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毛概选择题判断题

根据2015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整理

同学们,大家好。

简单说一下:选择题是最耗时的部分,最拉差距的就是选择

题和辨析题,所以这份选择题题库就送给大家啦。最后提醒一下,大家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把字写好,突出关键词。只能帮到这里了,最后祝大家考个好成绩,加油啦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单项选择

1、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B )。

A、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点的党的工作重点 B、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B )。

A、阶级斗争 B.改革 C.物质利益原则 D.开放

3、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D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革 B.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B )。

A.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结合起来

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C.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D.靠深化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矛盾

5、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社会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 B )。

A.动力 B.前提 C.目的 D.方向

6、“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C )。

A.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B.实用主义标准C.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D.好与坏的标准

7、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 ( C )。

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 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

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

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改革是( B )。

A.目的 B.动力 C.基础 D.条件

9、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B )。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的开放

10、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 ( C )。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11、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C )。

A.把所有企业、所有产品都推向世界市场 B.主要还是要“引进来”

C.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 D.主要是大力推进“走出去”

12、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时间是( B )。

A.2001年11月 B.2001年12月

C.2002年2月 D.2003年5月

二、多项选择

1、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ABD)。

A.也是解放生产力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原因在于( ABD )。

A.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

B.改革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而不是修补

C.改革是为了促进我国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

D.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3、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ABD )。

A.条件不同 B.形式和手段不同 C.目的不同 D.内容和对象不同

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BC )。

A.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B.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C.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D.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

5、正确处理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要做到( ACD )。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静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C.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D.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是( AB )。

A.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世界的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D.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7、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ABCD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B、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C、在自力更生基础上推进对外开放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8、我国的对外开放是( ABCD )。

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C.多层次的对外开放

D.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9、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BCD )。

A.多渠道 B.全方位 C.多层次 D.宽领域

10、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D )。

A.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 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

C. 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 坚持共同富裕

11、实行对外开放是( ABD )。

A.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B.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C.我国实现现代化之前的重要政策 D.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12、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折腾的基

本含义是( AB )。

A.绝不走僵化教条的老路

B.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C.绝不走方向不明的黑路 D.绝不走反复折腾的弯路

13、评价和判断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是( ABC )。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

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坚持和

改善党的领导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 )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 )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

4、改革的实质是根本改革社会主义制度。( × )

5、在改革的性质问题上,也可以不问姓社姓资。( × )

6、中国的改革只是经济方面的改革。( × )

7、我国的改革首先在城市拉开序幕。( × )

8、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

矛盾。( × )

9、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因此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 × )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

11、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 )

12、苏东激进式改革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循序渐进地开展。

( × )

13、开放也是改革。( √ )

1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

15、我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 )

16、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就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开放。( × )

17、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 × )

18、独立自主就是什么事情都靠自己去完成。( × )

19、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坚持对外开放是统一的。( √ )

20、利用外资的规模越大,就越能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 )

21、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经济建设取得巨大进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 )

2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

的重要法宝。( √ )

2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

24、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 )

25、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 )

26、我国改革的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 )

27、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

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 )

28、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 )

29、对外开放的起点是设立经济特区。( √ )

30、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和谐的深刻基础。( √ )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单项选择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D )。

A.市场经济体制

B.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体制

C.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C )。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

基本经济制度,它是由( D )。

A.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的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

构决定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 D.社会主义性质

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4、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 )。

A. 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租赁、承包制 D.国家独资经济

5、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是要( A )。

A.公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人民政府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控制国民

经济命脉

6、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问题是( A )。

A.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正确处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发展非公经济的关系

C.正确处理市场主体的产权归属

D.正确处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7、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属于( D )。

A.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范畴

B.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范畴

C.不同的生产关系范畴

D.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范畴

8、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论述不正确的是 ( A )。

A.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性质

C.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

D.确立于1954年

9、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C )。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1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B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 ( A )。

A.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C.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1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 A )。

A.人民当家作主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1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 D )。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4、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 A )。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行政机关

C.最高政权机关 D.最高司法机关

15、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 A )。

A.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B.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

C.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基本制度

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可信 D.爱国主义

17、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树立全社会

的和谐理念、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以及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这个“根

本”是( A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

D.传承民族文化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C )。

A.马克思主义 B.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B )。

A.与时俱进 B.改革创新 C.艰苦奋斗 D.助人为乐

20、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等历史传说,它们

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 D )。

A.团结统一的精神 B.爱好和平的精神 C.勤劳勇敢的精神 D.自强

不息的精神

21、下列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观点有( B )。

A.培育“四有”新人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D.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 )。

A.保障和改善民生

B.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C.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D.最大限度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

23、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

体系,其基本目标是( A )。

A.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B. 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C. 实现充分就业

D. 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

24、“生态文明”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实践,都是因( D )日益尖锐化的产物,

是人类对工业化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导致的生存和发展危机进行

深刻反思的结果。

A.人类活动导致的人与自身之间的矛盾 B.人类活动导致的人与人的矛盾

C.人类活动导致的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D.人类活动导致的人与资源环境

的矛盾

25、( D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

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

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七大

C.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八大

26、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

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支撑,生态文

明建设是条件,五大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筑起( C )全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中国改革开放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D.小康社会

27、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 C )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A.人工造林 B.科学技术

C.自然力 D.科技革命

二、多项选择

1、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ABCD )。

A.股份制 B. 股份合作制 C. 租赁、承包制 D. 国家独资经济

2、在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 ( BCD )。

A.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B.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C.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存在的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AC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公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有 ( AD )。

A.按劳分配中的“劳”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B.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按照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来计量

C.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D.按劳分配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BD )。

A.以公有制为基础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C.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D.宏观调控能力较资本主义 国家更强

6、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指( BCD )。

A.按劳分配

B.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C.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D.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7、公有制经济包括( ABCD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 ABC )。

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C.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力

9、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 ABCD )。

A.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B.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D.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10、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体现了我国( ABC )。

A.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B.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D.政权组织的特点和优点

1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ABCD )。

A.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B.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C.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D.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12、我国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BD )。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协助统战 D.参政议政

13、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 ABC )。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C.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D.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得到加强

14、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的依据是( ABCD )。

A. 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B. 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C. 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D. 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

15、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ABC )。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B.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C.建设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 ABC )认识上的深化。

A.共产党执政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C.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价值规律

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 ABC ) 。

A.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B.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C.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要求

19、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 ABC )。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开发自然

20、坚持( ABC )为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针。

A.节约优先 B.保护优先

C.自然恢复 D.节能减排

21、着力推进( ABC )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A.绿色发展 B.循环发展

C.低碳发展 D.经济发展

2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 ABD )。

A.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B.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C.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机会

D.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三.判断题

1、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 × )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 )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指社会总资产中公有制经济在数量上必须占优势。( × )

4、外资经济中存在着剥削。( √ )

5、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体现了社会分配中效率优先的原则,不能兼顾社会公平。( × )

6、按劳分配的客观性是由所有制、生产力和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决定的。( √ )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部分。( × )

8、、依法治国,就是国家立法,公民守法。( × )

9、政治体制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

10、法治的概念是民主和法制相结合,而同人治相对立。( × )

11、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 )

12、社会主义民主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民主就在于它由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 )

14、毛泽东十分重视文化的作用,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思想。( √ )

15、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 )

16、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 )

17、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 )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 )

1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 )

20、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 √ )

21、和谐社会等同于稳定的社会。( × )

22、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把社会建设放在首位。

( × )

23、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

24、人民群众看社会是否和谐,仅仅看党的方针政策是否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 × )

25、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

26、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 )

27、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其核心是自由权。( × )

28、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是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 )

29、生态文明的理念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 × )

30、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是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 )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一、 单项选择题

1、台湾问题实质是( A )。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

D、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是在( A )。

A、20世纪50年代中期

B、20世纪60年代中期

C、20世纪70年代末期

D、20世纪80年代末期

3、1963年,周恩来把我们党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和思想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就是( B )。

A、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

B、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C、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

D、台湾外交自由

4、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D )。 

A、叶剑英 B、廖承志

C、邓颖超 D、邓小平

5、“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最早提出是为了解决(C )。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香港和澳门问题

6、下列事件,前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B )。

①中美大使级会谈开始 ②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③新华社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④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A、④②①③ B、③②①④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7、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比其他特别行政区享有的更特殊的权力是( D )。

A、立法权 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行政管理权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8、为了进一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猖獗活动,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下关于这部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

A、它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一部法律

B、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组成部分

C、它是中国政府对台大政方针的法律化

D、它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战争法律

9、在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关键和核心是( D )。

A、坚持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大陆和台湾实现和平统一

C、大陆和台湾统一后实行各自的政治经济制度

D、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10、“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D )。

A、单一制 B、复合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不仅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下带有某些复合制的特点,而且容纳了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

11、( B )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共识,同意各自以口头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A、1991 B、1992 C、1993 D、1994

12、下列关于我国推进国家统一的行动措施,按时间前后排列正确的是( C )。

①《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发表

②《反分裂国家法》通过并实施

③《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④《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通过并实施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①②④③

13、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 A )。

A、反对和遏制“台独”

B、推进两岸“三通”

C、促进两岸政治谈判

D、回到“九二共识”

14、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 B )。

A、前者是中国内政问题,后者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B、前者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问题

C、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

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二、 多项选择题

1、“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基本内容包括(ABC)。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保证香港、澳门、台湾高度自治和稳定的局面

D、保证香港、澳门、台湾现行制度永远不变

2、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中,“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可以概括为(ACD)。

A、“两制”的前提是“一国”

B、“一国”必然要求实行“两制”

C、“两制”是主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只有实行“两制”才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3、“一国两制”中两种制度的关系是(ABCD)。 

A、长期共存、和平共处

B、长期稳定、共同发展

C、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D、互相支援

4、“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的重大意义是(ABCD)。 

A、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坚定性与策略性的灵活统一

C、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来解决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

D、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5、台湾问题是 ( ABC )。

A、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中国的内政问题

C、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D、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6、“一国两制”构想具有重大的意义,它( ABCD )。

A、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B、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C、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D、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与国内环境,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ABCD)。

A、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B、香港、澳门、台湾高度自治

C、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8、台湾问题是(BCD )。

A、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不容许外国插手干涉的问题

C、中国的内政问题

D、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的问题

9、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其主要内容包括(ABCD)。

A、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的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由蒋介石安排

B、台湾军政及经济建设费用不足,由中央政府拨付

C、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D、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10、在解决两岸关系时,我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ABCD)。

A、不是针对一般的外国人

B、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

C、是针对国际上一股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势力

D、是针对台湾岛内一小撮搞“台独”的分裂势力

11、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AC)。

A、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B、通过经济文化交流的方式来解决

C、力争和平手段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港独”从来就是一个伪命题,注定是荒诞的梦呓

B、香港基本法明文规定: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C、在“一国两制”下,“一国”是不可撼动的前提和基础,国家的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是不容挑战的红线

D、“港独”在香港社会也从未得到主流社会认同,且一直遭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谴责,可谓“失道寡助”

三、判断题

1、1958年解放军炮击金门期间,美国要求台湾当局固定金、马,并积极充当“保护伞”。 (×)

2、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成功开启了两岸政党交流与对话。 (×)

3、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积极愿意与中国大陆交流合作,中国共产党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

4、美国等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 5、1945年10月,台湾重新回归中国。(∨)

6、中美正式建交时,美国已经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7、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

8、在不损害大陆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台、港、澳可以保持高度自治。(×)

9、实行“一国两制”的基础是在港、澳、台坚持高度自治原则。(×)

10、两岸统一后,台湾保持高度自治,具体是指台湾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11、“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美台“共同防御条约”都曾直接影响到台湾的历

史发展进程。 (×)

12、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的重点是《中葡北京条约》的有效性和“何时移交管治权”。 (×)

13、2004年,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悍然抛出“一边一国”论。(×)

14、2013年胡锦涛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四点意见。(×)

15、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两岸政治谈判。(×)

16、新世纪中国的三大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其中,完成祖国统一是核心。(×)

17、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两岸关系法》,这部重要法律,将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18、根据中国共产党“一纲四目”的主张,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19、联合国大会第2756号决议,驱逐了台湾当局的非法代表。(×)

20、实行“一国两制”后,两种制度在国家内部拥有相同的地位和作用。(×) 

21、实现两岸“三通”是指实现通关、通航、通讯。(×)

22、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在海峡两岸制造“两个中国”。(×)

23、“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标志着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4、“一纲四目”主张和“一国两制”构想中,“一纲”和“一国”的实质是一致的。(∨)

25、《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保护每一位香港居民都有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及主要司级官员的资格。(×)

26、1958年解放军炮击金门后,两岸关系转为政治对抗为主、军事对抗为辅。(∨)

27、最早提出可以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毛泽东。(×)

2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不享有独立的外交权、独立的防务权。(∨)

29、当前,两岸关系进入巩固和深化的新阶段。(∨)

30、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两岸关系有所缓和,台湾当局停止了对大陆炮击。(∨)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 单项选择题

1、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C )。

A、科学与教育 B、稳定与发展

C、和平与发展 D、环境与卫生

2、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A)的开放战略。

A、互利共赢 B、损人利己

C、强权主义 D、霸权主义

3、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是( C )。

A、两极格局

B、两大阵营对立

C、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

D、两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

4、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D )。

A、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B、推动南北对话

C、加强南南合作

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5、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B )。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维护国家的地位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6、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必须以( D )。

A、友好原则为基础 B、平等原则为基础

C、互助原则为基础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A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B、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原则

8、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 A )。

A、中国、印度、缅甸 B、中国、印度、越南

C、中国、朝鲜、越南 D、中国、印尼、巴基斯坦

9、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D )。

A、领土争端 B、民族矛盾

C、宗教纷争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B )。

A、独立自主 B、国家主权平等

C、反对霸权主义 D、维护世界和平

1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D )。

A、意味着在必要时候可以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B、是我国的权宜之计,等国家强大了可以放弃该道路

C、意味着为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可以拿自己的核心利益作交易

D、但决不能放弃我国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12、我国外交工作布局,( A )是关键。

A、大国 B、周边 C、发展中国家 D、多边

13、 我国外交工作布局,( C )是基础。

A、大国 B、周边 C、发展中国家 D、多边

14、我国外交工作布局,( B )是首要。

A、大国 B、周边 C、发展中国家 D、多边

15、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A)。

A、台湾问题 B、联合国问题

C、知识产权问题 D、贸易顺差问题

16、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 B ),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重要依据。

A、国际环境 B、时代主题

C、和平发展 D、国际关系

17、在多极化进程中,( B )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性课题。

A、如何提升国际地位

B、如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C、如何促进和平与发展

D、如何打击恐怖主义

二、 多项选择题

1、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核心是( BC )。

A、东西问题 B、南北问题

C、发展问题 D、和平问题

2、当今,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是( ABCD )。

A、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B、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

C、各种力量的对比并不平衡

D、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

3、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 BCD )三大外交方针。

A、“一条线”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一边倒”

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AD )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

A、苏联解体 B、中国强势崛起

C、美国经济衰落 D、东欧剧变

5、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 BCD )。

A、两极对立、和平演变

B、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C、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D、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6、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应坚持( ABCD )的外交工作布局。

A、大国是关键 B、周边是首要

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多边是舞台

7、下列中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有( ACD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独立自主

C、互不干涉内政

D、互不侵犯

8、公正合理的经济全球化,应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 ABCD )。

A、共赢 B、共存 C、平等 D、互惠

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举( BC )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改革、开放 B、和平、发展

C、合作、共赢 D、民主、自强

10、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有( ABCD )。

A、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11、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 AC )决定的。

A、社会主义性质 B、经济地位

C、在国际上的地位 D、基本国情

12、 中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是 (ABCD)。

A、维护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B、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C、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

D、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13、我国新世纪面临的三大任务是(ABC)。

A、现代化建设 B、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 D、党的建设

14、当前世界的形势是(ABC)。

A、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B、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C、科技革命加速推进

D、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

15、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有(ABCD)。

A、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C、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D、当今世界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

16、邓小平提出的全球性战略问题是指(ABCD )。

A、和平问题 B、发展问题

C、东西问题 D、南北问题

17、在处理国家之间关系上,中国坚持的原则是( ABCD )。

A、相互尊重主权的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

18、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是( ABC)。

A、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B、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C、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D、基于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状况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中的第三世界包括所有亚洲国家。(×)

2、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核心是和平问题。(×)

3、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中的第三世界包括所有拉丁美洲国家。(√)

4、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中的第一世界是指美国、苏联、日本。(×)

5、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6、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民族复兴、称霸世界之路。(×)

7、在和平与发展时期,世界范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8、国际旧秩序的两个最明显特征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9、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确立了“真正的不结盟”战略。(√)

1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12、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3、当代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因此,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必然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14、我们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15、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不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16、加强同邻国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工作的基本立足点。(×)

17、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中的第三世界包括所有非洲国家。(√)

18、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一极化。(×)

19、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和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20、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21、中国既要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要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

22、当前,冷战已经结束,世界再也不会出现新的动荡和冲突了。(× )

2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

24、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

2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以用来处理国内问题。(√ )

26、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百利而无一害。(× )

27、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

28、主张和平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

29、对外开放就是否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30、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意味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是可以避免的。(√ )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一、 单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 C )。

A、提升经济总量 B、增强综合国力

C、一切为了人民 D 、发展生产力

2、一切为了人民是( B )的根本观点。

A、机械唯物史观 B、辩证唯物史观

C、主观唯心史观 D、客观唯心史观

3、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观点的是( D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C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改革开放

C、 共同富裕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始终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 A )。

A、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农民

C、知识分子

D、我国新社会阶层

6、( B )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私营企业主

7、我国在对待宗教信仰的原则是( B )。

A.实行政教统一的原则

B.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C.强制放弃宗教信仰原则

D.坚决反对和取缔宗教原则

8、我国的民主党派是(C)。

A、反对党 B、在野党 C、参政党 D、执政党

9、( B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依靠力量。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资产阶级

10、( D )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A、工人 B、农民 C、个体户 D、知识分子

1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关键在于( C )。

A、 处理好依靠和教育的关系

B、 发扬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

C、 维护和加强全体企业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D、 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

12、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 B )。

A、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C、 新的中产阶级

D、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13、以下属于新社会阶层的是( B )。

A、国有企业工人 B、个体户

C、政府机关职员 D、农民

14、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

B、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C、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劳动

D、核心是尊重创造

15、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 A )。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自由职业者

C、一个独立的阶级 D、小资产阶级

16、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 C )。

A、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B、全心全意依靠中国共产党

C、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D、依靠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

17、( B )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

A .经济建设B. 国防和军队建设

C. 文化建设D. 政治建设

18、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 )。

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反对大汉族主义

C、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

D、给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优惠政策

19、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 A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发展 D、各民族共同繁荣

20、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D )。

A、坚持民族平等

B、实现民族自治

C、民族团结互助,维护祖国统一

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1、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C )。

A、民族平等 B、民族自治

C、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繁荣

2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仍然是( C )。

A、与资产阶级关系 B、祖国统一

C、党的领导 D、工农联盟

23、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我军的唯一宗旨是( A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全心全意为党服务

C、为社会主义服务 D、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24、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是( A )。

A、宗教信仰自由 B、宗教与国家分离

C、限制宗教发展 D、鼓励宗教发展

25、在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民主党派在国家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B )。

A、合作共事 B、参政监督

C、沟通关系 D、自我教育

26、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C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社会稳定

27、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 A )。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D、团结奋斗,共同发展

28、新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B )。

A、国家政权机关 B、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各阶级的联盟 D、人民团结

29、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完成的双重历史任务是( D )。

A、革命化与年轻化 B、自动化与智能化

C、电气化与知识化 D、机械化和信息化

30、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民融合源于党的( A )。

A、“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思想

B、“人民战争”的思想

C、“军民鱼水情、患难与共”的思想

D、“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的思想

31、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B )。

A、新的社会阶层不是社会主义劳动者

B、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不包括新的社会阶层

D、新的社会阶层不包括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3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要高举(A )的旗帜。

A、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3、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优势,要支持人民政协围绕( A )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A、团结和民主 B、团结和统一

C、和平与发展 D、民主与科学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共同富裕是( BCD ) 。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2、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 ABC )。

A、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

B、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C、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D、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3、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范围包括( ACD ) 。

A、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B、外国投资者 C、知识分子 D、人民军队

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 ABC ) 。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与我国有联系的外籍华人

5、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BCD ) 。

A、坚持反对大民族主义,尤其是大汉族主义

B、坚持民族平等,坚持民族团结

C、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D、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6、下列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的是( BCD )。

A、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B、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

C、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

D、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因为工人阶级是( BCD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主体

B、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C、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D、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

8、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CD )。

A、合作共事、共商大计

B、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9、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

B、 国家化是军队建设的重要方向

C、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

D、正规化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基础

10、关于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民族团结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

B、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C、民族平等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D、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

11、中国的农民是( BCD )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

B、国家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C、工人阶级的可靠同盟军

D、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

1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三者密切不可分,其中( ACD )。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

B、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

C、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D、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13、新时期处理宗教问题要( ABD )。

A、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C、限制人们对宗教的信仰

D、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4、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的职能有( BCD )。

A、党内外合作 B、参政议政

C、政治协商 D、民主监督

15、中国人民解放军是( ABC ) 。

A、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B、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D、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力量

16、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CD ) 。

A、他们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

B、他们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

C、他们的所作所为受到我国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制约和监督

D、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7、关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B、要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C、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D、宗教信仰是公民的私事,公民的一切宗教活动都应受到国家法律保护

18、下列各项中对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ABD )。

A、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B、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C、我国宗教组织和个人不得与国际宗教界进行交流活动

D、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19、紧跟世界军事发展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就必须( ABD )。

A、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

B、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C、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传统化

D、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2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A B C )。

A、队伍迅速壮大

B、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岗位流动加快

D、不再是领导阶级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工人阶级仍然是( A

B C D )。

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

B、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C、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D、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2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 A B C )。

A、这是由“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B、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

C、这不但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D、广大农民群众比工人阶级更具先进性

23、我国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是( A B C D )。

A、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开拓者

B、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授者

C、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

D、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主力军

24、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地上自强不息、团结拼搏( A B D )。

A、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B、共同建设了幅员辽阔的锦绣河山

C、共同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5、巩固和发展民族的团结( A B C D )。

A、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B、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C、关系到各民族地区的自身发展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6、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 B C D )。

A、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仰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B、要求宗教信仰者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防止政策

C、要求宗教信仰者从事的宗教活动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D、支持宗教信仰者努力对宗教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27、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战略任务是( B C D )。

A、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B、保卫领土领海领空及海洋、太空、网络电磁空间安全

C、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国家发展利益

D、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三、判断题

1、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2、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时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根本目的。(×)

3、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

4、新时期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但其本质特点始终未变。(√)

5、作为国家主人和领导力量的工人阶级是指工人队伍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职工。(×)

6、私营企业主是工人阶级的天然盟友和可靠同盟军。(×)

7、知识分子是一个独立的阶级。(×)

8、私营企业存在剥削,因此私营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利益损害者 (×)

9、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必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誉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

10、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11、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12、宗教是对相当一部分群众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但在社会主义社会会很快消亡(×)。

13、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14、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个别宗教可以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5、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唯一宗旨是时刻准备打仗。(×)

1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17、加强军队的革命化建设,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

18、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年轻化正规化建设,是党一以贯之的建军治军思想。(×)

19、在新形势下,只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高安全保障。(√)

20、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民融合源于党的“人民战争”思想。(×)

2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或落后的标准。(×)

22、知识分子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真正代表。(×)

23、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24、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员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一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5、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体现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6、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但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力量。(×)

27、我国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工人阶级。(×)

28、劳动、知识、人才、管理,是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

29、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

30、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1、 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根本条件为(C)。

A、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B、知识分子群体的壮大

C、工人阶级的产生与发展

D、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2、检验我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为(B)。

A、立党为公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巩固执政基础

D、扩大党员数量与质量

3、我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把(A)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

A、为人民服务 B、打倒一切反动派

C、执政为公 D、天下为公

4、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C)。

A、小资产阶级 B、知识分子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5、改革党的领导体制的关键环节是(A)。

A、正确处理好党政关系,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

B、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C、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D、保证党组织的纯洁性

6、中国共产党是以(B)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

A、改革开放 B、马克思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实事求是

7、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与时代问题是(D)。

A、与时与进,保持党的时代性

B、统筹规划,保持党的领导性

C、统揽全局,保持党的全局性

D、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表现在(A)。

A、先进性与纯洁性

B、组织性与纪律性

C、高尚性与神圣性

D、人民性与杰出性

9、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与基础是党的(D)。

A、战斗性 B、科学性

C、纪律性 D、纯洁性

10、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体现与保证是党的(A)。

A、先进性 B、组织性 C、纪律性 D、科学性

11、一个政党永褒生机的源泉在于(C)。

A、科学执政 B、从严治党

C、不断创新 D、执政为民

12、(A)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A、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

B、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C、维护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3、中国共产党认为(A)。

A、历史的主体是人民

B、先进阶级是推进历史前进的基本力量

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决定历史前进的方向

14、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将党的( C)放在首位。

A、组织建设 B、作风建设

C、思想建设 D、纪律建设

15、下列不属于党的组织纪律的是(A)。

A、党员在党的会议上不能对党的方针政策提出不同意见 B、下级服从上级

C、全党服从中央 D、个人服从组织

16、下列关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C )。

A、必须扩大党内民主

B、必须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C、必须加强权力的集中行使

D、必须促进党的民主和科学决策

17、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优势在于( A )。

A、密切联系群众 B、坚持党对军队领导 C、民主集中制 D、先进的理论指导

18、(A)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A、执政能力 B 先进性 C、纯洁性 D、制度

19、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是(B)。

A、反腐倡廉 B、执政能力建设

C、组织作风建设 D、群众路线建设

20、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最重要的保证是(B)。

A、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C、提高党的执政基础

D、改善党的领导体制

21、实现党的宗旨的本质体现是(C)。

A、密切干群关系 B、依法治国 C、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D、从严治党

22、改善党的领导,必须(C)。

A、推进军队国家化 B、推进意识形态多元化C、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D、多党派联合执政

23、对推进反腐败斗争的论述,不正确的是(D)。

A、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 B、防控廉政风险

C、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D、以预防和查处高级干部的腐败行为为主要目标

24、下列关于改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论述,错误的是(B)。

A、积极推进依法治国 B、全面推进司法独立 C、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D、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25、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D)。

A、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B、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C、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

D、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多党共同执政的存在

26、提出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在党的

(A)大。

A、十八 B、十七 C、十六 D、十五

27、关于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A)。

A、学习是 B、服务是目的

C、创新是基础 D、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学习、服务、创新的重要结合点

28、下列属于习近平提出的重要理论创新的是(A)。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我国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D、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29、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D)。

A、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一致的

B、中国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中国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D、中国工人阶级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30、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权力系统领导的方式的是(B)。

A、发挥政治影响

B、直接任命好重要岗位领导人

C、推荐重要干部

D、管好权力机构中的党组织和党员

31、关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论述不正确的是(C)。

A、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党必须要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C、党不能干涉依法治国工作

D、任何党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

3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D)。

A、集体领导制 B、政治协商制 C、民主选举制 D、民主集中制

33、中国共产党必须( C)。

A、抓好立党为公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C、增强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D、把民主执政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

34、判断一个政党性质最主要的标准是(D)。

A、看它的口号 B、看它的组织机构 C、看它的领导构成 D、看它的理论纲领与行动

35、不属于坚持党的领导根本原则的是(B)。

A、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B、坚持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组织领导

C、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

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6、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A)。

A、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D、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是因为(ABD)。

A、中国共产党以无产阶级为其阶级基础

B、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均为工人阶级

D、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代表了中国社会前进方向

2、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地位是指(AB)。

A、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

B、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国际进步人士的先锋队

D、中国农民阶级的先锋队

3、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BC)。

A、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

B、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治国理政的本领

C、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紧密相连

D、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重要的是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4、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要体现在(ABC)。

A、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B、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与人民共同富裕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5、中国共产党是团结与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伟大目标的政治力量,其原因有(ABCD)。

A、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

B、维护国家统一与社会和谐,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

C、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

D、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

6、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原则包括(ABCD)。

A、坚持党管干部与人才的原则

B、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C、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坚持当对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

7、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ABCD)。

A、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

B、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

C、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D、密切联系群众

8、新时期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包括(ABCD)。

A、外部环境考验 B、市场经济考验 C、改革开放考验 D、执政考验

9、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必须(ABCD)。

A、严格执纪执法 B、加强思想教育

C、严格规范权力行使 D、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

10、中国共产党除面临四大执政考验外,还包括其他一些危险,主要有(ABCD)。

A、能力不足的危险 B、脱离群众的危险 C、精神懈怠的危险 D、消极腐败的危险

11、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有(ABC)。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

B、密切联系群众

C、自我批评的作风

D、不断革命的作风

12、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挑战有(ABCD)。

A、敌对势力仍然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

B、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C、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复杂

D、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1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表现在(ABC)。

A、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组织领导

B、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领导

C、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

D、对在华国际组织的领导

14、党的能力不足表现在(AB)。

A、一些党员干部不善于学习、不愿意学习

B、一些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

C、一些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松懈

D、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危难视而不见

15、为了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必须做到(AB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C、党不再干预司法审判工作,实现司法独立 D、加快实施政企分开

16、提出党是两个先锋队的思想,有利于 (ABCD)。

A、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B、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C、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D、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17、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C)。

A、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B、改善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是党的群众基础问题

C、坚持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事业要不要党的领导问题

D、改善党的领导,必须以作风建设为核心

18、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主要保证有(ACD)。

A、建设服务型政党 B、建设战争型政党 C、建设服务型政党 D、建设学习型政党

19、党的制度体系建设必须以(BC )。

A、党章为根本 B、民主集中制为核心

C、创新为原则 D、服务为体现

20、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作到(BCD)。

A、全面提高党的建设法治化水平

B、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C、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D、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21、建设创新型政党,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ABC)。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增强预见性

22、下列有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论述,正确的有(ABCD)。

A、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

B、先进性是纯洁性的体现和保证

C、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D、都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与发展

23、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ABC)。

A、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B、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C、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D、保持长期执政的历史地位

24、执政党对于国家权力机构的领导,主要通过以下途径(BCD)。

A、军事领导 B、政治领导 C、思想领导 D、组织领导

25、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三项基本原则(ABC)。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从严执政

三、判断题

1、所谓创新型政党,就是党在执政过程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党执政的好不好,最终要看综合国力的提升程度。(×)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宪法规定的,这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障。(×)

4、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5、保持、发展先进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的思想政治任务。(∨)

6、党的理论创新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7、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8、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9、党的纯洁性体现在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各个方面。(∨)

1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力量和根本保证。(×)

11、党的领导作用的发挥,体现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体现。(∨)

13、党的理论创新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14、创新型政党建设,要求把求真务实作为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

15、服务型政党的提出,回答了“学习为了什么、创新为了什么”的问题。(∨)

16、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依宪执政的重要理论。(∨)

17、胡锦涛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

18、军队国家化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方向。(×)

19、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20、理论创新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

21、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鲜明政治立场。(∨)

22、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提出的重要执政理念。(×)

23、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

24、知识分子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阶级基础。(×)

25、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阶级基础。(×)

26、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27、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关键是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28、多党制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29、解放思想属于建设创新型政党的基本要求。(∨)

30、工人和农民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相关文章

  • 201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之各题型答题技巧
  • 201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之各题型答题技巧 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之各题型答题技巧 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备考的大幕已经拉开,考生们正在努力地准备复习,下面是针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为广大考生总结的备考经验. 选择题答题技巧 选择题的特点 ...

  •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4.4扇形统计图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4.4扇形统计图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4秋•东平县期末)李老师对本班50名学生的血型作了统计,列出如下的统计表,则本班AB 型血的人数是( A .20人 B . 15人 C . ...

  • 会计信息网2015年河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 最新考试大纲 会计证免费完整视频 (配套免费无纸化在线题库) 免费学习网址www.duia.com( 无法点击手动复制) 或者百度搜索"对啊网" 2015年河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河北会计从业组织分工 河北省从2012年 ...

  •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中和反应
  •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中和反应 一.选择题 1.(2015•广东)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判断下列说法 的是( ) 2.(2015•兰州)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3.(2015•黄石)"类推&q ...

  • 2015高考地理试题及解析3 岩石圈
  •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4 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5•新课标全国1)图1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1 ,完成下列小题. (图1) 1. ...

  • 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各题型答题技巧总结
  • *选择题答题技巧 选择题的特点是,备选答案中除正确答案以外,其余的大都具有似真性,即似是而非.应试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运用排除法.在备选答案中,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看便知,就要先排除那些明显荒诞或者不正确的答案,经过筛选留下正确的答案.排 ...

  • 2015第二季度福建省漳州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通知
  • 福建会计之家 官方唯一网址:www.kjfj.net 2015年(第二季度)漳州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 来源:福建会计之家[福建会计之家(www.kjfj.net):福建省会计考试第一门户 有关事项通知 2015年(第二季度)我省会计从业 ...

  • 2015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大纲
  • 一.考试目的 考查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在消防安全技术工作中,依据现行消防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熟练运用相关消防专业技术和标准规范,独立辨识.分析.判断和解决消防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燃烧与火灾 1.燃烧 运用燃烧机理,分析燃 ...

  • 2014-2015(上)八年级生物学期末卷
  •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样题 八年级生物学 注意事项: 1. 本卷面总分5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2. 请将答题内容写在答卷纸规定的范围内,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

  • 贵州省六盘水市
  • 贵州省六盘水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 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3分)(2015•贵州)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瓶普通矿泉水的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