 B、收缩期中间 C、舒张期初段 D、舒张期结束时 E、收缩晚期

12.心室肌有效不应期长短主要和下列哪项有关:

A、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度 B、阈电位水平高低

C、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 D、动作电位复极末段的长短

E、动作电位4期的长短

13.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

A、心脏是机能上的合胞体 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

C、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收缩 D、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E、心肌收缩力较骨骼肌弱

14.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内引起的复合收缩为:

A、单收缩 B、不完全强直收缩 C、完全强直收缩 D、等长收缩 E、等张收缩 答案:

二单选题(A型题)

1.A B.C 3.D 4.B 5.C 6.B 7.B 8.C

9.D 10.D 11.C 12.C 13.D 14.B 15.C 16.D

17.D 18.C 19.B 20.D 21.D 22.A 23.C 24.A

一、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 2.窦性心律 3.期前收缩 4.有效不应期

5.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6.平均动脉压 7.心输出量 8.外周阻力

二、单选题(A型题)

1.维持离体蛙心自动节律性收缩活动的灌注液是:

A、台氏液 B、任氏液 C、无钙任氏液 D、生理盐水 E、乐氏液

2.心肌细胞自律性形成的原因是:

A、绝对不应期特别长 B、阈电位较低 C、静息电位较低 D、舒张期自动除极 E、以上都不是

3.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和下列哪项有关:

A、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速度 B、阈电位水平的高低 C、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

D、钠钾泵功能 E、动作电位复极末段的长短

4.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

A、心肌有效不应期生气特别长 B、房室延搁 C、心脏是机能上的合胞体

D、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收缩 E、心肌有“全或无”收缩特点

5.平均动脉压等于:

A、收缩压+13舒张压 B、舒张压+13脉压 C、收缩压+12脉压

D、舒张压+12脉压 E、12(收缩压+舒张压)

6.体循环平均充盈压的高低取决于:

A、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之间的相对关系 B、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之间的相对关系

C、动脉血压和外周阻力之间的相对关系 D、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的相对关系 E、回心血量和心脏射血能力之间相对关系

7.动脉舒张压主要反映:

A、外周 B、心输出量 C、大动脉弹性 D、心肌收缩力 E、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8.正常血压二级波反映:

A、心室舒缩活动 B、呼吸运动的影响 C、血管运动中枢紧张性 D、外周阻力变化 E、血容量的影响

9.阻断一侧颈总动脉可使:

A、动脉血压升高 B、心率减慢 C、血管运动中枢活动减弱

D、心迷走中枢活动增强 E、窦神经传入冲动增多

10.容量血管主要指:

A、大动脉 B、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静脉 E、小动脉

11.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流阻力:

A、与血管半径成正比 B、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C、与血管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 D、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E、与血管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

12.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心得安 E、阿托品

13.β受体阻断剂是:

A、酚妥拉明 B、异丙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阿托品 E、心得安

14.静注异丙肾上腺素,引起动物血压:

A、升高 B、下降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E、无明显变化

15.预先静脉注射酚妥拉明(足量),随后静注去甲肾上腺素,动物血压变化是:

A、升高 B、下降 C、先升后降 D、无明显变化 E、以上都不对

16.阿托品是下列哪种受体的阻断剂:

A、α受体 B、β1受体 C、β2受体 D、M受体 E、N受体

17.交感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多巴胺 E、异丙肾上腺素 答案:

二、单选题:

1. B 2.D 3.C 4.A 5.B 6.D 7.A 8.B 9.A 10.D 11.C 12.C 13.E 14.B 15.D 16.D 17.C

呼吸运动的调节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一、名词解释:

1.肺系数 2.呼吸衰竭 3.开放式气胸 4.隔肌放电 5.BE

二、单选题:

1.钠石灰的作用是:

A、释放出O2 B、释放O2并吸收CO2 C、释放O2并吸收CO D、吸收CO2 E、吸收CO

2.静脉注入3%乳酸后呼吸运动变化是:

A、先变慢后变快 B、先变快后变慢 C、变慢变浅 D、变慢变深 E、变快变深

3.开放式气胸形成后,兔子的呼吸变化是:

A、深快呼吸为主 B、深慢呼吸为主 C、浅快呼吸为主 D、浅慢呼吸为主 E、以上都不对

4.气胸发生后血气变化是:

A、PaO2↓,PaCO2↓ B、PaO2↓,PaCO2↑ C、PaO2↑,PaCO2↑

D、PaO2↑,PaCO2↓ E、PH↑PaCO2↑

5.肺水肿发生时,兔可表现为:

A、呼吸变慢 B、躁动不安 C、口唇苍白 D、昏迷 E、吐血

三、多选题

1.肺小肿的家兔表现为:

A、呼吸困难 B、咯血 C、吐粉红色泡沫液体 D、角膜反射消失 E、紫钳

2.体内二氧化碳滞流可引起的全身血管变化是:

A、脑血管扩张 B、肾小动脉和肺小动脉收缩 C、脑血管收缩

D、皮肤血管扩张 E、肾小动脉和肺动脉扩张

3.呼吸性酸中毒时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是:

A、血钾升高 B、血钾降低 C、血氯降低 D、AB降低 E、血钠正常

4.下列哪些因素可引起呼吸衰竭?

A、气胸 B、安眠药中毒 C、氧中毒 D、亚硝酸钠中毒 E、吸入氧减少

5.PaCO2↓可见于:

A、气胸 B、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早期 C、大量胸腔积液

D、NaHCO3使用过量 E、安眠药引起的呼吸中枢抑制

四、问答题

1.简述气胸引起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

2.试述大量肾上腺素引起肺小肿的发生机制。

3.试述影响呼吸运动变化的觉因素及发生机制。

4.简述肺性脑病的发生机制。

答案

一、1.D 2.E 3.C 4.B 5.B

二、1.ACE 2.ABD 3.AC 4.ABC 5.BD

CDE 3.ABCDE 4.ACE 5.ABE

缺氧

一、名词解释

1. 紫绀 2.缺氧 3.肠源性紫绀 4.乏氧性缺氧 5.血液性缺氧

6.组织(不毒)性缺氧 7.呼吸链抑制剂 8.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二、是非题(判断题改错)

1.缺氧不一定发绀,发绀者必定存在缺氧.

2.各型缺氧均可引起代偿性的呼吸加深加快.

3.组织中毒性缺氧时,动静脉血氧量差小于正常.

4.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

5.低张性缺氧时,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三、单选题(A型题)

1.最能反映组织中毒性缺氧的指标是:

A、血氧容量降低 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D、静脉血氧含量增加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加

2.关于紫绀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缺氧不一定有紫绀 B、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g%便可发生紫绀

C、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7kPa(50mmHg),血氧饱和度低于80%易出现紫绀

D、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紫绀一般明显

E、紫绀是否明显,还和皮肤、粘膜血管中的血氧有关

3.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

A、肠系膜血管痉挛 B、一氧化碳中毒 C、亚硝酸盐中毒 E、肠道淤血

4.乏氧性缺氧时,下列哪项指标不降低

A、动脉血氧分压 B、静脉血氧分压 C、静脉血氧含量 D、血氧容量 E、动脉血氧含量

5.主要引起组织利用氧障碍的物质是:

A、CO B、亚硝酸盐 C、磺胺 D、氰化物 E、过氯酸盐

6.急性低张性缺氧引起呼吸深快的机理主要是:

A、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B、刺激颈动脉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缺氧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D、缺氧发生的代谢酸中毒刺激脑的二氧化碳、H感觉器

E、肺的膨胀反射

7.低氧血症是指:

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 B、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

D、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 E、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8.缺氧引起呼吸系统的变化,下述何项是错误的?

A、低张性低氧血症时,呼吸可加深加快,肺通气量低于正常

B、等张性低氧血症时,一般不发生呼吸运动的增强

C、慢性低张性缺氧肺通气量增加不很明显

D、急性低张性缺氧时,PaO2要降至8kPa60mmHg)才会明显兴奋呼吸中枢 E、低张性缺氧越严重,呼吸中枢的兴奋越强烈,呼吸运动的加强越显著

9.氰化钾引起的缺)2,血氧指标最有特征性的变化为:

A、血氧容量正常 B、动脉血氧含量正常 C、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D、动脉血氧饱含度正常 E、静脉血氧含量↑

10.向小白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引起缺氧的机制在于:

A、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B、形成脱氧血红蛋白 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D、形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化酶 E、形成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

四、问答题

1.各型缺氧皮肤粘膜的颜色有何区别?

2.一氧化碳中毒导致血液性缺氧的发生机制及其主要特点。

3.亚硝酸盐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什么?

4.简述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可能机制。

5.何谓紫绀?与缺氧有何关系?


相关文章

  •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
  • 摘要: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以往的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毒理学等以传授知识为主,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侧重于演示现象.验证理论,忽视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

  • 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所在专业 所在班级 邮 箱 课室号及时间 日期 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实用科技研究方法 高坤泉 轮机工程 轮机1074 [email protected] 钟海楼03035 6- ...

  • 关于人参果实及种子显微鉴别特征的研究
  • 第五卷 第二期 长春医学 Vo. 5 No. 2 2007年 Changchun Medical Journal 2007 关于人参果实及种子显微鉴别特征的研究 吴立人 程利敏 王月珍 宋晓波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吉林长春 130 ...

  • 基础医学院学科建设规划
  • 基础医学院学科建设规划 作者:佚名 内容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5 更新时间:2009-1-5 一.现有基础: 基础医学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优势学科,目前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

  • [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项目设计书
  •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项目 项目名称: 指导教师: 申 请 者: 所在专业: 年级.班级: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申请日期: 申请书 一. 立论依据及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它的心血管活性,仅有一些报道,但无系统研究.作者研究了该植物 ...

  •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
  •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何为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的心理:包括认知.动机.情绪和人格,以及团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等等.心理学源于西方哲学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以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哲学 ...

  • 央视报道:小肽对身体机能下降.多器官病变.一体多病的老年人有非比寻常的效果!
  • 人体内发现神秘物质,让全世界医学家为之震惊.活性多肽对身体机能下降.多器官病变.一体多病的老年人有非比寻常的效果. 小分子蛋白肽 21世纪人类的营养新革命! 央视发声 蛋/白/肽/对/人/类/健/康/的/意/义 为什么活性多肽让重症肝病.肾 ...

  • 两种不同显色剂测定三价铁离子含量的比较
  • 第24卷第2期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l24,No・2 兰Q堕至兰旦 文章编号:1∞8-4894(2003)02-0079-02 』!竺翌型垡型竺旺b竺丛塑堡型鱼竺!!璺旺 生!::三坚L 两种不同显色剂测定三价铁离子含量的比较 田 ...

  • 有效组织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 EXPERIENCE INTRODUCE 经验介绍 有效组织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吴亮君 胡金波 孔令泉 罗天友 黄华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00016) [摘要]开展医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制度.学习环境.院校所提供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