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的当代发展与历史使命_邱丕相

·

第18卷第2期 2011年3月 体 育 学 刊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18 No.2M a r . 2011

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的当代发展与历史使命

邱丕相1,马文友2

(1. 上海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2. 齐齐哈尔大学 体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摘 要:对古今武术变化从多角度进行了梳理和阐述,认为武术进入学校是一种进步,但是不应局限在体育层面上发展,应站在世界之巅,从文化的高度上进行传承和弘扬。并提出了守护武术的精神家园,保持它的基本品格、风格和技术体系是当代人神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关 键 词: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2-0117-04

Modern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mission of Wushu

QIU Pi-xiang1,MA Wen-you2

(1. School of Wushu,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China )

Abstract: The authors reviewed changes made to ancient and modern Wushu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consid-er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Wushu into schools is a sort of advancement, but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sports devel-opment, should be inherited and carried forward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with a standing at the top of the world attitude.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at guarding the spiritual homeland of Wushu and protecting its basic characters, styles and technical systems are the holy historical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modern people. Key word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Wushu ;cultural heritage

回溯中国武术的历史进程,尤其是近60年的巨变,我们应当看到在武术曲折蜿蜒的发展过程中,新中国武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文化也呈现多元竞争的态势。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武术的发展走向,仅仅把竞赛当作唯一途径显然行不通,进入奥运更不是武术的唯一目标,我们应当开拓视野,从历史使命的层面去面对和思考武术的未来发展。

了带有娱乐性的武舞。当武术步入宫廷、散落民间便作为一种职业技能存在,从剑士、侠客到保镖、护院、教拳、卖艺等。武术作为技击术存在一直延续到近代,当时武术人通常处于社会底层,地位卑下。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体育的进入,武术开始向体育靠拢,并逐步走进学校和赛场。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作为正式项目成功步入了体育殿堂,教拳人成为教练、教师、教授、研究生导师、武术大师等,社会地位显著提高,武术作为一项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1.2 教育体系的完善

中国古代的庠、序已经把“射”、“御”等技能作为教育的内容之一,但受众面较窄。近代以来,武术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15年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武术进入课堂,开启了武术教育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随着教育体系的迅速发展而日趋完善。1958年在青岛召开的体育学院院长会议确定了体育学院开设武术普修课,标志武术从此进入高校课堂;随后,

1 武术的演变

1.1 价值功能的嬗变

武术真正产生是在氏族社会的部落战争之中,私有制的出现,掠夺和占有便需要武力。大大小小的氏族之战,推动了武术的发生与发展[1-2]。后来,人们在战场上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进行搏杀,形成了古代军事武术,有人称之为军旅武术。在战争间歇期,人们在庆祝、休闲活动中,利用舞的形式进行演练,形成

收稿日期:2010-12-09

作者简介:邱丕相(1943-),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武术教育的战略研究。

118

体育学刊

第18卷

各大体育院校设立武术专业班,开始武术专业教学。198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授予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设立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以后又有了武术博士后培养流动站。至此,一直流行于民间武术已经进入高等院校;并自成教育体系。武术教育正在把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作为己任并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3]。

1.3 概念的更迭

任何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应与时俱进,赋予新的内涵和阐释。在历史上武术这一概念曾用过不同的名词。《辞海》相关词条为:“武术就是一种格斗术、技击术。”解放后,武术正式归属于体育,受西方体育的影响,大力发展武术套路,尤其是竞技套路备受推崇,不再侧重武术的技击性,攻防技能有所弱化。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试行散打、散手,此时的武术是由套路运动、格斗运动(推手、散打、短兵)组成。人们认识到中国武术既要讲究技巧更要讲究功夫,所谓“功夫”必然少不了寒暑不辍的功力练习。最近在河南少林寺召开的武术概念座谈会上,又将武术的外延拓展为套路运动、格斗运动和功法运动。同时,强调不能把武术简单说成是一种体育项目,那样会等同篮球、排球等“舶来”体育项目,而没有真正将其作为东方体育大系中的一种主体形态来看待。修订后的武术概念是这样定义: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的概念常被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武术是指“体育的武术”,而广义的武术应包括“体育的武术”和“非体育的武术”。“非体育武术”又可分为实用武术和艺术武术。实用武术如公安、武警、军队练习的技击术、擒拿术等;艺术武术像《风中少林》、《少林武魂》、《武林空间》等功夫舞台剧和功夫影视。不妨说,实用武术是武术的本源,而艺术武术则是武术的拓展。体育的武术是当今社会的主体,归体育部门、教育部门管理,其他非体育的武术则归属文化部、公安部。确立广义的武术有益于武术的传播和提升,也容易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1.4 赛事规模的提升

20世纪初的“土洋体育”之争,促进了武术向体育方向的转化。受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对传统武术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改革,竞技武术应运而生。为适应比赛的需要,1959年制定了我国第1部《武术竞赛规则》,并在第1届全国运动会中执行;1972年对规则进行了修订;1984年规则进一步明确将长拳、南拳、太极拳、刀术、剑术、枪术、棍术以及对练做为

主要竞赛项目,其他项目也开始按其特点和性质进行分类比赛,标志着武术竞赛规则的日趋成熟与完善。从1959年第1套武术竞赛规则,到2004年为适应武术进奥运的时代要求而修订的新规则,历经45年终于确立了现代武术竞技高、难、美、新的竞技套路特点及稳、准、快、狠的竞技散打技术风格。在此期间,武术赛事规模不断提升,从1959年第1届全运会,到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再到1991年的世界武术锦标赛,中国武术用32年的时间在赛事方面完成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宏伟目标。规则的不断修订和完善充分体现了当今武术的发展变化,赛事规模的不断提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武术取得的辉煌成就。

2 当代人的历史使命

2.1 文化使命

对于武术本身来说,比赛只是实现其价值的一个方面。从长远文化战略高度来说,应站在世界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上,把武术作为文化资源来看待,这样才能使其经久不衰、代代相传。武术与武术文化的联系千丝万缕,又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武术侧重于技术技巧,突出技击性和攻防含义,是一种“术”、一种技艺;而武术文化还包含了精神思想,是一个范畴。中华武术体系庞杂,所以传习时需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正如当代学者葛兆光先生所指出:传承中国文化要认识3点、掌握3个连续的环节,一是传统文化是历史遗留的资料仓库;二是继承时需要挑选;三是挑选出来的东西要进行新的诠释,赋予时代意义。前些年出现的伪科学片面夸大气功的作用,甚至将武术神秘化,让人望而却步,这有碍于武术的发展。对待武术的传承要有所甄别,不要人云亦云,要科学地阐释武术。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会一步步探索并揭开武术的未知领域。同时,中国武术要保留一点神秘性,原因有二,首先,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哲学、医学、美学、兵法学、阴阳五行八卦、儒释道精神等等,有些学科交叉纵横交错,理论阐释难以明晰;其次,从审美角度出发,有神秘性才会吸引人。就像足球赛一样,带有不确定性才具有观赏性。但是武术绝不要神秘主义,过于荒诞就会走向反面。

向世界传播武术不仅仅指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文化层面。武术文化比较一致的说法有3层说:即外层技术器物层、中间习俗制度层、内核思想价值层,要把武术推向世界,最重要的是三层合一不可偏废[4]。

培养一批具备一定技术、理论、文化素质的传播者,使他们在传授技术的同时,能够把武术中蕴含的深厚

第2期

邱丕相等:武术的当代发展与历史使命

119

文化内涵恰当地阐释给国外研习者。

如果今人还没有文化自觉,不注重传扬武术文化,不树立文化自信,那么就有可能被外来武技文化所同化。20世纪80年代西方提出的“和平演变”,从今天看就是指文化渗透、文化影响、文化侵略。今天的文化争夺已经到了非常激烈的程度,比如,中国流传上千年的端午节,韩国在我国之前已经向联合国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源于明末清初的太极拳运动,日本已向除中国以外的许多国家输出教练。照此以往,再过若干年,人们可能会混淆太极拳的出处,继而失去相应的文化自信。

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当代中国也有四大文明,贡献给世界:中国菜、汉字、中药和武术。有学者提出: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仅靠语言、文字的视觉形式是不够的。中国武术恰恰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它可以用肢体动作、身体符号来诠释中国的文化与古老文明,是一种更生动的文化载体和输出形式。据调查显示,外国人学习中国武术的动机之一是为接触、了解中国文化。如果国家把武术看做是一种文化力的话,那么武术不仅仅是今天这个地位,也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这个范畴。体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义、礼”等等理念,都可以从武术里面得到一些启迪和体悟。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我们在全世界200多家孔子学院里面增设武术课程来推广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话,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如果说传播是空间的扩散,传承就是时间的延续。那么,中国武术代代相传,经久不衰,体现着中国文化是一种重视血缘的绵延文化。但是近代以来,由于火器的大量使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等等,武术的传承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有些拳种已经或正在面临着失传。即使是20世纪80年代挖掘整理过的武术拳种录像,由于尘封日久也有所流失。况且,武术需要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指技术层面的传统武术,还应有文化层面的武术传统。因此,武术的传承任务相当艰巨。

传统武术决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是否可以说它是特指明清以来,以家族血缘关系传承的流派武术。简单地说,传统武术指的是流派武术。武术传统则是一种历史积累,是在文化变革中经过时间洗礼始终没“传有被淘汰的、保存下来的东西。正如余秋雨[5]所说:统,不是已逝的梦影,不是风干的遗产。传统是一种有能力向前流淌,而且正在流淌,将要继续流淌的跨时间的文化流程。”大浪淘沙,保其精华。武术需要我们传承的也正是经过时间洗礼而保存下来的精华,这是一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要实现这个历史使命,一方面,研究者应该努力探索武术内涵、文化品位和终极价值;另一方面,国家要有实际行动来推广,从文化的高度来弘扬和传承。有时还需要体育与文化部门联手,才会使武术前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能够延续下去、发扬光大。 2.2 教育使命

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下,我们的民族文化面临着强烈的冲击,这种危机已经延伸到文学、艺术和生活领域,影响着广大的青少年,面对西方小股敌对势力对我实行“西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的图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至关重要。不断增强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中国武术、中国民乐、中国画等都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6]。但是,据调查,目前学校教育中武术教育落实的情况不容乐观。2009年初《体育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渐行渐远的校园武术》的文章,读来发人深省。笔者认为学校武术开展不好的原因主要有:1)领导观念问题。在当代价值观的影响下,学校十分重视升学率,体育课成了边缘课程,武术又是体育课的边缘。2)教学模式问题。武术课教学模式枯燥、单调,与青少年体校的教学模式没有多大区别,忽视了受教育对象的主体性。3)教材问题。几十年不变的武术教材,规格严谨却缺少生气,繁、难、空使学生失去了兴趣。4)师资匮乏。一方面很多学校缺少专业的教师;一方面不少培养的专业师资因发挥不了作用不得不去另觅出路。5)礼仪教化。教学过程中缺少武德教育,没有形成一套礼仪行为规范,缺乏品格魅力。

武术教育搞不好,武术普及就是一句空话,武术的发扬光大更是奢谈,如何更好地开展武术教育成为摆在我们当前最迫切的使命。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应给予支持,相关领导亟需转变教育理念。就像甲申文化宣言中所说:“中华文化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着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对于追求人类的安宁与幸福,必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这种文化素养不仅指从书本中获得,也可以借助武术精神来培育。其次,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应淡化套路、强调动作方法与攻防含意,适当恢复传统武术教学中拆招、喂招等方法,突出特色,增加兴趣。第三,要把国家统一教材与地域教材、校本教材相结合,不拘一格,发挥本地特色,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第四,给予相应的政策,鼓励武术专业毕业生到基层教学,同时高校教育中应帮助学生树立习武报效国家的伟大理想和投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当中的奉献精神。第五,加强武德教育,这方面可以借

120

体育学刊

第18卷

鉴跆拳道、空手道的成功经验。其实,武术的礼仪很具传统性,需要结合时代进行整理、规范并通过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多部门联合推出,使其有利于青少年言谈举止、日常行为的培养。

2.3 科学使命

武术从产生到发展,虽然经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但是时至今天,武术学科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国际化的学科体系,其基础理论与现代学科的联姻尚处于探索阶段,对武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的总结。

长期以来,武术和体育一道,受到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在世人眼中缺乏科学的思想与理论。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科学化进程。武术中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都需要科学的研究和阐述,不能牵强附会。可我们尚缺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站在向世界推广的高度来认识武术学科的规划与建设,这根源于应用现代科学理论来认识武术能力的薄弱性和局限性。为此,要求当代武术科研人员研究武术时要有宽广的胸襟、开阔的思路、渊博的知识,站得要高一点、眼光要远一点、信息要多一点。武术的科学化进程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可以“西化”一点,但是绝对不能“走味”。在发展与完善过程中,需要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这种嫁接并不应根据附庸风雅,而是实际需要。

从健康的角度来看,武术诸多功法、套路在强筋壮骨、调节身心、防病祛病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一面,它“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技术特点是其他运动项目所不能替代的。尤其是太极拳,它特有的运动方式和技击理念不仅具有改善机体功能的生理学意义,还具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心理调节作用。对它们自然科学领域的试验研究正在被重视,但却远远没有得到很有说服力的结果。对太极拳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外学者的注意,我们的研究绝不能急功近利,通过一些不严谨的实验仓促得出结论是不严肃的事情,必须有一种为人类健康发掘资源、创造财富的使命感,长期

不懈地坚持努力,才会取得可贵的成果。

武术是中国人的武术,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当代人要勇挑重担,深知其责,要守护它的精神家园,保持它的基本品格、风格和技术体系。在理论研究方面,武术人要进行跨学科研究,任重道远。同时,欢迎其他学科的科研人才一起来研究武术,共筑武术美好明天。

综上所述,武术的当代使命要求从事武术研究者高瞻远瞩,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东西文化激烈碰撞,应从全人类角度出发,把握武术的未来发展;要高屋建瓴,做学问时要有恢宏的气势、雄浑的手笔,敢于挑战热点和尖锐问题,敢于承担高风险性的课题;要高韵深情,以一种高的品位、高的境界来认识、研究武术,要一往深情、矢志不移,才能打造出高深理论和精品。面对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利益诱惑和文化争夺,当代人应有一种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守护武术的精神家园,坚持它在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底线。路漫漫其修远矣,要把武术作为一种崇高的“道”来追求,追求那种形神兼备、德技兼修、术道并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终极价值。

参考文献:

[1] 温力. 中国武术概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30.

[2] 邱丕相. 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0.

[3]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中国武术教程[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 张岱年,程宜山. 中国文化论争[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23.

[5] 余秋雨. 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13.

[6] 刘俊骧. 武术文化与修身[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14.


相关文章

  • 大学武术协会申请书
  • 尊敬的团委领导: 我们是体育系xx年级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三名普通学生,拟于本学期创立共青团菏泽学院“武术协会”,现呈以申请书一份,恳请团委领导予以垂阅。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的劳动时间创造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卓越的、锻炼人们身体的体育 ...

  • 成立武术协会申请书
  •   尊敬的黄淮学院团委:   您们好!   经体育系武术爱好者的集体反复商议,在得到体育系领导,专业老师的大力支持的前提下,决定成立“黄淮学院武术协会”。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历史文明,武术是其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悠久的中华武术文化为保家 ...

  • 中国武术史
  • 中国武术史 中国武术的历史起源要追溯到自卫术的需要.古代的狩猎活动以及军事训练.极接近的搏斗以及武器练习在中国士兵的训练中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开始,中国武术继续合并不同的哲学和观点,在它的练习中--从斗争到健康,最后作为了塑造的一种方式 ...

  • 中国足协一等功及中国足球队荣誉称号汇报材料
  • 中国足协一等功及中国足球队“敢打硬拼,勇往指钱”荣誉称号汇报材料 难勇 尊敬的不拉特主席,各位首长,球员朋友们,球迷弟兄们: 大家好! 今天是我们大喜的日子。国际足联为我们记集体一等功,授予中国足球队“敢打硬拼,勇往指钱”荣誉称号,不拉特主 ...

  • 2014年暑假三下乡活动方案
  • 20XX年暑假三下乡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1、服务队介绍 2、策划与筹备 a.策划 b.队员的招募 c.社会宣传的前期准备 d.文艺汇演前期准备 3、支教活动内容 一、课堂教学 (1) 语文辅助小组:语文基础、普通话培训、写作比赛、诗词朗 ...

  • 中国十大武术名师
  • "中国十大武术名师"是在1995年的"中华武林百杰"评选活动中,评选出来的.这个活动历时两年多,在1995年年底正式揭晓,评选出了中华武林百杰和十大武术名师.十大武术教授.十大武术教练.十大武星.其中 ...

  • 以发展的眼光审视中国武术职业联赛
  •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从技击招法中国化.形式国际化.道路产业化以及赛事传播媒体化等4个方面深入剖析和解读了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通过论证WMA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当前的发展形势及其对推广传统武术发挥的作用等,得出结论:W ...

  • 中西文化交流与对比
  • 中西文化交流与对比 摘 要:当今世界全球化日益加剧,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在新时期和新形势的大背景下,中西方的文化交流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压力.在当代中西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顶住压力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命 ...

  • "博雅文采 颂雅舞墨"主题互助学习活动策划书
  • 一、活动主题:博雅文风 中华情浓 二、活动背景:   继人文学院和美术学院共同传播“博雅”教育理念后,08对外汉语班和08班书法班以此活动积极响应。   中国传统手艺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传统生活方式,它蕴含着丰富的传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