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情况分析模板

1 环境科学系

1.1 2012年环境科学系就业工作总结

随着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科学系2012年上半年:新生入学61名,毕业学生370名,行政班级34个班(其中成人班2个班),学生人数1728名。下半年:新生入学463名,毕业学生47名,行政班级37个班(其中成人班2个班),学生人数1831名。面对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环境科学系认真总结过去实习与就业的经验和教训,在学院就业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加强了对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充分发挥全系教师的积极性,广开思路,群策群力,在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模式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对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的管理方面进行创新性研究。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切实做好我系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成立了以主管教学工作的主任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主任为副组长,教研室主任和总辅导员为成员的环境科学系就业领导(指导)小组。

同时,为加强实习与就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和领导,系就业领导小组内设了实习与就业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实习与就业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包括实习、培训工作的组织;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就业信息资料的档案管理等。

毕业实习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系就业领导小组对毕业实习与就业工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在学院就业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和任务,在“以就业为中心,以实习为契机,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以实习促进就业”的思想指导下,多次召开实习和就业专题工作会议,制定

2012年系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工作计划并进行任务分解,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二、加强就业教育,做好就业指导

我们从加强就业教育,做好就业指导入手,把实习与就业工作纳入到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实行教学、实习与就业的全过程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教育

一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重点地为一些到校选才的单位举行小型的洽谈会,确保这些到校的单位能选择到满意的毕业生,二是组织毕业生参加学院就业中心举办的与就业有关的各种报告会和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三是在系内为毕业生举办实习与就业方面的专题讲座。

2、做好毕业实习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每一届毕业生实习前期,我系都要分两阶段做实习动员。第一阶段就有关毕业实习的时间、内容、形式和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二阶段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题目选择、论文格式、论文内容和论文要求等进行了两个专题讲座。

通过有针对性的动员和组织工作,将任务分解到教研室和每一个指导教师,加强对不同阶段毕业实习指导的监督检查,确保每一阶段毕业实习的质量。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实习就业氛围。

为做好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工作,我系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橱窗、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就业政策和形势,发布我系毕业生情况,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宣传各类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毕业生就业典型,充分展示我系毕业生风采。

4、建立激励机制,将实习和就业纳入教学管理

为做好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工作,环境科学系把实习与就业工作

纳入到教学与学生管理之中,从正面积极引导,坚持绩效优先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指导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平时表现、综合考评情况,公开择优推荐到用人单位。我们实行公开推荐程序、公开推荐标准、公开推荐去向,在毕业生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是每年在毕业论文答辩的基础上,择优评出5—8篇优秀毕业论文予以奖励,并准备从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角度,将特别优秀的论文推荐到学院学报予以公开发表,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为促进环境科学系的学风建设和毕业实习工作创造一个良好氛围。

三是将绩效优先的管理思想和原则贯穿于平时的教学管理、学风建设和就业教育的全过程,以此激发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为此,我系已经利用两次毕业实习动员大会、有关毕业实习和毕业教育的各种报告和讲座、辅导员会议以及课堂教学等机会突出宣传和强调这一管理思想和原则。在将来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就业教育过程中仍将继续贯彻这一思想和原则,努力把学风和系风建设落到实处。

三、改变观念、积极探索实习与就业新模式

环境科学系己采取了包括集中到地方环保部门参观考察,到企业实习,在学院水处理中心实习,校外自主实习,校内各种短期资质证书培训等内容在内的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实习与就业模式。

除此之外,为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将ISO 系列培训纳入到学生的必修课当中,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报考ISO 系列合格证的通过率,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

大学生就业已不再只是一项季节性、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挑战和机遇并存,压力和动力同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各部门的积极支持与配合

下,经过环境科学系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必然会出现一个新局面。

1.2 2013年环境科学系就业工作总结

随着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2013年上半年:新生入学64名,毕业学生652名,行政班级37个班(其中成人班2个班),学生人数1848名。2013年下半年:新生入学623名,毕业学生60名,行政班级35个班(其中成人班2个班),学生人数1774名。面对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环境科学系认真总结过去实习与就业的经验和教训,在学院就业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加强了对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充分发挥全系教师的积极性,广开思路,群策群力,在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模式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对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的管理方面进行创新性研究。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切实做好我系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成立了以主管教学工作的主任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主任为副组长,教研室主任和总辅导员为成员的环境科学系就业领导(指导)小组。

同时,为加强实习与就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和领导,系就业领导小组内设了实习与就业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实习与就业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包括实习、培训工作的组织;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就业信息资料的档案管理等。

毕业实习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系就业领导小组对毕业实习与就业工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在学院就业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和任务,在“以就业为中心,以实习为契机,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以实习促进就业”的思想指导下,多次召开实习和就业专题工作会议,制定2014年系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工作计划并进行任务分解,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二、加强就业教育,做好就业指导

我们从加强就业教育,做好就业指导入手,把实习与就业工作纳入到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实行教学、实习与就业的全过程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教育

一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重点地为一些到校选才的单位举行小型的洽谈会,确保这些到校的单位能选择到满意的毕业生,二是组织毕业生参加学院就业中心举办的与就业有关的各种报告会和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三是在系内为毕业生举办实习与就业方面的专题讲座。

2、做好毕业实习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每一届毕业生实习前期,我系都要分两阶段做实习动员。第一阶段就有关毕业实习的时间、内容、形式和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二阶段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题目选择、论文格式、论文内容和论文要求等进行了两个专题讲座。

通过有针对性的动员和组织工作,将任务分解到教研室和每一个指导教师,加强对不同阶段毕业实习指导的监督检查,确保每一阶段毕业实习的质量。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实习就业氛围。

为做好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工作,我系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橱窗、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就业政策和形势,发布我系毕业生情况,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宣传各类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毕业生就业典型,充分展示我系毕业生风采。

4、建立激励机制,将实习和就业纳入教学管理

为做好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工作,环境科学系把实习与就业工作纳入到教学与学生管理之中,从正面积极引导,坚持绩效优先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指导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平时表现、综合考评情况,公开择优

推荐到用人单位。我们实行公开推荐程序、公开推荐标准、公开推荐去向,在毕业生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是每年在毕业论文答辩的基础上,择优评出5—8篇优秀毕业论文予以奖励,并准备从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角度,将特别优秀的论文推荐到学院学报予以公开发表,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为促进环境科学系的学风建设和毕业实习工作创造一个良好氛围。

三是将绩效优先的管理思想和原则贯穿于平时的教学管理、学风建设和就业教育的全过程,以此激发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为此,我系已经利用两次毕业实习动员大会、有关毕业实习和毕业教育的各种报告和讲座、辅导员会议以及课堂教学等机会突出宣传和强调这一管理思想和原则。在将来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就业教育过程中仍将继续贯彻这一思想和原则,努力把学风和系风建设落到实处。

三、改变观念、积极探索实习与就业新模式

环境科学系己采取了包括集中到地方环保部门参观考察,到企业实习,在学院水处理中心实习,校外自主实习,校内各种短期资质证书培训等内容在内的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实习与就业模式。

除此之外,为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将ISO 系列培训纳入到学生的必修课当中,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报考ISO 系列合格证的通过率,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

大学生就业已不再只是一项季节性、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挑战和机遇并存,压力和动力同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各部门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下,经过环境科学系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必然会出现一个新局面。

1.3 2014年环境科学系就业工作总结

随着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2014年上半年:新生入学57名,毕业学生564名,行政班级35个班(其中成人班2个班),学生人数1768名。2014年下半年:新生入学593名,毕业学生64名,行政班级38个班(其中成人班2个班),学生人数1769名。面对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环境科学系认真总结过去实习与就业的经验和教训,在学院就业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加强了对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充分发挥全系教师的积极性,广开思路,群策群力,在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模式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对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的管理方面进行创新性研究。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切实做好我系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成立了以主管教学工作的主任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主任为副组长,教研室主任和总辅导员为成员的环境科学系就业领导(指导)小组。

同时,为加强实习与就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和领导,系就业领导小组内设了实习与就业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实习与就业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包括实习、培训工作的组织;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就业信息资料的档案管理等。

毕业实习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系就业领导小组对毕业实习与就业工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在学院就业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和任务,在“以就业为中心,以实习为契机,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以实习促进就业”的思想指导下,多次召开实习和就业专题工作会议,制定2014年系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工作计划并进行任务分解,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二、加强就业教育,做好就业指导

我们从加强就业教育,做好就业指导入手,把实习与就业工作纳入到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实行教学、实习与就业的全过程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教育

一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重点地为一些到校选才的单位举行小型的洽谈会,确保这些到校的单位能选择到满意的毕业生,二是组织毕业生参加学院就业中心举办的与就业有关的各种报告会和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三是在系内为毕业生举办实习与就业方面的专题讲座。

2、做好毕业实习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每一届毕业生实习前期,我系都要分两阶段做实习动员。第一阶段就有关毕业实习的时间、内容、形式和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二阶段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题目选择、论文格式、论文内容和论文要求等进行了两个专题讲座。

通过有针对性的动员和组织工作,将任务分解到教研室和每一个指导教师,加强对不同阶段毕业实习指导的监督检查,确保每一阶段毕业实习的质量。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实习就业氛围。

为做好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工作,我系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橱窗、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就业政策和形势,发布我系毕业生情况,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宣传各类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毕业生就业典型,充分展示我系毕业生风采。

4、建立激励机制,将实习和就业纳入教学管理

为做好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工作,环境科学系把实习与就业工作纳入到教学与学生管理之中,从正面积极引导,坚持绩效优先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指导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平时表现、综合考评情况,公开择优

推荐到用人单位。我们实行公开推荐程序、公开推荐标准、公开推荐去向,在毕业生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是每年在毕业论文答辩的基础上,择优评出5—8篇优秀毕业论文予以奖励,并准备从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角度,将特别优秀的论文推荐到学院学报予以公开发表,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为促进环境科学系的学风建设和毕业实习工作创造一个良好氛围。

三是将绩效优先的管理思想和原则贯穿于平时的教学管理、学风建设和就业教育的全过程,以此激发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为此,我系已经利用两次毕业实习动员大会、有关毕业实习和毕业教育的各种报告和讲座、辅导员会议以及课堂教学等机会突出宣传和强调这一管理思想和原则。在将来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就业教育过程中仍将继续贯彻这一思想和原则,努力把学风和系风建设落到实处。

三、改变观念、积极探索实习与就业新模式

环境科学系己采取了包括集中到地方环保部门参观考察,到企业实习,在学院水处理中心实习,校外自主实习,校内各种短期资质证书培训等内容在内的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实习与就业模式。

除此之外,为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将ISO 系列培训纳入到学生的必修课当中,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报考ISO 系列合格证的通过率,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

大学生就业已不再只是一项季节性、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挑战和机遇并存,压力和动力同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各部门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下,经过环境科学系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必然会出现一个新局面。

1.4 环境科学系2012年各专业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1.4.1 环境规划与管理

一、2012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1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2012届毕业生共112人,截至2012年12月12日,就业率达95.5%。其中协议就业3人, 应征入伍2人,灵活就业95人,专接本10人。在已就业的107名毕业生中,有64人的就业岗位依然主要集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相关岗位,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57.1%。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反馈

2.1总体评价

用人单位对我校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较好以上为93.4%,称职以上为100%,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达95%。

2.2吃苦耐劳是敬业精神的首选

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才时往往很注重学生的吃苦耐劳及敬业精神。经调查,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岗位有远大的志向和事业心, 能吃苦耐劳、艰苦奋斗, 综合毕业生调查走访的单位意见, 我校敬业精神好的同学约占98 % 。

2.3好学肯干,动手能力较强

培养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我们学校办学的宗旨,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我校毕业生到就业单位后, 好学肯干,容易上手,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强。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好以上评价的占96 %。

2.4应用能力较强,专业基础扎实

高职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是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安心在环境保护工作第一线

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 处理工作过程中涉及的问题需用到专门的知识, 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在知识与技术更替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 要使自身的知识结构跟得上时代的要求, 毕业生要有较好的业务拓展能力, 自身的专业知识要与先进技术相融合。经调查显示,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的业务能力较好以上的占97%,认为我校毕业生掌握专业知识很好的占68%,较好的占38% 。

3 2012届与2011届毕业生就业对比分析

从近两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整体就业情况良好,但协议就业、对口就业情况还不理想,主要影响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国整体就业需求不理想的影响,加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口就业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第二、环境保护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就业评价机制的特殊性。人们评价就业指的是毕业生当年的就业率,对环境保护专业来说,这是不十分科学和片面的。环境保护专业是一个跟很多学科不同的且要求很高的一个专业,环境保护职业也是一个受人尊崇、但又有着知识、经验极高要求的一类职业。环境保护专业的学生毕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积累经验。很多环境保护专业的学生刚毕业为什么不能对口就业呢?其实,很多毕业生是在基层岗位积累经验。所以其当年对口的就业率低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就业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的影响。如前所述,环境保护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毕业生对口就业可能是一年后的事了,但一年后部分毕业生已经与母校失去了联系,即使找到了对口就业岗位也无法与母校取得联系,加之繁琐的就业手续办理也使得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再回母校办理协议就业登记了。这也是近年来协议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的就业情况整体良好,但就对口

就业而言,仍然是远期有较大需求,近期需求不会乐观。但是我们要依托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优势,找准就业的目标行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专业的对口就业情况还是会有很大的改观的。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专业设置:立足于企业环境管理,面向企业体系管理,进入环保工程的工程管理领域。

(2)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对应的岗位群:在巩固企业环境管理的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高毕业生体系管理的能力,加强环保工程的工程管理职业训练。

(4)就业工作领域:提高专业毕业生在环保岗位的就业率,讲对口就业率提高到60%以上。

(5)课程设置:以企业环境管理为主,兼顾企业管理体系,深化环保工程的工程管理

1.4.2 环境监察

一、环境监察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2012届毕业生

1. 毕业生总数:共计149人,当年有139人就业。

2. 毕业生就业率:为93.29%,在就业的139人当中,协议就业3人,灵活合同就业119人,专接本16人,参军1人。

3. 毕业生就业岗位归类分析:在协议就业的3人中,均从事环保相关工作。在灵活合同就业的119人中,有94人从事环保相关岗位工作,其他25人。

4.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在已经就业的139人中,除去专接本、参军的17人之外,在122人中,有97人在环保相关岗位上就业,比例为79.5%,有的在省、市、县环保局的管理、监察、监测岗位就业,有的在环保公司从事技术开发、污水处理及一般管理工作,有的在环

评公司从事环评工作,有的在企业从事污染设施的运行管理工作。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反馈

采用电话、传真等方式与毕业生用人单位沟通联系。用人单位对我毕业生的评价为:

1. 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能吃苦

2. 理论知识相对扎实,能够满足基层工作需要,但明显缺乏动过手能力

3. 为人处世比较谦虚好学,但是社会经验明显不足,在学校里面应该有针对性的了解

4. 有的学生相对比较浮躁,好高骛远

5. 男生适应岗位情况远远优于女生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结论

(一)总体评价:

毕业生从事环保相关岗位的人数和比例有在下降,这个当前的激烈的就业竞争有一定的关系。

(二)启示:

1. 专业设置:立足于企业监察管理和污水管理,同时兼顾环保监察工作,进入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

2. 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 对应的岗位群:在巩固企业环境监察的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高毕业生工程实践的能力,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

4. 就业工作领域:提高专业毕业生在环保岗位的就业率。

5. 课程设置:以企业环境监察为主,兼顾环境监督员工作 招生方面:人数控制在100人之内,招收理科学生,全国招生,每省3-5名,男生比例增大。

1.4.3 环境法学

从近两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整体就业情况良好,但协议就业、对口就业情况还不理想,主要影响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国整体就业需求不理想的影响,加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口就业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第二、法律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就业评价机制的特殊性。人们评价就业指的是毕业生当年的就业率,对法律专业来说,这是不十分科学和片面的。法律专业是一个跟很多学科不同的且要求很高的一个专业,法律职业也是一个受人尊崇、但又有着知识、经验极高要求的一类职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毕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积累经验。很多法律专业的学生刚毕业为什么不能对口就业呢?其实,很多毕业生是在基层岗位积累经验。所以其当年对口的就业率低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就业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的影响。如前所述,法律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毕业生对口就业可能是一年后的事了,但一年后部分毕业生已经与母校失去了联系,即使找到了对口就业岗位也无法与母校取得联系,加之繁琐的就业手续办理也使得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再回母校办理协议就业登记了。这也是近年来协议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环境法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整体良好,但就对口就业而言,仍然是远期有较大需求,近期需求不会乐观。但是我们要依托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优势,找准就业的目标行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专业的对口就业情况还是会有很大的改观的。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继续坚持环境法学专业的改革,注重法律与经济等其他学科的结合,走复合型教育道路,转变就业观念,以就业为中心,先就业,后择业。

第二、今后要以保险业、房地产业为就业重点行业,重点进行公

司法务方面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合同管理、劳动工伤事务管理。保证“双证书”制度,努力在毕业时必须拿到秘书证或者保险代理人资格证。

第三、在学习中,突出重点学科课程,注重应用,加强实践环节,保证毕业时到岗即能顶用,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第四、建议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树立“博中有专”的观念,具备一般法律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在某一个专业方向上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技能。

1.4.4 法律事务

从近两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整体就业情况良好,但协议就业、对口就业情况还不理想,主要影响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国整体就业需求不理想的影响,加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口就业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第二、法律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就业评价机制的特殊性。人们评价就业指的是毕业生当年的就业率,对法律专业来说,这是不十分科学和片面的。法律专业是一个跟很多学科不同的且要求很高的一个专业,法律职业也是一个受人尊崇、但又有着知识、经验极高要求的一类职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毕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积累经验。很多法律专业的学生刚毕业为什么不能对口就业呢?其实,很多毕业生是在基层岗位积累经验。所以其当年对口的就业率低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就业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的影响。如前所述,法律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毕业生对口就业可能是一年后的事了,但一年后部分毕业生已经与母校失去了联系,即使找到了对口就业岗位也无法与母校取得联系,加之繁琐的就业手续办理也使得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再回母校办理协议就业登记了。这也是近年来协议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法律事务专业的就业情况整体良好,但就对口就业而

言,仍然是远期有较大需求,近期需求不会乐观。但是我们要依托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优势,找准就业的目标行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专业的对口就业情况还是会有很大的改观的。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继续坚持法律事务专业的改革,注重法律与经济等其他学科的结合,走复合型教育道路,转变就业观念,以就业为中心,先就业,后择业。

第二、今后要以保险业、房地产业为就业重点行业,重点进行公司法务方面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合同管理、劳动工伤事务管理。保证“双证书”制度,努力在毕业时必须拿到秘书证或者保险代理人资格证。

第三、在学习中,突出重点学科课程,注重应用,加强实践环节,保证毕业时到岗即能顶用,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第四、建议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树立“博中有专”的观念,具备一般法律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在某一个专业方向上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技能。

1.5 环境科学系2013年各专业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1.5.1环境规划与管理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201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1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2013届毕业生共314人,截至2013年12月底,就业率达97.7%。其中协议就业4人, 应征入伍2人,灵活就业288人,专接本11人。在已就业的307名毕业生中,有182人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相关岗位,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57.96%。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反馈

采用电话、传真等方式与毕业生用人单位沟通联系,同时结合调研资料。用人单位对我毕业生的评价为:

(1)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能吃苦

(2)理论知识相对扎实,能够满足基层工作需要,但明显缺乏动过手能力

(3)为人处世比较谦虚好学,但是社会经验明显不足,在学校里面应该有针对性的了解

(4)有的学生相对比较浮躁,好高骛远

3 2013届与2012届毕业生就业对比分析

从近两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整体就业情况良好,但协议就业、对口就业情况还不理想。一是就业率比较稳定,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7.7%,2012年为95%。对口就业率保持在57%以上。在毕业生人数314人,为原来3倍的基础上,对口就业率能够继续保持而不下降。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的就业情况整体良好,但就对口就业而言,仍然是远期有较大需求,近期需求不会乐观。但是我们要依托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优势,找准就业的目标行业,提高自身的综合

素质和能力,我们专业的对口就业情况还是会有很大的改观的。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专业设置:立足于企业环境管理,面向企业体系管理,进入环保工程的工程管理领域。

(2)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对应的岗位群:在巩固企业环境管理的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高毕业生体系管理的能力,加强环保工程的工程管理职业训练。

(4)就业工作领域:提高专业毕业生在环保岗位的就业率,将对口就业率提高到60%以上。

(5)课程设置:以企业环境管理为主,兼顾企业管理体系,深化环保工程的工程管理

1.5.2环境监察

一、环境监察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2013届毕业生

1. 毕业生总数:共计220人,当年有220人就业。

2. 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在就业的220人当中,协议就业1人,灵活合同就业210人,专接本8人,参军1人。

3. 毕业生就业岗位归类分析:在协议就业共1人,从事环保相关工作。在灵活合同就业的210人中,有110人从事环保相关岗位工作,其他100人。

4.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在已经就业的220人中,除去专接本、参军的9人之外,在211人中,有111人在环保相关岗位上就业,比例为52.61%,有的在省、市、县环保局的管理、监察、监测岗位就业,有的在环保公司从事技术开发、污水处理及一般管理工作,有的在环评公司从事环评工作,有的在企业从事污染设施的运行管理工作。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反馈

采用电话、传真等方式与毕业生用人单位沟通联系。用人单位对我毕业生的评价为:

1. 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能吃苦

2. 理论知识相对扎实,能够满足基层工作需要,但明显缺乏动过手能力

3. 为人处世比较谦虚好学,但是社会经验明显不足,在学校里面应该有针对性的了解

4. 有的学生相对比较浮躁,好高骛远

5. 男生适应岗位情况远远优于女生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结论

(一)总体评价:

毕业生从事环保相关岗位的人数和比例有在下降,这个当前的激烈的就业竞争有一定的关系。

(二)启示:

1. 专业设置:立足于企业监察管理和污水管理,同时兼顾环保监察工作,进入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

2. 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 对应的岗位群:在巩固企业环境监察的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高毕业生工程实践的能力,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

4. 就业工作领域:提高专业毕业生在环保岗位的就业率。

5. 课程设置:以企业环境监察为主,兼顾环境监督员工作 招生方面:人数控制在100人之内,招收理科学生,全国招生,每省3-5名,男生比例增大。

1.5.3环境法学

从近两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整体就业情况良好,但协议就业、

对口就业情况还不理想,主要影响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国整体就业需求不理想的影响,加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口就业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第二、法律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就业评价机制的特殊性。人们评价就业指的是毕业生当年的就业率,对法律专业来说,这是不十分科学和片面的。法律专业是一个跟很多学科不同的且要求很高的一个专业,法律职业也是一个受人尊崇、但又有着知识、经验极高要求的一类职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毕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积累经验。很多法律专业的学生刚毕业为什么不能对口就业呢?其实,很多毕业生是在基层岗位积累经验。所以其当年对口的就业率低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就业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的影响。如前所述,法律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毕业生对口就业可能是一年后的事了,但一年后部分毕业生已经与母校失去了联系,即使找到了对口就业岗位也无法与母校取得联系,加之繁琐的就业手续办理也使得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再回母校办理协议就业登记了。这也是近年来协议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环境法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整体良好,但就对口就业而言,仍然是远期有较大需求,近期需求不会乐观。但是我们要依托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优势,找准就业的目标行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专业的对口就业情况还是会有很大的改观的。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继续坚持环境法学专业的改革,注重法律与经济等其他学科的结合,走复合型教育道路,转变就业观念,以就业为中心,先就业,后择业。

第二、今后要以保险业、房地产业为就业重点行业,重点进行公司法务方面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合同管理、劳动工伤事务管理。保证“双证书”制度,努力在毕业时必须拿到秘书证或者保险代理人资

格证。

第三、在学习中,突出重点学科课程,注重应用,加强实践环节,保证毕业时到岗即能顶用,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第四、建议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树立“博中有专”的观念,具备一般法律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在某一个专业方向上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技能。

1.5.4法律事务

从近两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整体就业情况良好,但协议就业、对口就业情况还不理想,主要影响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国整体就业需求不理想的影响,加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口就业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第二、法律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就业评价机制的特殊性。人们评价就业指的是毕业生当年的就业率,对法律专业来说,这是不十分科学和片面的。法律专业是一个跟很多学科不同的且要求很高的一个专业,法律职业也是一个受人尊崇、但又有着知识、经验极高要求的一类职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毕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积累经验。很多法律专业的学生刚毕业为什么不能对口就业呢?其实,很多毕业生是在基层岗位积累经验。所以其当年对口的就业率低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就业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的影响。如前所述,法律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毕业生对口就业可能是一年后的事了,但一年后部分毕业生已经与母校失去了联系,即使找到了对口就业岗位也无法与母校取得联系,加之繁琐的就业手续办理也使得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再回母校办理协议就业登记了。这也是近年来协议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法律事务专业的就业情况整体良好,但就对口就业而言,仍然是远期有较大需求,近期需求不会乐观。但是我们要依托环

渤海地区的发展优势,找准就业的目标行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专业的对口就业情况还是会有很大的改观的。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继续坚持法律事务专业的改革,注重法律与经济等其他学科的结合,走复合型教育道路,转变就业观念,以就业为中心,先就业,后择业。

第二、今后要以保险业、房地产业为就业重点行业,重点进行公司法务方面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合同管理、劳动工伤事务管理。保证“双证书”制度,努力在毕业时必须拿到秘书证或者保险代理人资格证。

第三、在学习中,突出重点学科课程,注重应用,加强实践环节,保证毕业时到岗即能顶用,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第四、建议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树立“博中有专”的观念,具备一般法律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在某一个专业方向上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技能。

1.6 环境科学系2014年各专业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1.6.1环境规划与管理

一、2014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1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2014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2014届毕业生共273人,截至2014年12月底,就业率达90.1%。其中协议就业9人, 应征入伍2人,灵活就业288人,专接本4人。在已就业的246名毕业生中,有152人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相关岗位,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57%。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反馈

采用电话、传真等方式与毕业生用人单位沟通联系,同时结合调研资料。用人单位对我毕业生的评价为:

(1)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能吃苦

(2)理论知识相对扎实,能够满足基层工作需要,但明显缺乏动过手能力

(3)为人处世比较谦虚好学,但是社会经验明显不足,在学校里面应该有针对性的了解

(4)有的学生相对比较浮躁,好高骛远

3 2014届与2013届毕业生就业对比分析

从近两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

(1)就业率下降。2014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0.1%,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7.7%。主要原因为2014年国家GDP 增长率下降,社会经济不景气,社会对新增就业人口的需求下降影响到了专业的就业率。

(2)对口就业情况没有根本性的改观。近几年来,专业的对口就业率基本维持在55-58之间,对口就业率波动不大。主要的原因一是专业招生人数太多,近两届学生都在5个班以上。2013年有314人,2014年有217人,就业基数大,就业压力大。大量的毕业生人

数使得对口就业率主要受社会需求的影响,专业所做的一些努力对如此多的毕业生影响较小。二是在社会经济总体下行的驱使下,专业的对口就业率实际影响并不大,这也反应了专业的对口就业率近几年一直很稳定。但是,专业对口就业率需要突破和提高。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的就业情况整体良好,但就对口就业而言,仍然是远期有较大需求,近期需求不会乐观。但是我们要依托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优势,找准就业的目标行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专业的对口就业情况还是会有很大的改观的。

(1)培育非认知技能,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毕业生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非认知技能的培育问题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操守教育, 而且也要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在高职教育中, 传授知识、技能很重要, 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更重要。同时, 学技术、长知识也是学会做人和做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 把教育高职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放在首位, 教学生学会做人是高等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 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 高等职业教育要加强职业精神、协作精神和诚信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既要注重改进和创新道德教育中的课堂理论教学,更要重视道德教育中的实践体验;既要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职业道德教育氛围,更要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传递职业道德的精神力量,为高职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其次要深化社会实践教学。高职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进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周期,融入到企业文化氛围当中,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丰富的社会实践是高职毕业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而且通过社会实践,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2)加强引导和教育,形成正确的择业心态

毕业生在择业时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择业心理,突出表现在期望过高、定位不够合理,高职毕业生在薪酬预期、就业地域、企业规模等通常都会出现高估的情况。这种脱离现实的择业观容易导致与社会需求的失调。一些学生盲目攀比,造成多头应聘、毁约不去,既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就业,也往往给学校带来了负面影响。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的认识上,企业界把“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作为首选。

首先引导学生准确定位。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要求,提高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避免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

其次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寻求就业。很多毕业生把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资源上,一些毕业生则期待依靠学校解决就业问题。当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高职毕业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的途径。

(3)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产学结合水平

通过校企合作, 促进产学结合, 是高职教育发达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 也是我们结合我国国情, 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高职教育值得借鉴的。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企业十分重视高职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又深感高职毕业生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造成其就业难的重要因素。这表明深化校企合作,不断

提高产学合作水平对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增强高职学生职业规划能力

大学作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高职生就业期望高,而就业自主能力不强的问题,应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建立分阶段、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体系,全过程、多方位进行就业指导。

比如大一新生为职业启蒙期,应以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为主,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帮助学生从进入大学阶段一开始就确立人生目标、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二为职业定向期,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全面拓展职业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特别是利用节假日寻求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进行社会实践,以便进行职业定位,并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三为职业冲刺期,要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就业心态调适、创业教育等培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1.6.2环境监察

一、环境监察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2014届毕业生

1. 毕业生总数:共计81人,当年有78人就业。

2. 毕业生就业率:为96.3%,在就业的78人当中,协议就业3人,灵活合同就业70人,专接本3人,西部计划1人,参军1人。

3. 毕业生就业岗位归类分析:在协议就业共3人,均从事环保相关工作。在灵活合同就业的70人中,有43人从事环保相关岗位工作,其他27人。

4.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在已经就业的78人中,除去专接本、参军的5人之外,在73人中,有46人在环保相关岗位上就业,比例

为63%,有的在省、市、县环保局的管理、监察、监测岗位就业,有的在环保公司从事技术开发、污水处理及一般管理工作,有的在环评公司从事环评工作,有的在企业从事污染设施的运行管理工作。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反馈

采用电话、传真等方式与毕业生用人单位沟通联系。用人单位对我毕业生的评价为:

1. 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能吃苦

2. 理论知识相对扎实,能够满足基层工作需要,但明显缺乏动过手能力

3. 为人处世比较谦虚好学,但是社会经验明显不足,在学校里面应该有针对性的了解

4. 有的学生相对比较浮躁,好高骛远

5. 男生适应岗位情况远远优于女生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结论

(一)总体评价:

毕业生从事环保相关岗位的人数和比例有在下降,这个当前的激烈的就业竞争有一定的关系。

(二)启示:

1. 专业设置:立足于企业监察管理和污水管理,同时兼顾环保监察工作,进入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

2. 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 对应的岗位群:在巩固企业环境监察的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高毕业生工程实践的能力,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

4. 就业工作领域:提高专业毕业生在环保岗位的就业率。

5. 课程设置:以企业环境监察为主,兼顾环境监督员工作 招生方面:人数控制在100人之内,招收理科学生,全国招生,

每省3-5名,男生比例增大。

1.6.3环境法学

环境法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整体良好,但就对口就业而言,仍然是远期有较大需求,近期需求不会乐观。但是我们要依托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优势,找准就业的目标行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专业的对口就业情况还是会有很大的改观的。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继续坚持环境法学专业的改革,注重法律与经济等其他学科的结合,走复合型教育道路,转变就业观念,以就业为中心,先就业,后择业。

第二、今后要以保险业、房地产业为就业重点行业,重点进行公司法务方面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合同管理、劳动工伤事务管理。保证“双证书”制度,努力在毕业时必须拿到秘书证或者保险代理人资格证。

第三、在学习中,突出重点学科课程,注重应用,加强实践环节,保证毕业时到岗即能顶用,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第四、建议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树立“博中有专”的观念,具备一般法律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在某一个专业方向上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技能。

1.6.4法律事务

从近两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整体就业情况良好,但协议就业、对口就业情况还不理想,主要影响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国整体就业需求不理想的影响,加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口就业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第二、法律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就业评价机制的特殊性。人们评价就业指的是毕业生当年的就业率,对法律专业来说,这是不十分科学和片面的。法律专业是一个跟很多学科不同的且要求很高的一个专业,法律职业也是一个受人尊崇、但又有着知识、经验极高要求的

一类职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毕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积累经验。很多法律专业的学生刚毕业为什么不能对口就业呢?其实,很多毕业生是在基层岗位积累经验。所以其当年对口的就业率低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就业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的影响。如前所述,法律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毕业生对口就业可能是一年后的事了,但一年后部分毕业生已经与母校失去了联系,即使找到了对口就业岗位也无法与母校取得联系,加之繁琐的就业手续办理也使得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再回母校办理协议就业登记了。这也是近年来协议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法律事务专业的就业情况整体良好,但就对口就业而言,仍然是远期有较大需求,近期需求不会乐观。但是我们要依托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优势,找准就业的目标行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专业的对口就业情况还是会有很大的改观的。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继续坚持法律事务专业的改革,注重法律与经济等其他学科的结合,走复合型教育道路,转变就业观念,以就业为中心,先就业,后择业。

第二、今后要以保险业、房地产业为就业重点行业,重点进行公司法务方面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合同管理、劳动工伤事务管理。保证“双证书”制度,努力在毕业时必须拿到秘书证或者保险代理人资格证。

第三、在学习中,突出重点学科课程,注重应用,加强实践环节,保证毕业时到岗即能顶用,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第四、建议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树立“博中有专”的观念,具备一般法律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在某一个专业方向上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技能。

1.7 环境科学系就业数据应用情况说明

一、2012年

通过调研和专业组的充分讨论,在分析2012年就业情况的基础上, 我们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了部分调整。

1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

1.1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2012届毕业生共112人,截至2012年12月12日,就业率达95.5%。其中协议就业3人, 应征入伍2人,灵活就业95人,专接本10人。在已就业的107名毕业生中,有64人的就业岗位依然主要集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相关岗位,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57.1%。 1.2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1.2.1构建模块+平台的课程体系结构

1.2.2增加的课程

结合平台加模块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增加了生态保护、管理学基础、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三门课程。 1.2.3调整的课程

调整了部分课程的授课内容,环境经济修订为环境经济管理、环境法学修订为环境法实务,使得课程更加有利于培养专业毕业生的现场应用能力。

2环境监察专业

2.1环境监察专业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毕业生总数:共计149人,当年有139人就业。

毕业生就业率:为93.29%,在就业的139人当中,协议就业3人,灵活合同就业119人,专接本16人,参军1人。

毕业生就业岗位归类分析:在协议就业的3人中,均从事环保相关工作。在灵活合同就业的119人中,有94人从事环保相关岗位工作,其他25人。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在已经就业的139人中,除去专接本、参军的17人之外,在122人中,有97人在环保相关岗位上就业,比例为79.5%,有的在省、市、县环保局的管理、监察、监测岗位就业,有的在环保公司从事技术开发、污水处理及一般管理工作,有的在环评公司从事环评工作,有的在企业从事污染设施的运行管理工作。 2.2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环境监察专业2012年就业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均能找到对口工作,但是根据学生签约单位分析,其中比较容易找到的工作大部分是污染运行管理,其次是进环保监察系统,少量学生进环评单位,根据今年的就业情况,本专业组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突出技术类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加大课时量,增加实验和实训课时,并在

学生就业指导规划中对学生择业标准进行积极的引导,具体修订内容如下:

2.2.1工作岗位定位

1. 主要工作岗位:企业污水调试工、污水站负责人和环保部门的环境监察人员;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操作与运行维护岗位;

2. 次要工作岗位:企业环境监督管理员和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人员;

3. 相关工作岗位有环境管理体系内审管理人员、企业设备与工艺管理人员、环境化验分析人员等。 2.2.2专业培养目标调整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环境监督管理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从事环境监督管理与企业环境技术管理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从事环保监督管理、企业环境监督管理、环境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2.2.3专业发展前景描述

当前环境保护严峻形势严峻要求强化环境监察人才建设,在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面前,有效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突破口在于企业是否环境绩效的好坏,而企业环境绩效改善的关键是环境管理人才制约。

专业将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地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环境法学专业

3.1环境法学专业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环境法学专业2012届毕业生共104人,截至2012年12月12日,就业率达100%。其中协议就业1人, 灵活就业40人,专接本5人(法律专业)。在已就业的46名毕业生中,有28人的就业岗位依然主要集中在企业环境法律事务等与法律服务相关的岗位,7名专接本毕业生全部考入本科院校的法律专业继续深造,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77%。 3.2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3.2.1对部分课程的学时作了调整

增设理论课的学时,将法理法学的课时增至72学时,另增加宪法课,为学生的理论功底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2.2确定了四门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确定了企业环境守法实务、环境执法实务、公众环境维权实务、环境案例与模拟审判等四门核心课程,对于环境法学专业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增加了选修课法律前沿。高职环境法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应在企业,开设法律前沿(选修)课程将增加学生法律知识的最新储备量,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知识为企业和个人解决各种纠纷的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就业。

4环境法学专业

4.1环境法学专业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法律事务专业2012届毕业生共46人,截至2012年12月12日,就业率达100%。其中协议就业1人, 灵活就业40人,专接本5人(法律专业)。在已就业的46名毕业生中,有28人的就业岗位依然主要集中在律师事务所助理、保险行业中的理赔、核保岗位和房地产行业中的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工伤保险事务管理等与法律服务相关的岗位,5名专接本毕业生全部考入本科院校的法律专业继续深造,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71%。 4.2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4.2.1对部分课程的学时作了调整

第一, 速录技能课程是本专业原定于第五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课程,学生对其认识有一个过程,加上该课程需要配备大量的规范的速录设备和师资才能开设,,但由于学院经费紧张,相关设备和师资培训均未到位,所以先行将该课程调整为专业选修课,课时由原来的54学时调整为18学时。

第二, 法务会计课程原计划于第五学期开设,其开设原本为了扩充学生的知识能力,然而该课程需要学生良好的数学功底,本专业学生均为文科出身,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且他们对会计知识只需了解即可,所以将该课程的学时由44调整为36。 4.2.2增加了知识产权法课程

知识产权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利。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的学生主要将在企业就业。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个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相继开创自己的品牌产品,但却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品牌产品,于是知识产权应运而生。所以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相关知识为企业创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的能力,开设了这门课程;同时,学生已经在前面学旺了相关的法律基础课程,也为该课程的开设创造了条件。

二、2013年

通过调研和专业组的充分讨论,在分析2012年就业情况的基础上, 我们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了部分调整。

1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

1.1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201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2013届毕业生共314人,截至2013年12月底,就业率达97.7%。其中协议就业4人, 应征入伍2人,灵活就业288人,专接本11人。在已就业的307名毕业生中,有182人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相关岗位,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57.96%。 1.2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1.2.1调整课程结构

加大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所占的份量,专业基础课由原来的13门增加为19门,其中6门课是原来的专业核心课程。这样有利于分方向的两个专业方向环境规划与评价方向和企业环境管理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能够统一起来。 1.2.2增加和调整的课程

考虑到国家对环境监理的重视以及环境管理未来的工作内容,专业核心课程里面增加了一门环境监理课程。

考虑到现有生源高考成绩和未来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调整了工程制图与CAD 课程的教学内容,专业学生的学习更倾向于动手能力的培养,因而课程更改为CAD 与工程识图,使得课程的体系结构更加优化,有利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

2环境监察专业

2.1环境监察专业201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毕业生总数:共计220人,当年有220人就业。

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在就业的220人当中,协议就业1人,灵活合同就业210人,专接本8人,参军1人。

毕业生就业岗位归类分析:在协议就业共1人,从事环保相关工作。在灵活合同就业的210人中,有110人从事环保相关岗位工作,其他100人。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在已经就业的220人中,除去专接本、参军的9人之外,在211人中,有111人在环保相关岗位上就业,比例为52.61%,有的在省、市、县环保局的管理、监察、监测岗位就业,有的在环保公司从事技术开发、污水处理及一般管理工作,有的在环评公司从事环评工作,有的在企业从事污染设施的运行管理工作。 2.2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环境监察专业2013年就业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均能找到对口工作,但是相比2012年对口就业率有所下降,根据学生签约单位分析,其中比较容易找到的工作大部分是污染运行管理,其次是进环保监察系统,少量学生进环评单位,根据今年的就业情况,本专业组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突出技术类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加大课时量,增加实验和实训课时,并在学生就业指导规划中对学生择业标准进行积极的引导,具体修订内容如下: 2.2.1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域调整为

1. 从事各级环保部门的环境监察工作; 2. 从事企业环境监督管理员工作;

3. 从事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与调试工作; 4. 从事环境治理设施技术管理工作; 5. 从事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

6. 从事环境管理体系内审管理工作; 7. 从事企业工艺管理工作;

8. 从事企事业单位化验、分析和质检工作。 2.2.2专业发展前景描述

当前环境保护严峻形势严峻要求强化环境监察人才建设,在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面前,有效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突破口在于企业是否环境绩效的好坏,而企业环境绩效改善的关键是环境管理人才制约。

专业将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地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环境法学专业

3.1环境法学专业201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环境法学专业2013届毕业生共140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就业率达99%。其中协议就业2人, 灵活就业38人,专接本10人(法律专业)。在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有27人的就业岗位依然主要集中在企业环境法律事务等与法律服务相关的岗位,6名专接本毕业生全部考入本科院校的法律专业继续深造,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79%。 3.2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2013年针对环境法学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开展了一系列

的工作:1)派出了相关人员在实务部门和相关院校进行了进修和一系列的调研工作;2)组织师生(包括毕业生和在校学生)召开多次相关座谈会;3)通过走访就业单位,了解有关环境法学岗位就业情况。

通过以上调研和专业组的充分讨论,在分析2013年就业情况的基础上, 结合环境法学专业课程改革的进程,2013年环境法学人才培

养方案保持了较明显的稳定性,在课程和学时上并没有变动。

4法律事务专业

4.1法律事务专业201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法律事务专业2013届毕业生共45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就业率达100%。其中协议就业1人, 灵活就业38人,专接本6人(法律专业)。在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有27人的就业岗位依然主要集中在律师事务所助理、保险行业中的理赔、核保岗位和房地产行业中的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工伤保险事务管理等与法律服务相关的岗位,6名专接本毕业生全部考入本科院校的法律专业继续深造,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71%。

4.2对人才培养方案的部分课程的调整

第一, 和2012级的方案一样,速录技能课程是原定于第三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课程,学生对其认识有一个过程,加上该课程需要配备大量的规范的速录设备和师资才能开设,,但由于学院经费紧张,相关设备和师资培训均未到位,所以先行将该课程调整为专业选修课,课时由原来的54学时调整为18学时。

第二, 原定于第3学期开设的诉讼法是集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大传统诉讼于一体的课程,经过两年来的开课情况,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为了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决定将该课程分解为三大诉讼分别开设。

第三, 将商务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名称调整为秘书学。原计划开设的商务秘书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经过一年多的教学经历,学生反映难度较大,通过调研,将该过程名称改为简单易学的秘书学,更利于学生就业。

第四, 删除选修课中的计算机网络和经纪人概论。原计划开设的计算机网络(选修)这门课程,经过一年多的教学经历,学生反映难度较大,通过调研,本专业学生已经学过了计算机基础,作为文科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就够了,因此取消该门选修课程。原计划开设的经纪人概论(选修)这门课程,经过一年多的教学经历,学生反映难度较大,与本专业无关且前面已经开过了相关过程。通过调研,为了避免课程间的重复,决定取消该课程。

三、2014年

通过调研和专业组的充分讨论,在分析2013年就业情况的基础上, 我们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了部分调整。

1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

1.1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2014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2014届毕业生共273人,截至2014年12月底,就业率达90.1%。其中协议就业9人, 应征入伍2人,灵活就业288人,专接本4人。在已就业的246名毕业生中,有152人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相关岗位,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55.7%。

1.2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1.2.1调整课程结构

根据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为了更加有利于学生就业以及教师授课,专业不再分方向。专业基础课调整为14门,专业核心课分为三个模块:环境监督管理综合实务课程,管理体系与清洁生产实务课程模块,环境规划与评价综合实务课程模块,共10门课程。

1.2.2增加的课程

考虑到毕业生的论文撰写能力有待于提高,增减文献检索与查新

课程(18学时)。根据环境监测专业组反馈的信息,在原来环境化学的基础上,增加一门基础化学的课程(54学时)。

1.2.3内容调整的课程

根据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群,将生态环境保护课程调整为生态学基础与生态保护,学时调整为36+18学时,增加生态学基础方面的内容。

2环境监察专业

2.1环境监察专业2014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毕业生总数:共计81人,当年有78人就业。

毕业生就业率:为96.3%,在就业的78人当中,协议就业3人,灵活合同就业70人,专接本3人,西部计划1人,参军1人。

毕业生就业岗位归类分析:在协议就业共3人,均从事环保相关工作。在灵活合同就业的70人中,有43人从事环保相关岗位工作,其他27人。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在已经就业的78人中,除去专接本、参军的5人之外,在73人中,有46人在环保相关岗位上就业,比例为63%,有的在省、市、县环保局的管理、监察、监测岗位就业,有的在环保公司从事技术开发、污水处理及一般管理工作,有的在环评公司从事环评工作,有的在企业从事污染设施的运行管理工作。

2.2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环境监察专业2014年就业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均能找到对口工作,但是相比2013年对口就业率有所提高,根据学生签约单位分

析,其中比较容易找到的工作大部分是污染运行管理,其次是进环保监察系统,少量学生进环评单位,根据今年的就业情况,本专业组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突出技术类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加大课时量,增加实验和实训课时,并在学生就业指导规划中对学生择业标准进行积极的引导,具体专业主要课程模块调整如下:

1、公共基础知识模块

主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素质与技能的训练,主要由以下方面的课程构成: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环境素质教育类课程、“两课”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英语能力训练课程、计算机技能训练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训练。

(1)专业基础课程:化学基础,现代企业监督管理,企业管理体系,排污收费,企业环境守法,分析化学,环境统计,化工设备,环境应急与安全,机械原理及构造,机械设计应用软件。

(2)专业基础技能训练课程:环境应急与安全,机械原理及构造,机械设计应用软件,环境监察应用软件。

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1)专业核心课程:环境监察,环境法学,工业污染核算,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化工仪器现场使用与维护,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2)专业核心技能训练课程:工业污染核算设计,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设计,环境污染治理技术设计,化工设备与化工机械设

计。

4、职业训练课程模块

(1)职业素质及技能训练课程:污水厂技术管理,环境现场执法,企业环境监督员培训。

(2)综合能力训练课程:入学教育,军训与国防教育,公益劳动与社会实践,毕业教育。

3环境法学专业

3.1环境法学专业2014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环境法学专业2014届毕业生共114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就业率达100%。其中灵活就业108人,参加西部计划2人。在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有75人的就业岗位依然主要集中在企业环境法律事务等与法律服务相关的岗位,专接本毕业生全部考入本科院校的法律专业继续深造,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79%。

3.2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3.2.1对部分课程作了调整

第一, 和2013级的方案一样,速录技能课程是原定于第三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课程,学生对其认识有一个过程,加上该课程需要配备大量的规范的速录设备和师资才能开设,,但由于学院经费紧张,相关设备和师资培训均未到位,所以先行将该课程调整为专业选修课,课时由原来的54学时调整为18学时。

第二, 原定于第3学期开设的诉讼法是集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大传统诉讼于一体的课程,经过两年来的开课情况,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为了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决定将该课程分解为三大诉

讼分别开设。

第三, 将商务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名称调整为秘书学。原计划开设的商务秘书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经过一年多的教学经历,学生反映难度较大,通过调研,将该过程名称改为简单易学的秘书学,更利于学生就业。

3.2.2增加了合同法实务课程

合同法实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利。高职环境法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将在企业就业。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个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相继开创自己的品牌产品,但却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品牌产品,于是企业经营法律实务应运而生。所以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相关知识为企业创设拥有自主企业经营法律实务的品牌产品的能力,开设了这门课程;同时,学生已经在前面学旺了相关的法律基础课程,也为该课程的开设创造了条件。

3.2.3进一步优化课程名称与内容的关系。

改“行业企业与管理”为“典型行业环境管理”。改“公众环境维权实务”为“环境维权实务”,使内容更为体系与合理。 4法律事务专业

4.1法律事务专业2014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法律事务专业2014届毕业生共111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就业率达100%。其中灵活就业108人,专接本1人(法律专业), 参加西部计划2人。在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有75人的就业岗位依然主要集中在律师事务所助理、保险行业中的理赔、核保岗位和房地产行业中的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工伤保险事务管理等与法律服

务相关的岗位,专接本毕业生全部考入本科院校的法律专业继续深造,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71%。

4.2对人才培养方案的部分课程的调整

4.2.1对部分课程作了调整

第一, 和2013级的方案一样,速录技能课程是原定于第三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课程,学生对其认识有一个过程,加上该课程需要配备大量的规范的速录设备和师资才能开设,,但由于学院经费紧张,相关设备和师资培训均未到位,所以先行将该课程调整为专业选修课,课时由原来的54学时调整为18学时。

第二, 原定于第3学期开设的诉讼法是集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大传统诉讼于一体的课程,经过两年来的开课情况,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为了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决定将该课程分解为三大诉讼分别开设。

第三, 将商务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名称调整为秘书学。原计划开设的商务秘书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经过一年多的教学经历,学生反映难度较大,通过调研,将该过程名称改为简单易学的秘书学,更利于学生就业。

4.2.2增加了部分课程

第一, 增加了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课程

按照前面所述,为了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决定将原定于第三学期开设的诉讼法课程分解为三大诉讼再第三学期分别开设。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的学生主要将在企业就业,同时作为法律人也要面对社会生活

中的种种纷争。很多学生学学完了法律课程却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于是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这三个涵盖社会生活所有领域的纠纷解决机制应运而生。所以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各种纷争的能力,开设了这门课程;同时,学生已经在前面学完了相关的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实体法课程,也为该课程的开设创造了条件。

第二, 增加了企业纠纷处理实务课程

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应在企业,开设《企业纠纷处理实务》课程将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知识为企业和个人解决各种纠纷的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就业。而且在07级作为选修课开设,效果很好,深受学生喜爱。因此,为了强化学生的能力,决定将该课程增设为专业基础课。

1.8 环境科学系校企合作建设情况(附校企合作协议书复印件)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必须要坚持“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依托行业企业办学,找准企业与职业技术学校的利益共同点,注重探索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几年来,我们环境科学系积极响应院党委的号召,坚定走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之路,秉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着力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搭建校企共赢高端平台,通过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也还有更大的合作空间有待进一步开发。

一、面向社会,建立“校企合作”与“校局共建”机制

2004年在学院内率先建立了由国内环保专家、企业代表和系内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环境管理专业改革领导小组,聘请

国家环保部和各级地方环保部门领导以及企业领导、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与科研。

近两年,针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专业加大了聘请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力度,与河北、辽宁、北京、江苏、安徽和浙江的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定期邀请他们举办各类讲座,介绍国内外环境保护形势,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介绍企业的环保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具体要求,促进学生了解社会、企业对高等专业管理与技术人员的要求。

二、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毕业生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环境科学系十分重视人才需求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每年派专业教师深入到环保部门与企事业单位,通过现场专访、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网络查询、电话咨询等形式,了解有关行业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岗位设置及人才需求状况,然后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为专业的设置、调整、优化提供依据。并于2007年、2010年和2012进行了三次较大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和调整。

由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得到了行业和企业专家的直接参与和指导,并结合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使环境科学系的人才培养方案日趋完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更加明确,保证了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三、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针对环境管理专业的特点,采取了以各级地方环保部门为依托,以企业为落足点,实行“校局共建”与“校企合作”的双轨制模式,共建立了6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强化环境科学系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保障。

环境科学系实行“多证教育”,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之中。在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础的同时,建立了ISO 系列内审员秦皇岛地区职业技能培训站,指导

毕业生参加ISO 系列内审员资格考试。组织毕业生参加国家环保不的“污废水处理工”资格考试。

四、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环境科学系高度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的领导、企业管理者和科技人员作为环境科学系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人数达到20人,占环境科学系全体教师的40%。

在校外兼职教师中,有各级环保部门专家教授;有企业管理专家;有企业技术管理专家;有ISO9000、ISO14000、ISO18000管理体系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专家,他们承担了环境科学系50%的实践教学任务。

五、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管理咨询服务

环境科学系注重加强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开展科研、技术服务工作,为企业服务,同时达到锻炼专业教师队伍、促进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环境科学系坚持服务社会的理念,建有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所、环境监察与环境监督员研究中心、环境法咨询与服务中心三个研究机构,在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法律服务等领域涌现出了多位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专家。


相关文章

  • 水电工程地面模板预算定额编制
  • 水电工程地面模板预算定额编制 一.概述 (一)模板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模板工程是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的主要项目之一,模板作业的费用可达混凝土工程总造价的15%-25%,而人力消耗约达到30-40%,且消耗大量的钢材.木材.因此,准确分析计算模 ...

  • 房建项目部模板施工方案比选
  • XX 房建项目部模板施工方案比选 XX 房建项目部有10#A.10#B.11#.12#楼共四栋楼,10#A.10#B均为地下一层,地上26层,11#.12#均为地下一层,地上27层,总建筑面积约为6万m2.4栋楼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标准层 ...

  • 模板监理实施细则
  • 晋合广场主体工程 模 板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主体结构) 项目监理部(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模板工程监理细则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模板分项工程主要监理控制内容有:模板设计.模板安装. 模板拆除. 本工程为 ...

  • 铝合金模板优缺点分析_张锐
  •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第柒期(下) 贰零壹叁年柒月 铝合金模板优缺点分析 张 锐,邱仁斌,许 超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铝合金模板优于传统模板的一些方面以及实际工程应用中我们会遇到的一 ...

  • 台车模板受力分析
  • 台车模板受力分析 台车模板分顶模.左右边摸,由于顶模受到混凝土自重.施工荷载及注浆口封口时的挤压力等荷载的作用,其受力条件显然比其他部位的模板更复杂.受力更大.结构要求更高.由于边摸与顶模的结构构造一样,边摸不受砼自重,荷载较小,因此对其强 ...

  • 新乡医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模板
  • 文档编号:0000 454 优秀毕业设计 新乡医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 目录 目录 ........................................................... 2 新乡医学院(设计)论文任务书 (模板 ...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模板
  • 文档编号:0000 18 优秀毕业设计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 目录 目录 ........................................................... 2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设计)论文任务 ...

  • 实测实量数据分析及整改措施
  • 目录 1 编制依据 .............................................................................................. 1 2 工程概况 ...... ...

  • 混凝土侧压力测试技术研究
  • 第41卷第33期2015年11月 文章编号:1009-6825(2015)33-0037-04 SHANXI 山西 ARCHITECTURE 建筑 Vol.41No.33Nov.2015 ·37· 混凝土侧压力测试技术研究★ 潘剑云 1 刘 ...

  • 住宅施工重点难点及对策
  • (一)基础施工阶段关键点.重点.难点分析与处理措施 本工程为地下一层,基础筏板埋深在-3.95米,局部埋深超过-4米. 1. 井点降水施工:本工程根据地质情况需进行降水,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及管井配合降水完全可以达到降水的要求,基坑能够保证干作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