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的启示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的启示

引言

中华民族有五前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儒家、道家、法家为代表的古代哲学思想,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这些管理经验对我们后人对企业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中国古代思想概述

(一) 中国古代思想史

1. 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及理论框架可以追溯到先秦至汉代时期。古代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先秦到汉代的诸子百家思想中,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商家等。许多古代经典著作,如《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九章算术》、《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成功的管理思想和经验。《老子》主要体现了管理者的权变谋略和在管理过程中的境界、素质及管理原则的思想; 《孙子兵法》主要体现了管理者在人事、决策、环境、组织等方面的战略思想; 《韩非子》主要体现了管理者的统御谋略思想; 《论语》、《孟子》、《荀子》主要体现了管理者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谋略思想; 《三国演义》主要体现了管理者的创造性管理思维; 《红楼梦》主要体现了管理者以法治家的时效管理思想; 而《九章算术》则是我国古代培训管理人员及供他们日常应用的手册,其中三分之二的题目可与财政或工程官员职能相对应,堪称两千年前世界管理数学之最。①

如表1-1所示:

中国作为世界伟大的文明古国,有着璀璨的历史遗产,包括丰富多彩的管理思想。由于受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些管理思想零星分散,至今未能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但许多管理思想的精华对今天的管理实践仍然具有借鉴的价值。②

(二) 中国各种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三大主流学派

儒家——王者之道,仁政德治;

法家——霸者之道,法制刑治;

道家——王霸杂合之道,无为而治。

这三大学派都产生于中国古代思想最活跃的春秋战国时代。其管理思想的基本逻辑结构是:人性假设的管理方式。他们各自提出对人的基本看法,并进而提出自己的管理方式,从而各自形成较为系统的治国治生的管理思想。

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治国、治生和治身。治国主要是处理整个社会、国家管理关系的活动,即“治国之道”。它是治理整个国家、社会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是对行政、军事、人事、生产、市场、田制、货币、财赋、漕运等方面管理的学问; 治生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的,它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管理学问; 治身主要是研究谋略、用人、选才、激励、修身、公关、博弈、奖惩等方面的学问。这三部分管理思想还可细划为以下五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最早是由政治家管仲提出的,其本意是只有解决好人的问题,才能达到“本理国固”的目的。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都证明:人才是一切之根本!一个不懂得珍惜人才的国家和组织是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的!

2.“正人必先正己”的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非常强调领导者道德素质的重要性, 崇尚“道德教化”和“正己正人”的管理方式。“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 成物,知也。”意思是端正自己与他人,成就物业为自我。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最佳的管理行为都应是以双向约束为基本要求的,不仅约束他人行为使之端正,同时也使自己的行为得以规范。先哲们认为,“正己”为“正人”的前提,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正”,岂能奢言正人。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本质是“人为、为人”。①

3.富有辩证法思想的“经权观”管理思想

我国古代管理思想普遍贯穿着经权观,“经”指“变中不易的常理”,即管理中普遍的稳定的原则,“权”指“应变的权宜”,即根据时空和势态变化而不断改变着的方法和策略。这种经权观要求“执经达权”,即根据普遍的管理原则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来选择和确定合适的管理方法,最后达到管理目标; 同时要求“通权达变”,即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势而随时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德治礼治的恒久之道正是由于不断的变通才得以持久,得以实现的。②

4.经世实用的战略管理思想

我国古代的军事典籍中蕴藏着大量的战略管理思想,这已成为今天军事乃至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重要思想宝藏。在《孙子兵法》中,孙子着重指出了战略谋划的重要性。

5.“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管理思想

古代管理思想是以整体和谐观为基础的。也就是把管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过程,促使社会与自然、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以及管理组织内各种组成之间达到最佳和谐,把管理的各个要素和功能组成一个统一的有序结构。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灵魂是和谐观。

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经济开始全面复苏。大量企业犹如雨后春笋的出现。企业的大量出现进一步出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由于管理理念的落后和不足,也出现了大量的管理问题。中国公司的执行难是由三大原因造成的:1. 文化原因:由于文化导致的执行问题 制度原因:由于制度导致的执行问题2. 人员原因:由于管理水平导致的执行问题。文化原因导致的执行问题:1、中国是一个人治的社会,我们讲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能人第一,制度第二,而现代企业制度讲究的是“用人要疑”,制度第一,能人第二。2、中国是一种清谈文化,我们讲究“大道无术”,缺乏量化管理传统,而现代企业管理讲究“大道有术——量化管理。3、中国是一种面子文化,我们讲究“以情理服人”,情在前,理在后,而现代企业是一种利益文化,讲究“理情服人”,理在前,情在后。 ①

②黄受安,段福德等 《中国古代九大思想学派集要》 《管子学刊》 2003年1期-70-72页

二 、中国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

(一)人才观念淡薄

先讲一个典故: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中, 燕国最为弱小, 因此常常受到强国的欺凌。燕昭王继位后,为了奋发图强,计划招聘天下贤士帮助治理国家,增强实力,特向大臣郭槐问计,招贤工作如何着手进行。郭槐便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国王欲出千购买斤千里马,然而三年过去了,没有买到一匹。后来终于发现了一匹千里马,但他派人去购买时,马已经死了。派去买马的人用五百两黄金买下了这匹死去的千里马。回国后,国王大为恼火:“我让你买的是活马,你花这么多钱给我买匹死马来做什么用?” 买马人微笑着答道:“陛下您舍得花五百两黄金去买下一匹死马,何况活马呢?我的这一举动必让天下人都知道您喜欢良马,千里马很快就会得到了。果然,不出一年,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于是,燕昭王就在郭槐的建议下在易水河畔修筑了个黄金台以招纳天下英才贤士。不久,周边各国众多贤士纷纷来到燕国,并得到重用。燕国的国力也由此大增。这个故事对于现代企业的启示主要是在用人思维。作为一个企业主管,要想把企业做好,必须聚集大批人才。而人才大都有他独特个性和特殊的境遇,这就要求主管既要有独具慧眼发现人才的能力,更要虚怀若谷尊重人才的品格,这样他们才能发挥其所能,帮你的事业获得成功。

中国古代珍惜人才的典故不计其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企业不但要善于发现人才,更要懂得测评人才和管理人才。

现代企业的生存是一种竞争性生存,人力资源自然对企业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管理的本质就是管人,对管理的理解,存在着多种观点,现在对管理有一种最简洁而却抓住其本质的定义,即管理是通过别人把事办成。有人批评这一定义过于简陋不周,有失偏颇。他们指责说,按此定义,管理者岂不是什么事不用干,光让别人干,这不成为官僚与寄生者了么?他们建议将此定义补充为:管理就是通过自己和别人把事办成,把管束者自己摆进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别人之所以能把事办成,除了他们自己的努力与贡献,怎能离开管理者筹划、授权、指挥、鼓励、协调、监控等作用的贡献呢?把管理言简意赅地归纳为通过别人把事办成,正是突出地点明了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去管理别人,而不是把自己等同于一个被管理者,和“别人”一个样。这一定义恰恰是强调了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搞好管理,这种管理的贡献和价值将远远超过管理者去做体力的和简单的劳动所能创造的价值。

(二)诚信缺乏

如今,企业对待消费者的不诚信行为层出不穷,更种欺诈行为更是猖獗,然而翻开中国的历史典籍,其中不乏有关信用无欺的商业规范和严格履行这些规范的“良贾”典范的记载。《周

①礼•地官•司市》中“贾民禁伪而除诈”。《盐铁论》中载:“古者通商物不豫”、“以礼则工

商不豫”。这些论述表明信用无欺的经商之道不仅是必须遵守的商业伦理,而且是能够给经商者带来好处,达到促进流通、利贾利民的有效手段。《史记》中也有“廉贾五之,贪贾三之”的观点,他告诫商人在进行贸易时不要为眼前短暂的小利所迷惑,如果单就某一笔交换的得利来说,可能获利甚微,但在赢得广大顾客的信任之后,货可速售、资金周转快,较之于贪利之贾,总的收获更丰。

(三)缺乏和谐发展观思想

和谐发展观就是指在个人或集体进行必要活动时,协调的运用并保护社会或其他个体的利益。

“自然”是老子哲学,也是道家哲学的中心价值。我们现在说的“自然”,常常指自然界或大自然,但老子哲学中关心的焦点并不是大自然,而是人类社会的生存状态。老子所提倡的是一种因任自然的态度,也就是让世界万物能够自然而然地发展,而不去订立一个所谓的标准去干扰、加以约束。 ①西汉 桓宽著

老子说:“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话的意思就是,无私也是有私,有私还是有私,所以这世界上一切人的行为都是自私的,这是人的本质。

中国古代自秦王嬴政统一中国以后,曾多次出现了“治世”或“盛世”的景象,它们都带有明显的“和谐”社会的色彩。我们所说的中国古代和谐社会,一般是指这种地主阶级封建专制集权式的和谐社会。我们今天提出“和谐”现象,探求其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必然同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观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典型事例:汉武盛世、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我国现代企业对公益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不少企业认为进行了一两次公益活动就足够了, 但没有考虑到公益活动的开展与公司的长远目标相结合,大部分企业均无制度化的社会捐赠计划;不少企业认为进行公益活动将会减少他们的利润。①

现代企业公益事业的典型的代表就是大家熟悉的蒙牛集团,他们以“百年蒙牛 强乳兴农”根本目标,利用蒙牛的品牌和效益带动内蒙古贫困地区发展农业,同时,内蒙古政府也免费提供土地为交换,双方实现了互赢。这正体现了老子的“天地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的思想。

此外,现代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一定要做到回馈社会,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里, 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社会的一员, 都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因此, 企业应当树立起热心公益, 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念, 加强培育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捐赠意识, 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也只有这样, 企业才会真心诚意地为公众服务, 不会把公益活动的开展流于表面。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除了能获得公众广泛的好评和信赖, 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外, 还会获得经济效益的回报。因此, 企业要认识到如果能够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给予热情的帮助和支持, 企业就可以在授益于他人当中自己也受益, 社会效益会直接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飞跃。

中国古代已经拥有了有效的政府与组织的管理,追溯起来从夏朝开始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古代政府与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过时间与历史的考验,沉淀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供现代人学习与借鉴。特别是在管理思想方面,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字,更重要的是理论和思想,是理念的启迪和指导。

古代一个王朝的兴衰与现代一个企业的管理有着很多内在的相似地方,一个王朝各个阶层的人都有,就像现在一个公司里什么样的人都有一样。于是中国古代入世的儒家思想,出世的道家思想,无论对古代社会还是现代企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有人性的共性,因此古代的哲学思想亦可以指导现代人进步。社会管理、政府管理、组织管理、科技管理等方方面面都是非常复杂的,要使管理更有效、更成功,就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使之古为今用!让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三、中国现代企业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 人才对与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根本作用, 所以企业要留住和培养人才, 并队人才进行科学的测评。

首先,企业留住人才的方法:

1. 懂得尊重人。任何一个人(不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 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应有的权利理应受到尊重。必须懂得尊重人才。

2. 发展人。人们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是企业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一定要让员工能得到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机会, 这样他们才有归属感, 为企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3.凝聚人 。组织本身是一个生命体,组织中的每一个人不过是这有机生命体中的一分子。①毛晓梅《人民网》

所以,管理不仅要研究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力和素质,还要研究整个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整体的强大合力。

案例:摩托罗拉力求把人才的流失率保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这个比率根据整个行业而定。摩托罗拉认为8-10%的人才流失率是很健康、正常的,低于这个比率则公司缺乏新员工的更新,会导致机体缺乏活力。按照工作业绩,摩托罗拉将员工分成最优秀的20%、中间的70%、表现欠佳的10%三类。与其他许多500强公司的看法一样,摩托罗拉信奉“20-80法则”,即80%的价值是由20%的人创造的,20%的员工起着关键的作用。摩托罗拉竭力留住的人才就是这部分人。

中间的70%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表现一直很稳定。对于最差的10%,摩托罗拉会逐一做出分析,某些人可能是其工作岗位与之所学或特长不相吻合,通过更换工作职位可以实现他的价值。但公司每年还是会有一定比率的员工被淘汰掉。摩托罗拉会直言不讳地告诉员工,在这个公司的发展可能不太适合,最好的方法可能是去另一家公司,会更有前途。而在过去,摩托罗拉从来不会这么做,大家都好,没有这种差别性,结果业务表现并不理想,对那些表现突出的员工也无法进行奖励。这样就传递给了员工一个信息:一定要有工作业绩。

为能留住优秀的人才,摩托罗拉除了制定合理、有市场竞争力的薪资体系外,公司还为特别重要的员工提供特殊津贴。然而,摩托罗拉认为,要成功留住人才,只靠高薪是不行的。为员工提供有意义的工作、丰富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才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摩托罗拉大学是公司重要的一个培训机构,每年向公司员工提供管理和技术培训课程多达几十门。摩托罗拉制定的员工学习政策要求所有员工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努力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这些资源包括:课堂培训,网络教学与培训,自学课程,正式大学教育, 工作轮换机会,以及其他一些发展项目。

其次,人事测评对现代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1)有助于资源配置的科学化,与事如何实现科学合理的配置,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管理长期以来,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有助于人力资源开发,借助素质测评,不但能发现优秀人才与短缺人才,而且还能明确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从而扬个人所长,避人所短,优化组合,开发潜能。

(3)有助于劳动人事的优化管理,人力资源与劳动经济管理,包括编制定员、人员招聘录用、人员分配与培训、绩效考核与劳动报酬发放等工作。

如表3-1所示:

一项研究显示,70%以上的被调查经理认为,抬高和降低对员工的评价都是故意做的。表些

1—1中是这些经理对他们这种做法的解释。结果指出,许多测评制度的有效性是有缺陷的。

表1——1 故意抬高或降低评价的原因

抬高评价

认为精确的评价将对下属的动机和业绩有不利影响

期望提高员工凭测评结果提薪的合格率

希望避免部门不光彩事件的扩散

希望避免产生一个消极的、永久的,并可能在将来仍影响员工的负面记录

需要对那些业绩仍较低但已付出了很大努力的员工进行奖励

避免与某些难以管理的员工对抗

希望促进较新式或令人生厌的员工逐步离开该部门

降低评价

担心员工对其良好的业绩感到惊慌

为了惩罚一个顽固的或难以对付的员工

为了缩减凭业绩提薪下发数量

为了遵守组织不提倡经理给出高评价的规定

(二)诚信企业的建立

我国春秋时期孔子以信为其“四教”(文、行、忠、信)科目之一,要求人们讲究信义,

作到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①说明信是人与人之间真诚交往的精神纽带。中国传统道德在强调人际交往中要重言诺,守信用,以诚待人,表里如一;其次要求人们的行为要保持一贯性,不能朝三暮四,翻云覆雨。孔子讲的“谨而信”、“谨事而信”、“笃信好学”都是强调这一点。做到守信,就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理解、肯定与合作、支持,保证交往能够顺利有效的完成。否则,如果在往来中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甚至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欺诈他人,就会受到别人尤其交往对象的鄙弃、猜疑、回避和疏远等。所以,中国古人曰:“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无论亲疏远近,以诚信待人,自然会得到对方以诚信的回报,不仅能关系畅通,和谐人际关系,在事业有难时,往往亦能得他人的援手相助。如信誉扫地、欺诈成习,即便亲如夫妻或父母兄弟,也难相处。因此,中国传统道德提倡人与人之间以信义相交,坦诚相待,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信任,避免彼此猜疑、诈骗,反对言行二致、表里不一甚至勾心斗角、口是心非。

关于这种道理,西晋思想家傅玄说得好:“讲信修义,人道定矣。君不信以御臣,臣不信以奉君,父不信以教子,子不信以事父,夫不信以遇妇,妇不信以承夫,则君臣相疑于朝,父子相疑于家,夫妇相疑于室。大小混然而怀奸谋,上下纷然而竟相欺,人伦于是亡矣。夫信由上结者也。故人君以信训其臣,则臣以信忠其君;父以信诲其子,则子以信孝其父;夫以信遇其妇,则妇以信顺其夫。上秉常以化下,下服常以应上,其不化者,百未有一也。”②

中国古代从春秋战国始,就已经出现完善的商业或非商业的交换,民间的借贷关系就已经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日益显现和发展,商人的利己心及由此而演化出来的为逐利而为不诚实行为对当时缔创诸子学说的思想者们都或多或少的产生了影响。尽管他们对商业经济的态度各不相同,但从其对伦理道德及经济政治问题的一系列的论述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出交换的伦理思想,正是这些宝贵的政治经济伦理思想,奠定了我国商业信用观的思想基础,对后世商业者的行为特别是儒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作为先驱者们的诚实信用思想的沐浴熏习下,“信用”理念灌输到商业活动中形成中国“良贾”们优良的商业传统。信用也是儒商在交换关系中普遍奉行的商业伦理。

现代企业必须重视诚信原则,要建立一个诚信企业首先要先从企业内部做起:

1. 企业自己指定诚信发展制度。企业通过制定明确的经营诚信的准则,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职工遵守企业经营的诚信准则。企业制定经营的诚信准则是为了使组织诚信与个体诚信同步协调,促进企业的持久发展。因此,企业制定经营的诚信准则必须从人性的要求出发,让职工能够接受企业经营的诚信准则,把企业经营的诚信准则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2. 企业要建立经诚信奖惩机制。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经营的诚信环境。例如,根据管理者和职工经营的诚信业绩、经营的诚信行为和经营的诚信信仰,提拔、奖励管理者和职工;当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违反企业经营的诚信准则并给企业形象和企业利益带来损害时,必须给予必要的处罚,决不能姑息迁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晋商是明清时期称雄于国内外商界500年之久的强大商业集团。诚然,晋商成功的因素和经验不少,然而最根本的还是诚信,诚信为本,利以义制。在道德观念上,山西商人主张道德为先、利以义制,认为经商虽以赢利为目的,凡事则以道德信义为根基,提倡生财有道、见利思义,反对唯利是图、不择手段。

“诚信不欺”是晋商成功的根本,值得当代商界学习借鉴,值得整个社会传承发扬。

(三) 企业应树立和谐发展观

1. 企业要转变观念,树立和谐发展观

在和谐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对中国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①

②于丹 《孔子心得》 傅玄(217-278) 《傅子》

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 加强教育,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使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一致, 让每个员工从自身能够参加到和谐发展的队伍中去, 员工的行动才是企业的行动。

3. 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 发展科技

按照自然规律, 因地制宜发展企业, 运用高科技代替或减少对自然能源的利用。蒙牛集团就正是利用科学技术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了环境。

案例:蒙牛认为:可持续商业模式是要求企业把对环境和社会的双重责任融入到企业的经营实践中,从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经营中持续盈利。成长与增长相辅相成,对企业发展来说缺一不可。成长是又快又好的增长,而单纯增长的增长是不健康的发展速度,必须引起企业的重视。蒙牛重增长而更重成长。

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能否构建人与自然、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是领军企业、一个国家能否拥有健康未来的重要指标。身为传统的“三农经济”企业,蒙牛把目光投向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前沿,投入巨资创建了一个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良性循环的共赢格局。

2006年,在和林生产基地,蒙牛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日处理能力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是目前行业中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实现了零排放。此外,蒙牛斥巨资对围绕厂区的缘河进行改造,经过我们处理的中水流入缘河和水库,水质清澈可以直接用来养鱼。这些水还可以用于周边农牧民以及园区企业灌溉或生产。

目前,蒙牛还在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在建成污水处理厂的同时,蒙牛的中水全部循环利用正在实施中,一些污水工程正随主体工程建设中。除了这些,蒙牛还在事业部规章制度中详细制定、完善企业环保要求,规范生产环节,用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蒙牛的产业链条上,从退耕还草到养牛挤奶,从节能减排到循环利用,通过蒙牛精心营造的产业链条,构建了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系统,更在循环中实现了数亿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300万农牧民的脱贫致富。蒙牛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得到了中美可持续发展中心伊森•绍泽博士等海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四、总结

中国古代管理的思想与的成果,对当今社会中任何一个组织在对外的竞争过程中都具有指导意义;对于现代企业与组织内部的成绩管理和人员的管理起着重要作用,其思想文化的管理为现代人的进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哲学与理论指导;中国古代技术与实践的进步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现代人更应好好总结经验吸取养份。

参考文献:

1.成君忆:《水煮三国》,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7月版;

2.万君宝、王仁培:《财经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期;

3.曾仕强:《中国管理哲学》,北京:中信出版社,1981年出版;

4.王慧炯、陈小洪:《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5.段从清,董林,王仁志:《企业战略管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2版;

6.罗峻才:《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7.于丹:《孔子心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8.孙子:《孙子兵法》,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

9.黄受安,段福德等:《中国古代九大思想学派集要》,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

10.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11.路甬祥:《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实质深入探讨和谐发展规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2.李景源、杨通进、余涌:《论生态文明》,北京:《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文章

  • 儒家和谐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意义
  • [摘要] 儒家和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内涵至少包括如下四个层面:一是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四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四个方面在封建社会管理领域发挥过重要作用,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也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

  • [孙子兵法]对战略管理的启示
  •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战略管理逐渐兴盛和发展起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管理者的重视.他们不仅学习研究现代西方战略管理理论也从<孙子兵法>中汲取宝贵经验,近代社会以来,<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国际社会曾一度掀起学习 ...

  • 中考历史专题线索梳理
  • 2016年南京市历史中考专题线索梳理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1.匈奴 (1)秦朝(秦始皇) 抵御匈奴,北筑长城 (2)西汉(汉武帝) 张骞出使西域 ,卫青.霍去病反击匈(战) 2.新疆(古:西域的一部分) (1)西汉 (汉武帝) 张骞出使西 ...

  •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 <教学与管理>2008年5月20日 中 国传统养生理论 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河南黄淮学院 田兰波 一.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养生学以古代中国传统生命哲学思想为基础,是具有浓郁东方色彩及独特效果的健身延年理论和方法 ...

  • 创新与创业专题作业
  • 目录 如何衡量创新者的价值? . ....................................................................................................... ...

  • 浅析中国古代养老思想与制度
  • 科技焦息 基础理论研讨 浅析由国古代荠老思想与制度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陶慧慧 [摘要]中国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养老思想和制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精华值得我们保留并且传承下去,同时也有不尽合理的成分需要我们加以批判,避免重蹈历史的覆 ...

  • 论文1修改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对当前企业人才选拔的启示 专 业: 人力资源 姓 名: 周林芳 学 号: [1**********]020 指导老师: 聂磊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摘 要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博 ...

  •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知识点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 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 ...

  • 中国税收制度变迁及其启示
  • [摘要]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赋税制度在不同的时期因人事的变化而经历不同的变化.本文将阐述中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制度变迁.通过研究汉代和唐代的赋税制度,探讨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规律及对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