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复习

最新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复习

一、文言虚词归类总结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6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何、为、若、且、虽、乎、者 ”。重点为前9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 一、【之】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代人,他们)(《出师表》)

“之”代人时,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时“之”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

如: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2. “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曹刿论战》) (二)“之”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1. 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如: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3. 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4. “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5. “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如:久之,目似瞑。(《狼》) (三)“之”用作动词。译为:“去”、“往”、“到„„去”。如:至之市。《郑人买履》 二、【其】

1. 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 “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这”、“这种”等。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其一犬坐于前(《狼》)

3、“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问、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或不译。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马说》)

4、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三、【而】

(一)“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 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 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 。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② 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记》) 3. 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4. 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敏而好学。(《论语》)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 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二)用作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如:

①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②俄而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四、【然】

1. “然”用作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然”用作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出师表》) 3. “然”用作形容词,译作“对的”、“正确的”。如: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4. “然”用作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

于“„„的样子”、“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五、【则】

(一) 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 表示承接关系。说明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2. 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如: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3.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如:

①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②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

(二)“则”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六、【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七、【以】

(一) “以”用作介词 ,有三种情况: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本句中前一个“以”表原因,“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用来”。)(《出师表》)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如: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二) “以”用作连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用来”、“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以”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 (三) “以”用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①一儿以日初远(《两小儿辩日》)

②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③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 “以”用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如:

固以怪之矣。(作副词,通“已”,译为“已经”)《陈涉世家》 八、【于】

介词“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 表示处所,译作“从”、“在”、“到”等。如: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 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 “于”表示时间,可译为:“到”。如: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5. “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九、【焉】

1. “焉”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焉”用作句末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肯定语气) (《愚公移山》)

3. “焉”用作代词,相当于“之”。如:时而献焉。(它,代蛇)(《捕蛇者说》)

4. “焉”用作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于之”,即“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十、【何】

(一)“何”用作疑问代词。

1.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等。

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何”用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3. “何”用作宾语,可译为“什么”“哪里”。如:子何恃而往?(《为学》) (二)“何”用作副词。

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三)用作复音虚词。

1. “如„„何”相当于“把„„怎么样”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2.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 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3. “何以” 即“以何”,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十一、【为】

(一)“为”用作介词,读作“w èi ”。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给”等。如: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2.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

3. 表示被动,译作“被”。如:①二虫尽为所吞(《童趣》)②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二)“为”用作动词 ,读作“w éi ”。

1. 可作判断动词,译作“是”。如: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②知之为知之《八则》 ③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 2. “为”也可作一般动词:如:①以丛草为林(当作,作为) (《童趣》)

③孰为汝多知乎!(认为) (《两小儿辩日》) ④ 为人五(雕刻)(《核舟记》) (三)“为”用作名词,如:或异二者之为(指心理活动) 《岳阳楼记》

十二、【若】

1. “若”用作代词。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如:

①若毒之乎?(你)(《捕蛇者说》)②更若役,复若赋„„ (你的)(《捕蛇者说》)

2、“若”有时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3. 复音虚词“若夫、至若” 为句首语气词。用于引起下文,意思近似“像那”“至于”“又如”。

如: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4. “若”有时用作动词,译为“好像”。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 “若”有时相当于“如”、“比得上”,如: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十三、【且】

(一)“且”用作连词。主要有三种情况:

1. 表递进关系,译为“况且、而且”。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表并列关系,如:河汉清且浅(《古诗十九首》);

3. 表让步关系,译为“尚且” ,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 (二)“且”用作副词,主要有两种情况:

1. 译为“将要” “将近”,如: ①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 译为“姑且、暂且” ,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十四、【虽】

“虽”用作连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1. 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口技》)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2. “虽”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②虽不能察 ,必以情。(《曹刿论战》)

十五、【乎】

1. “乎”用作语气助词 。可表示各种语气。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示疑问语气 )(《论语》)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示反问语气)(《陈涉世家》 )

2. “乎”还可用在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3. “乎”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可译为“在”“对”“对于”。如: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六、【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二、文言语法和句型结构 【宾语前置】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1、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黔之驴》) 2、忌不自信(不自信是不信自的倒装)(《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论语》) 2、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 (《论语》) 3、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是与谁的倒装) (《岳阳楼记》) 4、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是加何的倒装) (《孟子》)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1、何陋之有(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 (《陋室铭》) 【被动句】

一、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童趣》) “为所”表被动,可译为“被„„”。 二、用“于”表示被动。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 三、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 四、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判断句】

一、“„„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二.“„„者,„„”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三、“„„,„„也”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四、“„„,„„者也”,该形式也较常见。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六、“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用动词“为”表示判断。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八、用动词“是”表判断。此现象出现较晚,且较少见。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样”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一、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师,以„„为老师。 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册《师说》)耻,以„„为耻。

3.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第二册《廉颇蔺相如传》)羞,以„„为羞耻。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①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实行这个动作。”②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1、焉用亡郑以陪邻? (《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门宴》)从,使„„跟从。 二、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1、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滕王阁序》)下,使„„放下来。 2、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1、臣请完璧归赵。 (《廉颇蔺相如传》)完,使„„完整无缺

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过秦论》)弱,使„„削弱。 【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如:

1、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如:

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 2、沛公安在? 《鸿门宴》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如:

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4、特殊结构:用" 之" 、" 是" 将宾语提前。如: 1、宋何罪之有? 2、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

河南战”。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

(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

【省略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只是文言文省略的情况更加普遍,几乎所有的句子成分都有省略。 (1)主语省略

省略主语的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有,只是在古汉语中更多一些。 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这句中的主语就省略了。 (2)谓语省略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就明,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一般不省略,但在有些情况下谓语也可以省略。

如,一鼓作气 再( )而衰,三( )而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这两句中的( )中就是省略的谓语。 (3)宾语省略

宾语是动词的受动对象,我们要注意动词谓语,就能分析被省略的宾语。

如,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余闻( )而愈悲。这几句( )中都是省略了的宾语。

(4)省略介词“于”。介词“于”、“以”在文言文中常被省略。 如,林尽( )水源。 口技人坐( )屏障中。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 )卷底衣褶中。这几句( )中的就是省略的介词。

省略句需要字字对照,句句明其意。 【兼词】

" 诸" 字用在句中是兼代词" 之" 和介词" 于" 两个词, 而用在句尾时, 则见代词" 之" 和语气词" 乎" 两个词。

如:(1)投诸渤海之尾, 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 焉" 作兼词一般都用在句尾, 既可兼" 于之" 或" 于是" 又可兼" 于彼" 。

如:(1)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劝学》)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概而言之, “诸”兼有“之于”、“之乎”的意思和作用,且为它们的合音,一般用在疑问句末和陈述句中的及物动词后做宾语,或做宾语以及用“于”引出动作等的补语。“焉”则兼有“于之”等意思和作用,与读音无必然联系,一般用在陈述句末充当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和动宾词组的补语。

【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①规律:名词连用,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 例: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 军为名词,在这里就解释为驻军,作动词用 ②规则:名词后紧接代词或所处名词,介宾短语。 例:今王鼓乐于此。 鼓乐:击鼓奏乐 ③名词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欲,能)。 例:云霏霏兮欲雨。 雨:下雨

④名词前用“而”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

例:扣舷而歌之。歌:唱歌 衣冠而见之。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2、形容词作动词

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或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就是形容词作谓语且带了宾语(又不是使动意动用法)。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雄厚、变薄弱,做动词用

厚、薄皆为形容词,在这解释为变


相关文章

  • 初中三年级备考会议发言稿
  •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又到了一年一度初三备战中考的时候了,很荣幸和大家一起面对2011年的中考。近几年我们学校在中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此,我谈谈我们迎考复习策略的制定与落实中的一些做法,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互补,迎战中考。 ...

  • 中考语文指导最新
  • 把握必考考点 关注作文文体 福州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 江洪涛 去年九年级市质检语文考试体现了"平中有奇,奇中有变,大意失荆州,能力得高分"的特点.整份卷子偏难,但难易梯度明显.考查的知识面广,但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语言表 ...

  • 浅析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 浅析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标签:教育 分类:原创论文 摘要: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文言文的阅读永远是他们心中一个无法攀越的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呢?本文结合语文课本,提出了一些日常学习中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字 ...

  • 中考阅读写作知识复习指导
  • 现代文阅读部分部分知识点。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能准确辨析) 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拟人(形象生动)、排比(增强气势)、夸张(突出特征印象鲜明)、反复(强调,感染力强)、借代、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设问(引人注意,启 ...

  • 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  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也是极有竞争性的考试。为了给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巩固语文这一门交际工具,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们积极备战中考,研究大纲精神,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我们准备按以下计划进行复习: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语 ...

  • 2014中考总结大会材料 姜东
  • 长春市2014年语文中考总结大会 试题分析报告 长春市八十七中学 姜东 各位同仁,辛苦了!感谢张老师让我从区属学校的角度和大家交流几个问题. 一.试题评价 2014年中考试题,命题的依据.意图.题型结构.内容.难度系数是完全按照中考要求进行 ...

  • 2016中考语文复习重难点知识点总结
  • 2016中考语文复习重难点知识点总结 距2016年中考还有半年时间,对于广大初三学生来说寒假是一个查缺补漏的绝佳时期.但要做到正确把握知识点,首先要明确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初中语文老师李瑾岩总结了中考知识点,以便广大初 ...

  • 中考古诗文阅读复习策略
  • 中考古诗文阅读复习策略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经验,探讨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策略,我感到非常荣幸.下面我就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古诗文复习阶段的一些做法. 一.抓纲务本,夯实基础 这里 ...

  • 语文研讨会经验材料
  • 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大家坐在一起交流,因为语文成绩中往往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谈不上经验,只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和体会,还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指正. 初四是初中最繁忙的一段时间,进入全面复习阶段,作为初四老师,既要劳心,又要劳力,结果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