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清肺饮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鼻痔条,《中医外科简编》只是转载而已。《金鉴》的原文为:“鼻痔初起榴子形,久垂紫硬碍气通,肺经风湿热郁滞,内服辛夷外点平。”文中所说的“鼻痔”,即今之鼻息肉。“内服辛夷外点平”,即内服辛夷清肺饮,外用硇砂散。

条文后先附辛夷清肺饮,其组成是:“辛夷6分,甘草(生)5分,石膏(煅)、知母、栀子(生研)、黄芩各1钱,枇杷叶(去毛,蜜炙)3片,升麻3分,百合、麦冬(去心)各1钱。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或加羌活、防风、连翘、薄荷。”方中各药的用量单位,均为清代通行的重量单位,即今天的市制重量单位。而现今中医界一般将公、市制换算简化按1两=30g、1钱=3g、1分=0.3g、1厘=0.03g换算。方后云“水二盅”,是指每次煎药的用水量,大约是320ml;“煎八分”,是指每次煎出的药液量为用水量的8/10,大约是250ml;“食远服”,是指服的时间应远离吃饭,大约应在饭后或饭前1小时。至于服用时间,大约1个月左右,最多不宜超过2个月。

又附硇砂散,即硇砂3g,轻粉、雄黄各0.9g,冰片0.15g,共研细末。以凉白开水调成浓糊状,取小棉签蘸药,点于息肉上即可。然硇砂、轻粉、雄黄均为大毒之品,只能外用,不能内服或下咽。

此外,在服用药物期间,须忌食辛辣厚味和鱼腥发物,忌生气着急。本方偏寒,您若脾胃虚寒,大便稀溏,则不宜服本方。鼻息肉较难治,若用上法治疗效果不佳,当改用其他疗法。

辛夷清肺饮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组成】辛夷1.8克 黄芩 山栀 麦门冬 百合 石膏 知母各3克 甘草1.5克 枇杷叶3片(去毛) 升麻0.9克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外以硇砂散逐日点鼻。

【功用】清肺通窍。

【主治】风热郁滞肺经,致生鼻痔。鼻内息肉,初如榴子,渐大下垂,闭塞鼻孔,气不宜通者。

【禁忌】服药期间及初愈后,应断厚味,戒急暴,省房欲。


相关文章

  • 豫西南客的书馆的图书馆------鼻,咽炎治疗(552)
  • 中医 ,中药(1719) 常见病(104) 老年,少儿(996) 中药保健(734) 中药治病(643) 针艾灸疗(985) 穴位治病(339) 穴位保健(550) 段炼,强身(372) 养生保健(2478) 美容(12) 食疗(584) ...

  • 常见中药功效
  • 根及根茎入药 细辛:祛风散寒 通窍止痛 温肺化饮 狗脊:祛风湿 补肝肾 强腰膝 绵马贯众:清热解毒 止血 杀虫 大黄:泻下攻积 凉血止血 泻火解毒 活血祛瘀 清泄湿热 何首乌:制首乌:补肝肾 益精血 乌须发 化浊降脂 生首乌:截疟解毒 润肠 ...

  • 执业中药师:中药二单味中药记忆口诀(一)
  • 执业中药师:中药二单味中药记忆口诀(一) 文章来源 医学教育网执业药师考试 分享中药二单味中药记忆口诀(一),由医学教育网论坛网友 xiayiming2013 整理完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辛温解表药 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麻黄 ...

  • 执业药师中药学总结
  • 执业药师中药学总结 一.性能特点 1.要药 1.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2.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3.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 4.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5.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6.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 7.治气分实热和 ...

  • 中药功效快快记忆法(完整版)
  • 中药功效"快快"记忆法 解表药 麻黄--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香薷---解表散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相如画荷(司马相如画荷花) 浮萍---解表散寒,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浮萍偷养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 ...

  • 2011年中药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中药士考试试题(一) 1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新修本草> B.<神农本草经> C.<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拾遗> 答案 B 2 我国第一部药典 ...

  • 中药功效总结
  • 解表药 天花粉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1.发散风寒药 竹叶 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淡竹叶 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桂枝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栀子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

  • 中药学各论考研重点
  • 发散风寒药 香薷 化湿和中(善治阴暑)麻黄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桂枝 助阳化气.温通经脉.散寒止痛 紫苏 发散风寒 力缓 行气宽中 安胎(气滞之胎动不安) 生姜 解鱼蟹毒 温胃止呕(呕家圣药) 解药毒 荆芥 祛风解表 透疹.消疮. ...

  • 中药学教材常用药物药性功用
  • 第八章 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消水利肿(风寒痹症,阴疽,痰核)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寒凝血滞痛证,痰饮.蓄水,心阳不振或阴寒内盛心悸)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顺气安胎 生姜:解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