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1、 概念: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

的主体。

2、 核心观点:

(1) 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

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和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的意义”。

(2) 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应当贯彻人是目的的思想,最早提出“人是目的”这

一命题的是康德,这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完成的标志。

(3)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

的的活动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3、 最高理想:

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的思想,它要求人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一价值目标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他指出,人类主体性表现于精神生活中,就在于意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人类主体性表现于现实生活中,则是以人对自然的全面控制与利用为标志的现代生活方式,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发展。

4、具体分类: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主要有强人类中心主义和弱人类中心主义。 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由于是一种自在的目的,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因而他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毁坏或灭绝任何自然存在物,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人完全依据其感性的意愿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自然存在物只有在它们能满足人的兴趣或利益的意义上才具有工具价值,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是客观的,而是由人主观地给予定义:对人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

弱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应该对人的需要作某些限制,在承认人的利益的同时又肯定自然存在物有内在价值。人类根据理性来调节感性的意愿,有选择性地满足自身的需要。

5、评价:虽然弱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落脚点和归宿点,与强人类中心主义一样,也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弱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对人的利益和需要进行理性的把握和权衡,反对将人的利益和需要绝对化。自然存在物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们能够满足人的利益,它们还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自然物也有内在价值。

弱人类中心主义虽然承认人的优越性,但也承认其他有机体意识生命联合体的价值,人类有义务从道德上关心它们。

非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即生态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持尖锐批判态度,把人类中心主义看作是环境保护的最低境界,认为人类应全面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一个以自然生态为尺度的伦理价值体系和相应的发展观。

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罪恶之源。而这个非人类中心主义,据说又包括五花八门的流派,如动物权力论、大地伦理学、深生态学、生物区域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等,说到底,就是一种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其国际政治背景,便是绿色运动中“红色绿党”和“绿色绿党”两大阵营之争。“红色绿党”,主张人类中心主义,又称绿色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

理论同生态运动结合起来,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重要政治力量,其主要成员,是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民主主义者。

而“绿色绿党”则主张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在生态运动中,以无政府主义为理论基础,其主要成员,基本上是生态原教旨主义者、生态无政府主义者。在1990年代以前,全球绿色运动的主导哲学思想,是生态中心主义。这种思潮,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它反对工业社会的主流发展模式,主张反增长、反生产、反技术,崇尚“回到丛林去”的浪漫主义世界观,并否定任何形式的人类中心论,具有明显的非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倾向。但在1990年代以来,在欧洲,当代生态社会主义者提出了重返人类中心主义的口号。他们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是将人类利益和自然利益统一起来的惟一道路;人对自然的支配,不是出现生态问题的原因,生态问题是由对待自然的资本主义方式所引起的。

由此可见,“红色绿党”与“绿色绿党”,在哲学理论、政治主张、社会实践、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分歧。我们必须看到,生态中心主义并不是当今全球绿色运动的主流。那种“砍树就是毁林,就是破坏生态”的思维,实在是对绿色运动的一种误解。而在我们的社会中,一些媒介持“惟生态论”立场,将某些非政府组织的生态原教旨主义主张视为当然正义,不免幼稚。


相关文章

  • 从敬畏人类到尊重自然的转变--浅谈人类中心主义何以超越
  • 从敬畏人类到尊重自然的转变 --浅谈人类中心主义何以超越 刘 峰 [摘 要] "人类中心主义"对其责难之声不绝于耳.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解却不一而足,在面对"人类中心主义"可否 ...

  • 世界观的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 作者:陈伟华杨曦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2年01期 有关环境伦理学的争论中,李德顺先生认为,其实质在于"确定人的宇宙地位,或者确定 自然界与人的关系".[1]那么,人类应如何理解和把握自己,如何界定自然,才是人类对 人 ...

  • 浅析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摘 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及聪明才智,物质文明得到空前发展.然而,由于在工业社会中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从而引起了生态的严重失衡,生态危机相应而生.在研究现代生态哲学中的学者就生态危机在人类文化思想中去寻找原因,其中" ...

  • 女性人类学概说
  • 作者:潘杰 民族研究 1999年04期 本世纪70年代初,随着女性主义(feminism)和女性学(women's studies )研究的发展, 一门新兴学科--女性人类学( feminism anthropology)悄然兴起.用人类学 ...

  • 人民日报文章
  • 科学发展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丰富发展 祝黄河 冯 霞 < 人民日报 >( 2011年11月23日 07 版) 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拓既体现人类文明进步方向又符合本国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 ...

  • _生态整体主义_辩
  • "生 王诺态整体主义"辩・著译者言・生态整体主义(ecological holism)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 ...

  • 从生态伦理观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摘 要: 西方生态哲学主要经历了三次研究范式转变,分别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弱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通过扩展道德关怀对象的外延来寻求生态危机的解决.弱人类中心主义突出了"人"这一概念类的属性,提 ...

  • 探险弊大于利辩论词
  • 探险弊大于利 1.第一,探险意味着有很多的危险存在,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地方是什么,下一个出现的是什么,也不知道等待我们的下一刻是什么 第二,经验不足,面对大自然的突发情况,没有足够的知识知道怎样去应对,我们不是在探险,我们是在拿自己的生命 ...

  • 关于人类梦想和希望的百科全书
  • 日期:2013-03-25 作者:梦海 来源:文汇报 关于人类梦想和希望的百科全书 梦海 布洛赫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做出创新的人物.布洛赫的独特人格魅力在于,他既是一位20世纪的顶尖哲学家,又 ...

  • 科技与伦理思考题
  • 1. 科学技术是价值中立的吗?为什么?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科学追求的是纯粹真理,客观性是科学的生命.在进行科学观察.试验.概括.推理.评价与验证的过程中,必须撇开主体的目的.利益.需要.兴趣.情感.欲望等主观偏好,以如实反映对象的客观本质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