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介绍动物类说明文

  【写作指导】

  自然界中的动物种类繁多,千奇百怪,那如何把自己喜爱的动物介绍给别人呢?

  一、善于观察,抓住重点。从整体到部分,首先我们要观察动物的整体模样,然后再从头到尾认真细致地观察它身体的各个部分,比如头部、尾部、四肢的形状、特点、颜色,这样才有可能对动物有一个完整而正确的印象。从静态到动态,动物千姿百态,有的飞,有的跑,有的跳,有的游,有的爬。我们观察它们时要注意选择不同的情境,更全面准确地进行观察,以便发现特征,抓住特点。

  二、了解习性,抢抓镜头。动物的生活习性多是通过吃、睡、动等表现出来的,我们必须把这些作为了解的重点,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同时,要学会抢抓镜头,设置情境,加强细节描写。此外,我们可以根据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使文章显得生动、富有趣味。

  三、条理清晰,言而有序。一般来说,介绍动物采用“外貌——习性——用处——其他”或者“一般——特殊”的顺序。而结构上则多采用“总—分”的形式。

  四、语言准确,生动有趣。本次习作目的是为了向别人介绍自己热爱的一种动物,以期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在语言的选择上切不可太艰深难懂,不妨学习下法布尔的“娓娓道来法”。

  【经典例文】

  蝉的地穴

  〔法国〕法布尔

  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惯,因为我是与它同住的。七月初,它就占据了靠我屋子门前的那棵树。我是屋里的主人,门外就它是最高的统治者,不过它的统治无论怎样总是不会让人觉得舒服。

  蝉初次被发现是在夏至。在行人很多、有太阳光照着的道路上,有好些圆孔,与地面相平,大小约如人的手指。在这些圆孔中,蝉的幼虫从地底爬出来,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它们喜欢特别干燥而阳光充沛的地方,因为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焙过的泥土与沙石。

  当我考察它们的储藏室时,我是用手斧来开掘的。

  最使人注意的,就是这个约一寸口径的圆孔,四边一点尘埃都没有,也没有泥土堆积在外面。大多数的掘地昆虫,例如金蜣,在它的窝巢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蝉则不同,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在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但蝉幼虫是从地底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门口的生路,因为当初并没有门,所以它不是在门口堆积尘土的。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达十五至十六寸,一直通行无阻,下面的部分较宽,但是在底端却完全关闭起来。在做隧道时,泥土搬移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崩裂下来呢?谁都以为蝉是用了有爪的腿爬上爬下的,而这样却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房子塞住。

  其实,它的举措简直像矿工或是铁路工程师一样。矿工用支柱支持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的聪明同他们一样,它在隧道的墙上涂上水泥。这种粘液是藏在它身子里的,用它来做灰泥,地穴常常是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须上的,它可以从这些根须取得汁液。

  能够很容易地在穴道内爬上爬下,对于它是很重要的,因为当它爬出去到日光下的时候,它必须知道外面的气候如何。所以它要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做成一道坚固的墙壁,适宜于它上下爬行。在隧道的顶端,它留着手指厚的一层土,用以保护并抵御外面空气的变化,直到最后的一霎那。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消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以便测知气候的状况。

  假使它估计到外面有雨或风暴——当纤弱的幼虫脱皮的时候,这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隧道底下。但是如果气候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了。

  在它肿大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液汁,可以利用它避免穴里面的尘土。当它掘土的时候,将液汁倒在泥土上,使它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了。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便把烂泥挤进干土的缝隙里。因此,当它在顶端出口处被发现时,身上常有许多湿点。

  (选自《昆虫记》)

  ◆

  选文科学地介绍了蝉高超而又与众不同的挖穴方式,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其中一大功臣就是遍布全文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值得我们借鉴。

  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昆虫记》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而文中描写蝉的时候使用的词语几乎全部是描写人的词语。如“统治者”“储藏室”“工作方法”“聪明”“小心谨慎地溜”等,这种把蝉直接当人来写、来观察的人格化的手法,使蝉具有人的爱憎感情和思想行为,读来十分亲切。此外,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让读者一下就能从字里行间,把握到作者对昆虫的热爱之情。

  二、精妙动词的选择。为了更科学、准确地展示蝉高超的掘土技艺,作者准确地选用了一系列富有生命力的动词。如“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隧道底下。但是如果气候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了”,其中的“溜、击碎”等词是多么生动传神呀!它们不仅活现了蝉聪明、灵活的特点,而且把作者对它的欣赏、喜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阅读焦点】

  1.请根据上文的内容,简要概括蝉的地穴有何特点。

  

  2.阅读上文并联系《松树金龟子》一文,分析法布尔写作《昆虫记》的语言特点。

  

  超级明星大熊猫

  周 周

  神奇的活化石

  自从1869年法国人大卫在我国四川省宝兴县发现第一只大熊猫,全世界人就都迷上了这种黑白相间的可爱动物。

  在距今1000多万年至300万年的上新世和更新世地层中,科学家们发现了剑齿虎、三趾马和大熊猫等代表动物的化石。剑齿虎已经灭绝,三趾马进化成了如今只有一趾的马,唯独大熊猫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骨骼和300万年前的相比,几乎没有差别。因此,科学家们把大熊猫叫做“活化石”。

  为什么黑白相间

  大熊猫有着圆圆的脸,胖乎乎的身体,毛色黑白相间,憨态可掬又活泼俏皮的形象,不但受到孩子们和玩具商的喜爱,还被世界自然基金会采用作为会徽标志。

  那么,它为什么是黑白相间的呢?

  原来,除了交配时节,大熊猫都喜欢独处,在密林深处,这样的皮毛非常醒目,它们以此来告诫同类,不要入侵自己的地盘。大熊猫眼睛周围的一圈黑色是为了使眼睛更具有威慑力,而那一对黑色耳朵也像另一双眼睛瞪视着入侵者。如果大熊猫要表示没有敌意,它会掉开头,并且用前爪捂住黑眼圈。可爱吧?

  竹子难填饱大肚皮

  大熊猫在远古时代是吃肉的,可是现在,它的食物非常单一——竹子,而且是特定种类的竹子。

  由于竹子缺少营养,而它们的消化能力又只能吸收全部营养的17%,所以一只成年大熊猫每天必须吃15公斤的竹子,才能满足生存需要。野生大熊猫几乎一直处于饥饿状态,大雪纷飞的季节,它们的远亲熊已经在洞里安稳地冬眠了,大熊猫却只能冒着严寒四处觅食。只有当春天到来,竹笋生长的时候,大熊猫才迎来了美食狂欢节。它们可以放弃睡眠,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大嚼鲜嫩的竹笋。

  熊猫妈妈不好当

  野生大熊猫数量少,不合群,繁殖能力很差。熊猫宝宝的存活率也很低。刚出生的熊猫宝宝只有人的手指头那么大,熊猫妈妈要把它抱在怀里哺乳、保温整整两个半月,直到宝宝会摇摇摆摆地自己走路才能放下。

  不过,从1963年起,人工繁殖大熊猫就取得了成功。现在,在人类的帮助下,大熊猫的数量正在缓慢地增加。

  国宝明星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在国际交往中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动物大使之一。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向11个国家和地区赠送、借展大熊猫31只。无论是在美国纽约、法国巴黎还是朝鲜平壤,大熊猫所到之处都掀起了熊猫热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伦敦动物园的大熊猫在德军的轰炸下照样泰然自若,被伦敦市民奉为英雄;2008年,大陆向中国台北赠送了一对大熊猫团团、圆圆,台北动物园立刻被挤爆,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还特地打电话向动物园长好奇地询问:“大熊猫是在树上睡觉的吗?”

  正在远去的种群

  在地球这个生命的历史舞台上,任何生命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大熊猫已经进入衰亡的阶段。

  如今,我国在四川省成立了三十多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卧龙大熊猫研究基地,努力使这个古老的物种得到新生。

  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是保护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希望有一天,野生大熊猫的数量能越来越多。

  (选自《悦文摘》2010年第7期)

  ◆

  本文是一篇介绍大熊猫的科学小品,语言幽默俏皮,感情真挚。从题目中的“超级明星”到小标题中的“神奇活化石”“熊猫妈妈不好当”“国宝明星”,无不体现出作者对大熊猫这一动物的喜爱、怜惜与赞美,很能吸引读者眼球。另外,6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小标题的巧妙运用,不仅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明了,而且层层推进,从多个方面更好地突出了大熊猫的明星特点。

  【阅读焦点】

  1.为什么说大熊猫是“超级明星”?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本文除了介绍关于大熊猫的一些知识外,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学生例文】

  ◆

  牛

  江苏海门实验学校1102班 王冰冰

  牛属于哺乳动物。它是一种威武、驯良、勤勉、脚踏实地的动物。我是非常喜欢牛的。

  牛是一种外表威武的动物。头上的两只犄角非常锋利,眼睛很大。它的脖子虽然很粗,但很灵活。它的肚子很大,看上去鼓鼓的,一次可以吃下几筐草。那条粗大的尾巴,甩来甩去的,使人想上前摸一摸,但是又怕被它抽一下。大腿很粗壮,肌肉鼓鼓的,牛蹄子分成两瓣。它身躯高大魁伟,浑身充满力量,处处个性分明。

  牛耕田是比较劳累的。肩胛骨上架着一副架子,前腿使劲向下踩,后腿用力向前蹬,拉犁的绳子绷得紧紧的。肩上的木头架子很磨人。农闲时,会发现牛的两肩上有点泛白,上面没有什么毛,其实那是很深很厚的老茧。牛一天要耕三四亩地,每前进一步,都要作很大的努力,工作量是很大的。牛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什么休息的日子。

  牛看上去虽然威武,但十分通人性。只要人骑在它的背上,它就会很懂事似的不晃动身子,不嚷不跳,走得慢悠悠的。它从不挑食,最爱吃的美味佳肴就是青草。只要把它放在河边草地上,它就会把嘴挨到地面,伸出舌头,一卷一夹的,上下嘴唇横向一搓一搓的,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兴起,它会停下来发出“哞”的惬意声,尾巴还会欢快地甩动着。

  是呀,牛是人类忠实尽职的伙伴,它勤于耕作,很少索取。而奶牛更以洁白、醇美的乳汁滋养着千百万人。因此,今天还常用“老黄牛” “拓荒牛 ”来比喻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人。

  牛的全身都是宝。牛肉含大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佳肴。哦,对了,我每天必喝的牛奶也是牛奉献出的……

  ◆

  1.题目直接点出说明对象,一目了然。

  2.第一段开门见山,概括特点,总领全文,让读者对牛这一说明对象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

  3.第二段作者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牛的外形,且突出了它的“威武”。但具体的说明顺序可以略微调整一下,描写也可以更细致、具体一些。

  4.开头总领时说:“威武、驯良、勤勉、脚踏实地的动物”,但第三段文字介绍的却是“勤勉”,放在了“驯良”之前,在前后呼应、说明顺序方面做得不太好。另外这段文字显得比较平淡,抢抓镜头的意识不够强烈。

  5.第四段主要通过牛驮人、牛吃草的两个动人镜头,形象生动地再现牛驯良的特点,其中动词非常准确、传神,所选镜头情趣盎然、生动感人。

  6.第五段画线句,语言不够生动,可以试着引用些名人名言,为文章增添点文学色彩。

  7.结尾一段内容还稍嫌单薄,需要进一步补充。

  ◆

  这篇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地给我们介绍了一种威武、驯良、勤勉、脚踏实地的动物——牛。观察仔细,重点突出,特点鲜明,但在具体处理说明顺序的时候,还有些不够成熟,同时抓抢镜头、写活动物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可尝试做以下修改——

  一、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为了更好地呼应开头,需要把3、4两节的文字进行对调。

  二、抓抢最佳镜头,加强细节描写。学会抢抓镜头,就是要能够抓住那些情趣盎然、生动感人的最佳镜头,用精当、朴实的词句做画笔,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如牛耕田的部分,就可以巧妙地抓抢一个夏日水田犁地的镜头,并进行动态描写、细节刻画,相信牛勤勉的特点会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三、用心打造准确生动的语言。本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比较保守,大多靠形容词、动词来刻画牛的特点,而修辞格的使用则非常少,比喻、拟人、夸张、引用都很少使用。修改时要适当注意改进。

  ◆

  牛

  江苏海门实验学校1102班 王冰冰

  牛属于哺乳动物。它是一种威武、驯良、勤勉、脚踏实地的动物。我是非常喜欢牛的。

  牛是一种外表威武的动物。头上的两只犄角非常锋利,像是用来防身的两把尖刀;耳朵毛茸茸的,鼻子油光光的;眼睛铜铃一般,给人一种威严而刚毅的印象。它的脖子虽然很粗,但很灵活。它的肚子很大,看上去鼓鼓的,一次可以吃下几筐草,吃完后,肚子就更大更圆了。它粗壮的大腿像小柱子一样,肌肉鼓鼓的。牛蹄子分成两瓣,走起路来一踩就是一个小坑,小坑的表层还闪着亮滑滑的光。那条粗大的尾巴,甩来甩去的,使人想上前摸一摸,但是又怕被它抽一下。它身躯高大魁伟,浑身充满力量,处处个性分明。

  牛看上去虽然威武,但它的性格却很温顺,十分通人性。只要人骑在它的背上,它就会很懂事似的不晃动身子,不嚷不跳,走得慢悠悠的。它从不挑食,最爱吃的美味佳肴就是青草。只要把它放在河边草地上,它就会把嘴挨到地面,伸出舌头,一卷一夹的,上下嘴唇横向一搓一搓的,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兴起,它会停下来发出“哞”的惬意声,尾巴还会欢快地甩动着。放牛是个比较自在的事,因为牛是不会乱跑的;牛背上的牧童,肯定有时间奏出婉转的曲子,那场面,真是一道恬淡美丽的田园风景。

  牛耕田是比较劳累的。肩胛骨上架着一副架子,前腿使劲向下踩,后腿用力向前蹬,拉犁的绳子绷得紧紧的。肩上的木头架子很磨人。农闲时,会发现牛的两肩上有点泛白,上面没有什么毛,其实那是很深很厚的老茧。牛一天要耕三四亩地,每前进一步,都要作很大的努力,工作量是很大的。还有蚊虫的叮咬、鞭子的抽打,牛的耐性真是了得。最艰难的是夏天,为了使水田平整一些,还要将田耙一耙,牛的付出就更大了。牛很重,陷在泥水里,行走很不方便,可还要拉上耙,耙上还站着一个人。牛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什么休息的日子。

  是呀,牛是人类忠实尽职的伙伴,它勤于耕作,很少索取。而奶牛更以洁白、醇美的乳汁滋养着千百万人。鲁迅先生形容牛的伟大时说过:“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是血。”又赋诗曰“俯首甘为孺子牛”。因此,人们常用“老黄牛” “拓荒牛”来比喻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人。

  牛的全身都是宝。牛肉含大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佳肴。牛皮是制皮革的好材料。此外,牛骨可制骨胶,牛毛可制成毛刷,牛角可做成精美的雕刻品。哦,对了,我每天必喝的牛奶也是牛奉献出的……

  ◆

  前面听老师说要注意观察,要按照顺序介绍,要注意把动物写活,注意抓镜头等,感觉自己都听懂了,但是真正动手写的时候才发现内容太多,一不小心就乱了手脚。真是“眼看千遍,不如手摸一遍”呀,这么一写,一改,我觉得自己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同学们,你们还等什么,想进步就赶快动笔吧!

  【素材链接】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所以我们在写的时候,首先要选定对象,根据自己平时对该动物的接触,选定最能展现其个性特点的某些方面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尤其要注意把该动物放在“某个特定的环境”或“具体的故事情境”(争食、抢地盘、比美、战斗、愤怒、戏水等)中进行动态描写,这样动物的个性才会更鲜明、突出,文章读来也更生动、有趣。

  蟋蟀为谁而鸣

  宋海年

  如果没有窗下的鸣叫,我几乎忘了蟋蟀的存在。遥想当年,天凉秋渐,风吹草黄,蟋蟀之声,如歌而来。

  犹记来自弄堂深处的蟋蟀声。午后日斜,虫斗开场。虫主各持草须逗虫,两只大虫张牙舞爪,未及争斗,已亮翅示威,旋即斗成一团。时隔多年,我无法复述二虫相斗的细节,只记得战斗间隙,双方稍作后退,目光越过盆壁,看见数个“虫迷”——人的脑袋围在半空,凝神屏气,心醉神迷,虫主的表情则阴晴圆缺,跌宕起伏。此刻,斗虫用前脚摩擦牙须,在养精蓄锐中重整尖牙利齿。

  片刻之后,双方鸣翅再战,牙齿错咬如钳,谁都不愿松开。松开意味着认输,意味着丧失斗士的荣耀。胶着中,蟋蟀各自发力,双双在盆中起落翻腾,直至声嘶力竭,仍未松牙。没有人知道蟋蟀强大而不屈的灵魂里是怎样的光景。它们像标本一样一动不动,唯有长须微微颤动。难以置信的是,它们的主人一反常态,把斗虫强行分隔。蟋蟀心有不甘,双翅振动,同时发出了铿锵的鸣叫。这场格斗在虫主的干扰下没有胜负,微型战场空空荡荡,犹如古罗马斗兽场落寞而空茫。没有蟋蟀的虫盆像空城一样死气沉沉。

  在七宝蟋蟀草堂,历朝历代的水盂草筒、虫盆铃房、线装虫谱以及蟋蟀杂件,陈列于厅堂,闪烁的却是积淀千年的蟋蟀文化。主人的“黄虫”征战多场未遇敌手,而今日来者手持之青虫,亦未遭败绩。双方志在必得,斗的是虫,争的却是人的输赢。虫代替人出场,代替的是人争强斗狠的天性。

  青黄二虫狭路相逢,顿时肉搏厮杀,硝烟弥漫。黄虫将青虫钳在半空,青虫把黄虫揿在身下;一个六爪齐舞,“触尾才张戟,回头又请缨”,一个双牙撕咬,“开钳披紫甲,立翅亮红旌”。

  五分钟过后,二虫已斗数十回合。青虫突然转身,以迅雷之势咬住黄虫左后腿,猛一甩头——黄虫一条大腿被活生生卸下!

  黄虫遭此重创,已成独脚。青虫并未因卸敌一腿而振翅高歌,因为黄虫依然保持着进攻姿势。怒目对峙间,我们无法知晓它们的内心所想,但黄虫与青虫对视中的一瞬间,捕捉到对方眼神一闪而过的敌意、犹疑和一点点胆怯。黄虫绝地反击,毕其功于一役,像钳子一样咬住敌虫的牙齿。青虫死命挣脱,牙齿歪斜,已然昏厥!六分钟鏖战尘埃落定,独脚蟋蟀扬起高傲的头颅,迎着人的目光,发出了嘹亮的鸣叫。

  蟋蟀以百日之命,演绎了壮怀激烈的一生。游戏结束,所有的尖牙利齿、刀光剑影都销声匿迹。蟋蟀为谁而鸣?秋空下,唯有华丽的翅衣鸣镝而来,瞿瞿然如同人语。

  (选自2011年12月10日《解放日报》)


相关文章

  • 鲸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篇)
  • 篇一:鲸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二:语文五年级9.<鲸>教学设计及反思 <鲸>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捕获.倾斜.哺乳动物"等词.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 ...

  • 常见100种文章写作方法
  • 1、第一人称叙事法 【特点】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 ...

  • 国宝大熊猫教案
  • 国宝大熊猫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 2.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教材分析: <国宝--大熊猫>选自于<语文(苏教版)>七 ...

  • 8神奇的克隆
  • 8神奇的克隆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者借助字典.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高等生物.生殖细胞.压条.嫁接.单细胞微生物.低等生物.效率.濒危物种"等生僻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提出疑问,围绕问题合 ...

  •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五_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 编号 05 备课时间 3.9 上课时间 3.16----3.17 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一.写作目标: 1. 仔细观察动物特点,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2. 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动物. 3. 小组合作修改.提高表达能力. 二.写作指导: 1. ...

  • ①坦桑尼亚的塞伦格提动物园是一个新奇的天然动物园.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①坦桑尼亚的塞伦格提动物园是一个新奇的天然动物园. ②这个天然动物园,位于非洲大陆东部的塞伦格提高原上,面积有一万四千五百平方公里,只比北京市的面积略小一点.动物园没有围墙,也没有大门,许许多多的野生动物生活在这 ...

  • 奇妙的克隆学习资料
  • <奇妙的克隆> 一.整体把握: <奇妙的克隆>一文用了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1)克隆是什么?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在"克隆是什么"一小节里,作者把这门科学技术说得浅 ...

  • [鲸]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在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师:你 ...

  • 公开课教案[鲸]
  • <鲸>的教案设计 陈小霞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 ...

  • 五年级上册[松鼠]公开课三课材料文档
  • <松鼠> 2015年10月 集体备课 <松鼠> 2015年10月 集 体 备 课 一.科目:五年级语文 主讲人: 二.课题:<松鼠> 三.参加人员: 四.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学生观察事物的特征 二.培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